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小黄鱼
大学生劳动教育论文1000字
大学生劳动教育论文1000字,都说“劳动最光荣”,在生活当中人们离不开劳动,只有通过劳动人们才能获取自己想得到的的东西,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不劳而获这一种说法,以下是大学生劳动教育论文1000字方法。
一、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多年来,劳动教育被边缘化,被排斥,从家庭到学校,人人都认为劳动教育与孩子成长没关系,因为考试没有它,升学不需要它。久而久之,劳动教育退出了学校教育的舞台。除非上级行政部门或有关单位来检查此项工作,学校搞点临时花样点缀一下,它的教育内容与实际功能已悄然消失。于是,一批又一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儿们成长起来了。于是,一批又一批到了而立之年的“80后”还在家务活中啃老。大家都知道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没有劳动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素质教育应该“以劳育人,以劳促体,以劳促智,以劳促素”。所以,让劳动教育回归,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与素养,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二、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
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没有实践就无法体现劳动教育的效果,所有劳动教育光说不做等于白说,光说不练等于没练。正因如此,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劳动项目,在实践中通过动脑、动手、动力、出汗、出智慧,最后,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才能让学生在实践合作之中体验到相互合作所带来的快乐,更能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体验到劳动的真正价值。实践是劳动教育的最好途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让孩子在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当然,对劳动教育内涵的理解要宽泛。
三、教给孩子劳动方法让孩子会劳动
现在的孩子,由于长时间不劳动,没有劳动的意识、方法、技巧,所以教给孩子必要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方法势在必行。劳动课和其他学科一样,要培养孩子观察、动手、动脑的习惯,最后形成劳动技能,提高素质。这里,劳动方法的学习掌握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和家长要耐心帮助孩子掌握每一项劳动的方法,使孩子会劳动、巧劳动、动脑劳动、认真劳动、创新劳动。凡是劳动就要出力,凡是出力就会劳累,这是当下孩子最忍受不了的。怎样让孩子走出因身体不适而不想再劳动的瓶颈,是每一个教师和家长应思考的问题。要把劳动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孩子在劳动教育中茁壮成长起来,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教育任务。
四、让劳动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品质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传承的优良品质。自古以来,勤劳、节俭、辛勤已成为一代又一代的习惯。如何让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永放光辉,是我们每一个位教育者与家长应该认真思考、努力研究的课题。让劳动教育回归学校教育之中。
学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我从中学到很多,也得到了许多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通过小组为单位的社区志愿服务,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 在敬老院中,我们小组的同学毫不嫌脏。耐心、仔细地帮助老人们洗脚、剪指甲。这些都让我们体会到了老一辈的孤独、我们的幸福和自私。我们在那里尽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谈心,竭尽所能使老人感到温暖。我们还帮助敬老院的职工一起打扫敬老院。虽然我们满头大汗,但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心里都有一股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不是在学校里能够体会到的。
公益劳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这些都让我们觉得自己是另一个 雷峰。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这次的集体公益劳动,使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和自己的不足。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而现在,由于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的影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装满了金钱的利益,干什么事都讲钱,干活不讲报酬认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劳动”也变相要钱。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有意识地组织了我们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对于抵制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腐蚀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公益劳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公益劳动同样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学校这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我懂得了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因为那是我们中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我们中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讲的公益劳动,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我们必须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学校组织的劳动,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中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
布川依夫
首页论文范文教育学论文探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公务员期刊网【摘要】能够制造、使用并改进工具进行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其它物种的特征之一,是人类社会运行的基础,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障。高职院校是培养各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阵地,所以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育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锤炼扎实的劳动技能,培养坚韧的劳动意志。本文试提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提倡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在校内形成崇尚劳动,善于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氛围,为学生将来劳动就业奠定良好基础。【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明确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在此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把握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丰富劳动教育的意义与内涵,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并在劳动教育中体现思政元素,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创新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与形式,同时探索出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路径。通过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将崇尚劳动的理念内化为广大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入脑入心,通过授课使高职院校的学生热爱劳动,善于劳动,并掌握扎实的劳动技能。1新时期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与内涵新时期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教育界提出劳动教育的要求恰逢其时,具有时代紧迫性。改革开放40年来,许多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形式进入中国,一些不良的思想也传入中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炫富等不良社会风气导致部分青年人的价值观扭曲,不劳而获思想盛行,不想通过踏实劳动致富,幻想着一夜暴富。高职院校学生部分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的“小皇帝”,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生活。此现象导致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劳动观异化,普遍缺乏劳动技能,意志力薄弱,劳动意识缺失,心理脆弱,人际交往能力差,团队协作能力差,适应环境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换位思考。部分学生好逸恶劳,不珍惜自己或他人的劳动成果。心术不正者,甚至窃取或掠夺别人的劳动成果。高职院校的学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如果任由这种不良思想蔓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新时期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2020年初,疫情席卷神州大地,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劳动者的不懈奋斗,努力拼搏下,中国政府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蔓延的趋势,拯救了许多同胞的生命。成绩取得的背后是无数劳动者的默默奉献,用劳动意识与劳动技能铸就的伟大丰碑。因此,劳动创造人类美好生活。这里所谓的劳动,是指广义上的劳动,即人类认知世界、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统称。劳动教育并不仅仅是让学生进行简单枯燥的体力劳动,如搬砖、除杂草、翻整土地等。劳动教育,需要教育者在劳动过程中教育学生,塑造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传授生活技巧、生产技术、劳动技能。劳动教育与学前教育、安全教育、思政教育、创业教育、专业教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应围绕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展开,体现专业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应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培养爱劳动,善劳动,能够创造性劳动的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2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现实中,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目前尚处在摸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第一、高职院校相关劳动教育课程缺失,思想认识偏差。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2]。部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尚处在论证阶段,现有的教学文件中没有预留出劳动教育课程的课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体现劳动教育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没有明确劳动教育课程授课内容与形式。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缺乏专业教材,没有独特的教学设计。现已开展的劳动教育课程大都是简单体力劳动,没有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开发富有本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忽视劳动教育会导致如下问题:人为割裂理论与实践教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对专业认知有偏差,认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是在办公室画画图,做做设计,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与设计无关。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实际考查调研设计场地的具体情况,厌恶下工地,害怕被晒黑,弄脏自己的衣裤,结果设计出来的作品脱离实际,无法达标。同一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间相互攀比,以享乐为荣,以劳动为耻。同时受中国古代传统观念“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思想影响,许多学生对体力劳动嗤之以鼻,厌恶至极,对劳动教育课程有抵触心理,导致劳动教育在高职院校推进困难。第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保障不到位。高职院校长期忽视劳动教育,导致劳动教育课程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和物质保障。高职教育强调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职业技能的培养,已经存在许多职业实践课程,许多教师和学生认为没必要再进行劳动教育课程学习了。劳动教育课程无教材,无场地,无专业师资。缺乏系统的学理性劳动教育课程导致现有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较粗浅,教学设计较粗糙,学生存在思想抵触,教育效果不佳。第三、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形式单一、枯燥乏味。各高职院校开展的劳动教育形式大同小异,缺乏专业特色。某高职院校安排学生进行农业耕种、校园环境清洁、图书馆整理书籍等活动;让学生到社区、企业、农村进行志愿服务等活动。这些活动与高职院校中已经开展的一些活动相类似,如青年志愿者活动、各种社团活动雷同,单纯的体力劳动枯燥乏味且没有技术含量,学生往往提不起兴趣,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劳动意识、劳动意愿的提高有限,劳动水平与技能的提升有限,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创造性劳动的能力了。3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新时期高职院校要肩负起价值引领、人才培养和内涵式发展的历史使命[3],要求高职院校要有更高的站位与前瞻意识。虽然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存在不足,可从以下三点改进:第一、加强思想引领,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要牢牢把握高职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明确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应以体力劳动为主,因为只有实实在在劳动了,才能做到知行合一。[4]。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即将成年的未成年人,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可塑性较强。劳动教育的核心是劳动思想、劳动态度和劳动方法的教育。即使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了大量职业实践活动,并不意味着学生明白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具备正确的劳动态度,所以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极有必要的。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理论课程的授课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加强思政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对教师和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提高全体成员的思想认识。第二、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支持和保障力度。首先,在教学文件中体现劳动教育的作用与地位。其次,在课时,教学场地,教具采购,师资力量配备等方面予以保障。最后,需对劳动教育师资进行统一培训,只有授课教师树立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才能教育好学生,否则环镜艺术专业学生厌恶体力劳动的情况将无法从根本上杜绝。第三、丰富与创新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在高职院校现有劳动教育形式的基础上改良与创新,将单纯的体力劳动与专业教育,专业实习相结合,体现专业性与技能性,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是为了学生将来的劳动就业服务,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国家建设者。可以请劳动模范、行业标兵、著名企业家到校开讲座。解决学生的关切:1)劳动的意义;2)如何有效、高效劳动;3)如何看待集体劳动创造价值与个人劳动报酬索取之间的关系。通过树立优秀劳动模范典型,培养学生的专业自信心,专业自豪感和职业认同感。劳动教育课程开展过程中需要注意劳动安全,因材施教,实行差异化教育,男生可适当进行体力劳动,女生可以安排一些合适的活动,如针线活,整理收纳等工作,让学生了解自己未来在社会分工中的角色。教育者要控制好劳动强度,确保劳动教育课程安全有序开展。高职院校丰富与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可加强校企合作,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对劳动者素质技能的要求,以岗位技能需求驱动学生的求知欲。通过企业导师为学生答疑解惑,解决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劳动,不知道怎样劳动的思想困惑。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产业工人或技术管理骨干。在该教育模式下,教师有动力,学生有干劲,师生间擦出创新的火花也就水到渠成了。该机制可促进师生共同创新劳动教育形式,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以师生双方都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劳动教育。4结束语新时期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学生可能对劳动教育存在认识片面,思想上不理解等情况,需要教师耐心解释,细心疏导。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形成合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在学生心目中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用实践成果教育广大青年学子,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美丽,劳动创造人类幸福美满的生活。参考文献[1]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20-03-26)[2020-04-02].[3]王永清.肩负新时代高校的新使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3-07(001).[4]王钰锦.高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探索[J].戏剧之家,2020(18):33.作者:王新昊 单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上一篇论文: 模块化下的中职德育教育下一篇论文: 动车组司机素质融入铁道机车素质教育教育学论文更多>核心素养的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01-09浅谈现象学教育学的学生心理健康08-02教育学课堂教学的文化性11-06教育学发展中的继承及创新12-12教育学专业对学生的重要性研究11-09网络背景下的小学德育教育01-25查看更多文章请输入关键词免责声明: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社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工信部备案:辽ICP备2020015853号-3首页打电话期刊推荐咨询加急咨询
小崔崔shining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1]梅夏英,方春晖. 优先权制度的理论和立法问题[J]. 法商研究, 2004,(0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1]胡玉浪. 劳动报酬优先权研究[J]. 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2008,(02)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1]胡玉浪. 劳动报酬权研究[D]. 厦门大学, 2007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1]杜慧君. 破产企业劳动债权优先地位研究[D]. 暨南大学, 2006 . [2]康宝东. 农民工劳动权的法律保护研究[D]. 山东大学, 2007 . [3]马维刚. 工资优先权研究[D]. 吉林大学, 2007 . [4]刘振宇. 论劳动债权优先权[D]. 西南政法大学, 2007 . [5]于忠龙. 工资优先权的经济法学分析[D]. 湘潭大学, 2007 . [6]黄治. 论共益债务制度[D]. 湘潭大学, 2008 . [7]伍奕平. 我国劳动债权清偿顺位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24 条[1]韩兆柱,许占鲁. 我国行政补偿程序的现状及其完善[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4) . [2]万志鹏. 没收财产刑废止论——从历史考察到现实分析[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 [3]章正璋. 关于优先购买权的几个法律问题[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 [4]陈兴发. 论人权的物质依赖性[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 [5]林琳. 法律价值的冲突与选择[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5) . [6]张辉. 跨国公司环境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 [7]杨磊,黄家镇,魏俊兵. 刍议公司民主与财产权的保护——回顾郑百文重组案的若干启示[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06) . [8]崔辉. 论行政补偿基本原则的重构[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03) . [9]焦明晶. 优先权制度的功能分析及立法设计[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6,(02) . [10]范愉. 诉讼的价值、运行机制与社会效应——读奥尔森的《诉讼爆炸》[J]. 北大法律评论, 1998,(01) . >>更多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57 条[1]孙笑侠. 程序的法理[D].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 . [2]孙东雅. 民事优先权研究[D]. 中国政法大学, 2003 . [3]文秀峰. 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研究[D]. 中国政法大学, 2004 . [4]王卓. 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理论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5 . [5]王新宇. 民国时期婚姻法近代化研究[D]. 中国政法大学, 2005 . [6]罗华荣.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权益保护研究[D]. 复旦大学, 2005 . [7]杨挺. 民办高等学校产权配置法律问题研究[D]. 西南师范大学, 2005 . [8]姜军. 企业专利战略与核心竞争力的关联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2005 . [9]陈竹华. 证券法域外管辖权的合理限度[D]. 中国政法大学, 2006 . [10]胡晓红. 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立法问题研究[D]. 兰州大学, 2006 . >>更多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04 条[1]童光法. 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制度研究[D]. 郑州大学, 2001 . [2]段洪波. 论环境权的伦理基础[D]. 合肥工业大学, 2003 . [3]彭建国. 中、日、美高等教育法几个问题的比较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01 . [4]尹超. 从人权的观念到人权的实现[D]. 中国政法大学, 2004 . [5]凌维慈. 论我国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与公民生存权之保障——以Z村为研究对象[D]. 华东政法学院, 2003 . [6]张蔚. 合同法领域中的比较过错理念[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 . [7]王梅. 论公民环境权的实现方式[D]. 中南林学院, 2004 . [8]罗慧明. 我国民事优先权的种类及顺位研究[D]. 江西财经大学, 2004 . [9]李丹丹. 论公民财产权的宪法保障[D]. 黑龙江大学, 2004 . [10]周永. 环境权与环境公益诉讼[D]. 福州大学, 2005 . >>更多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 条[1]曾坚. 论信赖保护原则下“公共利益”的界定[A]. 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 2008 . [2]杨淑鸿,马慧. 浅议美国违宪审查制度确立的意义和影响[A]. 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 2007 . [3]刘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权正义[A].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 2007 . [4]向佐群,范花香. 刍议住院患者的环境权[A]. 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 2009 . [5]石佑启. 私有财产权公法保护之路径选择与制度设计[A]. 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 2004 . [6]胡建淼,邢益精. 关于“公共利益”之探究[A]. 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 2004 . [7]方世荣,石佑启. 私有财产权保护与行政法发展[A]. 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 2007 . [8]黄学贤. 公民财产权的行政法保障论纲[A]. 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 2007 . [9]朱新力,陈无风. 行政法对财产权作用的边际思考——写在《物权法》出台以后[A]. 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 2007 . [10]石佑启. 物权的平等保护与行政法理念创新[A]. 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 2007 .
小肥羊洋阳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a. 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献作者等)。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b. 文献题名;c.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d. 其他责任者(译者);e.版本(初版省略);f. 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g.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h. 文献起止页码(论文需要标明在该期刊的起止页码,著作等不用标注,文中的引文注释需要标明该段话摘自期刊或著作的页码);2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2.1 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会议论文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汇编档案古籍参考工具文献类型标识MCNJDRSPGBOK2.2 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2.3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电子文献类型标识DBCPEB2.4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如:[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参考文献-文献阅读-万方数据送您学霸级论文技巧攻略!是否在为高效阅读-参考文献-论文格式-论文技巧-文献阅读技巧-烦恼?限时免费领取攻略,万方数据为您的学术道路保驾护航点击立即咨询,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 广告[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做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3. 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条参考文献只与一个序号相对应,当文献题名等内容相同而仅页码不同时,可将页码注在正文中的指示序号后。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末尾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a. 普通图书(包括专著、教材等)、会议论文集、资料汇编、学位论文、报告(包括科研报告、技术报告、调查报告、考察报告等)、参考工具书(包括手册、百科全书、字典、图集等)[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上(任选)[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当整体引用时不注).[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2] 昂温.PS.外国出版史[M].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3]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4]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5]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6] 吕启祥,林东海.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7] 朱一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G].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8] 公安部交管局.49~99五十年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汇编[G].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9] 张永录.唐代长安词典[K].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10] 张加铨,关景时,程 鹏.常用药物手册[K].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期刊文章[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建议外文刊名后加ISSN号),年,卷(期):起止页码.[11]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12]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13] 闵周植.‘东方美学的前景’笔谈:全球化时代东方美学的角色[J].文史哲,2001,(1):.报纸文章[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14]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d.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规范、法规等)[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15]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e.专利[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出版日期.[16]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档案[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原件日期[B].收藏地:收藏单位(收藏编号):起止页码.[17] 叶剑英委员关于安平事件调查结果的声明:1946-09-09[B].中央档案馆.[18] 国务院外国专家局的报告:1958-12-11[B].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全宗252,目录1,卷宗57):.古籍(1911年以前出版、无现代版本但有据可查的善本)[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O].其他责任者(包括校、勘、注、批等)刊行年代(古历纪年)及刊物机构(版本).收藏机构.[19] 沈 括.梦溪笔谈[O].元大德九年茶陵刊本.北京图书馆珍藏.[20] 杨 炯.杨盈川集[O].民国8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刊刻本.[21] 纪 昀.纪文达公遗集卷十六[O].清嘉庆年间刻本.[22] [唐]李复言.续幽怪录[O].明抄说集本.朱文钧藏.h.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i.析出文献[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23]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C]//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24] 王家益.1995年湖南省交通肇事逃逸案件[G]//公安部交管局.49~99五十年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汇编.北京:群众出版社,.电子文献对于载体为“DK”、“MT”和“CD”等的文献,将对应的印刷版的[文献类型标识]换成[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包括[DB/MT]和[CP/DK]等);对于载体为“OL”的文献,除了将对应的印刷版的[文献类型标识]换成[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以外,尚需在对应的印刷版著录项目后加上发表或更新日期(加圆括号)、引用日期(加方括号)和电子文献的网址.[25] 刘 江.假如陈景润被量化考核[N/OL].新华每日电讯,2004-03-12(7)[2004-04-04]. encode=gb & display=Chinese.[26] 萧 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2002-04-15]..[27] 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英文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2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折变自适应光外差探测方法:中国,[P/OL].(2002-03-06)[2002-05-28]. recid= leixin=0.[29] 江向东.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处理与图书管理系统解决方案[J/OL].情报学报,1999,18(2):4[2000-01-18]..对网上文献的引用,在网上可以省略作者和题名等信息,但印刷在纸张载体上的应作完整著录。4. 外文文献的引用格式各类外文文献的文后参考文献格式与中文示例相同,其中题名的首字母及各个实词的首字母应大写,期刊的刊名可用全称或按ISO 4规定的缩写格式,为了减少外文刊名引用不规范所造成的引文统计及链接误差,建议以(SXXXX-XXXX)格式在刊名后加ISSN号。例:[30] JONES R M. Mechanics of Composite Materials[M].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75.[31] Marcel Merle. Sociologie des Relations Internationales[M].4th ed. Paris: Dalloz,1988.[32] 加古舜治.园芸植物の器官と组织の培养[M].东京:诚文堂新光社,1978(昭和53年).237-239.搜索继续阅读本文档VIP免费下载下一篇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相关推荐查看全部 专业PPT定制-七天内免费修改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参考文献书写格式论文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写论文参考文献书写格式猜你想看查看全部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参考文献书写格式论文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用行动诠释劳动精神参考文献有:1、大学生劳动精神教育的内涵。2、对我国大学生劳动精神教育的践行机制现状研究。3、关于我国大学生劳动精神教育践行机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现代社会的进步,要求大学生具有不断创新的思维,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当今高等 教育 中重要内容和目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创新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教育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
参考文献不仅在科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在期刊评价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重视。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教育学论文的参考文献。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教育学
对小学劳动课的探索与思考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刘云来 在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我省注重发挥自己的特色,以传统的劳动教育为突破口,在多年实施农村教育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