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3

haozai4130
首页 > 职称论文 > 家国情怀的爱的论文素材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Perfect颜

已采纳

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愈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的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俄]凯洛夫

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民族存在的火种!在外族入侵时,民族英雄奋起抵抗,因为他们坚信强大的祖国是自己的后盾。在内忧外患的艰难时刻,爱国主义是提升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的旗帜。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把立德树人列为考查目的,爱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考必备的锦囊。作为青年学生,应当多关心时政,与时俱进。只有在写作时,多角度诠释,多层次积累素材,这样,我们笔下的文章才可以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成为文以载道的考场佳作。

爱国情怀·素材积累

1、“卫星之父”孙家栋: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1948 年,孙家栋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班学习俄语,后转入汽车系。1950年,他报名到新组建的空军去做翻译工作。不久,被派往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1958年,孙家栋毕业刚回来,被调至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从事导弹研制工作。1967年,孙家栋正趴在火箭图纸上满头大汗地搞设计,又被告知要去负责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从此,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与孙家栋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即使近 90 高龄,孙家栋仍然在为中国的航天梦呕心沥血,他自豪地说:“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2、何引丽:冠军与国旗,不能承受之重

苏州太湖马拉松女子组比赛冲刺时刻,中国选手何引丽与一名非洲选手几乎齐头并进。一名赛事志愿者希望何引丽能够身披国旗冲刺,以彰显比赛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其身后追了100 米后最终放弃。但前方又出现一名志愿者站在赛道中,将国旗递给了何引丽。奔跑中的何引丽顺势接住,由于国旗太大影响比赛,何引丽便将其揉搓成一团,随后国旗从她手中滑落掉落在赛道上。

央视解说员邵圣懿评论说:“这个时候对何引丽来说,拼比赛冠军是最重要的,她正在咬牙坚持。但比赛的干扰对她来说是有影响的,你看节奏乱了。”最终何引丽以5秒之差屈居亚军。赛后,何引丽道歉,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此事引发网友热议,有人一口咬定何引丽丢国旗,就是不爱国;不少网友表示国旗滑落不应该怪罪运动员本身,要考虑比赛中的特殊情况,不能由此断定运动员不爱国。理性看待此次事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我们需爱国,也需理智。

3、曾纪泽:从沙俄虎口夺回伊犁

1879 年崇厚擅自签下屈辱的《里瓦几亚条约》,中兴名臣曾国藩之子曾纪泽临危受命,再赴俄国,要从沙俄手中夺回伊犁。他出使俄国,困难重重,俄国人先派出舰队,对中国朝廷施加压力。

面对沙俄的无理要求,他一边坚决拒绝,一边智慧化解。谈判中曾纪泽坚决不割让国土给沙俄,他的顽强和坚韧令沙俄非常愤怒;沙俄要求一亿五千万卢布军费补偿,曾纪泽认为沙俄师出无名,拒绝补偿。沙俄以战争相威胁,并希望曾纪泽向清朝请示后再回话,曾纪泽回击说:“无疑惑之事何须请示!”前后谈判历时10个月,正式会谈辩论,有记录可稽者51次,反复争辩达数十万言,最终达成《中俄伊犁条约》。

4、新西兰中国撤侨:展现大国风范,体现民族自信

2016年11月,新西兰南岛地区发生级强震,余震不断。此次地震中有上千名游客被困,其中包括125名中国公民。当天上午,接到中国游客受困的消息后,中国领事馆随即启动撤离计划,中国政府为营救中国游客,承包了当地所有民用的直升机。撤离时,由于直升机的运力有限,只能分批撤离:小孩子和家长、妇女老人先走,男士随后走。撤离中只要你拿的是中国护照,都可以安全上飞机。

看到祖国派来接自己的直升机,心情激动的中国游客不禁拿出五星红旗来合影,还有很多中国游客立即发朋友圈,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中国在新西兰撤侨行动中,让中国公民深深感受到了祖国在身后保护自己的自豪感,同时中国也展现出自身的大国形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强大的身影。

写作论点

1. 家国情怀是立身养德之本。

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古人以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宗旨,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合二为一,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的志向。兼顾小家与国家,将对家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人生才能真正达成圆满。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与奋斗中,精神有了归属,生命就有意义。家国情怀是一股永不衰竭的精神洪流,有了它的丰润,我们才能描绘出大写的人生、成就不凡的意义。

2. 爱国要有理性的边界,智慧的思考。

无论理性爱国还是感性爱国,都要把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放在第一位。其次,面对各种突发事件,理性爱国要以维护社会正常的秩序为底线,决不能头脑发热,采取过激言语,甚至危害公共安全;更不能以爱国为借口,损害他人利益,侮辱同胞人格。面对复杂局势,理性爱国者会用智慧化解僵局。热爱祖国,需要理性,需要智慧,需要奋力强国,精心治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3. 把爱国情、报国志融入实际行动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昨日,老一辈们把自己的爱国情、报国志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理想;今朝,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要勇挑重担,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践行爱国奋斗精神,不一定要如外交官舌战对手;不一定要如宇航员环游太空……践行爱国主义,每个中华儿女只需奋斗在本职工作上,就可以加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冲刺中。

264 评论

飞翔飞飞

佳作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对生命更完美的诠释动物与生俱来具有生存能力。生存需要食物,于是它们捕食;生存需要空间,于是它们竞争和攻击。如果不再让动物去捕食去竞争,那么它们会逐渐地丧失生存的能力,无法独立,任何需要不靠自身的努力就可得来,这样的不劳而获久而久之会使之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当丧失生存能力的动物失去这种依靠时,那么它们面对的,就是死亡和毁灭。【结合材料,指出危害,从而很自然地强调出生存能力的重要性。】 曾在假期看电视时看过这样的一篇报道:人工饲养的老虎狮子,在放生前,必须经受残酷的训练,重新培养它们的生存能力。因为对于这样的肉食动物来说,没有捕食能力它们就会饿死。这样的事实是残酷的,可这样的实例在大千社会中应有尽有,曾经在网络上流行过这样的言论:对于长期人工养殖的动物,“放生就等于放死”。道理是同样的,在对待如此宝贵的生命时,也许培养它们的生存能力和独立性,是珍爱生命最好的方法。【由报道到言论,从而突出了“放生就等于放死”这种观点在现实社会的意义,从而水到渠成地提出了中心论点:培养生存能力和独立性。 】而这也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界,对于我们人类社会,生存能力和独立性更为关键。【过渡段,由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由于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许多的父母就有意无意地娇惯、迁就、溺爱自己的孩子,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百依百顺,这使孩子产生了过分的依赖性,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能力,甚至到了小升初时还不懂得自理生活。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吸取任何的生活经验,这就为长大成人后的他布下了绊脚石,离开父母后,也许生活对他们来说,举步维艰。【列举生活中被溺爱孩子的情况,强调出这些孩子丧失了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许多的父母就是在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中失了职,但这其中并不包括我的父母。从小到现在,我的父母虽然解决我的温饱但同时也在培养我的生活能力,或者是说让我尝试着去一个人独立完成所有的事,我知道这对我来说是种锻炼,失去依赖性,也就是对我的未来有个保障,能让我在没有任何人帮助的情况下,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如今我能够在学校里和谐融洽地与同学交往,能够独自充实地生活,离不开生活环境对我的影响。【引用名言,突出了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之大,从而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对生命对教育更完美的诠释,在于能力的培养,而溺爱和依赖则是对未来最大的阻挠。【再次总结,点题,突出中心。】【亮点点评】内容上,紧扣材料,中心明确。在论述的过程中,作者能紧扣材料“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这一内容,从而向我们提出了诠释生命更好的方式就是能力的培养这一中心。为此,作者由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的生存联想到人类自身,都离不开独立能力,最后用卢梭的话进一步阐释自己的观点,使得中心更加突出。表达上,文章的语言虽然平实,但是,作者的逻辑思路却是非常清晰的。可以说,作者由浅入深地论述了“能力的培养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这一中心。发展上,文章第二段中的材料具有现实的针对性,能给人以启示;卢梭的名言充当了典型的道理论据,很好地阐释了溺爱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从而引起我们的注意。同时,还应该看到,题目虽长,但是观点让人一目了然。佳作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这句话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世界为立心者鼓掌张横渠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禅宗里有立于菩提树下之说,孔夫子让三千弟子立身修德,苏武的旄节立在北海之上。我总是在想,人处在这个世界上,当以何种姿态面对这个世界。叩经问史,朝山谒水,回答的声音说,世界属于站着的人,世界为立心者鼓掌。立心,立的是一颗饱受苦难却坚强的心。摩西与他的子民受尽苦难决定站起来走出埃及时,耶和华白天以云柱、夜晚以火柱指引他们抵达乐土。我始终相信世界上是存在着那样纯洁自若的光的。因为妄念虽如脱缰,灾难又常接踵,而世界让光明如约而至。这其间是心生希望,心有坚强,心已有了站立起来的力量。史公在牢狱,屈子被放逐,勾践在卧薪尝胆;嗣同在抗诉,鲁迅在呐喊,觉民在写《与妻书》;马丁·路德在演讲,甘地在印度救赎,特蕾莎修女在炮火里施以爱与恩慈。这些人在路阻且长时,站起来怀着殒身之志;在天命赫赫时,站起来心生坚强希望;在众人无助时,将小儿女情怀变成了大悲悯。他们立了心,世界在为之鼓掌。立心,立的是一颗举世混浊却清纯的心。在这个诱惑繁多的社会大剧场里,辛辣奇突如电影般刷刷掠过。却使人总记起川端康成凌晨四点海棠花未眠,加缪垒山不止的幸福,梭罗在瓦尔登湖垂钓,仓央嘉措白鹿踏雪,汪曾祺的花花草草、瓶瓶罐罐,周国平的煮豆撒盐给人吃,莎翁的飞鸥与海涛相遇,爱默生关于透明的眼球的譬喻,苏子的一蓑烟雨,王维的清泉石上流。这些人即使在缤纷花瓣中走过,依旧掸衣故清辉,如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即使在世事纷纭中,依旧立着清朗心,如明月松间,菩提微暖;即使在举世欲狂时,依旧立着修华意,如阳光清风,和光同尘。他们立了心,世界为之鼓掌。立心之高洁,得世之清欢。梁漱溟说:“情贵淡,气贵和,唯淡唯和,乃得其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清和也是心之所求。立心,立的是一颗平平凡凡却高昂的心,清和之心。千万人已过去,芸芸众生中大多是普通人。我们只需保持清和,亦可有长久的岁月;只需立着高昂的精神,亦可有光辉的人生;只需立着淡泊的心灵,世界亦会为之鼓掌。是的,人立着,世界才属于他。世界为立心者鼓掌。为先哲立心鼓掌,亦为凡人立心鼓掌。贵者肯掷通灵宝玉,贫者有自强之心。世界为立心者鼓掌。为气节高尚守本心者鼓掌,也为油盐柴米守生活心的人鼓掌。只要你立着心,站在世上。世界为立心者鼓掌,为你,为我,为我们

359 评论

红泥娃娃

1、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梁启超 2、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鲁迅 3、年轻一代,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对“丧”文化的反思等。语出鲁迅的《随感录》。 4、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人民日报』 5、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少年中国说』 6、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宋教仁 7、《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8、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亦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 9、张横渠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10、禅宗里有立于菩提树下之说,孔夫子让三千弟子立身修德,苏武的旄节立在北海之上。

107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人文情怀的议论文素材

    好的人们关怀一下省略几百字

    熊吃吃哒掌门猫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杜甫的人文情怀论文素材

    历史人物类写作素材之杜甫 1.从你的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我读出了你的心胸之开阔,襟怀之豁达,志向之高远,我读懂了站在山顶上的身姿才是潇洒,

    努力中的女人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李清照的淑女情怀论文素材

    易安词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人称“易安体”。“易安体”之称始于宋人。侯寅《眼儿媚》调下题曰:“效易安体”。辛弃疾《丑奴儿近》调下题曰:“博

    非飞卖品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爱国情怀素材议论文

    提纲供参考论点,爱国是一个公民的基本修养和素质,国与家是两个密不可分的因素,国中有家,家中有国。可以搜集一些材料,国家二字的解释,国与家的关系,来引出论点。论证

    喵喵咩咩喔喔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家国情怀历史人物素材论文题目

    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刘强2017年北京卷,在形式要求上延续了二题选一、文体特征鲜明的传统,在内容导向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责任担当意识。无论是议论文"说纽

    格水物獭致知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