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07

小若冰MM
首页 > 职称论文 > 船舶智能化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粒粒soso

已采纳

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 毕业 论文,少不了论文拥有一个新颖的题目,论文题目足够有吸引力能够顺利答辩评审老师。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电子机械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机械毕业论文题目

1、自主导航农业机械避障路径规划

2、煤矿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研究

3、机械加工中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与控制

4、三自由度机械臂式升降平台运动学建模及仿真

5、基于并联交错的起重机械节能装置设计研究

6、CNN和RNN融合法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7、机械剪切剥离法制备石墨烯研究进展

8、机械压力机滚滑复合导轨结构设计研究

9、机械压力机曲轴、轴瓦温升自动控制设计技术

10、基于无线传感的机械冲压机振动监测分析

11、基于GNSS的农业机械定位与姿态获取系统

12、一种冗余机械臂多目标轨迹优化 方法

13、基于湍流模型的高速螺旋槽机械密封稳态性能研究

14、基于多楔现象的微孔端面机械密封泄漏率分析及孔形设计

15、牵引变电站直流断路器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

16、方钢管混凝土柱卡扣机械连接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17、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18、机械法与机械-酶消化法制备大鼠膈肌组织单细胞悬液的比较

19、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研究

20、腐蚀减薄对X80钢管机械损伤凹陷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影响

21、基于驻极体材料的机械天线式低频通信系统仿真研究

22、基于"J型锁芯"的机械锁芯结构创新分析

23、浅析我国烟草机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4、液滴分析仪的机械结构设计

25、化工机械密封件损伤数值模拟及维修对策探讨

26、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反相热机械疲劳行为

27、浅谈机械数控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28、数控机械加工进刀工艺优化 措施 分析

29、基于STM32六自由度机械臂发展前景

30、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31、机械设计制造的智能化发展趋势综述

32、RFID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探究

33、试论船舶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中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34、探讨港口流动机械预防性维护保养

35、关于端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设计要点分析

36、关于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研究

37、现代机械制造及加工技术分析

38、论机械设计加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9、基于机械设计制造中零件毛坯选择的研究与应用

40、机械零件加工精度影响因素探析

41、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探讨

42、机械设备的环保性能分析

43、探究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44、机械制造过程的绿色制造技术应用研究

45、浅析机械设计制造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

46、机械工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分析

47、浅析机械设备焊接制作中注意事项与探讨

48、浅谈山西省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发展现状

49、浅谈信息化教学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50、基于OBE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项目式教学改革研究

51、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52、鲜芦笋干机械烘干的应用研究

53、液压同步控制回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

54、果园施肥机械研究现状与展望

55、化工机械设备诊断分析探讨

56、氧化锆球体表面机械球磨涂覆钛涂层工艺研究

57、探析建筑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与检测技术

58、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59、机械设计加工中的材料选择问题分析

60、无线遥控在多中段竖井提升系统井口机械控制中的应用

优秀机电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机电一体化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研究

2、变频技术在锅炉机电一体化节能系统中应用

3、煤矿高效掘进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4、电气自动化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探讨

5、产品设计与腐蚀防护的程序与内容

6、机械制造中数控技术应用分析

7、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8、水利水电工程的图形信息模型研究

9、矿山地面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研究

10、浅析电气控制与PLC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11、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面临的障碍及优化对策

12、我国真空包装机械未来的发展趋势

13、煤矿皮带运输变频器电气节能技术的分析

14、钢铁企业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15、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研究

1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

17、基于BIM技术的施工方案优化研究

18、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19、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创新应用

20、农机机械设计优化方案探究

21、区域轨道交通档案信息化建设

22、环保过滤剂自动化包装系统设计

23、元动作装配单元的故障维修决策

24、关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设计原则与趋势分析

25、试析机电一体化中的接口问题

26、汽车安全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27、太阳能相变蓄热系统在温室加温中的应用

28、关于在机电领域自动控制技术应用的研究

29、浅析生物制药公司物流成本核算

30、锡矿高效采矿设备的故障排除与维护管理

31、铸钢用水玻璃型砂创新技术与装备

32、空客飞行模拟机引进关键环节与技术研究

33、汽车座椅保持架滚珠自动装配系统设计

34、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机液仿真研究

35、基于新常态视角下的辽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策研究

36、石油机电事故影响因素与技术管理要点略述

37、基于铝屏蔽的铁磁性构件缺陷脉冲涡流检测研究

38、数控加工中心的可靠性分析与增长研究

39、数控机床机械加工效率的改进方法研究

40、浅析熔铸设备与机电一体化

41、冶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探析

42、中职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43、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和改革策略

44、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质量及控制策略研究

45、对现代汽车维修技术措施的若干研究

46、建筑工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技术及电动机调试技术分析

47、智能家居电话控制系统的设计

48、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建设与改革

49、PLC技术在变电站电容器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50、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地质勘探工程中的应用

51、工程机械施工中的机电一体化

52、基于CIM与XML技术的变电站监控信息数据研究与解析

53、风力发电液力机械传动装置的特性及设计研究

54、旱田移栽机机械手自动喂苗系统

55、基于磁隔离的新型漏水监测终端结构设计

56、基于创新角度下的机械制造工艺研究

57、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应用研究

58、一种可旋转智能储物柜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59、基于多种传感器智能控制的风扇

60、《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差别化教学模式研究

汽车电子技术论文题目

1、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成员间合作与竞争机制研究

2、SOPCPlus协同设计架构及在AMT中的应用研究

3、基于技术创新扩散视角的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空间分布研究

4、新一代汽车电子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5、基于FPGA的车载电子系统设计

6、汽车电子行业技术创新模式与企业策略研究

7、汽车电子软件设计中周期分配和总线访问配置算法研究

8、基于AUTOSAR标准的系统配置工具

9、面向汽车电子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基本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10、基于“VR”的现代汽车电子系统故障诊断仿真实训系统开发

11、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灯控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2、基于AUTOSAR标准的汽车电子软件开发平台分析和设计

13、基于专利分析的我国汽车电子技术进化研究

14、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的服务营销研究

15、汽车发动机曲轴凸轮轴信号模拟系统

16、基于SAEJ1939的客车通信协议设计与应用

17、汽车电子机械制动(EMB)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18、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CAN总线通信研究

19、基于专利分析的吉林省汽车电子产业技术预测研究

20、汽车复杂电控系统混杂通信网络的设计

21、PH信息技术公司多元化战略研究

22、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23、电子元器件分销发展战略研究

24、汽车综合信息显示系统的研究

25、基于Internet的汽车电子远程诊断技术研究

26、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27、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28、车载信息显示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29、具有自诊断功能的车身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30、基于AUTOSAR的汽车电子设备驱动及抽象的设计与实现

31、面向汽车电子领域的嵌入式软件可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32、面向汽车电子基础软件的配置技术研究与实现

33、基于模型的汽车电子通信开发平台研究与实现

34、基于RTW的AMT代码自动生成技术研究

35、面向汽车电子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应用软件的研究与分析

36、汽车电子驻车制动(EPB)控制系统的研制

37、构建针对车载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的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

38、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SCP分析

39、汽车电子零部件1米法辐射骚扰测试方法的研究

40、汽车计算平台中的线控节气门系统结构分析与设计

2021电子机械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相关 文章 :

★ 2021机械专业论文题目

2021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 机械类专业论文选题题目

★ 最新机械电子工程论文题目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机械类学术论文题目

★ 优秀论文题目2021

★ 2021通信专业毕业生论文题目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80 评论

小玩子2603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不怎么好,由于船舶行业行情不行,所以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好是很大的,特别是女生,很多都选择了转行了,我有个朋友就是修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我也有跟他咨询该专业的一些情况,下面我来具体介绍一下。

我朋友跟我说,他们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是进施工单位,就业方向很少,很多同学都转行了,或者在毕业前就转专业了。可以说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一般,研究所不好进,相关企业很少,所以还是不建议大家选择该专业。如果实在要选,就选择上海交大、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这几所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都是双一流专业,在这些985、211院校就读的话,以后找工作都能轻松一些。

这个专业比较适合对船舶感兴趣的同学选择,以后工作大多是跟大海和船打交道的,如果真正感兴趣的话,这个专业也是不错的,学得好的话,想一想在碧蓝的大海上都行驶着由我手中设计出来的船舶真的是非常大的欣慰。

我朋友介绍说他们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主要研究船舶的构造、航行原理、安全性设计和国内外重要船级社的规范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设计、研究、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例如:船舶动力装置的设计,船舶抗风浪性能的检验,船舶轮机系统的保养和维修,船舶的使用驾驶等。

课堂上学习船舶智能化知识

这个专业的课程专业性比较强,要做好吃苦的准备,相对于其他行业,需要大家更多的耐心。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主修课程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船舶结构力学、船舶静力学、船舶阻力、船舶推进、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船体建造工艺、船体焊接、船舶设计原理等。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程表

这个专业的课程难度比较大,不仅要学习力学,还要学习很多船舶设计知识,所以学习该专业的话需要基础好点的同学,该专业的率取分数线也相对高些。

造船与海洋工程工业是一项周期长、资金密集、科技密集、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目前的人才远达不到市场需求,满足不了企业的需要。船舶与海洋工程这个专业开设此专业的院校较少,因此这方面的人才备受欢迎。并且在这个专业要学精、学得很好才能够找到比较好的工作。

船舶与海洋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行业

我朋友跟我讲,他们专业往届的学长学姐毕业后可签约到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单位、海事局、国内外船级社、船舶公司、船厂、海洋石油单位、高等院校、船舶运输管理、船舶贸易与经营、海关、海上保险和海事仲裁等部门,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研究、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工作,也可到相近行业和信息产业有关单位就业。

总体来说,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不怎么好,该专业的就业压力还是挺大的,普通院校的该专业学生很难和双一流院校的该专业毕业生竞争,所以还是不建议大多数同学选择。

89 评论

萌萌panda我最爱

近日,在时隔40余年后,我国再次对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进行大规模综合性科学考察。在这次举世关注的“国家行动”中,无人船凭借其不凡的身手,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

据相关报道,以往对高原湖泊进行科考,通常采用橡皮艇,但往往遭遇意想不到的风浪,危及科考人员的安全,而科考无人艇船的使用就可以避免这些危险。不仅如此,无人船还可以实现数据采集的自动化,行进过程中即可获取测量数据。

除了科考,近年来,以无人艇船为代表的智能船舶还在环境监测、区域巡航等领域频频“抛头露面”,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也是层出不穷。那么,无人船发展现状如何,未来又将如何走向,会带来怎样的变革……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船级社(CCS)智能船舶工作组组长蔡玉良。

智能化步伐加速

早在上世纪60年代,远程控制的无人艇船队就广泛用于军事领域。近年来,随着自动控制、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船舶有关的环境感知技术、通信导航技术等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为智能船/无人船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技术可行性。

放眼国际,丹麦启动无人船研发项目,挪威开辟无人船试验区,韩国开发了无人船通用技术平台,荷兰正研发利用“浮动自驾无人船”实现载人和货运……

在法律法规层面,相关的研究工作也已提上议事日程。今年2月,美国、挪威、丹麦等9个IMO成员国向海上安全委员会提交了在无人船领域确定立法范围的方案。此外,美国、英国等国已启动无人船的国内立法程序。

在国内,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的“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智慧交通”等战略规划明确提出了“提高船舶智能化水平,培育智能船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水上交通运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的发展方向和工作要求。

战略路径清晰,我国船舶工业届推进船舶数字化、智能化步伐正加速——

据蔡玉良介绍,工信部于2015、2016年分别组织开展了“智能船舶顶层规划”“智能船舶”科研项目,示范船涵盖超大型集装箱船、超大型矿砂船、超大型原油船三大主力船型,目前项目已进入设计建造阶段;

2015年,CCS发布全球第一份《智能船舶规范》,对智能船舶应具备的各项功能提出了具体要求;

中船集团黎明项目38800DWT智能散货船计划在今年年底交付,该船为国内首艘智能示范船,能实现机舱辅助决策、船舶健康管理等功能;

今年3月,海航科技集团与CCS联合国内外六家单位发起成立“无人货物运输船开发联盟”,力争在2021年交付首艘无人货物运输船;4月,大连因泰集团发起智能船舶军民融合项目,拟在京杭运河建造一艘无人概念货船。

经济与安全的潜在优势

蔡玉良认为,对于经济性和安全性的追求是无人船技术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

目前船舶行业仍处于结构调整升级、化解产能过剩阶段,船东对于“智能、绿色、安全、高效”船型的渴求十分强烈,无人船将满足市场越来越高的降成本需求,带来行业在基础设施、管理水平、产业合作模式上的全面升级。

一方面,船上的绝大多数设备,如救生、消防、防污染与生活设施很大程度上是为船上工作人员服务的。在没有船员的情况下,这些设备将不再需要,既减少船舶重量又降低能耗,从而实现船舶建造及运营成本的减少及船舶载货能力的提升。罗罗公司认为,这些因素加上重量和空气阻力的减少将带来12%至15%的燃料节约。

此外,从技术角度来看,整合船舶、港口等实时动态数据有利于优化物流和供应链,提高运输效率。

另一方面,导致船舶海上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决策和操作过失、应急反应不当等人为因素。德国安联保险2012年发布的报告就曾指出,75%—96%的海上事故是人为错误的结果。而在无人船的设计方案中,船舶的操纵主要是通过专家决策系统与远程遥控系统在劳动条件更好的岸上进行操作,从而从根本上减少人为因素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

带来颠覆性影响

罗罗集团船舶总裁Mikael Makinen曾表示,“无人驾驶船舶是船舶行业的未来。智能船舶具有如同智能手机一样的颠覆性,将彻底改变船舶设计和运营的格局。”

蔡玉良也持相同看法,“不仅如此,无人船将对现有的航运模式、法律法规、运营管理和规范标准都产生极大影响”。

从航运模式来看,首先无人船将助力新兴船舶业务的崛起,如船岸一体通信、货物监管控制、在线货运服务等,而远程和自动驾驶营运的数据收集将创造新的商机和市场;其次,无人船通过信息传输进行遥控操作或指令传达,船舶的风险防控重心将转移至网络安全方面;从配套环节上看,无人船相关技术发展,会促进港口、海事等方面信息的聚集,主要表现为物流信息高度融合、海事监管及航路信息智能化;此外,由于没有船员,传统的船舶责任和保险规则也将有所变化。

可以预见,随着无人船的兴起,现行的部分海事法律法规也需要调整以适应新的业态。蔡玉良认为,这主要是涉及几个方面:一是船舶安全法律法规,其中包括《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中关于构造、救生设备、消防船舶配员、信号与报警方面的要求,《国际海上避碰规则》(COLREG)中瞭望航行决等策、灯光信号交互及涉及设计到船员的部分条款,还需考虑常规船与无人船在灯光、信号等方面的交互问题;二是船员管理法规,包括《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国际劳工公约》和《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中关于船员定义及相关要求、安全配员等要求;三是海上权益与责任法律法规中涉及船长责任、海难救助、法律主体和保险责任等内容。

在运营管理方面,无人船航行过程中没有船员对船舶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不再依靠船上人员的操作与经验,因此对船舶系统的可靠性提出较高的要求,同时需要构建设备健康管理体系而依靠系统的可靠性及岸上的远程管理、运维保障;鉴于无人船的相关系统高度集成,以及与岸基网联化、协同化的特性,船旗国、港口国、海关、边防等机构对无人船的登轮监管模式将从以登轮执法为主,转向以自动获取信息的方式进行远程执法;港口与航道需要增加适应无人船运行的基础设施,并调整管理机制。

标准规范方面,针对无人船的特点,有待研究出与之相适应的基础技术标准、安全标准、管理标准、检验评价标准等。

需要全方位支持

伫立在智能化风口,无人船发展前景可期。同时,作为航运业界的一项系统工程,其面临的挑战也是跨专业跨领域的。蔡玉良认为,面对这些问题,需要主管机关、船企、船级社、科研、设计、港口等部门的通力协作。

他建议,开展航运管理及船舶运营模式研究,加快航运企业为适应无人船操作与管理的升级。在关注传统船舶安全问题的同时,研究因船岸一体化给船舶安全带来的新风险。此外,需重点关注在共享经济背景下无人船引发的新业态。

对于无人船涉及的广泛而多层次的海事法律法规体系,蔡玉良建议,秉持“鼓励科技创新热情”和“保障安全有序的谨慎”两种态度结合的原则,对现有海事法律法规开展适用性研究,并根据国际、国内船舶航运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无人船的运营监管政策。

结合无人船具备的高度信息集成、实时共享等特点,蔡玉良建议将智能船/无人船的运营融入大物流循环中,提高物流效率。具体来讲,开发向物流商实时提供舱位预定、货物状态等关键信息的技术,确保交易及货运流程信息的实时性、可靠性,建立基于无人船运营模式的货运信用体系。

在无人船研发的实验阶段,蔡玉良认为,在适宜航区建立一个无人船试验区是极为必要的。他建议,试验区的设立需综合考虑气象、水文条件、信号强度、通航密度等水域情况,构建船舶运营的监督管理模拟环境,重点选择示范效应强的航线。

走向成熟尚需合力推动

在近日举行的2017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上,与会专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将“未来交通”的筹码押在“无人驾驶”上。而对航运业而言,“人工智能+船舶”同样被寄予厚望。

与有人驾驶的船舶相比,“无人船”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第一,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船舶空间;第二,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船员技能;第三,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燃料。这些对无人驾驶船取得长期竞争优势至关重要。从全球物流链上讲,对世界范围内的船舶进行实时远程监控同时,会将船舶更加紧密地整合到物流或供应链中,让全球企业能着力发挥整个船队的最大效率,实现节支增收。

然而,绝不是一个技术或一个交通工具便可包打天下。目前的人工智能驾驶一辆货船出海,完全没问题,但是还不足以操纵在海上面临更多复杂状况的集装箱船。搬走横亘在无人船面前的信息传输安全性、动力装置稳定性以及远程操纵可靠性“三座大山”,以及出台与无人船配套的海事法规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长期来看,航运业正经历根本性的变化,更多的变化仍在孕育之中。无人船的出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然而走向成熟、大规模投入商业使用还需要各方协调、合力推动。正如有专家表示,只有人工智能发展到与人脑可以比拟的“强智能”水平,人类才能完全放手将交通运输交给人工智能。

延伸阅读

两大巨头完成全球首次商船远程操作

原本预计无人驾驶远程商船将在2020年前投入运营,如今看来这个时间可能还会更早。

日前,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与马士基集团旗下拖轮公司Svitzer共同宣布在丹麦哥本哈根港成功完成了全球首次商船远程操作。

据悉,参与此次远程操作试验的拖船“Svitzer Hermod”号,船长28米,2016年由土耳其Sanmar船厂建造,采用Robert Allan的船舶设计,配有罗罗的动力定位系统。远程控制系统就是与动力定位系统相连的,由该船的船长在Svitzer公司总部的远程操作基地进行控制,安全的进行了多次操作。该船停泊在码头旁,先是驶离码头,然后360度掉头,朝Svitzer总部方向航行,然后再次入船坞。

船上的动力系统采用2台MTU 16V4000 M63柴油机,单台功率2000千瓦/1800转。船上还配有各种传感器,使用先进的软件组合各种不同的数据,数据能可靠和安全地传送至岸基的远程操作中心,使船长能充分掌握拖船及周围环境,易于船长远程操作不同的系统部件。

全程参与演示过程的罗罗船舶业务总裁Mikael Makinen表示,“此次全球首次船舶远程操作实验的成功具有历史意义,多年来,我们一直坚信并且预言无人驾驶远程商船将在2020年前投入运营。在Svitzer公司丰富的运营经验和我们专业技术的独特组合下,我们比预期提前实现了目标。”

Svitzer公司首席技术官Kristian Brauner指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拖轮公司,我们一直积极致力于参加无人船项目,开发革新的方式来改善拖船作业的安全和效率,使客户和船员受益。客户反馈、运营成本、环保影响、船舶效率将继续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据了解,罗罗公司和Svitzer公司已经签署了协议,将继续进行船舶远程操作和无人驾驶测试。

罗罗船舶工程技术总裁KevinDaffey透露,罗罗和Svitzer公司还将再进行为期18个月的试验,进行一些拖船作业的无人操作。“我们有许多完全自动驾驶的拖船想法,甚至没有轮机舱也能工作,此次的‘Svitzer Hermod’号只是展示了一些核心技术。”

据了解,此次展示期间,拖船上仍配备了船长和船员,以确保系统出现故障时保证拖船安全。

221 评论

相关问答

  • 人工智能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论文

    智能建筑中的智能化系统是新科技的代表,是顺应时代的产物。智能建筑成为一个整体出现时,智能化系统会有序的、科学的分布在建筑的应用中,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以下是

    WZYHJM1021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国外内河船舶研究现状论文

    建造质量 涉及到船舶的使用寿命 其中包括很多元素 比如最初的设计科学和合理性. 以及船厂的建造能力和管理水平. 以及在建造的过程中不可抗拒的非人为因素. 对于质

    MIA喜欢喵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欧盟智能化作战研究现状论文

    在战争领域,如果说有什么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那就是“变化”。伴随着前沿智能 科技 的飞速发展,智能化时代扑面而来,智能化战争也初露端倪,冲击着人们对战争的原有认知

    咕噜1313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人工智能与妊娠的研究现状论文

    发明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在人工智能孕育期,创立了数理逻辑、自动机理论、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发明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这些成就为人工智能的诞生准备了充足的思想、

    喵星队长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复杂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论文

    步骤基本上包括方案准备阶段。 ⑼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还应把各人的专业?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阶段成果可以按学期列出、模糊,写出来的研究内

    夏侯将军YY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