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9

TracyJunli
首页 > 职称论文 > 助听器设计毕业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蓝水晶朵朵

已采纳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助听器工作原理:

助听器在工作时,麦克风先将接收到的声信号转换成机械能,然后变为电信号 ,处理后放大后的电信号再由受话器(喇叭)转化成声信号,最后将声音送入耳内。

那么为什么有人会认为助听器是放大器呢?因为助听器设计灵感来源就是放大器,早期模拟助听器基本类似放大器,属于线性放大,对于大声小声同等放大,长期佩戴模拟助听器有可能对听力造成二次伤害。

而现在市面上主流助听器为数字助听器,是属于高精密度的电子产品,主要构成由:麦克风,受话器,放大器,电感等组成。它可以不同的听声环境,自动降噪,压缩比等,控制噪声,最大限度输出言语声。

这也是为什么戴助听器不伤耳朵的原因。

助听器实际就是一个音频放大器,主要由话筒、放大器及耳机组成,话筒将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送至音频放大电路放大后驱动耳机工作。对于复杂一些的助听器,有的内部还设有降噪电路及各种自动控制电路。

1、很显然助听器就是一个放大器;

2、和我们所见的各种扩音系统基本三原件都是相同的,都有收集声音麦克风,放大信号的功率放大装置(放大器、芯片),喇叭(放出放大后的声音号),所不同的是平常所见的声音放大系统是为了同时让很多人听到(如会议、演出的声音放大系统)。

3、助听器是一个个人放大设备,就是只给一个人用的,三原件也做了小型化(会有不同放大原理)。

4、助听器属于二类医疗器械,需要fda的审批。

5、助听器需要经过专业验配才能达到较为满意效果。

好多人都认为助听器其实就是一个放大器,只把声音放大而已,但助听器不只是放大器这么简单。 首先,助听器可以将声音信号放大,最大限度地保证使用者感受到声音。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太小的声音不容易听清。 其次,助听器可以按照使用者的听力损失情况有选择地放大不同频率的声音(比如,对高频听力损失重的患者,高频多放大;对低频听力损失重的患者,则更多地放大低频),努力保证使用者既能听到又尽量听清。 第三,绝大多数助听器都重点放大语言频率,重点保证语言沟通。 第四,加上一些特殊电路后,一些助听器在放大弱小声音的同时,还可以按需要限制较大的声音输出。 由于具备了上述功能,助听器能使绝大多数使用者受益。 然而,助听器又非"万能",做不到十全十美,也解决不了耳聋患者存在的全部问题。 比如,正常听觉的高频上限是20000Hz,而助听器的频响范围能到8000Hz就己经很不错了,对频率超过8000Hz的声音很少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讲,耳聋患者无论戴用多好的助听器也不会获得比正常人更好的听力。 因此,认为戴用助听器就不再有听觉障碍的想法是完全不现实的。

助听器的佩戴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听力,但是不会影响到患者本身原有的听力的,因此不会出现戴时间久了听力损失更严重这种情况的,如果是听力逐步的下降,主要是与患者本身的听力或者病情有关系,跟助听器是没有直接的关系的.目前来说,如果是中度或者是重度的耳聋患者,时间比较长的,有很多患者就可以考虑选择助听器提高听力。好多人都认为助听器其实就是一个放大器,只把声音放大而已,但助听器不只是放大器这么简单。

很多人都认为助听器只是一个放大器,扩音器,的确,助听器最初的设计原理就是一个扩音器,你把你的手掌鼓成弧形然后再放在耳背后面,是不是感觉声音变大了一些呢?当初制造助听器的贝尔就是利用这一点启发了灵感做出了助听器。

对于那句话助听器就是放大器,如果放在几十年前确实是正确的,但是放在现在则不然。现在的助听器基本都是数字助听器,是属于高精密度的电子产品,现在的助听器主要是由:麦克风,受话器,放大器,电感,压缩器,削峰等不见组成的。

为什么我说现在的助听器基本都是数字助听器呢,因为在市面上,大约还存在着5%~10%的助听器是属于模拟助听器,模拟助听器基本类似与放大器。传统的模拟助听器是属于线性放大,是对轻中重的声音同等放大的,因此佩戴模拟助听器的耳聋患者很有可能会出现小声听不清,大声听着吵的现象,佩戴这类助听器时间久了是有可能引起听力进一步的下降,从而加重听损程度。

而数字助听器是做到定义不同的环境,自动降噪,压缩比等特性的,恰巧避免了模拟助听器出现的小声听不清,大声听着吵的现象。

数字助听器是依靠电脑芯片强大的运算技术,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听力损失程度,年龄情况等,自动选出不同的计算公式计算出不同的补偿曲线,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听力需求。

助听器i的作用是根据用户的残余听力和聆听环境优化处理各种声音。让用户清晰,舒适的聆听外界声音。最早的助听器就相当于放大器,单靴子的助听器已经不是简单的放大器了,它放大声音是个性化放大的是按照您的听力损失补偿的。除了对声音放大,还要对声音进行优化处理,比如降噪,言语提升等等,目前的助听器近似一台微型小电脑。

好多人都认为助听器其实就是一个放大器,只把声音放大而已,但助听器不只是放大器这么简单。 首先,助听器可以将声音信号放大,最大限度地保证使用者感受到声音。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太小的声音不容易听清。 其次,助听器可以按照使用者的听力损失情况有选择地放大不同频率的声音(比如,对高频听力损失重的患者,高频多放大;对低频听力损失重的患者,则更多地放大低频),努力保证使用者既能听到又尽量听清。 第三,绝大多数助听器都重点放大语言频率,重点保证语言沟通。 第四,加上一些特殊电路后,一些助听器在放大弱小声音的同时,还可以按需要限制较大的声音输出。 由于具备了上述功能,助听器能使绝大多数使用者受益。 然而,助听器又非"万能",做不到十全十美,也解决不了耳聋患者存在的全部问题。 比如,正常听觉的高频上限是20000Hz,而助听器的频响范围能到8000Hz就己经很不错了,对频率超过8000Hz的声音很少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讲,耳聋患者无论戴用多好的助听器也不会获得比正常人更好的听力。 因此,认为戴用助听器就不再有听觉障碍的想法是完全不现实的。

助听器简单的讲就是一个放大器,但是放大的能不能逼真,能不能接近原来的,有没有噪音,这就要看助听器的性能了,就像我们从上海到北京有火车 汽车 动车飞机好多交通工具,但是到达的时间不同,舒适程度不一样,助听器的性能高低决定了佩戴者的清晰度是不同的

你好:助听器只是放大器么?

便宜的助听器就相当于一个放大器,好的助听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放大器,他有很多功能,助听器可以将声音信号放大,最大限度的保证用户感受声音,可以按照听力情况有选择的放大不同频率的声音,努力保证使用者既能听到又能听清。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1、很显然助听器就是一个放大器;

2、和我们所见的各种扩音系统基本三原件都是相同的,都有收集声音麦克风,放大信号的功率放大装置(放大器、芯片),喇叭(放出放大后的声音号),所不同的是平常所见的声音放大系统是为了同时让很多人听到(如会议、演出的声音放大系统)。

3、助听器是一个个人放大设备,就是只给一个人用的,三原件也做了小型化(会有不同放大原理)。

4、助听器属于二类医疗器械,需要fda的审批。

5、助听器需要经过专业验配才能达到较为满意效果

您好:助听器是放大器吗?助听器可以将声音信号放大,最大限度地保证使用者感受到声音。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太小的声音不容易听清;其次,助听器可以按照使用者的听力损失情况有选择地放大不同频率的声音(比如,对高频听力损失重的患者,高频多放大;对低频听力损失重的患者,则更多地放大低频),努力保证使用者既能听到又尽量听清。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144 评论

yaodabian0214

人工耳蜗和助听器是两种不同的辅助聆听设备,但它们都有“让有听力障碍的患者能与人正常交流”的特性。那么人工耳蜗与助听器到底哪个效果更好呢?我简单的分析了一下。

一、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是一种通过手术植入到人体的、能够帮助重度(或极重度)患者重获听力的一种电子听力装置,又称电子耳蜗。它可以替代受损的内耳毛细胞,通过电流刺激听觉神经,使听觉中枢重新获得声音信号。

人工耳蜗通过对电刺激不同参数的调节,将声音的强度、频率和时间三个重要的参数加以处理再现,使大部分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恢复听觉,在不同的环境场景下都能和正常人一样听懂语言、正常交流。

做人工耳蜗前,需要经过一系列专业评估, 并不是所有耳聋患者都能适合做耳蜗,人工耳蜗也不能解决所有的听力问题 。做耳蜗后还需要一段功能恢复适应期,也不是戴了就能立刻“听得好”的,所以大家 不要把人工耳蜗的效果想得那么神奇。

二、助听器

助听器是一种电声放大器,依据听力患者的个体情况,将外界环境的声音信号进行接收、放大、压缩等处理后,提高和改善听障患者听力的一种电子装置。它根据听障患者的听力损失情况,选择性放大不同频率的声音,进行“小声放大,大声压缩”,来保证听障患者既能听到又能尽量听清楚。

助听器不可随意购买,需要通过专业验配师(或医生)做听力检查才能进行验配调试。

与人工耳蜗不同,助听器不需要手术,但它只是一个辅助聆听的工具, 无论听障患者戴多高端的助听器,也只是“助听”,不要期待它变成“真正的耳朵”。 因此,在这方面大家需要有合理的期望值,毕竟每个人的听力基础不一样,所达到的效果也就因人而异。

综上所述, 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没有哪个好与不好,它们是各司其能。

助听器适用于轻、中、重度甚至部分极重度耳聋的患者,而人工耳蜗只适用于重度感音神经性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在植入人工耳蜗之前,需要经过多学科评估,并且前期也需要先佩戴3个月以上的助听器,在助听器没有任何效果的时候才考虑人工耳蜗。

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不管是佩戴何种聆听装置(特别是儿童患者),都需要经过长期的语言康复训练过程才能达到好的聆听效果。

你好,这个没有好坏之分, 看哪种更适合自己 。耳蜗适用于 没有听力 的患者,人工耳蜗手术植入是不可逆的,后期只能更换人工耳蜗且有并发症风险 。助听器适合于轻度至重度听力损失的患者,只要 有残余听力 , 建议佩戴助听器,您可以到当地专业的验配中心去咨询了解。

要分清有残余听力和没有听力,有残余听力佩戴助听器,没有听力植入人工耳蜗!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人工耳蜗和助听器的区别我们可以简单总结为五点:

①使用人群不一样: 人工耳蜗主要适用于严重听觉障碍,助听器主要适用于中度或严重听力损失。

②使用方法不一样:人工耳蜗需要通过手术(过程为1 ~ 3小时)植入体内,而助听器不需要动手术,可以直接戴在耳廓上方或耳道内。手术有一定风险,一般是助听器无效才考虑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事实上,许多老年人即使耳聋程度比较严重,但还有残余听力的话,通常会选择助听器。毕竟年纪大的人比较保守,不想随随便便动手术。

③原理不一样:人工耳蜗可以通过工作电流产生直接经济刺激耳蜗的听觉毛细胞,传递电信号到大脑,使植入者重获听觉。助听器是将外界的声音放大,对用户信息进行分析听力补偿。

④费用不一样:一般而言,国产人工耳蜗价格为6—10万,进口的十几万到三十几万不等(有些或地区政府会有补贴,具体要咨询当地的政策)。而助听器的价格从几百到几万都有,具体看芯片技术和功能。

⑤使用寿命不一样:人工耳蜗的设计寿命为70年,助听器的设计寿命为5-10年,定制式助听器维护得当,使用超过15年的也不少。

人工耳蜗

哪些人适合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助听器对完全聋和极重度聋的作用很小,可以考虑人工耳蜗手术,包括语前聋和语后聋,但前提条件是听神经及听觉中枢功能必须完好。

适合植入人工耳蜗的儿童:

①植入年龄通常为1—6岁,年龄越小,效果越佳。6岁以上的儿童需要有一定的听力言语基础,从小有助听器佩戴史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史。

②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经综合听力学评估,重度耳聋人士佩戴助听器3—6个月无效或者效果不理想的,应使用人工耳蜗;极重度耳聋人士可考虑直接植入人工耳蜗。

③无手术禁忌症。

④监护人/植入者本人对人工耳蜗有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期望值。

⑤具备听觉言语康复教育的条件。

适合植入人工耳蜗的成人:

①各年龄段的语后聋人士。

②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依靠助听器不能进行正常听觉言语交流。

③无手术禁忌症。

④监护人/植入者本人对人工耳蜗有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期望值。

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同时使用是什么原理?真的对听力有帮助?

植入了人工耳蜗手术的人群中,同时佩戴助听器的有不少。虽然人工耳蜗传递的是电信号,助听器只不过是把声音放大,但是适应一段时间后,大脑会把两种刺激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一边戴助听器、一边用人工耳蜗更有利于定位声源,提高语言分辨率,帮助用户更容易理解听到的讲话内容,也有利于保护残余听力。

助听器适合于轻度至重度听力损失的患者。但由于助听器的种类、品质的不同,对声音信号的放大效果也不同,即对声音信号的“保真性”不同。听力障碍者听起来的感受会有差别。人工耳蜗适合于极重度的听力障碍者,即应用助听器不能起到任何帮助的人。且助听器的类型有很多,耳背机、耳内机、耳道机、隐形助听器,多种类型可选。

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的区别

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提高及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近二十多年来,随着高 科技 的发展,人工耳蜗进展很快,已经从实验研究进入临床应用。现在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蜗作为治疗重度聋至全聋的常规方法。人工耳蜗是目前运用最成功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人工耳蜗植入需要很严格的术前评估,有绝对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人工耳蜗植入的。且需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手术。

无论是配戴助听器还是植入人工耳蜗,都要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应期。尤其是人工耳蜗,与健全人体耳蜗结构的精细度相差很大,所以感受到的声音与自然的声音会有一些差异。要经过很长时间,语后聋者要经过几个月的康复训练,而语前聋者(小儿)则要经过2-3年的语言康复,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目前一个人工耳蜗的设备加手术费约需20万元左右,一个助听器价格则为上千到上万元不等。

不一样,价格上,功能上都有区别

这个也要看听力损失的,人工耳蜗和助听器是两个不同的听力辅助设备。助听器是在听力大约损失60分贝左右效果最好。价格比人工耳蜗低的多。而人工耳蜗植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手术。一般的医院都不能进行这个手术。听力损失在90分贝以上感音性耳聋一般是用人工耳蜗植入。费用较高,需要20到30万。

您好,听力损失超过了85db是需要做人工耳蜗的呢~~如果没有那么请你到专业的验配机构进行咨询

1、人工耳蜗是通过电刺激直接刺激耳蜗的听觉毛细胞,传递电信号到大脑,形成声音;而助听器是通过放大听到的声音,增强音量来补偿听力。

2、人工耳蜗是需要通过手术植入到皮下的;而助听器通常只需要塞入耳道等佩戴方式。

3、人工耳蜗是补偿重度至极重度耳聋的听力损失;而助听器至多只能补偿到重度听力损失。

选择植入人工耳蜗还是选择验配助听器,这要取决于你的听力损失程度和听力损失类型。

208 评论

加杰特侦探

MarkeTrak VIII: 25-year trends in the hearing health marketS Kochkin - Hearing Review, 2009 IV: 10-year trends in the hearing aid market-has anything changed?S Kochkin - Hearing Journal, 1996

256 评论

相关问答

  • 计数器的设计毕业论文

    一、 实验目的1、 熟悉数字式频率计的基本工作原理。2、 熟悉数字频率计中计数显示及控制等部分的综合设计及调试方法。二、实验原理数字频率计是测量电信号频率的仪器

    小七-279928530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电器设计毕业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已被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设计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Pocky小豆丁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数字助听器的毕业论文

    助听器为什么这么贵?是很多听损朋友的疑问,它到底贵在哪?其实助听器的核心技术就是把收集到的声音放大处理后让听损朋友可以听到声音,现在最新型的数字助听器多了数字芯

    大饼茄夹 10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电子听诊器毕业论文

    、 [通信工程]手持蓝牙心肺音采集设备研发 摘 要本毕业设计主要设计开发可分离心、肺音的多功能无线可视化电子听诊器。以分离体内各器官所发出的讯号及降低前端仪器

    yjqs22199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反应器设计毕业论文

    摘 要 厌氧消化技术能够实现废弃物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的双重目标,是有机固废处理与处置的趋势。对厌氧消化技术处理有机固废的微生物学机理、因素以及消化工艺的进展进行

    丹凤眼女汉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