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基里连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长干;黄翀;;以松节油为原料合成香料[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诚,姚志鹏,马建中;坚木栲胶的化学改性及其鞣革性能的研究[J];浙江化工;1997年02期 2 李汉铭;甲基紫罗兰酮、鸢尾酮辨析[J];香料香精化妆品;2000年01期 3 谢家理,冯易君;改性木屑处理含Cr(Ⅵ)废水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5期 4 聂少凡,林金国,林思祖,傅祥久,谢友森,林庆富;人工杉木林木材纤维形态变异规律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5 杨建洲;软木材料漂白方法研究[J];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6 周雄志,刘正添;阻燃处理木材的热分析[J];木材工业;1991年03期 7 项东升;固体超强酸ZrO_2-SO_4~(2-)催化合成水杨酸异戊酯的研究[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4年02期 8 崔莉凤,刘博;食用香料甲基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的分离提纯及结构鉴定[J];色谱;2000年05期 9 赵丽娟,李铁纯,丁旭光,张捷莉;木蝴蝶挥发油成分的研究[J];化学工程师;2002年01期 10 崔志敏,陈学恒,李楠;用固载强酸TiO_2/SO_4~(2-)催化甲基紫罗兰酮合成中的环化反应[J];化学通报;2002年02期 合成香料 合成香料 aroma chemical 用单离、半合成和全合成方法制成的香料。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从精油中提取出的香料称为单离香料,如从丁香油中得到的丁香酚;利用某种天然成分经化学反应使结构改变后所得到的香料称为半合成香料,如利用松节油中的蒎烯制得的松节醇;利用基本化工原料合成的称全合成香料(如由乙炔、丙酮等合成的芳樟醇)。 合成香料工业创始于19世纪末。早期从天然产物中所含的芳香化合物,如冬青油中的柳酸甲酯、苦杏仁油中的苯甲醛、香荚兰豆中的香兰素和黑香豆中的香豆素等人工合成香料并实行工业化生产。稍后,紫罗兰酮和硝基麝香等的出现,也是合成香料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由于天然精油生产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加上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合成香料发展迅速,一些原来得自精油的萜类香料如芳樟醇、香叶醇、橙花醇、香茅醇、柠地醛等已先后用半合成法或全合成法投入生产,产量相当可观。此外,还有一系列在自然界未曾发现的新型香料如铃兰醛、新铃兰醛、五甲基三环异色满麝香等陆续出现。这类香料对新香型香精的调配有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品种不少于2000种。 合成香料通常按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分类,主要有烃类、醇类、醚类、酸类、酯类、内酯类、醛类、酮类、缩醛(酮)类、腈类、酚类、杂环类及其他各种含硫含氮化合物。各种合成香料的分子量一般不超过300,挥发度同其香气的持久性有关。分子结构稍有不同往往会导致香气的差异,如顺式-3-己烯醇(即叶醇)要比它的反式异构体更为清香,左旋香芹酮有留兰香的特征香气,而右旋体为葛缕子香,因此用途也不一样。 合成香料是精细有机化学品的一类。合成方法繁简不一,涉及多种有机反应,如氧化、还原、酯化、缩合、环化、加成、异构化、裂解等,主要通过减压分馏和结晶等单元操作进行提纯。产品除了要符合规定的物理化学规格如比重(d悭)、折光率(n慱)、比旋度([α]慱)、熔点(mp)、溶解度外,还要符合应有的香气质量要求。不论是配制食用香精还是日化香精所用的香料均有安全使用方面的质量标准
霸气甫爷
美术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范文一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
课题的目的
1、现实的景色不同于绘画表现,绘画是对表现的再创造,它承载了作者对景色认识与对作者内心感受的表现意图。将现实中斑驳的光影、繁杂的色彩、以及杂乱的空间层次进行梳理,将绘画回归到简约、直接的画面形式语言中,明确并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度。
2、将客观现实转化为绘画作品过程中,明确画面表现意图,探求现实世界和画面平面化语言需求之间的关系,更直接的明确体现画面视觉语言的本质。
课题的意义
1、将绘画者从现实世界中解放出来,使绘画者面对现实世界进行表现时能够变得从容、清晰,意图更加明确。
2、通过对平面化油画语言的研究,明确平面化油画语言在画面形式意味中的组织技巧和审美彰显,为更好的提高绘画水平和作品质量提供理论的支持和方法的指导。将有助于绘画实践中更自由的进行表现,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
二、文献综述 (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课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约2000字):
“平面化”在如今的绘画领域,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所谓的平面化,指的就是在绘画的作品中不追求三维真实空间为目的,更好地运用色彩、形状、线条等形式因素,使绘画更臻于作为平面艺术的本质。英国美术评论家赫伯特·里德在《现代绘画简史》中对艺术史的发展有过经典的概括:“整个艺术史就是一部关于视觉方式的历史,是关于人类观看世界所采用的各种不同方式的历史”。康定斯基认为,画家作为创造者应该追求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表现,不应把模仿自然现象当做自己的目的,画家应当用绘画自身的形式语言,创造出能够展现意图的画面;美国视觉艺术批评家苏珊·格朗在《艺术的问题》中指出:“艺术品是种在某些方面与符号相类似的表现形式,这个表现形式就是艺术符号。”这些论述讲明了绘画形式与现实的关系,现实只是画面创作的依托完全不同于现实世界。更有英国艺术理论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中提出:“艺术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清晰地表述出绘画的表现不同于现实的写照,而是创造一种平行于现实世界的平行体。” 与土地和乡村的亲近,仿佛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无论是在再现现实世界风景画还是个性平面化语言的画面再造的形成都一开始便于土地和乡村息息相关。在土地和乡村同呼吸共命运的绘画取向中,无不充满着生命的气息,无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油画进入二十世纪已不再满足于再现现实世界,逐步进入到对人的本性和个性语言的画面再创造的研究和探索中。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艺术语言形式丰富多样,平面化的艺术语言形式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分量。说起平面画,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图绘在岩洞深处墙壁上的“洞穴壁画”就初露端倪。平面化的形式语言在印象派时期已经有明确的倾向,在塞尚、高更、和梵高的部分作品中已经能够看到作者在逐步的减弱所现物体的明暗、体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画面的形式布局和结构当中,塞尚以画面的独立表现为目标,从而实现了平面化。他对空间进行再构成,使二维画面可咀自由处理,而不再一味的拘泥于再现。应该说是从塞尚的画法之后,绘画史上开始出现了平面化的画面自立。梵高的作品,在东方绘画的影响下只保留了一些微弱的颜色变化。毕加索在其作品《梦》中突出运用了平面化的形式手法,将画面用舒缓的线条分割,填充色块,形成了具有立体主义语言特点和装饰性效果的油画。马蒂斯是法国二十世纪最为著名的表现性画家之一,他笔下的物体完全是他在作品当中把人物和物体做出了极大地简化处理,有些作品中甚至只保留了物象的大致轮廓;其作品利用色彩的对比关系和画面形的分割,将画面进行了平面化的组织、表现,达到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在抽象主义的绘画当中,多数作者更加彻底的放弃了现实世界,更为自由的在画面上进行着形与色的自由组合,用更为直接的个性语言传达着对世界的认识,代表性的画家有米罗、克里、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等。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的作品在抽象表现主义绘画里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康定斯基的热抽象绘画,画面热情,色彩跳动,充满运动感;蒙德里安的作品相比之下则显得安静、理性,简单的色块对比和线条分割,展现着画家对世界和画面平面化语言构成的理性思考。由国内绘画的发展和演变来看,传统的中国画主要是由平面化的形式语言构成,但由于文化背景和认识的不同,其视觉构成不同于西方油画的平面化形式语言。由于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中国出现了不少油画家,但运用平面化形式语言进行表现创作且能够融汇中西美学思想的为数不多。主要的代表性画家有:四五十年代的林风眠由于受到了西方现代绘画思想特别是马蒂斯等画家的影响,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具有东方韵味的平面化表现形式的油画,成就了很高的艺术造诣。在他的影响下,现代画家吴冠中也形成了运用平面化形式语言结合中国文化和审美特点的绘画形式。另外,现代还有画家如:王克举、谭平等在不断地探索能够融汇中西审美的平面化表现形式,并取得一定得成就。 在探索的过程中,作为中国的画家面临着西方审美思想和东方审美思想的碰撞,西方的绘画材料和中国传统审美根基的不协调等问题。虽然西方油画当中也存在大量的平面化形式语言的绘画形式,但毕竟审美的根基不同,不能完全适合画面意图的表现。 绘画源于对现实世界的观看,观看中将审美意识、意图与现实世界融汇,形成最终的画面。平面化表现语言应注重展示视觉理解世界的方式,在最初的观看中将本民族的审美融汇到画面的平面化形式语言当中。绘画发展越来越注重个性化语言的形成和主体意识的张扬,对平面化形式语言的研究符合本民族审美需求,符合绘画中主体意识增强的发展趋势,亦将促进绘画个性化语言展现。
提出问题:
通过对平面化油画语言的研究,笔者发现在国内外对其的研究不计其数。但真正将画面回归到简约、直接的画面形式语言和真正探究现实世界与画面化语言需求之间关系,还需要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探索。如何真正将画面回归到简约、直接的画面形式语言?真正探究现实世界与画面平面化语言需求之间关系?
研究切入点:
在国内外对平面化油画语言研究的基础上,在《乡村》创作中将画面回归到简约、直接的画面形式语言中,更直接的体现画面视觉语言本质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 英.克莱夫·贝尔.薛华译.艺术[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 房建平另一种艺术上的真实——浅析油画的平面化特征,2011(5)
[3] 赫伯特·里德.现代绘画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4] 莫里斯·梅洛-庞蒂. 眼与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 让-吕克·夏吕姆.解读艺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6] 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7] 张元、赵扬.艺术材料的遐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 王凡.浅谈当代油画创作中平面化倾向[D].四川美术学院
[9] 易苗苗.中西方现当代油画平面性风格比较[j].美术大观,2009(4)
[10] 靳凤华绘画的抽象性--从中西方绘画比较谈抽象[期刊论文] (2004(4)
[11] 何政广.世界名家画集——克里姆特.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12] 张弘昕.西方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预期目标:
课题研究的内容
1、现实世界与画面平面化形式语言表现的需求存在巨大的差异,如何将现实世界转换成画面意图的需要,成为油画创作的重点。在转换过程中,如何体现绘画的意图和如何有意图的观看成为平面化形式语言形成的关键。
2、如何在创作中把握形式语言:创造能够彰显个性特征的平面化形式语言,并能在油画创作中熟练地运用,能够很好的展现创作意图,使创作意图与平面化形式语言完美结合是创作的最终目的。
3、利用平面化油画语言创作油画作品《乡村》。把现实中斑驳的光影、繁杂的色彩杂乱的空间进行梳理,在画面中充分体现出来,将画面回归到简约、直接的画面语言形式中去。
课题研究的方法:
1、读画法:搜集各种相关平面化形式语言表现的作品进行研读,包括不同画种、不同材料和不同国度的绘画。对比、比较大师平面化表现语言的差异,领会画面中表现技法与表现意图和内容的关系。
2、临 摹 法:选择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名画进行临 摹 ,研究名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材料运用、表现方法、意图与画面的结合等,提升对平面化表现形式语言技法的把握能力。
3、实验法:对材料和表现技法结合个性化的表现意图进行反复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修正问题,不断寻求更好更适合的表现方法。
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通过对油画创作中平面化油画语言的研究和应用,初步形成适合画面意图和自我个性化语言的表现形式,形成一篇优秀的论文,并且能够应用平面性油画语言创造出一幅完整的有意味形式的油画作品《乡村》。
四、所需仪器设备、材料情况:
1、各种纸、笔等;2、油画颜料;3、油画内框、油画布;4、媒介剂、乳胶等。五、课题分阶段的进度计划 序号 起止日期工作内容 阶段成果 1 2012年10月22日-2013年1月12日查阅收集论文资料,完成 读书笔记 确定论文选题 2 2013年1月13日-2013年3月14日分析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完成报告开题3 2013年3月15日-2013年4月20日论文开题答辩,确定设计(创作)草图完成论文框架和创作草图4 2013年4月21日-2013年5月10日撰写论文初稿,绘制设计(创作)初稿 完成论文初稿和创作初稿5 2013年5月11日-2013年5月20日修改完善论文初稿,绘制设计(创作)正稿完成论文二稿修改创作正稿6 2013年5月21日-2013年6月10日修改完善论文二稿,绘制设计(创作)正稿完成论文三稿和创作正稿7 2013年6月11日-2013年6月15日修改论文三稿和设计(创作)正稿,参加评审答辩资格审查8 2013年6月16日-2013年6月25日 毕业论文答辩,毕业汇报展览 成绩评定推优
指导 教师 意见 (详细填写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范文二
题目:试论水彩画创作的表现形式
(一)选题的根据:
1)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理论意义:
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简称水彩,由于色彩透明,一层颜色覆盖另一层可以产生特殊的`效果,但调和颜色过多或覆盖过多会使色彩肮脏,水干燥的快,所以水彩画不适宜制作大幅作品,适合制作风景等清新明快的小幅画作。颜色携带方便,也可作为速写,搜集素材用。绘画艺术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特征简单说来,就是——“写意性”。不同的表现形式能够表现出不一样的情感。
实际意义:
对水彩画家来说,作品中表现的物象与反映生活,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方法。在水彩画作品中,写意性也可以直接作用于观赏者的心理感官,强化着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和作品的意图,以产生深刻的寓意,来丰富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同时,写意性的运用也进一步触动了人们的潜意识,并感染观赏者对作品的欣赏情绪。掌握水彩画中的写意性的规律和技巧,能够准确、鲜明、生动自然地描绘对象及其色调的特征的惟一途径就是时刻和大自然保持着联系,并且从自然中获取充足的养分,去更进一步追求更高的境界。艺术家借助一定的表现形式直接塑造出可感的艺术形象,以此来表现艺术家对现实的审美认识和创作体验,以此来表达他的情感内容。通过表现形式的运用,艺术家能够灵活、自由、含蓄地表现复杂的现实生活,抒写自己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体验。
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研究动态:
国外研究动态: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就可以追溯到150万年以前,西班牙旧石器时代的阿尔太米拉石窟壁画中的野牛、古埃及盛行于Memphie时期用芦笔画在草纸和墙壁上的画以及我国西南地区诸省的崖画,都可以说是原始社会早期的水彩画。水彩画是标志人类文化与文明的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 。但水彩画真正发展成为独立画种,则主要是通过英国水彩画家们的努力来完成的。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水彩画取得辉煌成就,使水彩画作为一门独立画种真正登上艺术殿堂,在世界艺术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人们把英国作为水彩画的发源地。但几经沿革,由钢笔淡彩发展成多彩风格,直至逐步突破古老画法,大胆追求自然光色,从而创造出英国水彩画最辉煌的时代。技法日趋成熟, 水彩画特性更为明显,名家辈出,享誉世界, 19世纪中期,达到了可与油画相媲美的水平,终于登上绘画艺术的巅峰。然而现代水彩画在美国发展蓬勃,美国已成为 20世纪以来新崛起的“水彩画王国”。流派纷呈,画家众多,如大卫.理勒 .米勒得 (David Lyle Millard)、安德鲁.怀斯 (Amdrew Wyeth)、法兰克.韦伯 (Frank Webb )、查理斯.雷德 (Charles Reid)等。美国最大、最有权威的水彩画组织——“美国水彩画会”建于1866年(前身为纽约水彩画会),每年举行一次画会年展,推动着水彩画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现在,水彩画不仅在西方,也在东方蓬勃发展,水彩画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画种。
在国内研究动态: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水彩画蓬勃发展。 1949年,“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在北京成立,组织创作活动。1954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全国水彩画、速写展览”。1956年举办的“全国第一届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展出水彩画一百多件。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画家们深入生活,用水彩画来反映新中国的新面貌,写实风格得以确立,奠定了中国水彩画重写实的传统模式。李剑晨的《晨 曦 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古元的《延河饮马》、萧淑芳的《丁香花》都是当时影响广泛的佳作。
20 世纪50年代,苏联格拉西莫夫、茹可夫、克里马中等画家的水彩画相继传入中国,他们“讲究造型严谨和色彩真实 ” 的写实传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水彩画艺术的发展。
自己的见解:
目前存在的许多问题比较复杂,很难归纳。从近几年举行的几次大型美展来看,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水彩画作品中缺少画家内心活动的具体表现。现在画画的人大多都是靠临 摹 照片,缺少对事物的感触,缺乏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产生的独特的感觉。水彩画进一步发展,绘画形式的多元化与单纯的技法进一步影响着水彩画的意境。还有一些高科技手段开始被运用到水彩画创作中,甚至使用微喷技术,在专业的美展上这应该是受谴责的。
(二)研究内容
本文从理论出发,联系实际,对水彩画中的写意性进步作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对提出了各种技艺对水彩画创作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一、题材选择是水彩画创作的“质”
二、作画技巧是水彩画创作中的“法”
(一)干画法和湿画法影响着画中的空间变化
(二)水分是水彩画中不可或缺的媒介
1、时间问题
2、空气的干湿度
3、画纸的吸水程度
(三)“留空”为水彩画中的“点睛之笔”
三、构图方式是水彩画创作中的“形”
四、艺术内容是水彩画创作中的“情”
(一) 静物水彩画
(二)风景水彩画
(三)人物水彩画
五、总结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对近现代画家的调查,了解水彩虚实技法的发展进步过程。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的书籍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水彩技法及在当代中国艺术教育中的发展过程和状态,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3)定性分析法:对于本研究课题,我们除了要掌握一些资料之外,更多的要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对获得的各种资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了解中国当代水彩技法的虚与实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
可行性分析:
1、资料来源充足:现代网络设备,各种的期刊,报纸杂志都能为我们提供信息。相应的理论研究比较多,对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性支撑;
2、导师的精心指导: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修改论文,查找相关资料,使论文研究更彻底;
3、准备及研究时间充足:我校开展论文写作的时间充足,从2010年7月份开始选题,到2011年5月中旬定稿,将近半年的时间可以供我们写作和研究。
(四)进度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1、2010年7月10日——8月10日 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
2、2010年9月1日——9月12日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并按学校相关要求完成开题报告,准备开题答辩。
3、2010年7月13日——12月30日 完成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
4、2011年1月1日——3月10日 认真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修改论文。完成论文2稿。
5、2010年3月11日——5月10日 完成第三、四稿,毕业论文中期考核。
6、2010年5月11日——5月20日 定稿,装订,成册,准备答辩。
(二)主要措施:
1、查阅有关文献,去期刊网或报纸、杂志等媒体了解相关资料;
2、分析问题,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事实分析并解决问题;
3、与指导老师及同学共同探讨有关本题的相关内容。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孔新苗,张萍.中西美术比较[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2] 蒋跃.水彩画艺术[J].美术杂志社,2000,(5).
[3] 张道一.美术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孙宜生.意象素描[M].武昌: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6.
[5]童丽莉.水彩画的当代视野彩绘当代—中国水彩画高峰论坛纪要[N],浙江美术在线-世纪美术
[6]关维兴.我和水彩,光明日报[J]1998,10,(25).
[7]于然.绘画色彩基础[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88.
[8]中国水彩画(第六期)[J].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
[9]文金扬.绘画色彩学[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1.
[10]王伯敏.中国画构图[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
沉默的苏克
R 综合性医药卫生 1.中华医学杂志 3.医学争鸣 2.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4.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5.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6.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7.解放军医学杂志 8.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9.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10.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11.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2.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13.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14.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5.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6.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7.复旦学报.医学版 18.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9.中国全科医学 20.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1.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2.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3.江苏医药 24.广东医学 25.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6.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7.医学研究生学报 28.上海医学 29.医药导报 30.重庆医学 31.实用医学杂志 32.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3.天津医药 34.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35.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36.军事医学 37.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R1 预防医学,卫生学 1.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3.中国公共卫生 4.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5.卫生研究 6.营养学报 7.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8.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9.环境与健康杂志 10.中国卫生统计 11.中国学校卫生 12.环境与职业医学 13.现代预防医学 14.中国卫生经济 15.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16.中国职业医学 17.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18.中国妇幼保健 19.中国病毒学杂志 20.毒理学杂志 21.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2.环境卫生学杂志 23.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4.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5.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6.中华疾病控制杂志R2 中国医学 1.中国中药杂志 2.中草药 3.中药材 4.中国针灸 5.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6.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7.中成药 8.中华中医药杂志 9.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0.针刺研究 11.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2.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14.中药杂志 15.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16.时珍国医国药 17.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8.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9.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R3 基础医学 1.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中国临床生理杂志 3.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4.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5.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6.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7.免疫学杂志 8.中国免疫学杂志 9.生理学报 10.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11.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2.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3.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14.解剖学报 15.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16.现代免疫学 17.病毒学报 18.解剖学杂志 19.生理科学进展 20.医用生物力学 21.神经解剖学杂志 22.中国病院生物学杂志 23.中华病理学杂志 24.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5.基础医学与临床R4 临床医学 1.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3.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4.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5.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6.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7.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8.中华护理杂志 9.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10.中国输血杂志 11.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12.中国急救医学 13.临床检验杂志 14.诊断病理学杂志 15.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16.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17.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18.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19.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中国实用护理杂志R5 内科学 1.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3.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4.中华内科杂志 5.中华肝脏病杂志 6.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7.中华肾脏病杂志 8.中华血液学杂志 9.中国糖尿病杂志 10.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1.中华高血压杂志 12.中华消化杂志 13.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14.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15.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16.中华传染病杂志 17.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18.中国老年学杂志 19.中国循环杂志 20.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1.肠外与肠内营养 22.中国内镜杂志 23.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4.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R6 外科学 1.中华外科杂志 2.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3.中华骨科杂志 4.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6.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7.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8.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9.中华手外科杂志 10.中华创伤杂志 11.中华烧伤杂志 12.中华麻醉学杂志 13.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4.临床麻醉学杂志 15.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16.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17.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18.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19.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1.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2.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3.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4.中国男科学杂志 25.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6.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R71 妇产科学 1.中华妇产科杂志 2.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3.实用妇产科杂志 4.中华围产医学杂志R72 儿科学 1.中华儿科杂志 2.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5.临床儿科杂志 4.实用儿科临床杂志3.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6.中国当代儿科杂志R73 肿瘤学 1.中华肿瘤杂志 4.癌症 6.中国肿瘤临床 4.肿瘤 3.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5.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7.肿瘤防治研究 8.中国癌症杂志 9.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R74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1.中华神经科杂志 2.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3.中华精神科杂志 4.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5.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6.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7.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8.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9.国际脑血管病杂志R75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1.中华皮肤科杂志 2.临床皮肤科杂志 3.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R76耳鼻咽喉科学 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3.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4.中华耳科学杂志R77眼科学 1. 中华眼科杂志 2.中华眼底病杂志 3.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4.眼科研究(改名为: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5.眼科新进展R78口腔科学 1.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3.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4.上海口腔医学 5.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R8特种医学 1.中华放射学杂志 2.中华核医学杂志3.临床放射学杂志 4.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5.实用放射学杂志6.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7.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8.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志9.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10.介入放射学杂志 R9 药学 1.药学学报 2.中国药学杂志 3.中国药理学通报 4.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5.中国新药杂志 6.药物分析杂志 7.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8.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9.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10.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11.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12.华西药学杂志 13.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4.中国生物药物杂志 16.中国海洋药物
幽深的猫巷
选题不是一两个,抓住一个小病例写就可以了。我写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冲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也是雅文网的专家帮忙弄的,靠谱啊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两种口腔护理方法的效果比较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方法和药液选择社区中老年人对口腔健康状况与口腔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刍议我国“口腔医院”的名称英译解析老年人进行口腔保健的意义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缺氧诱导因子1α对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接受放射和化学药物治疗感受性的影响(英文)PDCD5和p53在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生理盐水与牙龈炎冲洗剂口腔护理对比研究几种口腔消毒液对口腔诊室空气质量及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对比口腔炎喷剂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碳酸氢钠漱口降低粒细胞减少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率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不同口腔护理方法的效果观察长春市口腔医疗机构及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白虎汤在ICU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应用“舒爽”中药口腔护理液的临床效用研究儿童形象化口腔健康教育模式探索与应用效果研究口腔实习生医院感染的自我防护知识调查研究口腔支架在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中对口腔正常组织的保护作用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的不同干预方法及效果研究口腔健康教育对牙周参数在牙菌斑中分布的影响研究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抽样研究小儿电动牙刷在口鼻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现在学术论文需要论文查重。如果重复率相对较高,将被判定为剽窃,则无法获得相应的学位证书。如果有学位证书,学位可能会因论文剽窃而被取消。因此,在提交论文之前,最好
正确引用参考文献的格式! 1.学术期刊文献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学术著作 [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
1 心理学报 《心理学报》(Acta Psychologica Sinica),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
参考文献是对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一般状况下需要笔者将论文之中的学术资料、论文研究文献、注释文献等等诸多资料进行集中展示与整合,进而集中地展现
稿件后面要有完备的联系方式:作者名字、署名、地址、电话、邮箱,QQ什么的都要详细,以便编辑联系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