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01

喜欢运动的男孩
首页 > 职称论文 > 贝类学的免疫研究论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悠悠岁月里

已采纳

水产养殖专业培养学生具备生物学、水产养殖学、水生动植物疾病诊断与防治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实验与实践的基本技能。可以从事水生动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经济动植物的育种、病害防治,以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技术服务和管理。水产养殖专业主要课程有鱼类育种学、甲壳动物育种学、水生动物育种学、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生动物疾病防治学、海藻与海藻养殖学、水环境化学等。水产养殖专业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鱼苗到商品鱼或水产品的养殖全过程。学习生物学和水环境的基础理论,以及水产养殖、渔业经济和管理的基础知识。水产养殖专业,就业方向:养殖场、饲料加工厂、水产品加工厂、水产公司、休闲渔业基地等单位从事技术推广、应用、生产、经营、养殖、销售和管理。在高校,一般转专业需要双方院系同意;尤其是院系和专业差异大的专业,转起来很难。

208 评论

三石太保

一直吃海参的朋友一定要知道,你为什么吃海参,海参到底是如何让你身体好,精神好,睡眠好,免疫力好的。

首先:海参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且富含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必需脂肪酸以及常量和微量元素。刺参糖类含量最高达,其它种类均在3%以下。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脂肪和糖类则是人体主要的能源和热源。

海参体内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甘氨酸、精氨酸和谷氨酸含量。

海参远远高于其它氨基酸。另外,刺参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其它海参。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物质基础,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海参体内含有VA、VB1、VB2、VB6、VD、VE和VK7种维生素。维生素在人体内不能自行合成,为人体生长和代谢所必需。

海参必需脂肪酸种类齐全,如亚油酸、亚麻酸、EPA、DHA等。其中刺参的必需脂肪酸含量明显高于其它海参。必需脂肪酸对于增强人体免疫以及人脑的机能具有重要作用。

海参体内富含人体必需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其中微量元素中铁、锌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元素。铁和锌是人体需要量最多的微量元素,铁是参与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组分。锌是200多种含锌酶的组成成分,在核酸和蛋白质代谢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与脑及智力的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了解了这么多之后,才知道原来海参里面有这么多的营养物质,真是全身都是宝。海参足抵人参,想健康吃起来吧。

233 评论

颖儿yuki

免疫力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准确地说,应该叫免疫系统功能,它是由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胸腺、脾脏等免疫组织和器官、以及抗体、补体等免疫分子所组成的一个精密复杂的网络,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个网络中成员互相协作,共同对抗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之类的有害异物,这也是免疫系统的主要工作。人体免疫力的强弱与年龄、遗传、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疾病和药物等因素有关,免疫力降低或失调可诱发多种疾病,而免疫力过强会让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人体的正常细胞,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网络上流传着很多能够提高免疫力的食品或者保健品,例如乳铁蛋白、蛋白粉、益生菌、燕窝等,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乳铁蛋白主要存在于人体的免疫细胞和母乳中,与免疫功能确实有一点关系,但是目前市面上销售的乳铁蛋白主要来自于牛乳,牛乳铁蛋白和人乳铁蛋白是完全不同的,此外,乳铁蛋白食用后会被消化液破坏,失去活性,根本无法增强免疫力;蛋白粉是补充蛋白质的,没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蛋白质通过饮食补充就好,过量补充蛋白质机体无法利用,会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还会增加肾脏负担;益生菌主要作用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有研究显示,通过补充特定益生菌可以改变特定的生理指标,但与提高免疫力无关;燕窝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碳水化合、水分和微量矿物质,这些营养成分是人体必需的,但和提高免疫力无关。

在饮食方面,饮食多样,营养均衡是提高免疫力的不二法则,首先,蛋白质是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建议每日吃瘦肉、鱼、禽、蛋120-200g,奶类300g,大豆和坚果25-35g,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其次,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调节和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适量增加动物肝脏、胡萝卜、菠菜、南瓜等食物的摄入量,有助于补充维生素A,建议每天吃蔬菜300-500g,其中深色蔬菜应占一半,水果200-350g,有助于补充维生素C;最后,铁和锌都是维持机体免疫功能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适量增加动物内脏、血制品、红肉等食物的摄入量,补充足量的铁,适量增加贝类、动物内脏和红肉的摄入量,补充足够的锌。

除了饮食以外,良好的卫生习惯、适当的运动锻炼、睡眠的充足、生活有规律、接种疫苗等都是提高免疫力的有效方法,还有研究发现,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使人体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增高,也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海参又名刺身,是海味“八珍”之一,与鲍鱼、鱼翅、燕窝等名贵食材齐名,被认为是天然补品,葱烧海参、红烧海参、海参焖笋鸡等都是我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在营养方面,海参也有很多优点,脂肪含量低,几乎不含胆固醇,蛋白质含量超过干重的一半,此外,海参的含钙量也非常丰富,每100g鲜重海参的含钙量可高达285mg,是很好的补钙食物,但是海参中的蛋白质以胶原蛋白为主,胶原蛋白中缺少必需氨基酸—色氨酸,属于低质量的蛋白质,从性价比上讲,远不及牛奶、鸡蛋、瘦肉等食物,补钙也是同样的道理,牛奶、豆腐、绿叶蔬菜也含有丰富的钙,但价格要比海参便宜很多。

此外,海参中还含有很多活性成分,如牛磺酸、硫酸软骨素、海参皂苷、多糖等,都被宣称具有神奇的功效,比如硫酸软骨素是很多保健品中的主要成分,临床试验显示它也许能够缓解关节疼痛,但疗效并不确切;海参皂苷具有抗炎、抗真菌作用,细胞实验显示,皂苷对癌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但也能杀灭正常细胞,但要想应用于临床,还要经过严格的动物试验和人体临床试验的验证,而打捞上来的海参经过处理和加工,其中皂苷的生物活性还残存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海参中的海参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但很遗憾没有人体试验的数据,动物试验显示,用海参连续喂养小鼠1个月,小鼠的胸腺指数、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以及血液中免疫活性分子水平均有所提高,但折合成人的生命周期,大概需要连续吃10-20年海参,此外,试验结果在小鼠身上成立,推导到人体效果就不一定准确了。与其花大价钱每天吃海参,不如通过健康的饮食,规律的运动,充足的睡眠提高免疫力,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300 评论

脑子已停机

海参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且富含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必需脂肪酸以及常量和微量元素。海参体内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甘氨酸、精氨酸和谷氨酸含量远远高于其它氨基酸。另外,刺参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其它海参。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物质基础,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海参体内含有VA、VB1、VB2、VB6、VD、VE和VK7种维生素。维生素在人体内不能自行合成,为人体生长和代谢所必需。海参必需脂肪酸种类齐全,如亚油酸、亚麻酸、EPA、DHA等。其中刺参的必需脂肪酸含量明显高于其它海参。必需脂肪酸对于增强人体免疫以及人脑的机能具有重要作用。海参体内富含人体必需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其中微量元素中铁、锌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元素。海参多糖海参多糖是海参体壁的重要功能成分,其含量最高可占干海参总有机物的31%。海参的多糖含量及组成等是衡量海参营养价值的重要化学指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海参多糖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肿瘤、免疫调节、抗凝血与抗血栓形成、降血脂等作用。海参体壁的多糖主要分为海参硫酸软骨素、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两大类。海参皂苷海参皂苷为海参所特有的一类三萜皂苷,是海参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也是其进行防御的化学物质基础。现代药理活性研究表明海参皂苷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菌、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脑苷脂脑苷脂亦称为酰基鞘氨醇己糖苷,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菌类、植物类、动物类及海洋生物组织细胞膜中的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脑苷脂属鞘脂类的一种,由神经酰胺、糖基两部分组成。近年来海参中已报道的脑苷脂类化合物仅10多种,发现其具有预防脂肪肝、抗肿瘤等生物活性。神经节苷脂神经节苷脂是棘皮动物体内一种重要生物活性成分,其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唾液酸。神经节苷脂与许多生物学过程相关,并且在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几百年前,我国人民就认为海参不仅是一种佳肴,而且还是一种滋补保健品:海参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味甘咸,补肾经,益精髓,消痰延,摄小便,壮阳疗痿,杀疮虫”。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海参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力、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286 评论

花开旭航

实验室围绕上述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国家重大需求,共承担科研究课题134项,其中主持的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2项,它们分别是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与蓝藻水华暴发机理研究(2002年启动,2800万元,首席科学家刘永定研究员)和重要养殖鱼类品种改良的遗传和发育基础研究 (2004年启动,2500万元,首席科学家桂建芳研究员),主持的863重大水专项2项,它们分别是受污染城市水体修复技术与工程示范( 2003年启动,2583万元,首席科学家吴振斌研究员)和受纳湖湾污染负荷有效削减和生态系统重建技术与工程示范(2005年底启动,2000万元,首席科学家宋立荣研究员),还主持973课题3个,863课题6个,杰出青年基金3项,重点基金6项和欧盟项目1项等。这些项目的承担体现了实验室在国内外相同学科领域的地位和在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也为实验室的学科发展和自主创新提供了必要条件。实验室共发表SCI收录论文247篇,并有相当多的论文被本学科领域国际顶尖级杂志接受发表,如SCIENCE,PNAS,DEV. BIOL.,MOL. BIOL. EVOL.,J. VIROL.等都发表有水生所完成的论文;发表的论文被国际同行广为引用,据不完全查证,其中105篇SCI论文被SCI刊源论文引用353次。同时,还主持编写出版著作8本,获授权专利23项。通过研究实践和自主创新,一批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或在应用上有广阔前景的研究成果已经形成。如2005年已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重大成果长江中、下游湖泊群渔业资源调控及高效优质模式,采用生物操纵和生态对策原理,系统探讨了湖泊无公害渔业的可行途径及主要工艺,提出了湖泊小型鱼类、食鱼鱼类生产力动态估算方法,建立了湖泊鳜鱼规模化养殖、河蟹生态养殖和团头鲂增殖等技术,2000-2004年在长江中下游600多万亩湖泊推广,增加产值超过亿元;2002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热带、亚热带区域水质改善、回用与水生态系重建生物工艺学对策研究,依据生态学原理,将垂直流构建的人工湿地用于中小城市污水的综合治理,在水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003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银鲫两种生殖方式的遗传基础及其育种意义,首次以确凿的分子遗传证据证明银鲫存在雌核生殖和两性生殖两种不同的生殖方式,并阐明了其遗传基础,取得了一系列的新发现和新认识,发表的论文广为引用,并收入国际知名专著;2003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异育银鲫营养、饲料与投喂技术,根据鱼类能量学研究结果,研制出高效、无公害、无污染营养饲料,建立了异育银鲫的合理投喂模式,具有明显的环境和经济效益;2004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重要水产动物病毒病原的鉴定及致病机理研究,在建立和筛选到一批用于病毒增殖的水产动物细胞的基础上,从患病的鳖、蛙、鳜鱼和牙鲆的组织中分别分离到相应的病毒病原,并对这些病毒的病原性质、理化特性、分子结构、致病机理及其免疫应答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2004年获总装备部全军武器装备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空间飞行环境的生物学效应研究,发现重复再搭载仍然会导致性状分离等新的空间生物学效应,发现质膜、钙离子、细胞储存产物(甘油)共同作用于重力感受、传导和响应的实验证据,设计并生产出进行空间生物学研究的通用生物培养箱;2005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中国土壤藻的研究,实现了荒漠藻人工大量培养,发明了干旱区微藻固沙技术,首次完成了利用荒漠藻固定野外流沙的试验研究,首创性地开辟了藻-草-灌-乔的荒漠化综合治理新途径;2005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名特优淡水鱼养殖技术丛书,将名特优鱼类养殖品种和技术介绍给广大养殖户,促进了名特优淡水鱼类的健康养殖及其规模化养殖,带动了水产行业科普作品的创作和发展,是科研服务于农村和农民的桥梁和纽带。这些成果有的解决了我国面临的淡水养殖与水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有的推动了鱼类发育遗传学和水生病毒学以及渔业生物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有的解决了我国城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技术难题。此外,本实验室在世界上率先开展转基因鱼研究,并一直处于该研究领域的前列。培育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快速生长转基因鱼家系;首次系统完成了转基因鱼大规模养殖试验,建立了高效、安全的养殖模式。在科技部组织的现场鉴定会上,由包括三名院士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定:本项目的完成,使我国在转基因鱼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前景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为转基因鱼的商品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国家科技部等主编出版的《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认为我国转基因鱼育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针对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本实验室创造性的提出了通过构建人工模拟湖泊,在受控隔离的生态系统中进行转基因鱼生态安全评价的策略,自行设计并构建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转基因鱼生态安全研究人工模拟试验湖泊,全面评价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在转基因鱼的遗传生态安全控制策略方面,本实验室取得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采用反义转基因技术,研制获得性腺完全不发育的转基因鱼。迄今只有本实验室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控制鱼类性腺发育。相关研究结果被遴选为第5届国际鱼类内分泌学学术研讨会大会报告,并分别申请了中国和美国专利。与此同时,本实验室还首次提出组织特异性的两性互补外源基因剔除概念,并首次建立了鱼类转植基因定点整合技术,实现了鱼类性腺中的转植基因剔除。在鱼类抗病毒基因细胞模型研究方面,应用差减技术克隆灭活病毒感染鱼类培养细胞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已鉴定出一批参与鱼类抗病毒和免疫反应的基因,尤其是干扰素系统基因。自2003年底以来,已相继发表论文10余篇,受到国际同行高度关注,如鲫鱼的类-PKR基因于2004年10月在《鱼类和贝类免疫学》发表后,很快被评为该刊的热点论文之一,并已被他引4次,如德、美三家实验室联合发表在《PNAS》上的论文在评价其研究目的时说:这里,我们对一个与哺乳类PKR最相近的来自于斑马鱼的基因进行鉴定和特征分析,该基因的预期产物在N-端含有Z-DNA结合结构域,而不含dsRNA结合结构域。一个类似的基因最近在鲫鱼中已被报道。这些发现支持Z-DNA结合结构域在鱼类抗病毒应答中起了重要作用。在水生态毒理学和生物监测方面,已形成了一系列环境监测和评价技术的规范;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二恶英研究专用实验室,按照国际标准对二恶英进行灵敏、准确的检测;承担了国家和地方委托的数十个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多次举办环境生物学监测及水污染治理的国内国际培训班,培养了大批环境生物学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人员。在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示范方面,开展了氧化塘与污水净化资源化生态工程及相关技术研究;在内污染防治生态工程技术和湖区生态优化对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研发的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系统为主的可持续利用水质管理工艺及对策,研究成果已在德国、奥地利和中国武汉、上海、深圳等地推广应用;围绕城市受污染水体的生境改善、生态系统结构优化与系统稳定等问题,研发和集成了水生植物定植、湖滨人工湿地、原位水质净化、藻类控制、基底修复、水力调度等一批水质改善技术,形成以水力调度和水生植物恢复与重建相结合的城市受污染水体修复技术方案,研究成果不仅在示范工程得到应用,而且在武汉新区的规划和建设、六湖连通工程的实施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为全国其他类似地区水体修复提供借鉴。围绕直接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存的蓝藻毒素,我们从基础和应用两方面开展了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系统地研究了微囊藻毒素对动物、植物和其他藻类的毒性效应,此项研究加深了对微囊藻毒素环境风险的认识,为制定饮用水和水产品中的毒素阈值提供了科学依据;开展了微囊藻毒素对于水生动植物和其他藻类的生态效应的研究,发现了一种能够吞噬微囊藻并降解其毒素的金藻,且这种金藻具有鉴别产毒和非产毒藻类的能力,此项研究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在应用研究方面,建立并完善了蓝藻毒素及其分析技术体系,研制出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囊藻毒素标准品及微囊藻毒素ELISA检测试剂盒在国内占据了一席之地,打破了我国藻毒素纯品紧缺及检测方法不完善的尴尬局面。微囊藻毒素ELISA试剂盒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环境监测部门、自来水公司、科研院所,在创造了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为我国尚缺的微囊藻毒素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的制订奠定了基础,为建设部颁布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中对微囊藻毒素将于2006年6月起进行检验的要求提供方法学依据。与世界上从事藻类学和藻类生物技术研究的机构相比较,本实验室具有全面、系统而且相互衔接的特征。我们的研究覆盖了系统分类、生理生化、分子遗传和环境生物学4个层次。在基础研究方面,有关微囊藻毒素对动物、植物和其他藻类的生态效应的研究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是较为突出的;有关蓝藻适应力的遗传学研究在选题和研究方法上能够与国外生物学主流相接轨,发现了一些蓝藻生存适应或细胞分化必需的新基因;鞘藻目的系统学依然是我所藻类学研究的特色之一。在应用研究方面,对于荒漠藻类在生物结皮中作用的研究和人工结皮技术的开发达到国外同类研究水平;发展了葛仙米优良藻种筛选和培养技术,在我国率先实现规模化养殖。底栖动物生态研究旨在定量阐明底栖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从而为底层系统调控提供操作依据。在经济底栖动物方面,首次建立了以实现河蟹最大持续产量为目的的放养量模型,2005年底,鉴定专家认为该项成果在河蟹增殖领域居国际领先水平;区域湖沼学的研究致力于运用比较湖沼学的方法和预测生态学的理论探讨泛滥平原生态系统的宏观规律。开展长江中下游富营养湖泊的比较湖沼学研究,旨在定量揭示大尺度上富营养化机理。同时,开展长江江湖复合系统的生境破碎过程与对策研究,以期提出整体保护长江水系生物多样性的战略对策。随着人口的增加,对水产品的需求量在增加,水产养殖也迅速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环境意识的加强,水产发展越来越面临食物安全、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的挑战。但是由于对水产养殖尤其是集约化养殖中水产动物的营养学、饲料技术和养殖技术等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导致水产养殖出现效益低、饲料浪费、环境污染、产品质量差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就是对其营养需求、营养素利用、饲料配方等有关水产动物对环境因子的反应不清楚造成的。针对这些问题,从基础入手,研究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蛋白源利用、投喂技术、能量学利用模式等,为无公害水产养殖提供理论基础。有关鱼类的营养学研究基本上达到国际同类水平,在鱼类能量学模型、补偿生长等方面居国际前沿。本实验室对国家对水产健康发展的根本需求,研究结果不仅可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指导饲料配方、水产养殖均有重要的意义。部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饲料配方和投喂技术改进,可以明显地节约饲料,降低对环境的氮磷排放,降低养殖成本,减少渔业污染。水环境工程示范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滇池蓝藻水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课题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课题通过验收后,路甬祥院长发来贺信;武汉新区水专项示范工程已得到科技部和地方政府的肯定,科技部李学勇副部长在视察时说,搞水污染治理只有在蓝藻水华最严重的地方做才最有意义,你们有一支队伍在这里,做出了效果,国家要继续支持,你们要继续做下去。针对水环境和水生生物安全提出的重大建议也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如为《2001高技术发展报告》第五章生物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撰写的开篇文章《转基因安全与对策研究》,提出了转基因安全问题的三条对策建议;2004年,为中共中央党校撰写了理论学习材料转基因及其安全性,阐述了转基因研究的起源及发展,分析了转基因安全争论的实质,提出了如何正确认识转基因及其安全性的思路。培育的鱼类品种支持地方政府组建了国家良种场,形成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实验室的国际合作渠道不断拓宽,已成功主办了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治理国际培训班 等8次国际和多边学术会议,有10多人次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与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欧盟等研究机构保持着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组织承担并完成了1项欧盟项目。国际合作形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由我室研究人员出国接受培训、攻读学位或作博士后研究到外国人来我室接受培训、攻读学位或作博士后研究。总之,实验室全体研究人员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积极面向国家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辛勤探索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前沿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努力寻求保护健康水环境和发展可持续渔业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与此同时,实验室也全面完成了更新改造,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投资1400多万元,已基本建成了生态学技术研究平台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平台;并通过研究人员的不断引进和更新,实验室已有50岁以下研究员1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者5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通过课题开放等措施,有40多位高级访问学者来室合作研究,进室博士后20多人,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知识结构优化、业务水平较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已经形成。实验室在国内外相同学科领域的地位和在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得到了明显增强。

262 评论

专业的吃货一枚

免疫力是什么?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

当有细菌或病毒侵入人体时,人体细胞免疫系统或体液免疫系统自动识别并抵抗病毒,所以,当人体免疫能力足够“强大”时,在莫名之中就把外来病菌及时消灭,而免疫能力不足时,则会使细胞、组织甚至器官发生病变。

而正题来了,海参能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吗?

答案是,可以,海参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首先,咱们来看一篇论文,是中国海洋大学研究海参的实验论文。

通过测定海参、鱼翅的营养成分以及体壁中氨基酸组成和含量, 同时评价其对连续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致免疫 低下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探讨了海参、鱼翅的免疫调节作用与其营养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 海参中总糖、酸性黏 多糖、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药效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鱼翅; 海参和鱼翅均能显著提高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的 脾指数和胸腺指数;

显著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 提高迟发型变态反应水平和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 促进巨噬细胞的吞 噬能力; 显著提高血清中 IL3、IFN水平, 降低 IL4 水平, 提高 IFN/ IL4 的比值。提示海参和鱼翅中均含有全面的免 疫活性物质, 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中, 海参在促进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方面的作用优于鱼翅。-----摘自中国海洋大学学报《海参和鱼翅的营养成分以及对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比较》

可以看出,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海参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而且,海参在促进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方面的作用优于鱼翅。

或许有很多朋友好奇他们到底怎么做的实验,小编简单说说,就是把海参磨成粉溶于淡盐水中,给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服用,持续给药一个月后对小鼠免疫功能进行检测,即检测小鼠血清、B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

在海边,有条件、有保健意识的人,连续食用海参,即可去除陈疾,增强体质,来年无病,免疫力增强。所以渔民虽常年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却少有关节炎、气管炎、感冒、头痛、腰酸等顽固性疾病,同时这也是海岛多寿星的一个重要原因。

海参体内含有一种特殊成分——海参皂苷,又名海参素,它是最早发现的动物皂苷,它是一种抗毒剂, 能抑制癌细胞蛋白质、核糖核甘酸的合成,能够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抗癌杀菌的作用,抗腐能力很强。

海参中的另一种营养物质是刺参粘多糖。大量药理研究证实,刺参粘多糖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亦可以增强大脑记忆能力,具有抗疲劳的功能。

海参还含有精氨酸,能够促进性激素分泌能力、提高性功能,从而起到延缓衰老作用。同时,精氨酸还被证明可提高免疫力。

适宜进补海参增强体质的人群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为阳气虚弱者,在冬季表现为流清鼻涕、手足冰凉、夜尿频多等,适当进补可使阳气再生、祛除寒气、增强体质;

第二类为患冬令病者,所谓冬令病,是指有些慢性病一到冬季就易发作或复发,如慢性支气管炎、多尿症、冻疮等,这类病人多肾气亏虚、阳虚怕冷,温补是治疗和预防的最佳方法;

第三类为夏病冬治者,如哮喘、疮疡类疾病,多见于体质虚弱者,若能在冬季将身体调养好,就可防患于未然;

第四类为年老体弱者。

当然,还有一类适合人群,那就是吃海参保健人群,因为吃海参可以增强免疫力,增强性能力,辅助治疗癌症,对女性可以补血养血。所以,有条件的话,多吃海参,对整个家庭的成员都非常有健康价值的。

进补海参要适量,每人每次进食发好的海参以75~100克为宜,一般每周食3~5次。宜用炖煮的方式来烹制,因为炖煮不仅能保持海参的营养成分齐全,还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可充分发挥滋补功效。如用海参来做粥或羹,或用泡发好的海参与葱或肉末爆炒,或直接用泡发好的海参蘸酱食用也可。

此外,在进补海参的同时,要多吃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供给;每天食用适量的米、面、奶或豆制品等,以保证身体充足的热能供应。

259 评论

Lucky小钰

关注很多人都常来问我,海参真的能增强免疫力吗?免疫力是什么?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当有细菌或病毒侵入人体时,人体细胞免疫系统或体液免疫系统自动识别并抵抗病毒,所以,当人体免疫能力足够"强大"时,在莫名之中就把外来病菌及时消灭,而免疫能力不足时,则会使细胞、组织甚至器官发生病变。而正题来了,海参能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吗?答案是,可以,海参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01首先,咱们来看一篇论文,是中国海洋大学研究海参的实验论文。通过测定海参、鱼翅的营养成分以及体壁中氨基酸组成和含量, 同时评价其对连续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致免疫 低下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探讨了海参、鱼翅的免疫调节作用与其营养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 海参中总糖、酸性黏 多糖、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药效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鱼翅; 海参和鱼翅均能显著提高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的 脾指数和胸腺指数; 显著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 提高迟发型变态反应水平和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 促进巨噬细胞的吞 噬能力; 显著提高血清中 IL3、IFN水平, 降低 IL4 水平, 提高 IFN/ IL4 的比值。提示海参和鱼翅中均含有全面的免 疫活性物质, 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中, 海参在促进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方面的作用优于鱼翅。-----摘自中国海洋大学学报《海参和鱼翅的营养成分以及对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比较》可以看出,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海参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而且,海参在促进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方面的作用优于鱼翅。或许有很多朋友好奇他们到底怎么做的实验,小编简单说说,就是把海参磨成粉溶于淡盐水中,给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服用,持续给药一个月后对小鼠免疫功能进行检测,即检测小鼠血清、B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02在海边,有条件、有保健意识的人,连续食用海参,即可去除陈疾,增强体质,来年无病,免疫力增强。所以渔民虽常年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却少有关节炎、气管炎、感冒、头痛、腰酸等顽固性疾病,同时这也是海岛多寿星的一个重要原因。海参体内含有一种特殊成份——海参皂苷,又名海参素,它是最早发现的动物皂苷,它是一种抗毒剂, 能抑制癌细胞蛋白质、核糖核甘酸的合成,能够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抗癌杀菌的作用,抗腐能力很强。海参中的另一种营养物质是刺参粘多糖。大量药理研究证实,刺参粘多糖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亦可以增强大脑记忆能力,具有抗疲劳的功能。海参还含有精氨酸,能够促进性激素分泌能力、提高性功能,从而起到延缓衰老作用。同时,精氨酸还被证明可提高免疫力。

175 评论

相关问答

  • 贝类学的免疫研究论文

    水产养殖专业培养学生具备生物学、水产养殖学、水生动植物疾病诊断与防治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实验与实践的基本技能。可以从事水生动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经济

    喜欢运动的男孩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免疫学的研究进展论文怎么写的

    一、基因疫苗的诞生自1796年英国医生琴娜(Jener)首次采用牛痘苗以来,疫苗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200多年来各种疫苗已经帮助人类战胜了包括天花在内的多

    寻梦的蒲公英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鱼类免疫研究进展论文

    还有嚒??!我也需要啊~ 可以发多一份给我嚒? 谢谢你们啦~~

    瞪样的胖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hiv免疫学治疗研究论文

    目前,就艾滋病的治疗尚无特效的病因疗法,但总的治疗原则为抗感染、抗肿瘤、杀灭或抑制HIV病毒、增强机体免疫机能。 1.抗感染治疗 针对各种机会性感染和合并感染用

    美多多lad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免疫学的研究进展论文选题题目

    看你要做什么课题了,免疫学范围很广啊。

    悠悠思忞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