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41

小囡1234
首页 > 职称论文 > 1997年研究生论文目录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英式风情茶

已采纳

李白崔令钦交游发隐 《复旦学报》1980年第4期李翱卒年订误 《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1期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 《中华文史论丛》1981第2期也谈温庭筠生平之若干问题--答王达津先生 《南开学报》1982年第6期欧阳修与北宋文学革新的成功 《研究生论文选集·中国古代文学分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3年3月姜夔卒年考《复旦学报》1983年第2期六十年来国内《长恨歌》研究述要《文史知识》1983年第7期杜甫为郎离蜀考《复旦学报》1984年第1期新发现杜甫佚诗证伪《草堂》1984年第1期《班婕妤》非严武作《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1期杜甫离蜀后的行止原因新探《草堂》1985年第1期袁郊未任翰林学士《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1期欧阳修著述考《复旦学报》1985年第3期杜诗早期流传考《中国古典文学丛考》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7月《全唐诗》误收诗考《文史》第24辑中华书局1985年李康成《玉台后集》辑目《唐代文学论丛》第7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月《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订补二则《中华文史论丛》1986年第4期略谈《全唐诗》《语文学习》1986年第4期殷璠《丹阳集》辑考《唐代文学论丛》第8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义净诗小考《中华文史论丛》1987年第1期《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补遗(与骆玉明合作)《文学遗产》1987年第1期跋王之涣祖父王德表、妻李氏墓志《文学遗产》1987年第5期《全唐诗》补遗六种札记《中国古典文学丛考》第2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11月欧阳修、苏舜钦、王安石诗文拾遗《中国古典文学丛考》第2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11月晏几道生平零考《中华文史论丛》1988年第1期石刻所见唐代诗人资料零札《唐代文学论丛》第1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忠谏无畏贤陆贽《十大名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师门摭忆《泰兴文史资料》第6辑1989年10月明铜活字本《唐五十家诗集》印行者考《中华文史论丛》1990年第1期欧阳修 收入《十大散文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张碧生活时代考 《文学遗产》1992年第3期唐人编选诗歌总集叙录 《中国诗学》第2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版诗话寻源 《中国诗学》第2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版花间词人事迹考《俞平伯先生从事学术活动六十五周年纪念论文集》巴蜀书社1992年《全唐诗补编》编纂工作的回顾《书品》1993年第2期《全唐诗》的缺憾和《全唐五代诗》的编纂(与罗时进合作)《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第256期1993年2月唐诗人李昂、綦毋潜、王仁裕生平补考《铁道师院学报》1993年第4期《登科记考》正补《唐代文学研究》第4辑广西师大出版社1993年11月版郑虔生平与著述补考《郑虔研究续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新罗旅唐三诗人诗辑存《铁道师院学报》1994年第2期我作《全唐诗补编》《古典文学知识》1994年第3期《五代新说》中的先唐遗诗《铁道师院学报》1994年第3期齐己佚文《龙牙和尚偈颂序》考述《益阳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文史考据应有所阙疑《文学遗产》1994年第4期唐代闽籍诗人考《唐代文学研究》第5辑广西师大出版社1994年10月《全唐诗简编》述评《河南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再续劳格读《全唐文》札记 《选堂文史论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旧五代史·王审知传》辑校《漳州师院学报》1995年第1期《诗渊》全编求原《文献》1995年第1期(又见《咸宁师专学报》1993年第3期)《旧五代史》补传十六篇《文献》1995年第3期述《全唐文》成书经过《复旦学报》1995年第3期毛文锡《茶谱》辑考《农业考古》1995年第4期读《唐文拾遗》札记《中西学术》第1辑学林出版社1995年6月《二十四诗品》辨伪答客问《作家报》1995年8月19日《新唐书·艺文志》补——集部别集类《唐研究》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宋诗话辑佚》匡补《中国诗学》第4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真伪问题讨论述要(署独孤棠) 《中外文化与文论》第1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版)喜读《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杜甫研究学刊》1996年第2期石刻文献述要《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第2期唐五代文章的总汇--《全唐文》《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第3期《二十四诗品》不是司空图所作(与汪涌豪合作)《寻根》1996年第4期问学纪程《中文自学指导》1996年第5期《全唐文补编》前言《铁道师院学报》1996年第6期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与汪涌豪合作)《中国古籍研究》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8月版,本文获第二届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唐诗人占籍考(与胡中行合作)《中西学术》第2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11月《二十四诗品》辨伪追记答疑《中国诗学》第5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长沙窑唐诗书后《中国诗学》第5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全唐文补遗》(书评)《唐研究》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唐诗研究集成》(书评)《唐研究》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石刻所见唐人著述辑考《出土文献研究》第4辑中华书局1998年11月《钓矶立谈》作者考《文史》第44辑中华书局1998年刘大杰先生和他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写在《中国文学发展史》初版重印之际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版《中国文学发展史》附新见逸诗附存(《全唐诗补编》简体横排本附)中华书局1999年1月唐代文学文献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第338期1999年1月清辑《旧五代史》评议《学术月刊》1999年第9期传统考据与现代学术《学术月刊》1999年第9期《汉唐方志辑存》(书评)《唐研究》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新唐书艺文志补》(书评)《唐研究》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陈寅恪先生唐史研究中的石刻文献利用《中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晏殊《类要》研究《新国学》第二辑(巴蜀书社即出)贞石订五代史《海上论丛》第3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

243 评论

酸奶娃儿

1.《明代宫廷教育思想初论》,《求是学刊》2015年第2期。2.《怀柔远人:国史〈明实录〉对西域“回回”记载的价值取向》,《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3.《明清实录对武当山记载的差异》,《南都学坛》2015年第2期。4.《〈湖北天门熊氏契约文书〉的学术价值》,《中华读书报》2015年2月4日第15版。5.《〈清实录〉修纂中的汉化现象论析》,《华中国学》第三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第311—324页。6.《论中国史学谱系的层累与延展——兼论中国史学史体系的发展模式》,《人文杂志》2014年第8期。《历史与社会(文摘)》2014年第4期转载;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年第1期转载。7.《王士祯家族历史撰述初探》,《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第5期。8.《明代皇室子弟教育初论》,《长白学刊》2014年第4期。9.《中国宫廷的游戏与娱乐》,《紫禁城》2014年第2期。10.《〈宋实录〉川蜀作者群初探》,《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11.《〈翁心存日记〉所见〈清宣宗实录〉版本考》,《文献》2013年11月第6期。12.《论国学的学格》,《光明日报》2013年8月26日第15版“国学版”。13.《试析〈明实录〉对刘基形象的记载与塑造》(与谢盛合作),《学术研究》2013年第5期。14.《〈宋实录〉河南作者群初探》,《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4期。15.《〈清实录〉的文献价值与文本解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13年第10期转载。16.《试论〈清实录〉在整饬吏治中的指导性作用》,《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17.《民国学者应用、整理和研究〈清实录〉初探》,《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18.《试论儒学思想在史学实践中的贯彻》,《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5期。19.《从〈翁心存日记〉看清代实录馆的修纂与运作》,《史学史研究》2012年第4期。20.《试述〈清实录〉史料的来源与流向》,《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又《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12年第8期转载。21.《实录体史书在中国文化承传上的特殊贡献》,《人文杂志》2012年第1期。22.《中西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皇帝实录》,《人文论丛》201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23.《试述〈明实录〉对武当山的记载及其价值》,《江汉论坛》2011年第12期;又收入《故宫·武当山研讨会论文集》,故宫出版社2012年。24.《王朝与天下之辨:明末清初“新民本”对君主私天下本质的揭露》,《明史研究论丛》第9辑,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25.《从〈清实录〉看海南的航海与海盗问题》(与谢盛合作),《新东方》2011年第3期。26.《欲乐还忧:崇祯宫廷娱乐生活》,《紫禁城》2011年第6期。27.《化神奇为腐朽——明熹宗宫廷娱乐生活》,《紫禁城》2011年第5期。28.《追回失去的快乐——明神宗后期宫廷娱乐生活》,《紫禁城》2011年第4期。29.《没有快乐的童年——明神宗早期宫廷娱乐生活》(与谢盛合作),《紫禁城》2011年第3期。30.《压抑后的“井喷”——明穆宗的宫廷娱乐生活(与谢盛合作),《紫禁城》2011年第2期。31.《修醮宴安求长生——明世宗的宫廷娱乐生活》(与谢盛合作),《紫禁城》2011年第1期。32.《试述〈明太宗实录〉对建文帝形象的描写与塑造》,《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1期。33.《从历史与新闻的关系看史学的传播和普及》,《郑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34.《明宣宗宫廷娱乐生活特征与影响述论》,载《明永乐宣德文物特展·永宣时代解读》,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又载《永宣时代及其影响——两岸故宫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故宫出版社2012年。35.《论儒学与史学的关系——以儒学对实录体史书编纂的影响为例》,载《中国的思想与社会——历史研究的回顾、探索与展望》,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36.《张舜徽中华人民通史新探》,《华中学术》第二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37.《〈清实录〉世传版本考》,《明清论丛》第十辑,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38.《试述〈明太祖实录〉对朱元璋形象的塑造》,《学术研究》2010年第5期。39.《试论〈明实录〉对建文帝的态度及其变化》,《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11年第1期转载。40.《逐步突围——明武宗娱乐生活的阶段性特征(下)》,《紫禁城》2010年第9期。41.《逐步突围——明武宗娱乐生活的阶段性特征(上)》,《紫禁城》2010年第8期。42.《突破围城(下)——明武宗肆无忌惮的娱乐生活》(与谢盛合作),《紫禁城》2010年第7期。43.《突破围城(上)——明武宗肆无忌惮的娱乐生活》(与谢盛合作),《紫禁城》2010年第6期。44.《滑向逸游:明宪宗与明孝宗的宫廷娱乐》,《紫禁城》2010年第5期。45.《儒家伦理与皇帝私欲的冲突与折衷——明英宗与明代宗的宫廷娱乐生活》,《紫禁城》2010年第4期。46.《促织瞿瞿叫,宣德皇帝要——明宣宗骄奢荒唐的宫廷娱乐》,《紫禁城》2010年第3期。47.《新年共乐逢亨运,多寿惟惭祝眇躬——明宣德年间的宫廷节庆娱乐》,《紫禁城》2010年第2期。48.《红叶舞丹霜后落,青山如画马前看——明宣宗的效游和巡游》,《紫禁城》2010年第1期。49.《明实录所见登州的对外往来》,《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人民出版社2009年。50.《明代宫廷修书仪制考述》,《故宫学刊》总第五辑,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51.《朝回足清暇,抚景情更怡:明宣宗的宫廷游乐活动》,《紫禁城》2009年第12期。52.《闲暇琴书足自娱,每从周孔溯唐虞:宣宗的宫廷文艺娱乐》,《紫禁城》2009年第11期。53.《天理与人欲的动态平衡:明宣宗宫廷娱乐生活特征》,《紫禁城》2009年第10期。54.《从心所欲不逾距:明成祖的宫廷娱乐生活》,《紫禁城》2009年第9期。55.《围城里的陶醉:明太祖的宫廷娱乐生活》,《紫禁城》2009年第8期。56.《〈宋实录〉史料的来源与流向》,《武汉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57.《中国历史文献学与中国史学史的交叠与分野》,《湖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09年第7期转载。58.《皇史宬尊藏〈清实录〉考》,《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1期。69.《论儒臣与宦官对明代皇帝娱乐的影响及较量》,《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6期。60.《清实录宫藏版本考》,《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台湾),第40期,2008年。61.《利玛窦“送礼”初探》,(澳门)《文化杂志》2008年春季刊。62.《〈清实录〉稿底正副本及满汉蒙文本形成考论》,《史学集刊》2008年第2期。63.《明代的〈汉书〉经典化与刘邦神圣化的现象、原因与影响》,《长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64.《从英法德意俄美汉译国名的演变看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认知过程》,载《语义的文化变迁》第145~173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65.《五代实录修纂考》,《人文论丛》2005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66.《唐五代实录修纂机构考述》,《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6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7.《中国实录体史学研究:让中华文明的特色更鲜明》,《社会科学报》(上海)2007年5月17日。68.《实录修撰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69.《朱熹修纂〈宋高宗实录〉考论》,《朱子学刊》2006年第1辑(总第16辑),黄山书社2006年。70.《司马迁所创纪传体对实录体的影响》,《史记论丛》第三集《逐鹿中原》,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71.《从边缘到中心:明清实录对东北历史观察视角的转换》,《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72.《从唐实录体裁看实录体的特征与地位》,《长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73.《〈宋钦宗实录〉的修纂与价值》,《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4期。74.《明代西器东传探研》,《兰州大学学报》2006第1期。75.《〈唐太宗实录〉的修纂及历史影响》,《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期。76.《明实录职官校正》,《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4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7.《〈大明志书〉修纂及特点考论》,《明清安徽典籍研究》,黄山书社2005年。78.《饶宗颐对史学正统论研究的学术贡献――〈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发微》,《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05年第9期转载。79.《张居正官史修纂的革新措施》,《长江大学学报》2005年1期。80.《明至清中叶长江流域的西器东传》,《中国文化》第21期,2004年6月。81.《谶谣:一种特殊的社会语言》,《社会学家茶座》总第7辑,2004年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82.《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家建立新型君臣关系的尝试》,《历史文献论集》,崇文书局2003年。83.《试论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江汉论坛》2003年10期;《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4年2期。84.《西器东传与前近代中国社会》,《学术月刊》2003年8期;《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3年6期转载。85.《试析章学诚妇女观及对其史学观的影响》,《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86.《评中国古代史学的“史才”论》,《史学史研究》2003年3期。87.《〈明夷待访录〉的近代“误读”与“新民本”思想的历史影响》,《哲学研究》2003年第2期。88.《“国民性改造运动”与中国民族旅游性格的重塑》,《人文论丛》2001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89.《试论直书与曲笔对明实录价值的影响》,《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1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0.《从唐甄对君民关系的考察看其新民本思想》,《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91.《明代起居注的兴废及其对明实录修纂的影响——兼论儒家意识与君主专制的冲突与摩擦》,《史学月刊》2002年第4期。92.《明代史馆探微》,《史学史研究》2000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00年8期转载。93.《张舜徽与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国学研究》,《求索》2001年第6期。94.《明代国史与野史的生态关系——以〈明实录〉的禁藏与流传为线索》,《学术月刊》2000年5期。95.《从唐甄的旅游观看中国文化的转型》,《旅游学刊》2000年3期。96.《明实录修纂程序述要》,《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1期。97.《略论中国传统旅游的人文精神》,《人文论丛》1999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98.《明实录修纂考述》,《历史文献研究》总18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9.《中国传统旅游的伦理特征》,《旅游学刊》1999年第4期。100.《直书与曲笔:传统修史原则的一体二翼》,《学术月刊》1999年3期。101.《睿宗、崇祯及南明诸朝实录修纂考述》,《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2期。102.《明实录研究述略》,《人文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103.《试论〈洪芳洲公文集〉的史料价值》,《洪芳洲研究论集》,台湾洪芳洲研究会1998年。104.《从宋明家庭经济的经营看中国文化的转型》,《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8年第3期。105.《从明代城市功能的转变看中国文化的转型》,《中国前近代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6.《张舜徽清代学术史研究初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11月专辑。107.《朱元璋历史观与史学思想初探》,《江汉论坛》1997年5期。108.《明实录体裁与体例研究》,《史学史研究》1997年第3期。109.《会通思想及其历史回声》,《船山学刊》1997年1期。110.《明实录的版本与收藏》,《文献》1997年1期。111.《明实录修纂与明代政治斗争》,《武汉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1997年第3期转载。112.《明实录主题思想及民族史料价值》,《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4期。113.《试论〈殷虚书契考释〉的方法和价值》,《历史文献研究》(北京新六辑)1995年10月。114.《大戴礼记经文校正》,《文史》第39辑,中华书局1994年。115.《从朱元璋的正统观看他对元蒙的政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116.《明实录人名校勘补遗》,《历史文献研究》(北京新四辑),燕山出版社1993年。117.《朱元璋偶像崇拜与政策走向》,《安徽史学》1993年第2期。118.《谣谚与古代教育及科举》,《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年第2期。119.《史记人民性悖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1993年第1期转载。120.《明实录地名校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121.《明实录人名校勘》,《历史文献研究》(北京新二辑),燕山出版社1991年。122.《大戴礼记校正》,《古籍整理与研究》,第6期,中华书局,1991年6月。123.《钱大昕史学思想钩沉》,《嘉定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1990年;又收入《钱大昕研究》论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124.《在历史学视角及体例的转折点上——张舜徽先生〈中华人民通史〉研究》,《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1990年第5期转载。125.《司马迁与郑樵的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126.《史记不朽之迷——史记成功原因新探》,《古籍整理》1990年2期。127.《时代中心的史学》,《社会科学家》198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1989年第10期转载。128.《苏颂与史学》(与张三夕合作),《古籍整理》1988年第3期;后收入《苏颂研究文集》,鹭江出版社1993年版。129.《大戴礼记校正二十则》,《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5期。

273 评论

相关问答

  • 书画研究生论文目录

    国画毕业论文题目汇编 优秀的国画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国画毕业论文题目汇编,欢迎大家阅读! 1.中国画山水中“云”的表现教学思考 2.“

    妞我等你长大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研究生论文目录查重

    研究生毕业论文查重标准是相当严格的,对于论文的重复率是严格把控的,会根据研究生论文查重结果来判断是否符合研究生论文查重标准。更加准确来说就是,就是查抄袭率。一般

    乐儿公主888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1997年研究生论文目录

    李白崔令钦交游发隐 《复旦学报》1980年第4期李翱卒年订误 《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1期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 《中华文史论丛》1981第2期也谈温庭筠生平之

    小囡1234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研究组2011年发表论文目录

    摘要 4-6ABSTRACT 6-7第一章 导言 11-17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11.2 研究动态综述 11-151.2.1 国外研究进展 11-121

    小优的爱人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山西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分类: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问题描述: 有两个关于他们的说法:一、黄帝和炎帝向东迁移时,炎帝欺负弱小部落,黄帝因此把他们制服。最后,皇帝把

    吃买吃买吃买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