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9

花香盈路
首页 > 职称论文 > 作文王姓研究报告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许你一世安好

已采纳

关于王姓的研究结论可以根据以下内容来写: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书本上有一篇关于李姓的研究报告,让我明白了姓氏也是一种文化,想起了我的姓——王,便想出了调查王姓历史的题目。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询问长辈,了解王姓的来源和古今王姓名人。

2、通过网络,了解王姓的人口数量。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王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书籍、报刊、网络。

王姓的来源:传说有出自周朝姬姓,有出自虞舜妫姓,有出自商朝子姓,还有少数民族中的王姓及赐姓、冒姓王氏。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多数是以爵为氏的。

王姓人口数量:据统计,王姓人口数量为9288万人。

四、结论

王氏的众多分支中数以来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这一支王姓源自原来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肃、陕西西安一带,其后来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东省境。根据考证,福州王氏发源于山东琅琊王氏,以王审之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100 评论

dreamydream

王姓是占我国人口最多的三大姓之一,其姓源十分复杂。

据《通志·氏族略》载:在京兆、河间一带的王氏族人,据说是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毕公高的后代,因此这一支系乃是出自于姬姓;在北海(今山东境内)、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一带的王姓则传说是帝舜的后代,这一支系出自于妫姓之王;而在汲都郡(今河南新乡一带)的王姓,则称自己是王子比干之后,出自于子姓;以上三支都与“王”的本身含义有关。

还有一些是少数民族王朝的后代,以其祖先是王者而姓王。

如河南的王姓,出自于可频氏;在冯翊一带的,原来是钳耳族的后代;山东营州王姓,来自高丽国;安东王姓一族,本阿史布。

《广韵》中把王姓望族归纳为21处:太原(今山西)、琅邪(山东)、陈留(河南)、东海(山东)、高平(甘肃)、京兆(西安)、天水(甘肃)、东平(山东)新蔡(档南)、新野(河南)、山阳(山东)、中山(河北)、章武(河北)、东菜(山东)、河东(山西)、金城(江苏)。

其中太原、琅邪王氏尤为著名。

正因为王姓的起源相当久远,在历史的变迁中形成了众多的源头。

除了源自王室之外,还有不少人是赐姓王氏或冒姓王氏的,如燕 *** 之玄孙嘉,献符命于王莽,赐姓王氏;如隋末地方割据者王世充本西域胡支氏,冒姓王;南朝梁将领王僧辩本乌丸氏,属鲜卑族,被完颜氏金朝封为王,故易名王罕。

不仅华夏族的王室之后不少是以王为姓,许多少数民族的部落首领、执政者的后代也有以王为姓的,其意与上述出自姬姓、妫姓、子姓的王氏大致相同。

因此就形成了“王”姓源头众多,分布广泛,人丁蕃盛的局面。

王氏的众多分支中数来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最大。

这一支王姓源自原来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肃、陕西西安一带,其后来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东省境。

根据考证,晋朝中兴名臣王导就是这支王氏在山东繁衍的子孙,其子孙世代簪缨,使王氏成为一时望族。

曲(Qū)

曲姓出自姬姓,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晋国。

晋穆侯林生封他的少子成师于曲沃(今天山西省境内),其后世子孙就以封地名作为了姓氏,后来又改复姓“曲沃”

为单姓“曲”。

曲环是唐朝的司空,曾经做过晋昌郡王。

曲端是宋朝的宣州观察使,好读书,善作文章,长于兵略。

曲廉,明朝县官,治理水患,政绩优良。

曲迎林 黑龙江佳木斯郊区教师

一、姓氏源流

曲(Qū)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以地名为氏。

据《风俗通义》所载,上古周朝时期,周武王将第三个儿子封在晋地,这位王子叫叔虞。

叔虞的第八代孙子即春秋晋国的晋穆侯,晋穆侯又封其少子成师于曲沃那人地方(在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北)的首领,成师的支孙就以封地名作为了姓氏,为曲沃氏。

后来又改为单姓曲,遂有曲氏,世代相传。

2、源于夏王桀的大臣曲逆,他的子孙中也形成一支曲姓。

得姓始祖:曲沃桓叔。

成师,西周末东周初时晋国人,周武王第三子叔虞之九世孙,穆侯林之子,文侯仇之弟。

仇子昭侯时,封其叔于曲沃,是为曲沃桓叔。

曲沃之地大于晋之国都,再加上桓叔德行高尚,颇得曲沃国民拥戴。

后晋臣潘父弑昭侯,而迎立桓叔,由于晋之臣民同仇敌忾,桓叔败回曲沃,于数年后(公元前732年)郁郁而终。

其子曲沃庄伯亦曾兴兵攻晋,但不得结果。

传至其孙曲沃武公姬时,族强势大,民心多附,他连杀三君(哀侯、小子侯、侯缗),尽并晋地,而代晋为诸侯,史称晋武公。

武公代晋后,仍都原晋之国都一翼(今山西省翼城),而留居曲沃之宗族,后以地为氏,称曲姓,并尊曲沃桓叔为得姓始祖。

?SOj+~ )A0

©可以可以论坛 -- 可以可以论坛,真的可以 Eq3EAa

二、迁徙分布

曲姓发源于今山西曲沃一带,在得姓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基本繁衍生息于此。

战国时,三国分晋,曲姓有因仕宦关系或其他原因进入今河北、河南之地者,而繁衍于祖居地之曲姓则由于种种原因或北徙今山西临汾一带,或南迁至今山西、河南间地的陕县一带,进而进入陕西。

秦时,有御史名曲宫,便是曲沃桓叔之裔孙。

两汉之际,曲姓除在今陕西临汾、河南陕县一带繁衍迅速以外,还有一支北迁雁门郡,并在该地逐渐形成大的聚落。

魏晋南北朝时期,曲姓在今陕西临汾、河南陕县一带族大势众,人口兴旺、昌盛,为曲姓平阳郡望、雁门郡望、陕郡郡望。

隋唐两代,曲姓上述郡望仍在,尤以陕州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人曲环为其杰出代表。

其客居陇右(今青海东郡)子孙有落籍此地者。

唐末,曲承裕由于仕宦的原因进入安南,子孙留居当地。

两宋时,特别是赵宋王朝偏安江东后,曲姓徙入南方者渐渐多起来。

明初,山西曲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陕西、甘肃、河北、山东、北京等地。

此后至清中叶,曲姓逐渐散居于内蒙、湖北、广西、广东、云南等广大省份。

清康熙年间以后,山东、河北等地的曲姓因为谋生的原因进入东北三省,子孙遂留居当地。

解放后,伴随开发北大荒、军垦、农垦之运动,有更多的曲姓落籍东北。

曲姓基本上以山西曲沃为中心繁衍播迁,明朝以前,主要聚居于山西境内和山西与河南交界处,明朝初年的移民运动才使曲姓先民向中国北方各省扩散。

元末农民大起义后建立起来的明王朝,面临的是这样一种状况:一方面农民军给蒙、汉贵族、地主阶级以沉重地打击,蒙古统治集团被推翻,许多汉族地主被杀,由于封建统治者在镇压农民起义中的大肆屠杀,元朝统治集团的内部厮杀以及盘踞在地方上的军阀混战,使得社会经济残破,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山东、河南地区长期受到元朝军阀的摧残,以至道路榛塞,人烟断绝,多为无人之处。

朱元璋建立的新王朝,如不设法改变这一状况,显然是不能持久的。

所以,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安定社会、组织生产的措施。

其中屯田是很重要的措施。

屯田计有军屯、民屯、商屯三种形式,以军屯规模最大,组织也最完备。

而“移民就宽乡”,实行民屯也是重要措施之一,与当时北方其他省份相比,山西一带既无兵燹之苦,也无灾荒之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人口数量高达400多万,比当时河北、河南两省的人口之和还要多,所以成为人口输出的主要基地。

据青岛地区周围、特别是崂山一带村庄的家谱记载。

大多数村庄家谱均记载,其祖先自云南迁移而来,其中曲姓村庄亦有同样记载,如沙子口街道南姜村曲氏族谱,开篇即记有:“据传,先祖于明朝永乐年间自云南大槐树里头迁移而来……”虽是据传,但再结合周围其他村庄及有关史料记载,应该说,南姜曲姓为明朝移民,这一点基本符合史实。

但有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就是大多数家谱都记载,其先祖来自云南而不是山西。

对这个问题,早在文革前《光明日报》就曾发表过一篇题为《要问祖先何处人,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文章,引证了大量的权威性资料,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如今,曲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辽宁、黑龙江等省份多此姓,二省之曲姓约占全国汉族曲姓的百分之五十五。

曲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六十四位的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六。

三、历史名人

曲 环:唐代安邑人,官至司空,封晋昌郡王。

善兵法,善骑射。

天宝年间(742-756年)授果毅别将。

安禄山反,守邓州,平河北,败吐蕃,威名大震。

后任陈许节度使,宽赋税,简条教,不三年乃五谷丰登。

=

曲 端:北宋人,文韬武略集于一身,惩罚了贪官污吏、奸诈小人,老百姓心里高兴,安居乐业。

官宣州观察使,好读书,善作文章,长于兵略。

后来被奸臣陷害,死在大牢里,人们都感到万分痛惜。

HrubZ

曲 廉:明朝县官,治理水患,奖励耕种,政绩优良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平阳郡:三国魏置,治所在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

雁门郡:战国赵置,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

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

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

陕 郡:治所陕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西)。

h(?.g

晋昌郡:晋分敦煌郡置晋昌郡,治所在今安西东南。

辖今安西、玉门市一带。

其地在隋时均属敦煌郡,唐又析出为瓜州晋昌郡。

安康郡:即金州,古地名,西魏始置。

隋改为西城郡,宋曰金州安康郡,治所西城(即今陕西省安康县)。

96 评论

左边iori

王姓的研究报告的结论是:

1、王姓最初源自商周时代名门望族。先祖有好几支,如商代王子比干,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战国时魏国的信陵君,都是王族,被称为“王家”,其子孙就以王为姓。

2、王姓在我国汉族人口占很大比例,是我国第二大姓氏,百家姓中排列第八位,占汉族人口约百分之七点四一。

3、王姓历代涌现出许多名人。如东汉的哲学家、思想家王充,晋代“书圣”王羲之,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王维,北宋的政治家、改革家曾主持变法的著名诗人王安石,清代思想家王夫之。他们都是后人瞻仰的榜样。

历史渊源: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王姓大约有6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仍为第1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王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缓慢得多,600年中王姓人口总增加率仅仅为5%,净增加了30万。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山东(),这三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江西和山西,这两省又集中了17%。浙江一跃成为王姓第1大省。南方王姓在这600年中有了发展,两广和福建的王姓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宋朝。

133 评论

相关问答

  • 作文王姓研究报告论文

    关于王姓的研究结论可以根据以下内容来写: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书本上有一篇关于李姓的研究报告,让我明白了姓氏也是一种文化,想起了我的姓——王,便想出了调查王姓历

    花香盈路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关于易姓历史的研究报告论文

    易姓家族,根据《姓氏考略》一书所说的:“以地为氏”,应该是发源于现在河北省的易县。 不过,在过去的漫长时间里,易氏家族却主要活跃于济阳。所谓济阳,指的就是自

    甜甜的今天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张姓历史由来的研究报告论文

    张姓的最早源地,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挥这一支,最初源于现今的太原。太原,是中国张氏的源地,也是中华民族张氏望族所在地。到了周代的韩国和晋国之后,由于加入新的系源,

    DIY不锈钢橱柜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关于姓肖现状的研究报告论文

    先研究一下历史,把它的起点找到不就可以了

    吾竟谁陈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赵姓现状研究报告论文

    赵(Zhào)姓据说出自嬴姓,得姓始祖为造父。传说,造父在华山得八匹千里马,献给周穆王。穆王乘着这八匹马拉的车子西巡狩猎,到了昆仑山上,西王母在瑶池设宴招待。这

    沙发里的土豆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