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00

dp73242962
首页 > 职称论文 > 与舅舅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辛燃arzue

已采纳

论英汉称谓语的差异_英语论文网英语论文网收藏本站TAG标签工作机会网站地图首页英美文学英美文化英语教学翻译理论商务英语语言学论文作家作品介绍论文大百科热门标签: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 海运单与提单的比较海运单 提单 思路 塑造 品牌 李宁 当前位置: 英语论文网 > 语言学论文 > 查看:论英汉称谓语的差异 论英汉称谓语的差异时间:2010-10-18 10:19来源:论文网 点击:119次 [收藏到QQ书签]摘要英汉称谓语差异,主要表现为汉语称谓词对社会关系描写准确详尽,而英语称谓词则相对概括简要,这种差异是两种不同文化在宗族、婚育、价值和伦理等方面巨大差异的体现。关键词英汉对比亲属称谓语非亲属称谓语文化差异称谓语是日常交往最常见的沟通人际关系符号和桥梁,是一个普遍的语言现象。它最容易被人们观察,最反映人的身份、地位及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讲,称谓语——包括亲属称谓语和非亲属称谓语,反映出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同时,称谓语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不易观察的、相对稳定的深层文化。因而,从英汉称谓语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发掘出这两种语言背后蕴藏的不同文化内涵。亲属称谓语是人们接触最早、使用最广的称谓语,是最重要的交际言语。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杆。亲属称谓,作为显形的表层文化,受到深层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社会性。我们先来看以下最基本的亲属称谓语:Grandfather:祖父,外祖父Grandmother:祖母,外祖母Father:父亲Father-in-law:公公;岳父Mother:母亲Mother-in-law:婆婆;岳母Sister:姐姐,妹妹Sister-in-law:嫂子,弟妹,小姑子,小姨子Brother:哥哥,弟弟::Uncle: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Aunt:伯母,婶母,姑妈,姨妈,舅妈Cousin:堂哥,堂弟,表哥,表弟,堂姐,堂妹,表姐,表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英语亲属称谓词具有概括性特点,即一个词概括出具有相近地位的所有身份。除father/mother外,同一个称谓词都至少指代两种人物身份,且不分长幼,最典型的是cousin一词既指堂亲又指表亲,既指长又指幼,既指男又指女。英语亲属称谓词的概括性特点使其数量上明显少于汉语称谓词。而汉语亲属称谓词中仅三代以内的称谓词语就有60多个,因而具有准确描述的特点,几乎所有的亲属身份都有一个固定且唯一的称谓,从这个称谓语中可以明确读出被称呼者的身份信息及与称呼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汉语称谓词能够具体到亲属关系间的长幼次序、内外亲疏,如:英语中不分长幼的brother,汉语中“哥哥”“弟弟”清楚表达出长幼信息,而且有“大哥/二哥”“二弟/三弟”等表现更精确的次序;汉语表达中的“外”均体现出亲属关系来自女性成员,母亲的父亲即“外祖父”,姐妹的孩子称“外甥”“外甥女”;父亲的哥哥、弟弟分别称“伯”“叔”,其配偶有“伯母”“婶母”之别,而母亲的哥哥、弟弟却一律为“舅舅”,其配偶也一律为“舅母”,至多用“大/二/三”等来区分。非亲属称谓指的是人际关系中对亲属以外的社会成员的称呼,它是人际关系在亲属范围基础上的扩展,更能体现人的社会性,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中人的价值观念的差异。汉语中存在着将亲属称呼泛化的现象,即用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关系。无论是邻居朋友,还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人们都倾向于按性别、年龄称呼对方为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哥、大姐、大嫂等。泛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示尊敬和亲近,表现汉语文化中一种“四海一家”的文化传统,而英语国家中,无论社交场合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非亲属成员之间一般不用亲属称谓称呼对方,所以英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现象比较罕见。直呼其名的现象在西方社会很普遍,除一些特别正式或礼节性场合外,人们经常直接称呼对方名字,甚至在初次见面时也常如此。另外,“认亲”也可以说是具有汉文化特色的现象,“义父/母”“义子/女”应该是亲属关系泛化的情形之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师父”“弟子”用亲属称谓词中“—父”“—子”的格式将师徒关系提高到亲属级别,说明汉语文化中对这一关系的重视,“师徒如父子”。英语中,一般不用职业作称呼。职务和职称称呼中常见的有Professor,Doctor,Judge,Director,Manager及PrimeMinister,President等少数几个词,主要用于政界上层、军界和法律界人士。在汉语中,职务和军衔都可作称呼,如“朱司令”、“刘元帅”等;在英语中只有军衔可作称呼,如“Captain”,“CaptainBenjamin”等。另外,有些英语国家中仍然保留君主制,有伯爵、公爵等君主授衔,汉语中则不具有这种现象。汉语中,一般可将职业、职务、职称等直接用于称呼。在职业称呼中,常用的有医生、护士、老师等。职务称呼中,姓直接冠在职务前用于称呼,并且一般只用于管理级别的职务,还常将副职中的“副”字去掉以表示尊敬。而职称方面的称呼中,“教授”比较常用,人们少用一般性职称。汉语中有些职业名称常与亲属称呼语结合构成称呼语,如“护士阿姨”,“警察叔叔”,而英语中没有这样的用法。英汉语中还有一些关于敬称的差异,如汉语中“你”的敬称为“您”,而英语中只有“you”一种形式。在英语中“头衔+姓”的称呼法就是英语中最常见的敬称,一般都直呼其名(firstname)。较常用的敬称有“Sir”(先生、阁下),表示尊敬,并带有正式语体的色彩;其次是“Mister”(先生),这是对一般男性较客气的称呼。汉语中以“老”为尊,在姓的后面加上“老”来称呼以示尊敬,“老”意味着有阅历、有经验、有学识,如称马三立先生为“马老”。英美文化中却恰好相反,“老”(old)一词在英美文化中的内在含义是“不再年轻了”、“不中用了”,因此,英美文化中很忌讳用“old”去称呼别人,尤其是女性。零称呼就是在言语交际中不用称呼语,这其实也是一种称呼,一种潜在的称呼。有的学者认为汉语里的“喂”、“嗨”、“那个谁”和英语里的“Hello”、“Hi”、“Hey”、“Excuseme”等词汇形式算作零称呼。在汉语中零称呼用得不多,除非说话者对听话者拥有权势,或不便和不知道怎样称呼听话者,否则会使听话者觉得不礼貌、不友好或对其不尊重。而在英美文化中情况则大不相同,不管生人熟人,也不管地位和辈份,都可使用“Hi”、“Hey”等零称呼。称谓语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被继承下来的语言现象,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价值观念。从英汉称谓语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形成英汉称谓语差异的深层文化背景。汉语亲属称谓词特别强调长幼次序、内外亲疏,这种繁复的称谓正反映了汉族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家族,宗法关系悠久巩固。英语民族的先民——盎格鲁撒克逊人是来自北欧大陆的游牧民族,后经与古罗马、日尔曼、丹麦、1英汉亲属称谓语特点2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3英汉称谓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诺曼底等诸多欧洲民族不断融合,虽然存在过奴隶制、封建制宗法关系,但不像汉民族那样完善稳固,宗法关系远不如中国那样悠久。基于宗族观念,汉文化中“多子多福”的理念促使了家族人口增长,尤其是对男性子嗣的重视和渴盼,形成了“重男轻女”思想偏见,在亲属称谓语中女性亲属方的关系成员往往被视为“外”人。而英语文化中,由于老人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健全,不存在“养儿防老”的忧虑,因而男女后代享有基本平等的权利。随着社会发展,独生子女家庭日益成为社会基本单位,西方社会兴起的DINK家庭也在中国出现,这将导致亲属称谓词的减少、消失。汉文化推崇集体主义观念,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纳入集体,纳入到社会这个有不同层次的大家庭,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取向是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独立的人格、个性,推崇个人的独立自主。无论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人们的个人权利和平等地位意识极强,都喜欢直呼其名,以示平等、亲切和友好。中国社会深受儒家“礼”教影响,强调社会成员地位的先后尊卑,君臣父子,伦理纲常,用严密的等级观念约束社会成员的言行举止,尊崇“老”及权威,因而才有下级对上级的恭敬顺从、晚辈对长辈的谦敬孝顺。而西方文化源自犹太宗教同希腊哲学的融合,两者之间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个体灵魂的观念,由此产生了人人平等的观念。西方文化偏向一致性的人际关系,等级和身份观念比较淡薄。人际交往时,在称呼上较少受到等级和身份的限制,采用对等式称呼语,家庭成员和亲属之间习惯直呼其名。晚辈直呼长辈的名字不仅表示上下辈之间的平等,还表示他们之间亲密无间、关系融洽。综上所述,英汉不同文化在宗族、婚育、价值和伦理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影响到两种语言在称谓语上的差异,汉语称谓词对社会关系描写准确详尽,而英语称谓词则相对概括简要。在各自的语言交际环境中,两种语言的称谓语都能满足交际需求,发挥出语言交际的功能。参考文献[1]蔡芳.汉英亲属称谓中隐蔽的深层文化[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79-82[2]黎昌抱.英汉亲属称谓词国俗差异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2):93-96[3]张丽华,罗毅.英、汉亲属称谓的深层文化内涵比较[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36-139[4]吴承雅.英汉称呼语的差异及其原因探析[J].职业时空,2007,15:82-83(收稿日期:2008·11·07)摘要英汉称谓语差异,主要表现为汉语称谓词对社会关系描写准确详尽,而英语称谓词则相对概括简要,这种差异是两种不同文化在宗族、婚育、价值和伦理等方面巨大差异的体现。关键词英汉对比亲属称谓语非亲属称谓语文化差异称谓语是日常交往最常见的沟通人际关系符号和桥梁,是一个普遍的语言现象。它最容易被人们观察,最反映人的身份、地位及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讲,称谓语——包括亲属称谓语和非亲属称谓语,反映出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同时,称谓语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不易观察的、相对稳定的深层文化。因而,从英汉称谓语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发掘出这两种语言背后蕴藏的不同文化内涵。亲属称谓语是人们接触最早、使用最广的称谓语,是最重要的交际言语。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杆。亲属称谓,作为显形的表层文化,受到深层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社会性。我们先来看以下最基本的亲属称谓语:Grandfather:祖父,外祖父Grandmother:祖母,外祖母Father:父亲Father-in-law:公公;岳父Mother:母亲Mother-in-law:婆婆;岳母Sister:姐姐,妹妹Sister-in-law:嫂子,弟妹,小姑子,小姨子Brother:哥哥,弟弟::Uncle: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Aunt:伯母,婶母,姑妈,姨妈,舅妈Cousin:堂哥,堂弟,表哥,表弟,堂姐,堂妹,表姐,表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英语亲属称谓词具有概括性特点,即一个词概括出具有相近地位的所有身份。除father/mother外,同一个称谓词都至少指代两种人物身份,且不分长幼,最典型的是cousin一词既指堂亲又指表亲,既指长又指幼,既指男又指女。英语亲属称谓词的概括性特点使其数量上明显少于汉语称谓词。而汉语亲属称谓词中仅三代以内的称谓词语就有60多个,因而具有准确描述的特点,几乎所有的亲属身份都有一个固定且唯一的称谓,从这个称谓语中可以明确读出被称呼者的身份信息及与称呼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汉语称谓词能够具体到亲属关系间的长幼次序、内外亲疏,如:英语中不分长幼的brother,汉语中“哥哥”“弟弟”清楚表达出长幼信息,而且有“大哥/二哥”“二弟/三弟”等表现更精确的次序;汉语表达中的“外”均体现出亲属关系来自女性成员,母亲的父亲即“外祖父”,姐妹的孩子称“外甥”“外甥女”;父亲的哥哥、弟弟分别称“伯”“叔”,其配偶有“伯母”“婶母”之别,而母亲的哥哥、弟弟却一律为“舅舅”,其配偶也一律为“舅母”,至多用“大/二/三”等来区分。非亲属称谓指的是人际关系中对亲属以外的社会成员的称呼,它是人际关系在亲属范围基础上的扩展,更能体现人的社会性,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中人的价值观念的差异。汉语中存在着将亲属称呼泛化的现象,即用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关系。无论是邻居朋友,还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人们都倾向于按性别、年龄称呼对方为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哥、大姐、大嫂等。泛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示尊敬和亲近,表现汉语文化中一种“四海一家”的文化传统,而英语国家中,无论社交场合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非亲属成员之间一般不用亲属称谓称呼对方,所以英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现象比较罕见。直呼其名的现象在西方社会很普遍,除一些特别正式或礼节性场合外,人们经常直接称呼对方名字,甚至在初次见面时也常如此。另外,“认亲”也可以说是具有汉文化特色的现象,“义父/母”“义子/女”应该是亲属关系泛化的情形之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师父”“弟子”用亲属称谓词中“—父”“—子”的格式将师徒关系提高到亲属级别,说明汉语文化中对这一关系的重视,“师徒如父子”。英语中,一般不用职业作称呼。职务和职称称呼中常见的有Professor,Doctor,Judge,Director,Manager及PrimeMinister,President等少数几个词,主要用于政界上层、军界和法律界人士。在汉语中,职务和军衔都可作称呼,如“朱司令”、“刘元帅”等;在英语中只有军衔可作称呼,如“Captain”,“CaptainBenjamin”等。另外,有些英语国家中仍然保留君主制,有伯爵、公爵等君主授衔,汉语中则不具有这种现象。汉语中,一般可将职业、职务、职称等直接用于称呼。在职业称呼中,常用的有医生、护士、老师等。职务称呼中,姓直接冠在职务前用于称呼,并且一般只用于管理级别的职务,还常将副职中的“副”字去掉以表示尊敬。而职称方面的称呼中,“教授”比较常用,人们少用一般性职称。汉语中有些职业名称常与亲属称呼语结合构成称呼语,如“护士阿姨”,“警察叔叔”,而英语中没有这样的用法。英汉语中还有一些关于敬称的差异,如汉语中“你”的敬称为“您”,而英语中只有“you”一种形式。在英语中“头衔+姓”的称呼法就是英语中最常见的敬称,一般都直呼其名(firstname)。较常用的敬称有“Sir”(先生、阁下),表示尊敬,并带有正式语体的色彩;其次是“Mister”(先生),这是对一般男性较客气的称呼。汉语中以“老”为尊,在姓的后面加上“老”来称呼以示尊敬,“老”意味着有阅历、有经验、有学识,如称马三立先生为“马老”。英美文化中却恰好相反,“老”(old)一词在英美文化中的内在含义是“不再年轻了”、“不中用了”,因此,英美文化中很忌讳用“old”去称呼别人,尤其是女性。零称呼就是在言语交际中不用称呼语,这其实也是一种称呼,一种潜在的称呼。有的学者认为汉语里的“喂”、“嗨”、“那个谁”和英语里的“Hello”、“Hi”、“Hey”、“Excuseme”等词汇形式算作零称呼。在汉语中零称呼用得不多,除非说话者对听话者拥有权势,或不便和不知道怎样称呼听话者,否则会使听话者觉得不礼貌、不友好或对其不尊重。而在英美文化中情况则大不相同,不管生人熟人,也不管地位和辈份,都可使用“Hi”、“Hey”等零称呼。称谓语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被继承下来的语言现象,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价值观念。从英汉称谓语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形成英汉称谓语差异的深层文化背景。汉语亲属称谓词特别强调长幼次序、内外亲疏,这种繁复的称谓正反映了汉族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家族,宗法关系悠久巩固。英语民族的先民——盎格鲁撒克逊人是来自北欧大陆的游牧民族,后经与古罗马、日尔曼、丹麦、1英汉亲属称谓语特点2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3英汉称谓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诺曼底等诸多欧洲民族不断融合,虽然存在过奴隶制、封建制宗法关系,但不像汉民族那样完善稳固,宗法关系远不如中国那样悠久。基于宗族观念,汉文化中“多子多福”的理念促使了家族人口增长,尤其是对男性子嗣的重视和渴盼,形成了“重男轻女”思想偏见,在亲属称谓语中女性亲属方的关系成员往往被视为“外”人。而英语文化中,由于老人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健全,不存在“养儿防老”的忧虑,因而男女后代享有基本平等的权利。随着社会发展,独生子女家庭日益成为社会基本单位,西方社会兴起的DINK家庭也在中国出现,这将导致亲属称谓词的减少、消失。汉文化推崇集体主义观念,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纳入集体,纳入到社会这个有不同层次的大家庭,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取向是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独立的人格、个性,推崇个人的独立自主。无论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人们的个人权利和平等地位意识极强,都喜欢直呼其名,以示平等、亲切和友好。中国社会深受儒家“礼”教影响,强调社会成员地位的先后尊卑,君臣父子,伦理纲常,用严密的等级观念约束社会成员的言行举止,尊崇“老”及权威,因而才有下级对上级的恭敬顺从、晚辈对长辈的谦敬孝顺。而西方文化源自犹太宗教同希腊哲学的融合,两者之间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个体灵魂的观念,由此产生了人人平等的观念。西方文化偏向一致性的人际关系,等级和身份观念比较淡薄。人际交往时,在称呼上较少受到等级和身份的限制,采用对等式称呼语,家庭成员和亲属之间习惯直呼其名。晚辈直呼长辈的名字不仅表示上下辈之间的平等,还表示他们之间亲密无间、关系融洽。综上所述,英汉不同文化在宗族、婚育、价值和伦理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影响到两种语言在称谓语上的差异,汉语称谓词对社会关系描写准确详尽,而英语称谓词则相对概括简要。在各自的语言交际环境中,两种语言的称谓语都能满足交际需求,发挥出语言交际的功能。参考文献[1]蔡芳.汉英亲属称谓中隐蔽的深层文化[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79-82[2]黎昌抱.英汉亲属称谓词国俗差异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2):93-96[3]张丽华,罗毅.英、汉亲属称谓的深层文化内涵比较[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36-139[4]吴承雅.英汉称呼语的差异及其原因探析[J].职业时空,2007,15:82-83(收稿日期:2008·11·07)上一篇:英语中的缩略词 下一篇:怎样教授中学英语词汇相关论文论动物在英汉词语中的文化差异习语反映中美文化差异英汉动物习语比较英汉招呼语的对比分析英汉基本颜色词对比论文排行网络流行语的语音变异类型研究浅谈中美商人商务英语谈判的风格区别广告英语中的音韵美英语语音学习的难点与英语语音教学方式浅谈中西饮食差异英语语音学习方法谈英语单词重音位置的分析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发音差异的研究英语语素及语素变体的音位制约和形态制约分析英语节奏特点最新文章论动物在英汉词语中的文化差异笑话何以产生幽默从不同文化角度对身势语的应用对比研究浅谈中西方非语言交际中身体语言的特点对比及浅谈非语言交际中身体语言的特点及其在交际中从合作原则看幽默从文化的角度看中英恭维语的不同标记与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奥巴马就职演说的语言艺术分析《英语词汇语义学》评介词汇的记忆与词的形态理据之间的关系探析习语反映中美文化差异浅析广告策略与方法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语言的输入输出与基本功的培养中英“死亡”委婉语对比分析语言迁移对语音教学的影响浅议语言禁忌与社交语用失误模糊词在文学中的联想初探中英文习语方法的初探随机论文论商务英语中书面语言的文体特征及语用研究分析英语中的法语借词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词汇差异英语、汉语塞音浊音起始时间(VOT)比较以及宁波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英汉词汇文化背景分析浅析正确口腔位对音标和词句发音的重要性谈语音在英语中的运用英语语音对中国学生口语能力的制约及应对技人机交互是网络课程的精髓——以《英语语音委婉语的语音构成手段分析中美恭维语及应答的对比研究浅析借词的读音和音位英语广告中的语言技巧语音音段音变现象与语音语境之关联英语语音学习方法谈浅析“中国英语”英语语音的模糊性分析英语学习者常见发音错误的成因及措施刍议频率对英语语音纠错的作用———频率作用与

210 评论

聪明糊涂心yy

论英汉称谓语的差异时间:2010-10-18 10:19来源:论文网 点击: 次 [收藏到QQ书签] 摘要英汉称谓语差异,主要表现为汉语称谓词对社会关系描写准确详尽,而英语称谓词则相对概括简要,这种差异是两种不同文化在宗族、婚育、价值和伦理等方面巨大差异的体现。关键词英汉对比亲属称谓语非亲属称谓语文化差异称谓语是日常交往最常见的沟通人际关系符号和桥梁,是一个普遍的语言现象。它最容易被人们观察,最反映人的身份、地位及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讲,称谓语——包括亲属称谓语和非亲属称谓语,反映出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同时,称谓语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不易观察的、相对稳定的深层文化。因而,从英汉称谓语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发掘出这两种语言背后蕴藏的不同文化内涵。亲属称谓语是人们接触最早、使用最广的称谓语,是最重要的交际言语。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杆。亲属称谓,作为显形的表层文化,受到深层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社会性。我们先来看以下最基本的亲属称谓语:Grandfather:祖父,外祖父Grandmother:祖母,外祖母Father:父亲Father-in-law:公公;岳父Mother:母亲Mother-in-law:婆婆;岳母Sister:姐姐,妹妹Sister-in-law:嫂子,弟妹,小姑子,小姨子Brother:哥哥,弟弟::Uncle: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Aunt:伯母,婶母,姑妈,姨妈,舅妈Cousin:堂哥,堂弟,表哥,表弟,堂姐,堂妹,表姐,表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英语亲属称谓词具有概括性特点,即一个词概括出具有相近地位的所有身份。除father/mother外,同一个称谓词都至少指代两种人物身份,且不分长幼,最典型的是cousin一词既指堂亲又指表亲,既指长又指幼,既指男又指女。英语亲属称谓词的概括性特点使其数量上明显少于汉语称谓词。而汉语亲属称谓词中仅三代以内的称谓词语就有60多个,因而具有准确描述的特点,几乎所有的亲属身份都有一个固定且唯一的称谓,从这个称谓语中可以明确读出被称呼者的身份信息及与称呼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汉语称谓词能够具体到亲属关系间的长幼次序、内外亲疏,如:英语中不分长幼的brother,汉语中“哥哥”“弟弟”清楚表达出长幼信息,而且有“大哥/二哥”“二弟/三弟”等表现更精确的次序;汉语表达中的“外”均体现出亲属关系来自女性成员,母亲的父亲即“外祖父”,姐妹的孩子称“外甥”“外甥女”;父亲的哥哥、弟弟分别称“伯”“叔”,其配偶有“伯母”“婶母”之别,而母亲的哥哥、弟弟却一律为“舅舅”,其配偶也一律为“舅母”,至多用“大/二/三”等来区分。非亲属称谓指的是人际关系中对亲属以外的社会成员的称呼,它是人际关系在亲属范围基础上的扩展,更能体现人的社会性,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中人的价值观念的差异。汉语中存在着将亲属称呼泛化的现象,即用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关系。无论是邻居朋友,还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人们都倾向于按性别、年龄称呼对方为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哥、大姐、大嫂等。泛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示尊敬和亲近,表现汉语文化中一种“四海一家”的文化传统,而英语国家中,无论社交场合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非亲属成员之间一般不用亲属称谓称呼对方,所以英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现象比较罕见。直呼其名的现象在西方社会很普遍,除一些特别正式或礼节性场合外,人们经常直接称呼对方名字,甚至在初次见面时也常如此。另外,“认亲”也可以说是具有汉文化特色的现象,“义父/母”“义子/女”应该是亲属关系泛化的情形之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师父”“弟子”用亲属称谓词中“—父”“—子”的格式将师徒关系提高到亲属级别,说明汉语文化中对这一关系的重视,“师徒如父子”。英语中,一般不用职业作称呼。职务和职称称呼中常见的有Professor,Doctor,Judge,Director,Manager及Prime Minister,President等少数几个词,主要用于政界上层、军界和法律界人士。在汉语中,职务和军衔都可作称呼,如“朱司令”、“刘元帅”等;在英语中只有军衔可作称呼,如“Captain”,“Captain Benjamin”等。另外,有些英语国家中仍然保留君主制,有伯爵、公爵等君主授衔,汉语中则不具有这种现象。汉语中,一般可将职业、职务、职称等直接用于称呼。在职业称呼中,常用的有医生、护士、老师等。职务称呼中,姓直接冠在职务前用于称呼,并且一般只用于管理级别的职务,还常将副职中的“副”字去掉以表示尊敬。而职称方面的称呼中,“教授”比较常用,人们少用一般性职称。汉语中有些职业名称常与亲属称呼语结合构成称呼语,如“护士阿姨”,“警察叔叔”,而英语中没有这样的用法。英汉语中还有一些关于敬称的差异,如汉语中“你”的敬称为“您”,而英语中只有“you”一种形式。在英语中“头衔+姓”的称呼法就是英语中最常见的敬称,一般都直呼其名(first name)。较常用的敬称有“Sir”(先生、阁下),表示尊敬,并带有正式语体的色彩;其次是“Mister”(先生),这是对一般男性较客气的称呼。汉语中以“老”为尊,在姓的后面加上“老”来称呼以示尊敬,“老”意味着有阅历、有经验、有学识,如称马三立先生为“马老”。英美文化中却恰好相反,“老”(old)一词在英美文化中的内在含义是“不再年轻了”、“不中用了”,因此,英美文化中很忌讳用“old”去称呼别人,尤其是女性。零称呼就是在言语交际中不用称呼语,这其实也是一种称呼,一种潜在的称呼。有的学者认为汉语里的“喂”、“嗨”、“那个谁”和英语里的“Hello”、“Hi”、“Hey”、“Excuse me”等词汇形式算作零称呼。在汉语中零称呼用得不多,除非说话者对听话者拥有权势,或不便和不知道怎样称呼听话者,否则会使听话者觉得不礼貌、不友好或对其不尊重。而在英美文化中情况则大不相同,不管生人熟人,也不管地位和辈份,都可使用“Hi”、“Hey”等零称呼。称谓语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被继承下来的语言现象,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价值观念。从英汉称谓语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形成英汉称谓语差异的深层文化背景。汉语亲属称谓词特别强调长幼次序、内外亲疏,这种繁复的称谓正反映了汉族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家族,宗法关系悠久巩固。英语民族的先民——盎格鲁撒克逊人是来自北欧大陆的游牧民族,后经与古罗马、日尔曼、丹麦、1英汉亲属称谓语特点2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3英汉称谓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诺曼底等诸多欧洲民族不断融合,虽然存在过奴隶制、封建制宗法关系,但不像汉民族那样完善稳固,宗法关系远不如中国那样悠久。基于宗族观念,汉文化中“多子多福”的理念促使了家族人口增长,尤其是对男性子嗣的重视和渴盼,形成了“重男轻女”思想偏见,在亲属称谓语中女性亲属方的关系成员往往被视为“外”人。而英语文化中,由于老人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健全,不存在“养儿防老”的忧虑,因而男女后代享有基本平等的权利。随着社会发展,独生子女家庭日益成为社会基本单位,西方社会兴起的DINK家庭也在中国出现,这将导致亲属称谓词的减少、消失。汉文化推崇集体主义观念,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纳入集体,纳入到社会这个有不同层次的大家庭,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取向是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独立的人格、个性,推崇个人的独立自主。无论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人们的个人权利和平等地位意识极强,都喜欢直呼其名,以示平等、亲切和友好。中国社会深受儒家“礼”教影响,强调社会成员地位的先后尊卑,君臣父子,伦理纲常,用严密的等级观念约束社会成员的言行举止,尊崇“老”及权威,因而才有下级对上级的恭敬顺从、晚辈对长辈的谦敬孝顺。而西方文化源自犹太宗教同希腊哲学的融合,两者之间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个体灵魂的观念,由此产生了人人平等的观念。西方文化偏向一致性的人际关系,等级和身份观念比较淡薄。人际交往时,在称呼上较少受到等级和身份的限制,采用对等式称呼语,家庭成员和亲属之间习惯直呼其名。晚辈直呼长辈的名字不仅表示上下辈之间的平等,还表示他们之间亲密无间、关系融洽。综上所述,英汉不同文化在宗族、婚育、价值和伦理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影响到两种语言在称谓语上的差异,汉语称谓词对社会关系描写准确详尽,而英语称谓词则相对概括简要。在各自的语言交际环境中,两种语言的称谓语都能满足交际需求,发挥出语言交际的功能。参考文献[1]蔡芳.汉英亲属称谓中隐蔽的深层文化[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79-82[2]黎昌抱.英汉亲属称谓词国俗差异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2):93-96[3]张丽华,罗毅.英、汉亲属称谓的深层文化内涵比较[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36-139[4]吴承雅.英汉称呼语的差异及其原因探析[J].职业时空,2007,15:82-83(收稿日期:2008·11·07)

130 评论

秋月羽羽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我的舅舅优秀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虽然比较熟悉我的父母,但我更熟悉的是我的舅舅。说起舅舅,就让我想起了一件难忘的事。

那天,我正在家里,等舅舅回来,你猜我们要去干什么呢?是去钓鱼。我正想着舅舅是不是已经到了门口了,突然,门“咔”的一声开了起来,果然是舅舅,他手里拿着两把鱼食杆,还有一个袋子,里面装的肯定是鱼食了。舅舅说了一声出发,我就迫不及待地和舅舅走出家门,来到了绶溪公园。

绶溪公园的景色真美啊!到处都是花草,看得眼花缭乱的。有红的,粉的,紫的······有一种粉色的桃花叫夹竹桃,我心想:桃花不是春天开放的吗?怎么冬天就开了呢?我一路想到了钓鱼的地方,才回过神。我看到了几个人也在钓鱼,就迫不及待地从舅舅手里接过鱼杆和鱼食,把鱼食挂在钩头上,扔进水里,的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一动不动地看着鱼杆,过了一会儿,没钓到鱼。又过了一小时,还没钓到鱼,但我要忍住。又过了半个小时,我已经快忍不住了,要放弃时,想起了上次,又继续忍住。终于,过了5分钟,我钓到了一大堆鱼,天哪,有那么多鱼咬钩,我看了看舅舅,才钓了几条鱼,我大声喊道:“我胜利了,我赢了你舅舅。”舅舅转过头来,笑眯眯地看着我,对我竖起大拇指。

这就是我的舅舅,他不但教会我钓鱼,还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我很喜欢他。

我的舅舅是一位出租车司机,我有点怕他,因为他对我很严格,还嫌他身上那股汽油味。但是有一件事使我彻底改变了他的看法。

有一天是新年,外婆就给舅舅做了一套新衣服,因为舅舅要出去拜访好朋友。那天他晚上十点多才回来,我与外婆都在外面等他。他回来时,一身新衣服已全军覆没了。外婆有些生气,我幸灾乐祸的笑了笑,舅舅瞪我一眼,我马上躲到外婆身后去了。舅舅这才对外婆说出了真相。

原来舅舅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司机在修车,一问毛病还没找着,而且这又是一批运往飞机的重要零件,舅舅二话没说就钻进车底,与那位素不相识的司机一起修车。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舅舅他们终于找到了毛病,原来是一个零件掉了,可车上没有备用的,舅舅马上骑上自行车,跑到两里多地之外的零件铺去买零件(这种零件很少见)。又过了一个小时,舅舅鼓捣了半天,终于修好了。司机感激地说:“谢谢你,没有你,我一定到现在还没修好车呢!”可舅舅却谦虚地说:“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说完就回家了。

我现在觉得,舅舅身上的汽油味美那么难闻了,而且现在我也能明白舅舅对我的严格了,他是为了让我少犯错误,也是为我好。我长大一定要学舅舅乐于助人,帮助别人。

我的舅舅,四十多岁,四方脸、一米七八的个子,一头乌黑的头发,粗长的眉毛下有一双严峻的眼睛,谁看到这双眼泪,都会不自觉地和他保持一段距离。他身材高大,经常穿一身西服,脚上穿一双皮鞋,一幅风度翩翩的样子,嘿!

酷极了。

舅舅平时不爱多说话,但高兴的时候,说起话来总是风趣幽默,让人捧腹大笑。我的舅舅很聪明,他似乎什么都会干。记得有一次我去外婆家放风筝,可是没放多久,风筝断线跑了,我急得直跺脚,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时舅舅过来了,说:"小外甥,别着急,我帮你做一个"于是他就找来扁竹条和布料,三下五除二的功夫,一个漂亮的蜈蚣风筝做好了。我高兴极了,又可以继续玩了。还有今年夏天放署假的时候,我们一起开车去临安玩,在路上汽车突然熄灭,大家都特别着急,爸爸说:"叫修理厂的过来",这时舅舅说:"不用,让我来试试",只见他打开引擎盖,从容不迫地仔细的检查线路,没多久查出了故障,原来是一根线老化断了,舅舅从工具箱里找来一根线接上,我们可以赶路了。

我的舅舅就是这样一个人,做什么事情都认真细致,只要人家有困难就会热心的帮助别人,我长大以后也要像舅舅那样勤勤恳恳、乐于助人。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不是什么大腕明星,而是我的舅舅。

我的舅舅五官端正,眉清目秀,在他那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他的.性格很开朗,说话风趣幽默,每当我与弟弟伤心地时候,舅舅就会说笑话来逗我们。

说了这么多,我到底敬佩舅舅什么呢?敬佩他孝敬老人。我的姥爷得了高血压,身体瘫痪,照顾姥爷成了家里的一种负担。但是舅舅毫无怨言,不怕脏不怕累,坚持给姥爷洗澡、剪指甲、刮胡子,下班回来都要先去问候一下姥爷,还说一些有趣的社会新闻给来也听。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姥爷送到了敬老院。只要一有空,舅舅就带我们去看姥爷,并拿些姥爷爱吃的。时间长了,在舅舅的影响下,我与弟弟也把好吃的给姥爷留着。虽然姥爷不在身边,舅舅还是像以往一样去给姥爷洗澡、剪指甲、刮胡子,尽量不麻烦那里的工作人员。不管是敬老院里的工作人员还是舅舅身边的朋友同事,都说舅舅是姥爷得好儿子,弟弟的好爸爸。

我的舅舅,就是这样一个无私奉献着、孝敬老人的人。在别人的眼里,舅舅虽然是个普普通通的人,但他在我心中的形象很高大。我愿做一个像舅舅一样孝敬老人的人。

我的舅舅很帅,一米八的个子,一头乌黑的头发,四方脸上架一副黑框眼镜,特酷。

从我记事起,舅舅就一直在外上大学,只有寒暑假时才能见到他。他现在在遥远的浙江的一家医院里当医生,平时工作特别忙,只有过年时,才能回来呆几天。

我与舅舅虽然在一起时间很短,但他对我特别的好。每次回来,他都要带我与文文出去玩,然后给我们买一堆好玩的东西,尤其是在过年的时候,他会给我们买许多花炮,然后与我们一起放,真是太有趣了。去年我过生日,他专门买了一个一米六高的大毛绒熊寄给我,当我收到礼物时,兴奋的不得了。现在我每天晚上抱着这个大熊睡觉。

舅舅平时不太爱说话,但只要与我们在一起时,就变得特别幽默风趣,经常把我与表弟文文逗的笑翻天。今年腊月二十八,舅舅回到家,我与文文得到消息后,争先恐后的跑到姥姥家找他玩。虽然一年没见面了,但他一点没变,一进家门,舅舅就把文文夹住,然后喊我一起夹,只听的文文兴奋的大喊“饶命啊!”,舅舅笑着问我说:“文文是不是被夹薄了?是不是变成一张烙饼了?”说完,我们一起哈哈大笑起来,把我的肚子都笑疼了。

我的舅舅,高高的个子,小小的脑袋,清瘦清瘦的。他整个人就是一根“麻杆”,往人跟前儿一站,感觉大风一下就把他吹倒似的。

熟悉舅舅的人都叫他“猴瘦儿”,他呀!还真对得起这个名儿,就连脾气儿也像极了呢。有一天舅舅的电瓶车丢了,外婆气得火冒三丈,眼睛瞧着,这都三四十岁的人了,竟还毛手毛脚的,连辆车都看不好。可是,舅舅却不以为然,抓抓挠挠耳朵,嬉皮笑脸地说:“这不叫毛手毛脚,应该说是为了祖国做份贡献,为缺钱花的人送温暖了”。我听了,捂着嘴巴偷偷地笑,仿佛真看见了一只会说话的“猴瘦儿”呢!

舅舅非常善良,有一次我和舅舅在街上走,看见一个30多岁的乞丐,这乞丐长得出奇的难看,干巴巴的身体,背上顶着个罗锅,一条腿少了半截,捧个盒子向往来的人不断地点头哈腰,我连看都不敢看一眼,就想跟其他人一样绕道走开。可是舅舅却拿出了一张50元的钞票让我去放到盒子里,我哪里敢去。站在那儿撅着嘴巴说:“太吓人了,我不去”。舅舅却对我说:“我们不能以貌取人,他是残疾人,需要我们关爱和帮助,来,舅舅陪你一起去”!他拉着我的手,一起把钱放到了盒子里。

那一刻舅舅让我懂得了,应该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我的舅舅有三个,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三舅。

三舅身材稍胖,鼻梁高高的,眼睛又黑又大,大家都说他长的很帅!

三舅脾气很坏,可是他对待小孩子非常好。舅舅知道我喜欢枪,经常给我买各种各样的枪,有上子弹的步枪,还有又大又重的高压水枪。每次在街上碰到我,他都会给我买玩具与我爱吃的零食。

三年级时,学校在暑假里组织我们出去旅游,妈妈不放心我,怎么也不同意让我报名,舅舅知道后,把妈妈批评了一顿,还说我已经长大了,要妈妈放手让我出去见识世面,我终于有机会与同学们一起出去玩了。那一次我们去南阳西峡看恐龙,还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虽然很惊险,可是我与老师同学们一起面对困难,感觉很有意义。回来后我写了一篇游记,学校里的老师们还夸奖我呢,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三舅有时间了就带着我们去旅游,还经常请我们出去吃饭,有时候我们出去玩,而他没有时间陪我们,就给我们买来好吃的手撕鸭、小面包、小饼干,还有各种各样的饮料:红茶、绿茶、橙子汁……

而且舅舅还是一个非常牛气的人。他的朋友很多很多,不管别人有什么困难找到他,他都会热情相助,帮助你渡过难关。很多人提起舅舅,都会赞赏地竖起大拇指!

我长大了也要做一个象三舅一样的人。

131 评论

北方小渔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我的舅舅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舅舅,别干了,歇会儿吧!”看着还在打水浇菜园的舅舅,我喊道。“快浇了了,浇了了再歇吧!”我和父亲刚铡完喂牛的草,就喊正在浇园的舅舅歇一歇。

舅舅其实是小舅。小舅弟兄三人,只有小舅在家。大舅当兵去了新疆,为了建设大西北,在那里安家落户了,基本上没回来过。在世时每年寄些钱回来。二舅以前在家里穷困时,到南方寻生活也在那安家了,也很少回来。如今也过世了。外公外婆生前就全靠小舅一个人照顾。

舅舅已经六十多岁了,花白的头发,中等身材。瘦削的脸上,皱纹像一道道山岭,一看就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也是苦难生活的写照。古铜色的皮肤,写满着生活的沧桑。

舅舅是一个孝顺的儿子。这么多年,舅舅一直单身。年轻时,娶了一个,因为对外公外婆不好,离了。为了照顾好外公外婆,后来一直很难找到合适的,就一直未娶。光阴荏苒,岁月流逝,外公外婆年龄越来越大了,生活起居多有不便,但舅舅一直不离不弃,端茶倒水,做饭洗衣,从不叫苦,直到他们去世。外公享年八十多岁,外婆九十多岁。

外公外婆去世后,舅舅也跟着别人到外地打工。因为没多少文化,只能干些力气活。干了几年,年龄也有点大了,招工的人也不肯收了,就回来了。父亲就叫舅舅住在他那里。舅舅也不是一直就住在父亲那里,也经常去大姨家。二姨在时,也经常去她家。几个外甥、外甥女也经常叫他去过几天。

舅舅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不管到谁家,总能找到些活儿干,忙里忙外的。每次到父亲家,都会帮父亲做很多事情。这次我回老家,他也在。我和父亲铡草,他就打水浇菜园。看他满头大汗,也顾不得擦。

但农闲时还是没多少活干,一闲下来,他总感觉有点百无聊赖。于是他就央求我给他找点事做。我就把他联系到我们学校的食堂里打扫卫生。他很满意,虽然工资不太高,但吃饭问题解决了,也不无聊了,也减轻了父亲的经济负担,还能有些积蓄。他是一个不会偷懒的人,干活认真,勤快。食堂负责人很满意。

今年暑假,舅舅牙不好,来城里包牙,就来了我家,还带了些水果。以前舅舅也来过几次,但都是来去匆匆,从未久住。这次包牙,他没办法走了,因为包过牙要经常去矫正。其实他不想在这久住,怕给我添麻烦。

我带他去把牙包好,有不适就去看看。

舅舅是一个倔强的人。每天吃饭,他总是不肯夹菜,只顾嚼着馒头,在嘴里打转。我只好将菜夹在他碗里,他总是躲,把碗端到一边。我就一直夹着,没办法,他只好顺从我。其实,他在我姨、我父亲及他的几个外甥家里也是这样的。他也不跟我说,就去街上买菜。我不让他买,可他就是不听。

吃过晚饭,我说,舅舅你去广场转转吧。他就拎着个小凳子去了。等他不想转了,要回家,我就带他回来,每天如此。我要给他家里的钥匙,他说不会开,我就教他。我家门有两层。他说太复杂,记不清。

回家了,我到卫生间把热水放好,让舅舅洗澡,并告诉他水龙头哪是热水,哪是冷水,他说知道。我又问他可会冲便池,他又说知道。后来我发现他用过便池没冲干净,我又告诉他拧水箱开关,才能冲干净,他显得有点窘迫。

舅舅的牙调整好了,要回家,我说,回家也没什么事,就在这多住几天吧!可他坚决要走。我知道他一是怕给我添麻烦,二是在这住楼,用卫生间等都不太习惯。好不容来一趟,我一定要带他去公园里转转,开开眼界。

我县清水湾公园,在县级公园中,漂亮是数得着的。我骑着电动三轮车,把舅舅带去那里。我和舅舅边走边看,我一一介绍,他似懂非懂地点头。

舅舅在我这住了大约半个月。而今执意要走了。我把他送到车站,买好票,目送他消失在我的视野中。

不知道舅舅下一次什么时候能来。

我母亲的弟弟叫马蒂亚斯,今年六十三岁。现在他跟老婆住在不来梅市附近的小村里,门前马路上车辆很少,一个僻静极了的地方。虽然离汉诺威不远,但是我们来往不多,有时候我打电话给他,跟他聊聊天;说说工作方面的事情,也说说家里的情况。打电话的时候,如果他一开口,能说个不停,跟他聊一个钟头也是常常的事。

我舅舅个子不高,一米六的样子,身体偏胖,西瓜脸。最明显的特征是他右眼重度斜视:眼球往外看,左眼还正常。假如他看着我说话,我根本不晓得哪一个眼球对着我,哪一个不看我。据我记得,斜眼的毛病已有许多年,不知道他以前为什么没找医生看过。

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看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卡通杂志,每个月我拿到父母给我的十块马克的零花钱后,主要是买唐老鸭的期刊。我舅舅也是看卡通故事的爱好者,家里书架上,箱子里有数不清的大小的卡通杂志。他的家对我来说是个小天堂。我大约十岁的时候,记得有一天, 妈妈让我一个人坐公交车去他家,给我多看唐老鸭卡通的机会。我下午到他家后,立刻开始看书,该睡觉的时候我继续看,因为他的书真是太多了,一夜都看不完。我看到半夜,眼皮上住满了瞌睡虫,抱着唐老鸭的书就入睡了。

我舅舅二十来岁时开始谈恋爱。当他决定娶一位智障的姑娘时,我们大家都不理解,但最后还是不得不接受了他的决定。我们对精神病人当然没有什么成见,但是两个人身体情况截然不同,感情能不能长久,我们觉得这个婚姻不一定有什么好结果。几年后,我们的预感应验了,他们的婚姻果然不幸结束了。法院判决离婚后舅舅每个月要付赡养费给她,不知道多少钱,估计至少几百马克。后来他终于找到了我们认为比较合适的伴侣,一位个子比他还矮的很善良的女人。至今他们还在一起。

三十年前他在电话簿出版社工作过,因为公司生意不好,突然破产了。不到四十四岁时他就失业了。一般来说,四十多岁的职员不算老,肯定还能找到别的工作。当时他写了无数的求职信,去过不少公司与老板面谈,但最后他只收到了拒绝的回信和敷衍的谈话,公司唯一的答复是:“你已经太老了”。后来当地劳动局给他转学会计师的机会,但是结业后情况没有好转,一直找不到工作。八年前他自己开了个小公司,给学生在文字上修改论文,给慕尼黑一家杂志出版社校对。虽然他从来没有上过大学,但是他德语水平不错。不来梅大学里有个德语文学家几年前看过他修改的论文,承认舅舅的德语水平真是很高。

大约四十五年前,我第一次碰到他的时候,感觉到我的舅舅真是好玩儿。他很幽默,喜欢说笑话,喜欢跟我们三个小孩——姐姐,妹妹和我——,一起玩耍。他说的笑话经常使我们哈哈大笑。

记得某年的夏天,我们全家在舅舅的花园里团聚,吃蛋糕,喝咖啡。大人唠着嗑,我们三个小孩无聊得慌,舅舅就主动提出玩游戏的主意。我们在花园玩捉迷藏,有时他也会把我们捉弄的哭笑不得。我觉得,他有一颗孩子般的心,他是一个喜欢玩耍的“大小孩”。

有一次我们在外婆花园玩耍的时刻。舅舅拿五毛钱在花园里藏起来,谁能找到它,谁就“赚了”五毛钱。因为花园比较大,我们寻找硬币的时间很长。假如舅舅提示说:“冷,更冷,寒冷” (2),我们知道,找到硬币的方向不对,越来越远。如果他说:“暖,更暖,热,烫”我们就明白,离目标越来越近了,最后找到了它。对我们三个小孩也是一个小比赛,谁跑得快,谁拿到钱。五毛钱拿到手里以后,在小卖部可买到我们所喜欢的糖果和小玩具。

我舅舅是一个实在很讨人喜欢的人,我非常喜欢他。

想起舅舅总有种酸酸的感觉,这种感觉并不是因为他离开人世才有的,而是在舅舅活着时就产生的。

听妈妈说,舅舅从小就十分聪明,小嘴也甜,深得老师和长辈的喜爱。要不是姥姥去世得早,舅舅的人生一定会重写。姥姥去世那年,舅舅在莱阳农学院读书,当时舅舅是班级里的优等生,学校考虑·让他留校任教。可是姥姥的突然离世改变了舅舅的命运,舅舅是家里的长子,下边姊妹共五个,光靠姥爷自己照顾有点吃力,为了家庭舅舅毅然回到村里,担任村里的果业技术员兼会计。此后在姥爷和舅舅的努力付出下,一家人的日子虽清贫但也过得有滋有味。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的舅舅在23岁那年,经人介绍认识了以后的舅妈,为了多个人帮把手,成家心切的舅舅没怎么了解,3个月后就把舅妈娶回了家。从此和睦的家庭开始了多桀的厄运。舅妈的泼辣在他们那三里五村是出了名的,在嫁给舅舅前谈吹了好几个,都因为她太厉害了,到24岁还没嫁出去。嫁给舅舅后一个月不到,就吵着分家,舅舅拗不过她,只好在姥爷面前提这件事,姥爷深思了一下,虽然不太乐意,但还是无奈的答应了。因为那时家里的劳力除了舅舅和姥爷就剩下大姨,妈妈和二姨和小舅都还在读书。这个家一分,将来的担子会更重。舅舅当然知道现在的情况。忙说:“爸,没事的,虽然分家了,我还是这个家的一份子,家里有什么事你就吱一声,我还会和以前一样的。”姥爷面无表情地说:“以后有小家了,多为你的那个家打算打算吧,这个家有爹和你大妹顶着。和媳妇好好过日子吧!”当晚,姥爷就找了一位本家的长辈,按人头把舅舅分出去了。分家后,刚开始舅舅还不时的回家问问有什么需要他做的,帮着做做,后来在舅妈的哭闹下特别是有了大女儿后,也就顾不上这边了。到65年,大姨出嫁了,二姨和小舅都不读书了,帮手多了,姥爷肩上的担子才稍稍减轻了些。姥爷的脸上也有了点笑意。可是谁知后来小舅的早逝给了姥爷沉重的打击(小舅上山劳作时,贪图凉快,光着脊梁在田里小憩了一会,染上了恶疮。年纪轻轻的就死了)姥爷悲痛欲绝,身体每况愈下,后来肝功出现了问题。重活干不了了,光靠二姨自己还要供养妈妈读书已是很艰难,多亏那时妈妈的学校知道情况后,给妈妈发放了补助金,妈妈才得以完成学业。在这种情况下舅舅都不敢帮着家里做点事。一做舅妈就和他闹,钱更不用说给了。后来姥爷拒绝舅舅上门,用姥爷的话说:“只要他们小两口能好,老家就满足了,也不指望着他。”以后姥爷还真的'一点没指望上舅舅,不但没指望上,还惹了一肚子的气!那一年老爷病重,拄着拐到队上贷了一点钱,想到医院看病,当时舅舅不在,大队书记说,等舅舅回来把钱捎给姥爷让姥爷先回家。后来舅舅确实把钱带回了家,可是姥爷一分也没捞着用,舅舅把钱给了舅妈让她送过去,可是被舅妈背地里花了!可怜的姥爷,为了舅舅忍辱屈重,愣是没找舅舅。就这样姥爷连病带气,不久就去世了,舅舅是在姥爷殡葬后才从二姨口里知道姥爷看病的钱舅妈没给姥爷,舅舅跑到姥爷坟前大哭了一场,心里五味陈杂。自此,舅舅对于舅妈的耍泼不再是一味忍让,而是针锋相对。被宠惯了的舅妈哪受得了这个气啊!三天两头的寻死腻活,不是要喝药就是要上吊。弄得家里鸡犬不宁!

俗话说:“与人为恶者必自毙”,舅妈在又一次与舅舅吵架后,喝药而死!舅妈死后,舅舅默默地办完了丧事,那年舅舅才37岁。从此舅舅一个人拉扯着孩子,一直到死都没有再娶。

舅舅是于前年秋天去世的,但愿他在那边过的顺顺利利的,开开心心的。。。

我有三个舅舅,我非常喜欢他们,其中我最喜欢三舅。因为三舅知识丰富、善待朋友,而且凡事都做得非常认真,非常好,还特别爱干净。我最仰慕三舅那爱干净、做事认真的好习惯。

这不,我家的茶桌上乱七八糟,书到处乱放,这里一本,那里一本的,横七竖八;每天中午,我们一家就围在这张桌子上,边吃午饭边看电视,结果整张桌子弄得到处都是油污;我们经常在这张桌子上泡茶,茶汁滴在桌子上;因为不经常擦洗,所以还结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大家看了都不在意,只有三舅一个人经常在收拾。他把那些书一本一本地叠起来,叠得整整齐齐、有棱有角的;把茶具拿到水龙头去洗干净,边洗还边教育我们:“你们看看,这张桌子多好看啊!可是你们把它弄的那么脏,也不擦一下。

人要讲卫生,不要把到处弄得脏兮兮的,人家客人来了,多丢人啊!”洗好了茶具,到水龙头打来两盆水,一盆撒下洗衣粉,另一盆是清水。拿来抹布,放到有洗衣粉的盆里,洗干净,用抹布把桌子的里里外外一下一下地擦了起来,汗水一滴一滴地从他的头上渗了出来,他用手掌抹掉,又继续用力地擦起来,把那些油污、茶汁、灰尘擦得一干二净。再用在清水里洗过的抹布重新擦一遍。擦完了,桌子上的玻璃在灯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还能将人的影子清晰地倒映在玻璃上,如同明镜一般。你如果不仔细地看,一定会认为是新买的。三舅已是挥汗如雨了,大家见了这张桌子,都笑了。

客人来了,尽夸我家桌子干净,这时,虽然我们谁也不说话,但我心里总觉得不好意思。三舅做任何事情都非常认真。读书时,书就会被他画得这里一个圈那里一个点,还不时在做笔记,不懂的,还经常问其他人,有时还问我,正像他常说的“学问学问,不耻下问”。三舅给我批改作业时,连一个标点,一个错别字也不放过。三舅打扫卫生时从不留死角。三舅就是这样一个做事认真,爱干净的人,我为有这样一个舅舅感到骄傲。他就是这样用他的实际行动来教育我们,让我们健康成长。篇六:我的舅舅

从小到大,我最佩服的人就是我的舅舅,而最疼爱我的也是我的舅舅。在我的心中,舅舅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下面就由我来说说我的舅舅:

舅舅很疼爱我。记得我在三岁时,有一次,我跟着表哥去玩,我不小心滑倒,尖尖的树枝划破了我的额头,出了好多血,奶奶抱着我去了医院。我出事后,奶奶就打电话给舅舅,舅舅听了后心急如焚,想快点见到我,他连东西都没有收拾就直接坐车连夜赶回了家,来到医院看望我,我一见到舅舅就放声大哭,他一边摸着我的头一边问我痛不痛,我点点头,然后舅舅急急忙忙地抱着我去照x——光,看我的脑部有没有伤到那里,之后又跑去医生那里取药。看到舅舅为我忙前忙后,现在想来那情景还历历在目,我会情不自禁地流泪。

舅舅很关心我。放暑假时,我就会去舅舅家玩。舅舅知道我喜欢画画,就帮我提前报好关于画画的兴趣班。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来,我就把上课画好的画交给舅舅,舅舅还夸我画得好。在舅舅的支持下,我参加了全国画画比赛,结果我没有得到名次,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家,舅舅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事,眯起眼睛笑着说:“怎么啦!考试没有得到名次?这说明你考试时没有认真地画,离优秀还有一段距离,所以你还需要继续努力。”听了舅舅的话后我一直在努力,就这样我的画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赞赏。

舅舅也让我敬佩。听奶奶说,舅舅以前读书时不用心学习,还经常调皮捣蛋,每个村的大人小孩都认识他,听说他有很多精典故事。自从他参军后,他变得很刻苦,从新拿起课本自学,连睡觉还拿着电筒在被窝里看书,最后他考上了军校,成了村中的名人,所以有了他现在的成就。这一点我非常佩服他,让我懂得“浪子回头金不换 ,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所以舅舅是我心目中的偶像。

这就是我的舅舅。

112 评论

相关问答

  • 与有颜任性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一、缺乏应有的文献综述有些学位论文没有文献综述,作者却说,他写的题目找不到相关文献或没有相关文献。其解释有两种可能: 一是作者认为前所未有才是创新,甚至个别的还

    桃大大仙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与家有书痴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谈读书】 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其间的中心意思就是盲目认同别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心得。 读书就要吸取书中的精华,经过咀嚼消化,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变

    lovexuzheng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与家有三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可以从单亲和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两方面入手,然后结合起来。第1篇:推动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成都市为例。2013年3—7月期间,先后与成都市教育局和

    晴空,朗照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与迟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在经济学的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具有重要的标志功能、评价功能、保护功能和链接功能,可以反映经济学论文的研究基础和科学依据,可供进一步检索有关资料,共享资源。下面我

    佑玲天涯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与mydoll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反思的三维框架及其应用.《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

    鸡汁小笼包包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