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3

东宫洗马
首页 > 职称论文 > 沧州木板大鼓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宝宝囡囡

已采纳

沧州木板大鼓是一种河北省的汉族说唱艺术。起源于明末清初,产生于沧县民间,起初在深泽、无极、藁城等县广大农村流行,后来普遍到冀中各县,以及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是河北曲种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全国独有的艺术曲种,它对北方大鼓曲群,如西河大鼓、京韵大鼓、乐亭大鼓等产生过重大影响。沧州木板大鼓书脱胎于民间,其内容表达上,有的歌颂英雄人物,有的反映民众疾苦,有的叙述历史故事,有的描绘农村生活等等。沧州木板大鼓吐字行腔用地方语音,唱法质朴粗犷。2006年,沧州木板大鼓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52 评论

魔王夫人

木板大鼓 是流传于河北省大部分地区的一种汉族曲艺鼓书形式,又名小口大鼓、清口大鼓、梅花调、老木板子、老北口木板、怯大鼓、鼓碰弦儿、弦子鼓儿、木板西河调、憋死牛等。表演时一人左手持木板,右手持鼓楗,站立说唱中轮番敲击木板和书鼓,使其与说唱相配合,另有人持三弦专司伴奏。木板大鼓又名“鼓子快书”,地方色彩浓厚,是河北省中部石家庄地区最流行的曲种。其产生年代尚无实据可查,据知近百年来就有了驰名艺人赵老万(艺名“大老鸹”)。这种曲艺形式是吸收了冀中民歌及当地做买卖“吆喝”等曲调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起初在深泽、无极、藁城等县广大农村流行,后来普遍到冀中各县,以及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山西、河南等省也有木板大鼓。木板大鼓的唱词通俗易懂,唱腔简练有力,富有健康活泼的地方色彩。演唱时可以单口唱,也可以对口唱,伴奏只用木板和一面小鼓,不用其它乐器,学习起来比较方便,因而容易在广大群众中进行推广普及。其传统节目均系中篇(老百性习称“八回书”),如《响马传》等。 沧州木板大鼓书脱胎于民间,其内容表达上,有的歌颂英雄人物,有的反映民众疾苦,有的叙述历史故事,有的描绘农村生活等等。沧州木板大鼓书表演者多为民歌艺人,以庞风成为代表的庞派、以王福祯为代表的王派、以穆汉青为代表的穆派,在历史上影响最大沧州木板大鼓书音乐结构完整,三种不同节奏的板式分别为头板、二板、三板,板速有较大幅度的伸缩。从风格上讲,其唱腔浑厚粗犷,有时似说似唱、似叙似述,地方气息浓郁,句尾声调较重,多为背宫腔。

271 评论

水儿依依

沧州木板大鼓起源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河北省沧县、黄骅县等地农村。相传为清代民间艺人李朝臣及其弟子郭树奎所首创,咸丰年间艺人庞凤城加以改革和丰富。 民国初年,沧州木板大鼓进入兴盛时期,后逐渐衰败。1949年后,沧州木板大鼓书进入复兴时期,活动范围逐渐拓宽。后来,除沧州各地外,其足迹遍及京津、山东北部、东北三省及黄河沿岸。 从艺人口传和《民国沧县志》、《沧县文化志》等史籍资料记载:沧州木板大鼓孕育、诞生于明朝中、末期,清初在冀中广为流行,乾隆时,著名沧州木板大鼓艺人李朝臣被召进宫说唱《西厢记》,深得皇帝赏识。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津阳消夏录》里,提到一位沧州木板大鼓艺人刘君瑞,文中称“沧州瞽者刘君瑞,尝以弦索来往余家”,足见当时沧州木板大鼓非常流行。咸丰、同治年间,庞凤城先生将沧州木板大鼓发扬光大。沧州木板大鼓自产生起,几经时代的变迁,经历了明朝中、末期的孕育、形成期,清初的成熟期,清朝中叶至民国初的兴盛期, 19世纪30年代日寇侵华时的衰落期,新中国成立十几年的复兴期, 1959年至1978年国家经济困难和“文革”的挫折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繁荣期和1989年之后的滑坡期,及2003年以来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抢救、振兴期, 2004年 8月沧州木板大鼓被定为“河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试点项目”,这一古老的艺术曲种又有了新的发展。

264 评论

相关问答

  • 沧州师范论文查重率

    我国高校对论文的查重检测非常严格。论文中的查重率一般不能超过30%。如果是重点大学,查重率应低于15%。 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审核难度不同。论文中的查重检测是一个

    liuwenwenlesley 10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沧州素质教育论文答辩

    让无数大学生头疼的论文答辩,现在轮到小学生了。据报道,昆明市北清实验学校日前举行小学生论文答辩会,论文答辩内容包含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短视频对小学生的影响、中

    横竖都是213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温州鼓词毕业论文

    一)民间戏曲:新昌调腔(新昌县)、松阳高腔(松阳县)、西安高腔(衢州市金华市)、宁海平调(宁海县)、永嘉昆剧(永嘉县)、浦江乱弹(金华市)、海宁皮影戏(海宁市)

    jack99huang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沧州日报投稿邮箱

    文:王增锐 老父老母在世那些年,我每次与他们分手时,他们总是包馄饨为我送行。那时,我一直认为带馅儿的东西最好吃,二老是心疼我;后来二老不在了,我才得知,在北方包

    萌哒哒的Ashley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沧州日报投稿方式

    你投的是哪个杂志社?现在杂志社多得车载斗量,这次投稿失败下次要注意。不可再犯同样错误。这里顺便给你介绍一些一稿多投的技巧:一般来讲,一稿多投是有原则的。这些原则

    贫僧法号能吃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