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eychurch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因学业、经济、就业、 人际交往 等问题,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压力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大学生的学习成长对于我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何行之有效的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压力管理对于推进国家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压力管理;压力源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科技突飞猛进的时期,社会复杂多变,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着社会、家长高期望的特殊群体,成长、成才的欲望非常强烈,但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稳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活环境的变化、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求职择业竞争的激烈、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 措施 的实施等等,都使得大学生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的高压力群体。如何行之有效的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压力管理对于推进国家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从理论上认识压力
1、压力
压力一词最早作为物理学概念被提出,用以表示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1]Cannon于1915年首次在心理学领域引用了压力一词,用以表示外部因素对体内平衡造成紊乱的影响能力。[2]西方心理学将压力也称为应激是指个体的身心遇到某种机遇或者威胁时感到其重要性却无法有效把握或对抗的一种感受。[3]
2、压力源
随着对压力认识的深入,研究人员对压力与压力源从概念上做出了区分。压力源一般指作用于系统使其明显变形的某种力量,如物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力量。郑全全等人将中学生的压力源分为七个维度:学习问题、教师问题、家庭环境问题、父母 教育 方式问题、同学朋友关系问题、社会 文化 问题以及自身生理心理问题。[4][5]张磊等人将在校大学生压力源划分为前途、学业、个人日常、经济、人际关系等五方面[6]。
二、在校大学生压力源
本文主要从外部因素方面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压力来源。具体分为学习压力、生活适应压力、人际关系压力、个人发展压力、家庭期望的压力。
1.学习压力:学习是大学生群体最基本的任务,尽管这一压力的强度有张有弛,并非永不改变,但由于持续时间很长,其影响之大不可低估。尤其是很多大学生为了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创造条件,并做出进一步努力。过多的学习项目、过重的学习任务,都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
2.生活环境变化的压力:社会环境、校园文化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变化冲突,会给大学生带来各种适应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角色转变的压力;二是客观自然环境变化的压力;三是不同生活习惯的压力;四是由独来独往的行为生活模式转变为与他人打交道的压力。
3.人际关系压力:大学生在校期间避免不了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彼此关系也不一样,可能是一面之缘的同学、情深意切的恋人、活动的组织者、严肃认真的老师、宽厚无私的家长,种种关系需要不同的方式来对待,这是以前的生活中从来没有的。但是相较于之前交往的人群,大学期间交往的对象来自天南地北,又处于年轻气盛的阶段,平时难免会有点摩擦。因此,人际关系的压力在无形中增大了许多。
4.恋爱的压力:大学生处在18~22岁的年龄阶段,对爱情有美好的向往。很多大学生已经接触或正在经历恋爱,然而有很多学校和家庭对大学生恋爱保持反对态度,这对大学生的恋爱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并且恋爱过程中的经济负担也是大学生很重要的压力来源。
5.就业的压力:就业的压力也可以算是当下,大学生最大也最严重的压力源。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方向,肩负着家庭社会巨大期待的大学生对于就业十分看重,但是随着自从全国普遍性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同时由于就业市场行为的不规范,大学生必须多方面联系单位,处于长时间的等待期,在心理上容易产生焦虑,对大学生造成非常巨大的压力。[7]
三、压力管理策略
1.明确学习职责,正确面对学业竞争:学校在新生入校时要做好大学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学生也要明白自己的责任把握学业,两者相互促进。学生首先应该认识到,大学本身就是实行高等教育的地方,能够来到这里的学生都在高中学习中取得了阶段性成功。所以应该正确看待大学学习的激烈竞争。
2.端正人际交往理念:大学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地域间的差异造成了文化的不同,日常生活中难免有矛盾。正确对待这些矛盾是处理好同学关系的关键。
3.正确对待感情,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大学期间的恋爱,应该是人生最为纯洁但又不失成熟的恋爱。但是不能以一个正确的心态去面对恋爱,要不就是主管将个人发展与恋爱结果割裂开,带着不负责任的态度面对恋爱,要不就是过于沉溺与儿女情长之中,对未来的不稳定性充满恐惧。学校、家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合理协调感情与发展的关系。
4. 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大学生难就业,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改变传统就业观念。大学生都希望在大城市里能找到薪水丰厚且体面的工作,但是这样的工作机会毕竟有限,同时招聘单位用人要求严格,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大学必须正确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试着用一个普通就业者的心态找工作。就业问题上,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是关键,大学应该加强对大学生 创新思维 的培养,加大求职技能的培训。[8]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48
[1]W alter B. Cannon Bodily Changes in Pain,Hunger,Fear and Rage:An Account of Recent Researches into the Function of Em otional Excitem ent,Appleton 1915
[3]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4]王道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压力源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
[5] 郑全全,陈树林。中学生应激源量表的初步编制1999
[6]张磊,尹恒婵,吴晓路。大学生压力源结构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6
[7]易琳,徐海波。谈当代大学生的压力管理[J] 校园心理2009
[8]王萍萍. 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看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J]经济理论研究2006
摘 要 本 文章 浅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受到的环境适应、现实冲突、人际情感、升学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困扰,高职院校教育者应营造友好的校园环境,制定自主课程计划,建立完备的心理危机预防系统,鼓励教师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压力管理技巧等角度进行有效压力管理。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压力 压力管理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tress and Stress Management
CHEN Saishan
(Nanjing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23)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re subject to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realistic conflict, interpersonal emotions, careers, and many other pressure problems, vocational college educators should create a friendly campus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autonomous lesson plans, establish a complete psychological crisis prevention system, to encourage teachers' humane care, train students' stress management skills perspective for effective stress management.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tress; stress management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大批有志青年怀揣梦想走进大学校门。随即而来的生活、学习、就业问题,使多数大学生感到压力重重。研究发现,大学环境里的压力使诸多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①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生压力来源,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压力管理方式,从而更自如地走向社会,走进单位,成为当今教育者 反思 总结 的重中之重。
1 压力概述
压力定义
心理学家将心理压力定义为当事人和环境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是当事人认为自身负担过重或超过本身负荷并危及到自身的幸福满足时的一种状态。”②一般可以把压力分为三个方面内容:(1)压力产生于那些让人紧张的事件或环境;(2)压力是指一种主观反应或心态,是人体内部出现的解释性的、情感性的、防御性的反应过程;(3)压力可能是对需要或伤害侵入的一种生理和行为上的反应。③也就是说,压力是一种伴随着对压力情景产生身心反应的主观感受。④
压力特点
(1)明显的情景性和高度的个体化。(2)间接性。压力对我们的影响是非直接的,通过一些中间变量起作用。如认知评价、人格因素、社会支持因素等。⑤(3)可适性。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人的斗志,提高人的效率。但一旦压力过大,超过人的承受能力,便会危机人的身心健康。
大学生压力来源及种类
大学生是社会高知群体,也是承受压力比较大的群体。大学生压力按主要来源可以分为:大学环境适应、理想现实冲突、人际情感协调、升学就业困境等。
(1)大学环境适应。初进大学的学生,面对全新的校园文化和地域文化,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障碍。而在入学新生中,又有一些人是第一次离家进行住校生活,如何合理使用每月生活费,如何独立生活都困扰着这批学生。(2)理想现实冲突。高职院校中的学生,相当数量的学生会因未能考进本科院校,在入学初期选择被动适应。他们有的一心进行课业学习,延续高中的学习模式,有的完全失去学习动力,试图在校外寻找寄托,脱离学校生活。这些都对学生全方面发展和校园管理造成不利影响。(3)人际情感协调。无论是入学前还是入学后,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听过“恋爱是大学的一门必修课。”其实不只是男女生谈恋爱压力,还有和同班同寝室相处压力都会困扰着学生,这方面压力也往往是各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最 热点 最集中的问题。(4)升学就业困境。进入大学校门,自主学习取代了填鸭式教育,学生可以自主安排 学习计划 。但在入学第一学期,由于专业基础课繁重,加上自主 学习 经验 不足,不能有效协调社团和学习之间的关系,会出现较大规模挂科现象。一个个红灯挂起,为之后的大学生活蒙上了阴影。而在高职院校中,大二和大三的学生会面临专转本的选择,每年专转本考试前一两个月,都会有大量学生产生焦虑状态。与此同时,未参加专转本考试的学生也在为 毕业 后的工作愁眉不展。不少高职院校对应职业具有高风险性、高压力的工作性质,还应报考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些都导致学生在校择业期间产生诸多的焦虑。
2 压力管理
压力管理概述
压力管理是将人的压力程度调到最佳点,以达到最优的绩效,同时避免受到与过度压力有关的心理与身体伤害的过程。⑥高职院校的压力管理策略要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多角度进行有效实施。
压力管理策略
营造友好的校园环境
优美的校园景观,可以满足学生需求,促进精神发展,舒缓心理压力,陶冶情操,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归属感,降低自卑心理。⑦高职院校亦应坚持“以学生为本”,营造适宜的校园硬环境和软环境。随着教学规模扩大,有不少学校在城市郊区建了新校区,不让后山成为土坡,不让清水池变臭水沟。 另外,对学生日常管理,表彰为主,惩罚为次。为了提高学风,很多高职学校会选择对逃课、夜不归宿的学生进行大规模的公开批评,往往每周公告栏上布满了各种警告处分。这样都会使校园里堆积负能量,对处分惩罚脱敏,反而不利于学生积极学风的养成。提倡学校表彰优良学风 事迹 ,鼓励学生积极上进,在校园里传递正能量,打造友好积极的软环境,促进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认知,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拥有健康情绪生活。⑧
制定自主课程计划
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应用能力上,更偏向后者,这也就要求高职院校课程应进一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外,应当是更多的专业选修课。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 职业规划 ,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把被迫繁重的课业,转换成自主轻松的兴趣,将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心理负重感,缓解升学就业带来的无力感。
当然,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压力管理能力的提升已成为每一位教育者的共识。在这里,我们倡导配以“挫折应对”、“压力管理”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健康活动月等等,也可以开设诸如心理学与生活、人际交往心理学、大学生压力与调节等课程。有研究显示,这些活动能使大学生面对就业形势时,保持心理健康,培养了他们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了社会交往能力、使他们在变化发展的环境中,作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将来的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⑨⑩
建立完备心理危机预防系统
随着高校学生人数增加,原本依赖在危机发生时才加入的心理危机系统受到了巨大挑战,建立一个囊括咨询中心、心理档案、心理月报排查、危机预警和干预的全方位危机预防系统十分必要。豘
现如今,几乎每所高校都建立了心理健康或心理咨询中心,但走进中心解决心理问题的学生少之又少。一方面,应完备中心设施,建立心理咨询教师队伍,配备完善的压力宣泄室、音乐放松室、团体辅导室等。另一方面,加大心理健康的宣传,鼓励学生走进心理中心,在专业老师的帮助下解决心理困扰。
另外,健全的心理健康排查体系也十分重要。在新生入学后,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比如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生活事件量表》筛选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或生活经历重大创伤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由班级心理委员 报告 班级每月心理健康情况,搜集最近时期困扰学生产生压力的重点事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压力对学生的侵害,减少校园悲剧的发生。
鼓励教师人文关怀
人们常说:“大学校园是半个社会。”比起中学,大学里会接触更多不同的人,很多现实的问题浮出水面,竞争也变得残酷,但不及大社会那么无情。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一切学生,定期走访课堂、宿舍,参与学生活动,让每个学生在校园里能健康积极地生活学习;关心有苦难的学生,对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抚恤,减少学费问题给学生带去的压力;关爱有困扰的学生,对心理上存在潜在问题的学生进行特别的关爱,定期进行心灵交流,缓解学生心理压力。
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人文关怀,营造和谐的师师关系、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从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关怀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能够让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唤醒,个性得到尊重,人格得到完善,困难得到解决,心灵得到寄托和安宁,自由得到保护,使学生时刻感受到幸福,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豙
培养学生压力管理技巧
学生作为高校校园文化载体,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但由于社会经验的欠缺,面对压力时自身调节能力较弱,所以要求学生要认清压力事件性质,确认自身对问题的处理能力,找到合理的压力解决途径,善于利用身边有效资源,解决压力问题。在对自己有正确定位后,积极寻求人生目标,不要将升学和就业抛在脑后,要通过不懈努力,才能实现最终理想。
另外,文化知识学习之余,也要培养自己的课余 爱好 ,参与社团活动。这样一方面,劳逸结合,有利于压力的缓解;另一方面,也更利于自我的全面发展。
综上,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会受到大学环境适应、理想现实冲突、人际情感协调、升学就业困境等多方面的压力困扰,高职院校教育者应营造友好校园环境,制定自主课程计划,建立完备心理危机预防系统,鼓励教师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压力管理技巧等角度进行有效的压力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实践能力过硬、心理素质健康的新世纪创新人才。
注释
① 钱铭怡,马悦.北京市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12):848-852.
② Walker,著[M].放松:14种让身心自动恢复到最佳状态的 方法 .苑龙,高进,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10-14.
③ 孙健敏.压力管理[M].北京: 企业管理 出版社,2003:46-60.
④⑤邰蕾蕾.医科院校女大学生的压力分析与压力管理浅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6):82-83.
⑥ 时建朴,王瑾.关于当代大学生需要发展的调查研究[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1):103-108.
⑦ 伍鹏.浅谈校园景观建筑对心理健康教育作用[J].教育理论与心理学,:273-275.
⑧ 闫咏梅.维护校园软环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J].教育实践与研究,:23-25.
⑨ 王悦,金怡,陈玲玲.大学生职业发展压力管理及SAP实效性研究——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1):1234-1238.
芳宝女郎
在大学,不免会有一些压力,学业上或者说社会交等等多多少少都会有。那么学会如何释放压力放松心情就显得尤其重要了。我们都知道压力太大可以摧毁一个人,所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适当得给自己降降“压”,有好的心态才能很好的面对学习生活,所以感觉压力大的时候一定要放松心情,下面给你分享几个可以解压的小妙招,希望对你有帮助噢~快来康康吧。
倾诉是个的有效缓解压力的方法。在学校可以跟朋友、舍友、同学、老师进行倾诉,因为有一些事就是要说出来发泄出来心理才会觉得好受的,切记憋在心里,如果实在不好意思向别人倾诉那么就试试自我调节,看以下的方法。
2.深呼吸呀深呼吸可以使人放松,使人的心宁静下来。每次做10次深呼吸,每次吸气都要让小肚子鼓起来。这种呼吸技巧能让你吸入更多的氧气,并释放一些镇静的激素。这样可以使你感觉到身体放空,把烦恼抛到一边,可以重新振作起来。
3.写写日记呀把自己心里面的感到不舒服的地方全部写出来,这也是一种宣泄的过程。把自己的烦恼通过书写的方式释放出去,
4.散散步呀在学校的比较安静的地方散散步,可以边听歌边散步,这个时候可以什么都不用想,看着周围的花草树木就好了。等自己能回应自己内心的压力的时候,再好好的去分析原因,这样自己会比较容易想得开。
5.美美睡一觉呀感觉到心情不好,可以躺到床上美美的睡一觉,睡之前可以喝一点牛奶,吃点甜食,有利于舒缓我们的情绪。睡前什么都不用想,或者是想一些美好的事情,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听一些舒缓的歌,然后渐渐就让自己睡着就好啦,美好总是会在的宝贝,相信这个世界好吗?
6.饱餐一顿呀
不开心,心情不好,压力大,都可以化这些为食欲!专挑自己喜欢的食物,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去吃!吃东西也可以让人感觉到非常的开心,所以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放自己一个机会,不要怕变胖,不要怕脂肪,自己的开心最重要!~好好的饱餐一顿!吃!
7.跑步呀
可以去学校的跑道跑上3、4公里,让自己暴汗。跑步的时候可以让自己什么都不想,跑完会很爽,会很放松,而且跑完自己的头脑也会更清醒。
嘎嘎希尔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有些大学生心理压力加大,表现出焦虑、恐惧、孤独、抑郁、人际交往障碍等现象,出现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对大学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不适应以及就业焦虑等几个方面。为了更好的成长,大学生可以从正确认识评价自我、积极参加社团与社会实践活动、良好的自我暗示及自我激励、积极的阅读、学会交流几个方面入手,积极地进行自我减压,化压力为动力,生活得更有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压力 自我减压大学阶段是人一生中“心理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之一,也是心理变化最激烈、最明显的时期。随着高校的扩招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部分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平衡,情绪不稳定,心理矛盾冲突时有发生。 一、心理压力形成的原因目前大学生中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最主要的是焦虑、恐惧、孤独、抑郁、人际交往障碍等现象,出现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大学生从激烈的竞争中过来,从高中升入大学,环境发生了变化,学生容易出现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在大学生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一旦当 “理想自我”的目标受挫,只留下一个理想幻灭的“现实自我”时,就会产生失望、羞愧和痛苦的消极体验,感到自卑、气馁而对自我丧失信心。 (二)对大学学习的不适应。大学课程内容理论性、概括性较强,信息容量、知识跨跃都较大,需要学生有较好的自学能力。而有些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非所爱、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夸大应试压力等,精神长期过度紧张,极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厌学、自卑、自信心下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三)对人际交往的不适应。现代大学生一方面渴望友情,渴望理解与同情,希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却不能正确认识交往,缺乏交往的技巧与原则,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陷入交往的误区。此外,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处理不当,失恋或过早的性行为经历使他们容易出现懊悔、负罪感、负面自我评价等。正是由于这种高期望值与低成就感造成心理上的巨大落差,使得人际失调、交往嫉妒、自卑、社交恐惧等问题纷至沓来。于是,高傲、自卑、孤独、无聊、无望、恐惧等心理压力频频光顾。 (四)对就业的焦虑。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多,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使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很多学生意识到,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恐惧、焦虑、烦躁打破了他们的心理平衡,使他们对生活缺乏信心,对前途失去希望,对处境无能为力,更有甚者觉得生存没有意义等,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五)经济的压力。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于经济上的困难。他们和其他大学生一样情感体验丰富多彩,区别在于他们的种种需要都罩着经济困难的阴影。实际存在的经济压力与由于未能正确认识甚至部分夸大的其他方面的一些困难,使一些贫困大学生长期处于抑郁和焦虑的心理状态下。 (六)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人格缺失。个别大学生抽烟、喝洒、打扑克、打麻将、通宵上网等不良生活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生理健康,进而影响到心理健康。特别是网络游戏上瘾容易导致大学生对生活失去兴趣、不愿与人交往,容易疲劳、不满、颓废、惰性,甚至产生自闭心理。 二、如何自我减压 心理问题是每个大学生都会遭遇到的,适度的压力能使他们的情绪处于兴奋而产生动力,使个性潜力良好发挥;但压力过大,问题解决不了则会形成障碍,如果不及时疏导则会酿成疾病,甚至导致严重后果。那么大学生如何减轻过大的心理压力呢?笔者认为除了找心理医生咨询、疏导和治疗外,大学生自身也应积极地进行自我减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正确认识评价自我,真诚接纳自我,给自己以良好的人生定位,扬长避短。面对种种心理压力,大学生应学会感恩,勇敢面对,自信自强,泰然处之,不断提高抗干扰能力。要学会爱自己,支持自己,不要自己吓自己,对自己的负面行为要学会忍耐,并且要慢慢拥有一种信念:“爱与宽恕能遮掩一切的过错,只要自己肯努力,将来迟早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对自己所上的大学和未来的工作要培养“既来之,则安之”、“干一行,爱一行”的意识。对社会以及他人的期望值不能太高,凡事量力而行,立足现实。在求学期间,大学生要常问自己“来大学干什么”、“我应该在大学学什么”、“今后要成为怎样的人”等,要及早进行人生规划,以不断适应新的环境。从心理等角度来讲,有一个明确人生规划,会使心理指向集中于一处,无形中会转移注意力,削弱心理压力的不利影响。有了明确目标,就有了内在驱动力,容易使人变得积极向上,从而更有利于克服各种心理压力。 (二)学会学习。大学教学体制、学习方法都与中学有着明显的不同,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成为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合理的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列好学习计划,提高注意力,强化时间观念,循序渐进,充分利用图书馆,这些努力将为自己赢得良好成绩奠定基础。当然,学习计划必须有足够的弹性,里面要预留出参加社团活动、体育运动、社会实践、读书以及休息娱乐的时间。实践表明,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对保养身心、消除疾病是大有益处的。此外,大学生用应学会记笔记,“好脑子不如烂笔头”这句话对于大学生提纲挈领地掌握繁杂的大学知识有莫大好处。 (三)积极参加社团与社会实践活动,转移注意力,学会自我宣泄。通过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培养人际交往、社会协作精神,大学生可以获得自信心,增加自身人格、道德、成才与发展的心理教育经验。琴棋书画、唱歌跳舞、摄影运动等活动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他们的情操,还可以让大学生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互协调,有利于培养他们健康的认知与交往模式,使他们体验到美与进步。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曾指出:“弹琴瑟,调心神,和性情,节嗜欲。”可见音乐等美育教育具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另外,健康的校园活动也可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有助于大学生摆脱心理困绕。如抑郁时,可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如打打球、散散步、找知心朋友谈谈心等。此外,大学生应学会自我宣泄,对一些经常产生的不满、愤怒与痛苦应积极加以宣泄释放,如进行快跑、爬山等较激烈的体育运动,或找知己加以倾诉等等,以减轻心理压力,不断加强自身的心理品质,以乐观、坚强的积极态度去面对所遇到的困境,使自身的心态保持平衡。 (四)上网有度,正确对待情感问题,积极在现实中结交朋友。大学生应对自己上网的目的、时间有个适当的计划。在目的方面,大学生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学习与交流,网上交友聊天应有度。在上网时间上,最好每天不超过80分钟。对于交际障碍,大学生应克服心理障碍和自闭倾向,积极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朋友,而不应沉迷于网上交友和网恋。特别重要的是,大学生应树立健康的恋爱观,精心呵护爱情成长,不可游戏感情。面对恋爱中产生的压力,大学生应学会理智的应对。特别是失恋者应及时地树立起自信心,重新规划未来的生活,调整自己的爱情诉求,结合自身的条件,合理的定位自己的爱情目标,走出失恋的心理阴影。 (五)良好的自我暗示及自我激励。在紧张与压力面前,要学会放松。放松神经和肌肉,轻松对自己微笑一下,在内心构想美好的画面,给自己一个良好的自我暗示。例如在遭遇人际关系压力时,你可以想“我为人是正直的,想法是真诚的,是不怕别人说三道四的”;在学习产生压力时,你可以想“没什么大不了的,下次我会努力做得更好”或是“我已经尽心了,没有什么可以埋怨的”;在就业遇到挫折时,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要做好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可以想“最起码,我的耐挫能力又得到了提升,这也是我的进步”等等;诸如此类的暗示将给心里一个良好的缓冲,减轻心理压力。相反,当取得成绩时,一方面要自己告诫自己保持平常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小小的物质满足等来奖励自己,激励自己更上一层楼。 (六)积极的阅读。《王世医存》中说:“人多郁病,则治以读书作业。”大学生通过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吸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减轻自己心理问题最好的“良药”。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如古人曾说过,“读书可以使人免得失之患”,积极的阅读是提高自身修养最好的途径。有了丰富的知识,受到较高层次的教育,人的修养会进一步得到提高,对问题的看法、事情的处理方式等各个方面都会有全方位的思考和把握。长期的读书还可以完善一个人的性格,正如培根所说:读诗使人聪慧,读史使人明智,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数学使人精密,总之知识可以塑造一个人的性格。而良好的性格,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幽默感,让人更好的保持心态的平衡,遇到问题时,能够始终以乐观、坚强、自信的态度应付周围的一切。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一个人以一种自信、坚强、乐观的精神面貌面对生活,是有助于及时调整心态,从心理困境中走出的。 (七)学会交流。大学生需要朋友,但必须要明白不能完全依赖朋友,不能对朋友有过高的期望值,保持合适的距离,才能自悦与悦人,才便于真正的交流。有句俗话说,“当你快乐时与朋友分享,快乐就变成两个;当你痛苦时与朋友交流,痛苦就变成半个。”由此可以看出与朋友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学家们的研究表明,在友情支持下产生的良好情绪,能够增强人免疫系统的功能。大学生通过朋友之间的聊天或交流,可以调整自己的精神、情感状态,使不良的心理得以纠正,情绪得以调畅,压力得以宣泄,便于自身找到情感的平衡点,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心理问题比较严重或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除进行上述自我减压外,应积极地去看心理医生,千万不要因害羞与世俗的偏见而讳疾忌医。每个人在生活道路上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希望大学生能把压力当成是一种磨练,化压力为动力,勇敢坚韧,让自己更有包容感,把痛苦的压力变成自强的源泉,生活得更有意义。你要是嫌多就自己减一点
大学数学是大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如何提升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数学型人才,是每一个大学数学教师都需要思考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数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
对于学生来说,多看一些优秀作文,对于提升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整理了一些优秀议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小草,没有大树健硕的身姿,但是它却能自信生长,因为阳光
你要发表铸造类的文章吗,我可以
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我们来对前段时期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 经验 教训,以便于更好的做好下一步工作。下面
1.进入大学,就是一个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你的所有过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张白纸, 这是你最好的重新塑造自己形象的时候,改掉以前的缺点,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