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11

Tracy猪猪
首页 > 职称论文 > 张志辉毕业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fengzhong031

已采纳

环艺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紧张而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比较正规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应当如何写毕业论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环艺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于金阳.艺术玻璃在环艺设计中的工艺制备[J].国际公关,2020(05):164-165.

[2]李一鸣,李岩斌.环艺设计“空间”的感知与界定[J].戏剧之家,2020(03):212.

[3]陈祉音.浅析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研究[J].福建茶叶,2020,42(01):71-72.

[4]肖昶.高校环艺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分析[J].福建茶叶,2020,42(01):87.

[5]肖昶.建筑设计中的环艺设计理念的开发创新[J].居舍,2020(03):111+123.

[6]张海兰.论数字绘画艺术对环艺手绘效果图教学的影响[J].建材与装饰,2020(01):202-203.

[7]周帆扬.三维虚拟VR技术在环艺设计中应用探析[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9,40(06):52-54.

[8]张悦.经济转型视角下环境艺术设计的新思路[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2):97.

[9]李爽.环艺设计中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研究[J].居舍,2019(32):110.

[10]毛悦.探讨室内设计的文化环艺理念[J].居舍,2019(31):107.

[11]王生权.传统色彩元素在现代环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9,35(05):85-86.

[12]韩晓明.“工匠精神”融入高职环艺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19):138-139.

[13]王菲,王桂锋.基于环艺专业不同方向的工程图学与AutoCAD教学融合设计探究[J].科技视界,2019(27):188-190.

[14]唐丹.设计学 环艺效果图《k歌沐足豪华包间》[J].中国民族博览,2019(07):13.

[15]崔晨馨.《老街区改造设计》环艺[J].大众文艺,2019(13):267.

[16]刘颖.建筑空间思维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居舍,2019(20):96.

[17]李爽.虚拟现实技术在环艺设计教育中的创新应用[J].地产,2019(13):62.

[18]王生权.室内环艺设计中的人文意趣探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9,35(03):76-77.

[19]刘佳男.环艺室内设计中的材料美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17):81-82.

[20].我校艺术学院学生优秀作品选登[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3):2.

[21].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艺术学部[J].装饰,2019(06):146.

[22]周帆扬.非线性设计在环艺中的应用创造[J].艺术科技,2019,32(06):234+253.

[23]李茂泉.浅析生肖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9,32(06):41-42.

[24]彭云群.《工业风餐厅设计效果图》环艺[J].大众文艺,2019(10):7.

[25]孙欣怡.钢笔速写在环境艺术设计手绘中的重要性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9(09):84-85.

[26]黄友慧,陈雪.四川省高职院校环艺专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2):171-172.

[27]王瑾文.试论当代美学在室内环艺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9(02):262+265.

[28]王默.简析环艺设计中古典美与功能的适合[J].艺术科技,2019,32(03):211.

[29]范丽慧.环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国际公关,2019(03):138.

[30]黄鹏.基于虚拟现实的环艺建模设计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9,27(05):44-47.

[31]程龙.环艺室内设计的现代化发展要求[J].建材与装饰,2019(07):107-108.

[32]高俊晓.景观造型元素在环艺设计中的应用[J].居舍,2019(02):85+189.

[33]朱雯慧.环艺设计中传统元素的作用及适合性探讨[J].艺术科技,2019,32(01):222.

[34]金林彩,张志辉.区域文化基础上的高校环艺课程体系研究[J].农家参谋,2019(02):161.

[35]周丽霞.手工印染饰品在现代环艺设计中的应用[J].染整技术,2018,40(12):72-73.

[36]刘闰双.从《红楼梦》看家庭环艺设计对学生诗情的涵养功能[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22-23.

[37]梅文兵.“互联网+”背景下高职环艺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19):138-139+142.

[38]王怀忠,唐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平台搭建探究[J].经贸实践,2018(19):269.

[39]韩明玥.浅谈高职环艺专业实训项目的应用与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4(10):213.

[40]陈虹宇,凌宝玉.文化的逻辑:不止于设计——以环艺专业博物馆展陈设计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8(09):119-120.

[41]段晶晶.数字技术影响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方法研究[J].现代交际,2018(16):86-87.

[42]陈晔.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生态文明观[J].艺海,2018(08):94-96.

[43]徐欣怡.浅析我国高校环艺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8(15):135.

[44]郑毅.设计成本自动跟踪分析系统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5(08):62-65.

[45]权凤.浅析非茶场所环艺设计中茶文化装饰的融入策略[J].福建茶叶,2018,40(09):116.

[46]翟宇.基于环艺设计教育中的创新性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14):155.

[47]李继侠.传统茶文化美术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8,40(08):106.

[48]孙薇.环境艺术设计融入茶元素的造型结合[J].福建茶叶,2018,40(08):111.

[49]张悦.浅谈废渣陶艺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问题[J].农家参谋,2018(13):262.

[50]祁铁英.论古典元素在现代环艺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8(06):24-25+21.

[51]刘洋.中国传统色彩元素在现代环艺设计中的应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8,20(03):68-69+79.

[52]张枞.我国茶文化在环艺软装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8,40(07):351.

[53]张怀强.基于茶文化的现代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思路分析[J].福建茶叶,2018,40(07):109.

[54]杨旭东.室内环艺设计中的人文意趣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5):240-241.

[55]彭金奇.论环境艺术对现代茶馆设计的重要性[J].福建茶叶,2018,40(06):488.

[56]申泽,杨瑛.论优秀的现代环艺设计师素质的几点思考[J].西部皮革,2018,40(08):134.

[57]高峰.环艺专业家具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8(07):133.

[58]苏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3):118.

[59]刘义付.生态理念视野下环境艺术设计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9(03):167-168.

[60]雷祯祥.环艺设计中数字技术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05):75.

[61]谭茗洋,朱晓青.论古典元素在现代环艺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8(04):123-124.

[62]冉临春.探讨古典艺术在当代环艺设计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04):245.

[63]解丽洁.关于环艺设计与空间的研究[J].戏剧之家,2018(05):139.

[64]刘旭.BIM技术在高校环艺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8,31(02):158.

[65]杨帅.北欧高校图书馆环艺设计理念分析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06):214-215.

[66]周耀,关圣锡.艺术玻璃在环艺设计中的工艺制备[J].设计,2018(01):142-143.

[67]施锋.关于环艺设计与空间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24):110-112.

[68]张岩.环艺设计中传统元素的作用及适合性[J].建材与装饰,2017(50):121.

[69]王楠.地域文化在环艺设计中的应用与价值[J].艺术科技,2017,30(12):349.

[70]周耀,关圣锡.分析环艺设计中艺术玻璃的应用形式[J].设计,2017(23):68-69.

[71]杨军.试论环艺设计的安全环保意识[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11):59-60.

[72]邓后平.景观造型元素在环艺设计中的应用[J].智库时代,2017(15):48+50.

[73]宋妮.茶元素与环艺景观设计的结合点分析[J].福建茶叶,2017,39(11):280-281.

[74]陈虹宇,黄韵,周健.“设计的表现”与“表现的设计”——环艺专业设计表现课程研究与创新[J].建筑与文化,2017(11):185-186.

[75]周耀,关圣锡.艺术玻璃在环艺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分析[J].设计,2017(21):150-151.

[76]董玥,孟梅林.对生态性环艺设计的分析和思考[J].普洱学院学报,2017,33(05):68-69.

[77]康凯.手绘效果图在环艺设计中的重要性初探[J].艺术科技,2017,30(06):297.

[78]王庆伟.环艺设计对改善雾霾污染的手段与效果论证[J].戏剧之家,2017(20):139+141.

[79]黄红春.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环境设计教育研究[J].大众文艺,2017(16):266.

[80]董雨.古典艺术在当代环艺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大众文艺,2017(15):142.

[81]康凯.探究环艺设计中的古典美与功能的适合性[J].大众文艺,2017(14):64.

[82]杨桦.试论茶树在城市景观园林环艺设计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7,39(07):104-105.

[83]徐启春.传统建筑装饰在现代环艺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J].大众文艺,2017(13):56-57.

[84]任鹏程,张小茜.传统建筑装饰在现代环艺设计中的运用探讨[J].艺术科技,2017,30(03):314.

[85]唐力.浅议室内环艺设计中的人文元素设计[J].大众文艺,2017(12):77.

[86]张媛.废品陶瓷的美学意义及其在环艺设计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7(10):59.

[87]冉临春.分析环艺设计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才智,2017(14):37.

[88]蔡清.陶瓷环艺设计中的生活元素浅析[J].陶瓷学报,2017,38(02):281-283.

[89]程辉.有教无类 师生情缘——怀念我的导师杨文会先生[J].雕塑,2017(02):71.

[90]徐晓宇.回族传统图饰纹样在环艺设计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7(07):202.

[91]万若妍.简析环艺设计中的古典美与功能的适合性[J].山东工业技术,2017(07):215.

[92]尤毛毛.谈家居配饰在环艺设计中的运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7(07):221.

[93]赵晓路.关于环艺专业家具设计课必要性及发展的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7(05):132-133.

[94]刘续威.浅谈室内设计中家具的分隔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10):239.

[95]王刚.浅析高校环艺课程中传统元素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07):24.

[96]陈庆福.浅谈环艺设计的创作方法[J].大众文艺,2017(03):74.

[97]何方园.VR技术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01):69-70.

[98]熊清华.人类学视域中的环境艺术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01):33-37.

[99]栾宇,郭佳.环艺展示空间中灯光的运用探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12):95-96.

[100]刘婷婷,李江.立足日常生活 扎根地缘文化──沈康的建筑环艺设计教学与实践[J].装饰,2016(11):64-69.

[101]王金瑞,郭涌.仿真技术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之我见[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4):42+56.

281 评论

切尔西在成都219

创新高等教育模式 ——中国科大“全院办校、所系结合”教育创新成功范例 (一)案例内容摘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中国科学院利用自身优势创办中国科大,为“两弹一星”培养急需、尖端科技人才的创新举措。它强调科研与教学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中国科学院调动一流的科学家登台讲授专业基础课程,高年级学生派到研究所参加科研工作,撰写毕业论文,从而培养出直接能够从事新兴、边缘、交叉科学研究的复合型科技人才。50年来,中国科大成功的办学实践已经证明,“全院办校、所系结合”是中国高等教育创新的成功范例。 1958年,中国科学院提出“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创新举措,创办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50年来,中国科大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国家培养出4万多名科技人才,本科毕业生中每千人就有1位院士和700多名硕(博)士,比例位居全国高校之首,享有“科技英才的摇篮”的美誉。她的成功源于中国科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理念,中国科大的办学实践充分证明“全院办校、所系结合”是中国高等教育创新的成功范例。 “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提出及其具体措施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顺利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制订出《十二年科学技术远景规划》。中国科学院根据国家部署,于1958年启动“两弹一星”等尖端科技领域的研究,急需补充优秀的后备力量。新中国建立之初,参照苏联“专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对全国高校进行了“院系调整”。这一措施贯彻了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为百业待兴的新中国培养了大量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然而,“专才培养”模式造成了理科与工科的分离,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狭窄,无法直接从事新兴、交叉的科学研究工作。鉴于当时高校的理工科毕业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科学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决定利用自身优势,采取“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法,创办一所新型的大学,围绕“两弹一星”的国家需要,培养新兴、边缘、交叉的科技人才。 1958年7月,学校筹备委员会举行第一次系主任会议。会上讨论了由于办学时间仓促,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全院办校、分头包干’,各系教学、管理工作由有关研究所对口分包”。在这次会议上,“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思想已经初步形成,并在以后的几次筹备会中得到升华和确定。 在具体措施方面,中国科学院原院长郭沫若担任中国科大校长;科学院各研究所围绕国家目标,结合各研究所具体情况筹建相关的系和专业;而各所所长或副所长将兼任对口系的系主任或系副主任;教学设备由各相关研究所负责;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由各所科学家和研究员讨论编写;主要师资力量也由各所抽调研究员兼任。马大猷、贝时璋、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吴有训、柳大纲、赵九章、赵忠尧等一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亲自登台授课。这样就使得科大创办伊始就与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相连,在师资队伍、教学、科研等方面有了比较高的办学起点,奠定了宽口径培养复合型科技人才的坚实根基。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直接为大学生登台授课,学生的毕业论文到科学院的研究所里去做。这样的教育方式既让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又使他们在科研第一线上培养出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当时中国科大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思想,即理工结合,而不是理工分离。同时还强调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不仅要有科学,还要有技术,特别是新兴、边缘、交叉的科学技术。科大还强调教学和研究的结合,教师要在科学研究的第一线。其他大学的教师多以教书为主,很少开展科学研究,而中国科大的教师多数都是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他们很注重科学研究工作。理与工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科研与教学结合,这些中国科大的特色也是贯彻“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具体结果。不同时期“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制度安排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科大从肇启京华到“文革”下迁再到重新崛起,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执行条件和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其贯彻的方式和制度安排有着显著的不同。 1.创建初期(1958年~1966年) 这一时期,中国科大与中国科学院比邻共处,中国科学院调动全院资源建设中国科大。学校各系与对口研究所的科研活动紧密结合,各研究所抽调一部分研究员任中国科大兼职教师,讲授专业课程。高年级(四、五年级)学生到研究所进行科研实习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中国科大学生在高年级都能较早接触到研究所的高水平科研实践,从而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 “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模式使得高等教育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同时打破了当时理工分家、教学与实验分离的格局,实行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中国科大一开始就走上了符合培养创造性人才内在规律的道路。截止到1966年,科大为国家级的科研机构输送了约4500名后备人才,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迅速成长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骨干力量。 2.扎根合肥时期(1978年一2003年) 中国科大在这一时期南迁合肥,在颠沛流离之中不仅师资和设备损失严重,而且曾一度剥离与中国科学院的关系(1972年~1973年间中国科大被划归为三机部与安徽省共管),“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办学方针也被迫中止,中国科大的发展举步维艰。1977年8月,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中国科大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继续实行“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中国科大进入恢复发展和重新崛起的新时期。1978年4月,中国科学院领导李昌、严济慈率20多位局长和科学家专程来合肥进行实地调研,解决办学条件,推动所系结合,并动员一些研究所的所长、副所长到中国科大兼任对口专业的系主任,加强了中国科学院与中国科大的联系,“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校方针再次延续。1978年中国科大各系主任名单 续表 然而,由于丧失了地域的优势,那些居住北京的科学家无法长期来中国科大授课,学生也不能到研究所进行科研实习。这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大对“全院办校、所系结合”进行了新的调整。首先,中国科学院把中国科大定位为教学中心和科研中心,进一步给予办学自主权;其次,中国科学院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中国科大争取办学资源,促成中国科大在“七五”、“八五”期问持续得到国家的重点建设支持;第三,中国科学院支持中国科大筹建国家同步实验室等一些重点实验室;第四,中国科大实施大学生研究计划,选送一部分大学生到中科院各研究院所开展大学生科研实习,使本科生尽早受到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的锻炼。这些“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使中国科大在“文革”之后获得新的生机,并迅速成长为中国高等教育界的“一棵招风的大树”(英国《自然》杂志评语),在改革开放的中国教育界一枝独秀。 3.创新发展时期(2003年~现在)为了支持中国科大创建一流研究型大学,积极推动与研究院所的进一步合作,2003年11月,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大召开了“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座谈会,会议讨论形成了《中国科学院关于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贯彻新形势下“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办学方针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这标志“全院办校、所系结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新的形势下“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制度安排是:①中国科大与中国科学院各研究院所建立全面合作关系;②促进优秀师资的交叉、互聘;③共建新兴系科专业。例如中国科大与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共建系统生物学系,与广州生物医药健康研究院共建医药生物技术系等;④鼓励本科生到各研究院所参与科研实践;⑤研究院所在中国科大设立奖学金,鼓励大学生到研究院所继续深造;⑥中国科大积极向研究所推荐优秀毕业生;⑦中国科大与研究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⑧中国科大与研究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⑨合作承担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2007年,中国科学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国科大在新形势下贯彻“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办学方针的实施意见》,其指导思想是:“坚持‘全院办校’,继续集中全院力量和优势支持中国科大办学,促进中国科大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推动‘校为全院’,发挥中国科大作为我院重要的教育基地和综合研究机构的作用,为研究所的发展提供支持、支撑和服务”。它为“全院办校、所系结合”指明了一条“优势互补、互动双赢”的新型合作道路。这种合作关系既是符合双方内在需求,又能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共同解决国家战略需求。新时期“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实施成效 应国家需求而育,倾全院之力而筹,得所系结合优势而生。中国科大从一诞生就光芒四射,在建校的第二年就跻身于16所全国重点大学之列(排名第四),而“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创新举措无疑是铺垫其与众不同的基石。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大在中国高教界独领风骚,1984年英国《自然》杂志撰文称:“在中国,最令人鼓舞的学校要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她的蓬勃朝气与成就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科大的本科毕业生中,平均每千人就产生1名院士和700多名硕(博)士,比例位居全国高校之首,享有“科技英才的摇篮”的美誉。经过50年的发展,中国科大现已成为国内著名、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 近些年来,“优势互补、互动双赢”的新模式使中国科大与中国科学院各研究院所紧密合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自2004年以来,中国科大先后与中国科学院的12个分院签署了合作协议,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已有14个研究所与中国科大对口专业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有200多位各研究院所的专家在中国科大兼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大与20余家研究院所共建系科专业;到各研究院所参加大学生研究计划、专业实习或撰写毕业论文的本科生总计有3377人;中国科大每年约有l/3以上的推荐免试生到研究所深造;中国科大与各研究所联合承担了一批“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知识创新工程”等重大或重点项目,合作承担的科研项目总经费超过2亿元,年增长率达15%。中国科大与各研究所共建的联合实验室 中国科大每年推免到研究所深造的学生人数 “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指引着中国科大走过50年的风雨历程,它是中国科大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不贰法宝,体现了科技人才培养和一流大学建设的客观规律,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内涵,是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创新的成功典范。 中国科大与研究院所联合培养的研究生人数 点评:当今,国家间的实力竞争,说到底是一种人才竞争,高科技人才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中国科大在创建初期借鉴苏联“专才培养”模式,造成理科与工科分离严重,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无法与世界科学的发展潮流同步。在发现“专才培养”模式弊端后,中国科大迅速改变了教学模式,利用中国科学院的宝贵科研与教学人才资源,实施了“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这一创新理念实现了双赢,中国科大的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就可以接受一流科学家的施教和科研指导,同时也为中国科学院各院所输送了不少优秀人才。这一举措对进一步加快我国高科技人才培养,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撰稿人:张志辉 何昊华)(二)知识点简介1.制度创新是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制度创新被认为是一种高层次的创新,它对组织以及其他创新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2.从制度创新的方式或动力机制角度看,制度创新可以分为强制性创新与诱致性创新。3.强制性制度创新是指政府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自上而下推进的体制改革。这种创新对经济生活的影响通常是全局性的,而不是局部性的。诱致性创新是指创新者或制度企业家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驱使下,为获取创新利润而自发进行的体制改革。强制性制度创新的特点:强制性制度创新,其主体是政府。具有强制性、自觉性、交易费用节省性、风险性。强制性制度创新与诱制性制度创新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三)案例思路1.主要问题新中国建立之初,参照苏联“专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对全国高校进行了“院系调整”。然而,“专才培养”模式造成了理科与工科的分离,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狭窄,无法直接从事新兴、交叉的科学研究工作。鉴于当时高校的理工科毕业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科学发展的需要。为“两弹一星”培养急需、尖端科技人才,国家如何进行制度创新,实现科研与教学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成为问题。2.主要原因参照苏联“专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并非完全适合中国国情,而且产生了一些弊端,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对于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人才的需求量增强,理工科学生的数量与质量无法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3.主要对策(1)国家部署远期发展规划,向全国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制订出《十二年科学技术远景规划》。中国科学院根据国家部署,启动“两弹一星”等尖端科技领域的研究。(2)中国科大确立“应国家需求而育,倾全院之力而筹,得所系结合优势而生”的办院宗旨,将院部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通过国家强制行为实现院部工作部署。(3)中国科学院决定利用自身优势,强力采取“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法,创办一所新型的大学,围绕“两弹一星”的国家需要,培养新兴、边缘、交叉的科技人才。(四)分析提示1.核心思想中国科大在创建初期借鉴苏联“专才培养”模式,造成理科与工科分离严重,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无法与世界科学的发展潮流同步。在发现“专才培养”模式弊端后,中国科大迅速改变了教学模式,利用中国科学院的宝贵科研与教学人才资源,实施了“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这一创新理念实现了双赢,中国科大的学生可以接受一流科学家的施教和科研指导,同时也为中国科学院各院所输送了不少优秀人才。而这一举措是在中国科大“应国家需求而育,倾全院之力而筹,得所系结合优势而生”的办院宗旨下实现的,这对进一步加快我国高科技人才培养,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问题结点(1)中国科大创建初期的“苏联教育模式”与“专才培养模式”出现了问题,已经不利于现实需要,进行制度创新迫在眉睫。(2)中国科大实施的“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离不开当时的大背景下,国家在其中必然要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3)“创新高等教育模式——中国科大“全院办校、所系结合”教育创新成功范例”这一案例实质上反映的是制度创新的方式问题,本案例采取了强制性制度创新而非诱致性制度创新,强制性制度创新有着独特的优势。3.解决路径(1)此案例中,以前的“苏联教育模式”与“专才培养模式”化之所以会出现问题,必须总结经验,走出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摆脱有模式的束缚。(2)中国科大实施的“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在国家强力部署《十二年科学技术远景规划》。并且启动“两弹一星”等尖端科技领域的研究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国家起到了强力主导的作用,之所以中国科大能够改革成功,原因在于确立了“应国家需求而育,倾全院之力而筹,得所系结合优势而生”的办院宗旨,借助于国家的强力推动与主导,实现了国家与学校,学校与社会的双赢。(3)制度创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诱致性制度创新方式,一种是强制性诱致性制度创新方式。中国科大之所以采取强制性制度创新方式,原因在于国家主导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中国科大与中国科学院有着特殊关系,以及强制性制度创新具有诱致性制度创新所没有创新优势与特点。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在强制性制度创新的主导下,中国科大又自发地形成了自己特色的诱致性制度创新。

114 评论

蛋塔阿姨

66、吴吉春,2006,开展含水层非均质性数据融合研究, 高校地质学报, ,,pp216-222。67、吴吉春、、薛禹群、于军、朱锦旗,2006,苏锡常地区的地面沉降,人水和谐理论与实践,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pp395-399。68、吴吉春、薛禹群,2006,新形势下的中国地下水数值模拟, 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进展(陈骏主编), pp440-444。69、吴吉春、薛禹群、黄海、张政治,2001,山西柳林泉域溶质运移二维数值模拟,水利学报,第8期, pp38-43。70、吴吉春、薛禹群、黄海、张政治、王玉海,2001,山西柳林泉域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pp18-20。71、吴吉春、薛禹群、黄海、张政治、王玉海,2000,山西柳林泉裂隙发育区溶质运移三维数值模拟,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pp728-734。72、吴吉春、薛禹群、谢春红, 1998,越流含水层系统中的溶质运移方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73、吴吉春、薛禹群、谢春红, 1997,海水入侵过程中水岩间阳离子交换的数值模拟研究,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质流体专辑,pp136-143。74、吴吉春、薛禹群、张志辉, 1997,太原盆地地下水污染数值模拟,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pp392-401。75、吴吉春、薛禹群、谢春红、张志辉,1997, 露天矿疏干的数值模拟研究,工程勘察,总第149期,。76、吴吉春、薛禹群、谢春红, 1996,海水入侵过程中水岩间的阳离子交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 23, No. 3, pp18-20。77、吴吉春、薛禹群、谢春红、张志辉,1996,改进特征有限元法求解高度非线性的三维海水入侵问题,计算物理,, , pp201-206。78、吴吉春、薛禹群、谢春红、张志辉, 1996,海水入侵含水层中交换阳离子运移行为的数学模型,科学通报,, , pp90-93。79、吴吉春、薛禹群、谢春红、张志辉, 1996,海水入侵过程中水—岩作用的实验研究,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pp71-76。80、吴吉春、薛禹群、谢春红、张志辉, 1996,描述海水入侵过程中交换阳离子运移行为的溶质运移方程,水科学进展,, , pp93-98。81、吴吉春、薛禹群、刘培民、王建基、姜清波、时洪文,1994,龙口-莱州地区海水入侵的发展演化与水化学特征,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pp98-110。82、吴吉春、张志辉、薛禹群,1993,咸水入侵数学模型的研究,中国沿海资源工程系统与经济发展战略,地震出版社,pp189-194。83、吴吉春、薛禹群、刘培民、王建基、姜清波,1993, 沿海含水层海水入侵监测-以龙口市黄河营海水入侵三维观测网为例,工程勘察,总第120期,, 。84、吴吉春、刘培民、王建基、姜清波,1993,莱州湾地区的海水入侵,江苏地质,,,pp27-33。85、吴吉春、刘培民、姜清波、王建基,1992,山东省龙口市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南京大学学报(地球科学),Vol. 4, No. 1, pp93-100。86、喻永祥,吴吉春,2006,利用ERT数据推求非均质多孔介质渗透系数初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87、郭高轩,吴吉春,2005,应用GPR获取多孔介质水力参数研究进展,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 33, No. 1, pp18-23。88、常福宣、吴吉春、薛禹群、戴水汉,2005,多孔介质溶质运移问题中的分数弥散,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 pp50-55。89、祝晓彬、吴吉春、叶淑君、赵建康、吴孟杰,2005,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地区深层地下水三维数值模拟,地理科学,,, pp68-73。90、郭高轩,吴吉春,2005,应用GPR获取水文地质参数研究初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 pp89-93。91、祝晓彬、吴吉春、叶淑君、赵建康、吴孟杰,2005,GMS在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深层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工程勘察, (总第192期), pp26-29。92、常福宣、吴吉春、薛禹群、戴水汉,2005,考虑时空相关的分数阶对流—弥散方程及其解,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 pp233-240。93、施小清,吴吉春,袁永生,2005,渗透系数的分布规律研究,水科学进展,, , pp210-215。94、陈彦、吴吉春,2005,含水层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对地下水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水科学进展,, , pp482-487。95、施小清,吴吉春,袁永生,姜蓓蕾,2005,含水介质各向异性对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统计的影响,水科学进展,, , pp679-684。96、姜蓓蕾、吴吉春、杨仪,2005,张家港合兴地块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5(增刊),pp8-10。97、常福宣、吴吉春、戴水汉,2004,多孔介质溶质运移的分数弥散过程与Lévy分布,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p287-291。98、叶淑君、吴吉春、薛禹群,2004,多尺度有限单元法求解非均质多孔介质中的三维地下水流问题,地球科学进展,, pp437-442。99、姜蓓蕾、吴吉春、杨仪,2004,常州市滆湖典型地块浅层地下水数值模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pp29-32。100、程诚、吴吉春、葛锐、叶明,2003,单裂隙介质中的溶质运移研究综述,水科学进展,, ,pp114-120。101、方瑞、吴吉春,2003,新型地下水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02、何芳、吴吉春,2003,基于马尔可夫链的多元指示地质统计模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03、祝晓彬、吴吉春,2003,地下水模拟系统(GMS)软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04、韩涛、吴吉春、章华,2001,计算Darcy流速时第一类边界的处理,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 pp41-43。105、薛禹群、吴吉春, 1997,面临21世纪的中国地下水模拟问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pp1-3。106、张志辉、吴吉春、薛禹群、谢春红, 1997,含水层热量输运中自然热对流和水-岩热交换作用研究,工程地质学报,, 。107、薛禹群、吴吉春、谢春红、张永祥,1997,莱州湾沿岸海水入侵及咸水入侵研究,科学通报,, , pp2360-2367。108、薛禹群、吴吉春、谢春红,1997,越流含水层系统地下水污染数值模拟,地质学报,, , pp186-192。109、薛禹群、吴吉春, 1997,地下水数值模拟在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pp21-24。110、薛禹群、吴吉春、谢春红、张志辉、刘风才,1996,元宝山露天煤矿地下水疏干数值模拟,煤炭学报, , , pp255-260。111、薛禹群、吴吉春、谢春红,1996,水文地质数值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地球科学进展,, , pp472-474。112、薛禹群、吴吉春, 1996,地下水数值模拟和电模拟中存在的问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pp49-51。113、陈葆仁、吴吉春、刘淑芸,1994, 地下水管理模型在我国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探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 21, No. 6, pp36-39。114、张志辉、吴吉春、薛禹群,1995,井流影响下的对流-弥散问题研究,水利学报,第5期,pp60-66。115、薛禹群、吴吉春,1992, 数值模拟是反映客观规律和定量评价的重要手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 19, No. 2, pp2-4。116、王栋、潘少明、吴吉春、朱庆平,2006年5月,确定风险分析先验概率分布的最大熵方法,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第14卷增刊,pp318-325。117、王栋、潘少明、吴吉春、朱庆平,2006,洪水风险分析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自然灾害学报,, , pp103-109。118、王栋、潘少明、吴吉春、朱庆平,2006,黄河水沙特征及调水调沙下的入海水沙通量变化,地理学报(台), 44: 55-65。119、施小清、薛禹群、吴吉春、张云、于军、朱锦旗,2006,常州地区含水层系统土层压缩变形特征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pp1-6。120、张云、薛禹群、吴吉春、李勤奋,2006,抽灌水条件下上海砂土层的变形特征和变形参数,水利学报,, , pp560-566。121、王栋、潘少明、吴吉春、朱庆平,2006年9月,确定先验概率分布的最小偏差方法,人水和谐理论与实践,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pp96-100。122、王栋、潘少明、吴吉春、朱庆平,洪水的风险分析,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4年12月,增刊,pp134-140。123、王栋、潘少明、吴吉春、朱庆平,黄河花园口月径流序列的MEM1谱估计时序预报方法探讨,中国水文科学与技术研究进展,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pp302-305。124、赵建康、吴孟杰、吴吉春等,2003,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地区地下水含水系统结构模型研究,中国地质调查局.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30-151。125、韩非、薛禹群、吴吉春、叶淑君、张永祥,2001,莱州湾南岸卤水入侵条件下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卤水成因,地质论评,, , pp102-108。126、薛禹群、黄海、吴吉春、张政治、王玉海,2000,内陆单斜构造内咸水入侵淡水含水层三维数值模拟,地质学报,, , pp353-362。127、许吉力、薛禹群、吴吉春,1998,太原市地下水酚、氰污染成因与途径分析及水质保护措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28、张志辉、薛禹群、吴吉春,1995, 地下热水运移中的自然对流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 22, No. 4, pp16-18。129、薛禹群、谢春红、吴吉春,刘培民、王建基、姜清波,1993,莱州湾及邻区海水入侵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研究,环境地质研究,地震出版社,pp40-53。130、薛禹群、谢春红、吴吉春、刘培民、时洪文, 1993,龙口-莱州地区海水入侵含水层的三维数值模拟,水利学报,第11期,pp20-33。131、薛禹群、谢春红、吴吉春、刘培民、王建基、姜清波、时洪文、宁丕海,1992,山东;龙口-莱州地区的海水入侵,地质学报,, , pp280-291。132、薛禹群、谢春红、吴吉春, 1992,含水层中海水入侵的数学模型,水科学进展,, , pp81-88。133、薛禹群、谢春红、吴吉春,1992,海水入侵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pp29-33。134、薛禹群、张云、叶淑君、吴吉春、魏子新、李勤奋、于军,2006,我国地面沉降若干问题研究, 高校地质学报, ,,pp153-160。135、伍永钢、任洪强、丁丽丽、吴吉春,2006,新型聚乙烯填料生物滴滤床净化硫化氢气体的启动研究,环境科学,, , pp30-34。136、张云、薛禹群、叶淑君、吴吉春、李勤奋,2006,地下水位变化模式下含水砂层变形特征及上海地面沉降特征分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 pp103-109。137、朱君峰、黄海、薛禹群、吴吉春,1999,越流含水层系统地下水有毒元素污染数值模拟-以太原盆地地下水汞污染为例,环境科学,第20卷, 第1期。138、张勇、薛禹群、谢春红、吴吉春、张志辉,1999,考虑温度变化的地下水运动方程及其在储能模型中的应用,地质论评,, 。139、张勇、薛禹群、谢春红、吴吉春,1999,考虑浓度梯度的达西定律理论推导,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40、张勇、薛禹群、谢春红、吴吉春,1999,高浓度条件下的地下水运动方程,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41、张志辉、薛禹群、谢春红、吴吉春, 1996,含水层中水岩间的热交换研究,水科学进展,, , pp99-104。142、薛禹群、谢春红、张志辉、吴吉春,1994,三维非稳定流含水层贮能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地质论评,,,pp74-81。143、张志辉、薛禹群、谢春红、吴吉春,1994,算子分裂法在对流占优三维对流-弥散问题中的应用,计算物理,,,pp38-44。144、 薛禹群、谢春红、张志辉、吴吉春,1993,交替方向特征线和匹配人工弥散系数联合法模拟地下水中的溶质运移,工程勘察,总第124期,No. 5, 。145、邵薇薇、王栋、潘少明、朱庆平、吴吉春,2004, 近50年黄河中游水量变化的初步分析——以花园口为例,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洋湖沼专辑II),, 増刊, pp229-233。(六) 教材与专著4本146、薛禹群、朱学愚、吴吉春等,1997,地下水动力学原理(教材),地质出版社。147、薛禹群、谢春红、吴吉春、刘培民、时洪文,1991,海水入侵、咸淡水界面运移规律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48、张宗祜、沈照理、薛禹群、…吴吉春等19人著,2000,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演化,地质出版社。149、张阿根、魏子新…吴吉春等11人著,2005,中国地面沉降,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50、吴吉春、薛禹群主编,2009,地下水动力学(专业规范核心课程教材),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51、吴吉春、张景飞、孙媛媛主编,2009,水环境化学(专业规范核心课程教材),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52、中国地下水科学战略研究小组著(吴吉春为小组成员),2009,中国地下水科学的机遇与挑战,科学出版社。

230 评论

相关问答

  • 贠文辉毕业论文

    商务英语论文提纲格式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我精

    沙尘暴来袭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辉腾汽车毕业论文

    电喷发动机故障分析 比较好些常见故障:1 不好启动(原因:空气流量计、水温传感器、霍尔传感器、配气正时、点火正时)2 怠速不稳(氧传感器、空气流量计、点火正时

    我可不是吃素的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毕业论文答辩ppt一张一张的

    1、首先去像素网选择一套合适的毕业论文答辩PPT模板,PPT封面应该有:毕设题目、答辩人、指导教师以及答辩日期2、其次,需要有一个目录页来清楚的阐述本次答辩的主

    smoothyear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永辉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三、营销手段的改变网络经济不仅给营销理念和营销准则带来空前的冲击,而且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渠道和手段。这些网络经济时代的新渠道和新手段使营销活动在企业中地位更加重要

    小巴布2016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张耀民毕业论文

    以下信息供参考:1、 2012年9月27日,南宁市召开2012年度征兵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传达和学习贯彻自治区征兵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全市征兵工作情况,

    亓亓小屋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