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01

jiajia1994
首页 > 职称论文 > 医疗设备采购论文答辩问题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张小猛

已采纳

可以看下(仪器与设备)上面这类的文献

125 评论

RedWeiPrincess

透视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受贿罪-- 规范药械市,加强监督管理随着近年来对医疗卫生机构法制监督的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违法犯罪行为查处力度的加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受贿案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人民法院受理这类案件的数量也逐年上升,以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法院为例,从2002年10月至2003年10月的一年时间里,共受理受贿案件14宗/17人,其中医疗机构人员受贿案7宗/7人(具体案件情况见附表),占受理案件数的50%,占受贿罪总人数的41.18%,7宗案件全部是上级法院指定该院受理,从这些案件中我们可以透视出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职务犯罪的一些问题。附表一、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受贿罪的特点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受贿罪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犯罪手段比较隐蔽,反侦破性强。在7宗医务人员受贿犯罪中,行贿人与受贿人的犯罪活动基本都是单线联系,是一对一的关系,很少通过中间环节周转,侦查机关很难得到犯罪线索,即使发现犯罪事实,找到犯罪证据也比较困难;另外,药品和医疗器械供应商为了保护其违法行为,也采取多种规避法律的手段和措施,如更换推销人员的周期短、频率快,在帐目上做手脚等,即使犯罪事实败露,也使侦查和检察机关在取证时困难重重。因此,在这种一对一的行贿和受贿案件中,法院在认定犯罪事实和证据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指控证据不够充分的情况下,根据“疑罪从无”的原则,不能确定有罪。这样很容易使一些犯罪逃脱法律的惩处,使犯罪分子逍遥法外。2、犯罪方式主要为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由于在药品和医疗器械营销行业中存在严重的不正当竞争现象,各药品和医疗器械经销商、供应商为了销售其产品采取各种不法手段,争相以各种方式给予回扣,有的是以资助科研经费名义,有的是以给予业务费、报销旅游费等各种方式,而且行贿的金额与受贿者购买产品金额成一定的正比例,一般在10%——30%之间,行贿者有的是一次性给予,有的是分批给予。而且随着近年来药品和医疗器材经销行业恶性竞争的加剧,经销商为了销售产品给予购买者的回扣比例有上升的趋势。医疗机构人员受贿罪与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相比,虽然犯罪方式都为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或者手续费归个人所有,但是二者具有明显的不同之处。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犯罪主体的身份不同,前者犯罪主体的身份为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后者犯罪主体为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二者所侵犯的客体也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后者侵犯的是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医疗机构人员受贿罪与与其他受贿罪相比,最主要的特点是犯罪方式不同,前者以事后给予回扣为主要方式,意即多为药品或者医疗器材销售后,按照销售金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回扣,而这种回扣在行贿者的帐面上多有反映;后者的行贿方式以事前给予物质利益为主,回扣金额在行贿者的帐面上多数没有反映。3、犯罪主体的行政职务和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在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受贿罪中,犯罪主体在该机构中的行政职务一般较高,多数控制大型医疗器材采购的审批权,或者掌控药品或者试剂的采购审批权,或者能够影响到医疗器材和药品的采购,能够直接给予行贿者好处--要么长期采购行贿单位或者个人的医药卫生产品,要么从行贿者处采购价值不菲医疗器材。在该院审理的医疗机构人员受贿罪中,犯罪行为人全部为掌控医疗设备或者药品采购的行政权,能够决定是否购买或购买什么、购买多少设备或药品,其中因采购设备而受贿的有4宗/4人,因采购检验药品受贿的有2宗/2人,1宗/1人是因采购设备和药品而受贿。在7宗医疗人员受贿罪中,犯罪主体都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大学毕业的3人,大专毕业的3人,分别占总数的42.86%,学历最低的是中专毕业,仅有1人。虽然该罪不属于高智能犯罪,但是,在该类犯罪中,犯罪主体只有具备较高文化程度才能被医疗单位提拔任用,才能掌握药品和医疗器材的采购权利,才有可能在采购过程中通过职务便利收受贿赂。与高智能犯罪相比,医疗机构人员受贿罪的不同之处不是在于利用犯罪主体掌握的技术、知识进行犯罪活动,而是犯罪主体利用其在工作单位中所处的行政地位的优势进行犯罪活动,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是其在单位中获得较高行政职位的前提基础。4、犯罪年龄趋于年轻化,存在“夕阳犯罪”现象。在7宗犯罪中,犯罪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3人,35—45岁的4人,分别占全部犯罪的42.86%和57.14%。两组年龄段的犯罪主体相比较,35—45岁年龄段的犯罪人数明显居高,而最小的犯罪年龄为38岁,共2宗,占全部犯罪的28.57%,说明这类犯罪已经趋向于年轻化,这与近年来干部年轻化的要求相联系。但是,在医疗人员受贿罪中,“夕阳犯罪”现象也不容忽视,50岁以上犯罪也还普遍存在,这些人接近退休年龄,手中掌握着药品或者医疗器械采购权,如果不用,害怕退休之后没有“用武之地”,因此这类人员犯罪的可能性也很大。5、多为连续犯,犯罪潜伏期较长,犯罪数额巨大。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受贿罪中,犯罪潜伏期较长,从出现违法行为开始至最终发现犯罪,一般需经过较长的时间。在该院审理的7宗犯罪中,犯罪潜伏期最短的为2个月,最长的为7年,有的犯罪则是在犯罪主体退休之后才被发现的;而且犯罪呈连续状态,在犯罪潜伏期内,犯罪主体会利用其掌控药品和医疗器材采购权期间,连续、多次收受贿赂,犯罪数额一般都在巨大标准之上,少则五、六万元,多则几百万元。在7宗/7人犯罪中,仅有1宗/1人收受2次以上贿赂,其他6宗/6人收受贿赂均在3次以上,最多的一人收受贿赂25次以上;受贿数额最少的有5.9万元,最多的则高达89万多元,充分暴露了犯罪分子贪婪、嚣张的本性。6、犯罪呈现连带性、群体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收受受贿款项后,为了掩饰其违法犯罪行为,多数会拿出一小部分受贿款项来安抚或者贿赂与其有关系的其他人,使犯罪结果呈现辐射性,其他人收受了犯罪主体的好处后,不仅能够为其保守秘密,而且容易形成攻守同盟,使犯罪难以被发现和侦破;随着犯罪周期的延长,受贿集团不断膨胀,受贿者越来越多,连带关系越来越强烈。对犯罪行为人的惩处也呈现连锁反映。在该院受理的7宗/7人犯罪中,有2宗/2人犯罪是因为连带关系被惩处的,占犯罪总数的28.57%。二、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受贿罪的成因1、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在该院审理的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受贿案件,绝大多数被告人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认为在药品和医疗设备采购中收受各种名义的红包和回扣已经是行业惯例,并不是违法行为,更谈不上犯罪了。有些人知道收受的回扣应当上缴单位,作为单位的经费,否则违规,但贪欲战胜了理智,最终导致了犯罪。2、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没有深入开展。虽然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这些改革并不深入。药品流通体制、医疗补偿机制的改革没有深入开展,各种性质的医疗机构之间没有建立公平、有序竞争的经营机制,医药生产企业的标准相对较低,医疗机构还存在“以药养医”现象,为医药生产企业使用非法竞争手段留有余地;而医疗卫生机构的内部改革进行得相当缓慢。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现代管理体制,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没有深入开展,选人用人中还延续着论资排辈的观念和做法,没有建立起以聘用制为核心的用人制度,使一些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不能选拔到医疗卫生机构;原有的分配制度不尽合理,没有建立起符合卫生工作特点、向优秀人才倾斜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医疗卫生机构的各项改革措施没有深入开展,使得医务人员受贿缺少了相应的制度约束。3、药品和医疗器材采购机制不完善。2001年11月卫生部颁布了《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规范(试行)》,是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的唯一一个部门规章,其规定的集中采购的药品限于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的药品、临床普遍应用、采购量较大的药品、卫生行政部门或招标人确定实行集中招标采购的其它药品,对没有纳入集中招标采购目录的药品,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特殊药品等不实行集中招标采购。《规范》虽然规定了医疗机构使用的决大部分药品的集中招标采购机制,但医疗机构使用量较大的试剂等并没有规定进去,这也为不集中招标采购的药品、试剂等的采购留下了腐败的空隙;而对于虽然采购量相对不大的医疗器材的采购,到目前为止尚未有规范采购行为的法律、法规或者部门规章。医疗器材相比药品的采购量虽然不大,但是采购额却不小,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千万,医疗机构采用何种方式采购,不仅关系到价格的高低,质量的好坏,而且关系到操作人员的培训、售后服务、事故索赔等等直接关系患者切身利益的事项,而对医疗设备采购的规范的欠缺,为医疗机构人员受贿案件的发生留下了重大的隐患。4、医疗卫生机构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医疗卫生机构属于业务型机构,绝大多数人员是业务人员,就是在行政管理人员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属于业务人员,而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更是从业务人员中选拔出来的。由于医疗机构的业务特点以及传统的管理观念的影响,很多医疗机构的管理相对比较松懈,缺乏有力的内部约束机制;在现有的医疗机构中,国有非赢利性的医疗机构占绝大比例,他们的人员归国家管理,工资由财政统发,设施由国家统一投资,因此,医疗机构中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业务人员还处于吃大锅饭的状态,没有忧患意识,外部的监督也仅限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监督,力度相对较小,社会监督相对薄弱。内外监督制度的不完善,使违法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导致犯罪的发生也在所难免。

141 评论

中国神运

医学毕业论文答辩问题

一、论文讲述中的常见问题

1、仪表不够得体

上场答辩,要求答辩人仪表不仅要整洁,而且要得体。问题主要是个别女生不够得体,例如过度化妆,浓妆艳抹,不像是参加学术活动,倒像是参加舞会或相亲会。男生装束打扮也可能出差错,例如有男生戴项链出场答辩,显得怪异,不够庄重。

2、仪态不够从容

面对台下众人,尤其是面对众多教师,仪态不够从容,甚至神情慌乱,声音发抖,眼睛不知往何处看,低头不敢看台下,或看窗户外或天花板以躲避,手足无措,站立不正,或不自然扭动或走动。有的笑不像笑,硬挤出来的笑,很不自然,甚至比哭还难看。或者,死死盯住台下某人,令双方都很不自在。或者说话不流畅,犯语病。

3、声音语速问题

个人音质不由自己定,但声音高低由自己定。有的学生声音太高,如同吵架;有的学生声音太小,如同蚊子在叫,连坐在最前排的教师都听不见,遑论坐在后排的人;更有甚者,简直是用鼻子发音,像是在哼哼。语速,则语速偏快说不清楚的多,语速偏慢不连贯的少。

4、时间把握不准

讲述论文时间太短或偏长。短的,只有1分多钟。报过论文题目,然后说分为若干章,第一章是什么,第二章是什么,直到最后一章是什么,接下来便无话可说。长的,则超时,一般是念论文原文。念论文原文,七、八千字的论文,也得半个小时左右,一万五千字左右的论文,得一个小时左右。讲述论文限定时间十分钟之内,时间到了,才念了个开头,主持教师不得不叫停。

5、讲述不流畅

多数学生不能脱稿讲述,而是念稿子,有的念都念不利索。稍微好的,则是背稿子,不是讲论文,而是背课文。最不好的,是念论文。背论文的情况则显特殊。曾有一名学生把7000多字的论文背下来,背诵约26分钟,一字不差,一气呵成,反映该生记忆力奇好而且对论文极其熟悉,但严重超时,因为讲述应该在10分钟以内。

6、其它问题

例如支持手段不足,缺少挂图,甚至连个目录挂图都没有。还有吐字不清,普通话不标准等问题。综合问题,则是一个学生同时出现上述两方面甚至更多方面的问题。例如,一名男生,上台后从头到尾一直埋着头,恨不得钻到讲台之下,念稿子,声音很软很小,哼哼唧唧,好不容易才把论文“哼”了一遍,严重超时。

二、回答提问时的常见问题。

1、回答问题态度不积极

避重就轻,绕开主要的、复杂的问题,捡非主要的、容易的问题回答,或者,对需要重点详细回答的问题只作粗略回答,对只需要简略回答的非重点问题作冗长的回答。回避问题,对某些问题避而不答,不作任何交代,好像这些问题不曾提过一样。表情或语气显出不耐烦,等等。

2、老问题都回答不好

有时候,多个学生写相同或相近的论文题目,可能被问到相同或相近的问题。有的问题,前面学生答不好或答不上来,按理,后面的同学被问到同样问题,应该比前面的学生答得好,但实际情况有时是,前面同学回答过的问题,后面的人还答不好,令人失望。例如,“策略”的定义是什么,第一个学生回答不了,过一阵第二个学生还回答不了。

3、回答问题数量少

大学生毕业论文答辩,属于本科或专科层次,不同于硕士生或博士生等的毕业论文答辩,问题不会太多,一般每生被提问5个左右问题,回答至少3个问题即可。问题是有的学生只回答2个甚至1个问题,或者只能答好1个问题,数量太少,占问题总数比例太低。

4、答案有缺陷

答案不完整,例如某学生写关于中国—东盟自有贸易区的论文,回答“东盟包括哪些国家?”时,列举目前东盟国家名称与数量,与标准答案相差不多,但毕竟不完整。回答“中国与东盟哪些经济体经济往来最多?”时,缺陷更大。某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撰写的论文题目是党政官员带病提拔问题,不仅文字内容没有向商务领域倾斜或靠拢,回答问题时也对商务领域党政官员带病提拔的'问题浑然不知,对商务部高官被捕概不知晓。某学生撰写有关企业家能力的论文,但该生不仅没有在论文中对著名企业家进行列表分析对比,而且连国内最著名的企业家都数不上几个来,连大名鼎鼎的海信集团的负责人是谁都不知道,显然相关知识不足。

5、答案不正确或答不上来

某学生论文一再提到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回答“沿海发达地区如何界定?”时,答案不正确,因为其答案是“沿海地区就是发达地区”。实际上,沿海也有不发达地区。

某学生写地理文化对FDI(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回答“外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别有哪些?”时,无言以对。还有商科专业毕业生不知道WTO的全称是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更有甚者,连三个单词中的一个都说不出来。

6、答案根本错误

例如写“孙子兵法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回答问题时答“孙子兵法第36计”云云,把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混为一谈,违反了起码的常识。论文写兵法,却连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都分不清,缺乏起码的常识,犯了原则性错误。

还有,写区域经济问题,论文中贯穿着“长江三角洲”的用词,讲述中也一再提到“长三角”、“珠三角”如何如何,但被要求回答“什么是长三角?”这样简单的问题时,却一再说长江流域如何如何,原来该生连长三角与长江流域都分不清,经教师现场提示,仍然不清醒。论文主题词都根本理解错误,而且大错特错。

7、对论文摘要英译不熟悉

4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翻译成英语,篇幅会有所增加,但不会增加太多,作者应当十分熟悉。但实际上,有的作者不熟悉自己论文摘要的英语翻译。例如,中文摘要中出现“金融危机”,摘要英译中也有“financial crisis”,但被问及“金融危机”如何翻译成英语时,却答不上来,只回答说自己英语底子不好。类似还有“central government”、“local government”、“furious market competition”等等,都是出现在论文中,但作者答不上来。这种情况下,翻译工作往往不是作者自己完成的。

8、其它问题

例如,审题不清,答非所问。过度回答,画蛇添足。胡蒙乱撞,信口开河甚至狡辩、强词夺理等。

教师看到论文摘要英译篇幅明显短少,并发现有整句甚至整段没有翻译,属于偷工减料或粗心大意,于是提出疑问,有的学生回答是意译,不肯承认是自己工作不足。

126 评论

我是豆豆豆逗

爆笑毕业答辩现场 1,同学拿着写了25页的关于usb技术的论文上去答辩,老师开口就问:“请你用一句话介绍一下usb技术”,我同学立即怒:“一句话?一句话可以说清楚我写25页干嘛?一句话可以说清楚我站在这里干嘛?”整个答辩场集体沉默了2分钟… 老师:今年不答辩了!大家都良吧! 然后跟边上的老师说:优的名额怎么办啊?要不抽签吧! 2,毕业论文是个有关电梯的东西,他什么都没做过,论文是抄的。 老师答辩的时候问什么,他都不知道,最后老师急了,问道:那么你知道什么? 他说:我知道这个电梯按向上的按钮它会上去,按向下的它会下去。 他老师吐血,60分让他走人了。 3,一强人同学上台答辩,介绍自己的设计时叽里咕噜的说了半个小时,台下一老师不耐烦了大手一挥说:你给我下去,胡言乱语胡说八道… 4,偶的一个女同学暴牛,规定答辩时间是20分钟,等她到了20分钟时老师还在继续问文问题,只见她看了下表,说了声时间到了,然后就收拾东西走人。 5,先自我陈述了几分钟,然后提问。结果老师之间起了争论,谁也不服谁,把我凉在一边,几分钟后答辩结束,我一个问题也没回答。 6,偶一个同学暴强,答辩的时候,在做介绍时,说话#%¥◎×※…◎¥※…¥◎,下面的老师有一人听不清楚,于是转头与另一位老师小声交谈,此同学见了,立刻停下来,大声的问他的partner:“老师在说什么?”一时间全场爆笑,老师尴尬无语,他自己做了一个ppt,最后一个部分时致谢,其内容基本上叙述了指导老师一生的事情,还深情的说自己很喜欢和老师讨论问题等等事情,当他的致谢还没有读到一半,导师刷的一下站起来,面容扭曲的说:“我不是让你删掉这些吗!?” 全场在一阵沉默后,又是爆笑!! 7,师:解释一下原理。 生(不耐烦):说了你也不懂。 师:哦,那算了,下一个。 8,老师:你的论文怎么这么多错别字。 学生:没办法,我用的是紫光输入法。 下面笑倒一遍! 9,我答辩时,老系主任第一个问题:你吃早饭了吗?欧说:吃了。他说:好了,我问完了! 偶倒!… 10,老师:你的电动机怎么没有保护啊~~ 同学:这个…这个不在我设计的范围内。 老师:那么电动机电流过大,我们就任由它烧掉了? 同学:恩~~~很抱歉,看来我们只好任由它烧掉了。

293 评论

上善若水maggie

评论 ┆ 举报最佳答案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百度知道知识人的观点回答:阿文760315新手4月6日 11:43 一般会问些诸如:请谈谈你所选论题的目的、你对安娜卡列尼娜形象的的社会与现实意义、安娜卡列尼娜这一形象对你的启迪、安娜卡列尼娜这个形象某一个性的评析……之类问题。你应注意的是:1、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必紧张;2、答辩时要有针对性,要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3、答辩用语准确、简炼、流畅。揪错 ┆ 评论 ┆ 举报

226 评论

相关问答

  • 医疗领域论文答辩问题

    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

    德古拉之吻~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电子仪器设备采购论文文献

    关于采购类的论文参考文献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的关于采购类的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采购类的.论文参考文献一 [1]杜培枫. 基于现代物流竞争战略的

    我爱娟子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材料采购论文答辩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整体本科教学相互支撑的统一体系,二者同等重要

    你的秋天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塔设备板式塔论文答辩问题

    论文答辩的技巧答辩前的准备,最重要的是答辩者的准备。要保证论文答辩的质量和效果,关键在答辩者一边。论文作者要顺序通过答辩,在提交了论文之后,不要有松一口气的思想

    樱花卫厨ks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设备物资采购及管理论文范文

    采购管理论文3000字篇二 物资采购管理问题探讨 [摘 要] 文章 指出目前企业的物资采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企业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力

    燕若雪0211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