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57

酸奶娃儿
首页 > 职称论文 > 伊朗核问题研究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挑剔宝宝

已采纳

由来 伊朗的核计划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伊朗巴列维王朝与美国及西方国家关系密切,核技术大部分从这些国家引进。1974年伊朗开始修建核电站等核能利用项目。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后,伊朗的核电站等核能计划陷于停滞状态。 1988年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朗开始经济重建,恢复和发展核能源成为伊朗政府的一个重要议题。1991年伊朗开始与俄罗斯商谈恢复修建有关核电站问题。1992年伊俄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议》。1995年初,伊俄签署俄罗斯为伊朗建造4座商业用轻水核反应堆的合同。随后,两国又签署俄罗斯将从1995年10月开始帮助伊朗在布什尔建设两座核电站以及俄为伊核电站运转提供核燃料等协议。 美国自1980年与伊朗断交以来,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一直对其采取“遏制”政策。美国对伊俄核合作作出强烈反应,坚决要求俄停止与伊朗的一切核合作,并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向俄罗斯施压。 “9·11”事件之后,美国将伊朗列为三个“邪恶轴心”国之一。2002年底,美国公布了其侦察卫星拍摄的有关伊朗中部两处核设施的照片,称伊朗有可能利用这两处设施制造核武器。特别是今年2月,伊朗总统哈塔米宣布伊朗发现并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后,伊朗的核计划遭到美国的“严重质疑”。 为了表明其和平开发利用核能的诚意,消除美国及国际社会的疑虑,伊朗主动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及有关专家访问伊朗。今年2月下旬以来,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组曾多次到伊朗访问,并对伊核设施进行例行检查,其中包括美国曾指控的两处核设施。 6月16日,巴拉迪向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提交有关伊朗核问题报告,指出伊朗未能履行其在核安全保障协议中所规定的申报进口材料及其加工情况的义务。6月19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就伊朗核问题发表“总结性声明”,敦促伊朗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随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核活动进行更严格的检查。9月1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在10月底前公开核计划,以澄清其全部核活动,尽快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进行更为严格的突击检查,终止提炼浓缩铀试验。这一决议遭到伊朗强烈反对。伊朗官员多次声称,伊朗不会在和平利用核能或提炼浓缩铀问题上作出妥协。伊朗早在1970年就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迄未签署该条约的附加议定书。伊朗总统哈塔米19日首次表示,伊可考虑有条件地停止其浓缩铀提炼项目,前提是“伊朗发展民用核计划的权利得到保证”。伊朗官方通讯社20日报道说,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的会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伊朗政府认为“伊朗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的条件已经成熟”。形势方面一直在变化,具体关注下人民网的专题还有CCTV的以及中华网上的这几个专题栏目,更新都比较即使,也有相应的分析

248 评论

童鞋哈哈

兄弟,给转发一个吧,我也急用啊。qq邮箱:

205 评论

超级飞侠包警长

目前国际形势 伊朗核问题开始的时候, 本来根本没有中国的事. 而且中国在伊朗的利益也不大, 仅仅是进口一些伊朗石油而已, 并没有石油开采权. 伊朗对中国也是不理不睬.而现在, 中国资本大举进入伊朗, 拥有伊朗石油的开采权, 这根本就是"火中取栗"嘛, 如果不是艺高人胆大, 有底气, 谁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偏偏往伊朗做大规模石油投资?! 日本敢吗? 法国德国英国敢吗? 印度敢吗? 中国原本就和伊朗问题无关, 现在突然大举投资而变成了利益相关者, 入庄做局, 没有程咬金的三板斧, 你敢去拦路打劫?!而日本在伊朗的开采权, 目前岌岌可危, 因为美国主子"很恼火". 可是日本"真的不想走", 因为宿敌中国一直在盯着日本手中的开采权. 从日本手把伊朗最肥的油田的开采权拿过来, 那中国可是赢双倍的(一消一涨就是双倍的变化). 这就要看日本和其主子讨价还价的结果如何了, 钓鱼岛军演的假新闻, 估计就是主仆间讨价还价的第一个结果.忽惊涛突然大力插手伊朗问题, 没有底气, 谁敢拦路抢劫美国?! 现在中国成功做了庄家. 如果没有一定的把握, 谁敢为了坐庄投入那幺大的资本去赌博(目前都是帐面资本)?! 忽惊涛的胆气可以排在毛之后了. 而且忽惊涛这次出访美国, 除了一通含糊不清的允诺, 美国人什幺也没有得到(纽约日报已经说了大家也应该看了). 其胆量确实非凡. 以忽惊涛谨慎认真的性格, 可以说, 中国的军事实力增长( 核武和常规军力), 一定是让人满意的.对美国而言, 中国就是伊朗核问题中半路杀出的程咬金. 让美国的行贿代价, 突然大增数倍. 美国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中国, 所以突然间中日东海冲突加剧, ***来个终统, 钓鱼岛军演假新闻, 美印来个核协议, 美日新安保条约, 人民币升值"压力"又来, 贸易逆差又"大幅加剧", 南海渔民被枪杀, 国内出现反改革的强大声音. 我就不信, 世间万物是独立不相干的.付费给你写另一半

130 评论

liyaze0102

目前国际形势 伊朗核问题开始的时候, 本来根 本没有中国的事. 而且中国在伊朗的利益也不大, 仅仅是进口一些伊朗石油而已, 并没有石 油开采权. 伊朗对中国也是不理不睬. 而现在, 中国资本大举进入伊朗, 拥有伊朗石油的开采权, 这根本就是"火中取栗"嘛, 如果 不是艺高人胆大, 有底气, 谁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偏偏往伊朗做大规模石油投资?! 日本敢吗? 法国德国英国敢吗? 印度敢吗? 中国原本就和伊朗问题无关, 现在突然大举投资而变成了利 益相关者, 入庄做局, 没有程咬金的三板斧, 你敢去拦路打劫?! 而日本在伊朗的开采权, 目前岌岌可危, 因为美国主子"很恼火". 可是日本"真的不想走", 因为宿敌中国一直在盯着日本手中的开采权. 从日本手中把伊朗最肥的油田的开采权拿过来, 那中国可是赢双倍的(一消一涨就是双倍的变化). 这就要看日本和其主子讨价还价的结果如 何了, 钓鱼岛军演的假新闻, 估计就是主仆间讨价还价的第一个结果. 忽惊涛突然大力插手伊朗问题, 没有底气, 谁敢拦路抢劫美国?! 现在中国成功做了庄家. 如果没有一定的把握, 谁敢为了坐庄投入那幺大的资本去赌博(目前都是帐面资本)?! 忽惊 涛的胆气可以排在毛之后了. 而且忽惊涛这次出访美国, 除了一通含糊不清的允诺, 美国人 什幺也没有得到(纽约日报已经说了大家也应该看了). 其胆量确实非凡. 以忽惊涛谨慎认真 的性格, 可以说, 中国的军事实力增长( 核武和常规军力), 一定是让人满意的. 对美国而言, 中国就是伊朗核问题中半路杀出的程咬金. 让美国的行贿代价, 突然大增数倍. 美国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中国, 所以突然间中日东海冲突加剧, ***来个终统, 钓鱼岛军演假 新闻, 美印来个核协议, 美日新安保条约, 人民币升值"压力"又来, 贸易逆差又"大幅加剧", 南海渔民被枪杀, 国内出现反改革的强大声音. 我就不信, 世间万物是独立不相干的. 这一切, 中国都预计着的(招招都被中国化解了), 要参加这场赌局坐庄, 没有一整套的应变 方案, 那是傻瓜. 中国第一次出远门坐庄, 其胆量和实力, 俺甚感欣慰. 各位别忘了, 中哈 管道通油了, 俄国管道开工了, 尼日利亚石油份额拿到了, 苏丹石油一直没有停过, 沙特的 石油协议初定了. 伊朗的石油, 对中国而言是非要不可的吗? 六国伊朗问题刚刚在纽约流产了. "六国外长会议未就伊朗问题取得明显进展". 意料之中, 中国拦路打劫, 不劫够本钱, 也不会去掺和伊朗问题. 中国横插一杠, 美国佬当然不会放过中国. 看吧, "东盟宣布将在 2020 年前建立安全共同体 ", 傻瓜都知道, 这个"安共体", 就是针对中国和上合, 特别是南海领土. 一个中国后院--东南亚的军事同盟, 对中国威胁是最大的. "这是东盟成立近 40 年来第一次举行国防部长会议。除缅甸外,东盟其它 9 国的国防部长或 副部长出席了本次会议。以提高东盟各国打击跨国犯罪和恐怖主义,并加强海事安全和灾难 救援的能力。" 东盟同志这个时候来搞这个会议, 美国同志的启发教育一定没有少忙. 晚些 时候, 大家就可以看到, 拉美和中国又要幽会一次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 不过, 让拉美成立 "安全共同体""反恐", 难度大得多. 其实, 中国就算不打劫伊朗问题, 美国佬也不会让中国舒服. 现在中国赚了个大本钱, 美国 满世界还真找不到和这个伊朗问题分量相当又可以恶心中国的问题. 中国一个筹码换好几个. 值! 东盟的安全共同体, 夭折的可能性大于 80%. 其实东盟中, 大家都知道, 谁也不服谁, 可以 说, 如果这次会议是东盟成员国牵头的, 你我就是想破脑袋, 也想不出谁有这能力. 印尼? 伊斯兰国家, 在东盟地位已经不如昔日, 国内多次内乱, 元气大伤, 1990 年时炮击泰国海军, 与马来西亚有纷争, 仇视越南的***, 它要牵头, 哪有人跟. 马来西亚牵头, 印尼第一个反 对. 越南? 更没这个能力, 越南现在在东盟, 跟弃儿似的. 新加坡? 不想活了? 上次李皇子 访问台湾的苦头还没吃够? 泰国和中国关系挺好, 缅甸干脆都不参加这次会议. 谁都知道这 种会议会让中国中枢神经兴奋异常. 所以我敢肯定的说, 这次会议, 美国人的影子少不了! 目的就是针对中国在伊朗问题中横插一杠. 美国想另外搞几个筹码来和中国交换. 美国知道, 东盟特别是南海诸国, 确实有这种"共同对付中国的需求", 但是也知道, 东盟是 扶不起来的阿斗. 所以这次会议说 2020 年才成立"安共体", 2006 年开会, 告诉全世界他们 2020 年建立"准军事同盟", 14 年? 这不是有病是什幺. 中俄建立上合, 那可是一声不吭突然 就成立了. 正如"会叫的狗不咬人". 上合成立前, 可是一个屁没放的. 所以我觉得, 东盟这 次会议, 根本就是试探中国的反应. 他们拿了美国的钱, 可也怕得罪中国. 来这幺一次会议, 却说 2020 年才建立. 贻笑大方. 欧盟建立安全共同体都还没有成功, 东盟有什幺比欧盟更 有利的条件?! 当然, 中国绝对会防. 因此可以说, 如果没有美国, 谁能牵这个头? 而且明知道会触动中国的中枢神经. 谁也不想 先挨中国一拳. 东盟都知道美国什幺心思: 让东盟先挨拳,

93 评论

Luck丶美人蕉

《奥巴马的战略变革与中东时局发展》,载《西亚非洲》2009年第11期【摘 要】奥巴马上台以来,力图从整体上缓和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弥合与伊斯兰世界的分歧,借助埃及、约旦、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等中东盟友的策应和支持,带动中东和谈取得实质性进展,谋求与伊朗关系的可控发展或战略缓和,稳健完成从伊拉克撤军,并加强在阿富汗的反恐行动,最终完成对布什政府时期中东战略的修正与变革,进一步维护美国的战略利益。奥巴马可能在一些方面取得成果、甚至突破,但在阿富汗反恐,以及中东和谈问题上会面临强大阻力。《中东地区与国际体系转型辨析》,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第6期【摘 要】中东国家,尤其是伊斯兰国家与国际体系之间存在复杂的辩证关系。从发展水平看,多数国家在世界发展体系中居于边缘位置。但从中东的能源储量、地缘位置、文明发展模式及其对世界的影响等因素看,中东又绝不是世界的边缘地带,而是接近国际体系的中心地区。尽管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有识之士也正在做出努力,推动自身文明与国家的转型、改革与发展。《国际能源形势与中国的发展进程》,载《和平与发展》2008年第2期【摘 要】当前,国际形势稳中有乱,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能源安全问题突出。各大国在制定国家能源战略方面注重内外兼顾、多元并举、综合协调。今后较长时期内,中国能源缺口会进一步增大,能源问题已经并将继续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之一。《中东动荡内因探析》,载《西亚非洲》2008年第7期。【摘 要】中东局势长期为世界所关注。可以说,冷战开始后超级大国的激烈争夺,以及冷战结束后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组织的介入与干预是导致中东地区动荡不定的关键因素,而能源储量、地缘位置、政治运作,以及领土领水争端、民族宗教矛盾等因素则是影响地区局势的重要内因。外部势力长期介入使内因的复杂性愈加凸显,而在某种程度上,内因的存在与发展反过来给外部势力进一步介入中东提供了理由和借口。从长远看,中东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地区国家的深刻自省与联合自强。《布什政府中东战略的得失 》,载《和平与发展》2008年第3期。【摘 要】布什政府执政8年来,一改克林顿时期的中东战略,推行先发制人的主动进攻战略,导致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泥潭难以自拔,还使整个中东及阿富汗局势动荡,伊朗核问题更将成为美国下届政府的负面遗产。然而,美国内的石油及军工利益集团却从布什政府中东战略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这也是布什政府对其中东战略始终不作调整的根本原因。《影响中东局势的大国因素》,载《和平与发展 》2008年第4期。【摘 要】长期以来,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以及印度等大国高度关注中东局势并在该地区展开竞争。各大国在中东既有斗争与竞争,也有协调与合作。大国在中东活动的两面性一直存在,过于强调竞争或过于看重彼此协调与合作都是片面的。《美国对中东战略与伊朗核问题的发展》,载《西亚非洲》2007年第8期【摘 要】2001年以来,美国在应对两伊、反对恐怖主义等问题上面临的困境继续恶化。布什政府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实际在减少,伊朗以及该地区极端势力对美国的斗争也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美国与伊朗关系可望维持“斗而不破”。从总体看,大中东局势在向动态相持阶段发展,战略僵持或战略缓和都可能是美国与伊朗关系的下一步选项,但发生新战争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中东乱局中的美国选项》,载《瞭望》2007年第22期。【摘 要】中东乱象丛生,进一步加剧了美国在该地区的困境过去的一周时间里,中东部分地区“战火重燃”,加重了人们对该地区局势的忧虑。以色列频频向加沙巴勒斯坦自治地区发动空袭,以军方5月24日还在约旦河西岸逮捕了30多名哈马斯高级成员。巴以局势持续紧张。《大中东形势进入动态相持阶段》,载《和平与发展》2007年第3期。【摘 要】美国在伊拉克、反恐等问题上面临的困境加剧,布什政府因伊朗核问题再次发动战争的可能性减小:伊朗以及中东地区极端势力的反美斗争将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以内;美国内及大中东地区外部的促和力量在上升。大中东局势正在进入动态性的战略相持阶段,短期内发生新的战争的可能性基本排除。《美国的中东政策与中东时局发展——对当前中东形势的几点思考》,载《西亚非洲》2005年第2期。【摘 要】今年2月2日,布什发表的国情咨文显示,中东地区将继续成为美国的对外战略重点。未来4年,美国对中东政策所失将远大于所得,美国在推进中东“民主改革”、武力对付个别国家、推动巴以和谈以及控制伊拉克局势等方面,都面临重重挑战和困难。从近几年中东局势可以看出,美国本可以采用非战争手段在中东达到它的诸多战略目标,但布什政府班底却选择了不恰当的战争方式。美国的实力受损,甚至可能将引发一段时期内美国国力的衰落,其中东政策确有些易放难收。《中东和平:呼唤一声太沉重——中东形势发展概览》,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10期。【摘 要】中东时局充满不安定因素,诸热点将长期存在并继续影响该地区和世界局势。导致中东地区局势紧张的背景和原因极为复杂。阿以矛盾和宗教纠纷难以在短期内彻底解决,超级大国美国以及俄、英、法、德、日、印等世界强国将继续在该地区展开争夺。在大国尤其是美国中东政策带来的持续高压和冲击下,中东地区将面临巨大转型,转型期内将充满动荡和变数,并会持续影响世界局势。《布什的大中东构想》,载《和平与发展》2005年第4期。【摘 要】布什新任期继续以“反恐”名义整合中东,清除所谓的“暴政”和“专制”国家,促进大中东地区国家的“民主改造”。未来几年,美国将按规划,加大对中东地区大国施压力度,以期形成“民主改革”和“自由传播”的浪潮,并在保持绝对战略优势的情况下,可能会取得一些成果,但也面临方方面面的困难和挑战。《布什政府的滑铁卢还是里程碑——中东时局的新发展》,载《国际交流》2005年第1期。【摘 要】未来4年,中东继续成为美国的对外战略重点。分析近年来的局势发展可以看出,美本可以采用非战争手段在中东达到其诸多战略目标,但布什政府班底却选择了战争之路。未来,布什政府的政策可能易放难收,其中东政策所失将大于所得,这可能将继续损害美国的软硬实力,并引发一段时期内美国力的衰落。《阿富汗新政府:困难与希望并存》,载《和平与发展》,2005年第1期。【摘 要】阿富汗终于完成首次总统大选。阿富汗人民和各种政治力量渴望和平稳定以及美国和国际社会的支持为新政府的执政奠定了基础。但新政府面临的国家重建和发展的任务艰巨,新的政党纷争和政治不稳定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新政府面临的是希望与困难并存的局面。《中东和平需要新思维》,载《亚洲论坛》2003年第3期。【摘 要】中东和谈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后,核心分歧凸显,矛盾错综复杂,以色列政局变化与政见分歧,阿以力量对比失衡和美国对以色列的实质偏袒等不利因素,使和谈目前陷于僵局,巴以谈判在沙龙两度组阎期间,饱经磨难.美国和国际社会目前努力推动实施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人们无疑盼望和平早日到来,但对于中东局势而言,悲观预测却往往总是正确的,中东和科仍将在世界人民尤其在巴以人民的渴盼中望眼欲穿,充满期待。《中东和谈:跌宕起伏,风雷激变》,载《和平与发展》2004年第2期。【摘 要】中东和谈启动 12年来 ,曾一度取得重要成果 ,几次出现重大突破。但由于以政局变化与政见分歧、阿以力量对比失衡和美对以的偏袒等不利因素 ,中东和谈至今仍陷于僵局。《国际反恐得失评价》,载《和平与发展》2004年第3期。【摘 要】“9·11”袭击事件以来 ,国际社会在联合推进反恐方面取得了进展。但美国在反恐中奉行单边主义强硬政策 ,导致国际社会的广泛不满 ,也加剧了恐怖主义的报复行动 ,国际反恐效果很不理想。这其中有许多深刻教训需要国际社会认真反思和汲取。《犹太人的神话与现实》,载《国际展望》2002年第8期。【摘 要】前言 犹太民族是一个难以书写的民族。他们充满智慧、才华横溢,他们却在几千年的流亡之苦中饱尝人间的风霜刀剑。她的历史是一部璀璨的文明发展史,同时又是一部写满苦难的辛酸史,他们中涌现的文明巨匠和巨商大贾灿若群星。提起犹太民族,人们总能想起许许《中东阿拉伯三国如何对待宗教极端主义》,载《亚非纵横》2002第2期。【摘 要】宗教矛盾与民族冲突有时是交叉的,处理好宗教矛盾同时也就缓解了民族纠纷和隔阂,有利于民族和解。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与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相联系的一系列恐怖事件,已经引起许多存在相关问题国家的严重关注。妥当处理不同文明之间、同种文明内部不同派别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最大限度地抵消其负面影响,团结社会各阶层和派别力量促进而不是阻滞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是摆在面临宗教与民族问题的国家面前的重要任务之一。《北非地区政党情况述评》,载《阿拉伯世界》2001年第3期。【摘 要】北非地区政党的形成与发展很不平衡,尽管这一地区的多数国家已建立和推行西方式的资产阶级政党制度,定期举行大选,但实际上执政党力量常常居压倒优势,反对党力量十分弱小,地区国家政党制度的运作常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制约.主要政党的领袖在多数北非国家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地区政党大致可以分为阿拉伯民族主义政党、阿拉伯社会主义政党、社会党、共产党和伊斯兰政党等几种类型.《伊拉克:面壁十年图破壁——海湾战后10年的美伊关系》,载《阿拉伯世界》2000年第4期。【摘 要】海湾战争结束以来,美国采用武器核查、禁飞区轰炸、石油换食品计划及分化伊拉克盟国等手段,想方设法对伊进行制裁,使伊拉克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伊拉克针锋相对,在国内国际采取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反制裁斗争并取得成效。阿拉伯国家因形势变化重新分合。从当前看,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尚须时日。伊拉克仍存有不测因素。《“9·11”后土耳其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浅析》,载《亚洲论坛》2002年第2期《从四面出击到四面楚歌——简评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载2007年第4期《当代世界》《濒临失败的美国“大中东战略”》,载《当代世界》,2006年第12期《“9·11”反恐困境五年》,载《瞭望》2006年第37期《巴勒斯坦问题回眸》,载《国际资料信息》2005年第11期《布什中东战略“新思维”的理想与现实》,载《当代世界》2005年第7期《国际反恐喜忧参半:“9·11”恐怖袭击发生三周年追记》,载《亚洲论坛》2004年第3期《伊战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什么》,载《亚非纵横》2003年第2期《风云激荡 忧喜俱存——2000年的中东地区形势》,载《亚非纵横》2001年第1期《中东和平:渐行渐远》,载《新华文摘》2001年第8期《中东和平进程十年回顾》,载《阿拉伯世界》2001年第1期。《中东和谈:打破僵局尚需艰辛努力》,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国际政治》2002年第1期,原载《西亚非洲》2001年第5期《是非恩怨话中东百年》,载《瞭望》2000年第47期《静观中东和谈前景》,载《瞭望》2000年第15期《中东和平进程:最后攻坚 山重水复》,载《国际展望》2000年第6期《阿以关系中的难点:耶路撒冷最终地位问题》,载《国际展望》1999年第14期《不见“和”气生财:和平僵局损害巴以经济》,载《国际展望》1997年第20期《从内塔尼亚胡上台看以色列人的心态》,载《当代世界》1996年第7期

297 评论

相关问答

  • xx集团绩效考核问题研究论文

    企业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作为 人力资源管理 重要内容的绩效管理是所有企业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绩效管理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贪吃的懒妞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丹麦队和伊朗队议论文范文

    脚背绷直,触球点为球心下方,使力踢

    baicaitee909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伊斯兰法研究论文

    在法学领域中,比较法(Rechtsvergleichung)是不同国家或地区法律秩序的比较研究。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法学论文比较法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

    川猫之介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mba论文核心研究什么问题

    论文的核心是指论文所阐述的主要观点、论点和研究成果。一篇论文的核心应当体现作者的创新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并且应当有明确的论证结构和完整的论据支撑。在写作过程中,应

    Lisa艳艳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企业存货核算问题的研究论文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存货的影响 论文摘要: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对存货在入账价值,发出计价及期末计价等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这些影响减少了人为操纵企业利润的可能,使得存

    华尔街学徒工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