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的黑布
海盐《张氏族谱》介绍 宋兵 海盐张元济图书馆馆藏《张氏族谱》 (全六册) ,系著名教育家、出版家、文献学家张元 济的家族宗谱。民国二十三年(1934 年)刻本,为张氏第二十一世孙张元勋(张元济从兄) 所纂修。据张元勋谱后跋中记载: “??从弟元济发起重修族谱,并提议建设宗祠,合并各 公祭,拟立规则统一管理,禀请族长暨公众共同赞成,推举勋担任修谱调查主稿并监视建筑 工程??” 是谱系光绪二十五年十八世孙张寿康等修《海盐张氏族谱》之续修谱。自明天 启四年修纂《盐官张氏族谱》起至民国二十三年,前后经过五次重刻、续修、重修而成。是 一部反映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文献,对研究海盐乃至中国的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998 年 10 月,张元济先生侄孙女张霭和、张静娥两姐妹委托张树年先生(张元济子) , 将珍藏了四十余年的 《张氏族谱》 捐赠给海盐张元济图书馆。 张树年先生并在族谱卷首题跋: “振声先兄临终前,将《张氏族谱》一部计六册交其两女霭和、静娥妥为保存,时隔四十载, 姐妹两详商后,决定将《族谱》捐献与家乡张元济图书馆,使之有一良好归宿张留孙简介,并得永保。 今两侄女交下,乘树年回盐之便带呈,谨祈收藏。 ” 据《张氏族谱》记载,始迁祖张留孙(张元济二十世祖) ,字文占,号其志,系出宋崇 国公讳九成后。
张九成,字子韶,自号横浦居士,原籍河南开封,生于 1092 年,正当北宋 末年。金兵南下时随宋高宗南渡,定居浙江钱塘。后为南宋绍兴年间进士,历任著作郎、宗 正少卿、礼部侍郎,为官“正色立朝、敦尚气节” ,是南宋时的一位名臣。明洪武初(约 14 世纪六七十年代) ,始迁祖张留孙带领他的一支儿孙自钱塘迁海盐,数百年繁衍生息。海盐 张氏家族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 年)至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 年)300 多年间,共受皇 上敕命 14 道,诰命 13 道。然自始迁祖张留孙而降,历数各世之仕禄,罕有隆显。张元济十 九世祖张秀三,明洪武癸酉诏访贤才,有司以公荐,不受。十八世祖张显,明洪武壬戌征为 学士,不受。十六世祖张礼,明宣德、天顺诏聘处士,俱不受。十世祖张奇龄诰赠中宪大夫 湖南上荆南道,曾立家训“吾宗张氏,世业耕读,愿吾子孙,善守勿替??”九世祖张惟赤, 授户部山东司主事,为官以直言敢谏著称。八世祖张月告授内阁中书,后选考刑部福建司主 事,告老返乡后,以书为友,乐善好施,乡人敬仰。有不愿为官者,亦有为官清廉者。当二 十一世孙张元济就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参与戊戌政变失败遭革职后,其母反感欣慰, 感慨道: “有子万事足,无官一身轻” ,是即张氏家族世累代积的经验之谈。
但是,其家世源 流中,有一点值得注意,则习书业儒者众。据记载,凡张元济的前辈,有著作者约 40 人。 自张元济十世祖以下, 著书、 刊书者亦未为少数。 如: 十世祖张奇龄 (1582-1638) , 著有 《铁 庵集》 、 《存笥集》等;九世祖张惟赤(1615-1676) ,著有《入告编》三集、 《退诗轩诗集》 ; 八世祖张月告(1640-1709)著有《名家诗钞》等;七世本生祖张芳湄(1665-1730) ,著有 《员谷诗选》 ;六世祖张宗松,刊《王荆公诗笺注》 ,著有《扪腹斋诗集》等;六世伯叔张宗 楠,著有《带经堂诗话》 。等等。 除了著书外,藏书、刻书亦盛极一时,特别在清雍正、乾隆两朝,藏书、刻书活动达到 了极盛时期。海盐张氏涉园亦成为以藏书、刻书、读书著称的一邑之胜,名播江浙。 《张氏族谱》共 10 卷,首一卷,另有附录。内容较为丰富,纲目清楚,体例完整。 卷首为徐从治《盐官张氏族谱序》 ,张月令《重刻族谱序》 ,陈石英《张氏续修族谱序》 , 张寿康、张德明《张氏重修宗谱序》 ,以及《宗谱告成跋》 、 《客园公家训》 、 《续修谱例》 、 《海 盐张氏族谱目录》 、 《续修张氏族谱目录》 、十二世螺浮公至二十世德斋公遗像。
卷一为《诰敕》 。共 27 道。其中涉及张元济诰命三道,有“刑部主事加四级张元济之本 生祖父母诰命一道” , “刑部贵州司主事加四级张元济之祖父母诰命一道” ,以及“刑部贵州1司主事加四级张元济之父母诰命” 。 卷二为《志》 。记录了同里张宁(明景泰进士、礼科给事中) 、贺南儒(明隆庆进士、福 建闽令) 、钟兆斗(明万历进士、工科给事中) 、徐名琦(明崇祯进士、湖北江夏令) 、郑宣 (康熙进士、淮安府同知) 、彭孙遹(康熙吏部侍郎) 、上饶郑以伟(万历进士、大学士) 、 山阴胡兆龙(顺治进士、宫保少宰) 、高阳李蔚(顺治进士、大学士) 、海宁陈世倌(康熙进 士、太保大学士) 、钱塘梁同书(乾隆进士、书法家)等高官名人所撰写的墓志铭 19 篇。以 及张氏宗祠全图、张氏公墓全图、列代墓图、涉园图彝罇等 31 幅。张氏公墓为张元济主持 并出资创建,位于涉园遗址之西侧,占地 16 亩,规定亡者不论男女长幼,富贵贫贱,一律 按宗祠统一编号的穴位循号入穴。号召薄葬,破除迷信。张氏公墓的创建,对改变当地旧丧 葬陋习有很大的推动,县里徐、冯等大族相继效仿。 卷三为《表》 、 《传》 。记录荆楚熊光裕(顺治进士) 、海昌沈珩(康熙翰林院编修) 、江 都韦佩金(广西凌云令)等撰写的墓表 3 篇。
同里陈所学(嘉靖吏科给事中) 、刘世埏(万 历刑部主政) 、秀水朱国祚(万历大学士) 、海昌沈珩、归安孙在丰(康熙工部侍郎)等撰写 的人物传 18 篇。 卷四为《序》 、 《启》 、 《记》 。记录嘉兴钱应晋(明蓬州刺史) 、秀水冯梦祯(明大司成) 、 归安韩敬(明翰林院修撰) 、武林沈守正(明万历举人) 、仁和丁澎(顺治礼部郎中) 、昆山 徐乾学(康熙探花、大司寇) 、海宁周春(乾隆进士、山东滕令)等撰写的序文 7 篇。海宁 许汝霖(康熙进士) 、同里吾祖望(乾隆进士、户部郎中)所撰写的征诗启文 2 篇。以及《张 氏有政堂记》一篇,碑记六篇, 《涉园张氏宗祠记》一篇。 卷五至卷十为世系表。记录始迁祖以下五世,六世至十世汉文公支、敬哉公支、碧溪公 支,十一世至十五世敬哉公支第二房朴庵公支、敬哉公支第六房圣瑞公支,十一世至二十五 世敬哉公支第三房赤符公支、碧溪公支第三房鸣九公支。张元济属二十一世敬哉公支。 附录记录《祭产总志》一篇张留孙简介, 《合族为建设宗祠归并祭产公呈》一篇,以及《宗祠总章》 七章二十九条。另有张元勋修谱筑祠跋文一篇,以及《续修族谱收支帐目》一篇,记录总共 收银肆百捌拾叁圆,其中张元济捐银壹百圆。 《张氏族谱》是一部记载海盐张氏家族兴旺发展历史的珍贵档案,也是张元济图书馆的宝 贵财富。 参考文献: 1.张人凤.智民之师——张元济.济南:山东画报社, 2.汪叔子.张元济家世源流述略.见海盐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张元济图书馆编.出版 大家张元济——张元济研究论文集.上海:学林出版社,
朶蕾咪灬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效结合的论文
阅读教学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语文实践活动。作文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指出:“高年级学生在阅读中要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由此可见,找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契合点,并将两者有效整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融于作文教学之中,实现读写结合?学生应如何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对课文的鉴赏和理解?全面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需要一套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更全面的更有效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流程,这就需要教师找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点。
一、语文教材中课文的分类
近年来,作文教学逐渐被摆到较为重要的位置,许多专家也针对时弊尝试着从不同角度给出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建议。从《余映潮老师讲语文》《黄厚江老师讲语文》《胡明道老师讲语文》等名师系列图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早有名师意识到并开始关注课文中的写作资源,并将其运用于教学之中。但这些还只是专家的期望,一线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教材的开发者,造成现有的课文资源被闲置浪费。经研究,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致分为七类:人物类、动物类、叙事类、人与自然类、科幻类、成长类、名著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删繁就简、去冗存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结合教学实际,深挖每个类目的典型课文,重点研究如何在教学中将课文学习与本类型作文写作整合起来,达到双赢的学习效果。
二、在课例研究中,侧重不同类型课文写作方法的指导
小学五至六年级四册教材的内容丰富,文章体裁内容涉及各个领域。为达到研究的目的,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侧重不同类型课文,抓住课文阅读的契机,把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渗透其中。在将教材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分类研究,抓住不同类型的课文有选择地进行写作方法研究,并有步骤地进行写作方法指导,这样就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小学高年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教师对其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也应相应提高,要求学生不仅能通顺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会分段、有中心,还应学会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给文章增色。例如,《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这篇课文的教学就是指导学生写人物作文的好素材。笔者在对重点段落仔细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仿写或续写。在教学“第二、三克镭的故事”时,笔者在说到“麦隆内夫人回美国向十个女百万富翁募捐时碰了壁”的内容时,及时问学生:“课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学生从课文中了解到,这体现了十个女百万富翁一毛不拔与居里夫人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相比,她们是多么渺小,进一步突出了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精神。从这个示例中让学生学习到对比写法的好处。这一类写人的文章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写人的方法。笔者在抓阅读教学的同时,努力做到一课一得,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扎实的写人物作文的方法,从而让阅读和写作都落到实处。
三、结合课例进行作文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写作时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例如,笔者在教学《老人与海鸥》一文时,学生对文中写海鸥的表现“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一句无法理解,笔者放上音乐,让学生听朗读,当学生听到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时,从中想到了海鸥像离开了亲人一样的情境。笔者顺势让学生读一读老人对海鸥的情意,学生很快就理解了,笔者看到有些学生在偷偷抹眼泪。在一片浓浓的充满情谊的氛围中,笔者让学生概括自己对该文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之后,笔者再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让学生懂得这是动物描写,让学生懂得抓住海鸥的动作进行描写的作用。之后,笔者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一节课下来,笔者因找准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抓住了学习契机,使阅读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写作学习,写作训练也落到了实处。
四、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练笔,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练习次数,还要求学生每次的练习都要有一定的质量。通过一课一练、规范指导、树立典范等形式提高写作水平,达到训练的目的。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能把阅读和写作隔离开来,也不能偏向某一方面,而是应该找准两者的结合点,把它们紧密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这样才能把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也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卢亚静 单位:洛阳市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余映潮.余映潮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xx.
[3]袁浩.小学作文教学心理研究与实践[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77.
[4]郭根福.近二十年来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1998(5).
[5]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一、缺乏应有的文献综述有些学位论文没有文献综述,作者却说,他写的题目找不到相关文献或没有相关文献。其解释有两种可能: 一是作者认为前所未有才是创新,甚至个别的还
谈读书】 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其间的中心意思就是盲目认同别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心得。 读书就要吸取书中的精华,经过咀嚼消化,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变
可以从单亲和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两方面入手,然后结合起来。第1篇:推动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成都市为例。2013年3—7月期间,先后与成都市教育局和
在经济学的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具有重要的标志功能、评价功能、保护功能和链接功能,可以反映经济学论文的研究基础和科学依据,可供进一步检索有关资料,共享资源。下面我
题目:从传统走向现代民族激情中华魂让传统节日文化“长入”今日生活态度:“非遗”保护关键在于提高文化自觉现在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多数都要求是“活态”的,既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