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08

乖乖黑宝宝
首页 > 职称论文 > 中国钢笔杂志主编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乱世美女

已采纳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兴起的群众硬笔书法热潮起,至今二十多年,可以说是中国硬笔书法史的兴旺期和逐步趋向成熟期。①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促使钢笔书法成为全国性的群众文化活动1982年,浙江青年杂志社举办了“青年钢笔字比赛”,首开了全国群众性硬笔书法活动的先河。1984年,浙江青年杂志社举办了“全国首届青年钢笔书法竞赛”,收到国内外参赛作品30余万件,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在这两次大赛的基础上,1984年11月成立了中华青年钢笔书法协会,1985年5月创办了《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由此,浙江成为公认的硬笔书法事业的发祥地,原浙江青年杂志社,东方青年杂志社二任总编杨建新、陶松锐以及倪建中等,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后,硬笔书法比赛活动空前的热烈火爆,1985年10月,由中华青年钢笔书法协会发起,与中国青年报社等数家全国性媒体共同举办了“1985年中国钢笔书法大赛”,收到作品100多万件,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发奖仪式,盛况空前。如果说,在过去的岁月,硬笔书写只是一种个人行为,那么这三次大赛,把硬笔书法变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泛的群众文化活动,从此,全国各地的硬笔书法赛事此伏彼起,迄今没有间断,特别是以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和中国钢笔杂志社联合有关单位共同举办的中国钢笔书法大赛,延续上述三届大赛之后,一届又一届地有计划不间断连续举办,至今己举办了第十届。成了中国硬笔书法界最权威的品牌赛事,简称为“中钢大赛”,被誉为“国赛”。通过这些大大小小的比赛,调动了成千上万的硬笔书法爱好者的积极性,发现和培养了一批批硬笔书法人才,对推动硬笔书法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②硬笔书法专业性组织的成立使硬笔书法史逐步进入有序发展的轨道1984年,为了巩固二次大赛的成果,把涌现出来的精英聚集起来发展硬笔书法事业,经共青团浙江省委批准,成立了第一家全国性的硬笔书法艺术团体――中华青年钢笔书法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由姜东舒(著名书法家)、陈岳军(团省委主持工作副书记)任会长,陶松锐、庞中华、倪建中、李国祯、梁锦英任副会长。1988年10月,该协会在浙江绍兴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产生第二届理事会,为适应硬笔书法事业的发展,更名为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国务委员王芳,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安羽任名誉主席,姜东舒当选为主席,王正良、卢前、任平、何幼慕、何满宗、胡嘉廷、骆恒光、高惠敏、梁锦英当选为副主席,何幼慕兼任秘书长,后又陆续增补各省主要代表人物汪寅生、赵彦良、顾仲安、邱明强、蒙造华、樊中岳、王圣才、陈颂声、赵燮、滕菁为副主席。2005年12月18日,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在杭召开主席碰头会,决议同意姜东舒先生因年高辞去主席职务并由王正良继任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的提议,并聘请姜东舒先生为名誉主席。理事遍布全国21个省市,都是各地硬笔书法界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此前后,江苏、云南、湖南、陕西、山西、河北、广西、浙江等省级协会,研究会相继成立。还有“中国现代硬笔书法研究会”,“甘肃九州硬笔书法协会”都是较有影响的组织。1981年3月由上海几位书家组成的“晨风钢笔习字会”,是最早成立的地方性硬笔书法团体。1993年“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在北京成立,田英章任会长,庞中华任常务会长。1996年1月,中国书法家协会首次在自己的组织机构中设立了“硬笔书法委员会”,由中国书协副主席刘炳森兼任主任,卢中南、白煦、王正良、王宝心、房弘毅任副主任,表明了中国书协对硬笔书法艺术的认同。③硬笔书法已经成为一项事业呈现繁荣景象硬笔书法杂志和出版物的琳琅满目,一硬笔书法教学活动的遍地开花,硬笔书法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硬笔书法国际间交流活动的开展,使硬笔书法己经成为一项事业,成为当毛笔莱州毛笔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曾作为当地四大珍品之一进贡朝廷清康熙年间,路旺、苗家、梁郭等乡村,都有了制笔的作坊,从事专业生产建国后,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经过创新发展,莱州毛笔品种不断增加,质量显著提高,在国内外市场上赢得越来越多的声誉1973年,曾为郭沫若承做过毛笔邓小平访问***时,就选的"泰岱翠峰"大楷狼毫为礼品,馈赠予***朋友莱州毛笔有400多个品种为出口免检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笔头的形状,有叶锋形、壮笋形、宝塔形的按笔头的材料分类,有狼毫、羊毫、兼毫、紫毫(山兔毛)、金鸡毫、石獾笔以及胎毛笔等按笔头的长度分,有大楷、中楷、小楷按用途分有字笔、画笔、眉笔等笔杆也多种多样,有湖南湘妃竹、福建凤眼竹、水牛角、有机玻璃、象牙、玉石等莱州毛笔从选料到制成,经过选、配、垫、梳、圆、修、捋等120多道工序狼毫笔尖的原料,要选长度适宜、笔杆直顺、粗硬挺拔、锋颖细长的公黄鼠狼尾毫,以保证笔尖尖锐,笔柱钢性充足;笔头的盖毛则要选母黄鼠狼颜色嫩黄的尾毛,精工细做中国画研究院对莱州毛笔的鉴定评价是:"作写意、人物皆可,吸水适度有弹性,画细致或作大笔铺张皆宜,随行笔舒,变化丰富,柔而不软,刚而含蓄,既挺拔且润秀,勾、点、皴、擦皆宜"舒同题词:"绚丽多姿"启功题词:"仆自幼即爱好书画,而功浅脆弱,必持佳毫以助笔力顾近光制笔多重管饰,百金之笔竟至书不成字,手腕之拙,足贻大方之笑,及得掖县笔厂所制诸品,柔健得中,管轻适手,使余秋蚓顿化春龙,因赘小言,以告同好"赵朴初题词:"圆健尖齐四字经,阵图早献左将军,如今夺取状元笔,喜看横天扫白云"笔为"文房四宝"之首。相传,在秦代的时候,蒙恬(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是一位百战百胜的将领)不仅辅佐秦始皇一统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组织指挥几十万“民工”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他的第三件大事却鲜为人知:后人想不到的是,他发挥了过人的聪明才智,改进了中国的毛笔。毛笔是书画无法离开的工具,尽管现在有铁笔画、甚至电烙铁画…….种种书法工具的创新,但是书画的主流工具仍然是毛笔,这是毋庸置疑的。如在中国的山水画中,皴、擦、点、染的基本画技笔法都离不开毛笔的表现力。文房四宝笔为首,而湖笔又是在笔中独占鳌头。现在考究一点的笔上端有牛角斗,有的大多数做成葫芦状的斗。笔杆除了大众化的竹子以外,还有红木、镶金银、景泰蓝的笔杆。在紫毫中,主要取野兔背毛或者尾巴上的毛。由于人们的肆无忌惮的狩猎,野兔现在少了,于是,主要取山猫之毛充数。因此,冠之“紫毫”的毛笔大多是赝品。一支上乘的紫毫价格在200元人民币左右。取黄鼠狼毛制作狼毫笔,最好取冬天之毛。黄鼠狼腋下之毛不好用,但是制笔人往往将此类次等之毛夹入笔中,使整支笔都不好用。第三种是羊毫,从清代开始异军突起,品种繁多。特别是可以制作大笔。在制笔中,中毛称“柱”,边毛叫“披”。好毛集中在中间。毛要存放三年,自然脱脂,通过较长时间的挥发,油脂无,毛容易聚拢。选毛、归类、入库,三年后取出制作。羊毫的笔前端称“颍”。羊毛是空心的,而颍是实心的。好的羊毛颍长,长在胸前的毛是最上乘的。发亮,越长越好。颍长过整支毛的三分之一,是最高级的羊毫。另外,湖笔与江西笔的区别:江西笔的笔头呈尖利,象小姑娘的绣花针;而湖笔的笔头是象老太婆的鞋底针。笔的使用,专家主张用大笔写小字。一支狼毫写一年。用完之后要洗干净,连笔根处的墨都要洗干净。同时,一天中如果三次写字,应该换三次笔。让已经用过的笔得到休息。黄梅天容易伤害笔,因此,更应该洗干净并自然风干。建议黄梅天用差的笔写字。经济条件好的,应该到《朵云轩》去买笔。一份价钱一份货。有一支大笔,用毫两千,每一根毫都是精挑细选,在“荣宝斋标价万元人民币。目前,市场上的毛笔主流三派:宣笔、湖笔加京笔。北京的毛笔主要有“大白云“系列。泪斑竹往往用来制作好笔。已故***有诗云:“斑竹一支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这种斑竹只产于湖南一地。现在,凡是以斑竹制作笔的,仅这支笔杆价值50元。业界的老话:用笔要新,用纸要旧。写写以上的内容,我当自勉之:爱书法,当惜笔。下面,开始简述墨、纸、砚台以及印泥。墨分油烟、松烟两种。油烟墨是用桐油烧烟,加胶、麝香、冰片合制而成。质地优良,坚实细腻,色泽黑亮。松烟墨则用松枝烧烟,配胶及香料,色黑而少光泽,胶轻,入水易化。如果沿用上面评笔标准,那么墨有“五德”:质细、胶轻、色黑、声清、味香。此五德稍加细分析:(略)研磨必须用清水,专家认为用雨水最佳。决不可用茶叶水,因为茶叶水败墨。磨墨整件事用苏东坡的话讲,是“人磨墨,也是墨磨人”。磨墨的要领(略)坚持不用宿墨,除非你想探索一种新的用墨方法,墨块用毕应该揩干,而不可泡在水中,亦要防止曝晒,以免干裂。揩干支墨最好放置于盒中。如购新墨,宜存放一些时间。现在习书的朋友绝大多数喜欢选用现成的墨汁,本人连续写字多年,基本用墨汁。“一得阁”、“曹素功”成为了我的书房密友。现在周虎臣笔墨庄(上海福州路290号,近山东路口)推荐“曹素功漆烟墨汁”可以供专业人士用于创作,用过此品的朋友说,其色泽上乘,易于装裱,运笔流畅,分色力强,色牢度高,芳香四溢。每500克80元,对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成员五折优惠。使用瓶装墨汁的要领:(略)宣纸大家族:在中国,宣纸乃“纸中之王”。生产于安徽宣城、迳县。主要原料是檀树的皮。其特点是:纤维长,拉力强,吸水性能好,质白。宣纸分生、熟、半生熟三种。生宣适宜书法,尤其是适宜行草书。生宣中又分夹宣、净皮、单宣。在生宣上施以明矾、骨胶、涂色、洒金、涂蜡……此为熟宣。熟宣适宜于工笔画或者写蝇头小楷。半生半熟的宣纸适宜于国画如小写意等。也适宜于笔速慢、结体工的书法作品。朝鲜盛产的“高丽纸”大多数是此类宣纸。皮纸产于云南、江浙,原材料是桑树皮、笋壳等,质地柔韧,用于书法,别有韵味。毛边纸主要的产地是在江西、福建。由竹料制作,质地细嫩,蛋黄色,纸面平滑,著墨即显,便于书写。有的书法家甚至用于创作。元书纸产于浙江的富阳、萧山等地。原材料是石竹、稻草。色黄,纤维结构松,纸表不如毛边纸光滑。有的甚至非常粗糙,易于毁笔,我的实践体会是,用元书纸练字,节约了纸的开销,却毛笔用坏很快,不合算。除了毛边纸、元书纸,用于练字的还有毛太纸、连史纸(注:说老实话,平时接触过品种非常差的纸,但是,叫我明确分辨却至今没有把握,准备向专家学习学习。)书法界的前辈告诉我,与其用品种差的元书纸,倒不如用旧报纸练字。但是,旧报纸适宜练大字。旧报纸有吸水性,而且表面不光滑。我在静安区职工书法协会听余昌平先生讲宣纸的专题知识,受益匪浅。他细细地分析了元书纸、毛边纸、玉扣、夹江、富阳、红星棉纸、红星净皮(此类纸又叫“鸡球”)红旗棉料、红星特净皮以及普通净皮等。此外,温州的矾宣、蝉羽(云母宣)在光线的照射下,可见星星点点的云母光亮。另外,还有红旗仿古宣、虎皮宣、水纹(有叫“波纹纸”),还有的纸象百页一样厚的“双夹宣”。真正是大开眼界。驰笔砚田趣无穷-------简述砚台砚台的别称:砚池、砚田、墨海。砚台有石砚、陶砚、瓦砚、砖砚、玉砚、橡皮砚等。最为常见的、实用的是石砚。在石砚中,最为著名的是“端砚”和“歙砚”。“端砚”产于端州(今广东肇庆),“歙砚”产于江西婺源……另外,简介山东鲁砚……赵朴初称赞此砚云:……以上三砚的共同特性:石质坚润而细腻,腻而不滑,坚而不燥,贮水不枯,历寒不冰。砚台的形态五花八门,但是以实用论,圆形为上。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批准,硬笔书法专业性杂志《中国钢笔书法》诞生,1998年正式成立了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事业性单位。书法报也于2006年专门开辟了硬笔书法版。硬笔书法有了自己专门的新闻舆论阵地。1980年以《谈谈学写钢笔字》出版,此后《唐诗三百首钢笔字帖》、《锦绣中华硬笔书法》,《钢笔书法大字典》,《中国钢笔书法十年大观》、《当代硬笔书法二十一家》、《钢笔书法精品集》、《中国硬笔法通用教材》,《中国钢笔书法教材》,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获奖作品集,及许多当代硬笔书法家的专著、字帖的大量出版发行,使硬笔书法在出版界欣欣向荣,可以说,全国的出版社,已经很少有不出版硬笔书法的书籍了。1984年10月,中央电视台开辟了“钢笔书法讲座”,1985年7月《中国钢笔书法》编辑部创办了“中国钢笔书法刊授中心”。此外,中华钢笔书法函授中心,席殊3S硬笔字训练中心,武汉李氏三川钢笔书院,辽宁葫芦岛丁幸生,江苏余中元、陈云石,四川沪州朱玉华,湖北黄文泉,重庆彭洪顺,浙江兰溪谢非墨以及杭州、萧山、瑞安、建德、宁波等地方的硬笔培训教学等,都为培养硬笔人才,提高人们的书写水平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中国钢笔书法理论研讨会,继1987年5月重庆召开的“中国硬笔书法全国学术理论研讨会”之后,由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和《中国钢笔书法》编辑部发起于1987年6月在湖南长沙举办首届,1998年7月在浙江嵊州举办第二届,2000年7月在山东烟台举办第三届,2003年10月在四川乐山峨眉山举办第四届,2006年11月在辽宁葫芦岛举办第五届。2005年8月《中国硬笔书法理论文集》已经正式出版。硬笔书法理论的探索与研究,是硬笔书法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硬笔书法的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1984年,***现代书法学会会长紫田木石应邀来杭州,与“全国青年钢笔书法比赛”获奖者进行了硬笔书艺表演,参观了“中日青年友好钢笔书法展览”。1985年,《中国钢笔书法》创刊,日中友好协会会长茅诚司和紫田木石发来了贺电。1986年元月,***硬笔习字研究会会长三上秋果和小川江南等书法家组成的“***钢笔书法友好访问团”访问杭州、上海、苏州等地,与“中华青年钢笔书法协会”签订了《中日钢笔书法友好交流协议书》,两会结成友好姐妹团体。此后两会间的交流有序不断。1987年8月,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姜东舒应邀到东京参加全***第50回书道展览。1997年8月,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应邀组成以王正良为团长的代表团赴日参加了全***第60回书道展活动。1997年10月和2002年5月,***硬笔习字研究会石川芳云、岩佐健彦二次率代表团到杭州举办“中日硬笔书法精品联展”。1998年由中国王正良、***石川芳云联合主编的《中日硬笔书法精品集》出版发行。2002年八月以王正良为团长的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代表团再次应邀访日参加第65届全***书道展。由***硬笔习字硬研会举办的年展每年都邀请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友好观摩展出。2006年10月王正良等又应邀参加石川芳云会长的个人书法展活动。此外,硬笔书法同香港地区、新加坡之间也有着广泛的交流。国际间的交流活动使中国硬笔书法走向了世界,从世界硬笔书法艺术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

142 评论

小殊哥哥

中国硬笔书法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己尉尉壮观,形成三大主要流派.上海派,主要领军人物,沈鸿根先生,现年60岁,别号,江鸟.现为世界书画家协会常务顾问,中华书法协会副会长, 中国书法协会会员.泰国中国书画协会顾问.精通书法,特别是硬笔行书,草书,属于真正功夫型\学者型书法家.”独标风骨艺坛上,濯古来新成一家”,独步硬笔行书艺坛几十年,闪烁光芒.当之无愧称之为”中国硬笔行书第一”!!!沈先生作品荣获台湾省”诗书画大展”特优奖,菲律宾”国际文化交流展”金奖,泰国”国际现化名家展”金奖,法国”国际金塔书画大展”金奖,曾经多次担任全国及国际书画大展赛评委主任.主要著作有<钢笔行书字帖>.北京派,主要领军人物,是庞中华先生.现年60岁.1965年庞中华毕业于地质专业,此后很长的时间从事地质工作,酷爱书法,曾经潜心钻研硬笔书法,是第一个在全国倡导把钢笔字列为书法的人,并为此目标一直努力至今.1985年在郑州创办全国最大的钢笔书示函授学校---”中华钢笔书法函授中心”,曾发表几百篇学术论文,出版三十多种字帖,曾在cctv主讲钢笔书法讲座五年.现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是一个官员型学者.以钢笔楷书见长.庞中华是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长,在推动钢笔书法对外交流方面做出生重大贡献,实事求是的讲,没有庞中华多年的奔走,就不会有中国硬笔书法园地的繁荣昌盛.浙江派,主要领军人物,是王正良先生,现为<中国钢笔书法>杂志主编,擅长行书,曾主编<锦绣中华硬笔书法丛书>,为推动中国钢笔书法的发展做出了成绩.中国钢笔书法家是一个英雄的群体,繁星点点,除了以上三人之外,著名书法家有顾仲安,崔学路,邱明强,范林庆,樊中岳,刘惠浦,梁锦英.

214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医杂志主编

    收录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共同主办的《Journal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中医杂志》英文版)已通过美国

    夏内内爱吃饭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gq杂志中国版主编

    2009年。 《智族GQ》是中国新闻社与康泰纳仕有限公司于2009年10月创刊的男士杂志。而刘冲自GQ成立以来,一直担任主编。2022年12月15日,智族GQ主

    b玻璃心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国青年杂志主编

    中国青年杂志的第一位主编是陈独秀。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杰出人物。在1919年,他和胡适、鲁迅等人共同创

    小顽童阿淑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国法医学杂志主编

    1980.9~1985.6武汉大学医学院(原湖北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学习,获学士学位,在学习期间曾任校学生会主席,毕业后留校工作;1985.7~1987.9武汉

    luoyue123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主编

    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成立后的9个月开始发行第一期首发日期 1888年10月

    啾啾啾…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