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3

莫强求Jt
首页 > 职称论文 > 西北林学院学报茶树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叫我姐姐SAMA

已采纳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 饮茶 的国家,茶树的栽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想要 种植 好茶树却不是这么简单。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茶树的种植 方法 ,希望能帮到你。

温度

(1)生长起点温度

引起茶树萌芽的平均温度称之谓生长的起点温度,在生物学上称此温度为最低温度。多数茶树品种日平均气温需要稳定在10℃以上,茶芽开始萌动。但也有少数品种或者由于其生态环境的不同,在不到10℃时已开始萌动,如浙江的碧云,龙井43,江西婺源早芽等茶芽萌动的起点温度是≥6℃,这类属早芽品种,开采期可比其他品种提早。

(2)最适温度

茶树图片

茶芽萌发以后,当气温继续升高到14-16℃时,茶芽逐渐展开嫩叶。茶树生长最适温度是20-30℃之间,若在此范围之内,则茶梢加速生长,每天平均可伸长1-2厘米以上。我国大部分茶区自 清明 (4月上旬)至 霜降 (10月下旬)以前,日平均气温都在20-30℃之间,正是茶树生长最适温时期,也是茶叶的采收季节。

在茶树生长季节生物学有效温度(日平均气温10℃以上)累积值,称之谓有效积温。茶树生长适宜的有效积温在4000℃以上。我国茶区的年有效积温一般在4000-8000℃之间,有效积温越多,年生长期越长。我国南北各茶区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别,茶树生育期也就各不相同,多数茶区茶树的全年生育期约为8-9个月,而可采期为7-8个月。

(3)低限温度

我国大部分山区,进入12月以后至次年2月一般平均气温低于10℃,茶芽停止萌发,处于越冬休眠状态,甚至有时出现严重的低温霜冻,对茶苗、幼树或抗寒性差的品种还会受到冻害。茶树能忍耐的绝对最低温度,因品种、树龄、器官、栽培管理水平、生长季节而异如当气温降到-2℃时,茶花大部分脱落而死亡;气温下降到1-2℃时萌发的茶芽也会枯焦,而茶树的枝梢忍耐低温的能力较强,乔木型大叶种能忍耐-5℃左右;灌木型中、小叶种能忍受低温的能力更强一些,一般在-10℃左右,若处于 大雪 覆盖,则可忍受零下15℃左右的低温侵袭。又如,不同品种茶树的抗寒能力固然不同,但同一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表现也不一样,如政和大白茶在福建能忍耐-7℃低温,而生长在皖南茶区却能忍受-8至℃-10℃的低温。一般说来,低于茶树所“忍耐”的低温度限度时,就会产生冻害。茶树发生冻害的程度,除与温度高低直接有关外,与低温持续时间、风速、冻结时间也有密切关系。据浙江气象局在浙江嵊县的调查,茶树越冬期间,当气温降至-6℃左右,连续冻结6天,西北风风速每6-8米时,当地的茶树品种嫩梢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当最低温度降至-8℃连续冰冻12天以上更会引起严重冻害,使茶嫩梢冻死老叶变黄。一般来说,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低温和土壤冻结时间愈长,加上干燥的西北风或早春气候转暧后突然降温等,都会使冻害程度加重。

温度过低固然会使茶树遭受冻害而损伤,温度过高也会引起茶树的热害,但遇到的机会不多。如当日平均气温到35℃以上时,生长便会受到抑制,日极端最高气温到39℃,在降雨量又较少的情况下,有的茶树丛面成叶出现灼伤焦变和嫩梢萎蔫,这种现象为茶树热害。通常是新梢和嫩叶比老化的枝条更容易受到这种逆境的危害。

抗寒性强的品种有祁门种、黄山种、茗洲种、柿大茶、安徽1号、安徽3号、安徽7号、皖农95、乐昌白毛茶、恩施大叶茶、鹤峰苔子茶、高芽齐、白毫早、宜兴种、茴香茶、宁州2号、紫阳种、顾渚紫笋、藤茶、水古茶、龙井43、龙井长叶、碧云、苔香紫、迎霜、青峰、浙农113等。

寒性较强的品种有杨树林783、黄荆茶、波毫、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建水仙、本山、大叶乌龙、福云6号、福云10号、碧波茶、铺埔白叶、五岭红、临桂大叶茶、都匀毛尖、黔循601、信阳种、信阳10、宜昌大叶茶、云台山种、蓝山苦茶、江华苦茶、君山种、储叶齐12、锡茶5、锡茶11、赣茶1号、青山大有、台茶13号、苹云、眉峰等。

病虫防治

茶树病虫害无公害防治,要根据病虫害与茶树、耕作制度、有益生物及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因地制宜地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结合进行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的策略,将病虫害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重点是控制病虫基数,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

1.合理密植。一般采用单行条植法,行距米,丛距米,每丛3株,每亩栽苗4000株。根系带土移栽,适当深埋,以埋没根颈为度,舒展根系,适当压紧,使植株生长健壮,发育良好,抗病虫能力相应提高。

2.加强管理。一是平衡施肥,按产定量。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少施化肥,尽量控制氮肥施用量。二是适时修剪和清园。每年都要适时修剪,剪去病虫枝叶,清除枯死病枝;轻修剪深度为3~10厘米,中剪枝为现有树高的一半,深修剪离地面20~30厘米,台刈为离地面5~10厘米。将病虫枝深埋或火烧处理,以减少轮斑病、茶枯病的越冬菌源,减少茶蚜、茶毛虫、茶黑毒蛾的越冬虫卵块和茶小卷叶蛾、蚧类的残留基数。三是中耕培土。这项 措施 不仅能改善土壤墒情,有利于茶树根系生长,而且能破坏病虫越冬场所,杀灭土壤中茶尺蠖等的越冬幼虫,深埋枯枝落叶,减少病原基数。四是及时分批留叶采摘。这样可以除去新枝上茶小卷叶蛾、小绿叶蝉等害虫的低龄幼若虫和卵块,减轻茶枯病危害。五是诱杀害虫。对一些有趋性的害虫,用灯光、毒饵、色板诱杀。此法大面积应用效果更明显。

A.生物防治 这是一项对人畜安全、对茶叶和环境无污染且能降低成本的重要防治措施。

1.加强对寄生性和捕食性昆虫的保护。在茶园周围保留一定数量的植被,重视生物栖息地的保护,保护好赤眼蜂、茶园蜘蛛、红点唇瓢虫等害虫天敌。

2.利用昆虫激素等生物代谢产物治虫。例如,对茶小卷叶蛾发生危害的茶园,可连片采用性引诱剂诱杀成虫。生产实践中还可利用有益生物的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

B.化学防治 严格按防治指标用药,不能见虫见病就急于用药。对虫口密度、病情指数超过防治指标的茶园,如茶跗线螨被害芽占5%或螨卵芽占20%,茶毛虫每亩7000~9000头,茶小绿叶蝉百叶虫量10~15头时,根据国家无公害茶的生产标准,安全合理使用药剂防治。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如甲胺磷、甲基对硫磷,氰戊菊酯、三氯杀螨醇等。用药时,应选准农药品种,注意使用方法、浓度及安全间隔期。如用Bt制剂300~500倍液防治茶毛虫、茶尺蠖、茶黑毒蛾和茶小卷叶蛾,安全间隔期3~5天;用苦参碱水剂1000~1500倍液,防治茶毛虫、茶黑毒蛾、茶小卷叶蛾,安全间隔期5天;辛硫磷安全间隔期10天。注意轮换用药,每种农药在采茶期只能用1次。这样既可以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又可以减少残留。

出身于茶叶世家的徐纪英女士,首次发现茶树花营养成分丰富,活性成份极高,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经过20多年的开创性研究,投入数千万元的研发经费,经过几十家科研单位的检测化验,先后经过38次专家论证会,得到中国国际营养协会和中国自然医学会的推荐,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的肯定和支持……徐纪英 总结 出茶树花产业开发一整套系统完备的研究资料。

2001年《茶树花的开发利用》项目通过了中国林科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专家鉴定和评审;2003年《茶树花加工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在40多个国家申请了同族国际专利,在全球注册了《茶树花》服务商标和37个类别的商品商标;40多个茶树花产品配方成功问世,即将获得国家新资源应用证书;2004年《中国茶树花产业发展 建议书 》呈报国务院审批;2005年茶树花产业发展项目得到国家和各个相关部委领导的多次批示,同年徐纪英被列入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人之一,被业界称为“茶树花之母”。

茶树花的开发利用价值

全国可采集鲜花300多万吨,可制成干花原料50多万吨。茶树花是一种无需重新栽培、储量丰富、年年可再生的天然资源。

茶树花内含有效成份与茶叶基本相同,只是花与芽叶的生长作用不同而成份含量各有差异。花朵因承担生命遗传任务所以其蛋白和糖类物质含量较芽叶高。为此,茶树花是一种难得的天然复合型原料。

利用茶树花的加工工艺技术对花鲜花进行深加工提取和分离纯化,使其形成各种类别型号的产品中间体原料。由于茶树花的抗氧化性强、免疫能力高,中间体原料添入到食品饮料、药品、日用化妆品和妇女 儿童 卫生等产品中,可增加产品的功能性和新颖性。

茶树花的社会经济效益

1.茶农利用冬闲收花,每亩可增收400-500元。全国茶区可增收100多亿元。

2.翌年茶叶可增产30%,还可提高茶叶的质量和食用安全性。

3.用茶树花原料进行深加工,价值可增加数倍。

4.不仅让上亿茶农(中国的茶农人口1亿多)直接受益,还能创造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就业、创业、转业岗位。

1.选用抗寒能力强的品种。栽植茶树时,如果选用抗旱力强的品种,那么栽植后茶树在冬季的抗寒能力也就较强。

2.加强茶园的培肥管理,有利于茶树生长健壮,积累有机物质,增强抗寒能力。在秋、冬季,施足暖性的农家肥,有提高土温的作用,施肥时配合施一定比例的磷、钾肥。

3.进行行间铺草,并做好树冠面的覆盖。

4.灌溉喷水,根际培土。入冬前,要在茶园喷灌一次水,当气温降到地面出现结冰时就不能再灌水。结合秋、冬施肥,做好茶树根际培土,将行间土培到茶树根部,至第二年春季再将培土扒开。

5.利用地形,营造防护林。茶园在开垦前应选择有利于越冬的地形,如朝南背风向阳的山坡,在山顶风大的地方及茶园四周营造防护林,以降低风速,阻挡寒流。

6.茶园薰烟。冬季在茶园薰烟能起到防止夜间热量散失的作用。

7.进行合理采摘和修剪。应提前进行采摘和修剪,以免茶树大量消耗养分,使其衰弱而受冻。

8.喷洒化学药物。入冬前,在茶园喷洒药剂,以促进新梢成熟,加强木质化程度,使茶树及早进入休眠。

9.进行行间套种绿肥。冬季在茶园行间套种绿肥,有利于提高土温,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用高秆作物阻挡寒流。

猜你喜欢 :

1. 茶叶种如何种植

2. 怎样种植油茶树

3. 茶树秋季管理技术

4. 茶叶种植对自然环境的要求

5. 茶花的种植方法及养护

256 评论

美羊羊小P

茶树的分布与生长发育,取决于一系列生态因素,其中热量、水分、光照以及土壤条件,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树种植区域地形,一起来看看。

1、准北茶区

这是我国解放后(六十年代)新发展的一个茶区。虽然试种的地区很广泛,但因自然条件比较严酷,目前具有生产意义的,主要分布在山东省的中南部和江苏省东北部的各县。

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13℃,>10℃的积温在四月中、下旬开始,年达3400-4500℃之间;最低气温出现在一月,为0-10℃,极端最低气温达-14--21℃;入冬后常有冻土,冻土深度一般在10厘米以上,最大冻土度可达30厘米以上。全年平均降水量650-980毫米,降水集中在夏秋季,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0%左右,雨势急,常有暴雨;冬春比较干旱。年干燥度沿海地区小于,内陆多在以上。

全年日照时数超过2400小时。

植物类型是夏绿阔叶林,以栎树占优势。土壤多为棕壤,由于夏季气温高,雨露多,不但淋溶作用不断进行,盐基含量低,而且有强烈的粘化作用,土壤比较粘重,微酸性反应。目前种茶的土壤,多为已耕种的熟化棕壤;或者是生长灌木杂草,主要是山地薄层棕壤和山地棕壤和山地棕壤型粗骨土,土壤有机质贫乏。

本区种茶历史虽短,但分布范围较广,不少单位仍处在试种阶段。从种茶历史较久已获成功的单位来看,六到八年生的直播茶园可以获得平均亩产干茶200-300斤的高产。目前主要问题是冬春易遭冻、旱等自然灾害,产量还不稳定,因此强调提出选择茶地时要注意避风、向阳,微酸性土壤,有草源,有水源。并且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要结合种茶搞好四个茶园基本建设工作。一是在种茶前进行深翻改土,松土层达到1米左右;二是要在种茶的同时,在冬季寒风南下的风口及茶园周围,搞好防护林的建设;三是为了抗御冬、春干旱,要在规划的范围内开渠打井,兴修水利,加强茶园灌溉;四是强调要搞好茶牧结合,为茶园多积有机肥。

本区群众对茶中的消费习惯是爱好黄大茶和花茶。多年来从外地引种试验的结果,认为安徽黄山大中种和祁门槠叶种抗寒能力较强,成茶品质较优,适宜本区种植。茶季一般是从五月开始,九月以前结束,由于当地夏、秋高温多雨,故全年以夏、秋茶比重较大。

2、江北茶区

本区北起秦岭、淮河以南,南到长江中下游,东起沿海,西到大巴山以东。包括甘东南、陕南、鄂北、豫南、皖北、苏北各省区。这一地区的大多数茶区是我国的老茶区,在唐宋时就已著名。近年来又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扩大与延伸。使全区茶叶生产连接成片。

本区处于我国亚热带的北缘,全年平均气温14-18℃,>10℃的积温4000-5000℃,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有个月,极端最低气温-10--19℃,愈北愈低;大陆性气候显著,夏季特别炎热,极端最高温在40℃以上;无霜期180-250天。全年降水量大部在700-1000毫米之间,局部地区可达1400毫米,降雨集中在夏秋季;年平均相对湿度70-80%,干燥度<,部分地区达以上。

全年日照时数1800-2000小时。

植物类型以落叶为主,混生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有栎树、枫杨、黄檀、榉树、山槐等。土壤主要是黄棕壤和山地棕壤。黄棕壤发育于酸性岩石上,是棕壤和黄壤之间的过渡土壤类型,土体中盐基已大部淋失,是弱酸性至酸性反应。黄褐土发育于石灰性母质上,剖面上部呈微酸性反应,下部呈中性和微碱性反应。

本区栽培的茶树品种多为灌木型中、小叶群体种,也有少数灌木型大叶种,所制茶类均以绿茶为主,著名的茶叶品种有皖北的六安瓜片茶、舒城兰花茶、霍山黄大茶,豫南的信阳毛尖茶,陕南的陕青茶等,均为内销名茶。

本区茶叶的集中产区分布在大别山区及其东西山麓,伏牛山和武当山的南麓各县,秦岭以南、大巴山以北的低山丘陵。海拔高度大部都在800米以下。由于种茶历史较外,老茶园所占比重较大,茶园中缺株较多,土壤冲蚀比较严重,土壤比较瘠薄,冬季常有不同程度的冻害发生,故在栽培上必须注意茶园的水土保持,增施有机肥料,改造衰老苏园与加强防冻抗旱工作。发展新茶园要注意选择背风向阳,酸性和土层深厚的坡地,必须因地制宜地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这样的新茶园一般成园后亩产可达100斤以上干茶的产量,单产较高的可达亩产干茶三百多斤。

3、江南茶区

这是我国茶叶的主产地区,也是我国亚热带的主体地带。本区北起长江南岸,南到南岭以北,东邻东海,西与贵州高原为界。包括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湖北南部和西部、浙江、江西、湖南全境及福建北部。

本区的气候特点是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无霜期及生长期都较长,对于喜温湿的茶树植物尤为适宜。

全区年平均温度都在16℃以上,南部最高可达20℃;最热月气温28-30℃,最冷月气温2-6℃,南部可达10℃;主要茶区的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大。极端最高气温以本区为最高,一般都在40℃以上,甚至有高达44℃以上的。最冷候气温一般在4℃以上,但由于地势平坦,冬季寒潮南下的常波及本区,因此极端最低气温有达-12℃甚至更低的,这是造成本区气温年较差大的主要原因。>10℃的积温5000-6000℃,初霜日期在十一月下旬至十二月中旬,终霜日期在三月上旬至一月下旬,无霜期长达九至十一个月。全年降水量1200-2000毫米,以春季降水稍多,春末夏初多梅雨,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在三至七月份,入秋后有时有秋旱。本区同盱降水量较多,空气比较湿润,干燥度不中,相对湿度普遍在80%以上。

全年日照时数1800-1900小时,秋季日照最多,春季最少。

本区的生物气候特征是温热湿润,常绿阔叶林占优势,植物种类甚多,以各种槠栲、石栎为主,木荷、樟、楠、山茶、木兰、杉、竹等也很多,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和黄壤。红壤在自然植被下通常有厚约20-30厘米的腐殖质层,全剖面呈酸性,;红壤矿质部分的养分较砖红壤为好,其粘粒部分具有较高的吸收代换性能。黄壤主要受大气和土壤湿度的影响,和红壤比较,腐殖质含量较高,而粘粒部分的硅铝率则和红壤相近或稍高。山地土壤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外,还有发育于针叶林下的山地灰棕壤,全剖面呈强酸性,腐殖质层下有淡灰棕色的灰化层,最下为黄棕色淀积层。

本区由于气候土壤条件宜于茶树生长发育,最早在隋唐以前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产茶地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茶园分布广,面积大,总产既多,单产也高,目前我国的重点产茶县、市,特别是年产干茶五万担以上的茶叶生产基地县、市,大都分布在本区范围以内。本区栽培的茶树品种,有灌木型的大、中、小叶种,也有小乔木型和乔木型的大叶种,在本区的南部地区,还发现了不少处于野生状态的乔木型大茶树。本区茶树品种既多,其生产与适制性能也各有千秋,全区大面积平均亩产干茶300斤以上的国营和社、队茶场,各地都有;小面积平均亩产干茶1000斤以上的也有好几个;已有不少县、市平均亩产达到干茶100斤以上,有的达到200斤以上。所产茶类,不仅种类多,品种花色齐全,而且名茶辈出,不胜枚举。所有外销、内销与边销茶类,本区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由于茶叶在本区农业生产中的比重大,经济价值高,本区内又多丘陵山地,到处都可种植茶树。全国茶叶的科研与教育单位,也以本区最为集中,因此群众中的茶树选种与栽培技术也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为茶叶的高产优质创造了条件。

4、岭南地区

这是我国最南一个茶区,包括福建省的南半部,广东、广西和台湾三省区的全部。

这一地区的广东、广西南部沿海及海南岛,台湾省的南半部,均属热带气候。

我国热带茶区的气候盘点是高温多雨,长夏无冬。以海南岛为例,全年平均气温22-24℃,日平均气温均在10℃以上,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不低于5℃,个别地区(岭头茶场)虽降至℃但时间不长;最热月平均气温26-28℃,极端最高气温℃,>10℃的积温在8400-9300℃之羊。全年平均降水量1100-2700毫米,岛的西部最少,东南部最多。由于降水较多,岛东部的干燥度在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均在80%以上。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00-2000小时。

岭南茶区中的北部地区,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是温暖湿润,只有春夏秋三个季节,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10℃积温均在6000℃以上,桂西最多达7600℃。由于有南岭为北部屏障,极端最低气温很少降到0℃以下,雨季长,雨量多,全年平均降水量均在1500毫米以上,最多超过3000毫米(台北),降水集中在五至十月份,约占年降水量的70-80%。本区因热量丰富,蒸发量也大,故实际有效水分与江南茶区相同。四季气候中,冬季比较干燥,干燥度均在以上;春季多雨,夏季热而长,台风暴雨多,秋季雨水较少,干燥度在以上。

我国热带茶区的土壤,以砖红壤为主,在山地土壤中,除山地黄壤分布最广,后者多分布在海拔900-1000米以上的地方。夸红壤在森林植被覆盖下,有机质比较丰富,但当森林砍伐后,有机质分解很快,含量迅速降低,土壤侵蚀加强,水分物理性质也相应变坏。顺此在砖红壤上开辟茶园,要合理地规划和使用已垦土地。

岭南茶区中北部地区的土壤特性,介于红壤和砖红壤之间,可称之为砖红壤化红壤。它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土壤矿物部分的强度分解以及这些化合物在剖面中和移动,其结果是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含量极少,它与土壤矿物部分富铝化及强烈淋溶有关。在600-800米以上的地方,存在有山地黄壤,山地黄壤中的粘粒部分代换量较高,富含有机质。

岭南茶区的种茶历史也很悠久,在该区的大山区中,经常可以发现处在野生状态的乔木型大茶树与其它常绿阔叶树种混生,它是我国最有希望的外销红碎茶主产区之一,大叶种茶树在该区范围内到处都可种到。由于自然条件的优异在该种植的茶树,不仅可以获得速生高产,而且成品茶品质优良,能够与国际市场上的高档红茶媲美。

该区茶叶生产的分布,目前仍以地处亚热带的各县较广,所制茶类,除红碎茶外,以乌龙茶最为著名,福建安溪所产的铁观音,是乌龙茶中的稀有珍品。此外,尚产有压制茶中的六堡茶,散茶中的绿茶与青茶。

我国热带茶区茶叶生产的特点是:茶树可以全年生长,采茶期长达300天左右;茶籽播种后,一个月可出土,四个月的平均生产高度达34厘米左右;新梢年生产最140-160厘米,展叶35-40片,有4-5个分枝;一般采摘茶园年萌发七轮,多的达八轮芽梢;茶籽直播或育苗移栽后的新茶园,2-3年可以投产,平均亩产干茶可达100斤以上,为了充分利用甸热带地区宝贵的自然资源,目前这一茶区茶树栽培管理方面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是,根据植物群落学的原理,推广胶、茶间作。初步经验认为,选择有利的地形条件,如在20度左右的坡地上,种植橡胶时实行密株,把胶行距离拉宽到10-12米左右,然后在橡胶树行间,适当密植茶树,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橡胶产量,且能充分利用土地和提高光能的利用率,茶叶平均亩产可以达到以二、三百斤干茶。

5、西南茶我

这是我国最古老的一个茶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以及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

本地区内部地形复杂,各省区也有各自的特点。如四川省茶区分布在周围环山,中为盆地的丘陵地带,冬季寒潮不易入侵,气候特点是:春早、冬暖夏热,秋雨,多雾,生产期长。贵州省是一个丘陵起伏的山地,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气候特点是:冬暖夏凉,日照少,阴雨多。云南全省虽是一个高原,但受横断山脉影响,地势北高南低,山水均呈南北向或西北东南向流出国境,水汽来源同受西南气流和东南气流影响,而以西南气流为主,云南省的北部茶区是热带季风高度气候,南部茶区山高谷深,则为滇南间山谷地热带气候,在同一地区,垂直的气候分布可有寒、温、热三带;大致700米以下属热带气候,而茶树多分布在1000米以上2000米能上以下的气候环境条件下。至于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因处于西藏高原的东南倾斜面上,种茶地区的海拔较低,一般均在2000米以下,最高不超过2300米,水汽来源同受西南气流影响,温暖潮湿。

综合全区的气候情况,所有种茶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5℃以上,>10℃的积温在4000℃以上,云南南部可达6000-8000℃,极端最低气温除四川部分地区外,都不超过40℃。霜期短,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年雨量一般在900毫米以上,降水较多的可达1600毫米,夏季较多,冬季较少,滇南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五至十月份为雨季,但即使在旱季,由于夜间的辐射冷却,雾露较大,故不显干燥;干燥度贵州省在以下,云南、四川省各地差异较大,四川省一般在以下,云南省则西部小于东部,约从,年平均相对湿度一般在80%左右,全年日照时数以贵州最少,不足1500小时,其余均在1500小时以上。

本区的地带性土壤在四川、贵州及西藏东南部都是黄壤为主。四川的低山、丘陵则以黄壤型紫色土的分布面最广;山地都为山地黄壤。而在云南省则以砖红壤化红壤和红壤为主,滇西则有山地黄壤的分布。

本地区的茶叶生产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是我国和世界茶树原产地。本世纪的三十年代以来,在云南、贵州及四川等省,先后发现了许多野生的大茶树,其中1961年在勐海巴达公社大黑山原始森林中发现的最大一株,发现时测得树高米,胸径米。有人从植物深化的眼光认为热带雨林是常绿阔叶树的老家。全都和大部分有花植物的种类都是从热带类型发展出来的。我国云南南部的气候是优越的。虽然严格说来是季雨林气候,而不是雨林气候,但因冬季雾露较多,弥补了干季雨水不足。有人把它形容为:有海洋气候的优点(湿度大,雨量也比较多),没有海洋气候的缺点(无台风、常风、盐风、梅雨等的危害);有大陆气候的优点(日温差较大,日光充分),没有大陆气候的缺点(无寒潮、平流霜、空气也不过分干燥)。这一气候条件正好满足了茶树生长发育的需要。云南大叶茶在云、贵、川三省都能生长,解放初期引种到西藏察隅后,也能正常生长发育。本区生产的茶类,除适合外销的红碎茶外,还有各种类型的紧压茶,供应内销、边销与侨销。在云南下关和四川重庆生产的沱茶,更是驰名西南地区。

西南茶区目前担负着全国五分之一茶叶的生产,但是它的宜茶地区很广,潜力很大,而且是甸外销红茶最有希望的主产地区之一。如能加强分离选种与栽培管理技术,不仅能够获得很高的产量,而且能够获得最佳的产品。

茶树

空气:用于空气清净,异味消除,除臭,防虫防尘瞒,可以:负离子扩香器:使用阔香器是最有效而直接的方式,藉由阔香器将茶树精油打成极细微的小分子,自由扩散至空气中,算是最无负担,吸收容易,均匀分布的精油用法。您可以藉由呼吸、体表接触,实际感受到茶树精油的威力,并发生实际的效应。使用时,除了可以单纯的茶树精油加入外,也可以配入如熏衣草、葡萄柚、丝柏、薄荷等精油,强化抗菌效果并提振心灵感受。

香芬袋:使用木屑的香芬袋,是一种相当简便而多用途的方法。滴入茶树精油的香芬袋,可以放在衣物柜、枕边,甚至吊在出风口或通风处,让它自然净化空气品质。

中温熏香:熏香是大众常用的精油应用法之一,但请注意安全,以及控制温度在摄氏八十度以下,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中温的熏香器或是直接用一盆温热水中滴入精油。如果您感到呼吸道不适,可以直接近距离在温水上方深呼吸。

人体:让皮肤与呼吸道,打造出一道由茶树建构的天然保护膜,可以建议以茶树晶露每10cc加入10滴茶树精油。作为喷雾瓶使用。这种稀释过的茶树,可以喷洒在体表,例如常起红疹或湿疹的部位,让茶树天然的消毒抗菌作用,做好个人清洁。

较严重的部位,例如青春痘或粉刺,可以先将纯茶树精油滴在附近正常部位,观察是否有不适或敏感现象,如无,可将茶树精油滴在红肿部位,做强力消毒。

平时可以用茶树晶露作为清洁使用。

茶树精油5-8滴,滴于浴缸中泡浴至少五分钟,作为身体的一般杀菌。

接触过大众场所之手脚,可以用3滴茶树精油份量的洗手乳清洁消毒杀菌。

感觉喉咙不适,可以滴入2滴茶树精油于400cc水中漱口,尽量让其深入喉部并吐出。

155 评论

11月de蔷薇

茶树的施肥技术是很关键的,茶树的施肥怎样施肥才是最正确的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茶树施肥技术,希望对你有帮助。茶树施肥技术介绍 春茶采摘以后,树体营养物质大量消耗,新梢停止生长,而根系生长加强,因此要及时施肥补充树体养分。据试验,一般从茶园采收100公斤干茶,应补偿10公斤纯氮,才能维持土壤原有肥力水平。如预计亩产150公斤干茶,应施15公斤纯氮,其中5公斤作基肥,10公斤作追肥。有机肥如菜饼、堆肥、厩肥、绿肥等,或每年或隔年作基肥,可作隔行施,并结合施磷、钾肥。在茶园施肥中,追肥次数可适当多些,使土壤中有效氮含量季节分布比较均衡,在生长的各个高峰能吸收到较多的养分,以利增加全年产量。每年施两次的为:春茶前施60%,夏茶前施40%。每年施3次的为:春茶、夏茶、秋茶前,分别施40%、30%、30%,或50%、25%、25%,氮、磷、钾的配比为2~4:1:1。一般每亩茶园在夏肥中施用尿素15公斤,普钙或钙镁磷肥公斤、氯化钾公斤,结合茶园松土除草,在茶树树冠滴水线外缘,挖一条深12~15厘米深的小沟,深施后立即覆土,最好在6月上旬施完夏茶肥。 茶树用的农药 1.合理选用农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对茶叶及天敌安全、无不良影响,成本低廉的药剂品种,掌握药剂特点和防治对象,作到针对性用药。 2.合理选择施药时期。这是合理用药的关键。如防治黑刺粉虱一定要在幼虫盛孵期施药;保护天敌应避开寄生性天敌羽化盛期施药;避免残毒则要严格遵守施药的安全间隔期。 3.采用适当的浓度、用药量和用药次数。使用最低有效浓度、用药量和最少的有效次数,才能符合经济、安全、有效的要求,才能省药、省工、省成本、减少残毒,有利天敌。切忌随意加大药剂浓度和用量,切忌盲目施药。 4.采用适当的施药 方法 。可根据农药的剂型、茶园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施药方法。 5.适当混用与轮用农药。可以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同时起兼治和增效作用,并能减少用药次数。轮用农药应掌握选用具有不同毒理机制,不产生交互抗药性的药剂。另外还要掌握农药混合后不应产生不良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对作物不应产生药害。对于新的农药品种,能否混合使用,应先作小区试验,再行推广。 6.要正确看待防治效果。不要片面追求防治百分率,要从生态学观点和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上去看待防治效果,不要单纯依赖化学药剂,不要片面追求高的防治百分率。 种植 无公害茶叶注意事项 1. 加强茶园管理 (1)在茶园中提倡施用有机肥。冬季施用一次基肥,春茶前施用一次催芽肥,春茶后及时施用一次接力肥,以防茶树营养不足而影响夏、秋茶质量。 (2)强调及时中耕除草,以利疏松土壤,清洁茶园,促进好气性细菌——微生物活动,分解腐殖质含量,以助茶树吸收有效营养,促进茶树健壮生长,增强茶树抗逆性能,有效预防植物病虫害的发生。 (3)利用茶区边缘地带柴草丰富的自然条件。春茶前收割一次较嫩的柴草,铺盖于茶丛或茶行之间,既可避免杂草丛生,又可减少土壤中的水分蒸发,有预防秋旱的作用。嫩草腐烂后,更有改良土壤团粒结构,提高茶园肥力的效果。 2. 不用农药喷杀害虫,提倡保护天敌—益虫,达到以虫制虫的目的。在茶区调研中,茶农纷纷反映,喷施农药,好坏不分,益虫一起杀死,而且效益也不够理想。令人担忧的是:精制出的成品茶中,还有不同程度的农药残留。这一点应引起高度重视。 3. 化肥施用,在科学比较发达的国家是有严格管理制度的,因为多施化肥,会招致土壤板结,破坏土壤团粒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茶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茶叶品质也会因此而逊色。希望重施化肥的茶农应改施农家有机肥料,以确保有机茶品质的提高。 4. 优化生态环境。茶园周围,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尤其要保护高山茶园西北面的防风林带、森林中的有益鸟类、动物,从不同角度为茶叶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5. 严格按照不同茶类的技术规范,进行采摘制造。尤其是初、精制工厂的机械设备,以及堆放青叶等原料的场地,一定要清洁卫生,以防出厂产品的再次污染,使成品有机茶达到色、香、味俱佳的标准,博得广大消费者对中国茶叶的好评。

282 评论

相关问答

  • 西北林学院学报多久给初审意见

    一、读写保存matlab处理las点云(1)--las/laz格式解析matlab处理las点云(2)-- 从LAS或LAZ文件中读取点云数据matlab 读取

    今夕访古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西北林学院学报是权威还是核心

    综合性大学的学报Q--综合性生物科学 1、生态学报 2、应用生态学报 3、生物多样性 4、生物工程学报 5、遗传 6、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7、微生物学报 8

    pisces85031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西北农林科技学报

    农业科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植物保护资源环境科学林业科学生命科学园艺科学食品科学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97第二届)全国优秀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

    Diana~蜜桃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学报

    到新闻出版署查询就知道是一般的普通期刊还是其他期刊了,比较权威的话就比较好认可

    kisscat0317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西北林学报

    林木遗传育种、林木培育、森林经营、经济林、水土保持、园林绿化与设计、森林资源及其保护、木材学及木材工业、林产化工、林业机械、林业经济等学科和有关基础理论学科方面

    ERICA漠漠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