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花零落
钱钟书 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1910年生于江苏无锡。十岁入东林小学,在苏州桃坞中学、无锡辅仁中学接受中学教育,十九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 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先生与杨绛先生完婚,然后同赴英伦留学。两年以后,先生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副博士(B.litt)学位。之后随杨绛先生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1938年,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先生被困上海,任教于震旦女子文理学校,其间完成了《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 。抗战结束后,先生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在其后的三年中,其作品集《人兽鬼》、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得以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1949年,先生回到清华任教;1953年调到文学研究所,其间完成《宋诗选注》,并参加了《唐诗选》、《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先生受到冲击,并于1969年11月与杨先生一道被派往河南“五七干校”。1972年3月回京,当年8月《管锥编》定稿 。1979年,《管锥编》、《旧文四篇》出版。1982年起担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1984年《谈艺录》(补订本)出版;次年,《七缀集》 出版。 1998年12月19日,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大饼茄夹
钱钟书(1910.11.21-1998年12月19日)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1941年回家探亲时,因沦陷而羁居上海,写了长篇小说《围城》和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散文大都收入《写在人生边上》—书。《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所著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著作书目:《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1941,开明《人.兽.鬼》(短篇小说集)1946,开明《围城》(长篇小说)1947,晨光《谈艺录》(文论)1948,开明;补订本,1984,中华《管锥篇》(1-4册,文论)1979,中华;增订本,1982,中华《七缀集》(文论集)1985,上海古籍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因他周岁“抓周”时抓得一本书,故取名“钟书”。 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却在数学等理科上成绩极差。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于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在这一时期,他刻苦学习,广泛接触世界各国的文化学术成果。1933年大学毕业。1935年和作家、翻译家杨绛结婚。同年考取公费留学生资格,在牛津大学英文系攻读两年,又到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一年,于1938年回国。曾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 钱钟书深入研读过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著有多部享有声誉的学术著作。他的散文和小说也很出色,特别是长篇小说《围城》,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可谓家喻户晓。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冲进去了,就被生存的种种烦愁包围。钱钟书以他洒脱幽默的文笔,述说着一群知识分子的快乐与哀愁。他的深入骨髓的洞见、通达超脱的生存智慧足以让读者品评再三。《围城》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态图,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均在其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钱钟书先生将自己的语言天才并入极其渊博的知识,再添加上一些讽刺主义的幽默调料,以一书而定江山。
一个老神仙
主要著作有:1937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毕业论文)1941 《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开明书店1941年12月出版)1945 《猫》(《文艺复兴》1月10日);《人·兽·鬼》(开明书店6月出版)1947 《围城》(晨光出版公司5月出版)1948 《谈艺录》(开明书店1949年6月初版)1958 《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8月出版)1978 《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明报月刊》7月)1979 《旧文四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出版);《管锥编》(中华书局8月初版)1980 《诗可以怨》(《文学评论》1981年1期)1981 《管锥编》、《管锥编增订》(中华书局1982年9月出版)1984 《也是集》(香港广角镜出版社3月出版);《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9月第1版)1985 《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2月出版)1988 《模糊的铜镜》(《随笔》1988年第5期)1995 《槐聚诗存》(三联书店3月出版)1996 《石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月出版)钱钟书 ,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其夫人杨绛也是著名作家,育有一女钱瑗(1937年-1997年)。●主要经历钱锺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原名仰先,字哲良。曾用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清宣统二年十月二十日(1910年11月21日)生于江苏无锡。一九九八年病逝于北京。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幼承家学,天资过人,青少年时就喜好古经典籍,故而练就了文史方面的“童子功”。他在文学上是一个全才,既是一位大学者,又是一位大作家。他学贯东西,在中国古典诗词,西方语言文化方面都有所建树。是中国数千年文化传统在一个风气开通、历史转型时期的特殊结晶。台湾著名作家、诗人兼讲座教授余光中分析当代中文时,常称道钱西学列于中国人之第一流,两岸三地之作家如陶杰、宋淇,行文之时,亦多交许赞之。钱氏于中文一面,文言文、白话文皆精,可谓集古今中外学问之智慧熔炉。(注:“钱锺书”的“锺”字简化后本作“钟”,故本应称“钱钟书”,但锺,是“集聚”的意思,由此引申出“感情专注”之义,如“锺情”,“锺爱”等。钱锺书周岁抓周时,一手抓住了书,父母认为孩子爱书,便取名“锺书”,意思是“锺爱读书”。锺字简化后与钟(古代打击乐器)意义混淆,根据钱老生前意愿,故作“钱锺书”。)钱锺书十岁入东林小学,在苏州桃坞中学、无锡辅仁中学接受中学教育,十九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却在数学等理科上成绩极差。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于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完婚,然后同赴英伦留学。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文学士()学位。之后随杨绛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1938年,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被困上海,任教于震旦女子文理学校,其间完成了《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5年抗战结束后,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在其后的三年中,其短篇小说《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得以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1949年,回到清华任教;1953年调到文学研究所,其间完成《宋诗选注》,并参加了《唐诗选》、《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受到冲击,并于1969年11月与妻子杨绛一道被派往河南“五七干校”。1972年3月回京,当年8月《管锥编》定稿 。1979年,《管锥编》、《旧文四篇》出版。1982年起担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1984年《谈艺录》(补订本)出版;次年,《七缀集》 出版。1998年12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迷路的小花猫。
钱钟书的学术著作代表作是《谈艺录》和《管锥编》。《谈艺录》是文学家钱钟书的代表作品之一,该书中国一部集传统诗话之大成的书,也是第一部广采西方人文、社会科学新学来诠评中国古典诗学诗艺的书。书中对古来诗家作品多所评骘,唐以后一些有代表性的诗人更被重点论列。该书征引或评述的内容包括曾作为思想理论界显学的佛学、精神分析学、结构主义、文化人类学、新批评和较新起的流派如超现实主义、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管锥编》是钱锺书先生1960和70年代写作的古文笔记体著作。全书大约有一百三十万字,论述范围由先秦迄于唐前,用文言文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写成。此书考论词章及义理,打通时间、空间、语言、文化和学科的壁障,其间多有新说创见。书中引述四千位著作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所论除了文学之外,还兼及几乎全部的社会科学、人文学科。本书1979年8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一套四册。后钱钟书又出了一套《管锥编增订》增加改正原来的内容,共五册,均为中文繁体版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于2001年又发行了一套四册的版本。
jiujieayiyua
[1] 彭小球,周叶青. 论钱钟书《围城》的讽刺艺术[J].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 [2] 熊佳红. 浅谈讽刺手法在《围城》中的运用[J].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3) . [3] 卢小平. 浅析钱钟书小说《围城》的现实意义[J]. 西北职教, 2008,(12) . [4] 孟宪华. 浅析钱钟书《围城》的讽刺幽默性[J]. 文教资料, 2009,(03) . [5] 于宏. 嬉笑怒骂中彰显的睿智与深邃——谈《围城》的讽刺艺术[J]. 作家, 2009,(02) . [6] 王斌. 《围城》的语言艺术发微[J]. 无锡南洋学院学报, 2008,(04) . [7] 廖又琳. 浅谈《围城》的幽默与讽刺艺术[J]. 大众文艺(理论), 2009,(11) . [8] 曾建华. 论《围城》的讽刺艺术[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8) . [9] 赖熹. 浅析《围城》的讽刺手法[J]. 网络财富, 2009,(03) . [10] 许敏. 试论《围城》中赵辛楣的形象塑造[J]. 蚌埠党校学报, 2006,(03) . [1] 李佳莹. 和“方鸿渐”说再见[J]. 作文大王(中学版), 2006,(09) [2] 方臻. 重读《围城》[J]. 写作, 2002,(20) [3] 王凤霞. 论方鸿渐的出走——评《围城》中女性的妒忌心理[J]. 社会科学家, 2005,(S2) [4] 李亦文. 也论方鸿渐的人格价值[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3) [5] 王晓君. 论方鸿渐生存的“被动”[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10) [6] 周伯军. 无可遁逃的人生困境——试析《围城》[J]. 中文自修, 1996,(05) [7] 丁小印. 《围城》之妙喻诠释四例[J]. 新作文(高中版), 2008,(05) [8] 水墨. 《围城》片段赏析[J]. 初中生, 2008,(08) [9] 张永辉. 论《围城》的主题与副题[J].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01) [10] 郑春元, 石杰. 《围城》的议论艺术[J]. 许昌学院学报, 1987,(04)麻烦采纳,谢谢!
毕业设计可以去以下网址找. 一、 综合类1、蓝之韵论文http://www.21blue.com 门类较全。2、学生大论文中心、蜂朝无忧论文网门类很全。4、论文
论文的国外参考文献可以在以下网站查找: 一、seek68文献馆 大型中外文献数据库整合,覆盖全科。 二、EBSCO 共收集了4000多种索引和文摘型期刊和200
已知文献标题的情况下,可以直接通过标题进行检索;知已知DOI,可以通过DOI来检索;已知期刊名和卷期号,也可以很方便地用卷期号来进行检索。当没有已知信息,仅仅想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怎么找介绍如下: 检索头牌:Pubmed Pubmed作为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所属的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开发的一款论文搜索引擎,凭借其海量的文献数
往届生本科毕业论文去校园图书馆网站上查询。 本科毕业论文不可以在网上查到。本科毕业论文必须是毕业生自己写的,如果在网上能查到,就不能用了。一般高校都是与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