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13

零碎的回忆123
首页 > 职称论文 > 胆囊结石疼痛论文文献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猪猪爱次次

已采纳

对于胆囊结石患者来说,虽然不发病时胆囊结石不痛不痒,人们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是一旦发病,那种疼痛会给患者带来非常深刻的体验,让患者感到痛不欲生,坐卧不安,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恶心呕吐、休克昏迷等症状,因此,为了在发病时缓解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可以采取下面这些措施。胆结石可以适当的中药调理,可以喝瑜石嗵茶,溶解胆汁内胆固醇,以免结石变大,促进排出。一、胆囊结石发作,如何缓解疼痛?1、刺激合谷穴止痛患者采取左侧卧位,右手伸直,向头部上方抬起,让一人站在患者头顶的侧前方,左手托住患者的右手手肘部位,慢慢将患者右手向其头部上方拉过去,停留片刻,然后反向推回,这样可以有效刺激合谷穴,重复三次即可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2、按压穴位止痛病人脱去衣服,采取俯卧位,找到肝俞、胆俞、脾俞三个穴位的位置,然后用手指使劲按压,一般疼痛程度较轻的患者经过按压着三个穴位即可止痛,若按压后仍持续疼痛,可用热毛巾敷在期门穴和剑突位置,疼痛可大为减轻。二、胆囊结石发作时疼痛的原因是什么?人们处于站姿或者坐姿的时候,胆囊在体内是一个悬挂的姿势。这时胆囊结石会沉积在胆囊的底部,或者是漂浮在胆汁中,患者不会有任何不适的感觉。而当患者采取平卧姿势的时候,胆囊的状态从悬挂变成了平卧。结石位置也会随之改变,有可能会卡在胆囊颈部或胆囊出口处,使得胆汁无法顺利流入肠道。胆汁不断淤积,胆囊内部压力不断升高,所以就会刺激胆囊出现收缩,试图将淤积的胆汁排出,患者就会感到绞痛难忍,这就是胆囊结石发作时患者疼痛的原因所在。因为胆囊结石疼痛发作时间多在夜晚,所以知道一些缓解疼痛的办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在不方便马上就医的时候缓解病人痛苦,但是这些方法是治标不治本的,想要彻底远离胆囊结石带给人们身体的不适,还是应针对引发结石的原发病进行治疗,才能从根本上远离疼痛的困扰。

280 评论

苏州耕牛装修

避免吃油腻的东西,避免吃的过饱,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轻微的疼痛可以用中医中药或是解痉的药物。疼痛比较重可以用非甾体类的止痛药,包括布洛芬等进行治疗。如果是急性胆囊炎、胆道梗阻导致的胆绞痛,需要到医 院进行进一步的止痛治疗。

239 评论

老马4568

胆结石疼痛怎么止痛?胆结石引起腹痛通常是指胆绞痛。胆绞痛主要形成机理是由于胆囊内结石堵塞了胆囊管开口,特别是结石持续嵌顿在胆囊颈部,会引起阵发性右上腹剧痛,称之为胆绞痛,也就是指胆绞痛主要是由于胆汁不能够正常通过胆囊管流入胆总管而引起痉挛性疼痛。胆绞痛缓解要根据其不同发展选择不同处理方式,具体如下:1、在胆绞痛早期,痉挛性疼痛可以通过解痉止痛药物来进行处理;2、如果胆囊结石离开了堵塞胆囊管位置,此时疼痛通常也可以缓解;3、如果结石出现持续性嵌顿,同时合并有胆囊增大、胆囊周围渗出,也就是出现了胆囊炎。胆囊炎疼痛通常是持续性疼痛,而且会伴随白细胞升高、肝功能异常、发热等症状,此时疼痛单纯靠止痛药物恐怕难以止住,还需要使用抗生素及更强止痛药物来进行治疗;4、少部分病人由于急性胆囊炎过于严重,还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干预。

329 评论

基斯颠奴86

胆囊结石是一张常见的疾病,它是人们的胆囊发生病变,产生结石而形成的一种疾病,患病之后,人们的会感觉到剧烈的疼痛,有的还有恶心、呕吐的症状。

胆囊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一般来说,胆囊结石这种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胆囊分泌的胆汁异常,里面的胆固醇含量超标,导致出现结晶、沉淀,从而逐渐在胆囊中形成结石。有的是因为胆囊中出现细菌感染导致胆汁分泌出现异常造成的、一般来说人们过量食用肉类是导致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所以减少肉类的摄入量,多吃一些素食对于疾病的预防和调理有很大帮助。

胆囊结石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痛苦,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多危害。

一旦人们得了胆囊炎这种疾病,在结石的影响下,很容易导致人们的胆囊发炎,甚至导致胆囊壁的增厚,如果结石位于人们的胆管之中,人们会感觉非常疼,也很容易引起临近脏腑组的织并发症,还有可能会导致胆囊炎等问题,一旦发生胆管堵塞,还会引起化脓性的胆管炎,治疗起来难度很大,也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严重影响,在有些情况下,甚至需要将胆囊切除,所以这种疾病的危害程度很高。

总而言之,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中很多人已经养成了吃肉的习惯,这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也很容易导致胆囊炎的发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饮食结构,改变以肉类为主的饮食习惯,对吃一些植物性食物,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胆囊的健康,避免胆囊结石这种疾病的发生,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

165 评论

识饮识吃识享受

胆结石疼痛时可以适当口服解痉止痛,抗感染,排石的药物。如果口服药物无效,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胆红素,心肌酶谱,血尿淀粉酶等必要时行消化系和泌尿系彩超,明确诊断后及时治疗。如果胆结石反复发作,建议及时手术治疗。平时少吃含钙高的食物。同时戒烟限酒,多喝水,不能暴饮暴食,可以少量多餐,应该按时进食。

226 评论

V大米爸爸V

胆结石疼,首先,要做超声确诊,如果超声提示有慢性胆囊炎或者胆汁淤积、泥沙样结石等情况,可以暂时服用消炎、利胆、溶石的药物观察。如果药物治疗有效,可以定期观察及随诊。如果药物治疗后效果不好,而且结石还在继续形成,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可以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种手术属于微创,损伤比较小,疗效很好,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比较多。建议患者去医院检查,看是否是手术的适应症。同时,饮食要控制,避免吃脂肪过多、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要吃点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多餐。

167 评论

交换礼物

缺乏运动和不吃早餐都会导致胆囊结石的形成,胆囊结石还会引发肝硬化、胆汁淤积,还容易诱发老人的心律失常和心绞痛。

284 评论

木木兮123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7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并观察疗效。结果 77例LC,其中成功74例,3例因炎症黏连严重而中转开腹手术,11例术中胆道造影显示胆总管结石4例,均行LC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成功,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是安全可靠的。 【关键词】 老年人;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明显优势,随着术者操作水平的提高及经验的积累,以及新的医疗器械不断出现,腹腔镜手术的范围不断拓展,目前广泛应用到胆囊、胃肠[1-2]、肝脏[3]、胰腺[4]、疝气[5]、泌尿[6]、妇产[7]等疾病。急性胆囊炎是常见的外科疾病,随着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技术的日渐成熟,各类急性胆囊炎已不再是LC的禁忌证,但老年患者合并症多,病情进展快,手术耐受性差,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存在较大难度。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2 月对60岁以上急性胆囊炎患者77例行LC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77例中男21例,女56例,年龄60~81岁,平均(69±2)岁,均表现为右上腹痛或压痛,伴恶心、呕吐,白细胞升高或中性粒细胞升高。B超检查示胆囊明显肿大54例,均表现为胆囊壁增厚、毛糙、胆囊内有漂浮絮状物;提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69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8例。11例B超显示胆总管轻度扩张~ cm,均未发现肝内外胆管结石。发病时间:72例<72 h,5例>72 h。术前合并其他内科疾病59例(),其中合并2种或2种以上疾病者共41例(),高血压病39例(),糖尿病16例(),冠心病29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1例(),肝功能异常6例()。按腹腔镜术中所见及病理分类:急性单纯性胆囊炎67例,化脓性胆囊炎9例,坏疽性胆囊炎1例。 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常规建立气腹,CO2气腹压力控制在~ kPa,采用四孔法技术,先插入腹腔镜观察胆囊周围及Calot三角黏连情况,分开大网膜及黏连组织,先显露胆囊,若胆囊张力高则在胆囊底下方约2 cm处进行减压顺行或顺逆结合切除胆囊。如既往有胆源性胰腺炎、黄疸史,术前直接胆红素升高、B超示胆管扩张者,均行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对感染、术中显示不清的LC术后常规肝下放置引流管,严重者中转开腹。2 结果 本组77例急性胆囊炎中,74例LC成功,其中11例术中胆道造影,显示胆总管结石4例,均行LC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成功。3例因Calot三角炎症黏连严重而中转开腹胆囊切除,中转手术率。手术时间(65±25)min。术后腹腔引流液(60±25)mL。一般术后1~3 d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5±2)d。无肝外胆管损伤、胆囊动脉出血再手术、肠管损伤、胆汁性腹膜炎、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3 讨论 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 (1)起病隐匿,临床体征不典型;(2)病情重,病情进展快;(3)合并有其他器官疾病多。老年人发病前有较重的伴随疾病者可达到65%,以呼吸系统疾病占首位,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疾病,这些伴发病对预后有很大的影响,有无伴随病其病死率分别为16%及7%。 手术时机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保守治疗病死率高,一旦确诊应争取早期手术。毛静熙等[8]认为,急性胆囊炎影响手术的唯一因素是发病时间,程章林等[9]认为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时机最好在发病72 h。Koo等[10]也认为病程是决定LC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作者认为,由于老年人血管硬化等因素,一旦胆囊炎急性发作,病程进展快,保守治疗效果差,易发生胆囊化脓、积脓、坏疽、穿孔,产生严重后果。除全身条件极差不能耐受手术者外,均应争取在发病48~72 h内施行LC;此时胆囊及肝门处黏连多为纤维索性,局部水肿不严重,与周围黏连容易分离,可以提高手术效果,降低中转开腹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手术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操作轻柔,加强心电监护,建立气腹应低流量,持续气腹压力不宜太高,应控制在~ kPa,穿刺时注意防止皮下气肿,手术后注意排尽腹腔内CO2气体,同时麻醉不宜过深,以保证手术完成时,患者能迅速清醒[11]。 急性炎症期胆囊往往肿大、充血、水肿,与周围黏连、解剖不清。分离黏连时应采用先分离胆囊周围的黏连和电切分离的方法,逐渐将黏连分离到胆囊壶腹与胆囊管的交界部位,确认壶腹部,解剖出胆囊管,再追踪胆囊管的远端走行,但不要过多地向胆总管方向游离,以免损伤胆(肝)总管,这在胆囊管短粗时,显得特别重要。张力过高时,造成夹持困难,妨碍了显露Calot三角及胆囊颈管,此时可于胆囊底部穿刺减压,但减压不宜过大,须保持部分张力,以利于Calot三角解剖分离及胆囊剥离。胆囊壁厚水肿仍难以抓持者于胆囊壶腹部剪开,单层抓持。原则上是宁伤胆囊,不伤胆管。胆囊在急性炎症期组织水肿、脆弱,应避免分离时将胆囊管骨骼化。在用钛夹夹闭胆囊管时,不要用力太大,以免部分夹断管道,术后残端坏死、脱落而发生胆漏。如遇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结石嵌顿时,在术中必须紧靠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处囊壁分离,分开Calot三角后方后,再分离肝胆囊三角,弄清胆囊管与胆(肝)总管或右肝管的关系后,再处理胆囊管。解剖Calot三角确有困难,应考虑逆行、逆行与顺行结合行胆囊切除术。对于胆囊三角的出血,不可慌张,不可随意乱夹、乱凝以免造成胆道侧壁伤或不完全性或完全性胆管闭锁、电灼伤。正确处理方法是迅速夹住出血点,清洁术野,辨清解剖后予以结扎。

109 评论

相关问答

  • 疼痛科学位论文

    医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规范 学位论文是为申请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是评判学位申请者学术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学位申请者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为规范和统一我院研究生

    liuyanfei045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胆囊结石护理毕业论文

    1. 胆囊结石护理小知识 胆囊结石护理小知识 1.胆囊结石要如何护理 术前需要做好护理,首先要了解患者的心态,使其能够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饮食方面要注意

    小笼0113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有关疼痛的护理论文

    护理专业是我校的师范专业,妇产科护理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培养护理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能力课。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妇产科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

    知足知不足m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疼痛权威论文期刊

    给你一个目录,自己看看啊。《中国临床医学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名录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核心期刊序次 学科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学科名次 期刊版权中国医学影像

    轻舞飞扬舞翩跹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华疼痛学杂志官网

    核心。国家级。我这有,私聊

    JojoYang1231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