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中的神话
运用 毕业 生优秀论文汇总表分析,探索一条提高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和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水平的路径,为提高高校实践教学水平而努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优秀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优秀毕业论文 范文 一:与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文指导的相关毕业论文
摘 要目的:研讨提高护理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 措施 . 方法 :通过对本校近几年来对护理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中关于选题,指导手段,答辨评价体系的 总结 ,探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结果: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度,合理的选题,优化指导模式能较大程度提高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结论:提高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的综合举措,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临床护理实践人才,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 键 词毕业论文本科护生选题论文答辩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ThinkingofNursingProfessionalUndergraduateThesisGuidance
WEIYoulong,ZHANGLirong
(MedicalandNursingSchool,Chengdu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106)
AbstractPurpose::Throughthesummaryofschoolinrecentyearsonthenursingprofessionthesisguidanceontopics,guidancetools,:Toimprovestudents'degreeofemphasisonthethesis,reasonabletopic,greaterdegreeofoptimizationguidancemo
:Toimprovenursingqualityundergraduatethesisintegratedinitiativesplaysanactiveroleforcultivatinghighqualityclinicalnursingpracticetalents,andimprovethelevelofcareandprofessional.
Keywordsundergraduatethesis;undergraduatenursingstudents;topic;thesis
1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是完成毕业论文的基础
本科新生进入学校后就应让学生明确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在大学学习阶段最重要的一门课程,是授予学位的必要条件,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用往届因毕业论文不合格而未拿到学位的例子,打消学生侥幸过关的心理,端正态度.同时指导教师在指导环节也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待这项教学任务,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我校护理学本科学生有一年的实习期,在学生进入实习前的一学期成立本科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组织毕业论文写作讲座,确定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名单.召开开题 报告 会,再次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及完成每一环节的时间安排.
2合理的选题是完成毕业论文的关键
选题是毕业论文的起点,合理的选题更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毕业论文的选题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要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专业特色,选题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选题应大小适宜,题目新颖.
从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获取选题的灵感.虽然毕业论文一般在最后一年进行,但是学生在校专业课的学习中就应有所准备.专业课教师在授课时,应提出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一些前沿知识及在护理学领域中对一些问题的不同观点,而这些知识、观点、问题都可能引起某些学生的高度关注,甚至成为他以后毕业论文的选题.
从大学生创新实验中进行总结归纳得到选题.我校每年进行的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我校开展以实验为主要手段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的科技创新实验活动,为我校“质量工程”建设中一项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其实施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创新思维 ,锻炼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学生积极申请参与项目过程中,可以找到适合学生自己的毕业论文的选题.
从临床实习中发现问题上,提出论点.护理专业实习教学作为理论联系实践的过渡时期,是培养合格的护理人员必经的途径,我校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有一年完整的系统的综合医院的实习时间.学生在不同科室的实习中所接触到的新观念、新技术及发现的一些新问题等,学生可以把自已最感兴趣的方面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
从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分出一些子项目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这是一个较好的方式,最好是参与科研项目的同学,但能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本科层次学生毕竟有限.
查阅文献,从中获取选题方向.阅读大量中英文综述、论文,先粗读,从中选取对论文选题及写作有参考价值的 文章 ;再进行精读,从中提取有意义的内容.有疑惑或困难时要向指导教师多请教;同学之间要多联系、探讨,获得同学的协助、支持.
3优化指导模式是完成毕业论文的重要手段
建立毕业论文辅导的群,便于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学生书写毕业论文主要是在实习期间,与指导教师当面交流的机会较少,建立毕业论文的专用群,可以及时将学校对毕业论文的通知和要求传到群共享中,并能与学生及时沟通,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同学也可以将论文书写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群里进行讨论.标准化毕业论文格式,我们学校是一所综合性的院校,作为医学及护理学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故此学院在大学论文格式的基础上作了一些修订,制定出更加适合护理学科的论文格式,让学生严格按照格式书写.
重视统计软件的学习及辅导,从最近几年护理学生在论文选题上看,有很大一部分是调查报告,这必然会涉及较多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故此应加强护理学生在校期间对统计学及统计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
建立毕业论文数据库及优秀毕业论文展区,学生可以对历届优秀毕业论文进行学习、借鉴,推陈出新.
严格限定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才能保证论文的质量,一般学校都将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计为教学工作量,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更多的工作量会导致辅导的学生过多.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辅导学生过多必然导致论文质量的下降.故此学校应根据教师的职称,平时的教学工作量及其指导的往届学生论文的质量等方面综合考虑,合理地安排其指导学生人数.
评阅老师严格把关,将学院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进行分组,同组指导教师之间可以对其指导的论文进行交叉审阅,相互提出参考意见.并让 经验 丰富的指导教师同时担当该组的评阅教师,对开题报告及论文进行评阅把关,以保证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
重视英文摘 要的书写,毕业论文都要求学生书写相应的英文摘 要,有些英文底子较差的学生在英文摘 要的书写时常用些翻译软件,造成英文摘 要错误极多.指导教师要对此严格把关,不合格者不允许参与论文答辩,这样也可以促进学生平时加强对英文的学习.
重视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严控质量关.毕业论文答辩分组进行,指导教师与其指导的学生应分配在不同的答辩组,完善答辩评分标准.学生毕业论文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指导教师评分,二是评阅教师评分,三是答辩成绩,三个成绩分别占不同的比例,最后计算出总评成绩.对不合格论文进行整改,整改后进行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不合格者缓授或不授予学位.对优秀论文获得的学生及指导教师进行相应表彰,并推荐一些优秀论文发表,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总之,学校、教师及学生对毕业论文高度重视,严格把握本科护生对论文的选题,并应用科学的指导方法,规范答辩模式,合理评价标准,行之有效的奖罚制度,才能保证本科护生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提高护生素质.
*通讯作者:张莉蓉
参考文献
[1]陈振斌,张建珍.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情况调查与思考[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2]杨雷,齐静.医学护理专业毕业论文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卫生职业 教育 ,2011(22):8-9.
[3]丁艳芳,齐涛.谈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4(1):12-14.
[4]钟卫东.加强毕业论文过程的指导,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J].高等教育,2011.
优秀毕业论文范文二:与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毕业文(设计)质量的与实践相关毕业论文
本文是一篇环境工程论文范文,环境工程类有关毕业论文范文,关于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毕业文(设计)质量的与实践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环境工程及毕业论文及医学院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环境工程相关开题 报告范文 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基于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为前提,通过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及本专业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应从毕业论文选题、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解决毕业论文与求职 考研 的冲突、严格加强指导过程管理等方面入手,解决目前毕业论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环境工程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毕业论文是整个本科教育中最后一个环节,约占本科教学内容的1/8,作为架构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际工作岗位的桥梁,是对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次综合性全面考核.通过毕业论文的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大学四年所学的所有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泰山医学院是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其环境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学生主要在环境管理与咨询、环保公司、化工企业、疾控中心等单位从事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环境监测与评价及技术研发等工作.通过对近三年来环境工程本科毕业论文的统计分析,发现在毕业设计题目、内容、写作质量、工作量和难易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正是基于这种情况的考量,环境工程专业对于毕业论文的培养模式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并的实践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重视毕业论文选题
选题是毕业论文工作的龙头,选题质量是毕业论文质量的起点和关键.题目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的质量.通过对近三年来毕业设计题目的统计分析,发现有约20%左右的论文题目存在雷同,论文内容缺乏创新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近几年环境工程专业人数较多,承担毕业论文指导任务的主要为环境工程教研室的教师,每个教师要指导4~8个毕业生,由于指导教师的精力有限,部分教师缺乏科研工作经历,造成多个学生做同一个题目,不同学生之间仅在实验地点、实验材料或监测项目等方面做稍微变化,缺乏创新性和对某个题目的深入研究,造成最后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时存在雷同.另外,由于师资的限制,选题更新较慢,难以体现创新性内涵.
在发现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选题上尝试师生共同完成毕业论文题目的申报,因材施教.我们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与课程平行的进行实验室开放,引导学生进行一些专业相关课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训练,并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查阅一些专业文献,撰写综述,扩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过开放实验的训练,使学生对本专业的一些问题有了深入的理解和体会,并能够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见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一个学期的开放实验指也会密切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老师能够了解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能力水平及各自的优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在选题方式上,改变指导教师单方面指定题目的做法,鼓励学生根据参加开放实验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一部分学生会自主提出感兴趣的题目,以导师把关的方式,师生互动来选题,尽可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能力.
二、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由于教研室师资有限,年轻教师多,职称结构不尽合理,经常出现一名讲师要指导多名本科毕业生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求学生一人一题,题目不能重复,从师资配备的角度考虑具有一定的难度.毕业论文的内容和大同小异的现象仍较为普遍,创新性内涵的体现几乎流于形式.
为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我们在校内和校外两个层面上筛选高水平的优质师资作为指导教师.一方面,鼓励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到考取学校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毕业论文工作,既可以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又可以为今后的研究生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学院为找工作的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利用实习单位的高水平师资和实验条件来完成毕业论文.在校内,我们整合化工学院的其他一些优秀师资力量,聘请基础教研室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的教师作为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使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在选题范围、指导教师职称、学历及论文质量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解决毕业论文与求职考研的冲突
经过多年指导毕业论文的实践,我们发现,现在学生就业和考研压力非常大是导致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由于目前学生的就业的压力较大,班级里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考研,在第七学期都全力以赴准备考研,在第八学期的3~4月份又是考研复试的主要时间,很多上线的学生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准备 面试 上,等到面试结束,真正开始进行毕业论文的实验已经为时过晚.由于考研对时间的占用导致学生将原本重要的毕业论文工作放在从属地位.因此不但毕业论文的质量会下降,没有经过毕业论文这个阶段的训练,学生的求职、考研面试也收到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尝试将毕业论文工作提前,一般到第七学期初甚至第六学期开始让学生选题,并开始毕业论文的部分工作,如:文献检索,撰写综述等.在这方面也主要得益于开放实验项目的开展,如一部分在第五学期参加过环境微生物开放实验的同学在结束了一学期的综合实验后,对微生物治理环境污染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第六学期继续进实验室作实验,经过一年多的试验收获很大,所以到第七学期个别优秀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总结实验结果撰写科研论文并发表.
四、提高毕业论文写作质量,重视毕业论文答辩
答辩是整个毕业论文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确定毕业论文总成绩的重要考评依据.针对以往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如幻灯片字数多、字体小、颜色搭配不合理,答辩内容不熟悉,图标绘制不规范等,要求指导教师对本小组的学生进行预答辩,减少答辩时的常规错误.对于答辩过程中评委提出的相关问题,指导教师督促学生认证整改,提高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宇,张云.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6):11-13.
\[2\]陈云嫩,梁礼明.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与就业双赢之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0,2(3):135-137.
\[3\]张烈平.普通高校信息类专业毕业实习(设计)改革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6,(4):90-92.
\[4\]张庆乐,董建,王虹,郑超.环境工程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21(5):66-68.
侯总大大
田军仓(博士生导师,教授)学习简历1982年7月本科和1988年6月硕士研究生均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农田水利工程专业,分别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8年6月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利学院农田水利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工作简历1982年7月分配到宁夏农学院水利系任教,1988年晋升讲师,1994年晋升副教授,1999年破格晋升教授。1995年任副系主任,1999年任系主任。2002年2月任宁夏大学农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副厅级),2003年5月兼任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院长,2004年5月任宁夏大学副校级调研员。现任宁夏大学副校级调研员, 兼任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院长,宁夏自治区政协委员。 科研成果长期从事节水灌溉理论和技术、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水资源工程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863”计划、“973”前期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课题19项。主持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名次1)和自治区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项(个人),实现宁夏大学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和20万港元奖金(个人),实现宁夏自治区自该奖设立14年以来零的突破。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名次1)、二等奖5项(3项名次1,1项名次2,1项名次3)、三等奖3项(1项名次1,1项名次2,1项名次4),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2项。获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农田水利与小水电》一等奖、宁夏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三等奖等9项。在技术推广方面,增收节支亿多元。 科研支撑了教学和人才培养,作为学科带头人,申报成功水利水电工程学科博士点,实现宁夏理工科博士点零的突破。多次参与自治区重点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研究论证咨询工作。多次参加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学位点评审工作。教学工作及成果教学工作:本科生课程《灌溉排水工程学》,《水利管理》,《灌排工程系统分析》,;硕士研究生课程《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博士研究生课程《水利专家系统》,《节水灌溉新技术》。指导学生:指导硕士研究生44名,指导博士研究生7名,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158人。教学成果: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名次1)、三等奖1项(名次1);主编和参编教材3部。学术兼职任全国水利水电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水利教育协会理事,全国水利高等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全国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部与财政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评审专家;宁夏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宁夏水利学会副理事长,宁夏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宁夏博士协会常务理事;宁夏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宁夏大学科协副主席;全国《防渗技术》杂志编委,《宁夏工程技术》期刊编委。荣誉奖:15项(1)1999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2000年, 人事部等7部委授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3)2009年获国家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4)2002年,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2000年,受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6)1998年,宁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授予在宁夏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荣誉证书、荣誉奖章和荣誉卡;(7)2006年,被宁夏党委宣传部、宁夏日报评为宁夏首届十大新闻人物; (8)2007年和2011年,被确定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9)2007年获宁夏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0)2008年获宁夏50年影响力人物;(11)2009年获100位为宁夏建设做出突出贡献英雄模范人物;(12)2010年获科研贡献一等奖;(13)2003年,宁夏大学校长特别奖励计划奖励;(14)2006年,被评为宁夏大学2005年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15)2005年,被评为宁夏大学优秀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6)2010年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7)2011年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教学成果奖:4项(1)2009年11月,宁夏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奖名次一; (2)2001年5月,水利工程企业经营管理学研究与实践,宁夏自治区教学成果三等奖,获奖名次一; (3)2005年2月,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宁夏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名次二; (4)2005年2月,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宁夏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获奖名次二; 科研成果奖:12项(1)2007年2月, 国务院授予《宁夏干旱地区节水灌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名次一; (2)2006年11月, 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授予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及20万港元奖金,个人; (3)2008年12月, 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授予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特等奖,个人;(4)2005年5月,《宁夏引黄灌区水稻节水灌溉优化配水技术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名次一; (5)2005年5月,《温室蔬菜滴灌技术研究与示范》,宁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名次一; (6)2002年,《微灌用高含沙水净化技术研究》,宁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名次一; (7)1998年,《宁夏扬黄灌区节水灌溉优化配水技术研究》,宁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名次一; (8)1999年,《宁夏干旱地区渠沟田全防渗灌水技术研究》,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名次一; (9)2007年,《旱作高效节水补灌系列设备及技术示范》,宁夏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名次二; (10)1998年,《彭阳县白岔生态农业经济模式研究》,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名次三; (11)1996年,《盐池, , 县农牧交错区优化生态农业体系的组建及先进实用技术试验示范》,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名次四; (12)2001年,《宁夏扶贫扬黄(红寺堡)灌区开发技术咨询研究》,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名次二. 优秀学术论文奖:省级,7项(1),宁夏干旱地区管灌与膜上灌相结合的灌水技术试验研究,《农田水利与小水电》核心期刊1994年优秀论文,一等奖,名次一; (2),高含沙水微灌非全流过滤方法及装置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二等奖,名次一; (3),膜上灌玉米水肥耦合模型及其最佳组合方案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名次一; (4),宁夏干旱地区管灌与膜上灌相结合的灌溉系统试验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名次一; (5),关于制定宁夏节水型社会发展纲要和建设节水型社会试点的建议,政协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优秀提案,名次一; (6),宁夏灌区不同水肥处理对膜上灌玉米性状影响的模糊评判,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名次二; (7),缓释肥料在宁夏引黄灌区膜上灌玉米中的应用,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二等奖,名次二。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10篇(1)2002-2005年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精细地面灌溉技术研究》,编号:2002AA2E4041,经费20万元;(2)2002-200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土壤次生盐渍化过程的机理研究和模型预报》,编号:50376015,经费30万元;(3)2008-2010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宁夏干旱区膜下滴灌压砂瓜非充分水肥耦合效应及模型研究》,编号:50769007,经费21万元;(4)2007-2008年承担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科研基金项目,《宁夏干旱区硒砂瓜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研究》,编号:20060749001,经费6万元;(5)2007-2010年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压砂地西甜瓜水肥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其专用设备研发与示范》,编号:2007BAQ0005501,经费426万元;(6)2010-2012年承担中以国际合作项目,《干旱地区节水技术引进及水肥高效利用研究与示范》,经费25万元;(7)2006-2008年承担宁夏自治区“十一五”科技重大攻关课题,《宁夏水资源配置与节水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经费51万元;(8)2003-2005年承担宁夏自治区“十一五”科技重大攻关课题,《宁夏引黄灌区节水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经费60万元;(9)2009-2010年承担宁夏宁西供水有限公司委托项目,《北干渠供水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研究》,经费33万元;(10)2006-2008年承担宁夏自治区农科院委托项目,《中部干旱带硒砂瓜节水灌溉技术开发与示范》,经费万元;学术论文:67篇(1)田军仓(3/5),《系统分析方法在小流域治理规划中的应用——宁夏海原县韩庄河小流域林、牧、农土地利用优化比例探求》,《宁夏农学院学报》,1984,(1);(2)田军仓(1T/1),《灌溉为主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研究》,《西北水利科技(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1988,(4);(3)田军仓(1T/1),《建设“三三制”水土保持型高效生态农业是发展宁南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黄河农业的正确方向》,《宁夏农学院学报》,1991,(3);(4)田军仓(1T/1),《农业灌溉管理及早企业化,是振兴宁夏黄河农业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宁夏农学院学报》,1991, (3);(5)田军仓(4/5),《春小麦节水灌溉制度田间试验研究初报》,《宁夏农学院学报》,1992,(3);(6)田军仓(1/2),《宁夏纯井灌区与扬水灌区推广管灌技术的思考》,《宁夏农学院学报》,1993, (4);(7)田军仓(1T/1),《宁夏干旱地区管灌与膜上灌相结合的灌溉系统试验研究》,《第三次全国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研讨会论文选集》,1993,8;(8)田军仓(3/4),《宁夏盐池县缓坡丘陵区草地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水土保持研究》,1994,1(1);(9)田军仓(1T/1),《宁夏干旱地区管灌与膜上灌相结合的灌水技术试验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4,(4);(10)田军仓(1/2),《Study on Guarantee System of Water Resources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Arid Region》,《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ainwater Catchment》,April 21-25,1997;(11)田军仓(1T/1),《苜蓿水肥耦合模型及其优化组合方案研究》,《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7,30(2);(12)田军仓(1T/1),《高含沙水微灌非全流过滤方法及装置研究》,《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7,30 (5);(13)田军仓(1T/1),《宁夏中部干旱地区发展持续农业的水资源保障体系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7(增刊);(14)田军仓(1T/1),《干旱多风地区春小麦喷灌试验及其阈值分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8,(4);(15)田军仓(1T/1),《扬黄(红寺堡)灌区节水灌溉模式及其经济评价》,《节水灌溉》,1998,(3);(16)田军仓(1T/1),《干旱地区渠沟田全防渗节水技术研究及展望》,《节水灌溉》,1998,(2);(17)田军仓(1T/1),《光温室冬春茬番茄新法整枝试验》,《北方园艺》,1998,(5);(18)田军仓(2T/2),《绿风95在日光温室番茄上的应用》,《宁夏农林科技》,1998,(3);(19)田军仓(3/3),《日光温室滴灌辣椒水肥耦合效应研究》,《宁夏农学院学报》,2000,21(3);(20)田军仓(1T/1),《开发生态农业—地衣产业的思考》,《宁夏农学院学报》,2000,21(3);(21)田军仓(2T/2),《微灌用高含沙水处理技术研究综述》,《宁夏农学院学报》,2001,22(2);(22)田军仓(2/3),《控灌条件下水稻品种优选试验研究》,《农业水土工程科学论文集》,2001;(23)田军仓(1T/2),《精准灌溉的探讨》,《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23(2);(24)田军仓(2T/2),《宁夏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试验研究》,《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23(2);(25)田军仓(1T/1),《柔性非全流过滤方法及其装置效果的试验研究》,《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23(3);(26)田军仓(1T/2),《精细地面灌溉技术的研究进展》,《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23(3);(27)田军仓(1T/2),《宁夏三类温室与其小气候关系的试验研究》,《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23(3);(28)田军仓(2T/2),《GIS在精准灌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23(3);(29)田军仓(2T/2),《水稻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灌溉排水》,2002增刊;(30)田军仓(2T/2),《膜上灌技术的研究进展》,《宁夏农学院学报》,2003,24(04):96-100;(31)田军仓(3/3),《从灌区的粮食生产看宁夏的粮食安全》,《宁夏农林科技》,2004,(6);(32)田军仓(1/3),《膜上灌玉米水肥耦合模型及其最佳组合方案研究》,《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10,35(5-6):396-398;(33)田军仓(2T/3),《宁夏引黄灌区单种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节水灌溉》,2004,(04):03-06;(34)田军仓(2T/3),《宁夏引黄灌区发展节水农业的途径及潜力分析》,《宁夏农林科技》,2004,(02):35-38;(35)田军仓(2T/2),《温室蔬菜滴灌管堵塞防治试验研究》,《宁夏农学院学报》,2004,25(02):32-34;(36)田军仓(1T/2),《盐碱地水稻生理及水稻田氮素流失研究》,《宁夏农学院学报》,2004,25(03):38-41;(37)田军仓(2T/2),《膜上灌入渗规律及水流运动特性试验研究》,《宁夏工程技术》,2005,4(04):351-353;(38)田军仓(2T/4),《宁夏灌区不同水肥处理对膜上灌玉米性状影响的模糊评判》,《灌溉排水学报》,2005,24(4):29-32;(39)田军仓(2T/2),《土壤水-热-盐运移规律的研究现状》,《宁夏工程技术》,2005,4(02):113-115;(40)田军仓(1T/4),《温室番茄滴灌节水节肥与垄沟宽度最优配方试验研究》,《农业科学研究》,2005,26(02):40-42;(41)田军仓(2T/4),《银北灌区春小麦节水灌溉制度试验研究》,《灌溉排水学报》,2005,24(5):29-31;(42)田军仓(2T/3),《宁夏引黄灌区“精准灌溉”初谈》,《宁夏水利》,2005,(2);(43)田军仓(3T/4),《水稻田中氮肥损失研究进展》,《农业工程学报》,2005,21(6);(44)田军仓(2T/3),《缓释肥料在膜上灌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农业科学研究》,2006,27(02):58-61;(45)田军仓(2T/3),《膜上灌玉米节水灌溉参数与氮磷比最优配比的研究》,《宁夏工程技术》,2006,5(02):148-152;(46)田军仓(2T/3),《银北灌区油葵节水灌溉制度研究》,《甘肃农业科技》,2006,(03):11-13;(47)田军仓(2T/3),《引黄灌区激光控制平地技术的应用及效果》,《节水灌溉》,2006,(06):35-38;(48)田军仓(2T/3),《激光控制平地技术的研究进展》,《宁夏工程技术》,2007,6(02):122-126;(49)田军仓(2T/4),《土壤中水、热、盐耦合运移机理与模型的研究进展》,《节水灌溉》,2007,(03):22-25;(50)田军仓(1T/2),《西北干旱地区压砂瓜产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5;(51)田军仓(2T/2),《新型缓释肥料在膜上灌技术中的应用》,《宁夏工程技术》,2007,6(01):50-53;(52)田军仓(2T/3),《玉米膜上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热运动规律的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7,23(12):85-89;(53)田军仓(2T/4),《玉米水平畦灌与膜上灌复合最优组合方案研究》,《宁夏工程技术》,2007,6(03):263-270;(54)田军仓(2T/3),《地下水库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节水灌溉》,2008,(04):23-27;(55)田军仓(2T/4),《膜侧灌甜菜水肥耦合产量效应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03):39-43;(56)田军仓(2T/3),《水平畦灌条件下水稻不同灌水技术优选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11):34-36;(57)田军仓(2T/3),《不同覆膜宽度对老压砂地西瓜产量的影响试验》,《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2):22-24;(58)田军仓(2T/2),《膜上灌玉米节水灌溉制度与氮磷配比试验研究》,《节水灌溉》,2009,(12):12-13;(59)田军仓(2T/2),《膜下小管出流压砂地西瓜水肥耦合产量效应研究》,《节水灌溉》,2009,(10):06-12;(60)田军仓(2T/3),《宁夏地区硒砂瓜特色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10):118-120;(61)田军仓(2T/3),《砂田西瓜膜下滴灌技术研究》,《安徽农业科技》,2009,37(35):17829-17831;(62)田军仓(3/3),《压砂地专用播种机的设计与研究》,《农机化研究》,2009,(09):99-101;(63)田军仓(3T/3),《超吸水聚合物对沙土绿化节水的影响试验研究》,《宁夏工程技术》,2010,9(02):142-145;(64)田军仓(2T/2),《基于GIS的秦汉渠灌区信息管理系统》,《人民长江》,2010,41(06):100-101;(65)田军仓(2T/2),《煤矿污水处理及污水资源化综述》,《煤炭技术》,2010,29(05):4-6;(66)田军仓(2T/2),《宁夏硒砂瓜投资生产不确定性分析》,《湖北农业科技》,2010,49(07):1649-1652;(67)田军仓(2T/2),《压砂地西瓜水肥耦合模型及优化组合方案》,《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28(04):24-29;(67)田军仓(2T/2),《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综述》,《节水灌溉》,2010,(02):1-5;著作和教材:9项(1) 干旱地区节水灌溉与扬水灌区灌溉调配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独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2) 灌溉排水工程学,主编,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3)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副主编,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4) 水资源规划及管理, 参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5) 农业用水开发与管理(农业用水开发与管理专辑——赴韩水利培训及考察),1译, 水利科技译文集,1996(6) 计算机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农业用水开发与管理专辑——赴韩水利培训及考察),1译, 水利科技译文集, 1996(7) 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效益检测和评价概要(农业用水开发与管理专辑——赴韩水利培训及考察),1译, 水利科技译文集, 1996(8) 农业开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农业用水开发与管理专辑——赴韩水利培训及考察),1译, 水利科技译文集, 1996(9) 作物需水量分析(农业用水开发与管理专辑——赴韩水利培训及考察),1译, 水利科技译文集,1996专利:9项(1),《高含沙水微渗灌排渗过滤方法及装置》,专利号: ZL 96 1 ;(2),《高含沙水排渗过滤装置》(名次2),专利号: EL 96 2 ;(3),《高等级公路防眩灌溉绿化型混凝土护栏》(名次1),专利号: EL 99 2 ;(4),《高等级公路中央分隔带长流程小级配滴灌管网》(名次1),专利号: EL 99 2 ;(5),《抑制水面蒸发的节水轻质混凝土方法及其工艺配方》(名次1),专利号: 2010 1 0111404X;(6),《压砂地专用播种机械》(名次1),专利号: ZL2008 1 01471764;(7),《压砂地软体水囊水肥一体化补给装置》(名次1),专利号: ZL2009 2 ;(8),《一种砂土分离机》(名次2),专利号: ZL2009 2 ;(9),《一种精准水肥一体机》(名次2),专利号: ZL2009 2 。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 目的:探析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50例儿科的患儿,随机性质的把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
运用 毕业 生优秀论文汇总表分析,探索一条提高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和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水平的路径,为提高高校实践教学水平而努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优秀毕业论
(1)1998年,宁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授予在宁夏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荣誉证书、荣誉奖章和荣誉卡;(2)1999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旅游管理学科的研究进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旅游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现代学徒制是产学研相互融合的结果,也目前国际职业 教育 发
田凤俊,现任宁夏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语教学研究协作组委员兼宁夏回族自治区协作组组长,宁夏高等院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等。现主要从事英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