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8

欧欧里里
首页 > 职称论文 > 学校快慢班问题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无敌美苏苏

已采纳

据一位从教多年的教师透露,分“快慢班”大概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入学时以分数高低分班,分为“重点班”和“普通班”,或“快班”和“慢班”,有的在此基础上还分出“尖子班”;一种是毕业班分“快慢班”,为确保一定数量的“优质”学生能顺利升入高一级学府,配备最好的师资,追求较高的升学率;还有一种就是利用模拟考试、月考等成绩,选拔一定数量成绩较好的学生,利用课后进行加强训练。 上世纪90年代,办“快慢班”、“重点和非重点班”在我市初中和高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此后,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坚持教育公平,曾三令五申,对此严格限制,才使这一现象得到遏制。 但近一段时间,分“快慢班”的做法又有“回潮”趋势,有的学校还为这些班取了好听的名字,如“实验班”、“潜能班”、“交流班”、“特色班”等,不一而足。据一位老师介绍,“快班”、“重点班”往往配备最好的师资,班任和科任都是学年组里最好的,学生还常常能吃到“小灶”。相比之下,一些学校对“慢班”则干脆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 一位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一些办学条件好的学校在悄悄地分“快慢班”,条件相对较弱的一般学校或是民办学校分“快慢班”现象更严重,因为学校生源基础相对较差,师资力量薄弱,所以要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那些有可能升入更高层次学校的学生身上,从而吸引生源。追求升学率已成为学校分“快慢班”无可回避的“终极目标”。 家长心语:进“快班”未必就好 “快慢班”给学生带来的“竞争”机制让许多家长忧心忡忡。他们认为,分“快慢班”对孩子不公平。孩子教育应全面发展,“慢班”严重挫伤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 某普通高中高三学生家长王先生说,刚进入高三,孩子的学校就分了“快慢班”。孩子的学习成绩是中等,但因为“快班”“生源”有限,被编进了慢班。此后,孩子的情绪一直很消沉,破罐子破摔。现在离高考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孩子基本不学习了,说反正在“慢班”学了也考不上。 现在,家人和孩子都很痛苦。据了解,孩子被分进“慢班”的家长们,有的能够理智对待,鼓励孩子努力学习;有的则同孩子一样一蹶不振;还有的气急败坏指责孩子不争气,由此导致家庭矛盾的情况也不鲜见。 “进快班未必就好。”一位孩子家长告诉记者,他的儿子被编入“快班”后,由于周围的同学成绩都很好,心理压力特别大,总怕被落在后面,每天学习都到后半夜,现在变得沉默寡言,还患了轻微的神经衰弱。这位家长说,本以为进“快班”后,良好的学习氛围会让孩子更加努力,谁知道他的压力会这么大。其实,孩子的身体是最重要的,现在真怕他出什么事。他认为,孩子的学习有好有坏,但不是“快慢班”所能决定的。 据了解,“快班”的少数学生,肩负着为学校“创优”的担子,压力非同一般;而身在“慢班”的大部分学生会觉得受到区别对待,心理上受到歧视,稍有疏忽就会自暴自弃。所以,绝大多数孩子都成了受害者。这个结果对于学校、家长和学生本人来说,都是不愿看到的。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目前没有必要承担、也没有能力去承担那么多人为造成的压力,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不好的学生共处一个环境中,共同学习、相互促进没有什么不好,至少大家都会有个目标和向上看的心态。 现实危害:分班拉大学生差距 在一些学校,“快班”、“重点班”和“慢班”、“普通班”的学生之间极易形成偏见。有些“快班”的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认为,“慢班”的学生都是“差生”,而有些“慢班”的学生又认为“快班”的学生都是“书呆子”。 据了解,在教师配备上,学校一般都安排骨干教师、年级主任给“快班”上课,“慢班”的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更换教师的现象相对比较普遍;其次,“快班”和“慢班”课程进度不同,“快班”在课时和所学内容上明显多于“普通班”;第三,“快班”享受一定“特权”,平时补习比“慢班”多,开学也比“慢班”早。 一位教师说:“本来学生间就存在差别,分‘快慢班’以后差距就更大了。”据了解,一般情况下,一所重点高中“重点班”的学生能考上大学的比例非常高,其中不少人还能考上重点大学。而“慢班”特别是普通高中“慢班”的学生,能考上大学的学生就寥寥无几了,甚至连年“剃光头”。 专家态度:评价制度亟待改革 有关人士认为,“快慢班”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评价机制是造成这种不平等现象的关键因素,现在迫切需要改革评价制度,不仅是改革学校的评价制度,更要改革学生的评价制度。 以往,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往往以升学率“说话”;现在,升学率虽然还是个重要指标,但评价标准已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教育主管部门正着重拓展优质学校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大对学校硬件与软件设施的建设工作,让每名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公平的教育,得到全面发展。 目前,教育部门已对省、市级示范性高中亮出“标尺”,核心倡导的是“经营教育”理念,强调高中建设的硬件设施要充分为教育、教学服务,包括学校管理、学生发展、学校发展规划等内容。学校评价制度的改革,使许多学校都转变了以应试为中心的办学思想,在学校建设中增加了各种功能教室、图书资料室、微机室、体育设施等满足素质教育需要的内部设施,与课程改革相配套,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据悉,到2005年,全市将通过改建、扩建、移地建设和重新规划,使城区优质高中达到50%,城区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达到70%。到2010年,全市将彻底打破高中“瓶颈”,改变由于高中资源总量不足,中考升学比高考升学难的现状,让更多学生享受高中特别是优质高中教育。 教育部门负责人表示,近几年,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禁止各中小学校办“快慢班”。一旦学校办“快慢班”的情况被举报或发现,他们会坚决将其取消,并对有关责任人做出相应处理。 责编:兰华看一下是否可以采纳。

310 评论

热爱每一刻

弊端也是很明显的。首先,造成重智育,轻德育;重尖子,轻多数的严重后果。不利于大面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这也是与新课程提倡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相悖的。学校升重点大学、重点高中的升学率是上去了,却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利益。其次,严重挫伤中、下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我多年的观察发现,学生从小学到初二,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很高的,而不爱学习的占总数不到5%(有智力障碍除外)。学生的这种学习积极性正是学好各门功课,提高学习成绩的动力。而进入初二以后,这种状况发生变化,以至出现两极分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1、学生自身因素。从初一开始,学生相继进入青春发育期,生理上的变化造成心理上的差异。学生人格上逐渐走向自主、独立。对外界原属于成人的某些事物充满好奇,因而出现如早恋、迷恋网络游戏等现象。2、自尊心与自卑心的矛盾。一些学生由于在班级长期受冷落、白眼,甚至因成绩不理想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讽刺、挖苦,产生被遗弃的失落感,背上自卑的思想包袱,同时生理上的发育成熟又希望得到人格上的尊重。而被分到中下层次的班级现实又使学生得不到这种人格上应有的尊重,自尊心受到损害和摧残,使心情沉闷,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3、好胜心与进取心的矛盾。绝大多数学生原本是不甘落后的,好胜心强的。然而从小学到初中在学习上遭遇的困难和失败,一次次不理想的考试,一次次受到的老师、家长的斥责,同学的嘲讽,而分到较差层次的班级无疑又使学生心理上遭受更严重打击,升学无望。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信心。再次,不利于大面积提高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部分教师因为被分派到带普通班、平等班。自尊心和教学热情相应也受到严重打击。教这样一群不求上进的学生,想出教学成绩是没指望的。于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什么教研、教改、新课程全都与我无关。造成学校教师教学水平两极分化。改进设想:新课程标准倡导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特别强调了校本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这就使学校真正拥有了选择的余地,可以使学校更好地体现办学特色。心理学研究表明:就学生的意志、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而言,外部的引导是重要的,但是,从本质上说,如果没有学生自我参与和主体体验,任何外在的“灌输”都是无效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让学生在对统一课程失去学习热情时,作为一种补充,通过自主参与和体验,提升和发展各方面的非智力因素。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应用在世界各国有许多成功的可资借鉴的范例。如澳大利亚常见的校本课程有:高级打印与文书、行为科学、商业教育、商业打印、办公室程序基础知识、经济学基础、消费者教育、手工艺、新闻媒介、办公室实践、秘书实践、社会教育、高级技术工艺等

130 评论

meimeimilly

浅谈分快慢班教学的利弊 分快慢班教学的目的毋庸置疑是好的,但就这种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而言利弊相生。一方面集中优势教育资源易出成果;另一方面快慢班的划分使教育资源公平化的呼声尤为刺耳。  快慢班教学的存在,有它有利的方面:  一、对于学生:因“班”施教能解决部分尖子生“吃不饱”的问题。  快慢班是按照学生的考试成绩分班,将一部分表现突出的学生分成快班配以优秀的教师,以求因“班”施教。学生们体会到的竞争氛围更浓,学习积极性更高,更利于教师组织教学。  义务教育,学生不经过选拔,良莠不齐。分班前,许多不爱学习的学生上课总是捣乱,老师没法管,课都上不好。一些想学习的学生没办法安心学习;不爱学习的学生又迫于老师和家长的压力,硬着头皮像“听天书”一样听课,甚至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睡觉。这样,不同基础的学生无法接受到适合自己水平的教育。分班,给许多学生一个警示,迫使他们努力学习。分班后,在快班,老师不仅加大作业量,课堂容量也增大,复习资料也多,而且通常只讲难题,不像以前那样面面俱到地讲所有题目,但是课堂纪律却很好,没有一个人捣乱。快班之所以快更多的是体现在教学难度上,给快班学生授课,可以把知识拓展得更深、更广。这样,学生们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所学所练也是适合学生的拔高题,分数提高很快。慢班相对轻松,作业少,老师所讲所练,多为基础题。基础分抓牢了,成绩自然也不差。      二、对于学校:有利于集中优势教育资源抓升学率。  对于教学条件一般的学校来讲,集中优势,尽量把有限的优秀师资、成绩优异的学生、现有的较先进的设备聚集在一起,进行资源整合,以达到最佳的升学效果,是可取的方法。因为升学率始终是衡量一个学校的重要标杆,集中优秀学生和最好的师资力量进行“攻坚”,无疑是提高升学率、提升学校“知名度”的重要途径。  三、对于老师:可以促使部分教师加强自身素质。  由于学生的整体质量更高,学习上进心更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到更为轻松,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时也更为大胆。对于没有选上教快班的教师,他们会认真反思自己,暗下功夫,苦练本领,争取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登上快班的讲台,从而在全校教师中形成一种竞争意识。这种良性竞争的结果,使一部分懒散、疏于教学研究的教师会及时醒悟,不断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校教师整体素质将在一段时间内大幅度提高。对于学校而言,易出名生、名师;对于教师个人而言,更易在职称评定方面有所突破。  凡是都有两面性,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从慢班学生心理反应来说,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1、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阻碍了智力的发展。学生刚入学或升入新的年级,原本雄心勃勃,立志发奋学习,弥补以往的不足,却因一次分数而被列入慢班,自尊心遭受到严重打击,当初的凌云壮志扫之殆尽,把进慢班当作极耻大辱而心灰意冷,垂头丧气。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客观地正视自己,从而消沉、气馁、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成绩一落千丈,最后辍学。  2、不利于班级正常管理。慢班学生心理受到伤害,常常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逆反心理特别强。他们怀疑学校的领导、老师歧视他们,怀疑快班的学生看不起他们,因此产生不满情绪,甚至产生怨恨情绪,并采取种种方式发泄:打架斗殴、破坏公物、顶撞老师等等,很难教育说服。他们的心理不稳定,经不起消极言行的诱惑,我行我素,将校纪班规抛之脑后,难以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3、加速学生流失,使他们带着伤痛过早地步入社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中小学学生流失多出自于慢班,由于失去信心而厌学,若有人辍学或鼓动,就会马上有同伴响应。然而,当他们走出学校,又会因没有知识而感到空虚,只好瞎摸乱撞,沾染上一些社会不良习气,从而走向犯罪道路,既造成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又新增加了一批文盲,不利于提高全民素质。  二、从快班学生心理状况来说,也不容乐观:  1、快班学生易产生骄傲自满思想,认为自己了不起,比别人强,故而裹足不前,不利于学生健全心理的发展。这些在学校里备受重视的学生,普遍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他们自我评价的“气球”被吹得饱饱的,很多被学校和老师宠着的学生慢慢会形成一种只会成功、不会失败的心理。一旦情况不如自己所愿

88 评论

相关问答

  • 研究太阳能充电慢的问题论文

    只能够采取以下措施,增加光伏电池并联的数量,或者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

    鼠weakorz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慢性疾病家族倾向问题研究论文

    我们正在进入以知识经济为主的新时代,大学生作为优秀的青年群体,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其素质水平的高低对祖国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

    快到碗里吧吧吧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中医学报投稿快慢

    这个刊物是统计源期刊,正常审稿3都6个月,我今年上半年年急着发, 找了个中介,3周就审核了

    神兽史瑞克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研究学校中学生问题的论文

    中小学心理健康 教育 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 方法 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

    奔跑小猪mm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百世快递发展问题研究论文

    数字化发展是发展的方向,也越来越倡导实行数字化,然而数字化是什么呢?数字化的发展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样的优势呢?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数字化其实就是一种将任何连续变

    努力坚持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