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07

キーちゃん
首页 > 职称论文 > 海洋渔业论文参考文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霍爾因斯基

已采纳

1.合理开发保护海洋国土资源管辖海域的自然资源是重要的国土资源,象陆地国土一样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基础。我国的海洋资源既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又有急需加强保护的双重任务,应该实行合理开发战略,使国家管辖海域成为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基地。海洋矿产资源包括国家管辖海域的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砂矿资源,国际海底区域的多金属结核资源、富钴结壳资源、热液硫化物矿产等,有巨大的潜力。要加大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力度,增加探明储量,提高国家的资源保证程度。力争在海上发现新的大型油气田,使海洋油气产量在全国油气总产量中的比重从目前的10%提高到25%以上,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要把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列入国家计划,重点进行南海北部陆坡区相关海洋环境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为商业性勘查做好资源、环境和技术准备。要加强有争议海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并积极贯彻“搁置争议、共同原则”,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力争海洋权益主张重叠区域的资源份额。重视保护已经严重衰退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捕捞业要采取捕捞量“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政策,减少捕捞量,争取逐步恢复主要经济鱼类、重要渔场的渔业资源。科学合理利用滩涂和浅海的可养殖海域,减少养殖业的自身污染,保护养殖海域的生态环境,积极推广生态优化养殖模式,采取大型海湾和近海的海洋农牧化、重要经济种类的人工增殖放流、近海渔场综合整治等措施,保证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珍惜爱护每一处可用于海洋旅游娱乐业发展的海滩、海水浴场、海水运动场、珊瑚礁区、沿海红树林等资源,积极发展海洋旅游业。要重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防止海洋生态环境退化,保证海洋的永续利用。2.多元化利用国外海洋资源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世界许多沿海国家的海洋资源可以与外国合作开发。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海洋资源特点,从战略角度考虑,既要充分挖掘本国海洋资源的潜力,也要走出去,采取各种形式,多元化利用国外资源:(1)要进一步合作开发利用外国渔业资源。我国已跨入世界主要远洋渔业国家的行列,远洋渔业的作业区域遍布西非、东非、南亚、中东、南太平洋、北太平洋和南美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海,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这种合作,共同开发其管辖海域的渔业资源,尤其应加强与阿拉斯加、非洲沿岸和拉美地区国家合作,采取独资、合资形式开发这些国家近海资源。(2)我国与日本、韩国、越南的渔业协定生效后,有大批渔船要退出传统作业渔场,大量渔民面临转产转业的严重形势。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延长现有渔业协定中的安排,也可考虑争取建立共同渔业开发区等措施,维护我国渔船在传统渔场的捕捞利益,减少渔业协定生效造成的损失,为渔民转产转业争取时间。(3)利用我国的政治优势和地缘优势,争取与海上邻国、海洋油气资源条件较好的非洲和拉美国家合作,勘探开发其海洋油气资源,优化我国油气资源配置。3.参与分享世界共有海洋资源国际海底区域约占地球表面积的49%,是地球上具有特殊法律地位的最大的政治地理单元,蕴藏着丰富的多金属结核、钴结壳、热液硫化物、天然气水合物和深海生物基因等资源,是地球上尚未被人类充分认识和开发利用的潜在战略资源基地。我国于1991年3月获准在联合国登记为国际海底先驱投资者,获得了万平方千米矿区。今后要在进一步加强多金属结核勘探工作的基础上,关注其他深海矿产资源,尽快摸清富钴结壳矿区资料,提出探矿区,并选择较好矿区,适时向国际海底管理局提出申请。应积极参与联合国关于公海渔业资源开发和保护管理条约的制定,积极加入国际性和区域性渔业组织,为我国企业利用公海渔业资源创造良好的大环境。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大洋性公海渔业,开辟新的作业海域和新的捕捞品种,要把金枪鱼资源丰富的西印度洋和中西太平洋海域作为新的作业区。

351 评论

紫蝴蝶CYF

由于以往的捕捞和养殖多采取无组织、粗放型、甚至是掠夺性的生产方式,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显露出其负面影响,带来了诸如渔业资源衰竭、生态环境破坏、渔业新技术引入不力等问题,这些问题又直接关系到渔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种整体的、和谐的社会发展观。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利益,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渔业生产的增长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资源的利用与环境的保护应尽可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危及后代人的需求。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来看,它是作为对以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和面临的人口、能源、粮食、资源等一系列难题的反应而产生的,是对人类传统的单纯追求产量、产值增长的发展观的一种沉重反思。渔业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国内外渔业界共同议论的热点。� ��可持续发展思想可概括为三条基本原则:���(1)公正性原则,强调发展应追求两方面的公正,一是本代人的公正,即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并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优先的问题来考虑;二是代际公正,即本代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2)持续性原则,其核心是指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必须约束人类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行为。��(3)共同性原则,地球是全人类的共同家园,虽然不同的国家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一定也不是唯一的,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总的目标应该为世界各国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共同遵从。 1�我国海洋渔业目前面临的困境�渔业资源日趋衰竭��主要表现为:一是渔业产量年年增长,但渔船的总体经济效益却逐年下降;二是有些优质鱼类产量锐减;三是海洋污染严重,赤潮频繁;四是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水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渔业水域污染严重,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受到了破坏,南海区域沿海地区每年向近岸排放废水约30亿吨,造成近海水域的污染和海洋环境的恶化。沿岸海域环境污染对渔业的影响及危害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近海渔业作业范围缩小��《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造成了我国近海渔业作业范围的缩小。随着专属经济区的划定,我国近海渔业的渔场范围将缩小,在近海渔场范围受限制的条件下,如果不能压缩和控制捕捞力量,势必进一步加剧近海渔业“捕捞过度——单位产量下降——渔获种类低龄小型低值化——资源衰退”的恶性循环。200n mile专属经济区确立后,世界公海的渔获量由5%增至8%~10%,公海渔业资源面临着过度捕捞的威胁,公海渔业的管理和限制将更严、更多,远洋渔业的发展面临着更新的问题和挑战。 2�我国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对于我国海洋渔业来说,如何针对存在的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方案,保护和恢复各类渔业资源,以求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为此,作者提出以下几条策略。�更新观念��强化生态养殖理念,切实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在广大养殖户和渔民间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引导养殖户从长远的眼光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自觉抵制破坏海洋环境的行为,强化生态养殖理念,提高他们进行生态养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综合开发��按照资源经济替代性原则,走综合开发之路,引导渔民合理转移;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捕养”结构,要坚持“捕养并举,主攻养殖”的发展方针,大力发展高产量、高效益的名特优养殖品种,提高养殖所占的比重;实施创新生态养殖模式,切实提高综合经济效益;还应注重产品收获后的加工,不断提高水产加工业水平。扩大生态养殖规模,延长水产品产业链。一是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为实行生态养殖创造条件。二是进行设备创新,加快加工流通业的发展。通过技术和设备上的创新,从而真正使生态养殖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运行体系,以便提高水产养殖的整体效益。�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和损害��可持续发展思想源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基础。一是控制渔船增长,实行配额捕捞制度,完善现有的休渔制度,缓解资源衰退现象,抑制捕捞能力的增长,切实巩固休渔成果。二是控制污染海洋环境的源头,防止污染物进入海洋环境,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保持海洋载体处于良好状态。三是加大管理力度,从严打击破坏海洋环境行为。四是加快水产养殖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步伐。注重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尽量压缩容易造成环境破坏的养殖业,加快发展环保生态型养殖业。�加强渔业法制建设��实施海洋资源法制化管理。从根本上确定海洋自然资源在经济上的具体实现形式,逐步健全海洋法律法规,通过立法,确定地方海洋主管部门作为海洋资源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各涉海部门间协调的、具有活力的职能关系。建立健全与国际新海洋制度相适应的渔业法律体系;建立一支高素质、规范化的渔业执法队伍;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经济素质和执法水平,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增强执法手段,提高指挥和调度协同的能力。�实施科技兴渔战略��科学技术可以提高渔业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渔业资源浪费、更加合理地利用和开发渔业资源,从而增进渔业资源安全;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又支撑着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实施“科技兴渔”,向科技要资源,向科技要产量,向科技要效益,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实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手段有很多:��一是要造就一支整体素质高的渔业科技队伍,提高参与开发水产业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要加大水产科技新品种的引进、培育、推广、应用的力度;��三是要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发展生物技术;��四是要加强与国内外科研单位的联系和合作,提高科研成果应用与渔业生产的转化率;��五是推广实用技术;��六是要完善渔业标准。��此外还应建立海洋开发研究中心,采取优惠政策引进国内外高层次海洋人才,抓好海洋科技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海洋科技人员的作用,积极开展国际间和港澳台地区的海洋科技合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发展我国水产生物技术,要尽快增加投入强度,借鉴国外鱼类生物技术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大突破和成就,利用生物技术开发生物资源、提高鱼类生长速度、抗逆性和改善品质,广泛应用基因工程疫苗,解决主要养殖对象的退化和病害问题,恢复我国养殖品种的优良性状,调整我国增养殖业种类和结构,避免养殖品种的遗传枯竭,实现水产生产良种化,以达到降低投入、提高产量和效益的目的,这是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开发与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高新科技手段。��21世纪将是一个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时代,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池塘老化、水质环境污染、管理与技术滞后等诸多原因,水产动植物病害不可避免,新的病害不断涌现,有的已呈暴发性趋势。“水产动物健康养殖”将病害的控制与环境的改善紧密联系起来,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研究水产动植物健康养殖的模式,加强病原、病理、传播途径等方面研究,对养殖生态环境、养殖模式进行优化、提供有经济意义并可迅速推广应用的新种质资源,推广疫苗和免疫诊断等应用技术。“健康养殖”已成为控制水产动植物病害大规模暴发、提高水产品质量、减少水域污染、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保护水产养殖业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为了保持和促进我国渔业生产的稳定、持续和健康发展,应运用标准化来实现渔业现代化生产,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建立一系列配套的法律法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建立我国渔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一要完善渔业生产的环境标准;二要制订并完善水产养殖的品种、亲本和苗种质量标准以及水产养殖各个环节的技术标准或技术规范。三要制订饲料、渔药和病害防治技术标准。四要制订包装、运输、储存等配套标准以及进出口水产品苗种检疫标准,并与国际标准接轨。��近十几年来我国的海洋渔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海洋渔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在海洋渔业高速发展的21世纪,要确保实施我国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渔业产业化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使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并进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1]龙华.试论我国淡水渔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湖北农学院学报,(4)[2]王淼权.我国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农业经济,�[3]吴敬友.加入WTO对北海渔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调查研究报告,第51期[4]李珠江.广东海洋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粤海通讯,

282 评论

jerrystone

学术堂为大家整理了两个水产渔业类论文投稿期刊供大家参考:1.国家级期刊推荐:《福建水产》《福建水产》(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福建水产》创刊于1972年,是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主管、福建省水产学会和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海洋渔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水产资源、捕捞技术、水产增养殖、渔船和渔机、仪器、水产品加工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综述和应用技术等,适时少量地刊载一些国家和省级相关的渔业产业政策与法规、专论等.主要读者对象是水产科技、教育工作者,各级水产行政领导、基层干部和水产专业户等.一贯秉承科学、严谨、公正、客观、宁少勿滥的办刊原则,及时地报道了我省海洋、渔业界的新成果与新技术,经过近40年的出版发行,形成了自己的办刊特色即保持注重学术性又兼顾实用技术,这在我国海洋与渔业界省级刊物中已不多见,受到了各级读者的好评.在我国海洋、水产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和相当的影响力;是中国科技期刊数据、中国期刊全国数据库、《中国水产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维普中文期刊等国内外众多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收录期刊.核心北大核心双核心期刊推荐:《水产科学》《水产科学》现已被美国《化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乌利希期刊指南》,俄罗斯《文摘杂志》,英国《动物学记录》、《食品科技文摘》、《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文献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台湾华艺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数据库收录.杂志主要刊载渔业资源、海淡水捕捞、水产养殖与增殖、水产生物病害及防治、水产饲料与营养、水产品保鲜与加工综合利用及水产基础科学等方面研究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等.读者对象为水产科技工作者,大中专院校水产、生物、环保等专业师生,渔业行政、事业和企业单位有关管理和技术人员及广大知识渔民.获奖情况:中文水产渔业类核心期刊,全国农业系统期刊,全国水产优秀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2003年获中国水产学会科普作品三等奖、2004年获优秀农业期刊编号.

262 评论

妞妞love美丽

水产的杂志有科学养鱼,渔业致富指南,内陆水产,淡水渔业,水利渔业,水产科学,水产科技,齐鲁渔业,中国水产,水产科技情报,科学养鱼、内陆水产,水产科学等35种期刊。

149 评论

相关问答

  • 海洋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保护海洋的画怎么画

    往事随风@遗忘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海洋污染种类论文参考文献

    [1]程发良,孙成访.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曲向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家的塑造者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海洋国防论文参考文献

    21世纪,国防已经是国家最基本的保障。如今,美国已经部署了导弹防御系统,俄、日等国也接二连三的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研制现代化武器,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都是为了加

    cathyying850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海洋技术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项目风险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下面是我整理的项目风险管理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刘洪浩.浅议项目风险管理

    happyzhang123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海洋有关的论文参考文献

    海洋科学前沿这本期刊上肯定有你想看的文献

    sherilyxia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