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g小妞
标准论文发表格式1.摘要与关键词:文章要提供200字以内的摘要,客观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提供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2.作者简介:姓名、工作单位、邮政编码、职称。3.体例要求:正文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一级标题形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排序;三级标题形如,,,…排序;引言不排序。4.单位:文中有关量与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用单个斜体外文字母表示(国家标准中专门规定的有关特征值除外;如要表示量的状态、序位、条件等,可对该单个字母加上下角标、阿拉伯数字以及"′""^"等),避免用中文表示。5.图表:表格:将表名置于表上方居中;图:将图名置于图下方居中。表、图内文字统一用楷体。文中图的数量一般不超过6幅。图中文字、符号、坐标中的标值和标值线必须写清,所有出现的数值都应标有明确的量与单位。6.参考文献的格式:[1]参考专著:[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2]参考报纸、期刊:[序号]作者.文题.报刊名,出版年,卷(期、版次),起止页码〈具体情况可参照国家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投稿说明:1、稿件须采用word格式,以电子文档形式发送。来稿一般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2、来稿最后请注明作者联系电话(最好同时留手机及办公电话)及电子信箱,以便联系。
上海草根
报纸参考文献格式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下面,我为大家分享期刊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格式代号
根据参考资料类型可分为:
纸质文献类型: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杂志[G]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拓展:其他文体的参考文献格式
(1)期刊
[序号] 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 [1] 袁庆龙,候文义.Ni-P 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2)专著
[序号] 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2]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3)论文集
[序号] 著者.文献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3] 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C].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4)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如:[4] 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5)报告
[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例如:[5]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 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6)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例如:[6]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
(7)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7]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pony080808
指从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到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完成这一历史阶段,在各国相继出现的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的报纸。
政党报刊在经济上主要依靠政党资助,政治上有明显的党派倾向,内容侧重于时政新闻和言论,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和上层社会。
2.商业报刊的形成是在社会背景和思想背景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
社会背景
商业报刊可以说是工业革命的催生品之一,工业革命是商业报刊形成的社会背景。18世纪后期起,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开始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推进引起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重大变化,也给报业带来了重大影响。
思想背景
商业报刊形成的思想背景是报刊自由理论的诞生。美国传播学者.席伯特曾概括,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现实基础在16世纪,哲学理论在17世纪,而实践行动却在18世纪。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是随着商业报刊的发展不断付诸实践,并且在实践中引导商业报刊的发展,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3. 从西方报业的进程来看,政党报刊是继官报时期和政论报刊时期后出现的第三个阶段,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文明的兴起,政党报刊逐渐被商业报刊所取代。
九尾天使
名词解释相关名称中文名称:报纸[拼音] [bào zhǐ]英语名称:Newsprint法语名称:journauxa newspaper ;a broadsheet newspaper相关词组front-ending 前端处理 (记者可以在自己的终端机上直接输入报纸文本而省去传统的排字过程)【新闻】大众化报纸;通俗报纸popular paper= Pan - Asian Newspaper Alliance (香港)泛亚报纸同盟PANANEWS官方报纸 an official newspaper主编(报纸,杂志等);担任(出版物等)的编辑 edit在报纸上登广告to put an advertisement in a newspaper专门造谣中伤之报纸或杂志smear-sheet(报纸等)满版的;全页的 full-page【新闻】高级报纸;严肃报纸 quality paper【英】烟报店(兼售报纸、烟、糖、文具等杂货的小铺子);报刊销售店 paper shop【美】(报纸、广播的)头条新闻lead story剪辑(报纸、杂志等)clipNikkei :日本经济新闻社(提供日本商业金融新闻和信息的组织,旗下拥有多种报纸、杂志和书籍等媒体)【美】【口】(报纸的)专栏版,特写稿版(opposite editorial page 的缩略)op-ed(报纸等的)彩色增刊 colour supplement过期报纸 a back number编报纸 to edit a newspaper【英】(报纸的)社论leader(报纸)人事要闻栏;私人广告栏personal column行业报纸 a trade paper(报纸等的)标题;大标题 headline白报纸 newsprint ; newspaper外文报纸 a foreign language newspaper外国报纸 a foreign newspaper发展历史简史报纸从诞生到今天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公元前60年,古罗马政治家恺撒把罗马市以及国家新青年发生的时间书写在白色的木板上,告示市民。这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中国在2世纪,西汉的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1450年,欧洲的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技术,于是印刷的报纸开始发行。1493年,罗马发行的报纸上刊登了哥伦布航海的消息。当时的报纸只是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大事件时才发行。1609年,德国率先发行定期报纸,虽是周报,但很快波及整个欧洲。世界上第一张日报在1660年发行于德国,法国1631年才出现报纸,而英国由于当时发生了政治事件,报纸才得以发行。美国的第一张报纸是独立前的1704年,由波士顿邮局局长发行的《波士顿通讯》。历史发展到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报纸已在欧洲各国相继发行,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和接受。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报纸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的过程,经历了一次较大的“飞跃”。这一时期,报纸的发行量直线上升,由过去的几万份增加到十几万份,几十万份乃至上百万份:读者的范围也不断扩大,由过去的政界,工商界等上层人士到中下层人士。这种由量的积累而产生的质的飞跃,宣告了一个时代——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这一次“飞跃”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顶峰。相对于封建社会的“小众化”(贵族化)而言,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报刊已经具有了“大众化”的倾向。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从而将资产阶级报业带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以普通民众为读者对象的“廉价报纸”(亦即“大众化”报纸)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报纸日渐迎合下层民众的口味,且售价低廉,读者范围不断扩大。然而,这一时期的“大众化”只是具有初步的形态,其发展也十分不稳定,与后来的大众化报纸不可同日而语。其次,这次飞跃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进步。19世纪大众化的廉价报纸出现以后,尤其是19世纪末报纸的“大众化”过程完成之后,报纸不再接受党派津贴而转为自由出版,独立经营。报社也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新闻检查而享有了较为充分的出版权,采访权和发布权。在内容方面,报纸以各类信息为主,尽可能的向读者提供有关各项事务的信息,并给包括各界人士在内的广大读者以充分的言论表达自由。在此过程中,报纸作为“社会公器”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使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倡导的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得以贯彻。与此同时,经过自身的实践、报界对资产阶级言论自由的原则进行了补充,修正,使它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由此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再次,它还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报纸产生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之时,他以19世纪“大众化”报纸的出现为起点,实行企业化经营,以降低售价,刊登广告,扩大发行作为生存之道,由此而成为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世纪之交(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竞争日趋激烈,买方市场逐渐形成。为了在竞争中胜出,商家采取各种手段推介产品,扩大销售。在此过程中,作为大众信息载体的报纸愈发受到他们的青睐。于是,发行量大的报纸就获得了大量的广告,而广告又刺激报纸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赢得更多的读者。这样又能吸引更多的广告,其结果是数额巨大的广告费源源而来,成为报纸的一项主要收入。20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生产,资本集中过程的加剧,报纸上的广告越来越多,广告收入在报社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以美国著名的报纸《纽约时报》为例,报纸大量刊登广告,大小广告共占报纸总篇幅的三分之二;在其总收入中,30%来自报纸的发行,70%来自广告。广告“养活”了报纸,成为它的经济命脉;同时,通过刊登广告,推销产品,报纸又反过来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推动力量。它启动消费,平衡供需,促进市场的繁荣,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最后,报纸业的飞跃推动了新闻媒体的产业化。工业革命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报纸的商品属性日渐突出,报业也由小生产的经营方式逐渐过渡到企业化管理,并日益成为一种有利可图且利润丰厚的资本主义行业。19世纪末,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报业资本迅速集中,出现了报业垄断组织“报团”,由此形成了媒介产业化的格局。到了20世纪末,这些报业集团更是滚动发展成为财力雄厚,多角延伸,跨国经营的媒介产业集团。例如,全球最大的传媒公司时代华纳公司在报刊,图书出版,音乐,电影和有线电视等领域全面出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早期早在距今2000年前,中国就出现过类似的文书抄本。它是当时的官府用以抄发皇帝谕旨和臣僚奏议等文件及有关政治情况的刊物,称为《邸报》。它具有报刊的某些特点。可认为是最早形式的 “政府公报”。原藏于敦煌莫高窟的唐代《进奏院状》,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一份手抄邸报,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使用印刷术印报大约出现在1450年的欧洲。报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经历的报纸出现在1493年,是罗马当时印制的第一份报纸。当时的报纸并非天天出版,只是在有新的消息时才临时刊印。1609年,索恩在德国出版了《艾维苏事务报》,每周出版一次,这是世界上最早定期出版的报纸。不久,报纸便在欧洲流行起来,消息报道的来源一般都依赖于联系广泛的商人。日报首次发行于1650年,是德国人蒂莫特里茨出版的。虽然只发行了3个月左右,但却是世界上第一份日报。欧洲第一份报纸是1358年在挪威问世。1907年,英国的《每日镜报》首次刊登了照片,取代了图画。中国古代报业新闻出版业认为“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邸”本来是指古代朝觐京师的官员在京的住所,早在战国时就出现了,也有人说始于西汉。颜师古说:“郡国朝宿之舍,在京师者率名邸。邸,至也,言所归至也。”“邸”后来作为地方高官驻京的办事机构,为传递沟通消息而设,由此而有“邸报”之称。“邸报”又称“邸抄”,另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属于新闻文抄。唐代唐《开元杂报》是开元年间发行的邸报,该报系雕版印刷,质量不是很高。本身原无报名,因其发行时的年号是在开元年间,后人便称其为《开元杂报》。“杂报”是邸报的别称。宋代宋代的报纸称谓很多,有“邸报”、“朝报”、“邸抄”、“进奏院状”、“状报”等,“邸报”是其中最通用的称呼。“邸报”的内容主要地皇帝的诏书命令、起居言行、中央政府的法令、公报,官吏任名赏罚的消息和大臣的章奏文报。“邸报”的发布要受中央政府的严密控制。宋朝的“邸报”大部分都是手抄的,宋代周麟之著《海陵集·论禁小报》对此有相关描述。明末明末,活字印刷术开始用于“邸报”印刷。清初顾炎武说:“忆昔时‘邸报’,至崇祯十一年(1638年)才有活版。”清代“邸报”普遍采用活字版印刷。因为用木活字印刷,印刷质量不佳,有的字体歪斜、墨色漫漶,校对也不够精确,错字较多。但因内容新颖,销量居然不错,西方印刷术传入后,我国遂改用铅字版印刷。中国近代报业中国印世界第一份报纸——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第一份官方报纸———《北洋官报》(1902年,天津设立总局全国发行)近代第一份官方报纸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香港中外新报》(1858年,香港)第一份商业性报纸———《香港船头货价纸》(1857年,香港)第一份我国境内出版的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广州)第一份英文报纸———广州记录报(广东记事报)(1827年,广州—英文)第一份国内现代报纸(也是第一份外文报刊)———《蜜蜂华报》(1822年,澳门—葡萄牙文)第一份近代华文报刊(也是第一份宗教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年,新加坡)刊物定位内容报纸指以刊载新闻和新闻评论为通常散页印刷,不装订、没有封面的纸质出版物。有固定名称,世界上首次刊登图片的报纸面向公众,定期、连续发行。现代报纸每日出版一次,称为日刊。或者每周出版一次,称为周刊。这种意义上的报纸只出现在现代社会,古代社会的“报纸”或不是纸质的,或不是印刷的,或非定期、连续发行,一定意义上也不是面向公众的。现代报纸的直接起源是德国15世纪开始出现的印刷新闻纸(单张单条的新闻传单)。一般把1615年创刊的《法兰克福新闻》视为第一张“真正的”报纸,因为该报有固定名称、每周定期出版一次、每张纸上印有数条而不是单条新闻(但是该报是单面印刷)。“报纸”的英文一词(Newspaper)最早出现于1665年英国第一家报纸《牛津公报》上。1650年在德国莱比锡出现最早的日报《新到新闻》,但是日报成为报纸的主角,是在18世纪以后。日报的普及,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新闻业得以成熟,因为日报的连续出版,对信息的采集和发送、印刷技术、新闻人员的素质和管理人员的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报纸不论大小,都由报头、报眼、版位、栏目组成。报头总是放在最显著地位,大都放在一版左上角,也有的放在一版顶上面的中间。报头上最主要的是报名,一般由名人书法题写,也有的作黑体字。报头下面常常用小字注明编辑出版部门、出版登记号、总期号、出版日期等。出版登记号说明这家报社已向国家新闻出版管理机构登记,未经登记的报刊不管内容如何,都不能公开发行。报头旁边的一小块版面,通称“报眼”。对“报眼”的内容安排没有定规,有的用来登内容提要、日历和气象预报,有的用来登重要新闻或图片,有的用来登广告。位于“报眼”位置显著广告费特别高。报纸的版面位置叫版位。对一份报纸来说,第一版是要闻版,排在这一版上的新闻比其他版重要。在横排报纸的版面上,左上角要比右上角重要。报纸新闻标题所用的字号大小也能显示它是否重要。标题是报纸刊登的新闻和文章的题目,用来概括和提示这些新闻和文章的内容,帮助读者了解它们的意义和实质。因此,读者可以从版位情况以及标题大小上了解报纸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引起更大的读报兴趣。栏目是报纸定期刊登同类文章的园地,经常在报纸上看到的有“科技天地”、“国际瞭望”、“读者来信”等。除栏目外,还有一些不定期的专版,范围比专栏更大一些。比如庆祝什么节日,组织一批征文专版;什么问题引起读者广泛的兴趣,组织一些讨论专版。这些专版有一定的时间性,不像定期专栏那样固定。广告是当代报纸常用的一种宣传手段,这里主要是商业广告,还有一些通告、通知、启事以及文化娱乐广告等。报纸收取一定的广告费,用于报社的基本建设。早期初期的报纸和杂志是混同的,有新闻,也有各种杂文和文学作品,简单地装订成册。对于这个时期的报纸和杂志,通常笼统地称“报刊”,英国、法国、中国早期的“报刊”概念,便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英国和法国从18世纪起,报纸与杂志开始明显地分离,中国在本土出现现代“报刊”后约二十年,报纸和杂志的分野得到明确。报纸可以作为商品,也可以作为政治斗争的宣传品。历史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报纸大多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官报时期、党报时期和商业报纸时期。在官报时期,报纸对于封建王权来说.主要是政治斗争的宣传品,但对于特许经营报纸的出版商来说,它是一种通过出售而获利的商品。党报时期,相当多的报纸从属于各个政党或派别,为各自的利益作宣传,但也存在较大的有明显政治倾向的商业性报纸。19世纪中叶,美国、英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多数报纸,每份报纸的价格便宜到只是本国货币的最小单位(美分、便士)。当报纸面向下层公众之时,它们开始最大限度地争取公众,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于是,党报时期结束,进入了商业报纸时期。为了最大限度地扩大发行量,报纸除了刊登新闻和强化新闻的平民化外,越来越多地增加了娱乐方面的内容。在与电子媒介的竞争中,报纸新闻的深度报道得到更大的重视。大众化报纸逐渐在报纸总体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但是,以中上层公众为读者对象的所谓“高级报纸”也逐渐稳定下来,于是形成大众化报纸、“高级报纸”各自的生存空间。前者发行量巨大,获利较多,后者发行量有限,但在影响舆论和赢得声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情形较为明显的国家,例如英国、德国;而另一些国家,这种分野并不很清晰,例如美国、法国、日本。刊物介绍分类出刊期间:日报、周报、双周报或更长时间的报纸。军事报纸出刊时间:日报、晨报、早报、晚报。政治立场:左报、右报。收费与否:收费报章、免费报章。媒体形态:印刷报章、网上版报章、电子报、电子手帐版报章。侧重内容:教育报、军事报、学生报、学术报、财经报、农业报、旅游报等组织制作报章涉及的基本组织架构:1、编辑:负责编排每段新闻摆放的位置及拟定标题,审阅内文,甚至调配记者工作;2、记者:采访,拍摄,撰稿;3、校对:审查错别字;4、印刷及发行。职能关于报纸的职能,从不同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看法,例如从政党机关报的角度,报纸的职能如毛泽东所说:“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法国新闻学者贝尔纳.瓦耶纳关于报纸职能的概括,可以被各方面接受:主要的报道职能,随之而来的辩论职能(即传播观点的职能),附带的娱乐职能。优点1、可随时阅读,不受时间限制,不会如电视或电台节目般错过指定时间报导的讯息;2、互相传阅,读者人数可以是印刷数的几倍;3、即使阅读或理解能力较低的人,亦可相应多耗时间, 吸收报章的讯息;4、因特网崛起,网上版报纸的传阅力较传统印刷品报章强。缺点1、受截稿及出版因素影响,不能提供最新资讯以及即时更正讯息;2、纸张过多带来携带及传阅的不便;3、图片和文字在电视和电台的影音片段的比较下震撼力和感染力比较低。名词【卫星报纸】卫星报纸是由荷兰Satllite Newspapers Worldwide 公司发明的一种现代报纸媒体发行模式——卫星报纸系统(KIOSKS)。通过卫星系统,将各国的报纸原版信息收集并发送至各专利终端设备上,读者通过以信用卡或专用卡的方式支付购买报纸的费用。使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读者能通过当地的终端,即时打印出读者想要阅读的当天的报纸,实现报纸媒体的全球当天发行,即时阅读。【网络报纸】从世界范围看来,在因特网上建立网站发布网络版报纸的实践起始于1994年,至1994年底,共有78家报纸发行了网络版。到1997年,网络报纸已发展到1900多家。1998年10月初,《美国新闻评论》杂志网站公布的数据表明,全世界的网络报纸已增长至4295家,1998年底增至4925家,而如今网络报纸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发展阶段:(1)电子版阶段,即网上所有内容都是纸质报纸的翻版。(2)超链接阶段,即通过网面上具有特定颜色的超链接,使读者随时通过链接从这一网站跳到另一网站,以寻求所需信息。同时,在各网络报纸的网站上还开辟BBS,邮件列表等服务,供受众在网上发布信息。(3)多媒体阶段,由于技术水平及设备完善程度的限制,网络报纸要达到完整的多媒体阶段还有待时日。【电子报纸】电子报纸,由美国《哥伦布电讯报》于1981年推出。读者家中装有与电脑中心连接的电脑终端,电脑可同时提供多种报纸内容,由读者选看。【大众报纸】大众报纸也称廉价报纸。近代报刊出现后经历了政党报刊和“黄色报刊”时代。19世纪30年代出现了“人人都看的报纸”――大众报纸,大众报纸的特点是:1)内容以报道新闻,社会事件和提供娱乐为主;2)发行量大,一般为几万,几十万份;3)读者不限于特定的社会群体,而是面向分散的,异质的,不定量多数的受众;4)广告收入成为报纸经营的主要财源。大众报纸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大众传播时代。
记住我88
《历史研究》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为便于学术交流和推进本社期刊编辑工作的规范化,在研究和借鉴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注释规定的基础上,对原有引文注释规范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特制定新的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内刊》和《历史研究》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注释的标注格式:非连续出版物/连续出版物/未刊文献/转引/电、参考报纸文献标注:[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扩展资料
1、注释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2、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标号在标点符号内。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写出来。最后,引用毕业论文属于学位论文,如格式5
3、学位论文【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洋葱吵大肠
百度搜索参考文献自动生成器,按着里面填,点生成参考文献就出来了。参考文献加标注一般是在引用文字的末尾点击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选择尾注就可以了,参考文献应该属于尾注,在菜单里选“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脚注是在文章的某一页下面的注解,而尾注就是在文章最后了,打开后就可以选编码,即角码。可以自己设定类型、格式。双击编码就可以在文章和参考文献间转换。在英文输入法状态下输入[1],选中[1].按ctrl+shift++号键把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至今我也没找到让Word自动加中括号的方法,需要手动添加中括号。 在文档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 不要以为已经搞定了,我们离成功还差一步。论文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后还有发表论文情况说明、附录和致谢,而Word的尾注要么在文档的结尾,要么在“节”的结尾,这两种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解决的方法似乎有点笨拙。首先删除尾注文本中所有的编号(我们不需要它,因为它的格式不对),然后选中所有尾注文本(参考文献说明文本),点“插入|书签”,命名为“参考文献文本”,添加到书签中。这样就把所有的参考文献文本做成了书签。在正文后新建一页,标题为“参考文献”,并设置好格式。光标移到标题下,选“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书签”,点“参考文献文本”后插入,这样就把参考文献文本复制了一份。选中刚刚插入的文本,按格式要求修改字体字号等,并用项目编号进行自动编号。 到这里,我们离完美还差一点点。打印文档时,尾注页同样会打印出来,而这几页是我们不需要的。当然,可以通过设置打印页码范围的方法不打印最后几页。这里有另外一种方法,如果你想多学一点东西,请接着往下看。选中所有的尾注文本,点“格式|字体”,改为“隐藏文字”,切换到普通视图,选择“视图|脚注”,此时所有的尾注出现在窗口的下端,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尾注分割符”,将默认的横线删除。同样的方法删除“尾注延续分割符”和“尾注延续标记”。删除页眉和页脚(包括分隔线),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首先删除文字,然后点击页眉页脚工具栏的“页面设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上点“边框”,在“页面边框”选项卡,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本节”;“边框”选项卡的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段落”。切换到“页脚”,删除页码。选择“工具|选项”,在“打印”选项卡里确认不打印隐藏文字(Word默认)。 参考文献格式:作者.题名[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发布年份.李琳.住院烧伤患者综合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09.其他的: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沈平,彭湘粤,黎晓静,等.临床路径应用于婴幼儿呼吸道异物手术后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930-932.作者.书名[M]. 版次.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胡雁.护理研究[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8.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丁文祥.数字革命与国际竞争[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作者.题名[EB/OL].网址,发表日期/引用日期(任选).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患者安全的10个事实 [EB/OL].其他: [R]、[P]、[A]、[C]、[Z]等。
一级、二级、三级标题是论文正文中的标题格式。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 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
新闻稿件多采用倒金字塔结构,第一段是导语,把新闻的5W1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因何事Why,做何事What,结果如何How)交待清楚,第
标准论文发表格式1.摘要与关键词:文章要提供200字以内的摘要,客观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提供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2.作者简介:姓名、工作单位、邮政编码、
1.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推荐理由:英国的报刊。即使是商业新闻,也会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些英式冷幽默的痕迹。有时候,FT上的文章不是很好理解,
通报由文首、正文、文尾构成。 1.文首。 文首包括标题和主送机关。 (1)标题。 通报的标题大多采用由发文机关、主要事由、文种组成的三项式标题,也有个别通报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