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4

恰恰小资
首页 > 职称论文 > 非常规油气投稿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清晨小雨818

已采纳

2021年8月20日,《科学》(Science)杂志刊发文章《非常规油气开发影响地表水的大样本证据》(Large-sample 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development on surface waters)称,基于美国的几个地点水力压裂研究发现,与水力压裂相关的某些离子有小幅增加。这些小幅度的增长出现在新井投产后的90 180天,这表明地表水受到了一些污染。 非常规油气开发对水质的影响是一个主要的环境问题。该研究建立了一个大型地理编码数据库,将几个页岩区的地表水测量数据与通过水力压裂的水平钻井数据结合起来,以分析美国水域中油井时空变化是否与异常的盐浓度有关。研究分析了4种离子,发现在新的水力压裂井中钡、氯和锶的浓度有很小的增加,但溴化物没有。所有的离子在开井后的91 180天内都出现了较大的增加,但在量级上仍然很小。虽然这种方法不能确定非常规油气开发对地表水影响的确切方式,但它对于估计新的压裂活动和附近地表水质量变化之间的联系非常有效。 研究发现新的水力压裂井与附近地表水中盐浓度的小幅增加有关。钻探最大的影响发生在生产的早期阶段,此时钻井会产生大量的返排液和生产水。此外,当水监测站位于井下游15公里以内时,研究显示关联性最大。然而,即使是观察到的最高盐浓度的增加也远远低于环境保护署认为的有害水平。也就是说,大多数水的测量是在河流或溪流中进行的,因此必须考虑稀释,以及研究数据中的平均井并不特别靠近监测站的事实。 该研究提供了水力压裂与附近地表水水质相关的证据,并建议需要进一步做好水资源监测,以更全面地了解水力压裂对环境的影响。此外,研究监管措施也有助于更多地了解哪些激励措施导致水力压裂运营商进一步改善其做法。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及作者: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地球科学动态监测快报》2021年第17期,王立伟 编译。

246 评论

miumiu2002

一、部署重点

(一)非常规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与选区

1.全国煤层气资源战略调查与选区

选择主要含煤盆地和盆地群,结合地区性需求,开展重点地区煤层气资源调查与评价;开展中西部中—低煤阶煤层气资源调查与评价,华北重点地区煤层气资源调查与开发前期评价,东北地区煤层气资源调查与评价,南方地区煤层气资源调查与评价。落实我国重点地区煤层气资源情况,优选煤层气勘探开发有利目标,进行大中型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期试验。

2.全国油页岩资源战略调查与选区

系统调查全国含油页岩盆地油页岩特征、成矿机制、资源潜力、成矿规律;改造地面低温干馏技术,开展地下裂解(ICP)实验;进行油页岩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研究;优选出10个含油率较高、资源量丰富的优质油页岩勘探开发有利目标区;建成5个油页岩勘探开发示范工程基地;研究油页岩资源分布规律,总结油页岩成矿理论,提出国家油页岩战略目标建议。

3.全国油砂资源战略调查与选区

揭示大规模油砂成藏的机理和控制因素,弄清优质油砂资源富集规律,总结油砂成藏理论,为油砂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支撑;立足于提高我国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优选出5个左右超5千万吨和5个左右超亿吨地质资源量的油砂勘探开发有利区,为国家提供油气资源战略接替的重要地质储备。

4.全国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与选区

开展全国页岩气普查,结合区域地质普查和研究,初步查明全国页岩气发育的主要层位及分布的主要区域,预测全国页岩气资源规模;开展重点地区页岩气详查,优选5~10个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利目标区,形成并完善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系列,实现页岩气发现,建成1~2个勘探开发示范工程基地。

5.典型盆地煤层气勘查试验

部署河东煤田中阶煤煤层气、准噶尔盆地低阶煤煤层气勘查试验工程,探索出一套先进的适宜于我国中、低阶煤煤层气资源评价体系、勘查方法和相应的工程技术,并在鄂尔多斯、沁水、吐哈、二连、海拉尔等中、低阶煤发育区进行推广。

6.幔源气资源潜力和成藏条件研究

总结我国已发现幔源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分布规律,分析预测我国幔源气主要发育区,初步预测幔源气资源类型和潜力,总结幔源气成藏条件。

7.松辽盆地油页岩勘探开发利用试验

在以往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凹陷盆地油页岩成矿规律,建立油页岩重、磁、电及钻探、测井等勘查技术规范,评价技术规范;研发地下原位开发模拟技术;开发油页岩综合利用技术,为大型坳陷盆地油页岩开发利用提供示范工程。

8.渝东—鄂西—黔北页岩气勘查试验

部署页岩气地质综合调查与评价、页岩气资源调查技术方法试验、页岩气开发工程试验工作,形成页岩气勘查标准方法和开发工程技术体系,并在中上扬子和其他页岩气发育区进行推广。

9.沁水盆地煤层气、致密气和页岩气综合勘查试验工程

开展该盆地煤层气、致密气和页岩气地质综合调查与评价、调查技术方法试验及综合开发工程试验。到2018年,完成该区煤层气、致密气和页岩气地质综合调查与资源评价,形成油气资源综合勘查标准方法,初步形成煤层气、致密气和页岩气开发工程技术体系。

10.全国生物气资源战略调查与选区

深入研究生物气的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初步查明全国生物气发育主要层位、主要分布区域和富集特点,评价全国生物气资源潜力;研究通过人工干预手段,大幅度提高生物气形成速度的技术;优选5~10个生物气勘探开发有利目标区,建设2~3个人工干预大幅度提高生物气形成速度的试验基地。

(二)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

以非常规油气资源成矿地质规律研究为基础,跟踪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最新进展,总结油页岩、油砂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富集和分布规律;分析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趋势,确定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法技术体系;以经济技术研究为基础,结合资源的赋存条件,制定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标准和技术规范;系统开展全国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提供客观合理的评价结果;以评价成果为基础,分层次筛选有利勘探区,提出政策建议;积极拓展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领域,提升油页岩、页岩气、煤层气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三)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评价

在我国祁连山、羌塘盆地、漠河盆地等重点冻土区开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勘查开发方法研发及试验性开采,为我国制定下一步总体部署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1.遥感地质调查

针对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有关特征,开展青藏高原各项遥感调查和图像解译,结合其他资料从宏观上确定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有利区和找矿远景区。初步查明天然气水合物产出的构造背景、储矿围岩等地质条件。

2.地球化学方法试验与地球化学调查

在找矿远景区内开展冻土、冻胀丘、泥火山、气体地球化学、水化学调查方法试验,圈定与天然气水合物有关的地质—地球化学异常区。

3.地球物理方法试验与地球物理调查

在地质—地球化学异常区内开展二维地震和电法的联合调查试验,探测地下高阻层、高速层的分布状况,确定天然气水合物层和冻土层的分布范围。

4.钻探调查和分析技术研究

在已钻获样品的祁连山地区,继续开展外围钻探,初步确定天然气水合物的空间分布范围。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地质项调查的基础上,优选井位,开展钻探调查及其配套的测井、采样和分析测试技术研究,评价其资源潜力。

5.开采试验与环境效应评估

优选合适的试验区,开展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试验性开发,开展环境效应评估,为商业性开发奠定基础。

二、部署建议

(一)全国煤层气资源战略调查与选区

1.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对全国煤层气资源进行调查评价,分析资源潜力;落实我国重点地区煤层气资源情况,优选出20~30个有利目标区,落实资源储量,提交5~8个勘探接续区。

“十二五”期间:完成全国煤层气资源调查评价,分析资源潜力,优选出10个有利目标区,促进3~5个大中型煤层气田的发现。

“十三五”期间:开展重点地区煤层气资源的调查与选区,分析资源潜力,优选10~20个有利目标区,促进5~10个大中型煤层气田的发现。

2.工作任务

“十二五”期间:开展中西部、华北重点地区、东北地区、南方地区煤层气资源调查与评价。研究煤层气富集与分布规律,建立低、中、高阶煤煤层气资源勘查方法和测试技术,开展水文地质调查。优选有利目标区,实施地球物理勘查和钻井工程,估算资源储量,提交勘探接续区。

“十三五”期间:全面展开中西部、华北重点地区、东北地区、南方地区煤层气资源调查与选区,研究煤层气富集与分布规律,优选有利目标区,实施地球物理勘查和钻井工程,估算资源储量,提交勘探接续区。

(二)全国油页岩资源战略调查与选区

1.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系统调查全国含油页岩盆地油页岩特征、成矿机制、资源潜力、成矿规律,评价资源潜力,优选出10~15个含油率较高、厚度较大的有利目标区,提交5~8个勘探接续区;进行油页岩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研究。

“十二五”期间:基本查明全国油页岩发育主要层位及主要分布区域,分析预测全国资源潜力。优选5~8个有利目标区,提交2~3个勘探接续区。进行油页岩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研究。

“十三五”期间:全面查明全国油页岩资源赋存状况,评价全国油页岩资源潜力,优选5~7个有利目标区,提交3~5个勘探接续区。

2.工作任务

“十二五”期间:开展含油页岩盆地区域地质背景研究、油页岩矿床地质综合研究、油页岩成矿条件与机制、油页岩富集规律研究。实施地质井和必要的物化探工作,寻找和发现含油率较高、厚度较大的有利目标区和勘探接续区。

“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开展含油页岩盆地区域地质背景研究、油页岩矿床地质综合研究、油页岩成矿条件与机制、油页岩富集规律研究。寻找和发现含油率较高、厚度较大的有利目标区和勘探接续区。

(三)全国油砂资源战略调查与选区

1.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系统调查全国含油砂盆地油砂特征、资源潜力、成矿规律,评价资源潜力,优选出8~10个含有利目标区,提交3~5个勘探接续区。

“十二五”期间:初步建立油砂成藏理论模型,并针对不同时代不同构造背景下油砂成藏体系,提出大规模优质油砂矿藏预测和评价模型,总结勘探方法、分析测试标准和储量计算方法。初步查明中国油砂分布主要区域、发育主要层位及类型,分析预测中国油砂资源潜力,评价重点盆地油砂资源潜力,优选出3~5个有利目标区,提交2~3个勘探接续区。

“十三五”期间: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油砂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分析全国油砂资源潜力。优选出2~3个有利目标区,提交1~2个勘探接续区。

2.工作任务

“十二五”期间:通过典型油砂矿的解剖,形成油砂成藏理论和油砂评价体系,发展浅层油砂地震勘探、解释和经济、快速的浅层钻探等勘查技术。通过地面调查、槽探、浅井等勘查方式和样品的分析测试,进行全国油砂资源调查评价,初步查明我国油砂主要分布区域、发育层位和主要类型,分析预测我国油砂资源潜力。进行准噶尔、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二连盆地和南方地区等油砂重点地区调查,优选有利目标区,提交勘探接续区。

“十三五”期间: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油砂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分析全国油砂资源潜力。优选有利目标区,提交勘探接续区。

(四)全国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与选区

1.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借鉴国外经验,研究我国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富集规律,初步查明中国页岩气发育主要层位及分布主要区域,分析预测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研究勘探方法、分析测试标准和储量计算方法;优选10~15个页岩气有利目标区;通过实施钻探工程,估算海、陆相页岩重点发育区页岩气资源,提交5~8个勘探接续区。

“十二五”期间:利用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基本查明全国页岩气发育主要层位及主要分布区域,分析预测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在已发现页岩气的地区,优选5~8个页岩气有利目标区,提交2~3个勘探接续区。开展页岩气地质综合调查与评价技术方法试验。

“十三五”期间:全面查明全国页岩气资源赋存状况,评价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优选5~7个页岩气有利目标区,提交3~5个勘探接续区。

2.工作任务

“十二五”期间:初步查明页岩气有利分布区和层位,综合分析各个地区的页岩气资源潜力,预测全国页岩气资源及勘探前景。在南方中古生界海相、北方中新生界陆相区优选有利目标区,实施战略预探井(含水平井),获取第一手资料和参数数据,总结成藏地质条件、富集规律。在渝东—鄂西—黔北地区,优选目标,开展页岩气地质综合调查与评价技术方法试验。

“十三五”期间:深入开展全国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系统评价全国资源潜力。进一步优选有利目标区,实施钻井(含水平井)工程。系统总结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富集规律。在华北、东北等岩气发育地区,优选有利目标,开展页岩气地质综合调查与评价技术方法试验。

(五)重点盆地多种共生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与选区

1.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系统总结研究多种油气资源成因联系和共生特征,开展重点盆地多种共生油气资源调查,优选适合于多种共生油气资源勘查的技术方法组合。开展重点地区多种共生油气资源勘查,评价资源潜力和勘查开采前景,优选出5~8个有利目标区,提出建设3~5个多种共生油气资源勘查开采示范区建议。

“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总结多种共生油气资源富集地质条件、规律。开展重点盆地多种共生油气资源发育区调查评价和资源潜力分析,优选2~4个有利目标区,提出建设2~3个多种共生油气资源勘查开采示范区建议。

“十三五”期间:形成多种共生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方法和参数体系;优选3~4个有利目标区,提出建设1~2个多种共生油气资源勘查开采示范区建议。发展多种共生油气资源勘查开采理论认识和技术。

2.工作任务

“十二五”期间:总结多种共生油气资源富集地质条件、规律,开展重点盆地多种共生油气资源发育区调查评价和资源潜力分析,实施地质井,获取第一手资料和参数数据,优选有利目标区,提出勘查开采示范区建议。

“十三五”期间:全面总结多种共生油气资源富集地质条件、规律,系统掌握其发育规律和分布领域;实施地质井,优选有利目标区,推动勘查开采示范区的建设。

(六)陆域永久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1.工作现状

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气体分子与水组成的白色结晶状物质,主要产于海底沉积物和陆域永久冻土带中。这是一种新型的潜在能源,全球资源量达×1015立方米,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总量的两倍,具有巨大的能源开发前景。天然气水合物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分布广、规模大、埋藏浅等特点,且产出的天然气能满足能源、经济、环境和效率需要等特点,是未来石油天然气较理想的战略替代能源。

与海底水合物相比,冻土区水合物的调查、钻探和开发条件相对容易,故迄今为止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勘探和开发试验均在陆上冻土区先行试验,待其成功后再推广到海底沉积物中。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冻土大国,在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地区存在着大片冻土区,多年冻土面积达215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初步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冻土区特别是羌塘盆地具备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其次是祁连山木里地区、东北漠河盆地和青藏高原的风火山地区等,2008年和2009年在祁连山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取得了找矿工作的重大突破,证实我国冻土区也存在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但我国冻土区存在的问题较多,一是调查研究程度较低,二是技术手段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三是开发利用尚未提上议事日程,环境效应研究也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冻土区开展进一步调查,尽快查明其资源潜力,同时开展勘查开发技术的研发和试生产研究,为下一步的调查和最终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2.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开展祁连山、羌塘盆地和东北漠河盆地等重点冻土区的资源勘查,尽快查明我国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状况和资源潜力;开展成矿机理、环境效应等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和勘查方法技术研发,探讨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独特的成矿机制及其资源环境效应,集成出符合实际需要的勘查技术,为资源勘查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选择合适地点开展试生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十二五”期间:重点开展祁连山和漠河盆地资源探查,研究水合物成矿机理和资源环境效应,开展勘查方法技术研发和试生产研究,完成资源千里调查评价。

“十三五”期间:重点开展青南藏北冻土区资源勘查,继续开展试生产研究,完成羌塘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潜力调查评价。

3.工作任务

通过调查与研究结合,理论与技术结合等手段,在我国祁连山、羌塘盆地、漠河盆地等重点冻土区开展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钻探等技术为主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圈定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区,查明其分布状况及资源潜力。开展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方法研发及试验性开采,为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商业性开发奠定基础。探讨我国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成矿机理和分布规律,揭示其环境效应及其防治对策,为我国制定下一步总体部署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十二五”期间:以资源勘查为主,辅以开发利用和方法研发,拟开展的重点工作包括: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东北冻土区(漠河盆地)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技术与装备研发、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我国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试生产。

“十三五”期间:青南藏北冻土区(羌塘盆地)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系统总结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开发理论与技术。

(七)其他类型油气资源战略调查

1.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深入研究致密砂岩气、生物气、源岩残留油、水溶气、幔源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初步查明致密砂岩气、陆上天然气水合物、生物气、源岩残留油、水溶气、幔源气等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区域和富集特点,评价其资源潜力,探索前瞻性理论及技术方法。针对有条件的资源,优选有利目标区,争取实现新的发现和突破。

“十二五”期间:总结出致密砂岩气、陆上天然气水合物、生物气、源岩残留油、水溶气、幔源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查明致密砂岩气、陆上天然气水合物、生物气、源岩残留油、水溶气、幔源气等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区域和富集特点,评价其资源潜力。开展前瞻性研究和调查工作。

“十三五”期间:针对有条件的资源,优选有利目标区,争取实现新的发现和突破。前瞻性研究和调查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2.工作任务

“十二五”期间:开展致密砂岩气分布规律和潜力分析研究。开展陆上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评价,研究陆上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分布状况,初步掌握水合物分布规律,优选有利目标区。开展生物气形成机理与分布规律研究和资源潜力分析;开展埋藏有机质地质微生物气化试验研究。开展源岩残留油形成机理与分布规律研究;分析预测我国水溶气主要发育区,初步预测幔源气资源类型和潜力。

“十三五”期间:优选生物气有利目标区,开展埋藏有机质地质微生物气化试验。进行地震调查,实施探井,分析水合物物性特征,评估资源潜力,优选天然气水合物有利目标区。优选其他类型油气资源有利目标区。

(八)全国非常规油气资源综合研究和编图与资料数据集成系统

1.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汇总煤层气、页岩气、油砂、油页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与选区资料、数据、图件及研究成果,系统分析全国主要类型非常规油气资源发育特征、资源潜力和分布规律,综合研究非常规油气资源成藏主控因素,形成适用的勘查开采技术系列。编制全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与选区系列成果报告和综合图件、图集,建立全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数据资料集成系统。

“十二五”期间:总结评述已开展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与选区评价项目阶段成果,优选非常规油气资源远景区和有利目标区;初步建立非常规油气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方法体系;编制综合图件、图集;综合汇总各项目的资源数据和地质资料,建设非常规油气资源数据集成系统。建立一体化的数据资料共享平台。

“十三五”期间:全面总结非常规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与选区项目成果,进一步优选非常规油气资源远景区和有利目标区;形成全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成果报告、分矿种报告和图件、图集;完善非常规油气资源数据集成系统。

2.工作任务

“十二五”期间:编写综合研究阶段性成果报告;按不同矿种,总结各项目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地质认识及技术方法;开展各类图件的编制工作。汇总各项目数据资料;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数据集成系统。

“十三五”期间:系统总结各类非常规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与选区成果,编写综合研究报告;编制全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图件、图集;全面开展数据资料汇交,更新完善非常规油气资源数据集成系统。

217 评论

紫霞大官人

(1)致密岩油气

指储层孔隙度一般小于10%,渗透率<1×10-3μm2的岩石,包括:致密砂岩、泥页岩、泥晶灰岩、灰质泥岩、硅质岩等。岩石中含有游离油气和吸附油气,但以游离油气为主。

(2)泥页岩油气

指烃源岩层系内所含的油气,包括吸附油气和游离油气。但是,为了保证油气勘探开发的有效性,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指标。①泥页岩层段厚>30m;②夹层单层厚度<1m;③夹层总厚占泥页岩层段厚度<20%;④TOC>1%;⑤RO>1%;⑥含脆性矿物>30%;⑦含气量>1m3/t;⑧埋深<4000m;⑨面积>50km2。

(3)煤层气

是指赋含在煤层中的甲烷气体。主要以吸附气为主,及少量游离气赋存在孔隙、裂缝及水中。

(4)天然气水合物

是在一定深度、压力、气体饱和度及水的盐度条件下的固体可燃冰,多呈白色晶体,外观似冰雪状。

(5)油砂(沥青砂)

在常规条件下,在油层气度条件下黏度大小×104Pa·s,相对密度小于的石油称为沥青。含有这种沥青的砂岩等称为沥青砂(油砂)。

(6)油页岩

经干馏可获得合成石油。是一种高灰分可燃烧的固体有机岩石。

303 评论

相关问答

  • 干旱气象投稿

    人工降雨、引流等。人工降雨,有关部门对干旱的地区进行人工降雨;引流,将周边的河水引流到干旱的田地里,对干旱的现象进行缓解。

    格水物獭致知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投稿客气话

    论文投稿时,电子邮件中的客套话可以写为:某某导师,论文电子邮件已发出,具体内容请您多指正!

    开心宝贝萱萱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气象投稿系统

    答:这是由于排版员在当天排版时版面字数超过可容纳字数而没有将剩余稿件撤签而造成的。中国气象报社远程投稿系统是应作者要求,除进行投稿外,增加了对稿件进行跟踪的功能

    醇香麦芽糖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投稿

    两个都不好中,投稿、审稿周期一般2-3个月,录用见刊一年左右

    未未姐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非常规油气期刊

    2021年8月20日,《科学》(Science)杂志刊发文章《非常规油气开发影响地表水的大样本证据》(Large-sample evidence on the

    hsxshirley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