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9

水金之幻
首页 > 职称论文 > 比较文学论文500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挪威森林北辰星

已采纳

在全球化的时代,民族文学的趋势是走向世界文学。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它特有的研究对象及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对研究世界文学并对抑制 文化 霸权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比较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比较文学论文 范文 一:浅谈“天人合一”与“人天合一”的文明相通性

异质性包括文明原生性、独立性,只有明确意识到这种特征的存在,东西方对华才能得以进行,东西方文学才能实现互补。作为东西方不通文化代表的老庄学说“天人合一”同希腊神话中体现的人本主义精神的“人天合一”同样具有相通的跨文明异质性,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在坚持传统老庄学说中的同时还能不断接受西方文明中的合理成分。然而,虽然这两种精神具有异质性而同时他们又是各自独立的。

一、“天人合一”中的“天”与“人天合一”中的“天”

老庄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天”。“天”的概念最早出自于远古时代的神话 传说 “盘古开天地”和“女娲补天”,《千字文》开宗名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时的“天”是一个浑沌不清的大园筒,先民们把“天”看成一种绝对的力量来崇拜;到了周朝,对“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周文王作《易经》卦一:“乾。元享,利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天”是一个相当于河图、洛书的天园地方的宇宙,相当于“太极”阴阳两极相抱旋转的球,是一个造生万物的主体“一”。所以古人造字的时候,把“天”写作'天'就是一人头顶“一”,“一”就是“天”,“天,颠也。至高无上”;老子庄子则把它与“人”联系起来,多指是人意志之外的客观存在,老庄的“天”多指与人类共存的自然,按造字会意拆字讲“天”字可有二种理解:(1)“一大”就是“天”最大;(2)“一人一”就是“天人合一”之意。“人”,按文字学看它由一撇一捺组成。按《易经》的观点这一撇一捺就是一阴一阳、一男一女的相互支撑与相互抵抗,它是阴阳相斗相和的产物。按现在观点讲人是自然界中有智慧有意志的高级主体。在老子、庄子思想中“人”是相对于“天”的一个概念,还有很多新的意义,《庄子·逍遥游》提出了道家的理想人格--至人、神人、圣人,就有“人”意义的延伸。

按现代的理解则是,老庄中的“天”是至高无上的代表,人应该顺应而存在,自然万物皆是一样,要按自然规定的天命运转。

然而,与老庄不同的是,在希腊神话中,“天”并不是最至高无上的。或者也可以说是“人”与“天”有着同等的地位。希腊神话精神强调“人天合一”,强调人本主义,认为人即是神,而神即是代表天,神拥有非常高的地位,主宰着一切生灵的地位与命运。希腊神话体现了一种尚武的精神,崇尚力量,它更加侧重以自我为中心,鼓吹冒险、占有、自我满足的思想,所赞扬的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以及人天合一的本位主义。原始幻想中最有力者是希腊的天神,是创造一切支配一切的能者。希腊崇拜力量和知识的精神最初表现为崇拜最有力的天神,希腊神话是以利作为推动历史的杠杆的。天并不代表一切,也并不是天主宰人,人与天地位相同,甚至可以说是忍有时还能控制天。

二、关于“人”的地位

老子庄子认为,在天、地、人的相互关系上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自然,杜绝人们自以为是,和“不知常,妄作凶”的行为。反对将个人的意志强加于他人的人,更反对那些将政治强人与圣贤将主张、教条强加于社会与自然的主张。这是老庄“无为而治”、“ 大道自然”的“天人合一”。人应该要顺应自然而发展,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都同时要遵循天的规则。不存在任何人比别人低也不存在任何人比别人高一等,每个人都是顺应天命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是地位一样的不同个体,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

也许仅从字面意思就能看到,老庄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是将“天”放在首位的,天就是一切,人必须要顺应天命。而在希腊神话所体现出来的“人天合一”精神则是将“人”凸现出来的,“人“与”天“同等重要,甚至超越了”天“而存在,它是充分肯定人的价值的。

希腊神话充分肯定个人的权利、利益和个人的价值,理解人的自然性和自由性,甚至认为为了获得功名利禄,为了个人尊严,可以不择一切手段,甚至走极端的做法。古希腊神话,因为它的肯定人欲,所以就非常注意个体的独立,个体的利益,所以就非常多的宣扬个

体性。希腊神话就向一出正在上演的社会剧,活灵活现,有立体的真实感,如对宙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等行为描写的欣赏笔调;如赫拉克勒斯完成了12件大事,最后被宙斯接纳成了永在的天神,终于成就了辉煌的人生业绩。正因如此,赫拉克勒斯在西方文化中成了个人奋斗的典型。而在《奥德修记》中,更加侧重对冒险、征服和占有的赞美,充满了来自金钱、美女、奇珍异宝的诱惑,这类 故事 在希腊神话中大有文化原型的意义,如阿伽门农率众从遥远的希腊千里迢迢奔赴特洛伊,除了复仇和征服,更重要的目标则是珠宝财富和俘虏,以及能带来更大财富的东方贸易市场。借助神的形象,表达“人定胜天”的思想。

总之,在希腊神话中,回荡着一个由奋斗指向占有的主旋律,那就是对自我中心的推崇,对冒险占有的肯定,对物质利益的关注,这可能也是西方社会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理念的最早根源。

这也许就是老庄学说和希腊神话各自所代表的东西方文明差异最大的一点。

三、文化相通性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东西方文明有着千差万别的差异,而她们同时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就是比较文学中常说的跨文明的异质性。

首先在于对人的价值的认同上。老庄学说虽然是把“天命”看得高于一切,但他同时也充分尊重个人的权利与利益。比如他们的“无为而治”。老庄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于人。希腊神话所体现的“人本主义”精神更是对人的利益的维护。只是两者维护人的利益的程度不同而已。

其次在于对天的权利的肯定上。老庄哲学主张顺应自然变化,人不能试图去强行改变自然,而是应该在自然所赋予的权利下生活,天道自然才是一切。希腊神话中,将天的权利赋予到了神的神上,而神具有着不可亵渎的权利,其实他也只是天的权利的一种变异而已。

四、小结

无论是老庄学说中的“天人合一”还是希腊神话体现的“人天合一”的人本主义都具有着不可否认的长处与有点。我们应该在遵循天道自然的同时,充分保护个人的合理利益。在坚持老庄“无为而治”、“天人合一”的基础上,辩证地学习希腊神话中对人的价值的肯定精神。“天人合一”与“人天合一”有着相通的跨文明的异质性,只是双方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将东西方文化实现互补,辩证吸收精髓,这样才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二:比较文学之课程 心得体会

这学期,《比较文学》这门选修课讲的主题是“性而上的寻求:《围城》与《简·爱》对读”。对于《围城》,我的了解并不多,这本书我没有通篇读过,只是读过有关于它的书介和书评,小说的主人公方鸿渐一踏上阔别四年的故土,就接二连三地陷入了“围城”。方鸿渐旅欧回国,正是一九三七年夏天。小说以他的生活道路为主线,反映了那个时代某些知识分子(主要是部分欧美 留学 生、大学教授等等)生活和心理的变迁沉浮。他们不属于那个时代先进的知识分子行列,当抗战烽烟燃烧起来的时候,他们大都置身于这场伟大斗争的风暴之外,先在十里洋场的上海,继在湖南一个僻远的乡镇,围绕着生活、职业和婚姻恋爱等问题,进行着一场场勾心斗角的倾轧和角逐。这也是场战争,虽然不见硝烟,却处处闪现着旧社会你抢我夺的刀光剑影,腾跃着情场、名利场上的厮杀和火并;虽然没有肉体的伤亡,却时时看得到灰色的生活是怎样蚕食着人们的年华和生命,那恶浊的空气又是怎样腐化着人们的操守和灵魂。自然,这里也有真诚的友谊,善良的愿望;但这些在那个强大的旧社会壁垒面前,是显得多么软弱和无力。在那随处都可以陷入“鸟笼”或“围城”的人生道路上,哪里是这些还没有消磨尽人生锐气的知识分子的出路呢?这是这部深刻的现实主义小说留给人们深思的一个严肃问题。

至于《简爱》,很幸运的是高中在旧书店徘徊时无意中看到了并买了回去,因此,《简爱》我读过,也看过一些有关于它的书评,《简爱》是一部带有自转色彩的长篇小说,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三姐妹作家之一的夏洛蒂*勃朗特所著。这是一本用自己的心与强烈的精神追求铸炼成的一本书,含着作者无限的情感和个性魅力,为女性赢得了一片灿烂的天空。“你以为,就因为我穷,低微,不美,我就没有心,没有灵魂吗?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也赐予我美貌和财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每次读《简爱》的时候,都会被这段话所震撼。

这是两本不同国度的作者写的书,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心路历程,挣扎与奋斗,徘徊与盲目,《围城》里主要围绕男主人公方鸿渐写的,写他的历程。长篇小说《围城》共分九章,大体可以划做四个单元。由第一章至第四章是第一个单元,写方鸿渐在上海和家乡(江南某县)的生活情景,以写上海为主。在这个单元中,方鸿渐和苏文纨的“爱情”纠葛占了重要的分量。第五章可以算作第二个单元,是“过渡性”或“衔接性”的。在这个单元中,在个人生活上分别吃了败仗的方鸿渐和赵辛楣,从“爱情”牢笼中冲了出来,他们由假想的情敌变为真正的挚友,共同到湖南平成三闾大学谋事。第六、七章是第三个单元,主要描写三闾大学里的明争暗斗。我们这里所选的第六章是这个单元之中的重场戏。上自校长、训导长、各系主任,下至职员、学生、甚至还有家属,都卷入了一场令人头晕目眩的人事纠纷。职业上的排挤,情场上的竞争,堂而皇之的例行公事,见不得人的谣诼诽谤、阴谋诡计,一时间三闾大学成了竞相逐鹿的舞台。第八、九章是第四个单元。方鸿渐和孙柔嘉在返回上海途中结了婚。这对双方来说,都不能算做令人激动的结合,加以失业造成的对于前途的焦虑,使他们婚后不断发生争吵。这种争吵在返沪途中还较为单纯,定居上海后,由于双方家庭和亲族的介入,矛盾更复杂了;在婆媳、翁婿、妯娌、亲朋、乃至主仆之间,一度曾发生了一系列龃龉和纠纷。

而《简爱》主要写的是女主人公的的心路历程,简对于女性精神追求的历程,控诉男性的压迫,塑造作为强者的女性形象,大胆坦率地描写妇女的感情生活。在19世纪的男性心目中,理想的女性是天使般的纯洁、美丽、甜蜜、是被动的、玩偶式的、无自我的尤物。然而,就在这天使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怪物:具有破坏性的、冲动的、疯狂的女性,她使男性感到恐惧,正如《简·爱》中疯女人时时威胁罗切斯特一样。男性出于对女性既渴望又恐惧的心理,才创造出天使与恶妇的形象,后者充满了女性自身的原貌,代表着一种颠覆男性统治的竞争性力量。从伯莎烧掉桑菲尔德即可看出这一力量的威力。女性主义视野中的伯莎,成了简爱的另一重自我,女性的反叛者。盖茨海德是她旅行的起点,家的丧失,寄人篱下;劳渥德学校是她受 教育 和精神成长的地方。在此,简的“狠狠地回击”与海伦·彭斯的“以德抱怨”, “我还是觉得海伦·彭斯是借着一种我的眼睛所看不到的光亮来看事物的。”简的人生是一个逐渐归向上帝的历程。桑菲尔德是简的乐园,在这儿也失去了快乐,后来又回到了乐园, 简的出走到荒原,再到沼屋,再到回归,最后与罗切斯特走向他们永远的家。

293 评论

福气娃娃TT

在古典小说中,你们都知道,《水浒传》中的女性怎样,《三国演义》中的女性怎样,那么为什么到了《红楼梦》,作家能有这样的能把女性文化写得如此丰富多彩——她们是独立的人,又是不失女性身份的人——的视角?我们不必用今天的什么女权主义的观点去拔高作者,我们只需比较就知道这是难能可贵的。转自:红楼梦潭我觉得薛宝钗刻画得十分成功,尽管难度很大,究竟对这个冷美人该如何看待,我讲几点我的看法:这个艺术形象总体特征是冷,由外到内,外貌冷艳端庄,着装素雅,从不爱什么花儿粉儿的,居住非常简朴,雪洞一般,非常肃静,吃的是冷香丸,平常是罕言寡语,藏愚守拙,她有一句诗“淡极始知花更艳”,非常淡雅,凝重,冷艳,基本色调就是这样的。这是第一个层面。如果进入她的性格内部,就会觉得这种冷是一种冷静、一种理智。薛宝钗毕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她不是一块彻里彻外的冰,她也有七情六欲,她是一个年轻女孩,对于生活、大自然、男性会有很自然的想法,这很正常,她从小也看过很多杂书,只是后来觉得作为闺阁女子不应该看了,才不看了,超越这个了。她并非无感情的萌发、骚动,只是她非常善于自我克制,注重自我修养,她认为一个阁中女子应该非常安静,作诗她不是不会,相反很擅长,但她觉得做事不是女子本份。一次薛蟠对她说由于有金玉良缘的说法,所以她才维护宝玉,宝钗听了气哭了,觉得哥哥委屈了她。我觉得这个哭不是装出来的,像这种婚姻大事应该听命于家长,由他们决定,而不应由自己选择,这是在当时道德体制下,一个闺中女子应该遵循的,否则即为越轨。她知道了那个说法后其实还故意疏远宝玉,有些人认为这是虚伪,我认为她是很自觉地这样做。因为在过去要达到婚姻这个果,不是爱情而是家长的意志和家族利益的结果。所以在她来看,这样是很自然的。在这样一种修养的规范底下,她对于一些越出这个规范的新生的萌芽的东西她也不能忍受,比如对于林黛玉漏说戏词,对于贾宝玉看杂学旁说以及挨打后劝说宝玉多做正经事等。再深一步看,这种冷在有的条件下会表现为冷漠以至于使人寒心的冷酷,在金钏投井、尤二姐吞金、湘莲出家这样一些事情面前,比如说金钏投井这个炸雷般的事情,人命关天的大事,宝玉听了后是五内俱摧,其他的人像丫头登都会有一些同情之泪,甚至当事人王夫人也有些震动,但宝钗却非常从容,非常镇静的安慰王夫人,说金钏是咎由自取,这样的冷静就是冷酷了,鲁迅杂文说的一些道学家在血迹面前都能有一种冷静,宝钗真是到了这种程度。这些地方,作家是写得很深的。宝钗的冷静归根究底是对旧秩序的依附和维护,而这种秩序已经是老天拔地,走向没落了,而你依附和维护这个东西,最后不免为之殉葬。假如贾宝玉不是一个逆子,而是一般俗人的话,薛宝钗就会得到一个如意郎君和锦绣前程,但贾宝玉却是这样一个人,有着赤子之心,他怎么会和这么冷美人契合呢?所以,最后贾宝玉肯定是离她而去,她只有在寂寞和孤冷中终其一生,这是一个悲剧,它有其独特的深刻的社会意义,我们不必一般地反对和否定自我修养,我们要扬弃的是这样一种规范,但修养本身:理智、务实,明事理不必否定,相对的,林黛玉是较少自我约束,她比较任情任性,看重自我,看重性灵,她说话比刀子还尖,经常不大顾及人言物意,不大顾及后果,元妃送宫花时,别人都是说声谢谢,她偏说是送给谁的,是单送我还是每人都送,她很在意人家怎么来看她。香菱学诗的老师不是宝钗而是黛玉,宝钗非不能也,而不为也,她认为诗词乃是杂事,做些针线什么的才是正事,林黛玉可不管这一套,她说(对香菱):“我虽不通,大概也还教得起你。你就跟我学吧。”在这一点上,与宝钗是大不一样的。而全书中精神生活、内心活动最丰富的是林黛玉,她在《葬花吟》中写到“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你要从小说中找,谁给她气受了,问题是她与环境很不协调,很敏感,好多时候是主观感受。到怡红院去敲门,丫环?会没开门,她就会觉得自己是那么孤苦,整个大观园还是很兴旺时,?带飘飘,风和日暖时,“众人欢乐,一个向隅”,她就会在一个角落里葬花,从花想到人,从当下想到永恒。所以在《红楼梦》中众多女性中时自我意识萌发最早的,是第一女主人公,一定意义上,我认为她也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第一女主人公。《红楼梦》中很多女生都很自尊,宝钗似的自尊是珍主?姿保持闺中淑女的形象。探春也自尊,她是庶出,但她要保持小姐的地位,她的自尊也是扭曲的。元春的自尊是牺牲了亲子之情的,只有林黛玉的自尊,她一无所有,只有眼泪是与生俱来的,她的自尊才是真正的自尊,一种自己个性的尊严。对钗黛优劣的争论由来已久,你们大概都知道有一个经典的故事。两个人争论(钗黛)孰优孰劣,一个人说黛玉尖酸,宝钗端重,一个说黛玉天真烂漫,宝钗矫揉造作。两个人因为这样就要打起来,如果是中文系的同学会很熟悉,叫激挥老拳。那么象这样一个宝黛的话题一直延续到现在,当代作家王蒙很有意思,他优一句话,他说共产党在夺取政权的时候要肯定林黛玉,因为它在轨道之外,政权稳定后要肯定薛宝钗,因为它要巩固现成的秩序。那么到了当今,红楼梦读多了,现在的研究已经是(在)不断地提高水平,人们已经很少再去争论谁优谁劣,承认两者都是美(的),林黛玉是追求性灵的自己的人格,薛宝钗追求理智的社会的人格。人们就要问,为什么作家要塑造这样两个人物,再拼马上可以对举,你很难分出高低;性格上可以对照,思想倾向上,如果用社会历史的层面,从思想倾向上,应该是有一点褒贬的。但我们如果超越了这个社会历史层面,进入到一个哲理的层面,我们可以问,为什么作家要塑造这样一对人?因为现在离开那个时代已经比较远了。那么这里面恐怕体现了作家对人的生存方式的思考,体现了作家对兼美理想的追求。我以前在讲座上包括九六年在台北的讲座上,我说在很多年前,可能在十多二十年前吧,我有一个朋友,她结婚时有一个册页,册页上有很多老先生的题辞,其中有一位题了两句:天上神仙伴侣,人间柴米夫妻。当时我看到这两句话立刻象电脑一样接通,立刻想到了薛林,天上神仙伴侣,那就是说人们应该在精神上有一种契合,有一种沟通,甚至达到一种神的契合。但是人又是要食人间烟火的,要面对那个柴米油盐酱醋,要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所以说人间柴米夫妻。我觉得作家在写这两个人物时他会有一种思考,实际上尽善尽美的兼美是不可求的,《红楼梦》告诉我们兼美只能存在于梦中,兼美这个词指的是兼有这两个人的外貌的美,说明作家审美理想里有这个,那么我们撇开这个不说,我们只是说,在这样两种人格,就是说作家对兼美的向往,而且这样一种选择永远是困惑着人们,这种追求永远不可能止歇,这也就回答了《红楼梦》里钗黛的话题为什么能够这样延续不绝,能够从《红楼梦》问世一直延续到现在,而且我觉得也会延续下去。那么我当时对那个朋友说,你在一定程度上是兼美,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既有社会的人格又有自己的人格,只不过有的人比较侧重前者,有的人比较侧重后者。那我想如果是男性择偶,就不要苛求,一定程度上就可以了,反过来对于女性也是一样。因为这种生存方式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在尤其是现在,,正因为这样,我觉得《红楼梦》里的人物,这样一些女性人物,她们的文化涵量很大,不仅真是而且有灵气,因为作家注入了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人生总是有缺陷的,人性也是有缺陷的,作家也许事不自觉,但实际

255 评论

chenjialu1988

可以看一下乐黛云的书,也可以去中国知网查一下,比较文学领域内的课题还是很多的,比如复仇主题,恋母情结等,可以做中西具体两部文学作品的比较,也可以是对某一母题的研究,后者会复杂些。

280 评论

相关问答

  • 比较法学杂志

    一般认为最具有影响力的是《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和《中国社会科学》

    华师小超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比较文学论文800字

    在全球化的时代,民族文学的趋势是走向世界文学。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它特有的研究对象及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对研究世界文学并对抑制 文化 霸权起着重

    重庆周林频谱仪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比较文学的论文3000字

    比较文学译介学论文 比较文学是一个大的方向,译介学就是其中的一个小类别,下面就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比较文学译介学论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

    济南别墅装修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字比较大的杂志

    关键看孩子的年龄段。如果是一二年级,比较推荐《奇想岛》。《奇想岛》是英国少儿文学杂志storytime的中文版,这本杂志在欧美国家非常受欢迎,是非常棒的故事杂志

    大璐璐131483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数学论文500字

    数学小论文一 关于“0”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

    莫非mioamy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