•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2

玉蝶之梦
首页 > 职称论文 > 语言与文化的相关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冷暖自知66暖暖

已采纳

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文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我收集的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文,欢迎大家收藏参考。

一、概念界定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和组织制度。迄今为止,关于文化的定义有上百条,目前文化最古典,最受公认的还是英国的杰出文化人类学家、古典进化论学派的开创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语言”不但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狭义来说,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书面语的物质载体――文字,最狭义的语言不包括文字。广义的语言不仅包括狭义语言,而且还包括准语言,根据诉诸感觉的不同,准语言又可分为听觉的(伴随声音、音乐语言、其他声响符号),视觉的(表情、体态、动作、聋哑人手语等;图表、公式等;绘图语言;舞蹈语言;蒙太奇语言;各种符号,标志;其他视觉符号等),触觉的(盲文等)。本文所探讨的语言只要是指狭义的语言,即口头语、书面语和文字。

二、从文化角度看语言

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早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Sapir,Edward;1884—1939)在他的《语言》一书中就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从文化角度,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1、文化包括语言。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首先,从文化的内涵来看,它包括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而语言正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属文化的一部分,二者都为人类社会所特有。其次,正像文化一样,语言也不是生物性的遗传,而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学得的。再次,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语言也是如此,它为全社会所共有。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一书中也明确地指出了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关系,他说:“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2、文化影响语音。文化对语音的影响也是显着的。在中国的东北三省,很多老人都会说日常的简单日语,这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对东三省的殖民和侵略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殖民统治而进行语言传播的不在少数,中国的香港,印度都是以英语为官方语言,但因为各民族国家发音的特点,语言在传播的时候就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阿拉伯语在发音中有喉部的颤音,而汉语和英语中没有,宝莱坞影片《我的名字叫可汗》中男主角一直强调他的名字“喉部发音,han”但是因为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们没有喉部发颤音的习惯,在翻译中,将此音译为“khan”及“可汗”。

3、文化影响语义。在单一语言当中,很难清晰地看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含义,但是通过几种语言的对比,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便会渐渐明了起来。在汉语里,与“狗”相关的词语多为贬义。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但是在英语中,与dog相关的词语或俗语却有怜悯、褒奖的色彩。如:clever dog(聪明的人)、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lucky dog(幸运儿)……又比如,在中国文化中,“龙”被视为吉祥、权威的象征,广大华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但在英语中dragon则是指一种类似于龙的会喷火的妖怪。“He is a dragon”表示的不是“他是一条真龙”,而是说“他是一个残暴的人”。近年来,龙与dragon之争已经成为一桩公案。不少中国学者要为龙“正名”,主张在英语中增加“loong”一词来对译汉语中的“龙”。这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力图从语言上来化解文化间的冲突与隔阂。

4、文化影响语用。在语用方面,文化和语言的关系也是紧密的、牢固的。比如,从亲属称谓来看,在汉语中,关于姻亲,血亲和辈分都有明显,如:爸爸的弟弟和哥哥,妈妈的兄弟姐妹都有自己的称谓,而英语中,叔叔、伯伯、舅舅、姨夫统称为“uncle”。再如,中国文化讲究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因此在语言上也特别强调尊卑关系。在汉语中,询问老者的年龄必须使用“贵庚”、“高寿”一类的词;询问比自己年纪小的或是同辈之人可以使用“你多大年纪?”、“你几岁了?”等语句。然而在西方国家,它们的语言当中是没有这种尊卑观念的。在英语中,询问年龄不论老少只有一种方,即“How old are you”。

三、从语言角度看文化

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每一代人都继承原有的文化,同时又在不断扬弃和更新原有的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独特性,是民族差异的标志。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的不同,其文化也具有各自的特点。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人们可以了解到该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如,罗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讲的,我们可以从语源和变迁看过去文化的遗迹,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从地名看民族迁徙的踪迹,从姓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等。

四、语言与文化的双向互动

语言首先是作为交际工具,但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文化是一个整体。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在学习一门语言时,必须先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好这门语言。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是传递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语言又深受文化的影响,理解一种语言必先了解其所反映的文化。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两者关系十分密切。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总之,语言和文化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双向互动关系,语言对文化有影响有制约,文化对语言也有影响有制约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在相同场景下的不同表现形式,阐述两种语言所承载的不同的社会文化。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时应注意各自文化的不同,以避免出错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关键词:语言 中西文化 差异

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它是由一个民族或社会的风俗习惯所构成。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语言的学习不是单纯地学习词汇、语法,更重要的是学习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从一种语言我们可以看出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文化,看到该社会的人们的风俗习惯。下面就英汉两种语言现象在风俗习惯方面的不同展开对比分析,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敬语和谦词汉语中存在大量的敬语和谦辞

如高见、光临、寒舍、愚见等。英语中则少有敬辞和谦辞,不论对方年龄多大,级别多高,并没有汉语中“您”这样的代词。一位英国妇女遇见一位上了年纪的中国人,用汉语客气地问“:老爷爷,你几岁啦?”老人诧异地看着她,很生气。这位英国妇女后来才知道误会的原因,“几岁”是问小孩年龄的,对上了年纪的人应问“您高寿?”或“您多大年纪啦?”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它要求人们跟长辈或上级说话时有时甚至跟同辈说话时,要用敬语,否则就会被认为用词不当而失礼,甚至显得高傲;谈及自己时要用谦词,如不使用,也被认为没有礼貌。英语中这类词少的原因有二:一为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二为他们长期以来尊重个人价值,乐于表现自己。中西方人接受赞扬、祝贺时的反应也不一样。操汉语的人往往使用“否认”或“自贬”的方式来应答。中国人听到恭维或赞扬的话后会说“哪里,哪里”、“我做得不好”之类故作谦虚的话。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声Thank you。当西方人说Thank you表示谢意时,中国人会马上回答说不用谢,以表示客气。西方人听后,会大惑不解,觉得中国人没有礼貌。如一位英国女教师表扬一位中国女学生: A: Oh, what beautiful handwriting! B: No, no, not at all. 在女教师看来,该女生的回答是粗鲁的,否定了该教师对书法的审美观和鉴赏力,损害了她的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虽然女生本意并非如此, 只是符合了汉语的谦虚准则。英美人善于恭维他人,也乐于接受他人的恭维。当他们觉得该受到赞美却没得到赞美,会感到受到冷淡。对别人的赞美、恭维,英美人最常见的反应是“迎合”或高兴。他们把中国人的这种“否认”看作是无礼,把“自贬”视为自卑和言不由衷的虚伪。赞美语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处理得好,可以增进友谊; 但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而运用不当,不仅无助于友谊,反而会产生误会,伤害感情。

2、称呼语:中西方的称呼语的使用差别也很大

“小+姓”在汉语中称呼年龄比自己小的人,可表示亲切、稔熟等感情色彩。但如果用此称呼英国人却是不礼貌的。“老+姓”或“姓+老”在汉语中称呼年龄较自己长的,可表示尊敬、礼貌。如果用“老+姓”称呼英国人,如“old smith”,对方在心里可能会生气。在英语文化中,忌讳“老”字。“老”容易使人想到“年龄大”“、体衰”、“无用”等。所以,在称呼英美人时应避免使用“old”。称呼语中有一类亲属称呼语,如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汉语中许多亲属称呼语可用于非亲属关系,也就是把一些其他人看成是亲属的延伸,用这种亲属称呼语来表达说话者的尊敬、亲近等意思,中国人遇到一位不认识的年长妇女可以称她为“阿姨”“、大妈”、“奶奶”;但在英语文化中这却是很不妥当的。汉语中姓与职衔(title)或亲属称谓连用,可用作称呼语。职衔包括职业、职位和头衔。如“李老师”、“汤经理”、“陈校长”“、丁爷爷”等。而在英语文化中姓与职衔、亲属称谓连在一起用作称呼语并不普遍,如不常说“Bureau Director Smith”“、Manager Jackson”“、Principal Morris”等。英语中的称谓为数不多,除了dad、mum、 grandpa、aunt、uncle等几个称谓经常使用外,其它的几乎不用。人们常常直呼对方的名字。直呼姓名,避用称谓,是想与对话人取得平等地位(称谓本身就意味着不平等,追求人人平等是西方人的理想)。而汉语中表示其属关系的称谓却非常多。英语中的cousin一词对应于汉语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而brother-in law 一词对应于汉语的姐夫、小叔子(丈夫的弟弟)、小舅子(妻子的弟弟)、连襟等。汉语把表亲、夫妻之间的亲属关系区分得如此严格,既要说出性别,又要分出大小,根本不像英语笼笼统统一个词了事。这种语言现象的产生归因于中国两、三千年之久的封建统治。

3、个人隐私:与外国人交谈,要避免不该问的问题

两个中国人在一起谈及家庭、收入等话题是很平常的,并将能不能谈及这些视为人际关系远近的标准之一。而同外国人交谈时,则不应问及这些问题。外国人私事观念极强,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甚至体重都是非自由谈论的话题。这种“寒暄”无疑成了对他们私事的干涉。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对中国人和英美人来说,有可能完全相反。例如,在中国文化中“胖”和“福”这两个概念是相互依存的,人们常用“你发福了”来恭维对方长胖了。而对英美人说他们长胖了,他们会很不高兴,这不仅干涉了他们的私事,而且在他们眼里, 长胖是体质下降的标志。英美男女之间经常相互恭维“你很性感”,被恭维的则会说“thanks”,而在中国是难以想象的,对方会认为你心怀不轨。

在跨文化交际中对那些文化差异性要引起双方的足够重视,以避免社交语用的失误。此外,还应宽容地理解异族文化的礼貌习惯,不能以己度人,更不能用自己民族的礼貌标准去要求对方。如果言语双方都能设身处地地尊重对方的思想感情、文化习俗,那么因各种差异而造成的交际障碍就会减少,并达到彼此理解、配合默契的交际效果。

180 评论

金花2015

语言文化与翻译的论文

论文摘要: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往往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干扰。文化差异的存在常常成为翻译的障碍,译者必须处理好语言文化间的差异问题,使翻译真正成为传播文化的媒介。

论文关键词: 语言;文化;文化意识;翻译

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译者不仅要了解外国的文化,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并要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对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感情色彩、影响等有正确的理解,以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歧义,落入翻译陷阱。

一、语言、文化与翻译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总和。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是不存在的。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习俗,每种语言都反映着产生它的一种文化,因而任何形式的语言都具有某种文化的内涵。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往往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干扰。因为语言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十分敏感,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有所反映。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不清楚,便不能透彻理解反映它的语言。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往往同一个特定的文化系统紧密地联系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地植根于语言。语言既是文化的反映,又是掌握一种文化的直接有效的工具。如果对一特定的文化系统没有相应的认识和了解,将会影响对其语言的深入理解和恰当运用。

人类自有文化就有文化交流。交流又促进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要不是由于主观或客观的种种原因,长期处于孤立、闭塞的状态之中,或多或少都可以从交流中得到好处。现代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更是以空前的规模、内容、形式和手段,在直接或间接地进行着。因此,可以说,在现代国家中,绝对不受外来影响的固有文化是不存在的。

跨文化的交流又必须通过翻译。没有翻译,就没有跨文化交流。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既促进了各国、各民族自身文化的繁荣,也丰富了世界文化,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可见,语言、文化、翻译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二、文化差异——翻译的障碍

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它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的移植过程。译者,作为这个过程的主体,不仅应该精通原语和译人语这两种语言,而且应该通晓这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任何两个社会都有文化重叠现象。但是除了相似点以外,各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构成了交际的障碍。在跨文化翻译中,译者面对不同于他们母语的一种异族语言和文化,常常碰到一些用自己的语言、文化和社会价值标准无法理解或者无法解释的事、物或者观念,这种跨文化的困惑在翻译实践中是屡见不鲜的。如:英文电视台新剧集《高校风云》(bos—tonpublic)中有句对白“no,youdidn’tdisturbus.wewerejustchewingthefat.”chewtheaft不指嚼肥肉,真正的意思是“闲聊”。所以,此句应译为“不,你没有打扰我们。我们只是在闲扯。”又如:刚刚才发薪水,有人提议周末大家一起上馆子打牙祭。一位中国女士想要减肥,好穿新近买的一条短裙,推辞说:“no,idon’tthinkicanmakeit.1wanttotightenmybeh.”后来,朋友悄悄地问她:“如果你最近手头不方便的话,我能帮你什么忙么?”该女士被问得一头雾水,解释半天才弄明白。原来,“tightenmybelt”是经济拮据,必须节衣缩食度日。例如:“theharvestwasbadlastyear,weallhadtotightenourbelts.”(去年收成很差,我们必须节衣缩食度日。)

看来文化差异引起的麻烦还真不少,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研究。

1.文化差异影响听话人获得信息的原因,往往是说话人越过了话语字面意义,传递一种带有文化因素的暗含意图。例如:thatguy’sgotamidastouch.作为听话人,我们首先要懂得midastouch是什么。

尽管我们知道它来源于希腊故事,midastouch指的是希腊国王midas的点金术(thegoldentouch),但仍不足以完全领会这句话的文化内涵,无法获得说话人要传达的信息。我们还需要结合社交语境(如商务活动),最终推断出这句话的意图是说那人很会做生意,他无需花费太多气力,就会像点石成金那样轻松赚钱。

2.汉英两个民族在各自文化熏陶下衍生出不同的思辨方式和推理模式,这种差异会导致他们在语言中产生不同的联想。交际双方如不注意这种文化差异,就会使交际发生障碍,造成相互间的信息传递不畅。例如:英语中的adultbooks一词语,从字面上看,这个是“成年人”,一个是“书”,放在一起自然就意为“成年人用书”了。然而这样推理出来的答案只是它的字面意义。从文化内涵上讲,它实际上是“色情书籍(刊)”的代名词。原来在西方社会,淫秽书刊充斥市场,为了遮人耳目,这个委婉词便应运而生。再比如seniorcitizens一词,许多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它所指的是“有社会地位的公民”。而实际上,这里的senior与社会地位并无任何直接联系。中国人有尊老的传统,人们也常常倚老卖老。而西方人谁也不愿意别人说自己老,更不想变老,老年意味着孤独,所以,就在“公民”前面冠以senior这一听起来堂而皇之的字眼。

对诸如此类的词汇,我们如果只注意字面意义,忽视其内涵或社会文化意义,就很难真正理解、正确运用。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不了解语言所负载的这种“文化信息”,有效交际势必受阻。如有人将字面意义对等和文化对等之间随意划等号,把“milkyway”理解为“牛奶路”,那更是不懂天文学而贻笑大方。

3.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了词语的文化内涵不对应,形成了语言之间的文化空缺现象,出现了大量的“文化空缺词”。

例句:随着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化,这座昔日被誉为远东金融、经济和贸易中心的城市正在促进长江流域的经济中发展起着龙头作用。

译文:withitsdeepeningeconomicreform,hiscity,formallycrownedasthefinancial,economicandradehubofthefareast.isplayingadragonheadroleinboostingeconomicdevelopmentintheyangtzeriverval—ley.

该句中把“龙头作用”译为“dragonheadrole”是不恰当的。因为在英文中,dragon一词的意思是:amvthicalmonster(thatresemblesalargefire—breezinglizard”柯林斯最新英语),中国人把“龙”视为吉祥的神物,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因而成为至尊无上的帝王的象征,甚至把它看做是光明的未来,而望子成龙”。可是英美却把“龙”视为喷烟吐火的凶残怪物。而这里所谓的“龙头作用”意指“引导、领头、先锋作用”。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就会造成误译。

应改译为:withitsdeepeningeconomicreform,thiscity,formerlycrownedastheifnancial,economicandtradehubofthefareastisplayingaleadingroleinboostingeconomicdevelopmentintheyangtzeriv—ervalley.

可见,文化差异会给理解和翻译带来诸多障碍和困难。有些东西在一种文化里是不言而喻的,而在另一种文化里却是很难理解的;同一个词或成语在不同国家人民中含义往往不同。如不了解其文化内涵,很难正确理解、正确翻译。因此,翻译决不能只着眼于语言转换,而应透过语言表层了解其深层内涵和文化含义。译者必须深谙所要交流的民族语言与文化。至于文化差异的可译性多高,则取决于译者的文化素养和语言的`功底,取决于译者的智慧和主观能动性。

三、提高文化意识,跨越文化鸿沟

文化意识即译者认识到翻译是跨越语言文字、跨越文化的信息交流,而文化的差异跟语言文字的差异一样,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译者在进行语言文字转换的同时,还要注意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以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实现。为此,译者不仅要精通译出和译人语言,还要了解研究诸多语言背后的文化,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而且要在正确翻译观的指导下知道在每一具体情况下如何处理文化差异、文化障碍。缺乏文化意识的译者,可能只顾到字面上的转换而忽略背后的文化问题,或者用母语传授的文化经验去曲解信息。这就会导致误译。所以,我们说,翻译不仅仅是个语言活动,它更是一种文化活动。英国译学理论家苏珊·巴思内特曾把语言比喻为文化有机体中的心脏。因此,语言的翻译不仅是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翻译既涉及两种语言,更涉及两种文化。

翻译者在处理文化因素时必须牢牢记住两点:一是如何正确地理解原作的意思;二是如何让译文的读者在其自身的文化框架中去正确地理解译文的意思,并尽可能多地吸收原语的文化养分。译者作为文化传播者,应尽力加强和增进不同文化在读者心目中的可理解性,尽量缩短两种语言文化问的距离,清除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而造成的障碍。有了这种态度,译者才能让翻译真正成为传播文化的媒介。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语言文化的差异性,还要善于发现语言的共通性。如:speakofthedevil,andheappears.(说到曹操,曹操就到)。不难发现,中英文在这一成语上有着惊人的异曲同工之处。汉文化中,曹操素有“奸雄”的称号,而英语中就使用了“devil”这个词。中英文用法上有惊人相似之处的还有:hethathasbeenbittenbyaserpentisafraidofarope.(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towamasnakeinone’sbosom讲述的正是我们汉文化中的“农夫和蛇的故事”。

翻译,无论是作为文化现象、思想运动,还是作为一种职业、一种知识技能,总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翻译的观念、方法、样式、标准、风格等特征无不与时俱进。观察一下世界范围和中国国内的翻译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不难得出结论:翻译确实是人类精神文明中最富活力、最敏锐的领域之一。

由于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里的独特创造。因此,不同民族的文化间存在着众多差异,文化差异的存在决定了不同文化的读者对同一作品的反应不可能相同。不同文化中的读者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与文化有着独特的敏感性。读者的这一独特的文化敏感性正是作者在创作语言作品时的语用前提。因此,用某一种语言创作的作品只有生活在这种语言文化环境中的人才能做出作者所期待的反应,而且这种反应也只能是大致相同。俗话说得好,读《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可见,翻译者对文化因素的处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翻译既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看,原作和译作都是文化的产物。因此,文化交流中翻译不仅要克服语言的障碍,更要克服文化的障碍。只有充分地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弄清词语的真实含义,把握好翻译的原因和尺度,既要考虑词语中的文化因素怎样在译文中得以体现,同时还要注意避免由于文化因素而产生误译,才能使得译文最切近而又最自然。

总之,译者只有提高文化意识,才能跨越文化的鸿沟。

318 评论

璞璞小熊娃

语言是交际工具、思维工具、认知工具, 文化 的载体、信息(知识、情报、资料)的载体。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篇1 浅谈英语语言中姓氏的文化内涵 摘要: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姓氏,它作为一种符号,构成了文化载体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现象,英语姓氏有着极其复杂的构成和来源,其中可能埋藏着历史、经济、文化、地理等众多因素。对于接触语言、文化的研究者,探析英文姓氏来源的工作十分必要。本文尝试探索英语姓氏的演变历程,从而揭开现代英文姓氏与其本源的关系。这必将对英文教学以及加深学生了解 英语文化 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英语姓氏 来源 文化 英语语言 自从有了文明,人类为了便于繁衍生息、交流沟通,就发明了姓氏。随着历史进程和社会的发展,姓名的构成和习用逐步形成。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姓氏,它作为一种符号,构成了文化载体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现象,英语姓氏有着极其复杂的构成和来源,其中可能埋藏着历史、经济、文化、地理等诸多的因素。对于 学习英语 语言的人来说,探析英文中的姓氏来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代英国在经历了多次外族入侵,才得以形成英语民族及其语言。这是以盎格鲁撒克逊人和凯尔特人为主的世界上众多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到了近代,英语民族的活动舞台随着大英帝国不断向海外的扩张而进一步扩展,也就更大范围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血统和语言。其中,尤以美利坚民族和美国英语的形成最为典型。 这自然也就让英语姓名系统变的更加复杂化。尤其是在现、当代,英语民族血统进一步多元化,英语语言体系进一步扩大化,这当归功于大批涌入英语国家或地区的移民。尽管外来移民的姓名不断被英语同化,但多多少少都会保持原民族的某些特征。据英美 姓名学 家统计,如今英语姓名的语源就与三十多个大小语种相关。下面,我们着重来看英语姓名在其本土的演化发展过程。 在英伦三岛被诺曼底人入侵以前,即公元1006年的诺曼征服前,英国人没有姓,只有名。 英国封建主义的高峰是在公元9世纪到15世纪。在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关系与市场关系不断加强,英国人口也急剧增加。由于备选的个人名的数量远不能满足剧增的人口需要,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只好选择了相同的名字作为个人名。这样当同名的人相遇或同居相处时,问题就产生了,通常会出现诸如呼此彼应、一呼几应之类的误会。所以,人们就在自己的名字上添个词来区别。于是,英语民族的先民们便开始在个人名后面添加个人附加名,作为区分同名人的手段,以增强人名的社会区分职能。 个人附加名大多是本人的出生地名、职业名称或着绰号等。例如,一个名叫 Mike 的人,如果他的职业是渔夫(the Fisherman),人们就叫他 Mike the Fisherman(渔夫麦克)。如果一个人的名叫作 Hen-rye,而他出生于牛津(Cambridge),人们就习惯性地称呼他为 Henry of Cambridge(牛津的亨利)。个人附加名并不世袭,因此还是在个人名的范畴内,而“正宗”的英语姓往往是由个人附加名发展而来的。例如,Mike the Fisherman 和 Henry of Cam-bridge 分别演化成 Mike Fisherman(麦克?费士曼)和 Henry Cambridge(亨利?剑桥)。 到了十七世纪,英国的封建制度逐步腐朽没落,而资产阶级却迅速发展。于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文化不断进步,英国人口也急剧上升,人们联系日益密切,而随之出现的同名现象给人们的交往带来了不少麻烦。以防混淆,人们便在附加名和姓之间再添加一个或多个词来进一步区别。后来加上可变的中间名(middle name)。例如: George McadamSmith,其中的“Macadam”即为可变的中间名。 那么姓又是何时在美国出现的呢? 一些学者的结论是美国的姓始自公元 1000 年。其实,在 1492年美洲新大陆被哥伦布“发现”之前,现在美国境内的原始居民,即土著印第安人没有姓,只有个人名。姓是随着 16 世纪欧洲白人的到来才开始出现的。16 至 17 世纪,英国移民及其后裔姓名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名和姓,如法学家 James Iredell。从 18 世纪起,由于英籍移民的增加和社会联系的增多,美利坚人作为全美的主体民族也开始用中间名(Middle name )了。现 在 我 们 熟 悉 的 前 总 统 George ,他的名字就是这种情况。 英语姓氏经过了若干年的发展,以变得纷繁复杂,来源更是多种多样,但是有些来源却是相同的。一种是来自地名。世界各民族的姓都和地名有密切关系 ,英姓中也有类似情况,如由祖先居住的地名而沿用下来的“Arlington”、“Ford”、“Scott”等姓。还有的是起源于行业名。在中世纪后期,英国经济曾突发地繁荣,各种手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于是人们就根据职业或者工种来决定自己的姓。现今较为常见的有“Archer”(弓箭手)、“Butcher”(屠夫 )、“Glover”(手套商)、“Harper”(竖琴师)、“Locker”(仓库保管员)、“Potter”(陶工)、“Smith”(金属工 )等等。这些姓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及经济发展情况。另外,贵族等的头衔也是来源之一。 有些姓最初是一些贵族家庭用来称呼一家之长的,后来为了永保家族荣誉感,便将他们传给了后代,代代相传就渐渐成了姓。“Constable”(王室总管)、“Judge”(审判官)、“King”(国王)、“Mar-shall”(元帅 )等便是此类英姓中常见的。这正是封建社会烙下的印迹。动物也给英语姓氏的产生做出了贡献。 某些人出于对动植物的崇拜和赞颂,就把它们的名称拿来作自己的姓。常见的如“Bird”(鸟)、“Fish”(鱼)、“Lion”(狮子)、“Swan”(天鹅)、“Wolf”(狼 )等,以及 Wood”(森林)、“Apple”(苹果)、“Flower”(花 )、“Bush”(灌木丛 )、“Rose”(玫瑰花 )等。还有一些英文姓氏来源于颜色的名称: 英语中的“Brown”(棕色的)、“Pink”(粉红色的)、“Red”(红色的)、“Silver”(银白色的)、“White”(白色的)等就是如此。江河湖海等 通过以上简单的回顾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英语的姓氏来源十分广博,其历史成因也非常复杂。正是由于各种多变因素的参与,才导致英文姓氏的演变这般有趣。由于姓氏与人类各种社会活动休戚相关,因此才具有非凡的意义。进一步地研究英语姓氏来源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西方的认识,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并且,对于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英语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关翠琼.英语姓氏的起源[J].写作,2006,(22). 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篇2 浅论英语语言文化内涵的多元化英语教学 摘要:从跨文化交际视域和语言运用的层面上诠释文化在英语语言使用中所蕴涵的多样性、内在丰富性以及该语言与其所承载的文化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世界多元文化格局的要求。可为多元文化区域内如何学习吸纳异域语言,借鉴、融合异域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个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新的理论研究空间。 关键词:文化内涵;多元化;英语教学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承,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特殊载体,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的过程和效果。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可以表达客体的概念意义;此外,作为文化的载体,还蕴涵着该语言的民族文化含义和文化心理。 二、英语与英语文化 人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主要通过阅读了解对象国的社会风貌,文化风俗,而阅读材料多出自一两个母语国。于是有些人就认定“英语这种语言和某一两个使用英语的国家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这是一种错觉,因为这种理论不能充分解释英语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媒介的作用。这些人所说的“语言既不是抽象的'人类语言',也不是微观到个人的'言语',而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族的语言。” 因此,似乎可得出这样的推论--英国文化即英语文化。但这种错觉是由于混淆文化离不开语言,与一定的文化离不开某一具体的语言之间的界限而产生的。所以切不可在语种与文化之间划等号。因为,今天的English culture(英语文化)一词包含甚广。 三、多元的英语文化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今天的English culture(广义的英语文化)具有多元性,其内容可以涵指:①英国文化;②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即狭义的英语文化,如美国文化,加拿大文化,新西兰文化,澳大利亚文化及加勒比海地区部分国家的文化;③以英语为传播媒介的非英语、非西方文化;④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文化内容。 毋庸置疑,英语运载着英美文化。作为以英美为代表的母语国家的语言,英语承载主流社会的文化,同时也担当非主流的、非英语移民社团与主流社会的交际媒介。如果英语不具备跨文化运载能力,身居于纽约市约25万的华人是无法同美国主流社会交流的(当然他们的交流是通过那些懂英语的移民来进行的)。由此看来,英语是英美文化的载体,推而广之英语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同时英语也是外来的、非英美的、非西方文化的载体。另外,作为外语型国家(如中国)的国际交流语言工具,它反映的是该国的政府的政治立场和人民的文化生活(即在中国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在南非是南非文化的载体)。 四、英语与各国的文化之间的关系 作为国际交流语言的英语与各国的文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可以用变化着的对抗融合关系来概括。世界语言——英语正作为母语国家和第二语言型国家的内部语言而被使用,同时,还作为英语国家与非英语国家,非英语国家与非英语国家的交流工具而被广泛使用。 在使用中,英语本身固载着的西方人的逻辑和传统与该地的使用者的母语逻辑和民族传统规范不断产生“碰撞”,即所谓的英语与该国文化的对抗;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环境的适应,某些英语本身固载着的东西,甚至某些“碰撞”,竟然在该国文化环境下留存下来,即所谓的英语与该国文化的融合。在世界上的多元文化区域内,时时都在进行着学习吸纳异域语言,借鉴、融合异域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 五、英语语言文化内涵的多元化与英语教学 “作为世界语言,英语的文化内涵是多元的,既包括西方文化要素,也包括东方文化要素;既有__的元素,也有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元素。” 由此可见,英语语言教学中要充分考虑英语语言文化的多元化对英语教学过程及效果的影响。因此, 教育 者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创设立体化教学环境,避免与当地文化对抗,真正实现语言和文化的协调。 英语语言文化教学要创设立体化教学环境,是指把语言文化教学的三维即学习者、学习者将来使用语言的目的环境及学习者当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立体的课堂结构。以中国的英语教学为例,“英语基本是中国人教,中国人学,在中国用”。在此环境中,“中国文化始终占支配地位,异域文化的输入只能起补充作用。” Smith 在1981年曾指出:“一种语言一旦成为国际性的,它就不可能恪守一种文化规约。” 也就是说为了用英语跟菲律宾人做生意,中国人并不需要学习欣赏英国的生活方式,也不需要发标准的英国音。近年由于英语文化教学意识的加强,教师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一味的强调异域文化的某些规约,强调片面的语言和文化的协调。殊不知他们忽视了学习者当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其结果是“语言似乎纯粹了,但协调被破坏了,因为犯了与当地文化对抗的错误。” 所以,切不可忘记英语运载着的中国文化。 2.正确理解学校课程的作用。 对于少数将要从事与异域文化密切相关的工作的人来说,了解对象国的文化是必要的。即使这样学校的课程也只能起到指导作用,正如我们在上面提到的教学中只顾遵循课本内容(英语的文化规约),不能正确做到因时因地制宜(指的是不能按照言语事件发生的现实环境即学习者当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来决定材料的选择,来确定言语的适宜度),那么教学中的某些行为将导致文化误导现象的产生。因此,要正确理解学校课程的作用,切不可片面夸大其作用。“要了解异国文化的全貌并能在实践中适应它,非得深入其地住上一段时间不可”。 3.补充教学力量,聘请母语使用者任教。 为了补充教学力量,我们请了很多母语使用者来教书。他们应该清楚的意识到英语是多元文化的载体。来中国任教的人应该接受过必要的训练,对在这一异域文化(中国文化)中“交流时可能遇到的文化歧异有必要的思想准备,这样他们便不会因为听到一个不顺耳的招呼而变得愤怒,不会因为对方的自谦自贬而大惑不解。” 师生必须认识到 “学生的文化环境是文化课的起点,对象国的文化环境是终点”。只有起点确定了,师生才能最终顺利达到终点。 切不可本末倒置,在学习之初教师便一味地将对象国的文化环境强加给学生(将终点作为了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了解学生的文化环境要比让学生了解教师将把他们引进的文化环境更重要。” 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当中,外籍教师若对学生所在的文化环境一无所知,仅把对象国的文化规约呈现在课堂上,不顾冒着与该国文化产生对抗的风险,让学生模仿并接受,可想而知将会受到怎样的教学效果。 在世界范围内,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相互接触交流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格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英语已成为多元文化的载体。面对跨文化交际的需要,英语语言文化教育成为高校英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明确英语是多元文化的载体这一事实,从跨文化交际视野中研究英语语言与其所承载的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无疑将对原有的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理念和 方法 提出挑战。从而为多元文化区域如何学习吸纳异域语言,借鉴、融合异域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个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新理论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颜治强.世界英语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陈原.社会语言学[M].学林出版社,1983 [3]张正东.外语立体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M].科学出版社,1999

283 评论

相关问答

  • 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相关论文

    语言哲学的隐喻观,下面带来的语言哲学的隐喻观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语言哲学的隐喻观【1】 摘要: 隐喻是哲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 大多数理论家认为隐喻是以

    康夫君和小静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英语语言与文化对比研究论文

    语言是交际工具、思维工具、认知工具, 文化 的载体、信息(知识、情报、资料)的载体。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天使宝贝的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语言与文化比较研究论文

    浅谈中西方语言、思维与文化差异的现代思考论文 摘要:以英、汉两种语言的形式和表达习惯为切入点, 进一步印证萨皮尔-沃尔夫假设有关语言决定思维并影响思维的基本结论

    杨小妹021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语言调查与研究的论文

    写下自己的想法是完善它的好方法。你可能发现自己的想法在纸上会变成一团糟。 写作是很痛苦的事情,但是当你越来越熟悉它的时候,就会很快了。如果你把它当作一种艺术,你

    好色上上签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英美语言差异研究相关论文

    语言不仅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社会 文化 的反应,并制约人们的思维。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

    是淡淡的忧伤啊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