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菇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的确了不起!他只用了上面短短八句诗,五十六个字,就把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卓绝和冲天豪气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老实说,现在的我,上个七、八层楼就会觉得腿软,“泥丸”虽“小”,却是断断越不过去的。在我看来,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更像是一个可想而不可及的神话。但这“神话”是真实的,是布衣草鞋的中国人在枪林弹雨中徒步创造出来的。所以我必须虔诚地仰望。 对于红军的长征,人们已经用了许多的文字予以描述和赞颂。而我更感兴趣的是,在这场规模空前的集体革命行动中,每一个红军将士是怎样完成他们自己在精神和身体上的长征的?行动虽然是统一的,但是个人的经历和思想却肯定有着很多不同。不难想见,在行军途中,在战斗中,绝大多数人只能自己照顾自己,只能独自面对精神或身体的创伤。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之后,人员很快折损过半,面对如此惨重的损失,面对力量强大的敌军的持续围追堵截,面对未知的前途,活下来的人是怎样相互激励,怎样坚定自己的信念,克服重重艰难困苦,冲破层层腥风血雨,从而使长征终于取得胜利?对此我们当然可以想象,但我们的想象却注定是肤浅和片面的——因为红军的长征远远超出了我们的经验。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什么?我想应该是意味着,红军是打不怕的,打不垮的,用智慧武装的顽强是打不垮的。 一个人,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还有什么困难可以放在他的眼里?还有什么困难可以让他畏缩不前?我以为已经没有了——但是我的一个妹妹却很快否定了我的这个推断——她提到了一些老红军在文革中的遭遇和表现。她的话使我不得不立刻承认自己的武断。是啊,在文革中因遭受迫害而自杀的一些人原本是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啊!这些人在长征中历经腥风血雨,始终英勇顽强,但是却没有禁受住文革风浪的冲击。何以如此呢?我想也许主要是因为他们受不了“自己人”的突然反目相向,又无处申诉,于是乎只能以死明志。如果他们能够发扬长征时的智慧、顽强的战斗作风,那么他们的结局可能就会好很多。 距红军长征胜利已经七十周年了。在向先辈致敬的同时,遥想英雄们当年的壮举,再想想今天的我们,不知大家心里会有什么滋味?时下,有着好逸恶劳、浮躁脆弱、害怕失败、急功近利、盲目攀比心态的人可谓多矣。不能想象,如果红军也大讲条件,那么二万五千里长征还能取得成功吗?与红军相比,我们现在的条件早已好过不知多少!好在我们现在毕竟还有肯于且敢于舍己为人的人,一再唤醒人们的良知,一再感动中国——比如临去世前还在捐款助学的清贫老人白芳礼,他就足以赢得我长久的敬仰。所以实话说,我是赞成党中央提倡的“两个务必”的。也许有人会反对,认为已经时过境迁,现在还把艰苦朴素搬出来未免不合时宜。现在提倡艰苦朴素,我的理解是,当然不是要大家像红军那样布衣草鞋地过日子,不是要大家忆苦思甜,而是号召大家要有一种艰苦朴素的精神,要有踏踏实实的态度,要主动拒绝奢侈浮华浪费的行为。想想现在还有那么多人被贫穷围困(有的地方教师的月工资竟然只有四十元!),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过度地尽情享受和铺张浪费呢?提倡艰苦朴素,也是要大家不怕吃苦,敢于奋斗,拒绝好逸恶劳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的思想。我们国家现在的发展极不平衡,大家要摒弃同步富裕的观念,要认清现实,正视贫富差距的存在,要扎扎实实地埋头苦干,争取早日把落后地区的经济搞上去。 建设现代中国,建设和谐家园,是否也是一种长征?当然是。一个人的一生,是否也是一种长征?当然是。想起当代诗人胡弦的诗句:“黑蓝之夜/父亲睡意全无/将闪亮的胆传给钢叉和儿子”。红军的长征已然结束,但“闪亮的胆”会留给我们,支撑我们走过以后的人生之路。
我的大BABY
长征精神是在中国革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但它却超越了时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
在长征途中,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革命的胜利而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为了能够让中国人民站起来,能够当家作主。他们穿越厚厚的雪山,翻过陡峭的丛林。在长征途中忍受饥饿,忍受着人类难以承受的痛苦。
在长征途中,有一位十七岁男孩,他知道小赵很难心爱饥饿,男孩经常把自己分到的食物留给小赵,最终男孩因为饥寒过度倒下了……。这种精神在现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作为当代青年,更应该具有这样的精神。我们正处于学习科学文化的时期,更应该树立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而读书,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同时也为了自己的将来而读书。我们要时时刻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不要被形形色色的事物所迷惑。我们同样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革命烈士能够做到的,我们为何又不能呢?与革命烈士相比,他们付出的更多,而现在我们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成功!
长征途中,有一位女战士,她的肩部被敌人的子弹射入骨里,由于条件限制,没有麻醉剂,可是必须得动手术才能将子弹取出,医生不忍心做这样的手术,但这位女战士鼓励医生给她做手术,医生知道没有麻醉剂动手术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但是被女战士的精神感动。最后,凭着女战士的坚强意志,子弹终于被取出来了。
当今社会,有许多人由于经不起挫折的考验,最终失败。革命志士们在长征途中遇到的挫折更大,他们面对着生死的考验,他们不怕牺牲自己,给全中国人民带来光明与希望。我想: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学习中,我们都应该勇于面对挫折,勇于向挫折挑战,就算是失败了,又算得了什么?至少我们可以从中吸取许多教训,不断地充实自己。
毛泽东曾说过:“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当我们成功时,不要自认为自己了不起,我们应该向更高的目标奋进,虚心的学习科学知识。所谓站得越高,摔得越重,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要因取得一点成功,而忘了自我。每时每刻都按一颗真诚的心去学习每一学科知识,对自己的知识永远都不要满足,要不断的努力奋进。这样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奇迹。同学们,努力吧!让我们重踏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努力拼搏,为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贝壳里的海221
长征精神论文2000字80年前,一次闪烁着革命理想光芒的远征,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长征情结。80年后,我们穿越时空回望历次长征纪念活动,透过这扇特殊的窗口,感受到了长征宣传的与时俱进,感悟到了长征精神的历久弥新。这次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是1931年初至1935年初统治党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所造成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纠正这次左倾错误,战胜千难万险,足以引为自豪的英雄史诗。红军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是战争史上的奇迹。到底是什么使原本弱势的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使红军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使红军历尽艰辛,克服险阻最终走向胜利呢?是信念,是千千万万红军心中珍藏着的让人民翻身做主人、过幸福生活的信念!而长征精神,就像一座永远的丰碑,永远树立在人们的心中我不禁想起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长征故事: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自己的帮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一位首长把仅存的青稞面留给了战士,而那位战士最后又把青稞面还给了首长……艰苦奋斗、舍己为人等多么宝贵的长征精神,它们就像一颗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记得我刚学自行车时,爸爸老在车后面扶着。一天,爸爸对我说:“你练了这么久了,该自己骑了吧。”我很不情愿地大声喊:“不要啊!万一我摔下来怎么办?”“好了好了,不放就不放。”爸爸笑着说。我又骑了几圈,风在耳边呼呼地响,感觉特别爽。这时,不知怎的,车头好像跟我作对似的,往左一偏,我措手不及,“砰”的一声,连车带人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原来爸爸在后面偷偷地放开了手。我有一种被作弄的感觉,“哼!都怪你!”我气得一屁股座在地上,揉着摔疼的膝盖。爸爸走过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点困难都受不住,以后还干什么大事?想想红军们二万五千里长征,历尽多少艰难险阻,他们还不照样挺过来了?”听了爸爸的话,想想也是,跟长征比起来,我这点困难又算得上什么呢?于是,我重新站起来,信心十足地骑上车,暗暗鼓励自己:不用怕,我一定行的!就这样,我一次又一次地摔跤,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但我一次又一次地爬起来,经过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那个高兴劲儿,现在还记得呢!真多亏了红军长征事迹的鼓舞。还有一次,我参加了校运会的几项比赛。到最后一项长跑时,我箭一般地向前冲去,一路遥遥领先。可是,才跑到一半,我就精疲力尽了,速度越来越慢,后面的两名同学也追上了我,得意地向我瞟了一眼。我上气不接下气,真想停下来不跑了,可看到同学们那着急的样子,听到大家为我的加油声,我想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二万五千里长征都不怕,我怕什么呢?我顿时有了信心,带着全班同学的期望奋力向前跑去。“加油,加油!”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就要到终点了。于是我加足马力,近了,近了,奇迹般地超过了前两名同学,到了!在接触红线的那一刻,我体会到了,坚持就是胜利!在学习中,我也常常想起红军,想起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时候全身便充满了力量,学习劲头更足了,每年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通过这些事例,我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像红军那样,必须有不怕困难的精神才能成功。因此,我觉得,长征精神是永久弥新的,长征是永远的丰碑!长征精神永远鼓舞着我前进!
新时期的大学生要继承老一辈 革命家的长征精神,就要在毕业后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开始自己的新的人生征程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正是新时期
程序上的东西都差不多.当然,老师希望能听到一些比较独到的见解,不要都在网上下.老师也都是根据你写的内容提一些相关的问题,一般不怎么难,能准备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长恨歌》的叙事艺术,既有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赓续,又有拓展与突破。《长恨歌》对叙事艺术的创新和发展,表现出与现代审美观念惊人的契合,其叙事策略与叙事话语,穿越
这个的有点长啊 需要很长的时间啊 采纳吧 是要论述那个方面的 是自己的写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吗
长征55555555555256261929459185643919494997466161656461661626466162694949485828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