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60

火星电台666
首页 > 职称论文 >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天才和笨蛋

已采纳

孩子的发展离不开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但家庭作为儿童的第一场所,家庭环境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而家庭教育方式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形成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家长教育方式不同孩子社会性发展也会不同。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父母对幼儿的态度为幼儿对社会的态度奠定了基础。由此我们得知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引导,为今后孩子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一、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儿童期是孩子社会性发展你的重要时期,儿童在这段时间的经历和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性发展状况,将影响其一生,他们将来能否适应社会,能否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能否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时期的生活经验和教育。父母教养方式比较集中的反应了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也是其教育观念的反映。父母教养方式:父母通过教养孩子的活动,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儿童社会性:儿童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社会个性与人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环境,由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幼儿心理特征。(二)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不同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幼儿今后的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不同,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则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1、溺爱型有的父母过分地溺爱孩子,娇生惯养是最常见的一种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对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事“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的干涉过多,这也不允许去那也不允许做,束缚了孩子的思想,限制了孩子的活动。所以孩子表现的常常怯弱,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不是很好,对事物缺乏兴趣。前苏联注明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父母对子女的爱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过分地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对小孩百依百顺,任凭其呼风唤雨,对于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和行为也不加以制止,孩子长年累月处于这种说一不二的核心位置,有错误也不能纠正,不合理的欲望常常在无原则的纵容下得到满足,因而使得孩子养成了任性、不讲道理的个性,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得到强化。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儿童行为表现是自我控制能力差,常以哭闹等方式寻求当时的满足,缺乏自信、毅力和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2、专制型专制型是教育方式也属于高控制教育方式,专制型这类型的父母对儿童时常表现出缺乏热情的、否定的情感反应,很少考虑儿童的愿望和要求,父母会无条件的要求儿童遵循自己的规则做事,对儿童违反规则的行为表示不满,甚至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专制型的父母要求儿童绝对的服从自己,孩子的自由是有限制的,父母希望子女按照他们为其设计好的发展蓝图去成长,希望关注儿童的一切行为,行动都加以保护监督,父母采取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往往出于“为孩子好”的目的,对孩子过多干涉,过分保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儿童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成长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儿童常常容易形成自卑、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的人格特征,由于从小缺乏关爱,未从父母那儿得到温情,造成儿童不懂得如何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长此以往,将会与家长关系疏远,产生叛逆心理。3、放任型放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权威性教育方式的父母一样对儿童充满积极肯定的情感,但是缺乏控制。表现于家长对孩子既不关心也不提出要求,这种家长对儿童是拒绝的,对孩子的需求也不做出及时的反应,更谈不上情感上的支持,他们很少和孩子交流沟通,对儿童缺乏管教,听之任之。此种类型下的儿童常有冲动的攻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有冷漠、叛逆、攻击、自卑、自我控制能力弱、独立性差的行为倾向。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很少替别人考虑,对人缺乏热情与关心。这种放任型家庭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但由于家长对儿童缺乏基本的关注,亲子之间交往很少,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家长与儿童间情感疏离,家庭产生隔阂。4、民主型民主型父母不任意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加以分析与引导,对于孩子在成长或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帮助与鼓励的方法,并合理地应用奖励与惩罚的手段,使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与教育中获得知识,明白事理。在这种家庭氛围中,家长对孩子是理解与尊重的,他们会与孩子心贴心的交流及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从小被尊重,又不乏父母的引导和要求,往往成为最独立而有自信的人。父母能够平等地对待、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贴心的帮助,对子女的需要及时做出反应,让子女感受到温暖和关爱。三、家庭中如何有效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水平的不同直接影响家庭教育方式选择出现差异,因此,父母要正确对待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通过建立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来改善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现状。1、提高家长社会化教育的意识,自觉以社会代表的身份对孩子实施正确的教育。2、建立民主化的家庭孩子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父母应把孩子摆在平等的地位上,听取孩子的意见,使孩子敢于在父母面前说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同时又让孩子克制住自己,尊敬父母和长辈并对幼儿宽容民主的引导,可以积极地促进儿童内部控制力的发展及认知能力的提高。3、言传身教、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为人父母者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建设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教养态度要严而不恶、威而不猛,态度言论前后一致,使他们从小就习得尊重人、关心人、团结人、体谅人等优良品质。4、赏罚得当、奖惩分明欣赏、鼓励像阳光空气一样不可缺少,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学会欣赏和鼓励,要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经常对他们的优势和长处进行称赞,并鼓励他们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作为家长应及时进行肯定和表扬,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积极的自我概念,让他们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有希望的,但是一味的正面赞赏是极不可取的。当孩子犯错误后,必须及时进行正确、客观的批评指正,耐心、细致的做好疏导工作,让他们明白错在何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让他们在体验中迅速成长起来。作为孩子,他们需要的是快乐的童年,作为家长,我们更看重他们辉煌的未来,我们应从各方面来引导和培养孩子,所以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将成为全社会关心的问题,只要我们父母和教师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交往的机会,使用正确有效的教养方式,相信孩子们会健康地成长起来,成为社会人,完成社会化,担负起明天的重任!

268 评论

吃了个肚歪

幼儿期的父母教养方式及对幼儿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的对于错对幼儿的影响非常大,直接关系着孩子性格,爱好的培养,也影响着孩子的成长。1、幼儿时期的孩子好奇心,模仿能力非常强,家长的行为举止直接会被孩子借鉴,所以家长一定要树立好的模范。2、现在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十分宠爱,但过度的宠爱,会让孩子变得自私,交往能力也会变低。3、孩子在幼儿时期,兴趣爱好也表现的特别明显,家长如果限制孩子的兴趣,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因此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非正常大。家长一定要找好自己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成长本文以家庭教育中的父母教养方式为切入点一是对城市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进行相关分析。二是父母教养对幼儿人格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父母的文化程度、父亲的情感温暖、父母的过分干涉对其子女的学习成绩均无显著影响母亲的情感温暖、父母的鼓励支持、否认拒绝、放任自流对其子女的学习成绩均有显著影响。与此同时对幼儿人格发展也均无显著影响而父母正确引导、细心教导、等对其子女的人格均有显著影响。教养方式学习人格影据估算 目前全国流动人口已逾亿其中14周岁以下的适龄儿童少年有1409万人为全部流动人口的。流动人口及其子女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近年来较有影响的关于流动人口及其子女问题的调查研究中多以流动人口总体为研究对象少有对青年群体及其子女问题的关注而且对流动人口子女问题的研究多为适龄儿童的入学问题、婴幼儿的医疗保健问题等较少涉及家庭教育问题。为了填补这方面的空白本文运用笔者参与的“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成绩的家庭背景研究——以昆明市为例”资料对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其子女学习成绩的影响作了概要分析 以期引起对流动人口子女这一特殊群体家庭教育问题的重视。“人格”这个词在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含义。从心理学上来讲人格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三方面的内容人格最重要的特征可从气质和性格两方面表现出来。所谓人格指一个人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生理遗传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实践过程形成的心理、行动风格。它不但揭示了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也是指一个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以何种态度和方式去对待自己、他人及社会 以及一贯的思想、行动风格。所谓健全人格是指每个人在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保持良好的认识水平、平稳的情绪情感、恰当的行为方式和正常的社交与职业功能。我们要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人格教育。人本心理学家马斯络的自我实现理论强调 “完美的人性”其内涵是让人的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造等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他认为自我实现者的成就与童年情感等因素的发展关系极为密切童年情感的正常发展如果遇到障碍例如失去爱、安全感和尊重孩子长大的就很难向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健康的人格意味着既能接受爱也能给予爱。一、文献回顾儿童时期是个体生长、发育、身心发展的最迅速的时期。家庭对儿童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所提供的生活保障还表现在社会化、人格的形成等重要方面。维果斯基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承认创造的环境及提供的指导2/19页是十分重要的而这种指导就体现了父母的教养方式。通过这些指导儿童的认知能力才能超越现有水平而向上发展。正是由于成人尤其是父母的指导儿童才能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学习更上一层楼。因此要了解孩子学习成绩优秀或者是差的原因就必然要关注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提供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指导。与此同言行举止很容易对其幼小的心灵产生深刻的影响。儿童通过父母长期的耳濡目染逐渐形成了善与恶、真与假、好与坏、是与非的最初观念学会如何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知道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等等。因此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就非常强调幼儿时期的人格培养他指出 “儿童将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主要地决定于你们在他五岁以前把他造就成一种什么样子。假如你们在五岁以前没有按照需要的那样去进行教育那么 以后就得进行‘再教育’ 。 ” 〔1 〕他还说 “主要的教育基础是在五岁以前奠定的。你们在五岁以前所做的一切等于整个教育过程的百分之九十的工作。 ” 〔2 〕我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所以为把孩子培养成社会真正需要的人做父母的应把健全人格的培养放在整个幼儿教育的首位。二、研究对象与方法这次研究 目的在于用量化的方法了解随父母流动到城市的儿童他们的学习成绩是如何受父母教养方式影响的所以问卷调查是最适合使用的研究方法。问卷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试上学期的学习成绩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功课和家庭基本情况的了3/19页解第二部分是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量表的编制参照了汪向东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同时根据作者对城市流动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解形成了父亲教养方式和母亲教养方式的5个分量表情感温暖、鼓励支持、否认拒绝、放任自流、过分干涉各量表分别由37个条目组成测评的依据是根据可供选择的答案进行评分并根据得分的高低赋予相应的等级。第三部分是父母教养对幼儿人格的影响。第四部分通过问卷填表。第五个部分是分析问卷内容。为了对其中的一些因素有更深刻的了解在量表的对应部分笔者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问题。调查选择了昆明市的三所流动儿童学校考虑到小学高年级学生对问题理解能力更强一些学生选择56年级学生。共发放问卷315份当场收回有效回收率100%。其中男生162人女生153人学生的平均年龄为±岁。

147 评论

溪爱Mr彬

“父母教养方式”又称为“家庭教养方式”,它指的是父母在养育与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教养观念、态度以及行为,且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和哪个国家,孩子的首任教师都是父母并且不能任意选择,具有天然的早期性和血缘性的特点,比其他教育有着更持久、更深刻的影响。因此,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极为深远,甚至伴随孩子一生,这也是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的原因。根据国内外研究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为四种类型:权威型教养方式指父母树立权威,对孩子理解、尊重,经常跟孩子交流并给予帮助;专断型教养方式指父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对孩子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监督;放纵型教养方式指父母对子女积极肯定并会极力满足他们的需求,但缺乏必要的控制;忽视型教养方式指父母对子女缺少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同时也缺少行为要求和控制。父母教养方式类型的不同选择主要受父母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孩子方面的客观因素影响,本文拟从父母的角度来分析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一、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自觉采取温暖、理解、偏爱子女等积极的教养方式;受教育程度越低,越容易采取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等消极的教养方式[1]。张溯通过考察北京与东京两地母亲的教育意识后得出:母亲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和期望体现出她的教育意识,相对来说中国家庭大多忽视了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而更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比较中国与日本母亲的学历后发现,日本的母亲学历普遍较高,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实施;中国母亲的学历一般较低,对子女的教育很难做到尽善尽美。由已有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形成积极的教养方式;相反,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其教养方式相对消极。二、父母的婚姻幸福感父母婚姻幸福感的高低对家庭氛围起着直接且重要的作用,婚姻幸福感低的父母营造的家庭氛围通常是紧张、冰冷的,伴随较多的争吵与冲突,对孩子的消极情感较多,大多用命令和强制性方式控制孩子活动,因此孩子会表现出较多的攻击、犯罪行为,同时他们的同伴关系也发展得比较差;而父母婚姻幸福感高的家庭则会营造出温暖、和睦的家庭氛围,对孩子采用较为一致的教养方式且多赞美与鼓励,会跟孩子讲道理、平等相处。因此,父母婚姻幸福感对孩子影响重大,甚至对孩子成年后的择偶观产生影响。三、父母原生家庭的成长经历根据心理学已有研究我们知道原生家庭对个体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原生家庭成长经历对他们组建新的家庭后对孩子将选取何种教养方式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某种程度上来讲,父母的教养方式映射出他们从小接受的教养方式,父母被惩罚的经验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惩罚行为,这种代际传递在孩子早期就表现出来了。但近年来又有研究指明,父母幼年的被教养经验通过其“内部工作模型”影响他们对待孩子的教养方式,该模型的改变程度决定着现在父母行为受以往经验影响的大小。四、父母的个性与心理特征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部分,包括个体的能力与气质、性格就是个性特征,它的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个性特征。脾气暴躁的父母通常也缺乏耐心与包容,对孩子易采取专制教养,甚至会对孩子有暴力行为;脾气温和的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也偏向民主,循循善诱,以理服人。父母自身的抑郁与焦虑水平较低,其角色适应就较好,对孩子的反应较为敏感,积极态度相对也较多;而父母本身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则不能给孩子带来敏感、适宜的抚养行为。五、父母职业以及工作压力对职业进行研究发现,父母的职业不同,他们的教养方式也存在明显差异。父母职业为第三产业的商业服务人员或者工人他们的教养方式比其他职业的父母有较为突出的溺爱倾向、专制倾向、不民主倾向和忽视倾向。一般来说,父母拥有的教育程度越高,学历越高,他们从事的职业也越稳定,如教师、医生、公务员等。职业群体的划分也基本是所受教育程度来决定的,从事稳定优越职业的群体与高学历基本是同一类人,因此他们的教养方式也相似。同理,接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与身为商业服务人员以及工人的父母,二者的交集也基本上是同一群体,其教养方式也类似[2]。除此以外,不同职业所带来的工作压力也不一样,公务员、事业单位的父母面临的工作压力一般小于其他职业,因此,他们也有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孩子成长过程。六、父母自身的性别角色传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于父母性别差异分工明显—严父慈母型,指的是母亲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主要是温和教育,和孩子的交流比父亲多,更关注孩子身体和生活起居方面,而父亲则对孩子功课学业等方面更为关注并严格把关。如李彦章(2001)的研究表明,母亲比父亲更多地使用鼓励、理解方式进行教育,与孩子的关系更为和谐,也更注重儿童的自我教育。对于父母性别角色导致的教养方式的差异根本来说是受到了中国的文化传承和教育期待的影响,古往今来的“慈母严父”形象随着文化的传递一直流传至今,大众对于男女角色的期待也基本没有大的改变,家庭、学校与社会在对男女进行教育时,也在无形中塑造出男性的刚强和女性的温婉的角色。在家庭角色的扮演中,父母延续了传统文化与教育期待中对男性和女性的不同角色特征,这也就影响了父母对孩子教养方式的差异。

324 评论

猪猪爱吃草

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倾向, 它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 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 幼儿自信心是在家庭中萌芽和发展的, 因此, 幼儿的自信心与父母的教养行为有很密切的关系。父母通过具体的教养行为及态度, 向幼儿传达父母对生活的态度、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等。不同类型的教养方式对幼儿自信心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1. 父母教养方式的主要类型 溺爱型。持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把幼儿放到特殊的地位, 一切服从、服务于幼儿, 不适当地满足幼儿生活上的要求和欲望, 处处迁就, 事事代劳。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 幼儿往往情绪不稳定, 自私自利, 自傲或自卑, 能力低下, 意志薄弱, 缺乏自信, 容易形成依赖、懦弱、自卑的性格。当幼儿长大后面临迥然不同的社会竞争时, 则会无力承受任何心理上的挫折而缺乏自信心和独立性。 专制型。持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往往强迫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办事, 不容许孩子有差错或失误, 频繁采用惩罚来强制执行。在这种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幼儿, 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放任型。持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幼儿采取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由于父母没有给予幼儿必要的行为准则和强化, 对孩子冲动的行为缺乏约束, 致使孩子缺乏社会责任心, 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同时, 由于缺乏父母的关心和教育, 幼儿认为自己在家庭中是不重要的, 因而失去归属感。 民主型。持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幼儿信任、尊重和平等, 重视启发引导, 孩子的成长有一个自主和自由的空间。这类父母与幼儿之间有着积极的情感交流, 既尊重、理解幼儿, 又对幼儿提出严格要求; 既高度关注幼儿的一举一动,又积极鼓励幼儿独立自主, 激励幼儿去做他喜欢而又力所能及的事情; 既让幼儿敢于发表意见, 又循循善诱, 对幼儿的幼稚和错误不是无端训斥。因此, 在民主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幼儿, 往往性格开朗, 意志坚强, 积极向上, 有自信心, 能与人和睦相处。 2. 改善教养方式, 培养幼儿自信心 从父母行为看幼儿自信心发展的结果, 民主型的教育方式无疑是最佳的教育模式, 值得推崇。当然, 由于每个幼儿的个性差异不同, 无论是溺爱型、专制型还是放任型的教养方式, 它们对幼儿自信心的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不一定是因果的关系。也就是说, 同一种管教类型对不同个性的幼儿引起的效果, 可能是各式各样的, 我们不能仅仅依据幼儿的表面行为来评价某种管教类型的实际效果。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即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对所有幼儿的个性心理发展都是有益的。 父母要转变教育观念, 提高自身素质。教育观念是整个家庭教育诸因素中的核心。父母要认识到自己在孩子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尤其是在儿童早期。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因此, 父母转变教育观念, 提高自身素质,优化教养方式, 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必要前提。 社会、学校、家庭要三位一体, 构筑完整教育体系。父母的教养方式, 必须要通过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才能共同营造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社会应当通过各种传播媒体, 宣传普及家教知识, 宣传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和民主的教养模式。幼儿园也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以及家长与教师之间的直接沟通等方式, 指导、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 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155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线上教学方式的研究论文

    原文链接 http://www.lwenwang.cn/news_list.asp?id=18446&p=1[摘 要] 本文认为网络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是当前制约远

    蛋蛋妹妹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研究孩子弑父弑母行为的论文

    我觉得中国家长教育最大且最普遍的一个缺点就是不把选择权交给自己的孩子,不相信孩子做出的选择,他们总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幼稚还年轻,自己做的选择才是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jessica0707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关于我和父母论文范文资料

    成为第3位粉丝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在每个孩子心中,爸爸妈妈永远都是最爱的人。他们既是船,也是岸。是船,载着我们远行;是岸,是我们停泊的港湾。记得那一次,妈妈出差

    七月的蟹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论文怎么写

    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等。 权威型教养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儿童的一切都是由父母来控制的,在这种环

    少女心-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父母教育杂志

    我觉得《父母必读》这本杂志很好,可以学到很多和孩子相处,还有很多育儿方面的知识。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对我们期望很高,也会很严厉,会说些很严厉,苛刻的话,其实真的挺伤

    么里斯古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