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1

yuyanyanbobo
首页 > 职称论文 > 陈洪绶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谷穗的宝贝

已采纳

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出生于明末乱世,一度出家为僧,号悔僧。后世研究者称他为稀有的“全才”,花鸟、山水无一不通,尤精人物画,被美国汉学家、艺术史学家高居翰称为“继李公麟(北宋画家,擅长白描人物)之后,最伟大的人物画家。”

《水浒叶子》内页,陈洪绶,黄君倩刻,四川省图书馆藏。

早熟的天才

1598年(明万历二十六年),明神宗已连续不上朝12年,南方由文人形成的在野集团纷争不断,北方的建州女真统领努尔哈赤加速对女真诸部的征伐。

这一年,浙江诸暨的仕宦子弟陈于朝迎来他第二个儿子,取名洪绶,小名莲子。

陈家子弟从汉代起就在朝廷做官,高官辈出,但陈于朝却止步于秀才,累试不第。陈洪绶9岁时,陈于朝郁郁而终。

虽然家道中落,但陈洪授依然受到很好的教育,并且很早就显现出绘画的才能。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4岁时,去未来岳父家上课,淘气地在人家墙上画出巨大的关公像,栩栩如生,让岳父大吃一惊,以至于设案供奉起来。

10岁前后,陈洪绶的才能已经让他的老师蓝瑛、孙杕自叹不如。14岁,陈洪绶“悬画市中”,可以“立致金钱”。

19岁,陈洪绶与妻子学习骚体期间,用两天的时间完成了12幅白描人物插图《九歌》。

高居翰称,此时陈洪绶的画细腻节制,极为精巧,“不但在风格上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同时,在意象上也很耐人寻味。”体现出陈洪绶作为少年天才早熟的一面。

这个期间,陈洪绶参加了乡试,考取生员,走上了父亲以及当时士大夫子弟唯一的生存模式——仕进用世,光宗耀祖。

少年时代结束,现实铺天盖地而来。

饮茶图,陈洪绶,私人收藏。

功名与画名

用“全才”、“伟大”、“有太古之风”这些词语用来形容陈洪绶是苍白的。中国艺术幽远的长河之中,带着这些标签的画家,如过江之鲫。陈洪绶是复杂的,他既是非凡卓越的画家,也是平凡郁郁不得志的落第儒生。乱世遗民又给他的人生添加了更多戏剧化色彩。

陈洪绶遵循着教育的指导,将前半生耗于科举,但不幸与他的父亲一样屡试不第。1624年,陈洪绶26岁,科举连续失利,青梅竹马的爱妻去世,接连打击让他出现酗酒的问题。

1636年,皇太极继位,将国号改为“清”,与南明分庭抗礼。1638年,皇太极第9子福临出生。这年,41岁的陈洪绶再次落榜。为了继室和8个孩子的生计,陈洪绶需要找到更多的经济来源。

尽管如此,台湾明代文学研究者林宜蓉认为,陈洪绶的命运依然比大部分默默无名、穷困潦倒的画家好很多。他早早就以画技扬名,画作在市场上也是“片纸尺绢,为世所珍”。

荷花鸳鸯图,陈洪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不过,中国传统上“重道轻艺”,在诗文书画四艺中,绘画又是最末一样,所以职业画家备受歧视。肩负着的“光宗耀祖”职责的陈洪绶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从未因为自己的画名而沾沾自喜。

不能取仕,画得再好也不会被人认为是“文人画”,高居翰觉得,“陈洪绶或许是这么想的,既然要做职业画家,干脆就彻底一点。”

陈洪绶的作画手法更加恣意,甚至使用了一些“庸俗”的要素,如古怪的笔法,戏剧化的姿态,夸张的表现手法。高居翰认为陈洪绶的天才,让他可以脱离僵化的传统技巧,从“低劣文化”中获得新鲜的材料,在表达自我的同时,将这些娱乐大众的题材,发挥到极高的境界。

这个方法,在陈洪绶为戏曲和小说等通俗读物设计版画插图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玉堂柱石图,陈洪绶作,故宫博物院藏。

晚明是中国历史上木刻雕版最活跃的一个时期。明刻本,从古至今都是书画收藏家的至爱。这其中,人物版画成就最高的就是陈洪绶。而四川省图书馆所藏的黄君倩(亦作蓓)刻《水浒叶子》是目前可知,陈洪绶版画中最早刻版的作品。

《水浒叶子》之鲁智深,陈洪绶,黄君倩刻,四川省图书馆藏。

叶子,是明末盛行的“桌游卡牌”。有考证认为叶子就是马吊牌,即现代麻将牌的前身;也有说叶子可作为酒牌,在行酒令时使用。

《水浒叶子》原有数个版本流传,包括文史学家郑振铎所收藏的黄肈初刻本(约刻于崇祯十四年)。上世纪70年代,广州收藏家王贵忱发现了一本约刻于天启年末,崇祯年初的《水浒叶子》,并将它赠送给了时任中联部副部长的李一氓,希望可以将其出版。据黄苗子回忆,王贵忱曾担任李一氓的警卫员。

这本册子共白描40位水浒人物,无背景,打扮、姿态、角度各异。据陈洪绶的赞助人张岱的记录,《水浒叶子》创作的原因是为了接济一户贫困的文人家庭。

与19岁时,用两天的功夫 *** 创作《九歌》人物图不同,陈洪绶兢兢业业花了4个月的功夫才画完《水浒叶子》。

同时,陈洪绶也摒弃了青年时代精致的笔触,使用棱角转折,短粗结实的“粗俗”笔法描绘人物。他笔下的水浒人物身体扭曲变形,手势夸张,使得整个牌面十分活泼。

高居翰解释这是一种强而有力的表现手法,可能参考了戏曲的身段,古代的手法以及当时通俗画的风格,“这些做法与文人画家笔下那种举止内向且欲言又止的人物典型,似乎南辕北辙。”

杂画之饮酒图,陈洪绶。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高居翰不相信这是陈洪绶仅仅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采取的做法,他觉得陈洪绶是在故意的脱开“高雅艺术”的限制,用更灵活的民间材料表达自己的想法,即迎合当时文人“在爱情传奇、 *** 和游戏等私密的领域里,找寻诚意或真实……”的趋势。

而陈洪绶等一干文人对于雕版的热情,也将这个平民化的商品提高到前所未有艺术和技术高度。

354 评论

xiaoyizhu8

Throughout the life of Chen Hongshou,as an outstanding unrest,experienceunfortunately lifeis rough,stillwith extraordinaryartistic talentandconsummate artistry,achievementoutstandingLeila,Yuzhuogrotesque withconciseand vividlines,vividlyrecreates the originalbook of thecharactersand story,with high artisticappreciation and collection this paper,combined withChen Hongshou's life experienceand hiscreation ofShuihu leaveshistorical background,do someanalysis from theShuihu leavesart formsand artistic featuresofChen Hongshou's classicline drawing work"Shuihu leaves",expounds someideas Hongshou leavesShuihu leavesartcharacteristics

209 评论

妞我等你长大

陈洪绶虽不以书法名世,但其于书法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是相当惊人的。陈洪绶作书严循中锋用笔之法,他深谙掌竖腕平执笔的奥秘。其间虽小有以侧锋取妍处,但他能立即将笔调整过来。如此高超的控笔能力,无疑只能以掌竖腕平执笔法为之方可。再有,书法所要求的“回藏”、“提按”、“顿挫”、“绞衄”、“呼应”等等笔法要略,在他的运笔过程中,似无一处有缺憾,只是他做了无痕迹罢了,这也正是大相不雕、信言不美、修养至炉火纯青境界的具体体现。从其书作中,我们可以感到,陈洪绶作书,心态是愉悦恬静、轻松欢跃的,书写过程对他来说似乎是一种最甜美适畅的享受。因此可以说,陈洪绶已找到了一种执运笔法的最佳方式,而这方式正是书法执笔、运笔的“真义”,在这“真义”中,书法的中锋运行、回藏提按以及顿挫绞衄,全都是为畅爽书写且写出美感服务的。清代包世臣将陈洪绶的书法归在“逸品上”,评曰:“楚调自歌,不谬风雅。”方邵村与周亮工论画时说:“逸者轶也,轶于寻常范围之外,如天马行空,不事羁络为也。亦自有堂构窈窕,禅家所谓教外别传,又曰别峰相见者也。”吴修在《明代尺牍小传》称“章侯书遒逸”。这种“逸”无疑是在审美情趣上受师友黄道周、倪元璐影响,所谓“师其心而不师其迹”也,黄涌泉先生分析陈洪绶书法是早年从欧阳通的《道因碑》用功,中年参学怀素,兼收褚遂良、米芾之长,并得力于颜真卿的三表。黄先生大抵是综合从三百年来各家对陈洪绶书法的简识,实质上从“气格”上辨析陈洪绶书画是同调的,因人物画的线描书法是关键所在,如宋徽宗虽创“瘦金体”,也纵然逃脱不了从欧取骨这一法则,杜甫讲“书贵瘦硬方通神”即是此理。陈洪绶的行书为长方的字形,内敛的结体,外拓的撇捺,细劲的笔致,如中宫收紧之波挑、长捺、抛钩等这些都是从唐人写经体中所取法。再则劲峭秀逸的书体用来题款与画面相得益彰,精通其理的赵吴兴一语道破“画法关通书法律”,历代的工笔画题款大致如此,若用肥硕的东坡体题陈洪绶画款岂不笨拙而使画面主次不分。反之,若徐渭的大写意画用瘦硬劲秀的书体题跋明显“失调”了,所以画家笔法必然与其画同调,亦即书法是为画法的用笔与题跋相辅的,鉴定古代书画从画法与题款的笔法来分析也是关键所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张大千造假“四僧”蒙世人,而其作伪金农与陈洪绶两家题款解决不了,他自言因金农“金石气”的气格高古无从落笔。而陈洪绶的假款相传为研究陈洪绶的谢稚柳所为,当然这一公案谢先生并未认可。 陈洪绶的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版画方面。明代至清初是中国版画的黄金时代,尤以萧云从、陈洪绶两位主持画坛的大家之作为最。萧的传世木版画以山水为佳,而陈洪绶则独霸人物画坛。陈洪绶所作版画稿本,主要是书籍插图和制作纸牌(叶子)用,著名的有《九歌图》及《屈子行吟图》十二幅,《水浒叶子》四十幅,《张深之正北西厢》六幅,《鸳鸯冢娇红记》四幅,以及他逝世前一年所作的《博古叶子》四十八幅等。1638年,来钦之的《楚辞述注》付梓时,陈洪绶的《九歌图》被作为插图,付诸木刻,影响极大。他所创作的屈原像,至清代两个多世纪,无人能超过,被奉为屈原像有经典之作。《水浒叶子》是陈洪绶二十八岁时,花费四个月所作的另一组版画精品。陈洪绶在这套《水浒叶子》中,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从宋江至徐宁凡四十位水浒英雄人物。陈洪绶大量运用锐利的方笔直拐,线条的转折与变化十分强烈,能恰到好处地顺应衣纹的走向,交代人物的动势。线条均较短促,起笔略重,收笔略轻,清劲有力。这套图一出世,不仅民间争相购买而且博得了一班文人画友的交口称赞。明末,陈老莲的《水浒叶子》遍传天下,以致后世绘写水浒英雄的画工很难脱出他的范畴。《西厢记》是陈洪绶给书籍作插图最多的一种,流传有张深之的《正北西厢》、李吉辰本《西厢》及李卓吾《评本西厢》三种。张本的六幅插图中,第一幅为莺莺像,其余直接描绘原作内容有《目成》、《解围》、《窥简》、《惊梦》和《报捷》五幅,出色地表现了陈洪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高度的艺术水平。《博古叶子》(图2)是陈洪绶去世前一年所作。由陈洪绶的好友、明末徽派最著名的刻工黄建中所刻。这套图共四十八幅,黄建中的精湛技艺,与陈洪绶的设计堪称珠联璧合,忠实地展现了老莲晚年的画风和精神状态。人物造型和线条要比壮年期高古,人物头大身短,显得颇有稚趣,线条布置愈趋自然、散逸、疏旷,不像壮年期那样凝神聚力,细圆而利索,但更加苍老古拙,勾线也十分随意,意到便成。其人物及笔墨的舒缓状态,达到了中国传统文人审美的最高境界。曾经一度出家的陈洪绶,对于道释图像也多有涉足。《无法可说图》画一罗汉,高鼻深目,面颔奇异,手把藤杖坐在顽石上。罗汉耳孔穿环,嘴唇微启,似乎正在向面前跪拜之人说法。这一跪拜的人形貌也颇奇异,神态专注而虔诚。人物造型很可能受五代禅月大师贯休的影响,并经陈洪绶特有的变形处理,古朴率真。《观音像》是他晚年的另一幅佛画精品。图绘一男相观音,身披白衣袈裟,手执拂麈,端坐菩提叶团上。细眼长眉,方面阔耳,雍容大度。其风格状貌,一如论者所谓“躯干伟岸,衣纹细劲清圆”。画面上方以一半篇幅书《心经》,字体劲秀,末署“云门僧悔病中敬书”。综观陈洪绶在人物画上的成就,壮年时已由“神”入“化”,晚年则更炉火纯青,愈臻化境。造型怪诞、变形,线条清圆细劲中又见疏旷散逸,在“化”境中不断提炼。直到近代,陈洪绶的作品还受到鲁迅的极力推崇。鲁迅早在壮年就着手于陈洪绶作品的搜集,晚年还预备把他的版画介绍出来。这一切,都说明了陈洪绶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位光彩熠熠的伟大画家。一、在中国美术史上,独立创作一组个性极强的历史人物而达到特殊效果的,《水浒叶子》是显著的里程碑;二、夸张的人物造型是基于深刻的精神气质性格特征,他的想象力在此显示出极强的说服性,叶子成为他人物画作风的有力说明,而且解释了为什么对后世有如此大的影响;三、他利用各种作画技法适应不同题材,如用折笔或粗渴之笔表现英雄、细圆之笔表现文士美人、用游 丝描表现高古,成为中国传统人物画法的丰盛宝库。陈洪绶一生秉性孤傲倔强,吞恨而终。他是一位擅长人物、精工花鸟、兼能山水的绘画大师,与北方崔子忠齐名,号称“南陈北崔”。当代国际学者推为“代表十七世纪出现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家之中的第一人”。著有《宝纶堂集》、《避乱草》等作品集。

347 评论

相关问答

  • 陈婷研究生论文

    70岁的张艺谋拍出了自己最想拍的电影。 虽然因为“技术原因”,《一秒钟》未能在“金鸡奖”上公映,但这并不影响观众对它的期待。 上映8天,《一秒钟》票房破亿。 昨

    我是睡觉大王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研究河南发洪水的论文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自然灾害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城市是人口和经济高度集聚的主要场所,自然灾害对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是巨

    0.0哆啦A梦0.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论文陈述研究过程

    第一步,选题; 即选择研究课题,确定主攻方向,是撰写论文的第一步,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选题必须符合选题原则。 选题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研究成果的质量水平。选题有

    小熊加旺旺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地铁站防洪预案及研究论文

    工作方案要把某项工作的工作内容、目标要求、实施的 方法 步骤以及领导保证、督促检查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出具体明确的安排。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汛期防洪应急工作

    柔柔1989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山西暴雨洪水规律研究论文

    分布•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极广,除沙漠、戈壁、极端干旱和高原山区外,大约2/3的国土面积上存在着不同危害程度的洪水灾害,全国600多座城市90%都存在防洪问题,西高

    吾是土豆泥 9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