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44

仙呢榕儿
首页 > 职称论文 > 冷热疗法护理毕业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叶伟2050

已采纳

一、目的 (1)控制炎症扩散:冷疗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局部血流减少;降低细胞的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的活力,从而限制炎症的扩散。常用于炎症的早期。 (2)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冷疗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常用于鼻出血和软组织损伤的早期。 (3)减轻疼痛:冷疗可抑制细胞活动,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使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渗出减少,从而减轻局部组织肿胀而缓解疼痛,常用于牙痛和烫伤。 (4)降温:冷直接与皮肤接触,通过传导作用散热,从而降低体温,常用于高热病人。二、禁忌证 (1)组织破损及慢性炎症:用冷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良,组织营养不良,影响伤口愈合及炎症吸收。 (2)局部血液循环明显不良:用冷可加重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 (3)冷过敏者:可导致出现过敏症状,如荨麻疹、关节疼痛等。 (4)禁忌部位: ① 枕后、耳廓、阴囊等处:防止冻伤。 ② 心前区:防止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 ③ 腹部:防止腹泻。 ④ 足底:防止引起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而影响散热,或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三、影响因素 (1)用冷方式和部位:分为全身和局部用冷。全身用冷反应强,局部用冷反应弱。冷效应与用冷面积成正比。根据病情应选用不同的方式和部位,如高热病人降温宜选用全身用冷或大动脉部位用冷;局部充血或出血者可在局部用冷。 (2)用冷时间:一般为10~30min,时间过长可引起不良反应,如寒战、面色苍白、冻疮、局部细胞代谢障碍等。四、操作方法 (1)局部用冷: 1)冰袋:通过传导散热,用于降温、局部消肿、减少出血及缓解局部疼痛。 ① 冰袋内装入小冰块约2/3满。排气后扎紧,倒提检查无漏水后装入布套内,置于所需部位。高热降温置于前额、头顶部、体表大血管处如腋下、腹股沟;扁桃体摘除术后可置于颈前颌下以预防出血。 ② 观察局部血液循环,如皮肤苍白、青紫或麻木感,立即停止用冷。 ③ 高热降温者,冰袋使用后30min测体温并记录.降至39℃以下可取下冰袋。 2)冰帽和冰槽:用于头部降温,防治脑水肿,降低脑细胞代谢,减少需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减轻脑细胞的损害。 (2)全身用冷: l)乙醇擦浴:主要通过蒸发散热,用于高热病人降温。 ① 常用27~37℃,25%~35%的乙醇100~200ml。 ② 擦浴前置冰袋于头部,以减轻头部充血引起的头痛,并有助于降温;置热水袋于足底,以避免病人出现寒战和不适,并可减轻头部充血。 ③ 以拍拭方式进行,不用摩擦方式,因摩擦易生热。 ④ 在腋窝、肘窝、手心、腹股沟、腘窝等处,应适当延长拍拭时间,以促进散热。 ⑤ 禁忌拍拭后颈部、心前区、腹部和足底等部位,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⑥ 随时观察病人情况,若出现寒战、面色苍白,应立即停止,并及时联系医生。 ⑦ 擦浴后30分钟测量体温并记录,降至39℃以下可取下头部冰袋。 2)温水擦浴:主要通过传导散热,操作方法同乙醇擦浴。第二节 热疗法一、目的 (l)促进浅表炎症的消散和局限:热使局部血管扩张充血。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在炎症早期用热,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和消散;在炎症后期用热,可促使白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溶解坏死组织,使炎症局限。 (2)减轻深部组织充血:用热使体表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因此深部组织血流量减少,从而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3)缓解疼痛:用热可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以提高疼痛阈值;消除水肿,解除局部神经末梢的压力;松弛肌肉、肌腱和韧带组织,解除肌肉痉挛,从而缓解疼痛。 (4)保暖:促进血液循环,对用于危重、小儿、老年及末梢循环不良病人的保暖。二、禁忌证 (1)急腹症未明确诊断前:以防用热后疼痛缓解,掩盖病情而贻误诊治。 (2)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时:该处血管丰富,与颅内海绵窦相通,用热会使血管扩张,导致细菌和毒素进人血循环,使炎症扩散,造成颅内感染和败血症。 (3)各种脏器内出血:热疗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增加脏器的血流量和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加重出血。 (4)软组织扭伤或挫伤早期(24~48h内):用热后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重皮下出血和肿胀。三、影响因素 (1)用热方式:湿热比干热疗效好。因水比空气导热性能强,渗透力大。所以在使用湿热疗法时,水温须比干热疗法低。 (2)用热时间:一般为10~30min,时间过长可引起不良反应。 (3)用热面积:热效应与用热面积成正比。大面积用热可引起全身反应。 (4)环境温度:环境温度也影响用热温度和效果。 (5)个体差异:个体对热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不同,对老年、小儿、昏迷、瘫痪、循环不良的病人用热时应防止烫伤。四、操作方法 (1)干热疗法: l)热水袋:保暖、解痉和镇痛。 ① 调节水温:正常成人60~70℃,老人、小儿、昏迷、麻醉未清醒、局部循环不良等病人,因皮肤感觉迟钝或麻痹容易烫伤,水温应在50℃以内。 ② 灌水至热水袋的l/2~l/3,逐渐放平,排尽袋内空气,旋紧塞子,擦干后倒提热水袋,轻轻抖动检查无漏水后装入布套内,置于所需部位,不可直接接触皮肤。 ③ 观察皮肤变化:如皮肤潮红,应立即停止使用,局部涂凡士林。 ④ 如为保暖,水温降低后及时更换热水。 ⑤ 记录热疗部位、时间、效果和反应。 2)红外线灯:消炎、解痉、镇痛、促进创面干燥结痂、上皮再生和肉芽组织生长,利于伤口愈合。可用于感染的伤口、褥疮、臀红、关节炎等。 选用适当功率的灯泡,暴露治疗部位,灯距一般为30~50Cm,以温热为宜,防止烫伤,时间为20~30min。 (2)湿热疗法: l)湿热敷:消炎、消肿、减轻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可用于急性感染部位。 ① 水温:50~60℃。 ② 受敷部位涂凡士林,盖单层纱布,以保护皮肤,防止烫伤。 ③ 用敷钳拧干敷布,以不滴水为度。以手腕掌侧试温,将敷布敷于局部。 ④ 热敷时间为15~20min。每3~5min更换一次敷布。 ⑥ 观察局部皮肤颜色,防止烫伤。 ⑦ 有伤口或创面者,按无菌操作进行,热敷后按换药法处理伤口。 2)热水坐浴:减轻局部疼痛、炎症、水肿、充血及清洁局部,可用于术后、会阴和肛门疾病及盆腔充血和水肿。 ① 坐浴前嘱病人排空二便。 ② 水温为40~45℃,坐浴时间为15~20min。 ③ 如会阴和肛门部位有伤口,应备无菌浴盆和溶液,坐浴后更换敷料,按换药法处理伤口。 ④ 禁忌证:女病人月经期、妊娠后期、产后2周内、阴道出血和盆腔急性炎症均不宜坐浴,以免引起感染。 3)局部浸泡:消炎、镇痛、清洁、消毒伤口,可用于手、足、前臂、小腿部位的感染。水温 40~45℃,浸泡时间为 15~20min

129 评论

viki000000

热疗的作用与效果

热疗的作用和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中各种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例如生活质量在提高,热疗是物理治疗的一种,通过奄包热蒸气祛湿去寒、驱除肌痹,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热疗的作用与效果吧。

1、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一发热的中药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上,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局部肌肉松弛,起到消炎、消肿、驱寒湿、减轻疼痛、消除疲劳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中药奄包可以利用其温热发汗解表、调气和血、疏通腠理、开通毛孔、活血通络,从而祛湿去寒、驱除肌痹,减轻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的疼痛症状。

2、中药熏蒸疗法蒸汽疗法。熏蒸疗法又叫蒸汽疗法、汽浴疗法,是利用药物煮沸后产生的蒸汽来熏蒸肌体,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种疗法。蒸汽疗法能够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驱邪而不伤正气,是内症外治、由内透表、通经活络、无微不至、无孔不入、发汗而不伤营卫的好方法。其治疗机理主要是利用中药药物作用及物理温热作用,调节高级神经中枢和全身生理、病理过程。

3、局部蒸疗法。将配伍成方的中药煮沸后熏患部。熏后可将药液洗浴局部,并可用药渣热敷局部。适应症为临床主要用于腰背肌筋膜炎、颈椎病、膝、踝关节术后康复,骨关节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膝、踝关节运动损伤等,尤其适用于急性腰扭伤,疗效明显。

4、中药热蜡疗法。热蜡疗法是用液态或半固态的黄蜡、石蜡或地蜡,热敷局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简称“蜡疗”,属于温热疗法的一种。蜡在加热熔化后,加入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的中药,涂敷在局部,使皮肤微小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增加汗腺的分泌,有利于血肿和水肿的消散。

一、热疗

热疗别名蒸熏 ,是中医外治治疗法的支系。中医学热治疗法又称之为中医学蒸制治疗法、远红外线物理学热疗、中医学汽浴疗等、药透治疗法、热雾治疗法等。法国医生专家2009年9月22日发布的一项科学研究结果显示,在医治癌症病人时应用热疗和放疗紧密结合的方式比单一接纳放疗实际效果更强,无瘤期更长。

二、功效

大家也从很多临床护理中观查到高温对恶变肿瘤的医治功效。古时候中医曾用隔蒜灸医治颈部肿块;西方国家古时候参考文献也曾记述有些人用烧红了的小电烙铁医治表皮肿瘤。第一篇有关发热有利于医治肿瘤的学术论文发布于1866年,毕业论文作者是德国医生Bush。他报导了一名经病理生理学确认的脸部肿瘤病人,因感染丹毒而发烧,发高烧后肿瘤消失了。1887年Bruns最先明确提出将热疗运用于肿瘤医治的构想。

用工为方式上升人体体温医治肿瘤,最知名的是十九十世纪美国医生Coley,他给癌症病人打疫苗病菌内毒素(Coley内毒素,Coley’s Toxin),引起患者发热至42 ℃/24-36钟头,使许多 患者病况减轻。

三、归类

1、磁性材料热疗

是运用高频率或超高频率磁场功效于身体,使身体造成内部热、做到消炎、消肿、止疼和改进血液循环系统目地。此方法除热电效应外,还有非热电效应,也是有医治功效。常见的方式有中短波治疗法,低频治疗仪治疗法,微波加热治疗法和厘米波治疗法。

2、热辐射治疗法

是运用红外辐射开展医治,有止疼、消肿和改进部分血液循环的功效。常见方式有红外线治疗、光浴、频带医治等。常用辐射器并不触碰身体。

3、传输热疗

是运用热原介体直接接触身体,将热传到身体的治疗方法。有改进部分循环系统,消肿、止疼和减轻黏连的功效。一些热原介体除有热电效应外,尚对身体有机械设备工作压力和有机化学刺激效果,常见方式有蜡疗、泥疗、中药材熥敷、蒸汽、暖空气和坎离砂等。

340 评论

相关问答

  • 热胀冷缩原理论文范文

    “热胀冷缩”这个词,大家可能耳熟能详,可它的原理是什么呢?恐怕知道的人是寥寥无 *** ?我也是在几天前才知道的.接下来就让我给大家讲讲我是怎么知道“热胀冷缩”

    永远的终结者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冷热负荷计算毕业论文

    筑龙网那么多的毕业论文你应该看看的

    阳光明媚1618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护理毕业论文按摩疗法

    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1]。目前对该病的治疗 方法 多种多样,包括保守治疗(手法推拿、牵引、中西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而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下面是我为

    步步惊心生活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犬瘟热的治疗方法毕业论文

    黄柏3克,黄连3克,黄芩3克,半夏6克,淡竹叶9克,沉香3克,蒸南五味子6克,三碗水,煎成一碗,装瓶子里,每天2到3次,一次喂十到二十毫升,拿针管喂,不能用铁锅

    0.0哆啦A梦0.0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2021护理论文热门

    可以写具体的某一科室的案例分析,之前也不会,还是学长给的雅文网,帮了大忙居家老年人健康状况及护理需求调查研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

    童童564852078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