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28

C站队丶肥皂
首页 > 职称论文 > 毕业论文堂吉诃德形象浅析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唐唐sweet

已采纳

堂吉诃德是一个沉溺于幻想,脱离实际的人物,他爱读骑士小说,羡慕骑士作派,赞赏骑士精神,于是就想当骑士,在装备,服饰,举止,行动上,处处模仿骑士,亦步亦趋,完全沉浸在骑士小说所创造的幻想世界当中。固执的在被日常生活逻辑支配的现实世界中按照幻想世界的逻辑行动。 堂吉诃德想恢复骑士道,通过行侠拯救世界,他的这种想法不仅脱离了现实也脱离了时代。说他脱离时代是因为在16、17世纪西班牙,就是塞万提斯生活和创作的年代,枪炮已经被广泛运用在军事中,骑士逐渐的失去了他的作用,而且骑士精神已经式微。在这种局面之下,堂吉诃德仍然想提着一杆锈烂的铁枪去征战立功,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 就此而言,堂吉诃德作为骑士的形象,就是对骑士小说的讽刺,也是对西班牙现实政治的讽刺。 骑士小说繁荣于15、16世纪的西班牙,但是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欧洲。这些骑士小说不外乎是写骑士征战冒险、英雄救美这样的故事。在15、16世纪在其它欧洲国家骑士小说已经衰落的情况下,独独在西班牙走向繁荣,有它特定的历史原因的。这主要是因为16世纪上半叶西班牙通过连续的战争和殖民的征服,建立起了地跨欧洲、非洲、美洲三大洲的强大的帝国一一西班牙帝国。欧洲的崛起是一系列的列强的崛起。最初是葡萄牙、西班牙,后来葡萄牙、西班牙走向衰落,然后是英国法国的崛起。西班牙是在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国力达到了顶点,建立了横跨三大洲的帝国,出现了繁荣强盛的局面,这样的一种帝国的出现,激发了一种国民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以及冒险扩张、建功立业的冲动。封建专制政权也乐于以理性主义和英雄主义来迷惑人民,借此巩固自己的统治。而描写骑士游侠冒险、包打天下的这种小说。正好迎合了统治者和民众的这样一种心态。但是西班牙国家强盛的快,发达的快、衰落得也快。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海军打败,当然这个打败不纯粹是英国海军有多么的强大,西班牙很多战舰是遭遇风暴之后自己倾覆的。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战败为标志,西班牙急剧的走向衰落。这正是塞万提斯生活的时代。走向衰败之后,现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个国家和他的人民仍然沉醉在盲目乐观自大的幻觉当中,而无视日益临近的危机。塞万提斯本人也曾经豪气干云想要创一番丰功伟绩。只是在经历了多次的打击之后,塞万提斯才清醒过来。他清醒过来之后,在他看来,思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西班牙人就像受同样脱离实际的骑士小说毒害的人一样,是可笑的,是可悲的。于是塞万提斯就通过创造堂吉诃德的形象,通过他可笑可怜的遭遇,给游侠骑士画了一幅讽刺画,他讽刺骑士小说脱离实际。借此对西班牙人给于警示和棒喝,让他们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清醒过来。这便是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形象的特质,以及他这种特质意义所在。 堂吉诃德的这个人物形象是非常复杂的,它的复杂性在于一方面他是一个可笑,荒唐的人物。他承担了作者对西班牙帝国衰落时代盲目自大,乐观的民族心态的一种讽刺。但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位可爱的令人肃然起敬的一个人物。堂吉诃德的还是一个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人。知识源博,有人文主义理想。 第一部第十一章堂吉诃德的话: 古人所谓黄金时代真是幸福的年代、幸福的世纪!这不是因为我们黑铁时代视为至宝的黄金,在那个幸运的时代能不劳而获;只为那时候的人还不懂"你的"和"我的"之分。……那时候,表达爱情的语言简单朴素,心上怎么想,就怎么说,不用花言巧语,拐弯抹角。 真诚还没和欺诈刁恶搀杂在一起。公正还有它自己的领域;私心杂念不像现在这样,公然敢干扰侵犯。法官心目中还没有任意裁判的观念,因为压根儿没有案件和当事人要他裁判。……世道人心,一年不如一年了。建立骑士道就是为了保证女人的安全,保护童女,扶助寡妇,救济孤儿和穷人。 这就是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的骑士道。这样的一种理想和信念。事实上他的理想内核他的精神实质是人文主义,这样的理想是高尚伟大的。这是我们对堂吉诃德的形象的第二重理解。 堂吉诃德勇于行动,敢于以生命捍卫真理,是一个勇敢的战士形象。 堂吉诃德是一个充满童心,智慧,颇有趣味的人。 唐吉诃德幻想的江湖世界是充满着妖魔鬼怪,他是真的觉得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妖魔鬼怪。他时刻都会遇到艰难困苦的考验,但是堂吉诃德总是能够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在和他臆想中的巨人,军队,神怪的战斗当中,他从来不惧怕对手的强大,他总是毫不犹豫的杀入敌阵。虽然伤痕累累却不悔。他对意中人,尽管那个意中人,他一面都没有见过。但是他一但指定了,那个村姑小姐,作为自己的意中人,他就对她忠心耿耿,拒绝各种诱惑,不容别人对自己的意中人有任何的质疑嘲笑和亵渎。他在小说里就写到,他在黑山为意中人去苦修。因为骑士都有这样的一段历程,于是他也这样模仿骑士。他苦修的很认真,桑丘在旁边看不下去了,就提醒他这不是真的。结果被堂吉诃德言辞驳斥。 在行侠的过程中,堂吉诃德并非毫无现实感。小说中就写到,他在路中遇见了一行苦役犯,他就去清楚他们招祸的缘由,问清楚之后,他当即就断定都是法官裁判不当断送了你们,没让你们得到公正的处置。然后他毫不犹豫的挺枪打跑了差役,释放了这一行苦役犯。他遇到了一个地主,把一个孩子捆在树上鞭打,他立即上前去制止。这些都是他的现实感。在现实的环境当中,他作为一个勇敢的战士的形象。所以他不是毫无现实感的。 在行侠途中,没有战事的时候,他和桑丘经常是两个人一问一答,对话层次上的堂吉诃德不仅表现得头脑灵活清楚,而且充满智慧。在小说里面,堂吉诃德滔滔不绝的发挥关于骑士道的见解,纵论人生社会爱情等等。那些话语读起来,真是绝妙的享受。另一方面堂吉诃德性格的两重性,还触及到了人类所面临的最深刻的一种矛盾,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堂吉诃德有崇高的理想,有纯真的动机,有严肃的态度。但是他面对的是丑恶,或者庸常的现实,因此只能遭遇灾祸与不幸, 注定成为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堂吉诃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始终对理想保持着纯真的信仰。 他在道义上是强大的,它的生命力是强旺的,他的精神为像唐吉诃德所面临的那样的一种处境的人们该如何自处,在面临理想与现实这一永恒的冲突的时候如何处置,自己如何保持生命的尊严和勇气,提供了一个光辉的楷模。 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是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人物形象之一。我们之前对他的形象的分析是反映了,目前国内关于堂吉诃德形象的认识的一个主流的看法。 但是历史上人们对堂吉诃德的形象,有很多不同的认识。这些认识和这些主流的看法是不太一样的。很多作家更把自己对唐吉诃德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创作当中,从而创作出一系列的堂吉诃德式的主人公,出现了一个堂吉诃德家族系列的主人公。这也是堂吉诃德的形象的影响和它的魅力所在。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哈姆莱特与堂吉诃德》(1860)一文,认为他是"一位效忠理想的人","堂吉诃德全身浸透着对理想的忠诚,为了理想他准备承受种种艰难困苦,准备牺牲自己的性命。" 18世纪英国小说家菲尔丁《约瑟夫-安德鲁斯传》中的亚当斯牧师,斯泰恩《项狄传》中的托比叔叔,19世纪英国小说家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中的匹克威克,都演绎了堂吉诃德率性天真,善良淳厚的一面,这些人物都被看成是堂吉诃德式的主人公。 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第二部的献词中戏称:最急着等堂吉诃德去的是中国的大皇帝,他一个月前特派专人送来一封中文信,要求我一一或者进可以说恳求我把堂吉诃德送到中国去,他要建立一所西班牙语文学院,打算用堂吉诃德的故事做课本;还说要请我去做院长。 鲁迅的阿q正传用字母来指代小说主人公,这个q正是堂吉诃德的首字母。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一一盲目自大,屡战屡败,却总能自我安慰一一这是堂吉诃德形象向反面的延伸。 以上是我们对堂吉诃德形象,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作者那里的不同的理解。可以看出,对这个形象的理解是千差万别的。在掌握主流的看法之余,对于那些不同的认识也要有一些的了解。

189 评论

哇啦哇啦bibibi

一套滑稽的装扮,一匹瘦弱的老马,一个脱离现实的人物,一条不向现实妥协、追求理想的悲情之路。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可笑又可怜,拥有理想,为理想奋斗却又悲情收场的游侠骑士。

一、滑稽可笑的疯癫骑士

这是一个有着滑稽外表,可笑行为的骑士,这也是一个装满幻想,脱离现实的疯子。

一个五十开外的瘦削的、面带愁容的小贵族,整日沉迷于骑士文学,决计要做名垂千古的游侠骑士,穿着祖上传下的衣服,戴着残缺不全的盔甲,握着一柄生了锈的长矛,骑着一批瘦弱的老马,开始了自己游侠之旅。他,就是堂吉诃德。

这样的描述,显然和印象中英俊强壮、盖世无双的骑士形象相差甚远,在火枪盛行的时代,他的行为和他的这身装扮一样,让人觉得滑稽可笑。他雇佣了一个名叫桑丘·潘沙的农民做他的侍从,选了邻村一位养猪姑娘作为自己献身的“意中人”,取名叫“杜尔西内亚”。开始游-行之后,他又闹出了一系列笑话:他将乡村的小客店当做了一座城堡,认为老板就是这里的国王,让老板加封他为骑士,结果被店老板捉弄;自以为受到骑士封赏后,他将正在旋转的风车看作是一个巨人,冲上前去进行了一次惨烈的战斗,结果满身是伤;他将羊群看作一列军队,冲上去展开厮杀,结果让放羊的牧童用石子打肿了脸,打落了牙齿堂吉诃德的这些荒唐行为是世人所无法理解的,因而他总是受世人的嘲弄。

这些滑稽可笑的行为源自于他对骑士小说的迷恋,在他的脑海里,装满了骑士幻想,这让他成为了一个脱离现实,没有现实感觉的疯子。他把骑士小说的描写当成现实生活,处处模仿骑士,在他的眼里到处都是妖魔鬼怪,到处都有他行侠仗义、建功立业的机会。他把穷旅店当作城堡,把妓女当成贵妇,把理发师的铜盆当作魔法师的头盔,把皮酒囊当作巨人的头颅,把羊群当作魔法师的军队。无论什么事物到了他脑子里都失去了原来的面目而变得离奇古怪,他总是对着想象出来的敌人横冲直撞,一顿乱劈乱刺。结果,他出于真诚善良动机的行为却让人们认为碰上他就是灾难临头。正如他第二次见牧童时,牧童说的“我多么倒霉,总不如受您帮忙倒霉得厉害。但愿上帝诅咒您,诅咒世界上所有的游侠骑士”。

他的种种游侠举动,人们都祷告上天,让他的一切都要受到惩罚。他四处碰壁,受尽嘲弄和伤害,成为人们眼中滑稽可笑的疯子。

二、人文主义的理想者

这是一个滑稽可笑的疯子,这也是一个人文主义的理想者。

堂吉诃德是荒唐可笑的,但这是在他谈及骑士的那一套时,只要不涉及这些,他堪称一个智者。他头脑清醒,谈吐非凡,学识渊博,有着崇高的人文主义理想。这些理想,是当时先进思想的体现,在今天仍闪烁着光芒,为后人所推崇。

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本,它强调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标准,以生命个体为中心。在社会的主流价值标准方面,强调自由与平等,坚持理念与行动的一致性。堂吉诃德的崇高理想是被人文主义者所赞赏的。他誓言要建立一个幸福天堂,他对他的理想绝对忠诚,一直将此奉为信仰。他真实而老实,没有被浑浊的社会环境所腐蚀,反而崇尚人的自由平等,主张执法公正,廉政清洁,建立没有剥削的社会。

堂吉诃德向往自由和平等,反对阶级特权。他认为“自由是天赋给人许多最可贵的宝物之一,地下和海里所藏的一切宝贝都不能和它相比”。他认为“人是天生自由的,把自由的人当奴隶未免残酷”。因此他解救牧童,释放苦役犯。他要求和桑丘不分主人和侍从,可以同吃同住,不分你我。对奴隶和侍从的态度也表明堂吉诃德具有人与人间平等的观念。他认为人的贵贱不取决于出生和血统,而取决于品德。所以他在桑丘任海岛总督之前,他语重心长地告诫他“你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充分认识自己,这是很难办的一件事。血统可以代代相传,美德却靠自己培养。美德自身拥有血统所缺少的那种价值。”堂吉诃德反对阶级特权,在桑丘担任海岛总督时,他告诫他要关心穷人疾苦,执法公正仁慈,不要攀谈富人、接受贿赂,要亲自检查监狱,屠场和菜市。他反对形式的法制,让桑丘审判时不要感情用事,分不清是非,暗示了政治清明,法律公正的见解。

堂吉诃德对封建社会歧视妇女的偏见给予了猛烈的抨击,极力主张尊重妇女。他把她们想象为美丽的天使,对迫-害他们的统治者感到憎恨愤慨。这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恋爱观,具有反封建意义。每到紧急关头,他都祷告“我的意中人,杜尔西内亚,美丽的花朵啊,快来救救你的骑士吧!”他的爱情虽然虚无,但“杜尔西内亚”无时无刻不在他的左右。他在成功、失意、寂寞的时候都想到她。他可以容忍别人对自己的侮辱,不能别人对容貌的怀疑。他遇到了无数个女性,但他认为没有人能和他的意中人相比。直到最终被击败,他还在为杜尔西内亚辩护,为此不惜放弃自己的荣誉生命。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堂吉诃德对美的诠释是这样的:美有两种,一种是心灵美,一种是肉体美。聪明、诚实、正直、慷慨和彬彬有礼都是心灵美的表现,而且丑陋的人也可以具备美的这些方面。如果一个人的注意力只有心灵美,不计较肉的丑美,那么,由此产生的爱情会更加坚定,更加真挚。这话至今读来仍能给人启迪。

三、孤独抗争的悲情斗士

这是一个人文主义理想者,这也是一个悲情的斗士。

在理想面前,堂吉诃德是永不妥协的斗士。在他身上,有着那个社会所没有的高尚道德情操,他用这样的道德情操去实践他的人文理想,与现实中的丑陋展开激烈的斗争。

堂吉诃德首先是一个嫉恶如仇、正直善良的人。他天真浪漫,可以变卖好几亩耕田去买书看。这让他一直保持着善良的品性,富有正义感。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像骑士一样锄强扶弱,行侠仗义。所以在看到牧童受到地主殴打,他立即出手相救;在黑山遇到发疯的卡迪纽,他说“你的烦恼有没有办法解除,要是有办法,我一定千方百计去找。”在游侠的过程中,他和那些魔鬼、巨人、巫师或者无赖等展开了殊死的斗争,这些敌人其实都是世风日下的现实反应。

其次,他是一个大胆无畏、永不退缩的人。无论碰到什么样的敌人,他都毫不退缩怯懦。他觉得鲁莽和怯懦都是国耻,勇敢是两个的折中,不过宁可勇敢过头而鲁莽,也不要勇敢不足而怯懦。堂吉诃德尽管自身身体瘦弱,但在锄强扶弱的冒险过程中,他总是像突然变成另外一个人般,做出常人不敢做的行为。他认为“天叫我生在这铁的时代,是要我去恢复那金子的时代”。所以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总是奋不顾身,他自觉地去扫除暴行,承担艰险,完成自己的使命。碰到挫折失败,就看作是对游侠骑士的考验;风餐露宿,也对游侠骑士道热情不减。他想到做到,总是把思想付诸行动。

最后,他慷慨无私,毫不利己。堂吉诃德从不计较物质钱财,他不愿守着家产过小康日子,而是要出门干大事。他说“我干这个事业不为钱财,重的是名誉”。他经常教导桑丘不要占小便宜,不要贪非分之财,不要斤斤计较小事,要有伟大的心胸。用桑丘的话来评价堂吉诃德就是“你比所有的亚历山大都慷慨”。和他对比,那些自私自利的人显得如此渺小。

但是,这样理想和现实是如此格格不入,这样道德实践最终也是悲剧收场。堂吉诃德清醒时满脑子人文主义思想,但作为一个没落的贵族,他改变现实的能力受到社会地位的限制,他的反抗显得渺小。即使它敢用自己的行动,甚至是生命来捍卫道德、正义和信仰,但在外人的眼里他仍然是一个滑稽可笑的疯子,不被他们所理解,受到他们的捉弄和嘲笑。他的多数反抗行为以失败而告终。他追求自由,解救了被鞭打的牧羊男孩,但他走后,男孩却受到了十倍的鞭打;他主张平等,解放了苦役犯,但他们却抢了他的衣服甚至连他的爱情都是虚无的,他的意中人是他幻想的,他为她而斗争,为她辩解,最终仍然被打败。处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社会里,堂吉诃德是如此孤独,他的结局也是可以预料的。一个一心追求理想,行侠仗义的人,到头来却被世人嘲笑为疯子,他对此也无力改变,堂吉诃德故事的悲情之处莫过于此。也许只有在桑丘担任海岛总督,实践他的理想时,才能够给他安慰吧!

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塑造的经典形象。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对堂吉诃德的解读亦是如此。表面上,堂吉诃德是一个滑稽可笑的'形象,他也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骑士,但他身上同时又闪烁着人文主义光辉。虽然,塞万提斯的人文主义理想也有缺陷,比如他主张自由平等,认为把自由的人当作奴隶太残忍,但他游侠的基本目标则是在海外建立殖民统治;他主张保护女性,尊重女性,但反过来这些被崇拜和保护的女性也处在被动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先进观念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即使这样的理想在实施时阻碍重重,但它对封建社会的冲击也不容小觑。塞万提斯站在人文主义的立场上,反对西班牙和整个欧洲封建社会,为破除封建枷锁的束缚,进行了一场毫无顾忌又无比悲壮的拼杀。堂吉诃德没有被世人所理解,他是悲情的,孤独的,但他的努力会被后人所看到,他的理想会被后人继续实践下去!

作品《堂吉诃德》的主人公堂吉诃德拥有多样的性格,他时而鲁莽时而绅士,时而愚蠢时而机智,时而善良时而单纯,时而固执时而胆怯

首先,堂吉诃德是一个单纯而开朗的人,在第十一章中,堂吉诃德和牧羊人在一起时,他没有任何戒心,开始热情的和牧羊人聊天。堂吉诃德长篇大论,不管对方是否听懂,他异想天开地谈论着骑士世界,黄金时代,说着像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开心的谈论着,毫无保留地说出他的梦想的世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陌生人,堂吉诃德是很容易相处的,他热情地聊天,自顾自地说出自己内心的世界,他时单纯且开朗的。

其次,他是一个小人物。在第十五章中,堂吉诃德碰到了凶暴的杨维斯人。他为了自己的坐骑驽驿难得,竟然想同二十多个人战斗,面对桑丘的劝告,他说:“一百个,我一人就能当!”之后他就不再多说,拔剑向那些杨维斯人冲了过去,当他 的落花流水时他又说:“我以游侠的信义发誓,要倒出大力气药水”面对自己的失败他他又说:“那群人不像我有骑士封号,我不该向他们拔剑,我违反了骑士道的规则,是战神叫我受这战争的惩罚 成千上百次了,该知道我这铁臂多么有力了!”从这中间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的自大、无知。他不能正视敌人的力量而盲目自大,他想也不想就直接冲上去作战足以见得他的鲁莽。当他失败后,他又把失败的原因推到骑士道的身上,又以此来安慰自己,说自己是强大的,只是敌人并非骑士而已。可见,他是一个胆小并没有担当,具有阿Q精神的小人物。 他是一个愚蠢的疯子,在第十七章中,堂吉诃德把很多的药材放在一起熬了很久,制出了他自认为的神药。想也不想就喝了下去,他喝了后没事,但桑丘喝了后浑身不适,他没有考虑自己的问题,不相信药出了问题,他将责任归究于桑丘并非骑士,不能使用骑士的神药。这个理由非常荒唐,虽然可能堂吉诃德并不是真的想要推脱责任。但是这样,他对骑士道的迷惑已经到了愚蠢的地步,他完全不懂医术,随便地把药材放在一起。别出所谓的“神药”。更是不计后果地把它喝了下去,当桑丘出现不适时,他便认为是桑丘并不是骑士的原因。他从未怀疑骑士道。对这个他幻想出来的骑士世界,他深信不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疯魔,他的愚蠢。

固执的疯子堂吉诃德。堂吉诃德的疯子形象贯穿小说的始终。也是最能体现出他形象的一面。在第八章中,堂吉诃德和桑丘。堂吉诃德对着他的侍从桑丘说:“桑丘你瞧,三十多个巨人在那边出现了,我打算去跟他们交手。把他们一个个杀死”在桑丘的纠正他又说:“他是外行,你不懂冒险,你要是害怕就走开去做祷告吧,我一个人单干,跟他们拼命好了” 他骑马冲了出去,他完全不理会桑丘的大喊,嘴里叫囔着:“不要跑,你们这些没胆的下流东西”在这一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堂吉诃德完全失去了理智,他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不顾旁人的劝解,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想法。像骑士小说中描绘的骑士那样子“巨人”战斗。他怀着面对“巨人”的勇气去无畏的向风平冲了过去。在堂吉诃德的眼里,无论他是否知道自己看到的是风平,面对的是风平,他过了自己的眼睛,过了自己的灵魂。在他的眼里,这就是他所幻想的那个世界,他相信这一切是真实发生的,他固执的相信着自己的信念、相信着那幻想的骑士世界。再列如:堂吉诃德和桑丘在路上遇到两个教会的修士,堂吉诃德不顾桑丘的劝说坚信他们是魔法师,而他们身后的车子里装着以为“公主”。

于是他又勇敢地去“战斗”了。他上前喊:“你们这些妖魔鬼怪,把你们车上的公职卸下,不然,我让你们送命” 在修士们辩解他们的身后,他又说:“这套花言巧语我不吃!我看你们是说谎的混蛋!”这里很明显,他仅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固执地认为那么幻想是真实发生的。他不听劝告,不听解释,不允许任何人来打破自己的幻想。他屡屡按幻想去行动,不相信现实可见他中骑士小说的毒害之深,已经完全疯了。

单纯而愚蠢的堂吉诃德,主人公堂吉诃德已经到了中年,但却怀有一腔热血,他在自己的生活中单纯的迷想并向往着骑士生活。他作为一个乡村绅士。生活,家人,家庭经济,他曾说为了惩罚骑士小说中的罪人,他屡屡赔上亲人的生命,他对骑士小说的追求已经过分热情了。到中年的他,像一个孩子般的单纯而愚蠢,冲动且不及实际,他无知无畏地踏上了他所有的冒险,在他“敌人”的任何一次战争中地都没有精心策划战斗策略,从未去衡量战斗的胜算和得失,他不顾一切地模仿骑士小说中的情节,他为了自己幻想中的骑士世界和他由骑士小说而产生的骑士精神战斗,无法想象如何,他都不在乎,不,他从未考虑过结果。他不惧死亡,因为他物质。他相信他会像骑士小说中的那样,他会战胜邪-恶,会拥有荣耀光辉。他不相信死亡,因为小说中没有写,而受伤是应该的,骑士小说中主人公都会受伤,而受伤会让他们越挫越勇。堂吉诃德坚信,他也是一样,他疯疯傻傻地活在自己构建的梦里,分不清梦与现实。

在骑士小说的窘害下,堂吉诃德一路冒险,不无数次的受伤,他总是自我安慰,这是真实的荣耀,他明明没有实力,明明脆弱地不堪一击,却总是找借口说自己的敌人都是拥有魔法的魔法师,他从来不敢承认自己的弱小,不敢承认自己确实没有战斗的实力,他只能自欺欺人,不敢面对现实,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他软弱,只能逃避现实,就像掩耳盗铃一样,他只能欺着自己,却无法欺现实,他只能活在自己构建的幻想世界里。为自己编造冒险,他是单纯的,也是愚昧的。他的单纯和愚昧体现在他的不现实。

226 评论

相关问答

  • 英语毕业论文分析人物形象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的早期表作,也是她具有写作特色的代表作。她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和细腻、幽默和诙谐的笔调描绘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形象,

    漂飘linn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写堂吉诃德的论文题目

    1547年9月26日,西班牙最伟大的小说家塞万提斯诞生于马德里附近的一个小城镇阿尔加拉·台·艾那瑞斯。 ■最走时运的青年时代 塞万提斯的全名叫米盖尔·台·塞万提

    莎拉爱吃沙拉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毕业论文堂吉诃德形象浅析

    堂吉诃德是一个沉溺于幻想,脱离实际的人物,他爱读骑士小说,羡慕骑士作派,赞赏骑士精神,于是就想当骑士,在装备,服饰,举止,行动上,处处模仿骑士,亦步亦趋,完全沉

    C站队丶肥皂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杨绛与堂吉柯德研究论文

    堂吉诃德是十七世纪西班牙伟大作家米盖尔&S226;德&S226;塞万提斯&S226;萨阿维德拉(1547—1616)的名著《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这个堂吉诃德是

    mercury21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毕业论文形象分析框架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

    卫浴小哥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