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muse2012
——努力形成新型的对外开放利益协调机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对外开放在带来利益总量增长的同时,结构性矛盾也日益广泛地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不同要素所有者在对外开放中所获得的利益不平衡.近年在对外贸易总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国内出口商品生产企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上涨幅度与外贸总量和利润的增长速度不成比例.特别是人民币升值后,部分出口企业不是通过调整产品结构,而是通过压低实际工资水平来降低成本. 二、不同区域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分享到的利益不平等.我国开放过程中的“马太效应”明显,对外开放成为拉大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由于资本的逐利本性,比如外资的进入通常是优先选择东部沿海地区,不愿意到西部地区投资;另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竞争法则,如东部沿海地区开展出口加工贸易等存在着运输成本等方面的优势.由于开放中经济差距在扩大,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内陆地区的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外流,同时,又使发达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重. 三、国内外不同主体在开放中赢利的机会不均等.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个特征是政策优惠, *** 为鼓励外商直接投资而实施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政策差别导致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对本土企业产生越来越多的挤出效应. 因此,我国亟待建立利益均衡型的开放经济运行模式,从根本上对以GDP增长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整,把对外开放的重心放到增进国民福利水平上来.在我国未来的对外开放进程中,扩大出口规模,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不应当只是片面地考虑其对GDP增长可能产生的拉动效应,更要重视对实际国民福利水平的影响,对国内经济利益关系的影响. ——吸引资金与吸引要素、资源并举 目前国内资金供给充裕,仅从资金角度看,对外资的需求已逐渐减弱.2006年,外资占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仅为5.04%,已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这并不意味着吸引外商投资失去了重要性.经济全球化正在进一步分解价值链,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愈来愈多的产品、制造和服务环节进行全球分工,而这些分工与有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是以资本流动为载体进行的,各国之间吸收外资的竞争在加剧,继续努力吸收外商投资,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 在注重吸引外资数量增长的同时,要充分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做到吸收外资与集成全球市场要素并举,学会利用全球性的资源、资金、技术和产品的配置体系,形成引进资本、技术、知识、管理、观念、人才、品牌、市场的“一揽子”的方式. ——学会成为国际金融体系重要参与者规则制定者 2006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0663亿美元,居全球外汇储备首位,同时也打破了单个国家或地区外汇储备的世界纪录.近3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额占新增GDP的比重超过了70%,这表明我国社会财富积累基本上采取了外汇储备的形态, 在这种情况下,央行不仅要承担高额外汇储备的成本重压,而且我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也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何适度消化外汇储备成为 *** 面临的重大难题,进而对深化外汇储备体制改革、加快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球化时代,一国的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程度已成为衡量其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也集中体现了一国驾驭国际经济关系的综合能力. 目前,我国金融领域的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相对滞后于贸易、投资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服务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在持续高涨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下,国内宏观经济调控与对外经济关系一再陷入被动或受到约束,金融领域开放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因此,当前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通过有序、有条件开放资本项目,逐步成为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和规则制定者. 为此,首先要加快国有金融机构改革,优化其资产结构和经营范围,促进各类金融主体之间的有效竞争,提高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自我发展、抵御风险的能力;其次,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机制,在资本项目开放之前,建立起高效、稳健的监管体系;再次,合理确立人民币汇率调整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逐步增强汇率制度的弹性.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开放不仅是今后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而且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因此,必须采取积极审慎的态度,兼顾政策的自主性与开放性,既要考虑到自身的发展目标和承受能力,又要充分了解国际要求与期望,减少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带来的震荡与冲击. ——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有机结合 专家建议,进一步提高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质量,应从三方面取得进展: 一是通过对外投资,组合全球要素在中国创业.最近几年,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类型的高科技企业,虽然其资金、技术基础、人力资源、市场等高度国际化,但企业主体在我国国内;二是通过对外投资获得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国内企业已有实力通过收购兼并国外企业或者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获得先进技术和人才;第三, *** 要充分利用经济、政治和外交手段为中国企业海外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帮助企业预判和扫除国际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全面提升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以及我国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的地位.
quanshanneko
① 2011年我国对外直投600多亿美元,同比增长%② 到2012年1月为止,我国对外开放边境口岸已达73个③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④ 2011年12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
你的小恶魔
1、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地域包括今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四个区。当时,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建设资金以引进外资为主,所有制结构为多种形式共存,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产品以出口外销为主。经济特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2、1990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策开发上海浦东,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1992年10月1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上海浦东新区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之后中国对外开放的又一个领头羊。
3、2001年11月:在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审议并批准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随即递交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的通知书。一个月后,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个成员。
4、2008年8月: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整在中国首都北京开幕,上海、天津、沈阳、秦皇岛、青岛、香港为协办城市。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不仅圆了国人百年奥运梦,更成为中外人文交流的一次盛会,展示了中国在过去数十年现代化和开放之路上取得的成就。
5、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在简政放权、负面清单、人民币自由兑换、推动境内资本的境外投资和境外融资等方面进一步探索了宝贵经验,最终复制推广至福建、广东、天津、辽宁、陕西等省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
1,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
青少年不仅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引领潮流的社会力量。如果中国想雄辩地站在世界的前列,我们中国的年轻人应该自我完善。那么今天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一下新时代强国有我主
形势与政策论文 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只是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
——努力形成新型的对外开放利益协调机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对外开放在带来利益总量增长的同时,结构性矛盾也日益广泛地显现出来,主要表现
贸易论文参考文献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