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跃跃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Social Work”,英文缩写为MSW。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社会工作研究生根据培养类型可分为“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社会学硕士社会工作方向)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社会工作硕士MSW)。1、培养目标的区别。 “学术性学位”(academic degree)与“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处于同一层次,但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主要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其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2、教育类型的区别。 “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就“社会学社会工作方向”研究生而言,国内各社会学研究生培养单位主要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学制一般两到三年;而“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明确划分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类型,学制一般两年。3、入学方式的区别。 “社会学硕士社会工作方向”研究生需要参加每年年初的全国研究生“统考”入学考试;而“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全国研究生“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自行选择,10月份“联考”入学的是按非全日制培养的,而参加全国研究生“统考”入学的是按全日制培养的(注:由于我国的社会工作硕士(MSW)从2010年才开始正式招生,培养方式有全日制和在职攻读两种。具体招生事宜如有变动,请以官方正式消息为准)。4、毕业待遇的区别。 “社会学硕士社会工作方向”研究生在培养单位脱产学习,毕业后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就可以获得毕业证、学位证。“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研究生一样,在培养单位脱产学习,毕业后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就可以获得毕业证、学位证;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因不是脱产学习,通过论文答辩后,可以获得学位证,但是没有毕业证。5、招生院校的区别。 就“社会学社会工作方向”研究生而言,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2009年2月20日)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共有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社会学二级学科硕士点61个,2003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高校陆续在社会学或公共管理等学科下招收培养社会工作方向的研究生。 就“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社会工作硕士是2009年增设的一种专业学位,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学位办[2009]44号)精神,全国首批开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一共有33所,其中部委属院校18所,地方高校15所。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招生从2010年开始,列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计划管理。33所首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试点单位请参阅:
方可可同学
社会工作硕士是专业硕士,也即和大学学士中把社会学划分为法学不同。社会工作硕士是一种单独的硕士。犹如工商管理在是管理学学士,但硕士阶段则不归入管理学学士,而是独立的“工商管理硕士”(MBA)。 如果你非要以大学学士那种划分方式,那么社会学属于法学学士。
林佳(林巧洳)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Social Work”,英文缩写为MSW。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分类社会工作研究生根据培养类型可分为“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社会学硕士社会工作方向)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社会工作硕士MSW)。培养目标的区别“学术性学位”(academic degree)与“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处于同一层次,但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主要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其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教育类型的区别“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就“社会学社会工作方向”研究生而言,国内各社会学研究生培养单位主要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学制一般两到三年;而“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明确划分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类型,学制一般两年。入学方式的区别“社会学硕士社会工作方向”研究生需要参加每年年初的全国研究生“统考”入学考试;而“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全国研究生“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自行选择,10月份“联考”入学的是按非全日制培养的,而参加全国研究生“统考”入学的是按全日制培养的(注:由于我国的社会工作硕士(MSW)从2010年才开始正式招生,培养方式有全日制和在职攻读两种。具体招生事宜如有变动,请以官方正式消息为准)。毕业待遇的区别“社会学硕士社会工作方向”研究生在培养单位脱产学习,毕业后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就可以获得毕业证、学位证。“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研究生一样,在培养单位脱产学习,毕业后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就可以获得毕业证、学位证;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因不是脱产学习,通过论文答辩后,可以获得学位证,但是没有毕业证。招生院校的区别就“社会学社会工作方向”研究生而言,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2009年2月20日)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共有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社会学二级学科硕士点61个,2003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高校陆续在社会学或公共管理等学科下招收培养社会工作方向的研究生。
罗成or房谋杜断
专业介绍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院校排名A++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A+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清华大学、西南大学A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郑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福州大学B+华中农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云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B河海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辽宁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贵州大学、河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井冈山大学、北京城市学院报考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四)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五)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六)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考试大纲及命题要求全国MSW考试专业课考试包括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实务两门。考试指导范围如下: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原理部分包括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及社会学基础知识两个方面的知识。第一部分: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了解社会工作的产生背景及其基本假设了解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把握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思路理解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及其本质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包括价值理念、理论基础、过程模式等。一、社会工作概述1.社会工作的涵义与性质2.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3.社会工作的对象与服务领域4.社会工作的功能二、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1.社会福利思想2.社会福利制度3.社会工作的价值与价值体系4.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三、社会工作的理论1.社会工作理论的涵义及地位2.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3.社会工作的实践理论四、人的发展与社会环境1.人的发展、社会环境及其关系2.儿童发展与社会环境3.青少年发展与社会环境4.成人发展与社会环境5.老人发展与社会环境五、社会工作过程1.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要素2.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六、社会工作教育1.社会工作教育与训练的意义2.社会工作教育与专业化3.社会工作本土化学位论文/授予“社会学硕士社会工作方向”研究生在培养单位脱产学习,毕业后过学位论文答辩,就可以获得毕业证、学位证。“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研究生一样,在培养单位脱产学习,毕业后过学位论文答辩,就可以获得毕业证、学位证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因不是脱产学习,过论文答辩后,可以获得学位证,但是没有毕业证。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发展的社会工作专业高级人才,要求学生拥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守法纪,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素养,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学生拥有系统广博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与最新进展,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成为具有丰富社会工作经验的专业型应用人才和教学研究人员。就业方向就业面向:到民政、妇联、共青团、工会、卫生、司法、教育等系统和城乡社区组织、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从事社会工作的服务与管理。其他:本专业可获取劳动部职业指导人员中级职业技术证书。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与答辩工作规范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和答辩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导师对此项工作须给予高度重视。为
论文答辩自我介绍(精选10篇) 论文答辩不仅表达论文的主题和主要的研究内容,而且可能包含着书本或论文之外的内涵,需要掌握答辩技巧。下面是我整理的几篇论文答辩自我
在一篇高质量的社会工作论文中,论文的选题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好的选题有一半文的作用,我们千万不能忽视论文的题目。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Social Work”,英文缩写为MSW。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
是的,社会工作硕士论文的实务内容可以编造。但是,请注意,造假是不道德的,可能会对您的职业生涯产生负面影响。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实地观察和研究来收集有关实务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