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dadoncry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数学教学的成功体验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智能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在正常情况下,只要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每一个个体都能发展和加强自己的任何一种智能。该理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学习,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从多元智能的角度来看,数学教学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数学基本概念、法则、性质、定理等内容的教学,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数学学科的科学素养;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数学教学活动中,我是怎样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呢?一、理解智力差异,尊重智力差异,利用智力差异加德纳认为,每个正常人至少都具有八种智能,但由于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差异,每个人在各种智能的发展程度上有所不同,因此,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活动中必然存在在各种智能差异。所以,教师必须面对这个事实,不仅承认这些差异,还要理解、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联明的教师更要善于利用这种差异来完成多种能力的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不同的学生是用不同的方式来构建知识的。不同的学生对学习有不同的理解。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可能,是合作与交流学习方式的一笔财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在教学中,我把各种不同学习程度、不同能力层次的个体“掺杂”在一起组成交流合作小组,进行开放式的讨论的积极性。同时,在交流合作中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在各抒己见中不知不觉的提高着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二、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提供发展多元智能的空间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拥有不同程度的多种智能,而所有的智能都能够就用于创造发明。对此,我在数学课上努力为学生创造一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提供发展多元智能的空间,让学生得到充分表现自己智力的机会,能发挥自己的特长,相互交流、沟通,共同完成规律的创造,从而获得知识,增强自信,开发潜能。当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运用多种智能来挖掘自身的数学潜能而热爱数学研究时,他们必会在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空间想象、人际交往及自我认识等多方面展现出积极的变化。例如,在讲试卷、讲习题及作业的处理上,我改变了传统的方式方法——教师一道题一道题挨着讲、仔细讲,很怕学生听不明白,变为只讲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余下的大多数题由学生们互相讲和共同研究解决。当然,开始的时候讲得“很不成样子”,好学生不知道怎么讲,会做的同学没啥讲,弱势生不敢讲。在我循序渐进的引导与鼓励下,经过两年多的培养,现在不论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讲,而且还能根据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讲,甚至在讲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听者哪个知识点有问题、他(她)究竟“卡“在什么地方了等。在这个实例中,每个学生对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考,并能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通过比较不同策略的特点,使他们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与灵性性,从中反思(内省)自己解法的优劣,促进认知的发展,这实际上就是发展学生自我认识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的过程;同学之间的密切合作发展了他们的人际智能,学会和睦相处,不断提高他们选择合理的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三、数学教学层次化,能力提升个性化普通中学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很大的能力差异,导致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有很大的差异,这势必对数学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教学中仍采用“一刀切”的传统教法,这就导致了“吃不饱”和“吃不消”两种不同局面的出现,差异程度更加扩大。这样,必须不能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可以回避这种差异。多元智能理念告诉我们:单个个体有很高的某种智能,却不一定有同样程度的其它智能。只有当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性被考虑时,教学才是有效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首先了解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对“数学智能”差的学生,我要另外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逐步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特别要注意的是,对这类学生,在语言上一定要人性化,从他们自身角度多考虑,用幽默的语言来给他们解围——因为他们提出的问题确实很幼稚,待老师给他们讲完后他们自己都不好意思。而对那些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深厚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满足他们学习的需要,促进数学智能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知识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评价的体系及评价的标准也要个性化。如在我的教学班中就出现了56分的得到了奖励,102分的却没有奖的个性化评价方法。因为起点不同,能力提升的程度也就不同。数学教学不仅要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个体弱势智能的挖掘和补偿,使学生的多元智能在不同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数学课程中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目标。总之,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以其独特的智能诠释和极大的整合性,为我们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特别是把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我的数学教学之中后,全班数学成绩提升很快,而且不论什么程度的学生,都对为数学感兴趣,这对普通中学的普通班级来讲是来之不易的,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了不同的发展。如甲同学擅长应用题,乙同学擅长几何证明题,丙同学擅长代数推导证明题等等。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相信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能促使我们以新的视角重视思考当前的数学教育,对教学观和评价观的改进提供新观点、新思路。让教师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以及提供一个发展多元智能的空间。
yiranrenxiaoyao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接受 教育 ,良好的教育既能丰富我们自身的素质又能给社会带来安定。教育是我们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经历。那么关于教育学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下面我给大家带来教育学专业的论文题目_教育学论文选题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育学硕士论文题目
1、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途径
3、学生网络成瘾成因分析与对策
4、至于新课改学生学习方式探究
5、教师职业卷怠成因分析与对策
6、 家庭教育 问题
7、论新课程改革与教师
8、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可行性论证
9、论教师的知识建构
10、论 教学 方法 的改革
11、论某一个教学模式的构建
12、关于学生失范行为的调查与研究
13、论教育中的质性评价
14、我国学校生活与学习压力的调查与研究
15、论我国学校变革的阻力
16、论我国教师的职业压力
17、学业不良 儿童 行为的归固分析
18、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建构状况的调查研究
19、小学数学教师知识建构状况的调查研究
20、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
21、中小学教师素质研究
22、中小学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3、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24、校长领导艺术研究
25、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
26、校本管理研究
27、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28、素质教育与教育管理改革
29、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师队伍建设
30、素质教育与行政管理改革
31、素质教育与教育观念更新
32、教育质量监控若干问题研究
33、教育质量新视野
34、中小学班级管理若干问题研究
35、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36、学习方式转变实践研究
37、自主学习实践研究
38、合作学习实践研究
39、探究学习实践研究
40、有意义学习实践研究
41、创新学习实践研究
42、教学的生活性
43、教学的发展性
44、教学的生命性
45、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46、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
47、新课程与学校管理改革
48、好学校的标准研究
49、优秀教师的标准研究
50、好学生的标准研究
51、教师与家长的合作研究
52、论教育市场化
53、论教育产业化
54、论教师劳动的经济价值
55、我国义务教育投资问题、原因与对策
56、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
57、论知识经济背景下教育的应对
58、WTO与教育改革
59、论述教育投资评价
60、教师职业流动的经济学分析
优秀教育类论文题目参考
1、教育研究要为教育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2、儿童数概念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3、幼儿问题意识概念的建构
4、保护幼儿的学习生态
5、对幼儿游戏规则的探讨--兼谈幼儿规则游戏
6、幼教百年沉思录(一)
7、伴随幼儿教育30年的历程
8、幼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之分析、表述方法
9、儿童阅读障碍的生成与诊治研究综述
10、上海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德育资源的调查与思考
11、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活动设计
12、培养幼儿视觉--空间智能初探
13、浅谈分享阅读的几种风格
14、“不想像你那样做”
15、自制小沙锤(中班玩沙活动)
16、好玩的沙子(中班科学活动)
17、细细的沙(中班科学活动)
18、细细的沙粒(中班主题教育活动)
19、论信息时代幼儿教师的角色
20、试析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特征及其实现途径
21、从关注文本到关注儿童
22、关于幼儿艺术教育若干问题的对话
23、以开放的心胸开发自我
24、美国幼儿园的节日教育活动
25、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
26、“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训研究”课题开题会隆重召开
27、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从哪里来
28、脑科学的新进展带给学前教育的启示
29、让幼儿在宽广的语境中积累审美 经验 --一种看待幼儿园艺术综合教育的新视角
30、这本书“女”一点
31、从现代认知心理学角度重新解读蒙太梭利教学法
32、1889~1949中国学前儿童教育大事记
33、辛勤耕耘六十载 献身幼教半世情--访卢乐山教授
34、我自豪--我的青春属于孩子们
35、长得一模一样
36、“我爱卡通”活动设计的思考--回归生活视野下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
37、幼儿探究性活动特质的三维视界
38、幼儿教师开展探索型主题活动应具备的能力
39、儿童工作室的构建
40、种树者必培其根 种德者必养其心--谈幼儿阶段道德意识的培养
41、解读 儿童画
42、好东西大家一起吃
43、做好科学小实验的课前准备工作
44、如何使管理走向科学
45、进行科学管理 提高办园质量
46、关于“家园沟通”的调查与思考
47、让家园沟通更加通畅
48、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9、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障碍的成因剖析
50、开展家园合作共育 优化家长教育能力
比较教育学论文题目
1、对比较教育学学科概念的 反思 与重构
2、儿童青少年焦虑症状的比较研究
3、浅议中国比较教育和而不同的发展方向
4、杜威与陶行知教师观之比较
5、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推拿教学的比较研究
6、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历史发展、成就及问题
7、比较视域的教师继续教育策略
8、多元的传统与交互的生成--教育学知识建构的跨 文化 比较
9、比较视野下大学教育督导发展历程与启示
10、中美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11、从比较教育学到教育学研究的若干思考
12、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意识的演进与展望
13、中捷环境教育比较研究
14、两所中学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情况比较探究
15、中美教学方法的比较及思考
1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材之比较研究
17、民国时期 留学 生群体与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创建
18、不同家庭结构类型中学生偏差行为的比较与分析
19、国际视域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特征分析--基于中、英、美、加、澳五国MOOC的比较研究
20、中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比较--基于6所中美高校的实地考察调研
21、中国与新加坡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实施之比较分析
22、中国现当代语文教育的拓荒与探索
23、21世纪初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理论研究
24、中美爱国主义教育比较研究
25、比较教育世界体系理论分析框架探析
26、中美产前教育比较研究
27、当前英国地方基础教育体系比较
28、比较教育依附论研究范式探析
29、教育服务贸易中高等教育境外消费的比较研究
30、母语教育和外语教育比较研究
3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究
32、央视讲座式科教电视节目与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电视节目比较研究
33、试论比较教育研究中“比较”的单元与路径
34、康德尔比较教育思想研究
35、比较教育相对主义分析范式的研究
36、我国地方职业教育立法比较研究
37、变革中的两岸小学品德教育比较研究
38、中美家庭道德教育比较研究
39、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比较研究
40、中美师德规范比较研究
41、新疆塔城牧区与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42、某学院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维吾尔族大学生体质状况比较
43、国内外医学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比较分析
44、中美翻转课堂比较及其启示
45、中、美公共教育学教材比较研究
46、维吾尔族、汉族高年级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
47、中日青少年法治教育改革比较研究
48、五种不同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测量比较
49、中国大陆与香港教师专业伦理的比较研究
50、中日两国近代化过程中教育形态的比较与启示
教育学专业的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教育学专业毕业大学论文范文(2)
★ 教育学原理论文题目
★ 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 关于教育学专业大学论文范文(2)
★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
★ 教育学的论文参考
★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 教育学毕业论文
★ 教育学专业相关本科论文5000字(2)
★ 关于教育学专业大学论文范文
《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摘 要】主题教育活动打破了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使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促进了幼儿园课程的整合。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中
浅谈组织文化的多元化趋势论文 文化的发展,除了传承自己的传统以外,尤其离不开异质文化之间的比较、借鉴与交流。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浅谈组织文化的多元化趋势论文,希望
伊索寓言浅谈寓言,在今人眼里似乎是幼稚的,在高 大巍峨的文学殿堂里已没有它显耀的位置。但它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体裁之一。并且,它不象某些文学体裁那样,只和一阶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开展,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新理念来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问题一: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论文中的回归模型怎么分析 根据R方最大的那个来处理。(南心网 SPSS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问题二:谁能给我列一下多元线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