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6

友好环境
首页 > 职称论文 > 摊销方法研究毕业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惊艳你的眼

已采纳

新准则中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摊销法的选择与运用低值易耗品、包装物是企业存货的一部分,而且是其比较特殊的一部分。从实物形态上看,它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以多次使用并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不变,它们的价值随着使用逐渐损耗,与原材料等一经领用就一次消耗或转化为其他资产不同;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还需要修理,而报废时又有残值,与作为劳动资料的固定资产相类似。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这类可多次使用的存货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其单位价值低、使用周期短,因而将其归为与一次性使用的存货作为同类进行管理,但是其特殊性依然明显,这将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价值的分摊产生影响。 一 新旧准则关于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价值分摊方法的比较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在内的39个会计准则文本,其中本次新制定的会计准则23个、对原准则进行修订和统一编号后的会计准则16个。笔者对原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以下简称“旧准则”)和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以下简称“新准则”)就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价值分摊方法的确定进行了比较,新旧准则的差异是明显的。 同存货发出成本的确定方法一样,旧准则采用的是不完全列举的方法规定“企业应当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进行摊销,计入成本费用。可选用的方法有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等”;显然,在旧准则下,一次转销法和五五摊销法只不过是若干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摊销方法中可选择的两种,其他诸如分次摊销法、分期摊销法、产量摊销法、净值摊销法、定额摊销法等等,都是可供选择的摊销方法,其选择和应用范围是较为广泛的。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进行摊销,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将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明确规定为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两种方法。因此,今后我国企业将在这一全新框架下来组织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价值的分摊。 需要指出的是,国际会计准则并没有此方面的规定,并且我们明确将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规定为两种,那么,在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由于其条件下,由于可选择范围的缩小(一次转销法和五五摊销法两者取其一)以及摊销方法针对程度的降低(摊销方法减少使每种方法相对于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普遍程度提高),则必然会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乃至现金流量产生新的影响,至于其影响的程度以及其周期的显现性等,则需要通过实证分析来解释和证明其积极或消极的程度。 二 一次转销法和五五摊销法选择与运用 尽管将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明确规定为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两种方法是否是明智之举,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在新准则框架下来探讨一次转销法和五五摊销法选择与运用问题。 (一)一次转销法 一次转销法是指低值易耗品或包装物在领用时就将其全部账面价值计入有关成本费用的方法。作为一种价值分摊方法,在选择与运用上,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是有区别的。 1、对于低值易耗品而言,在一次转销法的选择和运用上,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正确理解一次转销法的适用范围 通常而言,一次转销法适用于价值较低或极易损坏的低值易耗品。注意,这里的“价值较低或极易损坏”不是一个概念,前者强调的是价值,其核心是“低”;后者强调的是耐用程度和发生意外的概率,其核心是“极易损坏”。会计主体在其职业判断上应当注意避免混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2)特殊条件下一次转销法的应用 如,在单件小批生产方式下为制造某批订货所用的专用低值易耗品,从成本核算角度出发,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这与其价值高低和耐用程度无关。 (3)努力克服一次转销法的不足与缺陷 在一次转销法下,由于低值易耗品领用其价值就立即从账上一次性注销,因此,在低值易耗品总价值较高时不利于均衡各期成本费用;与此同时,会出现大量账外资产,不便于进行实物控制。前者应当通过待摊费用进行过渡,尽可能均衡各期成本费用;后者则应当加强辅助账簿的备查登记工作,以确保企业财产的安全与完整。 2、对于包装物,在一次转销法的选择和运用上则相对简单: (1)生产领用的包装物和随同商品产品出售的包装物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转销其价值,这与其价值高低和耐用程度无关。 (2)对于数量不多、金额较小,且业务不频繁的出租或出借包装物,采用一次转销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在以后收回使用过的出租或出借包装物时,应当加强实物管理,并在辅助账簿上进行备查登记。 (二)五五摊销法 根据新准则两者取其一的原则,除适用于一次转销法的外,其余低值易耗品或包装物均应当采用五五摊销法分摊其价值。 五五摊销法是指低值易耗品或包装物在领用时先摊销其账面价值的一半;在报废时再摊销其账面价值的另一半。五五摊销法的最大优点是领用的低值易耗品或包装物均保留在会计帐簿上,便于通过帐簿进行实物控制,有利于确保低值易耗品或包装物的安全与完整。因此,五五摊销法运用的关键是其核算的规范化,否则,只会落得徒有虚名而已。笔者认为,规范化的五五摊销法运用,下列步骤缺一不可: 1、入库时: 借: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在库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具体类别) 贷:物资采购(银行存款等账户) 2、领用时: 借: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在用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具体类别) 贷: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在库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具体类别) 3、领用时摊销: 借:有关成本费用账户(50%价值) 贷:低值易耗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包装物)摊销(50%价值)4、报废时: (1)报废时摊销: 借:有关成本费用账户(另50%价值) 贷:低值易耗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包装物)摊销(另50%价值) (2)将报废低值易耗品或包装物从账上转销: 借:低值易耗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包装物)摊销(100%价值) 贷: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在用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具体类别) (3)报废低值易耗品或包装物的残值收入: 借:现金(银行存款、库存材料等账户) 贷:有关成本费用账户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五五摊销法分别于领用和报废时分别摊销其50%的价值,企业成本费用负担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通过待摊费用适当过渡,仍然是可选择的途径。

139 评论

来福胶泥MAY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存货的影响 论文摘要: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对存货在入账价值,发出计价及期末计价等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这些影响减少了人为操纵企业利润的可能,使得存货的核算更加客观,科学,合理。 关键词:新准则 存货 影响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会计准则体系相对于旧会计准则体系在多个方面对存货产生影响。 一、对存货入账价值的影响 按新准则的要求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一)对购入存货价值的影响 购入存货的成本是采购成本,通常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采购成本的费用。在工业企业会计存货的核算中这一部分始终作为存货的成本在进行核算,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商品流通企业存货核算中往往将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包储费、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计入当期损益(营业费用),而且旧准则是认可这一会计处理的。新准则取消这一规定,意味着商品流通企业的存货成本构成不能再搞特殊化。因此对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核算有一定的影响。 (二)自制存货成本的影响 自制存货的成本主要指的是需加工的材料的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在新准则中明确规定了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成本。因为这些费用的发生无助于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 同时新准则允许将用于存货生产的借款费用资本化。新准则规定,应计入存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的规定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时,应当予以资本化。这就意味着允许为生产大型机器设备船舶、飞机等生产周期较长且用于出售的资产所借入的款项所发生的利息资本化,计入存货价值,而不再直接计入损益,也就是可资本化的资产不再限于使用专门借款购建的固定资产。而这些在旧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却是没有提到的。 (三)对投资者投入存货成本的影响 新准则与旧准则相比,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成本确认方法不同。旧准则中规定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按照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入账。新准则规定,投资者投入的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即应当按照公允价值来确定存货的成本。公允价值的确定是这次新制定的会计准则的一个亮点。原准则规定的投资者投入的存货的成本,人为可操纵性很大,容易造成存货资产不实,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二、对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影响 新企业会计准则除对存货的入账价值产生影响外,对存货发出计价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从大的方面来看,新准则下,存货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这对生产周期较长的公司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原用“后进先出”法,且存货较多,周转率较低的公司。如家电、金属加工类等上市公司,若存货价格下跌,在明年年报存货核算法改变后,其利润可能出现大幅下降,对公司业绩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从具体方面来看,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摊销方面有了新规定。新准则规定,企业只能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两种方法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进行摊销,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原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进行摊销,计入成本费用。可选用的方法有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分次摊销法等。新准则不认可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摊销的分次摊销法,因此将它们通过待摊费用列支,以后分期摊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损益的做法已经不再符合规定。新旧准则的变化,防止了利用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摊销方法的变化,多计提或者少计提费用,减少了人为操纵利润的空间。 三、存贷期末计价的影响 新准则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就低计量。存货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按其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的成本低于其可变现净值的,按其成本计量,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但原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应按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的范围内转回。 存货的可变净值是指未来净现金流入,而不是指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企业销售存货预计取得的现金流入,并不完全构成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由于存货在销售过程中可能发生相关税费和销售费用,以及为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还可能发生进一步的加工成本,这些相关税费,销售费用和成本支出,均构成存货销售产生现金流入的抵减项目。只有扣除这些现金流出后,才能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类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是指对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有直接影响的确凿证明。如产品或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与企业产品或商品相同或类似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供货方提供的有关资料、销售方提供的有关资料、生产成本资料等。例如:假定甲公司2005年12月31日库存A型机器20台,成本(不含增值税)为480万元,单位成本为24万元。该批A机器全部销售给乙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销售合同约定,2003年1月18日,甲公司应按每台24万元的价格(不含增值税)向乙公司提供A型机器20台。甲公司销售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向长期客户乙公司销售的A型机器平均运杂费等销售费用为万元/台;抽其他客户销售该机器的平均运杂费等销售费用为万元/台。2005年12月31日,A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为26万元/台。 在本例中,能够证明A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是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有关销售合同,市场销售价格资料,账簿记录和甲公司销售部门提供的有关销售费用的资料等。根据该销售合同规定,库存的20台A型机器的销售价格全部由销售合同约定。在这种情况下,A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价格24万元/台为基础确定。A的可变现净值=24×20-×20=480-=(万元)低于成本480万元,应按其差额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假定以前没有提过)。而这些在原来的准则中并没有这么规范过。 除了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做了明确的规定外,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账务处理也发生了变化。旧准则下,存货跌价准备的对应科目是“管理费用”,其会计分录为:借记“管理费用” 贷记“存货跌价准备”。而在新准则下该分录变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将以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存货跌价准备”,贷记“资产减值损失”。 四、和存货核算有关的会计科目的变化 除上面所提到的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和“存货跌价准备”对应的科目从“管理费用”变为“资产减值扣失”外,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的科目又从“物资采购”恢复原来的“材料采购”了。和存货购进、销售有关的“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交款”科目合并成了“应交税费”科目,其核算范围较以前变大了,内容多了。 新准则的颁布在多个方面对存货产生影响而这些影响势必对企业的利润等一系列会计指标产生影响,企业会计人员只有认真学习理解准则的精神要旨,才能更好为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1] 李海波 刘学华 宋胜菊 新编财务会计[M] 上海 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4 [2] 企业会计准则学习班 企业会计准则(2006)[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29 评论

吸管狂魔

港口企业成本核算研究;港口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作业成本法在港口企业中的应用正在研究,故都是关于港口企业的

122 评论

PolarBella

会计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一、会计核算部分1 也谈现金折扣2 浅议坏账损失核算3 浅议应收账款的管理4 无形资产核算的探讨5 对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探讨6 破产财产偿债顺序研究7 浅议资产减值会计8 浅谈借款费用的核算9 浅议往来账的管理与核算10 “存货”核算浅析11 融资租赁研究12 现金流量表研究13 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14 浅议权责发生制对会计信息的影响15 试论公允价值16 试论谨慎性原则的运用17 物价变动会计探索18 合并会计报表与个别会计报表关系探讨19 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方法比较20 企业清算会计探讨21 企业破产会计研究22 合并会计理论研究23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讨24 论成本核算25 试论合并报表工作底稿的编制方法26 企业并购问题研究27 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研究28 试论对投资的认识29 浅谈收入的错位与会计规范30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研究31 债权转股权问题探讨32 企业适度负债经营问题研究33 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研究34 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35 试谈规范短期投资的会计核算36 债务重组若干问题的探讨37 论报表分析的电算化38 应收账款的控制与防范39 浅谈无形资产价值的确认40 浅析利润表41 试论资产负债表42 浅议企业所得税的核算43 试析税务会计44 试析企业债券核算45 试析债券投资46 试析股权投资47 试析专利权的核算48 存货计价方法比较49 现金折扣核算研究50 企业“开办费”研究51 企业向银行举债研究52 试析集团公司关联交易53 历史成本与现行成本比较54 租赁会计研究55 回租会计研究56 企业期货核算研究57 外币会计报表折算方法研究58 浅谈外币会计的“两笔业务观”59 浅谈“未确认”现象60 摊销方法研究61 浅谈“实质重于形式”62 固定资产折旧研究63 固定资产维修费用核算研究64 票据贴现研究65 企业税收核算研究66 存货成本研究67 股权投资中投资准备研究68 企业吸收资本核算研究69 资本公积研究70 企业资产虚化研究71 企业非经营损失研究72 或有负债研究73 或有资产研究74 利润表中成本项目研究75 短期投资核算研究76 物价变动会计计价模式研究77 浅谈资本保全78 金融期权合同会计研究79 金融互换合同会计研究

170 评论

相关问答

  • 法学毕业论文研究方法

    这个是看你写讠仑文的写材是怎样的,主要看的是文章在什么刊物上发表的。

    L1ttleJuan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销售策略论文研究方法

    答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营销战略意义是什么?(1)、以客户的中心思想为承诺,以铸就产品的高品质,让客户认同于产品的质量和相关的要求,以营销管理人员决策市场调研

    Pistachio陆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营销论文研究方法怎么写

    论文的研究方法部分的写法如下: 1.首先,写出论文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其次,综合分析论证论文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后,对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并得出明确的结论

    小库201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法学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方法

    最近我也在写论文的开题报告。下面是我复制的,百分之百正确。调查法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

    独步幽森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毕业论文研究方法

    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啊 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啊?那里罗列了一些大学论文的研究方法?下面我就给大家整理出来了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啊?一起来了解看一看吧

    PolarBella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