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婷3144
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一、实验题目:设计一个实验以准确测定某固体二元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在80~100)二、实验目的:考查酸碱中和滴定等基本操作。三、提供的试剂:1、相对分子质量为80~100的纯固体二元酸2、 mol/L 的NaOH溶液【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一、实验药品 除了题目上已经提供的某未知二元酸和 mol/L 的NaOH外,还需要酚酞作指示剂。二、实验仪器: 1、碱式滴定管(25毫升) 2、移液管(10毫升)或酸式滴定管3、锥形瓶 4、容量瓶(100毫升)三、实⚥8C过程 1、预测酸、碱用量(1)假设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0,滴定时所用NaOH 的体积是20mL则 碱的物质的量为: mol/L× L = mol因为酸是二元酸,则酸与碱的系数比为1:2 即X + 2 NaOH 1 2 Y Y= mol 酸的质量为 mol×90 mol/L = g(2)称取克酸并将其配置成100毫升溶液(用100毫升容量瓶)2、滴定过程(1)用移液管或酸式滴定管移取10毫升酸溶液,并转移到锥形瓶中,滴几滴酚酞指示剂,溶液应为无色。(2)用 的 NaOH 滴定酸直至溶液颜色变红。(3)重复1,2步骤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四、数据记录及处理 NaOH的体积(ml ± ml) 1 2 3 滴定后读数 A1 B1 C1 滴定前读数 A2 B2 C2 所用碱的体积 A1-A2 B1-B2 C1-C2 平均所用碱体积:V毫升计算过程:X + 2NaOH 1 2 Z (V/1000)×(V/1000)×(V/1000)×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V/1000)×]补充:食物的酸碱性尿液通常呈酸性;吃素的人,尿液呈中性或弱碱性的机会较站在营养保健的角度来看,食物的摄取能做到酸碱平衡最好。虽然食物的酸碱本身对身体所造成的影响非常微小,但无论是吃得过酸还是过碱,代表的都是一种营养不均衡,久了对健康就会造成伤害的。偏食酸性食物或碱性食物过多,都可能引发有关疾病。所以,平常进食应适当注意科学搭配,避免过于偏食,以保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但是,由于生活的改变,食物的酸碱性现今酸性体质的人居多,所以对酸性食物的过多食用应注意避免。若进食酸性食物过多,引起酸过量,就可以使人体多种病患接踵而来。幼年者皮肤病、便秘、龋齿、胃酸过多、神经衰弱、疲劳倦怠;中老年者神经痛、胃溃疡、动脉硬化、血压升高。碱性食物过多会使体液偏碱,易招致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乃至白血病等病但是把食物以「酸碱」二分为「好坏」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少吃些肉,多吃些菜是对的;如果酸性食物吃的太多,吃些碱性食物均衡一下也是可接受的,但是不要矫枉过正了。只要遵循着均衡饮食的原则,注意天然新鲜食物的充份摄取,在营养上,在酸碱上,都能得到良好的平衡。补充:化学中酸和碱的概念是在科学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的.在19世纪末奥斯特瓦尔德的影响下,根据电解质离解的理论,化学界中形成了这样的概念:氢离子是酸性的体现者,酸的强度与浓度成正比;氢氧离子则是碱性的体现者,碱的强度与浓度成正比。因而,酸碱中和作用就是氢离子和氢氧离子相互作用生成水的反应。在当时,这一概念经过测定不同的酸碱的中和热证明是符合事实的。与此同时,人们在实验中发现,除去杂质的纯水具有微弱的导电性。因此,在水中游离的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存在,而且,当时的人们已测定水中离子的浓度积为10-14。当时通常认为水的离解可能用下列方程时,在25℃时测定纯水的导电率,得出H+和OH-两种粒子的浓度均为10-7mol/L。1909年,哥本哈根的化学家索伦森又提出了用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PH来表示氢离子浓虽然为,根据电解质离解学说的原理,似乎关于酸和碱的概念已经很明确,但是在20世纪初由于发现了许多新的实验事实,食物的酸碱性食物的酸碱性关于酸和碱的确切定义的问题又被提出来了。在当时的许多新发现中,最具代表性的事实乃是在醋酸钠对盐酸进行库仑已法滴定时,所得到的滴定曲线和用碱滴定盐酸时得到的曲线颇为相似斯特的科学家拉普斯根据测定水对醇溶液中酯化作用的影响提出,酸是氢离子的给予体(即质子的给予体),碱则是氢离子的接受体。1923年,英国剑桥大学的教授洛里和丹麦布朗斯台德,以及同是丹麦人的比约鲁姆都同时而又各自独立地扩展了这些概念。在3人之中。布朗斯台德将酸碱理论发展得最完备。食物的酸碱性根据布氏的理论,酸应该是能给出质子的各种分子或离子(即质子给予接受体)依据布朗斯台德的观点来看,铵离子应该看成是酸,原因是它能够给出质子而生成NH3;氨因此是碱,原因是它能够接受质子。推而广之,则酸中的阴离子可以看作碱。如果满意,请采纳!您的采纳使我继续努力的动力!
阿蒙宝贝
酸碱中和滴定,是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 方法 。那么关于大学化学酸碱滴定实验 报告 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大学化学酸碱滴定实验报告_酸碱中和滴定验 报告 范文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关于“ 化 学实 验报 告 ”内容请点击(↓↓↓)〗
★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范文 ★
★ 化学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
★ 高二化学实验报告 ★
★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范文 ★
★ 化学实验报告论文 ★
篇一:酸碱中和滴定 验报告
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用已知浓度溶液标准溶液)【本实验盐酸为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溶液(待测
溶液) 浓度【本实验氢氧化钠为待测溶液】
二、实验原理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 的酸(或碱)溶液跟 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的 ,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碱(或酸)溶液的浓度。计算公式:c(NaOH)?
c(HCl)?V(HCl)c(NaOH)?V(NaOH)
或 c(HCl)?。
V(NaOH)V(HCl)
三、实验用品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盐酸(标准液)、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待测液)、酚酞(变色范围)
1、酸和碱反应的实质是。
2、酸碱中和滴定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但其滴定终点的变色点并不是pH=7,这样对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有没有影响?
3、滴定管和量筒读数时有什么区别?
三、数据记录与处理
四、问题讨论
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是什么?
篇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培养同学们“通过实验手段用已知测未知”的实验思想。
2.学习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酸碱滴定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3.实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二.实验仪器及药品:
仪器:滴定台一台,25mL酸(碱)滴定管各一支,10mL移液管一支,250mL 锥形瓶两个。
药品: NaOH溶液,盐酸,草酸(二水草酸),酚酞试剂,甲基橙试剂。
三.实验原理:中和滴定是酸与碱相互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通过实验手
段,用已知测未知。即用已知浓度的酸(碱)溶液完全中和未知浓度的碱(酸)溶液,测定出二者的体积,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中二者的化学计量数,求出未知溶液的浓度。酸碱滴定通常用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做标准溶液,但是,由于浓盐酸易挥发,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故不能直接配制成准确浓度的溶液,一般先配制成近似浓度溶液,再用基准物标定。本实验用草酸(二水草酸)作基准物。
⑴氢氧化钠溶液标定:H2C2O4+2NaOH=Na2C2O4+2H2O
反应达到终点时,溶液呈弱碱性,用酚酞作指示剂。(平行滴定两次)
⑵盐酸溶液标定:HCl+NaOH=NaCl+H2O
反应达到终点时,溶液呈弱酸性,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平行滴定两次)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仪器检漏:对酸(碱)滴定管进行检漏
2.仪器洗涤:按要求洗涤滴定管及锥形瓶,并对滴定管进行润洗
3.用移液管向两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草酸(二水草酸),再分别滴入两滴酚酞.向碱式滴定管中加入药品至零刻线以上,排尽气泡,调整液面至零刻线,记录读数。
4.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草酸(二水草酸)溶液,沿同一个方向按圆周摇动锥形瓶,待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保持30秒不褪色,即可认为达到终点,记录读数。
5.用移液管分别向清洗过的两个锥形瓶中加入 mL氢氧化钠溶液,再分别滴入两滴甲基橙。向酸式滴定管中加入盐酸溶液至零刻线以上2—3cm,排尽气泡,调整液面至零刻线,记录读数。
6.用盐酸溶液滴定氢氧化钠溶液,待锥形瓶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保持30秒不变色,即可认为达到滴定终点,记录读数。
7.清洗并整理实验仪器,清理试验台。
五.数据分析:
1.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标定:酸碱滴定实验报告
2.盐酸溶液浓度的标定:酸碱滴定实验报告
六.实验结果:①测得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②测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七.误差分析:判断溶液浓度误差的宗旨是待测溶液的浓度与消耗标准液
的体积成正比。
引起误差的可能因素以及结果分析:①视(读数)②洗(仪器洗涤)③漏(液体溅漏)
④泡(滴定管尖嘴气泡)⑤色(指示剂变色控制与选择)
八.注意事项:①滴定管必须用相应待测液润洗2—3次
②锥形瓶不可以用待测液润洗
③滴定管尖端气泡必须排尽
④确保终点已到,滴定管尖嘴处没有液滴
⑤滴定时成滴不成线,待锥形瓶中液体颜色变化较慢时,逐滴加入,加一滴后把溶液摇匀,观察颜色变化。接近终点时,控制液滴悬而不落,用锥形瓶靠下来,再用洗瓶吹洗,摇匀。
⑥读数时,视线必须平视液面凹面最低处。
篇三: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酸碱中和滴定
时间实验(分组)桌号 合作者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用已知浓度溶液(标准溶液)【本实验盐酸为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溶液(待测 溶液) 浓度【本实验氢氧化钠为待测溶液】
二:实验仪器: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含滴定管夹)。
实验药品: 盐酸(标准溶液)、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待测溶液)、酸碱指 示剂:酚酞(变色范围8~10)或者甲基橙()
三:实验原理:
c(标)×V(标) = c(待)×V(待)【假设反应计量数之比为1:1】 【本实验具体为:c(H+)×V(酸) = c(OH-)×V(碱)】
四:实验过程:
(一)滴定前的准备阶段
1、检漏: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具体方法: 酸式滴定管,将滴定管加水,关闭活塞。静止放置5 min,看看是否有水漏出。有漏必须在活塞上涂抹凡士林,注意不要涂太多,以免堵住活塞口。 碱式滴定管检漏方法是将滴定管加水,关闭活塞。静止放置5min,看看是否有水漏出。如果有漏,必须更换橡皮管。)
2、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再用待装液润洗2~3次。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即可,不得润洗,也不需烘干。
3、量取:用碱式滴定管量出一定体积(如)的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注意,调整起始刻度
在0或者0刻度以下)注入锥形瓶中。
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标准液盐酸,赶尽气泡,调整液面,使液面恰好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准确刻度,记录读数
V1,读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
(二)滴定阶段
1、把锥形瓶放在酸式滴定管的下面,向其中滴加1—2滴酚酞(如颜色不明显,可将锥形瓶放在白瓷板上或者白纸上)。将滴定管中溶液逐滴滴入锥形瓶中,滴定时,右手不断旋摇锥形瓶,左手控制滴定
管活塞,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滴入一滴盐酸后溶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此时,氢氧化钠恰好完全被盐酸中和,达到滴定终点。记录滴定后液面刻度V2。
2、把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废液缸,用蒸馏水把锥形瓶洗干净,将上述操作重复2~3次。
(三)实验记录
(四).实验数据纪录:
五、实验结果处理:
c(待)=c(标)×V(标)/ V(待)注意取几次平均值。
六、实验评价与改进:
[根据:c(H+)×V(酸) = c(OH-)×V(碱)分析]
大学化学酸碱滴定实验报告相关 文章 :
★ 大学化学的酸碱滴定实验报告
★ 化学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 大学物理课题演示实验报告
★ 材料化学论文范文(2)
★ 生物类学术论文(2)
★ 高中化学实验研究性论文
★ 书写财务报告的范本
★ 做化学实验要正确地使用仪器
★ 化学实验改进论文范文
★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小禾小影
实验步骤:1.使用前,从酸式滴定管上倒入少量水,检查是否漏水。2.将酸式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并且轻轻反复转动。3.用水润洗滴定管。管好活塞,从滴定管上取下滴定管,从滴定管上口倒入少量水,并使滴定管缓缓移动,用左手控制活塞,将水从滴定管下部放入预制的烧杯中。重复操作一次。
可乐狗DOGS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利用已知浓度、体积的氢氧化钠计算出已知体积的稀盐酸的浓度。
实验仪器:滴定装置(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移液管、洗耳球、锥形瓶、烧杯。
实验药品:未知浓度的稀盐酸、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酚酞指示剂
实验步骤
1.润洗滴定管。取一支干燥洁净的滴定管,向其中倒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滴定管被盛满。调整活塞,使所有氢氧化钠流入烧杯中。重复以上步骤两次。
2.移液。将过量稀盐酸加入烧杯中,将移液管插进烧杯,使用洗耳球向上吸液体10毫升,记为V盐酸。将液体倒进锥形瓶。
3.在锥形瓶中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将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滴定管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记录初始体积V初。把锥形瓶移到滴定管下,左手调活塞逐滴加入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同时右手按顺时针方向不断摇动锥形瓶,使溶液充分混合,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4.当某一时刻溶液变红,并保持30秒不褪色时,记录此时氢氧化钠的体积V末。
实验分析:
C(未知盐酸)V(盐酸)=C(氢氧化钠)V(初—末尾)
今天使用的滴定管、移液管都是干燥洁净的全新器材。高一的同学们自己动手、自己操作,有问题互相讨论、求助老师;老师和高二的同学们及时向同学们提供帮助,进行情况记录。
还有三个月就是毕业生们答辩的时间了,但是很多毕业生们目前连选题都还没有选好。时间紧迫,我立马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供毕业生们参考!
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一、实验题目:设计一个实验以准确测定某固体二元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在80~100)二、实验目的:考查酸碱中和滴定等基本操作。三、提供的试
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哪些要求:对于毕业论文来说,论文格式、排版等的要求都是统一的,内容要求上可能有所不同,导师一般都建议参考已经成功发表的论文,这样可以对毕业论文的
分析化学的内容应进行改革[J].大学化学,1999(14).[2]方明建.应用化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4(2).[3]敖登
两千年来,论诗者多矣。各个方面皆论述颇深。重复老调子,只是拾人牙慧而已。我建议你讨论一下诗经与原始风俗问题,用人类学、风俗学、社会学眼光来解读诗经是上个世纪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