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13

大头的陈小晶
首页 > 职称论文 > 中国唯识学者概述毕业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贪玩欢子

已采纳

1、八识与阿赖耶缘起:唯识宗主“万法唯识”,宇宙间的一切均为“识”所变现。在原始佛教那里,“识”由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身识构成。唯识学增设了“末那识”“阿赖耶识”展开为“八识”。阿赖耶识被看做为根本识,前七识均依第八识阿赖耶识才得以转起。

唯识学借建立第八识来说明宇宙万有的来源、特性与变化规则的这种缘起论,学界称之为“阿赖耶缘起”。

2、种子与现行:所谓“种子”,“谓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本识是阿赖耶识的另一个译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种子是指贮存于阿赖耶识中的能够生起各各不同的事法潜在能力。现行则是指贮存于阿赖耶识中的种子现起为各各不同的境相与心识,因为这些境相与心识是众生能够觉知到的(现)、生灭不已的(行),所以称为现行。

种子与现行之间的关系是因生果,果熏因的关系。种子在各种条件聚合时即缘生相应的现象,这是因生果;各种现象生起之后,又通过前七识将其自身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熏习到阿赖耶识中,令其中相应的种子的功能发生强弱、消长的变化。

3、五法三自性:种子生现行的结果,就产生了两类法,即有为法与无为法。有为法指有作为,有造作之法,即由因与缘和合而成的一切法。此类法共有四种: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

心法指八识,心所法指相应于心法而起的意识现象,色法指有质碍的现象,相当于现代人所谓物质现象,包括眼耳鼻舌身五官(根)和色香味声触法六尘(认知对象),心不相应行法指与心色二法不相应的法,又称为“非色非心法”。无为法与有为法相对,指无有造作的法,即“不生不灭,无去无来,非彼非此,绝得绝失”之法。四类有为法加一类无为法即成五类,唯识宗称“五位”。

三自性: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遍计所执自性:,遍计为‘周遍计度’,所执是指计度的对象,此性指不知因缘而生的诸法本性空寂的真相,而幻起主观的、虚妄的计度,以为其有自性,并妄执此自性而不舍。依他起自性:‘他’指因缘而言。一切有为法都是依因缘而现起的,因此不是具有自性的实法,诸法只有相而无性。圆成实性:圆为圆满,成为成就,实为真实,此性指尽虚空,遍法界,不生不灭的真如法性,也就是依他起的根本体性。

4、转识成智:转识成智是唯识学成佛理论的核心。“识”分为八,“智”有四种。“转识成智”就是转舍有漏之八识,转得无漏之四智。八识与四智的相应关系是: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

扩展资料:

唯识宗又作慈恩宗、瑜伽宗、应理圆实宗、普为乘教宗、唯识中道宗、唯识宗、有相宗、相宗、五性宗,创始人为唐代玄奘法师与窥基大师,祖庭为西安大慈恩寺。

广义而言,泛指俱舍宗、唯识宗等以分别判决诸法性相为教义要旨之宗派,然一般多指唯识宗,或以之为唯识宗之代称。为中国佛教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即以唐代   玄奘法师   为宗祖,依五位百法,判别有为、无为之诸法,主张一切唯识之旨之宗派。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创始人为唐 玄奘法师 及其弟子窥基大师(632~682)。唯识宗是玄奘大师留印十六年所专门研究的。这一流派的远祖,是古印度时的 无着菩萨 (约410~500)和 世亲菩萨 (约420~500),中间经过护法上师和尊师们的弟子戒贤法师而传到中国。窥基大师常住长安慈恩寺,世称“慈恩大师”,故唯识宗也称为“慈恩宗”。又因为该宗从分析法相入手,以表达“唯识真性”,所以又称“法相宗”或“法相唯识宗”。识者心之别名。主要经典依据有六部经书 和 十一部论书。

其学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建立了阿赖耶识,用现在的语言来讲大体就是说精神方面有一个统一的作用。在唯识家看来,无量的世界似乎是一块,实际上各是各的,这就是唯识的道理,一句话,就是“心外无境”,即通常说的“万法唯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唯识宗

219 评论

魔神坛老佛爷

唯识宗、

佛法讲的第二点很重要的是唯识,就是外面、外界、外尘,你身 体感觉到寒意的,对不对?你开门出去,一股凉风吹向你的身 体,那个时候,你的唯识就开始了,因为这是你的外表直接感受到你的心里的意识,那么这个意识就叫唯识,唯一的一个意识:我觉得真的是冷了。不是唯识的话,会不管人家说什么,他在意识当中是不会相信人家的话。

师父为什么要你们学这些东西?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要了解这些东西?实际上这就是学佛的经典,否则你度不了人的,你不知道 人家的意识当中在想着什么,你跟他讲得再多,拿本书,拿张光 盘给他看,他的意识还是他本来的意识,根本度不了他,所以你们必须了解这些意识。

在人间有人关心你是缘,无人关心你也是缘。也就是说,每个人在人间有很多人关心他,那么这个人是有缘,那么大家都不理他,他也拥有着缘,只是逆缘。所以,不要常抱怨自己怀才不遇,被人冤枉,知己难寻啊,你不如自己想一想,你有没有同体大悲?师父跟你们讲的每一句话,你们要好好地去想一想,经常有同体大悲的人,他就不会有很多的抱怨,他就会顺着逆缘找到善 缘。

同体大悲是什么?就是人伤我痛,用现代化说就是换位思考。所以,知人苦啊,会开悟,这都是师父讲的。你只有知道 人家苦了,你自己才会开悟啊,看到妈妈生癌症了,就会想到她为什么会生癌症,那是因为她没有学佛,过去吃了很多活海鲜,就没有菩萨保佑啊。因为人在一切都很顺利的时候,最容易迷失自己。感情上顺利了,事业上顺利了,觉得自己什么都很顺利的时候,这个时候人就开始迷惑了,用现代话说,就是人不能被顺利冲昏头脑。

师父跟你们讲,我们凡事不要常以为自己是对的,长期这样,自己就会害死自己,所以要学会自性皈依,之后,你要有觉 悟,你的心要正,而且本性要干净,那么你就邪迷不住,什么意思呢?邪 恶的念头,迷惑的思维,都不会常驻在你的心中,也不会生出来,所以要正。我们做人要少欲知足啊,欲 望越少的人,越能知足。我很知足了,我今天有一口饭吃,我感恩啊;我今天有个地方睡觉,我感恩啊;有这个人间让我来学佛,让我从这个人间能够直接进入四圣道或者西方极 乐 世 界,那我要感恩啊,一切都在感恩中,在感恩当中,你才能自性皈依。

所以,少欲知足,能离财色,自心才能皈依正,念念才能无邪见。自心皈依正是什么?就是你的心才会产生正念,你的心有了正念之后,你的每个念头出来才无邪见,不会看错,所以,以无邪见故。你的脑子里都是正的,所以你没有邪见出来,你这才是没有邪知,没有邪见故。

不要人我、功高、贪爱和执着。很多人以为自己不错了,做了很多的功德,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啊,经常抱怨人家怎么怎么不好,这就是自身的贪爱、执着的开始,所以,真正学佛的人要懂得解脱自己,要懂得 度 化众生。要想得开啊,我们在人间吃苦,实际上我们就是在吃补啊,补什么?补你过去所为造成的业障,弥补这个漏洞。吃苦就是吃补啊,你虽然吃苦了,你补进去了。发菩提心,就是要将清净心转化为清净信,你的心首先要清净,你的信念才会出来。

信念非常重要,师父让你们首先要心清净,然后才转化为清净信。《心经》里有一句话,“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大家想一想,这句话在佛法中的分量是相当重的,“以无所得”就是悟无所得,就是你悟出来这个世界什么都没有,叫“悟无”,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得不到的,叫“无得”。无得才能断烦恼,才能不执着。所以,一个人如果能够什么事情都得不到,他会觉得这个世界是悟无所得,他就没有烦恼。无所得就是无所住,你得不到,你哪来的心去住,又能住在哪里呢?你没有去得这些东西,你心中没有这些东西,那么这些东西怎么会残留和驻扎在你心中呢?

无所得就是无所住,在人间讲的法就叫无所谓,没有了,无所谓了。不无所得,实际上你真正地把它看穿了,你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得的,不无所得即得,你又得到了,你空了,那也是得到了,因为你得到的是空,空才能产生智慧,空才能储存智慧。杂念太多,哪有智慧长存?大家要明白,“以无所得故”,以无所得为修心的根,你要把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要理解为没有的,你不要去得本来就得不到的东西,这个就是你学佛的根,不贪就是根啊。

一切皆空,想明白了,这一切世间物质来也空空,去也空空啊。

佛法中讲了最重要的两点,一个叫中观,一个叫唯识。唯识是唯有 意识。先给大家讲讲中观。中观就是什么事情都放在当中去看,中观在内,不在外。就是说,我们修心不要注重外表,也不要注重内心。不在外面,不在里面,那在哪里啊?那不就是在中间了吗?你看一个问题,不把它看成左,也不把它看成右,那你就中性地看问题了,人家吵架的双方都跟你讲对方不好,你不说这个好,也不说那个好,你站在中间了,这就叫中观。

因为不常见,才能断见,我们不经常去碰到那些烦恼的事情,我们经常不去接 触那些肮 脏的、琐碎的人间的红尘之事,那你才能有断见,这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人喜欢说,“他说什么了,你告诉我?”他就开始有见了。断见就是把自己的见闻所知全部断掉,没有了,你才能中性,你才能中观,看到东西说没有看到,那就叫断见。很多修得好的人,碰到人家说,“他说你什么什么。”“哦,我没有听说啊。”他就断掉他自己的愚见。

所以,在常见和断见中,就叫做中观。经常看见很多事情,根本不往心里去,似乎我什么都没有看见,一左一右,到了最后,你看见又没有看见,没看见又似看见,实际上很多人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你看见了吗?”“没有看见”,实际上他看见了。又有很多人说,“你看见了吗?”他看见了,却说没有看见,这不就是中观吗?

看见了,我认为没有看见,知道的事情,我不认为它是现实,而是虚幻的,所以,我才会有中见开始,用现代学佛人的话说,就是唯物辩证 法。

佛法讲的第二点很重要的是唯识,就是外面、外界、外尘,你身 体感觉到寒意的,对不对?你开门出去,一股凉风吹向你的身 体,那个时候,你的唯识就开始了,因为这是你的外表直接感受到你的心里的意识,那么这个意识就叫唯识,唯一的一个意识:我觉得真的是冷了。不是唯识的话,会不管人家说什么,他在意识当中是不会相信人家的话。

师父为什么要你们学这些东西?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要了解这些东西?实际上这就是学佛的经典,否则你度不了人的,你不知道 人家的意识当中在想着什么,你跟他讲得再多,拿本书,拿张光 盘给他看,他的意识还是他本来的意识,根本度不了他,所以你们必须了解这些意识。

内就是心,心有外心和内心两种,表面上讲起来,我的心怎么样、怎么样,实际上心分很多种啊,外心的感受就像这个心是指挥部,但是它又有很多指挥员一样,指挥员是谁啊?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他的心就是靠眼睛看到的,耳朵听见的,鼻子闻到的,舌 头感受到的,身 体感受到的,和意念所能理解的这些来让你这个心来动,它们就是你的心变化的根据和条件。为什么有的人心会变呢?

因为他听到人家讲得太多了,是不是耳朵听的啊?因为人家告诉他:你快点过来看看,就是这个事情。他眼睛一看,相信了,他转变了他的意识,所以他的心就开始转变了,他的意识开始转变了,所以就称为外心。

305 评论

罗夕夕1976

唯识宗主“万法唯识”,宇宙间的一切均为“识”所变现。在原始佛教那里,“识”由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身识构成。唯识学增设了“末那识”“阿赖耶识”展开为“八识”。阿赖耶识被看做为根本识,前七识均依第八识阿赖耶识才得以转起。唯识学借建立第八识来说明宇宙万有的来源、特性与变化规则的这种缘起论,学界称之为“阿赖耶缘起”。 所谓“种子”,“谓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本识是阿赖耶识的另一个译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种子是指贮存于阿赖耶识中的能够生起各各不同的事法潜在能力。现行则是指贮存于阿赖耶识中的种子现起为各各不同的境相与心识,因为这些境相与心识是众生能够觉知到的(现)、生灭不已的(行),所以称为现行。种子与现行之间的关系是因生果,果熏因的关系。种子在各种条件聚合时即缘生相应的现象,这是因生果;各种现象生起之后,又通过前七识将其自身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熏习到阿赖耶识中,令其中相应的种子的功能发生强弱、小账的变化。 种子生现行的结果,就产生了两类法,即有为法与无为法。有为法指有作为,有造作之法,即由因与缘和合而成的一切法。此类法共有四种: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心法指八识,心所法指相应于心法而起的意识现象,色法指有质碍的现象,相当于现代人所谓物质现象,包括眼耳鼻舌身五官(根)和色香味声触法六尘(认知对象),心不相应行法指与心色二法不相应的法,又称为“非色非心法”。无为法与有为法相对,指无有造作的法,即“不生不灭,无去无来,非彼非此,绝得绝失”之法。四类有为法加一类无为法即成五类,唯识宗称“五位”。三自性: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遍计所执自性:,遍计为‘周遍计度’,所执是指计度的对象,此性指不知因缘而生的诸法本性空寂的真相,而幻起主观的、虚妄的计度,以为其有自性,并妄执此自性而不舍。依他起自性:‘他’指因缘而言。一切有为法都是依因缘而现起的,因此不是具有自性的实法,诸法只有相而无性。圆成实性:圆为圆满,成为成就,实为真实,此性指尽虚空,遍法界,不生不灭的真如法性,也就是依他起的根本体性。 “唯识学”之义,一言以蔽之,即是“助道心理学”或“修道心理学”。兹释如下。近代由于科学昌盛,因此大众都十分崇尚科学。而于佛教中,亦有此风尚。其中以一些唯有识学家之见,更为显著。他们看到唯识学中诸多法相,及其脉络分明关系,觉得唯识学“很科学”而且唯识所研究的主题,亦都是“心理学”方面的,所以他们便把唯识学当作“佛教心理学”来研究。其实这是不正确的:1. 唯识学虽然“很科学”但它究非科学;因为佛法虽然可以“很科学”但佛法是超越科学的。同理,唯识学也非“佛教心理学”因为心理学是世学(世间的学问),所谈的是“世谛”,而唯识学则是“出世法”所参究的却是“出世谛”,出世之正理;故两者不可混同;更不可因唯识学与心理学在题材上有少许相似之处,就因此令佛教徒觉得自己“身价百倍”或赶上时髦,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因为若这样想,即是:“以世法为贵”以及“以世法来判别佛法的高下”--也就是这些观念的错误,而令某些佛学家以“科学”的标准,来重新为全体佛法作“判教”的工作,从而导人疑、谤种种佛法。2.若定要说唯识学是种“心理学”则须知它并非“普通心理学”,而是“助道心理学”或“修道心理学”这是一切学唯识的佛弟子,必须要知道的事。因为佛及菩萨慈悲开示唯识正理,都是为了帮助佛弟子修习菩提正道,不为别的,故是“助道心理学”;又,唯识学所处理的“心理问题”,都是修道者在修行过程中会碰到的种种现象、问题、或困难,以及如何去面对、排除等,因此它是“修道心理学”。故此“助道心理学”其内容、题材、及目标大大不同于处理世间凡夫心理的“普通心理学”。因此,“唯识学”可以说是一套专为佛法修行人设计的“修道心理学”,故不能把它当成一门“学术”来“研究”。那么“唯识学”的“唯识”二字,究竟是什么意义?“唯识”之意义为:一切万法皆是识的变现,皆是依识的‘自证分’(本体)所变现的‘见分’及‘相分’此外并无他物,故说“唯有识”易而言之,即华严经所说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华严经此语的一半,“唯心”的部分,即在“性宗”圣教中,广说开阐之;而此语的另一半,“唯识”的部分,则在“相宗”之圣教中,广说开阐之。故知,“性宗”的“唯心”与“相宗”的“唯识”,在真实的内涵上,实无差别,只是所对的根机不同,所施的方便有别,如是而已;是故当知,性相二宗并非敌对,而是相辅相成,如鸟之双翼。又,如“密中有显”,“禅中有净”、“净中有禅”,只是广略开合不同,主伴有异。例如若对相宗之机,而广说相宗之法,而略说性宗,乃至点到为止。 反之,若对性宗之机,则于经中广说性宗之法,略说相宗,乃至点到为止。至于显密的广略开合亦如是。如来如是说法之用意为:1. 令学者广种善根--以诸菩萨没有只学一法便得成佛者,皆是三大阿僧祗劫修无量福德资粮,广度众生,然后方得成佛。2. 令菩萨于法知所会通--诸法之性本通,众生以自心闭固凝滞,故于法滞碍不通:以心不通故,法亦不通,若其心通,法自然通达;如来欲令众生借着于法性之会通,而达“心通”之目的,故作是说。3. 为令诸菩萨速去法执,断除所知障、法障,故如来说法,“性中有相”,“相中有性”,悉令断除对法的偏执。再者,有些经典,所对之根机为圆熟之大机,于彼等经中,如来即为之开示性相融合之无上法教,例如:解深密经、楞伽经等皆是。其次,“唯识学”之意义,可再从“唯识”二字,及“五位百法”来研讨,便可更为详细:从“唯识”二字看:一切万法,唯识无境,以一切外境皆是诸识所变现的‘相分’,故诸尘境界、山河大地、有情无情,皆是此识所变现者,并无实体。行者作如是“唯心识观”,了达自心,不迷于境,于是从修断中,渐次断除烦恼、所知二障,而不受境转,心得解脱,证“唯识实性”(即‘圆成实性’),得大菩提。从五位百法看:1.从‘有为法’及‘无为法’看唯识百法,大类分析“一切法”为“有为法”及“无为法”,这两大类法即摄尽世间、出世间一切万法。世尊开示此法,为令诸佛子了有为、证无为,其宗旨则在出世的无上圣道,亦即圆成实性(见唯识三十论颂及成唯识论)。故知如来一切所说,皆是为了救济一切有情出于有为生死之苦轮,达于涅盘、菩提(此即所谓‘二转依’)的出世圣道。可叹当今末法,有人讲说如来法,却作颠倒说,令人贪着世间法,于有为有漏之福,种种营求,却自诩为“修行大乘”,或说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殊不知这是误解及曲解禅宗六祖大师之意。六祖是说:“不离世间觉”,并未说“不离世间迷”,此其一;又,“不离世间觉”之义为:不能离于对世间有情的悲心、菩提心,而能证得大觉;此是正义。因此祖师之意,并非教你继续贪爱,恋着世间,而能证得大觉。是故莫错用心。若错用心,错解佛经,一切所修,枉费辛勤。故知“正见”之善根在学佛上,极其重要:以正见故,能正思维,抉择正法;如是一切所修,功不唐捐。2.从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及心不相应行法来看这四位之法,总名为“有为法”,也就是说,这四位法即该摄一切有为法尽。如来如是开示,为令众生了“心”为本,其他一切有为诸法,若色若心等,皆是心体(心王)之作用与变现。如是了已,行者返求自心,不向外驰求,得达其本。3.从心所有法看①从遍行心所看--唯识学之义,为令行者了知心识的作用中,普遍一般的条件,共有五个:作意、触、受、想、思。②从别境心所看--唯识学之义,为令行者知修行中诸善法生起之相、状、及要件,共有五个:欲、胜解、念、定、慧。所以,修行人想要修行善法、或“断恶修善”,或“灭罪生善”,必须具备这五个条件,才能奏效。③从善心所、烦恼心所、及随烦恼心所看--这就显示了唯识学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令人“断恶修善”。而佛法中所谓“善”,不是世间法中之善、或有漏福报,而是能成就无漏圣道之究竟善法,共有十一个(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至于大家耳熟能详的‘学佛是为了断烦恼’的“烦恼”,到底是什么?“烦恼”依唯识百法,则分为二大类:根本烦恼及随烦恼。“根本烦恼”又称大烦恼,简称为烦恼,共有六个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随烦恼”共有二十个:忿、恨、覆、恼、嫉、悭、诳、害、骄、无惭、无愧、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读者大德您若仔细看一下这六大烦恼及二十个随烦恼的内容,便知为何唯识学是“修道心理学”之因;因为这些烦恼及随烦恼,只有对佛法的修行人(要证菩提的人)来讲,才是大病,才是恶,才是须断除;若是世间凡夫人及外道人,并不以此为当除之病;因此,狭义而言,唯识学上修断之事,乃至广义而言,一切佛法上的修断之事,所欲断之恶、烦恼、不善法,皆是以此六根本恶及二十随恶为代表。是故修学唯识法相,不但不会与他宗抵触,而只会令所修、所知更为充实、明晰、精当;易言之,即令行者更加清楚要‘修什么善、断什么恶’。故此三位心所有法(善、烦恼、随烦恼),即指出了一切唯识学的基本要干:修善断恶。换言之,唯识学的基本目的是什么?即是教人修善断恶,以断恶故,故能证真,通达趣入第六位的“无为法”,若通达无为法,即是三乘贤圣。④从色法及心不相应行法来看--唯识之义,为令行者了知:除心所有法外,尚有与心不相应的行蕴所摄之法,以及内外的十一种色法,以俾于修行时不迷于色、心等内外诸法。⑤从无为法看--此为令知唯识学最终之目的,不在名相言说,而是与一切如来所说法一样,在于“断惑证真”,达于无为之境。此乃唯识宗与一切佛法之共相。而且,由于唯识学是大乘法,故亦与其他大乘法一样,其最终之修证旨趣悉在于“六无为法”中的“真如无为”。此“真如无为”即是世亲菩萨的唯识三十论颂所说的“唯识实性”(唯识三十论颂曰:“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亦称“圆成实性”。因此唯识瑜伽行者所欲修证者,即是“大乘共法”的“真如无为”;然此如法却是不与其他四乘法共的:不但不与人乘、天乘、乃至不与声闻、缘觉乘共,更不与外道共。唯有大乘根人,方能正信解、修证、趣入。此亦是一切如来成佛的“密因”(大佛顶首楞严经),一切诸佛的“因地法行”、“净圆觉性”(大方广圆觉经)。是故当知, 无上释尊 与尊上 弥勒菩萨摩诃萨(未来佛)于唯识诸经论中开示之真如及唯识性,实与大乘诸经论中所开示之真如,无二无别,悉是最高、最上之法,以诸如来皆是“乘真如之道而来,故称如来”,诸正见佛弟子,皆应如是知。由以上从“唯识”及“五位百法”的分析,则更可了知“唯识学”实际的意义及旨趣,皆是为了修证无上菩提,亦为护持如是正义故,普令有情皆各得正信解故,以期一切有情,于如来正法悉得解行相应,共同护持正法,远离魔事,疾入无上菩提。

297 评论

上官雨霖

唯识新论:意向流管理学中的唯识学法则孙泽先    唯识学是大乘佛教的重要法门之一。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唯识学都与现代哲学和心理学具有最高的融合度。     西方一些学者认为,唯识学的基本法则与现代哲学中的现象学非常贴近,他们甚至把唯识学英译为 Buddhist Phenomenology (佛教的现象学)。     现象学的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埃德蒙德 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他的现象学是当下关注度最高的哲学流派。现象学的核心思想是“回到事物本身(Back to the things themselves )”。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会形成很多与之相关的概念和理论。随着认识的不断增长,概念和理论也在不断增多。这些层出不穷的概念和理论就如浓妆艳抹,往往会遮蔽本来面目。胡塞尔认为,认识事物不要从概念和理论入手,先把它们悬置起来(加括号、贴标签)、暂存不论,然后回到事物本身,并用纯粹直观的方法,直接观照(唯识学的现量)事物对我们的呈现,而不去猜测(唯识学的比量)这个现象背后的本质,这就是现象学方法。     “回到事物本身”的思路是对的,“纯粹直观”的主张也是对的。问题的关键是,从操作层面来讲,这种纯粹直观到底应该怎样进行,胡塞尔一直没有讲清楚。威廉 沙普(Wilhelm Schapp ,1884~1965)是胡塞尔的第一个现象学博士,他说:“在这里很难说现象学方法究竟是什么。也许可以说,它就在于在所有知识领域中都追踪先天综合命题。”     胡塞尔为什么没有讲清楚?从唯识学角度看,获得纯粹直观的能力,需要转识成智的功夫,这种功夫不是讲出来的,而是修出来的。换句话说,获得纯粹直观的能力,需要的是实修体验,而不是逻辑推理。正是因为胡塞尔忽略了实修体验的重要作用,尽管他一再声称“始终进行纯粹直观的把握,永不进行源自概念的构造”,然而实际上,他所构造的概念已经形成一部专业词典。     胡塞尔创立现象学的初衷来自他的老师——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弗朗茨 布伦塔诺(Franz Brentano。1838~1917)。胡塞尔在维也纳大学读书时选修过布伦塔诺的很多哲学课程,深深被布伦塔诺的“内知觉(Inner Perception)”、“意向性(Intentional)”、“自明性(Self-evident)”等学术思想所折服,成为他日后学术发展的根基。但是胡塞尔从布伦塔诺那里只继承了“文字般若”,却忽略了“观照般若”,没有继承到布伦塔诺的实修本领。     布伦塔诺特别重视实修,他从16岁起就接受天主教的正规培训,26岁那年在符兹堡被任命神甫,同年在符兹堡大学获得哲学教职。1867年元旦前布伦塔诺在给第子施图姆福(Carl Stumpf,1848~1936)的信中写道:“对我来说,人不修炼就如行尸走肉。一个对修炼既不运用也不实践的哲学家徒有虚名:他不是哲学家,而只是科学工匠,是庸人中的庸人。看在上苍的份儿上,不要让任何东西动摇你每天抽点儿时间用于修炼的决心。人对心中的天启怀有任何不忠,都会酿成苦果。或如盛开的生命之花半途凋零。要是我能确切告诉你这种不可估量的损失到底有多大就好了。然而我无法估量。我唯一能告诉你的真话就是:我宁愿放弃事业,宁愿放弃生命,也绝不放弃修炼。”这里所说的修炼,英文是 Contemplation,它的本义是“在静默中安享与神(God)同在的时光”。     由此可见,用汉语的习惯来说,布伦塔诺不仅是一位见地超群的心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注重实修的高僧大德。正因为如此,在西方现代心理学流派当中,能够接近唯识学高度、且能与之无缝对接者别无选择,只有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Act Psychology)。     胡塞尔的学术见地没能达到布伦塔诺的高度,原因不在于个人,而在于欧洲哲学的大环境。胡塞尔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是当时可以经常出入布伦塔诺私宅的几个学生之一。但是欧洲一直秉持理性至上,逻辑当先,思辨业已成风,科学主义盛行。胡塞尔的思维没有完全摆脱理性囚笼(所知障),他致力于用语言去诠释语言所不能企及的境地,就像用自己的手提着自己的头发以期离地升空一样。     布伦塔诺的另一个学生是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学医的时候,选修过布伦塔诺的哲学课程。布伦塔诺曾介绍他参与英国哲学的部分翻译工作。弗洛伊德毕业以后,在临床心理学实践中天才地证实了无意识(Unconsciousness)的存在以及它对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影响,创立了临床心理学的精神分析学派。这是临床心理学首次触碰到唯识学的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范畴。然而弗洛伊德同样不能完全摆脱理性囚笼,他声称自己是一个坚定的理性主义者,坚持用分析思辨的方法作为深入无意识的唯一途径,而忽略了更有效的途径——体验。这种在心理疗愈之中只关注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而忽略精神合一(Psycho-oneness)的倾向,将成为深层心理学疗法发展的一个瓶颈。     意向流管理学(Management of the Intentional Stream)是把意动心理学与唯识学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意向流(The Intentional stream)这个概念来自布伦塔诺的学术思想。     意向流是意向性内存在(Intentional Inexistence)的流动,是心理本体,也是八识心王和五十一心所的统一体。     意向流中包含着个人、家族、民族乃至更多的三际信息(既有弗洛伊德的个人无意识,也有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相当于第八识阿赖耶识当中所藏的种子。     意向流有十二个特性:     (01)指向性(Directivity)     (02)流动性(Mobility)     (03)连续性(Continuity)     (04)超速性(Superluminality)     (05)感应性(Interactivity)     (06)建构性(Constructivity)     (07)可控性(Controllability)     (08)主观性(Subjectivity)     (09)非想性(Unobservability)     (10)直解性(Direct knowing)     (11)自明性(Self-evident)     (12)统一性(Intergrality)     这里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布伦塔诺对于内知觉的自明性与真理性的阐述。他认为,内知觉是把握心理现象的唯一知觉,自明性是内知觉的根本特性。布伦塔诺告诉我们,内知觉这种认知能力具有三个特性:直接性,不谬性和自明性。直接性就是当下便知、无须推理;不谬性就是所知真实、毫无差错;自明性就是自知自明、无须论证。他还进一步指出:“内知觉的真理性根本不能以任何方式被证明。然而它具有远胜于证明的东西:它是直接明证的。如果有人依靠一种怀疑论来攻击这种认识的最终基础,他将无法找到建构知识大厦的其它基础。”(布伦塔诺:《从经验立场出发的心理学》)     布伦塔诺的学术思想为我们理解唯识学法则提供了心理学助力。他的认知高度是很多同时期的学者望尘莫及的。曲高则和寡,他的学术思想很难为当时理性至上的欧洲同行们所接受,因此他的代表著作《从经验立场出发的心理学》德文版自1874年发表之后,直到1973年才有了英文译本,而中文译本的出现则是2017年的事情。     包括唯识学在内的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与布伦塔诺的心理学思想具有密切的相应性,是意动心理学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良田沃土。中国心理学的发展要想实现弯道超车,必须充分关注布伦塔诺的心理学思想高度,同时也必须充分关注唯识学中的心理学资源。     应当注意的是,很多心理学家都曾注意到意识的流动性。     威廉 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就曾提出“思想流(The stream of thought)”的概念(我国译作“意识流”),并指出其中的五个特征。不过这个概念只涵盖了前五识的感觉和第六识意识的知觉,没有涉及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八识阿赖耶识的直觉和本觉。     胡塞尔也注意到了意向活动的流动性,他常常提起意向活动中的“赫拉克利特河流”,但他没有总结出其中的实用性规律和技术。     米哈里 契克森米哈赖 (Mihaly Csikszentmihalyi,1936~)提出了心流(Flow)的概念。而心流实际上指的是一种心身状态,与人本心理学的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大同小异。     我们的意向流则全面总结了意识活动的规律,既包括了前五识的感觉(感应性)和第六识意识的知觉(建构性),同时也包括了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八识阿赖耶识的直觉和本觉(直解性和自明性)。     布伦塔诺还揭示了意向流运行的基本规律:表象——判断——情欲。     这就是说,意向流的运行总是从表象开始(Presentation),随即引发判断(Judgement),接着产生情欲(Emotion),同时生成新的表象,如此周而复始,往复无端。这是造成机体熵值增加、内在秩序(Inner Peace)降低的根本原因。     从唯识学角度看,在这个“表象(现量)——判断(比量)——情欲(量果)”的过程中,种子变现行,现行熏种子,起惑造业,无止无休。     如果要想改变上述状态,就必须对意向流进行管理,管理意向流的过程就是转识成智的过程。     意向流的管理共有五项:表象管理,判断管理,情欲管理,智慧管理和信念管理。从心理学角度讲,这五项管理的目的在于实现人格的重建与完善。从唯识学角度讲,这五项管理则是转识成智的五项重要措施。     对于唯识学的实修法则,《坛经》有一个简捷的指示: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这是因为,前五识属于现量,而第八识阿赖耶识细微难知,所以转识成智必须从第六识意识和第七识末那识入手。     第六识意识是八识中最为活跃的识,三性三量三境皆通,五十一心所俱全。它的主要功能是了别,就是分析判断。在意向流运行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表象——判断——情欲”这个链条中,关键在于“判断”,中止了判断,则表象无扰、情欲不生。这就是意向流管理学的判断管理。     第七识末那识的主要功能是执我,执着于我的认知、我的情感、我的意志。即《八识规矩颂》中所说的“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对末那识的管理,要在“情”上下功夫,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实现情感的重建,用正能量的情感取代负能量的情感。这是意向流的情欲管理。     意向流的五项管理,完全符合世尊的初心本义。在《长阿含经》卷一中,有三句话非常重要,可称之为成佛三法:入于涅槃,断诸结使,消灭戏论。     入于涅槃:中止判断,不生杂念,于事无心,于心无事,属于判断管理。判断管理在佛学归于“涅槃”的范畴。“涅槃”在古印度语言中的初始含义是把灯吹熄(灯焰涅槃),佛教常把人的生命活动比做一盏油灯,用光时点着,不用光时吹熄,才能让这盏灯用得更加长久。     断诸结使:要与“九结十使”做一个了断。九结:1.爱结,2.恚结,3.慢结,4.痴结,5.疑结,6.见结,7.取结,8.悭结,9.嫉结。十使:1.贪使、2.瞋使、3.痴使、4.慢使、5.疑使、6.身见使、7.边见使、8.邪见使、9.见取见使、10.戒禁取见使。“结使”是负能量情感的代名词,用正能量的情感取代负能量的情感,属于情欲管理。     消灭戏论:语言文字本来是用来承载佛法的,但在一定情况下,这些语言文字却成为佛法实修的障碍。一切障碍佛法实修的语言文字都属于戏论,都在消灭之列。这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道理。认识并实践这样道理需要的是智慧。     在汉语语境中,虽然智慧二字都是洞察能力,但智与慧大不相同。     “智”,上“知”下“日”,表示这种洞察能力的增长,有赖于日复一日的学习。这是老子所说的“为学日益”,相应于文字般若。     “慧”,上“彗”下“心”,表示这种洞察能力的增长,有赖于不断地对心进行打扫(“彗”就是笤帚),扫除心上的灰尘(烦恼障与所知障)。这是老子所说的“为道日损”,相应于观照般若。        由此可知,只有文字般若而无观照般若,就不可能达到实相般若。佛法实修必须成就智慧双全。这属于智慧管理,其中也包括了表象管理。     至于信念管理,则是一切法门的根基,因为无信则无愿,无愿则无行,无行则无功。所以《华严经》才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布伦塔诺曾说:“我们心理生活的总体作为一个复合体通常构成了一个真正的统一体。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意识统一体的事实,这种统一体一般被看作心理学研究最为重要的目标。”(布伦塔诺:《从经验立场出发的心理学》)     我们在理解八识的时候,一定要建立起八识统一体的观念。在意向流运行中,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和第八识实际上处于协调一致的状态,一念起时八识俱动,现行种子相续相生;只不过显者易知、隐者难觉而已。     当我们把八识看作是一个统一体时,唯识学的“四分说”更容易被理解。八识作为一个统一体,它和“四分”的关系是这样:与前五识相应的是“相分”,与第六识意识相应的是“外见分”,与第七识末那识相应的是“内见分”,与第八识阿赖耶识相应的“自证分”。至于“证自证分”,须待第八识阿赖耶识由染转净,成为无垢识之际才形成相应关系。旧说中把由染转净的无垢识称作“阿摩罗识”,从汉语语境来讲似有不妥,因为到了那个境地,“识”不再是“识”,已经转成了“智”,所以应该叫做“佛性”更为精准。     融合是文化与文明发展中的必然趋势。意向流管理学是古代的唯识学与现代的意动心理学相互融合的结果。意动心理学为唯识学带来了新的面貌,唯识学为意动心理学注入了新的生机。意向流管理学用现代人文科学心理学语言诠释了唯识学的精髓,做到了“无一字像唯识,无一处不唯识”,为发掘唯识学的心理学资源提供方便,并为丰富本土心理疗法铺设新的路径。

190 评论

相关问答

  • 如何概述毕业论文

    复试概述毕业论文,你可以简要介绍以下几个方面:1、论文的目的和意义。2、论文用到了什么科学方法或技术手段。3、论文具体做了哪些研究内容也就是工作量。4、论文解决

    雨林之声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国论文学者网

    最大的启示就是;那末,如何打造有销售力的品牌文化呢? . 的个人平台,“马屁文化”10分盛行,或许,这是中国企业文化的悲痛;报纸是企业文化的 . 小学教育、专业

    北京大妞轩儿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毕业论文概述描述

    每年毕业季时,各高校的毕业生都需要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后才能顺利毕业.毕业论文是每一个毕业生都避免不了需要完成的,这是高校考察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

    密果儿Fiona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唯论文唯学历素材

    科技对于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下面是一些关于科技的作文素材,快来积累吧! 1.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

    会发光的欧巴i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专科毕业论文概述

    随着化学、物理学、生物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兴起,大大促进了药学的发展。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现代生物科学与传统中

    幻影墨斗鱼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