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33

坚强的T123
首页 > 职称论文 > 五四论文可参考的期刊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青木震雷

已采纳

五四运动走入了记忆,今天,当我们在本世纪最后一次沐浴她的光芒的时候,重温那黑暗中分娩光明的一瞬,内心充满涅磐般的圣洁…… 五四运动走入了记忆,然而,她留给我们的财富是丰厚而且深邃的,在这巨大的文化宝库中,爱国主义和创新精神,始终闪耀着奕奕光芒!那么,何谓爱国?如何发扬五四精神,致力民族振兴大业?这,是我们每一位青年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敬业就是爱国,要用敬业精神去体现爱国之情。从古至今,大凡成就伟业者,无一不是从敬业开始。鲁迅先生崇尚“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使敬业的内涵上升到民族的振兴大业;六十年代的雷峰更是敬业的楷模,干一行、爱一行,以“螺丝钉”的精神,把青春献给了祖国最壮丽的事业;今天,又一个响亮的名字伴随着伟大的抗洪精神,传诵大江南北,他,就是新时期英雄战士李向群。李向群家富未敢忘报国,力志从军,选择了一条与艰苦为伍、以奉献为乐的人生之路。当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洪魔的威胁时,他和战友们挽狂澜于即倒、置生死于不顾,用生命书写了自己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他们生长在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却以相同的敬业精神谱写了如许的爱国之歌。雷峰、李向群并不是孤立的,千千万万的雷峰、李向群依然存在着,否则,几十万官兵何以能在“98”抗洪斗争中战胜洪魔?祖国改革开放的宏伟大业何以能乘风破浪,不断前进?他们,是民族的中坚;他们,是时代的楷模!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遥望未来世纪曙光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呈现;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科技革命与知识经济使中国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从国力强弱这个意义上来说,八十年前五四运动所面临的情势,今天的中国青年同样面对。所以,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学习李向群敬业精神,就是要发扬五四“萦民族危亡于襟怀”,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学习李向群“捧给战友的尽是爱,献给人民的都是情”的奉献情结。为国家在科技革命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立足本职岗位,敬业爱岗,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凡的业绩。爱国当先敬业,敬业就是爱国。这就是我们对青春使命的最好答卷!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朋友们,新世纪的曙光即将照拂我们的额头,让我们挽起手来,用青春和智慧书写灿烂的时代篇章,开拓辉煌壮美的未来!

167 评论

JACK赵俊

青春不停步永远跟党走--五四演讲稿 穿岁月峰头,伴历史云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走过了80年的风雨征程。五四运动至今,一代代优秀青年为民族复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循火红足迹,经坎坷征程,一代代优秀青年紧跟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峰顶浪尖!青春不停步,“永远跟党走”!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我们开创新的世界。”当我们戴着光芒四射的团徽,站在火红的团旗下,高唱我们自己的团歌,心中怎能不为之激动,怎能不为之骄傲,怎能不为之自豪!“爱国,爱党,爱人民,爱家乡”这个坚定的信念在我们脑海中回荡! 朋友们,还记得五年前我们的家乡是什么样子吗?几条破旧的马路,几座零落的楼房,这就可以概括我们章丘的全貌了。再看看现在吧!十多条主干道纵横交错贯穿东西南北,从荷花公园到百脉泉广场,从眼明泉搭桥到明珠小区,到处洋溢着现代化的气息,透露着春的绿意,焕发着勃勃的生机!在这幅美丽的画卷上处处点缀着青年活跃的身影,是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保障着道路的畅通,保护着优美的环境,维护着社会的安定团结¨¨¨,在各行各业中,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共青团带领青年们在我们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上勾画出最为亮丽的色彩! 伴随着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为此,团市委提出“高举旗子,不变调子,喊响号子,建好班子,推动总体工作再上台子”的指导思路。在“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和“以德治市”的号召下,开展了“走白村、串千户、访民意、聚民心”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征文活动,使团的工作真正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谋青年之所求,切实把广大青年吸引到团的旗帜下,团结在党的周围! 从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到以服务祖国需要为乐的王杰,从自学成材的张海迪到科技创新的秦文贵,从11名“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位青年星火科技带头人,他们在人民利益的大厦上添砖加瓦,他们以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为新时期广大青年实践“三个代表”“以德治市”树起了标杆!正是他们在党的旗帜的指引下,和千百条各战线上的青年模范一起,演绎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青春活剧,谱写了一曲曲壮丽雄浑的青春赞歌! 改革开放以来,适应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共青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向科学技术进军!我市更是提出了建“工业强市”的战略目标,我市共青团把青年创新创效作为工作的总抓手,积极推行“青年创新创效意见卡”,争创“青年文明号”和争作“青年岗位能手”,号召全市广大青工开发新产品,创造新工艺、推广新技术、转化新成果“四个一”活动和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仪“五个小”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青年群体性科技创新活动。仅去年一年就取得青年创新创效成果28项,其中海泰电缆集团公司团委委员时延芹主持的平行线革新项目和市人民医院青年医生张华发明的腭裂修补技术填补省级空白,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市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经济大潮中,我们共青团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始终保持着青春和活力,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旗帜的指引下前进! 20世纪中国的历史,写下了中国共青团和中国青年的光荣,21世纪期待我们创造新的青春辉煌。青年昭示着未来,江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80周年大会上向青年一代发出号召“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你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你们手中实现。”党在召唤,时代在召唤,只要我们以“崇高的理想、创新的意识、无畏的勇气”发挥青年的智慧、风采和力量,就能乘风破浪、与时俱进!青年朋友们,让我们团结一致,永远跟党走!

147 评论

o0大鹏0o

小说月报《小说月报》发行22年,但真正在社会上发生影响,却是革新后的11年,包括鲁迅在内的全国大多数作家和翻译家,以及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研究者,都为它付出过辛勤劳动,使它在建设新文学理论、发展新文学创作、评介外国文学和整理中国古代文学诸方面,都取得卓越成绩。《小说月报》记录了中国新文学第一代作家艰辛跋涉的足迹,造就和培养了一批新作家,对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发展作出多方面的贡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于1981年 4月开始,将《小说月报》第12卷至第22卷陆续影印出版。一作为“百年”商务印书馆的“品牌”杂志,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处在一个西方列强大肆入侵、封建王朝即将土崩瓦解极为不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恶劣的文化生态背景之下,成长中又不断地经历战火的撞击与洗礼(如第一次世界大战、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因此曾经先后使用过宣统、辛亥、民国三种年号)。但它在近代文学期刊史上却仍以生存时间之最(历时22年)、出版数量之多(共259期,附增刊1期,另号外3册)、发行份数之丰(前期在1913年曾达到1万份,即使是在衰落期的1920年也达到2000份,“这在20年代期刊史上是不多见的”)而著称。二它的诞生期正好处在中国近代文学期刊第一次晚清文学期刊办刊大浪潮的结束与民初文学期刊办刊高峰出现的过渡时期,也就是《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新新小说》、《小说林》等这些以“政治启蒙”为办刊宗旨的文学期刊“香消玉殒”与以“游戏、消遣”为目的的《小说时报》、《礼拜六》、《小说大观》等文学期刊创办的交叉、转型之际。而《小说月报》却表现出了不同于它们的文学风貌与现代追求。三它的历任五位主编(王蕴章、恽铁樵、茅盾、郑振铎、叶圣陶)均为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史上重要的文学大家和文化传播者,有的人不但开创了文学期刊史上许多“首开先河”的重要举措,而且他们都通过传媒这一有利的渠道促进了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开启民智的作用。四它又因为革新前后的两个时期在文学史上的评价和地位反差巨大而甚为引人注目。前期由王蕴章、恽铁樵两位主编的《小说月报》(1910-1920年)始终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以消遣娱乐为目的、以迎合市民的低级趣味为宗旨的“鸳鸯蝴蝶派”顽固的旧文化堡垒,一向被人们扔在历史的角落里,蒙尘垢壁、少人问津。而后期由沈雁冰、郑振铎(叶圣陶)主编的新文学期刊,则被认为是“五四”新文学革新的急先锋和积极倡导并大力实3践新文学革命的高雅文化重镇,特别是“为人生”的宗旨一直备受推崇,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目光。既然改革前的《小说月报》常被新文学大家斥为的“文学逆流”,为什么在1921年《小说月报》革新之时,不把这个刊物的名字改换掉,却仍然延用这个所谓旧派文学期刊——《小说月报》的名字呢?恐怕改革前的《小说月报》在受众中的品牌效应及十年的社会影响还是可想而知、不言自明的,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深究与思考的。五它的文字与图像想象的互动设置方式和制作技术自成一格,无论是内容方面还是形式上都呈现出晚清至民初的“过渡性”特征。它所刊载的封面插画中的图画既不同于晚清画报之“先哲”《点石斋画报》和其前身《绣像小说》那种完全由传统画匠手工绘制的水墨工笔,又有别于20、30年代画报繁盛与辉煌时期的《良友》杂志和“月份牌”,那些具有非常先进的新式西方照排技术的影像图片。在装帧设计上,它既有对“晚清四大小说杂志”刊首附插画选图风格的继承与借鉴,又有别于同时代《小说大观》等文学期刊的刊头图片,自我追求一种崭新的选图风貌与刊载方略。并且《小说月报》中那些大量精选的与文学杂志风格交相辉映的图片集中体现了编辑们办刊时的良苦用心,它让广大读者看到的,正是基于“画报可以启蒙”这样一种认识。

155 评论

相关问答

  • 十四五期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

    论文的参考文献写法如下: 一、[序号]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起止页码。 二、[序号]专著作者。书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

    厦门小鱼网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五四时候甘肃创建的期刊

    民报,新青年

    小怡子乖乖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五四青年论文参考文献

    具体有以下几种类型: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采用字母“Z”标识。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1、作者

    扈志泉额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五四杯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论文参考文献的正确格式如下: 1.参考文献需要顶格书写。开始换行的时候,第二行必须有空格,汉语必须要两个汉字空格。 2. 原则上,要有15条以上的参考文献。英语

    木易小青争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五四精神论文的参考文献是什么

    就是某一论据,观点或者某资料所参考的书籍,文章等

    所謂尐寧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