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园小西
罗小凤现执教于 。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南宁市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桂学研究会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网特约记者。参与编选《中国年度优秀诗歌》《中国诗歌年选》等选本;著有《中国新文学史一百年》教材与“作品导读”各1本(合著,任副主编)。目前主持教育部课题一项,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获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奖项;八十余篇论文见诸《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民族文学研究》《文艺争鸣》《南方文坛》《诗刊》等,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等转载。业余时间从事诗歌、散文创作,数百篇(首)诗歌作品、散文、随笔等见诸《诗刊》《诗选刊》《星星》《诗歌月刊》《文艺报》《羊城晚报》等各种报刊;作品入选《中国诗歌年选》《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诗歌卷》《2011中国年度优秀诗歌》《中国诗歌选》《大诗歌》等各种选本。获“中国‘80后’诗歌十年成就奖入围奖”,被收入“湖南籍最具代表性十大80后诗人”“中国80后诗人名录”“中国80后诗歌的脸”等。著有诗集《或远或近的距离》(合著)、《空心人》(收入西川主编“中国80后诗系”)等。 1980年腊月出生于湖南武冈。2003年9月考入广西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6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2006-2008年于广西梧州学院从教,担任写作教研室主任;2008年9月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王光明教授,2011年获文学博士学位;2011年7月入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担任中国现当代文学和语文学科教学两个专业的硕士生导师。 参与编写《中国新文学史》教材与作品导读各1本(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任副主编;参与编选《九博士联合编选中国年度优秀诗歌》《中国诗歌年选》等选本 (1)主持项目: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930年代新诗对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倾向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751057;2013年度广西教育厅教育改革项目“驻校作家制度:当下高校文学教学改革的新路径之研究与实践”。(2)参与项目(4项):广西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广西70后女性小说家作家群研究)(已结题,项目批准号:06FZW009,主持人:费振刚、邓玉莲);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广西形象”(在研,项目批准号:11BZW005;主持人:李仰智)广西教育厅课题“文化生态视野下的西江文学研究”(在研,项目批准号:201106LX572;主持人:钟世华 );广西梧州学院“2008年度院级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在研,项目批准号:wyjg2008A002;主持人:邓玉莲) 1.获第十二次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获奖论文:《被遮蔽的承传——五四时期新诗与传统的关系探察》(省部级,授予单位: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2.获广西第九届文艺评论奖三等奖,获奖论文:《被遮蔽的承传——五四时期新诗与传统的关系探察》(省级,授予单位:广西文联)3.获广西妇女联合会“先进性别文化建设”征文赛三等奖,获奖论文:《“超性别”:女性诗歌话语新策略——当下女性诗歌的一种性别策略》(省级,授予单位:广西妇女联合会)。 1.《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1930年代新诗的一种倾向》,《文学评论》2012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2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3年第4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13年第4期“论点摘编”。2.《被遮蔽的承传——五四时期新诗与传统的关系探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原载《江汉大学学报》2010年9月)3.《从非个人化到“感觉”——卞之琳对古典诗传统中“感觉”的再发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4期4.《姿态美学的建构——何其芳对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5.《“来自灵魂最本质的声音”——吉狄马加诗歌中灵魂话语的建构》,《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第6期6.《追踪诗的精灵——诗学家吴思敬浅论》,《文艺争鸣》2012年5月刊7.《论壮族作家冯艺的散文艺术》,《民族文学研究》2013年第2期8.《“晚唐诗热”现象的诗学启示透析》,《南方文坛》2011年第3期9.《新世纪以来广西的新诗发展倾向与困境探察》,《南方文坛》2012年第2期10.《震出来的诗潮——从《诗刊》“抗震救灾诗专号”及“地震诗潮”看诗歌的社会功能与艺术功能之关系》,《诗刊》2009年5月上半月11.《穿行于现实与虚幻间的精神轨迹——李轻松近期诗作浅论》,《诗刊》2009年3月上半月12.《广西“70后”女性小说家话语方式探究》,《南方文坛》2009年6月刊13.《在现代与非现代之间——被诗歌史忽略的诗人李小雨诗歌之探》,《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14.《新世纪以来的“生态诗”景观透视——兼论“生态诗”之我观》,《南方文坛》2013年第1期15.《废名话语系统中“诗的内容”新解》,《学术论坛》2013年第2期16.《诗意瞬间的潜水采珠人——庞白诗歌浅论》,《南方文坛》2009年第2期17.《论郑愁予的孤独感》,《名作欣赏》2010年11月刊18.《灵魂叙事视阈中的“我们”》——读周庆荣散文诗《我们》,《青年文学》2010年11月刊19.《安琪的词语实验》,《诗刊》2009年11月上半月20.《切近舒婷诗歌的精神层面——〈神女峰〉赏析》,《青年文学》2011年12月下旬刊21.《70后诗歌的重量》,《青年文学》2012年5月刊22.《令人“朦胧”的朦胧诗——朦胧诗命名的再思考》,《星星》诗刊2010年1月(下半月理论版)23.《卞之琳对古典诗传统精神的再发现》,《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24.《废名对含蓄传统的再发现》,《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25.《边缘之边缘的“突围”——新世纪十年散文诗发展态势探察》,《诗探索》2010年第5期26.《灵魂话语缺失的迷途——当下诗歌病症之浅窥》,《艺术广角》2011年第6期 谢冕评语:罗小凤是一位创作、评论和学术研究同时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新学者,以突出的创作成就和富于个人“发现”的学术成果成为“80后”中成绩突出的优秀者。吴思敬评语:她的现当代文学,尤其是现当代诗歌研究与创作,已取得可喜的成就,并开始被学术界所瞩目,这是很难得的。费振刚评语:“80后”博士罗小凤不仅研究与评论诗歌,自己也创作诗歌,以其数十篇公开发表的论文、评论和数百篇的文学作品显示了其多方面的杰出才华。
皇后镇Z
《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历届学生留校作品选》《黄宾虹奖&8226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新秀作品展获奖作品集》《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教程实践》《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画室教学概要》《全国第十届体育美展作品集》《绿色时空&8226中国人民解放军美术作品精品集》《奋进的内蒙古&8226妙笔丹青靓草原&8226中国画名家作品集》《走进张家界中国画名家作品集》《水墨视界-中国当代水墨现状》 《由董其昌谈起——图像观念下的笔墨定位》发表于2004年第3期《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蒙元统治及其对元代绘画的影响》发表于2006年第3期《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数码影像的双向力与思维落点》发表于2006年第12期《中国摄影家》《一份有关岩画的问卷调查》发表于2006年总第4期《岩画研究》《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专版作品介绍 1997 参加炎黄艺术馆主办的“北京青年画家作品展”,山水《牧归》被炎黄艺术馆收藏。1997 水墨人物《磐石》入选“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七十周年全军第九届美术作品展”。1999 山水《冬之塬》入选“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2001水墨《峨嵋写生系列》参加“中国中央美术学院暨韩国汉城弘益大学优秀学生作品交流展”。2001 山水《残冬晚牧》入选“黄宾虹奖&8226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新秀作品展”并获金华奖。2003 山水《四季》四幅被中央军委大楼收藏。2002 山水《苍流》入选“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七十五周年第十届全军美术作品展览”。2003 山水《暮归》入选今日美术馆“首届青年美术作品展”。2003 水墨写生《万年寺松林》入选“全军优秀写生作品展”。2004 山水《芳林》、《静谷澄心》入选“绿色时空&8226中国人民解放军美术作品精品展”。2005 作品《太空一瞬》入选“全国第十届体育美展”。2005 山水《二月里过山梁》参加共青团中央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同一条河”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06 山水《霜降》、《塬上春归》参加《内蒙古中国画名家邀请展》。2006 山水《静夜》、《芳林(二)》入选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二届“今日中国美术大展”。2006水墨人物《太空一瞬》获第十届全军新文艺作品奖。2007山水《塬上龙吟》被航天城收藏。2007 山水《最后的军礼》、水墨人物《新长征路上的瞬间》入选“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览”。2007 山水《回声》、《月光》参加日本富山国际水墨画邀请展,并获优秀作品奖。2008 山水《武陵轻雨》等参加张家界市政府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水墨张家界——中国画名家张家界采风作品展”。2008 山水《突破生死线》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心系汶川——全国美术作品特展”。2008 山水《阳关三叠》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首届山水画双年展”并获奖。
1“纳特女士介绍的一些教材编写原则和外语教学法”, 《语言教学与研究》增刊1, 1977 年 6 月。42-62页。2“论英语关系结构”, 《语言教学与研究》增
初审过了,终审一般就很快了。但是由于初审时期,杂志社可能还会收到少部分稿子。有些写手是砸着截稿日期投的。所以会放几天。等一等,过稿了自然会通知你的。千万不要去催
是问MTI吗?严格程度应该数一数二。如果是地方生报考,不穿军装,不入军籍。 毕业后不分配工作。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论点明确,数字 执行GB/T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本杂志为中华护理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护理学学术
一两个月。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期刊的主办单位以及主管单位的所在地就可以看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