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45

hj黄小兔
首页 > 职称论文 > 珠心算论文国外文献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amantha427

已采纳

因为这东西相当的落后 比计算能力现在的电脑可以秒杀任何一个人类

222 评论

霸王V风月

国家没有禁止珠心算,而是一直在推广珠心算。

以蒙阴县为例,蒙阴县加大对刘洪及珠算文化的研究,举办全国珠算学术研讨会,探讨珠算传承方法,研究珠算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对刘洪及珠算文化的发展历史细致地梳理和研究,争取学术会有新成果,并出版论文集。

而且蒙阴县结合 “文化遗产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开展“珠算文化进校园”活动,在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兴趣班,传习珠算文化的基础知识、体验算盘计算技艺。

而且结合蒙阴县“六馆一中心”项目建设,收集老算盘、珠算书籍,搜集整理珠算文化的相关资料,在博物馆展陈中,演示珠算演变过程、以实物、新科技展示等手段让人民更加直观地认识珠算文化。同时,结合刘洪文化公园项目建设刘洪纪念馆,对算圣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展示。

组织人员到蒙阴采风,适时创作有关珠算的长篇小说并拍成电视剧。举办世界级珠算或珠心算培训班, 在幼儿园和小学开展珠心算特色班。

113 评论

rinpan2013

步步为营——如何提高学生的珠算能力【摘要】珠心算,即珠算和心算。珠算是学生能够进行心算的基础。心算是珠算的一个升华,它能使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口算能力得到一定的加强。而这两部分中,我认为学好珠算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那我们又该如何来提高学生的珠算能力?本篇论文就这一论点进行浅显的分析、论述。【关键词】珠算 教材 教学方法 课堂氛围珠算一直以来都是被列为比较古老并且也算是比较落伍的一种计算方法。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珠算一直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的一项内容,但是在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珠算被取消。毕竟现在是信息化时代,珠算的计算功能已被计算器代替,而取消珠算教学还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比较值得高兴的是,在 2013年12月4日晚,通过历时5年的申遗,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毕竟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着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尽管说珠算已不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内容,但是各校以社团的方式来招募有感兴趣的学生进行珠算学习,成为学生的一项爱好。而且每年吴江区都会进行珠心算的比赛,这足以证明珠心算的地位还是比较被重视的。既然有比赛,有等级考试,那么学校对于这部分的教学也都相对比较重视。那么老师在平时的社团活动中,如何去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珠算的能力,这是比较值得每一位教学珠心算的老师去思考的。接下来,我就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薄的想法。一、选择合适的教材,是教学珠算的一个保障。由于珠算并不是一门像数学、语文或者英语那样的教学学科,因此,珠算也就没有一本专门的教学用书。可以说,在平时的教学中,基本上都是凭教师自己的资料搜集去给学生上课。这也就导致了在很多课的教学中,没有一个很系统的教学,只是一些零散的拼接。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只能对珠算有个大概的了解,就是用算盘来计算,而对于它真正的作用却是非常模糊。市面上对于珠算的教材也是五花八门,里面介绍的珠算教学方法也是各种各样。面对这样没有教材的课程,教师总会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开始,该如何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取珠算知识。二、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学习珠算的入门砖。1.主动尝试,体验过程。学生学会打算盘固然重要,但是老师的教学方法更加重要。如果学生只会拨算盘,但是却不能灵活应用算盘,进行触类旁通,那也是会了也没多大用处。只是让学生认识另一种计算方法而已。所以,必须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学习珠算的意义。这里面就需要老师在每节课中有适当地引导,使学生明白学习这一知识的内涵。例如:我在教学“满5加”时,先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用算盘拨珠。尝试之后,很多学生就会发现下面的珠子不够拨了。这时,有个别学生就会想办法试着再去拨,这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就会比其他学生要效果好;而大部分学生是充满疑惑的,不知道如何往下拨,这些学生就会认真听取待会教师的讲解,可能对于过程的体会就没有那么深刻。经过这一尝试的过程,我便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怎么拨。其实,在他们阐述自己的想法中,就已经蕴含了本节课所要教学的新知识。俗话说的好:“过程重于结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尽量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过程,只有你真正体验过了,那么无论是什么知识,对于你来说都有很深刻的理解。2.方式多样,满足需求。不管是什么课程教学,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尤其是小学生,更应该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而珠算需要的就是学生的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为了能吸引学生,在课堂上就不能只是用比较单一的教学方法。珠算的课堂,基本上是练习的比较多,那么就要经常变着花样让他们进行珠算训练。如:头脑风暴式,这样的方式是老师报题目,学生自己听好题目,用算盘进行计算,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打算盘的速度,又能锻炼学生的注意能力;抢答比赛,这种方式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因为能够比看谁最快算出答案,而小学生都有这种竞争心理,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充分被发挥出来;旋风挑战,这种方式基本上就是发练习卷,在给定的时间内看谁完成的题数多,并且正确率高。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保持注意的良剂。课堂氛围的好与坏一直是教师在教学中评价一堂课是好是差的一个标准。如果一堂课一直处于比较紧张,不活跃的状态,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没有预想的要好;如果一堂课学生都能积极主动举手回答,氛围融洽,师生互动较多,这样的课上下来,学生和老师都是比较轻松的,身心都会比较愉悦,效果也都比较好。珠算课堂也需要达到这一高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任务中。例如:在教学“退位减”时,我借用童话中的人物进入本节课的教学,在课的开始就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让他们有一个比较好的状态。这节课的内容应该是比较有难度的,为了能够让学生轻松记住本节课的知识,我用一个魔法口诀来让学生记住在拨算盘时需要注意的东西。接着,出示王子买东西的例题,让学生体会算盘在生活中的用处。这样的过程,学生基本上都能进入学习状态。总之,我相信,珠算的前景会越来越好。当然,这需要每一位珠算老师的努力。每一位珠算老师都要认真对待这门课程,尽管它不是必修的,但是,它能够让学生明白我国伟大的历史进程,同时也能锻炼和加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参考文献】1.《儿童珠心算》 鲍俊著,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珠算史稿》 华印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珠算教育》 中华民国儿童珠算协会,

293 评论

温暖三月5021

人们查阅过大量的关于珠心算的历史文献,从宋元时期查到程大位(1553~1606)所处的时代,都查找不到算盘发明人的名宇。其实,前面提到的算筹的情况也是这样,这固然表明封建统治者对科技发明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它们的发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逐步改进、完善的,很难说是哪一个人的功劳。

从东汉时期徐岳的著作《数术记遗》中我们最早看到“珠算”这个字眼。不过,注释中说它只能做加减法。今天看来,这顶多说是算盘的一个雏形吧。从现有可靠资料分析,珠算发明于宋元时期。明代程大位的著作《直指算法统宗》(1592年)是当时一部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专门讲述珠算的著作。

扩展资料:

适合人群

珠心算的学习,原则上年龄愈低愈好,因为人类智力脑细胞的成长,三岁以前已完成70﹪,四岁至12岁成长至100﹪。珠心算的学习过程,须透过算盘操作的熟练,来激化影像的建立,而脑细胞的滋长,便是影像建立的原动力。反之,成人的脑细胞,因已定型,无法借助珠心算的学习,使自己智力、思维力、记忆力、 想象力,更活络成长,即无法产生心算的影像。

但在生理构造上,珠心算的学习是属于技术性很强的操作学习,身体的协调与平衡是异常重要。过小学习,由于双手小肌肉神经协调与感官平衡尚未定型,常有姿态不正或握笔不良等算廦产生,以市场上师资良莠不齐,教学观念不正确引导,更可能破坏学习者的「数感」,将来要重新产生自信心,可能事倍功半。

因此,建议学习入门年龄以4足岁至12足岁之间最适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珠心算

252 评论

易超风格

年代实在太久远了,估计没有知道是谁发明的,只知道是中国人而不是日本人。 随着对陜西歧山出土文物西周陶丸的研究,中国算盘的发明时间已经提前到二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陕西岐山县西周宫室遗址中出土的90粒青黄两色陶丸,青色20粒,黄色70粒。 早在汉代的《数术记遗》一书中,就曾记载了十四种上古算法,其中有一种便是,“珠算”。据南北朝时数学家甄鸳的描述,这种“珠算”,,每一位有五颗可以移动的珠子,上面一颗相当于五个单位,下面四颗,每一颗相当于一个单位。这是关于珠算的最早记载,与后来流行的算盘并不相同,而且在当时也没有普及流传。

265 评论

君绮罗222

国家并不是禁止珠心算,而是不希望成为急功近利的牟利工具

还可以搜索世界珠心算网,以及港澳台、日本等都有在开设珠心算培训

122 评论

柠檬草星冰le

徐岳 早在(15 )世纪,(徐岳)就发明了算盘。 算盘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工具。在加减乘除的运算里,熟练掌握算盘的人比起现代化的电子计算器速度差不多,加减的运算使用算盘还比电子计算器快。 关于算盘的发明,清代著名数学家梅文鼎在《古算衍略》中说珠盘之法,始于明初郭伯玉。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七《算盘》条,据陶南村《辍耕录》有走盘珠、算盘珠之喻,证明元代已经有算盘。宋代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里面一家药店的柜台上放着算盘,可见宋代社会上算盘已经普遍使用。我国珠算的发明很早,东汉数学家徐岳在《数术纪遗》里就说:“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北周甄鸾注说:“刻板为三分,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各当一。”可见汉代已有算盘,只是制作的形状与今天的算盘有些不同,但中梁以上一珠当五,以下各珠当一,这种结构还是同现在的算盘一样。明朝程大位《算法统宗》是专讲珠算的书,卷末载有《盘珠集》、《走盘集》,说是元丰(1078-1085)、绍兴(1131-1162)、淳熙(1174-1189)以来的刻本,这些都是北宋南宋时的珠算书,可见北宋时珠算已有专书。以上这些说法,是根据清朝凌廷堪《校礼堂文集》卷三十二《书程大位(算法统宗)后》之说。英国李约瑟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数学》关于“珠算盘”一节也采取了凌廷堪的说法。 现在看来,我国珠算的发明很早,也不始于徐岳。据徐岳说他的老师刘洪曾问学于道家的天目先生,天目先生为他讲了十四种古算法,其中一种就是珠算。可见珠算的发明最晚也在东汉时代。我国古代用筹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明了比筹算更方便的珠算,这是劳动人民的创造和进步。汉以后,对算盘和计算方法又不断有所改进和发展,现在的算盘和计算方法在宋朝时代已经有了。

96 评论

相关问答

  • 国外论文查重算不算参考文献

    正规毕业论文查重是不包括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并不在毕业论文查重范畴内。可是毕业论文查重并不能够识别全部的参考文献,只有符合格式的参考文献才会被毕业论文查重识别出

    啵嘶小王子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心灵露珠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在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反映研究者的层次和水平,但参考文献也是学术论文存在差错的重灾区。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关幼儿心理健康

    跑跑跑pao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外国人写的论文就算国外文献吗

    原则上是外国人,并研究对象是国外发展。如果非要出现中国人写的外文的话,需要研究对象属于国外的,这样才具有发展性。

    Lena睡美梦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云计算的论文国外文献

    《Optimizing Utility in Cloud Computing through Autonomic Workload Execution》《Dat

    owenwoohyuk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计算机论文外国文献

    不知道行不行 你试试看吧 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Dspace 包括香港科技大学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等内容,均可免费获取全文。 Openj-gate

    星耀夜阑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