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11

火辣小白羊
首页 > 职称论文 > 农业成本收益理论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皮球佳佳

已采纳

一、绪论(一)研究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出现大量的人口流动现象。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农民是我国流动人口的主流。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目前,随着流动人口大量涌入,人口总量不断增长且老龄化加快,对城市管理不断提出新的挑战。1. 流动人口相关概念界定(1)西方对流动人口概念的界定关于流动人口这个概念,国外一般称为人口流动或者是人口迁移。相较之中国对于流动人口的定义,还是有较大区别的。(2)国内对流动人口概念的界定何为“流动人口”?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指那些“现居住地不是户籍所在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1998年9月22日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号)的人口,即“人户分离”的人口。3、“迁移人口”、“流动人口”、“外来人口”和“暂住人口”首先,“迁移人口”定义为:发生在国内不同省区或县(市、市辖区)之间的各类改变户口登记常住地的人口移动以及发生在各经济类型地区之间的和各自然类型地区之间的具有人口学意义的改变户口登记常住地的人口移动。其次,至今“流动人口”在国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看,哈尔滨市公安局把流动人口称为暂住人口。第三,“外来人口”定义为是户籍没有迁到在本地的所有外来人员,也可以定义为户籍迁到本地和户籍没有迁到本地的所有外来人员。最后,“暂住人口” 是指在常住地市县范围以外的城市暂住三日以上的人口。2. 国内主要的流动人口相关管理政策(1)暂住证管理办法以北京为例,所谓暂住证就是本市对外地来京人员实行暂住登记和暂住证制度。为了保护外地来京人员和容留、雇用外地来京人员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打击混迹其中的违法犯罪等。这些是政府对流动人口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的一项体现。(2)户籍管理制度建国以来,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化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58年以前,属自由迁徙期;第二阶段,1958年~1978年,为严格控制期;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半开放期。自从1958年1月9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毛泽东签署一号主席令,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户口管理制度。这个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道高墙,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模式”因此而生成。(二)研究目的和意义1. 研究目的本文希望能通过对哈尔滨市政府出台的相关流动人口政策的研究,总结哈尔滨市流动人口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哈尔滨市的流动人口管理政策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2. 研究意义进行哈尔滨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的研究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哈尔滨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研究这个课题在理论上很具研究价值。对哈尔滨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向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三)研究方法、思路和理论依据1.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相关文献、专著、政府文件、法律条文等资料进行通览、梳理,了解当前哈尔滨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的研究现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理论探讨。(2)比较分析法就流动人口管理政策这个问题,与哈尔滨情况相近的北京、上海比较(横向比较),分析哈尔滨市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值得借鉴的地方;通过罗列、比较、分析哈尔滨1954年至今的主要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纵向梳理),对哈尔滨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走向进行探索 。2. 研究思路(1)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消化,界定本文中的流动人口主要是指进城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哈尔滨市对进城务工的农民进行管理的相关政策。(2)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方向,确定文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完善哈尔滨市现行的流动人口管理政策;比较国内外各大城市对流动人口管理的相关政策,总结可供哈尔滨借鉴的先进经验;分析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演变过程,总结政策趋势。(3)揭示和阐述哈尔滨市流动人口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追溯问题的原因,并对问题进行三个层面的分析,针对每个问题,着重研究政策层面有哪些不足之处。(4)根据哈尔滨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的不足,借鉴国内外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引入新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探讨完善哈尔滨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的对策。3. 理论依据(1)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在人口流动和人口聚集的研究中,刘易斯( Lewis)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建立了第一个人口流动模式。他认为不发达国家的经济特征是二元结构,经济发展依赖于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而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需要农业部门提供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的现象。(2)乔根森的新二元经济结构理论1961年,乔根森(Dale )也建立了一个新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在此模式中他认为劳动力的流动在于消费结构的变化。乔根森不承认剩余劳动的存在,他认为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是有限的,而对工业品的需求是无限的,当人均粮食产出超过最大人口增长所需的临界水平时,农业的发展就受到限制。这样,农村的劳动力就流向城市,以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3)成本收益理论山东大学的段晓阳硕士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总结归纳,形成了成本收益模型。成本收益分析模型表明:农村劳动力会比较进城工作的收入与成本,来决定是否进城。他们希望收入尽可能地多而成本尽可能地少。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是其顺利找到工作并增加收入的前提,这就要求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并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使之成为有目的的行为。(四)研究综述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向:第一,是把研究焦点和精力集中到对流动人口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和突出点上;第二,通过对哈尔滨流动人口人群进行有效的社会调查。第三,是对哈尔滨市政府出台的个别对流动人口政策的施行情况进行分析。以上所述的关于哈尔滨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研究的三个方向,各有侧重点。此外研究方法也不尽相同。首先,充分运用唯物辩证法和规范分析等定性分析方法,给出市场经济与流动人口的发展趋势及价值判断。其次,充分运用历史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对中国人口“五普”的各种相关数据进行及时梳理和科学开发。第三,充分运用了层次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等分析方法,对流动人口进行了短期、中期和长期的预测及对策分析。最后,充分运用数理分析和模型分析等定量分析法,给出文字、数据、图表、方程等各种流动人口和人口流动模型。二、国内外城市化过程中的流动人口管理政策(一)国内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的演变1. 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法规的演变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北京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工作重点。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相关政策法规经历了曲折的演变过程。总体来看,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相关政策法规的演变轨迹是程序越来越简化、管理理念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从政策法规颁布与废止的时间演变上来看(表1),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相关政策的演变可以总结为在以下四点:第一,户口管理由以防范为主转变为以控制为主;第二,居住管理从需要户籍地证明演变为办理居住地暂住证;第三,计划生育管理从重在管理转变为强调服务;第四,就业管理由设定门槛到取消限制。见表1。表1来自于宋健,侯佳伟的《流动人口管理:北京市相关政策法规的演变》2.上海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法规的演变1、上海市对外来人才户口优惠政策的变迁:从《蓝印户口》、《引进人才工作证》到《居住证》制度上海市对外来常住人口的蓝印户口政策从1994年2月起试行, 1998年进行了修订,2002年4月停止执行。此外,为了加强对外来人才管理,上海市人事局于2000年制定了《上海市引进人才工作证实施办法》。蓝印户口这一政策对繁荣上海房地产市场以及招商引资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蓝印户口的申办条件已显得不相适应。2、上海市对一般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就业证》和《综合保险》2002年6月,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颁布实施《上海市外来人员就业证》制度。此举在于规范本市职业市场,维护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合法权益,保护用人单位和个人双方依法建立劳动关系,提高并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同时,为了保障外来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上海市劳动力市场秩序。3、外地人进入上海工作的门槛在抬高随着上海市政府和各相关部门针对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的相继出台,为了顺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相应需求,“筑高门槛,开大城门”成为上海市对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的基本趋势,外地人进入上海的难度在增加。(二)国内发达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经验借鉴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就业率就业率的提高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的经济飞速发展,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同时也需要中部和西部广大地区经济共同发展,才能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战略性转移。优化政策首先,正在逐步完善城市户籍管理制度,以满足农民进城就业和生活的起码发展要求。其次,对流动人口进行科学管理。改变观念和决策思路政府根据不同的市场经济制度选择不同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体系,我国已经建立并正在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并非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制度的照搬,而是在此基础上的深化和创新,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制度。三、哈尔滨市流动人口管理的先进经验和主要问题分析(一)哈尔滨市流动人口管理的先进经验近年来,哈尔滨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建立健全工作网络,完善管理服务体制,建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长效机制。总结哈尔滨市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实践工作,有以下几点经验值得借鉴:首先,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其次,理顺管理机制,构建四个体系再次,加强和改进政府对流动人口管理最后,培育典型范例,带动管理服务工作全面发展(二)哈尔滨市流动人口管理的主要问题哈尔滨市面对这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在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的。1.部分流动人口聚集地的治安和出租屋市场的管理混乱哈尔滨市大量流动人口的学历、技能、户籍等背景非常复杂,并出现了外来人口以地缘、业缘关系集中居住形成的居住群落。除了流动人口聚集地本身的治安管理存在问题,哈尔滨市的出租屋市场也存在着无序性,加大了有关部门对流动人口聚集地管理的难度。2.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问题流动人口尽管进入城市后在城市生活和工作,但是仍然保留着旧有的村落文明观念;此外,他们对具体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并不了解。对此,哈尔滨市通过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日常管理工作中推行“三一三”管理机制等措施。但是由于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大等因素,使得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形势日趋严峻。3. 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教育部和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要以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通过建立完善的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制度和机制,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当地水平。但是目前,随着来穗务工就业农民不断增加,其子女入学问题日益突出。4. 节前、节后流动人口回家、返工造成的客运压力问题哈尔滨做为东北最大的流动人口流入地之一,春运时期肩负着巨大的客运压力。哈尔滨市政府面临的压力不仅仅是客运压力,还有如何管理和服务滞留旅客等问题。这对于哈尔滨市各级政府而言,无疑是一次全新危机事件处理能力的检验。(三)问题原因的分析1. 问题原因初步分析第一,导致部分流动人口聚集地治安比较混乱的原因在于:首先,政府对于流动人口的疏导没做到位。其次,相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对外来农民工的技能等培训有缺失。最后,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口聚集地的治安管理和巡查的力度不够。第二,导致哈尔滨市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情况严重的原因在于:首先,政府的相关部门对流动人口的登记、监控制度不完善。其次,对相关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第三,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种种问题的原因在于:一是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二是流动人口本身的流动性。三是公立学校在接受流动人口子女入学设立的门槛过高。第四,导致节前、节后流动人口回家、返工造成的客运压力的原因有:首先,流动人口这个群体的数量庞大;其次,政府对企业和流动人口没有做好客流疏导工作。2. 问题原因的深入分析针对上述四个哈尔滨市流动人口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本节开始主要对问题进行三个层面、由高到低的分析。将这四个看上去并不相关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其实就反映出了哈尔滨市流动人口管理上有待解决的三个层面的问题:首先,制度性问题解决流动的农民工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尊重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有一个明确的长期规划目标和具体实施步骤。其次,政策性问题在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的这个问题上,现行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规定,导致管理对象的不明确。此外,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管理的绩效考核机制仍然不完善。节前、节后流动人口回家、返工造成的巨大客运压力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涉及到政策性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一是涉及到铁道部、交通部对全国交通网络的建设规划;二是市政府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疏导;三是市政府的突发公共危机管理对于处理相关客运压力问题上出现政策缺失。四、完善哈尔滨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的对策研究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对哈尔滨市的经济发展贡献很大,但是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对形成稳定的职工队伍、对提高产业素质也有不利影响。如何从综合治理而不是简单取消或坚持户籍管理的路径,遏制流动人口流动的盲目性,促进人口稳定流动的可持续性,完善哈尔滨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新公共管理注重政府的政策职能与管理职能的分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注重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方式引入公共部门,强调政府服务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则,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国内外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先进经验为辅助,针对本文第五章提出的四个主要问题,对完善哈尔滨的流动人口管理政策提出以下四点对策(一)完善流动人口聚集地的治安和出租屋市场管理的对策1、转变管理理念以市场为导向,用“疏导”替代“堵截”。对居住在哈尔滨的无业游民的管理才是当务之急。2、健全流动人口管理体制中的非正式组织管理首先,正确认识城市流动人口非正式组织在社会管理体制中的作用;其次,要积极引导城市流动人口社会非正式组织。然而,非正式组织有其天然的缺陷,需要政府社会管理部门积极引导,支持和鼓励。3、加强出租屋市场的“服务型”管理和 “信息化”管理首先,出租屋管理只有把服务与管理相结合,寓管理于服务。其次,强化管理者的信息意识和提高管理者的信息管理水平。具体来说,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出租屋“信息化”管理工作。(1)统一开发研制出租屋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2)设立网上登一记、网上申报、网上审批制度。(3)建立网上反馈机制。(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对策1、政府积极引导下的城市流动生育人口社区化管理城市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含义是:社区化管理是指在政府统一领导和宏观调控以及有关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和指导下,基层社区以社会资源为基础(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运用社区管理机制和手段,促进社区整合与稳定达到更好的管理好流动人口的目的。社会融合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并以构筑良性和谐的社会为目标。针对上述含义和哈尔滨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本文对城市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提出的对策主要有:首先社区对城市流动人口自组织吸纳。将城市流动人口自组织吸纳进入社区,是积极引导自组织健康发展,对流动人口中的适育群体进行组织化管理的重要一步。促进城市流动人口与社区其他人口融合,对流动人口进行生育观念方面的积极引导,逐步改变流动人口落后的生育观念;其次社区对城市流动生育人口的服务。2、完善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考核哈尔滨市己经初步建立了出租屋管理信息系统和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要在此基础上充分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流动人口的一般情况可以在这个信息平台上获取,而不用再做专门的调查,专项考评的内容也可以围绕重点减少到最低限度,用信息平台的数据进行常规考评,包括各种报表、报告和信息系统上的数据。流动人口频繁进出,数量不断增加,不可能经常用那种大规模地毯式的清查活动来考评计划生育工作,而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常规考评与集中考评相结合的考评机制,这就是:在确立合理的考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信息平台的常规考评和有针对性的抽样调查集中考评相结合,这种模式应该成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科学考评的发展方向。(三)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的对策1、改革现行教育体制确立政府为义务制教育第一责任人,由财政统一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经费问题。文本认为,现行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必须改革,政府应该是义务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不仅中央政府,同时包括地方政府都有责任向所有的国民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义务教育属社会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来提供。政府不应该因为经济体制的转轨(人口流动的人户分离,因而造成各地政府职责不明的现象,使国民失去或不能很好地实现其受教育的权利。政府必须确保其所有的学龄儿童少年都能适时入学,接受平等的义务制教育。确立了政府为义务教育第一责任人的地位,同时必须解决现行教育经费的投入问题。2、以公办学校为主、以民办学校为辅以公办学校为主,调整现有义务教育的格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民办教育为辅,民工子弟学校分阶段逐步淡出,适当发展寄宿学校,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公平等问题。此外,“民工子弟学校”或“民工学校”的提法与分类,笔者认为这既不科学也不合理,更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这种名称的叫法就不科学。何谓民工子弟学校?实质上是外来人口子女就读学校。而外来人口并不全部都是外来民工,还包括其他众多职业性质的外来经济活动人口;其次,这种称谓还带有明显的狭隘市民色彩。何谓民工?外来民工是相对于城市市民而言的。这一称谓带有明显的城市排斥性质;第三,民工子弟学校是对流动人口子女的一种“隔离教育”民工学校专招民工子弟入学,实际上使民工子弟成为城市中的另类学生,其学校成为另类学校,排斥于公办学校之外;第四,民工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办学条件差异,更使这些外来的孩子们遭遇不平等的教育待遇。(四)解决节前、节后客运压力问题的对策要妥善解决哈尔滨市节前、节后出现的客运压力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加快建设哈尔滨至各流动人口流出地的交通网络。由于这涉及到国家宏观战略,本文不做讨论,而主要集中探讨哈尔滨市政府在其中能起到两个积极作用。第一,对此问题出现的长期性和定期性的特点,哈尔滨市政府应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来应对。首先,对在客运高峰期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对这个特殊时期内要应对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次,联合哈尔滨市铁路局、哈尔滨市公安局、城管大队等相关部门组成一个临时的管理服务办公室,专门应对客运高峰期出现的各种问题;最后,做好定人定岗。第二,哈尔滨市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应该针对节前、节后的客运压力问题,制定专门的政策性文件,为解决该问题提供相关的政策依据,完善哈尔滨市在公共危机处理领域的不足。一是将应急方案规范化、成文化,不用每次一到客流高峰期还要重复以前走过的程序,保证专门的工作办公室一成立,各项工作就能井然有序地开展;二是制定政策要简化程序,处理问题要快速反应。总之,在哈尔滨社会产业结构和功能都已经开始发生变化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系统会面临着结构的重构和整合问题,这一问题关系到新的结构是否能有效地满足新的功能需要,关系到新的结构系统的和谐程度和运行效率,所谓结构的重构主要就是利益分配格局机制的改变和调整,系统内部结构在变化之后,面临着重新整合问题,也就是社会关系和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重新协调问题,只有在各种关系重新调适、理顺后,整个社会系统才能达到和谐状态,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公共部门的政府,需要积极发挥其整合和协调功能,通过有效的政策干预,推动社会进程。

215 评论

Lolita1015

请你做个小调查,你的家乡采用了哪些农业新技术、

249 评论

逍遥黑猫

偶也是晋州一中的,所以也得写。嘻嘻,谢谢你们的答案!

348 评论

美食侦探01

找出来了么?我也要写

300 评论

先米团子

预测今年的小麦价格走势全球气候异常国际粮价上涨国际粮食价格暴涨,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历史交易数据可见一斑:小麦期货自每蒲式耳456美分猛涨55%至本月初的707美分,该涨速为50年来最快;玉米期货自每蒲式耳美分涨至418美分;大豆期货自每蒲式耳美分涨15%至1029美分;美国2号长粒糙米由每磅美分涨14%至美分。造成这波粮价上涨的主因,是全球气候异常及过度宽松的全球货币政策。全球许多小麦主要产区出现了严重灾害天气。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地遭遇百年难遇的高温干旱,而这三国均列全球小麦出口前十名,市场预期其减产可能接近三成。全球其他主要小麦产地气候也不佳,加拿大降雨过度,欧洲部分小麦产区遭遇旱灾,澳大利亚闹起蝗灾。此外,人口大国印度因基础设施落后,存放小麦库房有限,居然造成了许多小麦腐烂。国内看涨预期进一步加强最近一个月来国际粮价的剧烈波动,加之夏粮减产、西南干旱、南北方洪灾等不利因素,使得市场对粮价上涨预期进一步提升。国家发改委8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主产区红小麦、白小麦、混合麦三种小麦平均收购价为每50公斤(下同)元;早籼稻、晚籼稻、粳稻三种稻谷平均收购价为元;玉米平均收购价为元。在上半年粮价有所攀升的情况下,又传来我国七年来首遇夏粮减产的消息,虽然降幅仅为,但也使得看涨预期进一步加强。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元红指出,在今年玉米价格涨幅较为明显的基础上,眼下玉米主产区吉林省正在遭遇洪水,灾情对未来玉米产量的影响还难以估计。另据中华粮网分析,此前南方洪涝可能使得部分早稻主产区减产高达20%。值得关注的是,非主粮产品价格的波动比主粮更为明显。比如前段时间疯涨的绿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农业部查询系统搜索发现,在北京市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市场,5月19日的绿豆价格是3月19日的两倍。国家粮食局:目前粮源充足关于国际粮价波动对国内的影响,早在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曾公开表示,“近几年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波动,而同期我国国内粮价保持了基本稳定、稳中略升的态势”,“我国粮价的变动是政府综合考虑农民的种植成本和收益等情况所制定的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控的结果,与国际市场关联度较小。”国际小麦期价回调 强麦震荡平稳国际小麦价格在8月5日俄罗斯宣布暂停粮食出口后大幅上涨至近两年来新高,上周出现回调,本周延续下行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市场对小麦减产的恐慌情绪正在消退,麦价逐步回归理性。本周五,CBOT小麦收盘于美分/蒲式耳,较上周五收盘价美分/蒲式耳下跌美分,跌幅。本周国内强麦期货走势震荡平稳,周五高开低走,收于2454元/吨,较上周五收盘价略跌1元/吨。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目前尚无理由担心出现全球性粮食危机,但目前国际粮食市场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市场走势仍待密切观察;国内市场小麦供应宽松,加之目前面粉市场处于需求淡季,且国家加大粮食市场调控力度,预计短期内国内麦价将呈平稳趋弱格局,不会出现大幅度波动。物价尤其蔬菜食品为何持续走高?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灾害的严重性,以及种子、化肥、农药的成本价格,还有种植的多少、老百姓对蔬菜的需求……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另外再加上少数菜商大量囤积,垄断市场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什么中国的物价持续走高?具体的物价上涨原因有以下几点:1.供求规律的长期表现形式为供不应求;2.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但是目前的情况是一年之内人民币对美圆的汇率上涨了x%,也就是增值了x%,现在我国的各种工业产品大部分是出口销售,国内自己人消费的其实很少,因为大家的钱都拿去买高价房了,谁还有多余的闲钱用来自己消费???3.寡头垄断行业造成商品不能充分竞争;4.国家宏观调控,包括提高或降低银行利率,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造成大量资金流入市场,刺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必然带动物价上涨;5.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是指太多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造成的超额需求状况; 其实通货膨胀有3种解释,这只是其中一种。6.生产要素价格,其中土地是最关键的,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受国家严格控制,导致土地的取得成本大幅增加,因此,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其相关的产业链条同时受影响; 当然房地产价格上涨还有很大原因是因为炒房引起的。7.国家财政购买力度,包括国家政策性银行,国家认为某种商品的价格高了,就减少对某种商品的购买,反之道理一样。8.物价指数,资金具有投资回报率或资金价值,也就是折现率和本金化率.说白了就是未来的钱不如现在的"钱"值钱,未来同样的钱购买力不如现在买的东西多;9.国际经济对我国有很大影响,包括外汇储备情况。目前我国大概有2万亿美圆的外汇储备。自从加入WTO以来,跟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了。10.这一条本人认为非常关键。美国大型金融投机集团对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果的掠夺。中国外汇制度改革以来,尤其2007年,人民币对美圆上升5%,这是美国控制的。目的是象90年代对日本进行经济掠夺一样。举个例子:2006年1美圆=10元人民币,美国人在2006年用1美圆换了10元人民币,用这10元人民币买了上海一套房子,2007年上海房价翻一翻,美国人把房子卖了得到20元人民币,而2007年人民币升值,假设1美圆换8元人民币了,美国人再将20元人民币换成美圆就是美圆。如此可见,美国人的1美圆在一年时间就变成美圆,他赚了中国多少???倍的利润啊。而且这美圆回到美国又可以继续投资美国,美国经济又可以发展了,美圆重新升值。还有1美圆换成人民币10元投资固定资产后,市场上就少了10元流通,中央银行就会发行10元人民币来弥补这个空挡,而这美圆走了以后留给中国的却是市场上多了10元人民币,还不通货膨胀才怪。中国被掠夺后,人民币再度贬值。就跟日本一个结局,看着吧,朋友,有你哭的那一天......再来看看价值规律,它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综合了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商品价格的本质是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内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规律的作用:1.自发的调节生产和流通;2.自发的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3.造成贫富两极分化.通常所说的物价其实就是生产价格,而生产价格是由部门平均生产成本加上社会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生产价格就是价值的转化形态.影响今年小麦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一是粮食连续6年丰收将为国家调控提供物质保障基础。200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预计1061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国内小麦连续6年增收。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2月份预测,2009年中国小麦播种面积为2421万公顷,较上年2362万公顷略有增长。预计2009年小麦产量为11495万吨,较上年的11246万吨增长249万吨,增幅。二是2009年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数量依然较大。2009年最低收购价小麦累计收购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00万吨。其中,白麦收购量约为3799万吨,混合麦208万吨;不完善率10%-20%的小麦共占138万吨。三是托市收购政策决定了小麦市场仍将以“政策市”为主。从国家政策来看,国家政策对于小麦市场具有无可置疑的话语权,其归根结底仍在于政府手中掌握着大量的粮源,可以在短时间内影响市场的供需状况。具体来看,在不同阶段,国家主要通过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量的变化来调控市场。对于拍卖底价的调整国家将坚持顺价销售原则,也就说每次调价的背后都伴随着现货价格的上涨以及国家对后市价格的预期。而最低收购价小麦投放量的大小则反映了政府对当前市场的一种预期。一般而言,市场需求加大投放量则会增加,供给量加大,打压小麦价格,反之亦然。四是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增强,小麦托市收购底价的不断上调将引领市场预期。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三农”支出达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6%以上。2009年10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2010年我国小麦各品种最低收购价水平上调3分/斤,其中白麦提高到元/斤,红麦及混合麦提高到元/斤。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将推动粮价稳步上移。总体来看,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增强,小麦托市收购底价的不断上调将引领市场预期,预计小麦价格将表现为温和上涨的态势。物价为何持续走高(经济聚焦)虽然人们此前猜测10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会居高不下,实际结果还是出人意料地走出25个月的新高:同比上涨,涨幅比9月份扩大个百分点;环比上涨,涨幅比9月份扩大了个百分点。CPI涨幅为何如此之高?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从10月份物价结构来看,翘尾因素是,比上个月多了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是个百分点,占68%,仍然是这次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在新涨价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食品类价格上涨,为CPI贡献了74%,居住类价格上涨,为CPI贡献了。10月份本是收获的季节,蔬菜、水果大量上市,价格应该有所回落,但食品价格为什么反而上涨这么多?盛来运分析说,除了目前大家所谈论的成本推动和流动性比较充足之外,还有两个原因比较大,一个是来自于国外农产品涨价以及大宗商品涨价对国内的影响,特别是由于部分国家干旱,粮食减产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价格产生了影响。另外,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原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了包括农产品在内的生产成本增加。尤其是三季度以后,国外的流动性进一步推升了价格。第二个因素就是自然灾害仍然多发,例如10月份海南发洪灾,海南是很重要的蔬菜供给地,这些地区对今年10月份食品价格上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轮物价上涨不是因为短缺,而是流动性过剩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近期做分析时表示,这轮物价上涨不是因为短缺引起的,除了蔬菜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原因外,是流动性过剩引起的。“货币发行过量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最近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国际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在急剧上涨,尤其是石油、棉花、糖涨得很厉害。在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热钱炒作的因素不可忽视。今年上半年,绿豆、大蒜、棉花等都出现了价格上涨,棉花每吨涨到了万元,这就是资金在里面炒作。郑州交易所11月8号棉花期货一天成交300多亿元,大大超过了正常范围,换手率很高。”周望军分析认为。分析认为,从价格上涨的各种影响因素和构成来看,目前还是一种结构主导型的价格上涨。但是,10月份影响价格上涨的新情况开始出现,非食品类的价格也开始出现上涨。目前,国家发改委等宏观管理部门正密切关注国内物价形势的变化。“我们不能有丝毫的麻痹,特别是对于农产品,对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尤其是食品的价格,要高度关注。”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说。实现全年价格调控预期目标,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CPI涨幅不断刷新,加大了实现物价涨幅3%的年度调控目标的难度。张平此前曾估计今年的物价指数要稍微高于年初制定的3%。“我们觉得从目前情况来看,物价上涨压力在加大,宏观调控压力也在加大。特别是国外新一轮的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对我国经济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就是加大通胀预期。实现全年价格调控的预期目标,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盛来运认为。虽然将物价涨幅控制在3%以内有一定难度,但调控部门并不是很悲观。张平表示,今年有信心控制好物价,基础在于今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点,食用油库存也较为充裕。“价格虽然上涨了,但是重要物资储备充分,这么多年国家也积累了丰富的调控物价的经验,防止通货膨胀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和手段保障,这一点请大家放心。”周望军说。据周望军介绍,国家发改委将采取应对措施,把物价涨幅控制在普通消费者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第一是发展生产,重点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的供应,夯实应对通货膨胀的基础。第二是通过物资调配、进出口等调节手段来保障供应。第三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防止游资进行炒作。第四是对低收入群体予以适当的补贴,使其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对目前商品价格上涨过程中的“游资炒作”现象,周望军明确表示,不允许炒作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如粮油蛋等。政府将进一步完善制度,密切监控游资的动向,严格防范其进入实体经济以及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炒作。食品和居住是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虽然人们此前猜测10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会居高不下,实际结果还是出人意料地走出25个月的新高:同比上涨,涨幅比9月份扩大个百分点;环比上涨,涨幅比9月份扩大了个百分点。CPI涨幅为何如此之高?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从10月份物价结构来看,翘尾因素是,比上个月多了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是个百分点,占68%,仍然是这次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在新涨价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食品类价格上涨,为CPI贡献了74%,居住类价格上涨,为CPI贡献了。10月份本是收获的季节,蔬菜、水果大量上市,价格应该有所回落,但食品价格为什么反而上涨这么多?盛来运分析说,除了目前大家所谈论的成本推动和流动性比较充足之外,还有两个原因比较大,一个是来自于国外农产品涨价以及大宗商品涨价对国内的影响,特别是由于部分国家干旱,粮食减产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价格产生了影响。另外,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原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了包括农产品在内的生产成本增加。尤其是三季度以后,国外的流动性进一步推升了价格。第二个因素就是自然灾害仍然多发,例如10月份海南发洪灾,海南是很重要的蔬菜供给地,这些地区对今年10月份食品价格上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轮物价上涨不是因为短缺,而是流动性过剩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近期做分析时表示,这轮物价上涨不是因为短缺引起的,除了蔬菜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原因外,是流动性过剩引起的。“货币发行过量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最近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国际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在急剧上涨,尤其是石油、棉花、糖涨得很厉害。在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热钱炒作的因素不可忽视。今年上半年,绿豆、大蒜、棉花等都出现了价格上涨,棉花每吨涨到了万元,这就是资金在里面炒作。郑州交易所11月8号棉花期货一天成交300多亿元,大大超过了正常范围,换手率很高。”周望军分析认为。分析认为,从价格上涨的各种影响因素和构成来看,目前还是一种结构主导型的价格上涨。但是,10月份影响价格上涨的新情况开始出现,非食品类的价格也开始出现上涨。目前,国家发改委等宏观管理部门正密切关注国内物价形势的变化。“我们不能有丝毫的麻痹,特别是对于农产品,对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尤其是食品的价格,要高度关注。”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说。实现全年价格调控预期目标,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CPI涨幅不断刷新,加大了实现物价涨幅3%的年度调控目标的难度。张平此前曾估计今年的物价指数要稍微高于年初制定的3%。“我们觉得从目前情况来看,物价上涨压力在加大,宏观调控压力也在加大。特别是国外新一轮的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对我国经济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就是加大通胀预期。实现全年价格调控的预期目标,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盛来运认为。虽然将物价涨幅控制在3%以内有一定难度,但调控部门并不是很悲观。张平表示,今年有信心控制好物价,基础在于今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点,食用油库存也较为充裕。“价格虽然上涨了,但是重要物资储备充分,这么多年国家也积累了丰富的调控物价的经验,防止通货膨胀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和手段保障,这一点请大家放心。”周望军说。据周望军介绍,国家发改委将采取应对措施,把物价涨幅控制在普通消费者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第一是发展生产,重点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的供应,夯实应对通货膨胀的基础。第二是通过物资调配、进出口等调节手段来保障供应。第三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防止游资进行炒作。第四是对低收入群体予以适当的补贴,使其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对目前商品价格上涨过程中的“游资炒作”现象,周望军明确表示,不允许炒作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如粮油蛋等。政府将进一步完善制度,密切监控游资的动向,严格防范其进入实体经济以及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炒作。我也是晋州一中新生,不得不下功夫。不许全抄啊,费了我好大劲的!童鞋们,感激我吧!

262 评论

麻麻是超人

影响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信息因素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农业科技成果的总量很大,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另一方面,真正运用于生产,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又很少。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5~85%之间,而我国仅为30~40%;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80%,而我国只有42%。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固然很多,而存在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的发布与接收诸环节中的各种障碍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这些障碍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信息形式问题。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也同样取决于其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不仅知识的内容决定其是否构成信息,而且知识的传递与表达方式也决定着它是否构成信息[3]。虽然科技成果本身就是一种信息集合体,但是由于科技成果的生产往往相对集中于某些时间和空间,在对其进行相关的信息化处理之前,其本身的形式并不一定适合进行传播与运用。所以科技成果的信息传播形式就成为影响其最终价值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由于农业生产者数量庞大,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虽然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等传媒在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最主要、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仍然是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与农业生产者面对面的沟通。然而,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农业科技信息持有者尚未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和传播特点,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传递者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传递机制,从而造成大多数农业科技成果始终处于“阳春白雪”、深锁春闺的状态,没有以适合农业生产者特点的朴素简洁的形式与他们见面。2.农业科技信息的载体障碍。农业科技信息的载体主要有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推广组织等。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很快,但网上资源匮乏,因此网络用户稀少,这又使得用户入网费用提高,进一步限制了网络信息的开发。同时,农业信息网络技术水平低,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传递速度缓慢,信息时效性不强,大大限制了信息网络作用的发挥。由于近年来面对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原本效果不错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在人员与经费规模、工作所需投入上呈倒金字塔结构,即县级农技推广人员占的比重大,而乡村两级农技推广人员所占比重小;而据研究,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村两级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的工作状况(钱永忠,2000)。因此,目前的情况不符合农业科技推广的规律,对农业科技成果信息深入到千家万户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也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是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综合应用,是理论与实践经验的高度结合。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与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技术大量涌现的新形势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的问题日趋严重。3.信息供体与信息受体的行为动力障碍。信息供给与需求双方的共同作用是农业科技成果顺利进行产业化的前提。信息供体的行为动力当然地来源于市场诱因,但是又不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研究表明,越接近于科技成果形成的源头,科技成果的转化越依赖于非市场因素的作用;越接近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终端,市场机制作用的强度越大。同时,由于农业科技成果公共物品的性质,免费搭乘“信息快车”,无偿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使得成果拥有人(包括成果转化开发单位和各级推广组织)的经济利益不能得到切实保障,严重者甚至无法收回成本。作为回应,信息供给者常常被迫提高信息产品的价格或信息使用的门槛。这就使科技成果供应陷入了一个怪圈:免费或过低的收费,将使科技成果与信息的供给者血本无归,而过高的收费又往往造成潜在用户的流失。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还是要通过政府行为,提供完善的政策法规或一定的经济补贴来支持信息供体,鼓励其开展农业技术信息的传播与服务。当然,现实中也有少部分信息供应商,如一些刊物、报纸、信息咨询中心等通过有效的市场运营获得了成功,但网络信息供应商目前的经营状况还不甚理想。这主要是因为信息高速公路“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此外,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科技成果研发的困难,也使得技术供给者市场活跃程度较低。农业科技成果使用者接受农业科技成果的原因来自于农业科技带来的产品创新或土地劳力等生产要素的集约。其本质是带来农业生产机会成本的降低和生产收益的提高,因而带来农民生活状况的改善。由于农业产业的弱质性,我国农业生产者经常处在被市场挤压的境地,生产效益不高,单位产品的利润有限,加之生产规模较小,因而缺乏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同时,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中国农民更是深受“平安是福”、“小富即安”思想的浸淫,不愿意冒险行事,因此,他们不会轻易接受风险不明的农业科技信息。而等他们看到别人使用某项科技信息获利并开始模仿时,其技术收益又因使用者的增加而往往比预期的要低。这些因素又反过来成为进一步影响农业生产者接受农业科技信息积极性的因素。4.信息的信度与效度问题。信度是反映事物稳定性、可靠性的指标。信度的作用在于消除不确定性。但是,如果信息路径的噪音太大,那么,科技成果信息的传播过程反而可能成为增加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每一个中间环节的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信息的效度即信息的准确性和应用效果。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加之农业生产环境的开放性,因此几乎没有具有普适性的农业科学技术。任何一项技术都需要结合一定的生产条件进行适度的改造。而农业科技信息的加工方法和改造程度直接影响着它的效度。农业科技成果的立意是否以解决特定问题为导向是决定其信度与效度的关键因素。问题导向在决定科技成果内容的同时,也决定了科技成果的信息形式,即它充分考虑了接受者的特点。比如说,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地域性,要提高技术使用效率,就必须使农业科学技术与当地生产条件相结合,实现技术的本地化。5.信息的不对称性。在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非常普遍。信息不对称最经常地表现为“不懂”技术的使用者(包括技术开发的风险投资商、科技推广组织、农业企业和农民)和“不懂”市场的技术持有者之间的沟通困难。进行信息充分沟通的一个前提,是对话双方能够在同一个对话平台上把事情“说清楚”。可是事实上很难做到这一点。而封建社会婚姻中常见的那样一种现象倒是时有耳闻——技术持有者出于对技术保密的心理以及法律、政策所允许的某些保护性措施,使得技术成果的信息发布不完全,就像一位护雏心切的家长,对自己的女儿娇宠过度,不让她抛头露面,同时又不论其长相如何,在自己看来总是貌美如花,因此希望她能找到一个上好的婆家;而对投资者而言,由于对技术了解程度有限,但出于保护自己投资利益及规避风险的本能,总想更多地获得有关的技术信息,可是科技成果这一待嫁的新娘却总是披着红色的盖头,在她与自己正式成婚之前,无论如何难睹芳容。于是,双方在成为亲家之前,总要先互为敌人,都想摸清对手的情况,而又往往云里雾里,不知所以,最后是“不打不成交”或者以告吹了事。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经常出现技术持有者对技术效果的高估,而投资者迟迟不予投资的现象。如果信用制度完善的话,这些问题应该不难解决。但恰恰是由于不规范行为的泛滥,政府评奖制度以及中立性的技术评估机构的评估结论往往仍不足以为投资者采信,所以,科技成果使用者对一项科技成果的接受行为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成果持有者的声望,投资者的眼光、胆魄和运气。信息不对称的客观事实,加之制度的失范,造成了以上的尴尬局面。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当然不能是让科技成果使用者成为技术专家或者使科研人员成为项目经理人。完善法律制度,规范操作行为,确保科技成果评估机构的中立和专业化,提高农业科技信息的信度与效度,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6.信息的梯度转移问题。信息的梯度转移规律是指信息总是按照一定的层次和方向循序进行传递的。由于知识和文化水平的差异,在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甚至在接受者群体之间都存在着“知识差”[4],由此也就难以避免形成“信息差”。这一差距的大小直接决定信息传递的速度、方向、范围和效果。“信息差”的大小决定了信息转移的梯度。梯度是指某物质的空间分布在一定方向上有规律的递增或递减的现象。实物的能量是沿着梯度最大的方向流动的:水向落差最大的方向倾泻,电向电位差最大的方向流动,热量向温差最大的方向传导,等等。然而,科技信息的传播扩散却与之相反。由于它是一种知识商品,如果接受的一方没有相应的知识、技术和经济基础,就很难接受、消化它。所以,科技成果是沿着应用梯度最小的方向转移的。科技成果的生命周期与科技成果梯度纵向转移(由科技发达地区转向科技不发达地区,这是地域上的纵向转移;由发达地区的衰落型科技转移到落后地区变为先进型科技,这是时间上的纵向转移)规律,提醒我们要紧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努力推动科技成果的“平民化”和相关科技知识的“普及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工作。

123 评论

相关问答

  • 成本与收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中小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策略 摘要:我国生产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是重生产、轻流通,导致物流成本巨大。面对着竞争程度的加剧,以及第一利润和第二利润的逐渐衰竭,物流作为第三

    华鑫绿创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收益指质量的毕业论文

    产品质量是顾客满意的基础,产品质量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一种方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产品质量论文,供大家参考。 1质量管理部的工作职责 组织公司全面展开质量考

    黄小琼琼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净资产收益率本科毕业论文

    给你提供一些常用指标,希望对你有帮助。财务分析常用指标 1、变现能力比率 变现能力是企业产生现金的能力,它取决于可以在近期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的多少。 (1)流

    冷月无痕MNG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家庭农场成本管理研究论文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而农业经营主体的状况决定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平。文章结合江苏实践,探讨了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过程,指出农业规模经营大户、

    果果麦片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企业财务成本与效益的研究论文

    在市场经济中,传统的成本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找到最适合自己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成本

    duduzhu1986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