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6

翻页作废啊
首页 > 职称论文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差布丶多童鞋

已采纳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是《红楼梦》中贾惜春的判词。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出身很好的侯门千金小姐,最终只能在佛像、青灯旁边度过自己凄苦、孤独的一生。

贾惜春,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人物,跻身金陵“十二冠首女子”之列,年纪轻轻便看破红尘,剃发为尼了。

贾惜春是贾家四姐妹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宁国府中贾敬的幺女、贾珍的胞妹。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

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便剃发为尼了。据红学研究,惜春先前是在水月庵为尼(栊翠庵已在贾府之败时被纳入了官册,只有水月庵是作为"家庵"而未入官册)故为:"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贾惜春出家的心愿从小便有,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贾府的衰落愈加坚定。如果说惜春的“心冷口冷”是她入佛的内因,那么环境的恶劣则是她学佛的重要外缘,因缘聚合,促成了她皈依佛门的命运。

参考资料

左莹.绝望中的精神寄托.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2014

285 评论

童童564852078

简介:学校概况: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坐落在闻名中外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承德市,是一所具有百余年办学历史的学校,是河北省唯一一所民族本科高校,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共建地方高校,作为委省共建的重点项目,学校与中央民族大学签署协议,成为中央民族大学对口支援院校。是河北省首批转型试点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首批全国五所“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基地学校;是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产教融合工程建设”项目基地校;2016年入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和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首批试点院校。 历史沿革: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07年经光绪皇帝御批设立的热河速成法政学堂,隶属学部。期间几经易名,1915年改办为热河公立师范学校,1958年改建为承德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通州师专迁到承德与师专合并,1960年曾升格为承德师范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承德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改办为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办学条件:学校占地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万元,各类实验、实训室199个,纸质图书万册,数字图书335万种,有先进的图书网络自动检索、借阅系统,开通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超星读秀知识库、万方数据知识资源等网络资源。 学科专业:现设有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初等教育系、音乐舞蹈系、体育系、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系、经济管理系、物理与电子工程系、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化学与化工系、生物与食品科学系、继续教育学院16个二级院系,现有本科专业46个,涵盖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工学、法学、经济学等9个学科门类。建有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2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大学生校外教学实践基地1个、省级研究基地3个。 师资队伍:经过多年来的科学发展,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895人,其中专任教师632人,正高级49人,副高级17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博士51人、硕士学位教师490人,高学历占;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教师队伍中有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优秀教师8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层次人才1人、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1人、河北省高等学校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1人、承德市优秀教师12人、承德市新世纪学术带头人20人、承德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8人、40名教师入选承德市科学技术专家库。 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托地方主导产业和特有的资源优势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成立了避暑山庄研究、承德发展研究两个研究中心,加强服务地方的应用型研究;与天津大学姚建铨院士合作建立校院士工作站,围绕大数据、智能物联、智能制造等产业开展项目研究、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多领域合作。2017年获批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68项,其中省部级项目25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0篇,三大索引论文7篇,出版学术著作10部,获科研资助经费160万元,学校逐步形成了教师教育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研究、民族文化研究等科研特色,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旅游文化、生物资源、钒钛资源研究、满非遗文化研究等方面产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民族办学:贯彻落实民族教育的基本方针政策,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加强民族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开设了满语、清史、满族体育、满族舞蹈、满族剪纸、民族绘画及工艺制作等突显民族性与地方性的课程,编写出版《民族概论》、《北方民族传统体育集锦》、《简明满语教程》、《满族文学读本》等8部民族方面教材共300多万字。在保护与开发民族特色项目,创民族文化艺术精品上贡献突出,以避暑山庄研究、纳兰性德研究为重点,成为“全国纳兰性德研究”和“避暑山庄研究”中心。作为河北省民族教育基地、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组建“少数民族体育和满族音乐舞蹈”等具有民族特色的研究室,挖掘、收集、整理民族体育传统项目近80项,开设了珍珠球、蹴球、陀螺、押夹、射弩等民族体育项目,参加全国、河北省民族体育比赛成绩优异,学校满族传统体育项目《二贵摔跤》连续两届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民运会,取得优异成绩,获得了第八届全国民运会表演项目金奖和第九届全国民运会表演项目一等奖。作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由学校音乐系师生和离退休老教师成立的“承德清音会”,对清代宫廷音乐研究成果显著,“承德避暑山庄宫廷音乐研究”被列为河北省社科规划科研项目,“清音会”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学校的民族舞蹈和民族美术作品丰硕,反映满族、蒙古族等风情的音乐舞蹈和美术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荣誉。 办学规模:坚持“师范性、民族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立足承德,面向河北,辐射京津,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和民族事业发展需要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2380人。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逐年提高,平均就业率达到90%以上,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被省教育厅评为“河北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学校先后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基础教育、民族事业发展培养和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合格人才,已逐步成为全国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承德历史文化传承、人才教育培养的主阵地。 开放办学:积极拓展开放办学渠道,加强校地、校企、校校间的互动交流,先后与承德平泉市、承德双滦区、高新区等县区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合作共建项目。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签署协议,积极开展人才交互培养,每年选派百余名学生赴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北京印刷学院、美国莫瑞州立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台湾南台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交换学习。与承德市双滦区产业园、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佳诚网络公司、河北畅达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开展战略合作,构建实践教学平台,为在校生提供岗位实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逐步扩大。 社会声誉:学校的办学成就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先后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河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省级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省级文明单位、社会实践先进高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50多项(次)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中国教育报》、《中国民族报》、省、市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了学校的办学事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发展目标:历经百余年的积淀,学校形成了优良的学术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凝练了“修德砺能、博学致远”的校训,形成了“同心砥砺、持之以恒、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校师生员工将紧紧抓住学校转型发展的良好契机,利用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共建平台、教育部规建中心“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平台,坚持打好一张民族牌,坚持“两条转型轨道”,实现“三步走目标”,坚持“四个大发展”的发展战略,为把学校建成一所有满文化特色浓郁、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民族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108 评论

每天好心情11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相对好。下面从多角度进行二者的比对:

一、师资力量

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数据截止2018年9月,学院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68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高学历教师占、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

2、唐山师范学院:据2020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042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61名,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106名;硕士学位教师620人,博士学位教师121人。有专任教师741人。专任教师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324名,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83名,硕士学位教师503人,博士学位教师105人。

二、院系专业

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截止2018年9月,学院设有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初等教育系、音乐舞蹈系、体育系、历史文化与旅游系、经济管理系、物理与电子工程系、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化学与化工系、生物与食品科学系、继续教育学院16个教学院系。

2、唐山师范学院:据2020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5个教学单位,64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工学10个学科门类。

三、科研成果

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获批科研课题341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35项,市厅级课题159项,出版专著及教材17部,作品集6部,参展发表艺术作品50余件,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84篇,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52篇,获国家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2项、市级以上奖励32项。

2、唐山师范学院:据2019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近三年学校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11项,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3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发表科研论文684篇,SCI、EI、CSSCI、SSCI、CSCD等高水平论文202篇;出版著作111部;获得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73项。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承德市,是河北省唯一一所民族本科高校,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地方高校。入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和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项目。

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07年经光绪皇帝御批设立的热河速成法政学堂,隶属学部。期间几经易名,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改办为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截止至2018年9月,学校占地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纸质图书万册。设有16个教学院系,本科专业46个,有专任教师668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2652人。

285 评论

小涛涛偶巴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是本科院校。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坚持应用导向,注重民族文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建有国家民委民族关系研究基地、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河北省“互联网+基础教育”工程实验室等6个省部级研究平台。2015年以来,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89项,市厅级项目327项,获各类科研经费万元,发表核心期刊及三大索引论文254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42部。学校逐步形成了教师教育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研究、民族文化研究等科研特色,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旅游文化、生物资源、钒钛资源研究、满非遗文化研究等方面产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免费领取自考学习资料、知识地图:

112 评论

相关问答

  • 河池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环境很好,老师也有很优秀的,关键看自己,我就是从大城市去到那在那生活了四年,生活上确实还有很多不习惯,但最后确实还有很多舍不得

    霏霏头头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河北民族师范大学学报

    赵树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就致力于革命文艺的通俗化、大众化工作,写出了许多反映农村社会生活、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小说,如《小二黑结

    爱延续泉泉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期刊点评

    截至2013年11月22日,学校建有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0个省部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拥有1个国家级科研机构,9个省级科研机构,15个校级科研机构。省部共建高校

    非人勿扰的201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是信阳师范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富有创新的学术论文。刊物的宗旨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坚持“百花齐放,

    惊艳你的眼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河北学刊期刊点评

    期刊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正式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正式

    cherryhu111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