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59

孙先生孙太太
首页 > 职称论文 > 杂志社编辑怎么称呼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右耳在聽歌

已采纳

给期刊发邮件可以称呼期刊名或者杂志社名。

在首次投稿或者不熟悉的情况下,可以在邮件中用期刊名或杂志社名作为称呼,正文中略写为“贵刊”或“贵社”。一般期刊会有不同的人查看邮件,要是特意称呼某某编辑或某某老师却被别人审核,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写邮件的注意事项:

1、收件人:有且只有一个,切忌群发邮件。

2、邮件标题:投稿(栏目名)+作者名+论文题目,一些刊物是不同编辑负责不同栏目,如果写上栏目名的话,会更方便编辑找到你的稿子,跨学科的论文就更要考虑自己这篇文章到底更偏向哪个栏目。

3、邮件正文:可以介绍一下自己的学术经历(在读or毕业院校/学术方向/以前在哪发过哪些文章),记得附上联系方式(邮箱/电话),也可以附加一段对自己文章的介绍。

4、附件:建议论文正文(doc格式)+图版(rar格式),作者简介可以插在正文里,也可以单独放进一个word文档,图版最好能够在正文中插入,同时附上一个图版压缩包,这样方便外审专家审阅。如果担心格式错乱的话,可以附上一份没有任何作者信息的pdf,也是为了方便外审。

113 评论

上海大徐

严格意义上,记者与编辑的区别是传统媒体定义的,有明显的专业分工。你可以简单理解成记者是负责采访和写稿的,编辑是改稿和审稿的。所以在社会上、田间地头大家一般接触到的都是专业记者。

传统媒体的记者是分条线、分区域的。比如你是财经行业的大佬接触的大多是财经记者、大学校长教授见得更多的是教育行业的记者。这就是前者分条线的意思,基本上是按领域分的。后者按区域分的,比如你家水管爆了没人来修、捡钱包了这种一般是城区部记者负责,同理可证田间地头、翻山越岭这种传说中最艰苦的就是县域部记者。我的第一份日报工作就在这里展开,其实也挺有意思的,苦乐都是宝贵的人生经历嘛。

在之前传统媒体兴盛年代,为记者提供获取新闻线索渠道还有通讯员和接线员。通讯员不是专业记者,一般是基于其单位沟通宣传的需要,一般由单位的宣传部门指定专人担任;接线员是媒体单位内部工作人员,以接听致电群众电话为主,做简单记录,把有新闻价值的消息上报到线索平台,由相关记者继续跟进。

按稿件制作流程来看以记者为主,通讯员和接线员的帮助为辅,可以算是媒体工作的前端吧。

编辑主要负责的是编稿和改稿,从专业角度看,个人感觉报纸编辑对稿件的改动较大,杂志编辑对稿件的改动较小。网站编辑基本没有改稿的权利,对单篇稿件大多数情况只做发布的基本操作,新媒体的情况稍后另说哈。

除此之外,广电系统也是大致如此分类。具体细节欢迎广电口的媒体同行在下面留言补充。另外,还有一些以接受外界投稿为主的媒体、包括出版社,也有编辑岗位,只是这里就没有专业记者的供稿了。

辅助编辑工作的有专业的校对,主要是文字校对,这就比较类似于稿件制作的中后段,整个流程的中端了。

听之前的老记者和媒体领导说过,之前编辑大多是做过资深记者的,在我刚去媒体工作时情况略有改变。编辑、记者轮岗的情况也比之前的频次和范围小了很多。

再往上就是媒体的管理层了,总编就是媒体的职位天花板了。

那个年代想成为真正的编辑记者是要考证的,考取资格证(见页面标题图)后,再根据媒体单位的名额换证。然后还要定期送审,同时接受大众监督,不能有违规违纪行为出现。边界感清晰,职责分明,也便于大众理解。

二者边界开始模糊,职责不清,职能开始混淆和记者证的效力减弱以及互联网行业的崛起,媒体行业变革的时代背景有关。

1.网络媒体崛起,各个传统媒体开始成立自己的网站,开始有网站编辑这一职位。职责以信息采集和稿件的略微改编为主,不以采访和原创性稿件为主,虽然后来也吸纳了一些传统媒体的优秀采编但是主体职能并没有和传统编辑记者完全一致。网站编辑也大多数没有采编资格证,网络媒体单位也没有换证资格,所以这就是网站编辑的由来。

2.商业网站开始大量崛起,网站编辑岗位所需人才量加大。虽然都没有采编资格,但是基于自身业务的需要,编辑职位开始内部细分,比如原创编辑,很多时候就行使了“采访+写作”的职能。当时饱受诟病的“小编”,就是时代变革初期与人们对传统媒体编辑认知不相同时的暗讽与抵抗。

3.以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当然也可以说是移动媒体时代,采访(少量且小规模,多内部)+写作+编辑+发布+运营为一身。新媒体编辑,或者多种职能融合的新媒体内容运营职位开始发展。这种基于自媒体的运营方式,后来也被各类企业作为掌握流量密码,降低获客成本的重要方式。从一两个人,发展到一个团队 6-8 人左右。好处就是不再有采编矛盾,另一方面也容易出现“营销号”霸屏现象。总体来说,还是职能、所属权与信息安全的问题。

所以,本质上来说,记者编辑的区别核心还是采访权的所属问题。至于专业是否细分化的问题还是那句“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最后至于称呼的问题,好像很少有人称呼“王编辑”“李编辑”的,做记者的时候倒是经常有人喊我“肖记者”。在媒体行业,好像我们一般习惯叫“王主编”“李主编”的,只有在遇到总编辑的时候会尊称、敬称“某总”。毕竟作为整个传媒集团的最高管理者,叫一声总也不为过。

122 评论

垫块砖一米三

直接叫编辑就好了。。。

348 评论

宝妮Angela

编委不一定参与编辑工作, 可以被咨询, 编辑就参与, 称呼一般是某编辑, 对资深编辑, 也有人称老师的.

187 评论

悠然逸轩

两者主要有以下的不同:工作本质不同、工作责任不同、工作分类不同,以下详述之间的区别:

一、两者的工作本质是有所不同的

1、编辑:编辑是某一种具有专业素质,并从事该专业的文字工作的文职人员。

2、编委:是指某一著作、教材、期刊、丛书等出版物的编辑委员会中的一员。

二、两者的工作任务是有所不同的

1、编辑:是一类职业身份。指对作品等进行编写。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士,中文被称为“编辑”或“修改”。

2、编委:编委会中 的成员主要是负责确定所编出版物的编辑(纂)方针、编纂体例、编选范围,解决编辑过程中某些重大问题,并对出版物文稿作最后审定。

三、两者的工作分类是有所不同的

1、编辑:它的分类包括两种,文字编辑(Copy Editor)和美术编辑(Art editor)。

2、编委:在编委会领导下,还设置编辑部,从事该出版物的具体编辑(纂)事宜。编委还起到一个领导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编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编委会

192 评论

宁静雨城

那里都是文化人,是编辑还是后勤人员外人去了不了解情况下,避免称呼错,一律尊称老师为佳。

208 评论

相关问答

  • 杂志社编辑怎么称呼

    给期刊发邮件可以称呼期刊名或者杂志社名。 在首次投稿或者不熟悉的情况下,可以在邮件中用期刊名或杂志社名作为称呼,正文中略写为“贵刊”或“贵社”。一般期刊会有不同

    孙先生孙太太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杂志社编辑怎么查重量啊

    学报论文的范围相当广泛,凡在学报上发表的论文都叫做学报论文,如果你的毕业论文发表在期刊上,则要求发表学位论文,那学报还算期刊论文;期刊论文怎么查重?paperf

    方吉咕咕咕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杂志社编辑面试

    高。1、难度方面。建筑杂志社编辑招聘一般应聘复试需要面试3轮,层层筛选,及格的人才能够留下。2、面试人数方面。由于建筑杂志社编的员工待遇福利很好,导致每次应聘人

    雨神的女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怎么查杂志社编辑部电话

    "1.现在发表学术论文一般要求作者交一定的版面费给杂志社,除非是知名专家和学者。具体多少各个杂志社都有不同的规定。2..根据你的实际需要找相关刊物,一般来说,中

    ChenYeZhang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科学杂志社编辑

    有的。《科学》(Scientific American)(科学美国人)创刊于1845年,是享有盛誉的世界级高级科普月刊,适合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士阅读。该刊内

    莫奈小兔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