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阿姨
中华护理杂志会给其他作者发投稿成功,我就投过《护理学杂志》,答复很快,被放到增刊。一篇投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个月给了返修答复,现返修回去,希望能够顺利。所以,中华护理杂志社会给其他作者发投稿成功的信息。
秀之美--艳梅
1981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院护士学校,分配至北京协和医院外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历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护士、护士长、总护士长等职,并于1991年赴美国LOMA LINDA医学中心进修半年。1996年,担任北京协和护理部副主任,自1998年12月始,担任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近5年来,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近30篇,主编/主译护理专业书籍8部,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医院内外科研课题近10项,获科研经费30余万元。2009年申报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整体管理模式的建立与研究"获得首届"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二等奖。同时受邀出任《中华护理杂志》、《中华临床营养杂志》、《中国护理管理杂志》、《护理管理杂志》、《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国际护理学杂志》等编委职务。2003年被北京协和医学院聘任为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方面的工作和研究,目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含在读2名),并指导其他院校护理学硕士研究生3名。2011年荣获"南丁格尔"奖章。2017年0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纯爱火乐
中国第一位获得南丁格尔奖的是王琇瑛,是协和医科大学的. “病人无医,将陷于无望;病人无护,将陷于无助。”我国首位南丁格尔奖得主王琇瑛的这番话曾激励着一个又一个护理人员勤奋工作,不让病人陷入无助的境地。王琇瑛早年曾在北京贝满女子中学读书,后考入燕京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1931年获理学学士学位和护专业文凭。1935年至1936年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护理系进修,获理科硕士学位。 从护校毕业后,在医院工作期间,她发现内科病房中有半数以上是感冒、伤寒、疟疾、肺结核、皮肤病和性病等传染病的患者,使她认识到,在贫困的中国,必须把预防工作做在治病之前才是最大的的节约。因此,她申请到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教学区第一卫生事务所去从事公共卫生护理和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直到1942年,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协和医学院停办,才被迫离去。在此期间,她编写了《公共卫生广播演讲集》,还编写了小学1~4年级卫生试验教学法及课本,曾在新鲜胡同小学试用。 1943年王琇瑛随护校部分教师逃离北平,到达成都,在华西医科大学医学院协助筹备护校复校事宜,被授予副教授职称。在四川期间,她曾利用暑假与华西大学社会系数人同往彝族地区考察,向彝胞灌输卫生知识,帮助当地人搞好个人卫生。 1946年,王琇瑛回到北平,直至解放初期,一直担任着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护理主任。 从1931年至1950年,经王琇瑛培养的公共卫生护士近500名,遍及全国各地,有的在国外工作。 新中国成立前夕,王琇瑛接到了邀请她到英国留学的通知。“我不能离开祖国,尤其是在这个时候。”在她看来,理想的殿堂应建筑在祖国的土地上。于是,她毅然放弃了出国的机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 1954年,她在北京市卫生局教育科技部门工作,协助有关部门整顿了中等卫生专业教育,创办了北京市第三护士学校并兼任校长。1961年,任北京市第二医学院护理系主任,这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个大学程度的护理系,从聘请老师、扩建教室到编写教材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她还创办了《护理杂志》,为数万护士开辟了一块耕耘的园地。如今,她的学生已遍布国内外。 1973年任北京第二医学院图书馆顾问,在她的指导下,整理了大批外文书刊。1979年,任第二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护理顾问。 王琇瑛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还参加了大量社会活动。1950年8月,中华护士学会(1964年改为中华护理学会)改组,王琇瑛被选为副理事长。 1952年在朝鲜战争时期,王琇瑛代表中华护理学会带领第一个护士教学队赴沈阳后方医院培训护士长,并到鸭绿江边考察战场救护工作。 1954年《护理杂志》创刊,王琇瑛担任主编。1977年中华护理学会恢复活动后,她应邀赴各地参加学术会议,做学术报告,宣传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科学性和社会性。王琇瑛还是中华护理学会科学普及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她组织编写了《家庭护理》一书,对宣传护理专业,普及护理知识起到一定的作用。 王琇瑛晚年的生活忙碌而充实,没有星期天,不过节假日,时常伏案工作到深夜。七八十岁的老人要参加组织中华护理学会的日常工作和学术活动,主编《家庭护理》,参与撰写《百科全书护理分册》,到全国许多省宣传护理工作的重要性。1982年王琇瑛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30年的夙愿。1986年王琇瑛被英国皇家护理学院接纳为名誉会员。 王琇瑛曾出席过1950年卫生部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1955年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1956年被评为北京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参加了全国群英会;1978年出席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1982年被选为北京市科协积极分子并出席了表彰大会。她忠于职守,严以律已,正直诚恳,平易近人,处处以身作则,助人为乐。她对青年一代护士寄予莫大希望,不断给予她们鼓舞和启发。同时她也受到了护士们的广泛尊敬。她不愧为全国护理工作者的楷模。 1983年5月12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公布第二十九次奖章颁发通告,授予中国优秀的护理工作者王琇瑛国际护士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奖章。这是新中国护理工作者首次荣获的最高荣誉。 1983年9月,王琇瑛当选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00年9月4日,王琇瑛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国家不可一日无兵,亦不可一日无护士。护士的工作必须像田园中的水一样灌注到人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王琇瑛对护理工作的诠释正是她一生履行的誓言
是。中华护理杂志是ssci。《中华护理杂志》创刊于1954年5月1日,是中国创办最早、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护理学术期刊。本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主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于2008年1月18日正式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承办、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社出版,是
夏琪是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中心护士长,也是医院最年轻的护士长。今年刚30岁出头的夏琪,还担任着医院静脉输液治疗
《中华护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护理学报》,《护理学杂志》,《解放军护理杂志》,《护理研究》,《护理管理杂志》,《现代临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中国
护理副高一般是要求核心刊,至少得是科技核心,护理核心专刊目前很少,发表都有难度,建议找论文中介机构-论文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