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62

包子baozi2015
首页 > 职称论文 > 中国教育网络杂志记者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巧儿妹妹

已采纳

不同等级的杂志,招聘要求也就不一样。国家级、省级、市级、内部刊物、免费刊物什么的,看你的要求了。

286 评论

甜心小葡萄499

我不知道各位还记不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梦想,成年之后的今天,你们还敢说出自己的梦想吗?我童年时,梦想着当科学家,像母亲给我讲的牛顿、爱因斯坦他们一样改变这个世界,当我少年时,我梦想着改变这个国家,我甚至高考故意科科考0分,我天真地以为那样可以唤醒国人,推翻高考制度,建立真正的素质教育体制,然而,当我的天真被残忍的现实秒杀时,我才逐渐认识到中国教育水很深、还很浑。教育的目的决定教育的手段,中国基础教育的目标一致对准高考,邓小平恢复高考时明确说过不能迷信高考,然而时至今日,我们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把学生埋在高考,高考似乎成了一个模具,我们从小被囚禁在磨具里成长,最终丢失儿时的梦想,活成别人规定的模样。那些所谓的教育专家画出一条虚无缥缈的起跑线,家长推着孩子抢跑,家教辅导班火热吃香,事实上,人生是一次马拉松,不是一场短跑,拔苗助长地培养天才,最终结果方仲永!在一个机器人可以考大学的时代,我们的教育还在使劲把人培养成机器,把人当做商品批次化生产,毫无疑问中国教育是不尊重人性的。为什么拿诺贝尔奖的是小学没读完的莫言,不是中文读到博士后的天骄之子,你可能认为那是特例,那么你为什么不敢做特例呢,人类教育的初衷是点火,中国教育的结果是让你熄火!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钱学森先生问“当今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如果我们需要的不是奴才、不是考试的机器,那么我们的高校录取规则就不应该简单粗暴地在应试分数顶线录取,而是要保底线上谈录取甚至多开破格录取的渠道形成机制,尽可能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今天的中国,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分数考得低的学生被鄙视,分数考得高的学生被追捧,进入社会后,中学生看不起小学生,专科生看不上中学生,博士生看不上本科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内心缺乏爱,因为我们都没有自己生活的信仰,没有爱的教育,而我们却还在继续着这荒唐的教育,恶性循环,最终大家都是受害者。无数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上大学,因为别人都上大学所以自己也要上,糊里糊涂耗费人生最黄金的4年生命之后,毕业就失业了,最后发现不是自己上了大学,而是大学上了自己......大学生毕业后,无数人在绞尽脑汁考公务员、寻求国企、央企之类稳定的铁饭碗,然而,工作稳定了,人生就平庸了,事实上人生哪有他妈的稳定,诚然,人生像条河流,只有曲线的坚持,没有直线的捷径!高考不是唯一的通往上流社会阶层的通道,什么寒门再难出贵子也是扯淡,大学最有价值的资源是学识渊博的老师,不是那些买个避孕套都还要向父母伸手的学生,当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足够成熟的时候,按需求知变成现实,高考制度也就灭亡了,你可能就上了一个假的大学!现在中国至少10亿人没上大学,那又怎样,谁能证明哪种人生比另外一种人生更高一等呢?当然,我不得不承认被人鄙视和鄙视别人都是人性常态,但是我好不容易活一回,我为什么不自信地活出极致的自己,我坚信:人只要不自我放弃,任何一种人生都可以活出自己的信仰,因为有信仰者幸福!记得凤凰卫视记者采访我的时候问我,如果有大学录取我去吗?活在一个多元化的网络智能时代,求知的渠道已经超级便捷,在教室学习的效率太低,生命太贵我浪费不起,大学你可以不上,但是学习你一辈子别停,英雄不问出处,流氓不看岁数,知识就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生为人就有自己的独立思想,用教育的名义统一人的思想,我以为本质就是一起造假,大家都知道丑陋的真相,却还要用一副伪装的表情去看皇帝的新装秀!我曾经因为对中国教育绝望,多年不谈高考,即便到2017年的今天,我深知我的演讲无力改变这个体制,但这就是一个高考白卷考生的生存信仰,当一个国家只有一种声音的时候,我向这块国土发出另一种声音,虽然微弱,但是它已经存在!

249 评论

yeye要吃好吃的

除非你进的是文学类的杂志,也许人家会看着你的文学功底,或者你以前发表过的作品,收你做编辑。 一般情况下,记者编辑的要求是本科以上学历,新闻、传播、中文、英文、出版编辑、社会学等专业毕业。还有你别以为写过文学作品自己就一定可以驾驭文字,如果你做的不是文学类的杂志,那你得确定你什么样的稿件都能写,就算是无米,也得做成炊,有这个本事才能去做这行。

242 评论

宝贝baby996

2008年:高考故意交白卷考0分被《春城晚报》《云南信息报》新浪网、腾讯、搜狐等300多家媒体报道引起全国轰动。2009年:搜狐发表“国家与谎言”点击100万,博客被封,《无形数学》完稿,拒绝一切媒体记者采访!2010年:牛博网开博火爆三天被关,7月中旬拒绝中央电视台等一切媒体记者的采访!2011年:《诺贝尔奖:中国在流口水》登上美国《思想家》,思想文集《像狗一样活着》完稿,第一本小说《良知与欲望》网上连载。2012年:因为在新浪博客发表《中国体制缩影为乌坎事件》一文,吉剑写了五年的的新浪心海时空博客被封杀,吉剑创建网站:心海时空,先后接受过《新京报》、《中国新闻周刊》、《南方电视台》、《凤凰卫视》、网易等媒体的采访!2013年:浙江《金华日报》首席记者钱增深度报道“吉剑讲述奋斗历程”(2008-2013吉剑反思高考零分事件,以及对吉剑本人的现实深度报道)吉剑首次在媒体公开照片。2014年:吉剑开始涉足商业创业,还在淘宝创建“心海时空商城”。 2015年:媒体曝出吉剑已奋斗成百万富豪。

139 评论

提拉米苏丫头

废话不多说,让我继续上一集的内容,把“信息过载”聊得有意思。# 信息过载 # 媒体时代# 社会公知 # 独立思考# 社会人文 # 观点评论

254 评论

小笨猪seven

笔名: 心海时空   国籍:中国  性别:男  祖籍:云南   出生:1989年   星座:水瓶座

爱好:旅游、思考   向往:真实与自由的人生

2、吉剑的简历

2008年:高考故意交白卷考0分被《春城晚报》《云南信息报》新浪网、腾讯、搜狐等300多家媒体报道引起全国轰动。

2009年:搜狐发表“国家与谎言”点击100万,博客被封,《无形数学》完稿,拒绝一切媒体记者采访!

2010年:牛博网开博火爆三天被关,7月中旬拒绝中央电视台等一切媒体记者的采访!

2011年:《诺贝尔奖:中国在流口水》登上美国《思想家》,思想文集《像狗一样活着》完稿,第一本小说《良知与欲望》网上连载。

2012年:因为在新浪博客发表《中国体制缩影为乌坎事件》一文,吉剑写了五年的的新浪心海时空博客被封杀,吉剑创建网站: 心海时空,先后接受过《新京报》、《中国新闻周刊》、《南方电视台》、《凤凰卫视》、网易等媒体的采访!

2013年:浙江《金华日报》首席记者钱增深度报道“吉剑讲述奋斗历程”(2008-2013吉剑反思高考零分事件,以及对吉剑本人的现实深度报道)吉剑首次在媒体公开照片。

3、吉剑的奋斗

2008年高考,云南镇雄的吉剑主动选择考零分,将自己的姓名、考号都填在试卷内,卷子上写了自己对教育的批判以及他在数学和物理方面的个人见解。尽管吉剑期望得“鸭蛋”,但是最后总分还是得了160多分。高考完,他就去昆明打工。

2010年初,吉剑听不少朋友说浙江永康机会多,立即坐飞机到宁波,辗转来到永康,但是现实并不像想象中的美好。初到永康时,吉剑在一家滑板车厂干过3个月装配工,之后在一家防盗门厂做过打字员。现在主要帮一家跑步机厂家做网络运营,月收入过万。

1月6日,记者在永康见到了25岁的吉剑。吉剑比同龄人显得老成。说起这4年的变化,吉剑关于高考零分最大的感悟就是———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持续的努力,才能取得进步。

人生道路没有终南捷径

关于带给吉剑极大关注度的高考零分经历,吉剑认为这是一次个人主动性很强的选择。

现在也有不少人通过各种方式联系他,透露高考想考零分的想法,他也会谨慎给出意见。吉剑经常告诉后来者:“想通过考零分的举动,获得媒体或是有关方面的关注,获得经济上或是名声上的利益是不现实的。人生没有终南捷径,只有不懈的努力。”

对于现在经济状况的好转,吉剑觉得是自己杀出了一条“血路”。“别的人听MP3是听音乐,上网看视频是看电影、电视剧,我则是学知识、听讲座,看一些电子书。因为只有不断学习和思考,机遇才会降临。不然,我只能和大多数人一样卖苦力。”在永康两年多,吉剑最熟悉的地方就是新华书店。

“从自傲不凡少年无知的阶段,到暗夜泪流的迷茫痛苦,再到日益清晰的当下。”吉剑如是总结这4年的经历。

247 评论

无限幻想海浪

中国文艺界知名撰稿人、策划人、歌词作家。《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联欢晚会》总撰稿。《“圣地赞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型群众合唱汇演》总撰稿。《雅典奥运会火炬长城展示仪式》总撰稿。《首届“中华艺文奖”颁奖典礼》总撰稿。《中国电影博物馆开馆典礼暨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展览开幕式》总撰稿。《爱,来自中国——首都新闻界、演艺界东南亚海啸大型赈灾义演》总撰稿。《梦回1980——新星音乐会三十年纪念演出》文学统筹。中央电视台《2006第七届“香江明月夜”大型中秋综艺晚会》总撰稿。中央电视台《两岸同心·重建家园大型主题晚会》总撰稿。《“青春的贺礼”——2009年中国教育电视台春节综艺晚会》撰稿。北京电视台《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北京)联欢会》总撰稿。北京电视台《共建和谐春满园——2007年北京市迎新春双拥文艺晚会》总撰稿。北京电视台《天涯共此时——卢沟晓月2012年中秋晚会》撰稿。北京电视台《“江中亮嗓呼唤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启动仪式》总撰稿。《龙腾奥运·祝福中华——北京电视台“龙的传人”大型电视选拔活动颁奖典礼》总撰稿。张艺谋个人网站《谋影世界》暨电影《三枪拍案惊奇》网络游戏发布会总撰稿。第46届、第49届《国际小姐全球总决赛暨颁奖晚会》总撰稿。《中华棉花集团有限公司形象宣传片》总撰稿。杨都海出生于北京大学教授之家,自幼酷爱文学、涉猎广泛。他毕业于中国南方著名的中山大学中文系,大学三年级时,其学年论文《浮躁与碰撞:价值嬗变中的青春》就已被《南方日报》理论版全文刊出。大学毕业后,杨都海在参加工作后的第二年即荣获“北京电视奖”,并曾在国家级传媒、跨国外企、国内知名文化公司、大型体育赛事公司供职,他担任过电视、报纸、出版、网络、杂志等各类媒体的记者与编辑工作,参与过文化体育活动的策划和实施。有大量作品被国家级刊物发表,并多次获得大奖;他曾成功策划各类大型活动,创立过在IT界引领潮流的国产手机品牌网络综合推广平台,制作过颇有影响的小剧场话剧,并曾为近二百台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世界级重大文艺活动撰稿。杨都海曾在《中国艺术报》、《中国商报》、《南方日报》、《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末》、《北京晚报》、《深圳特区报》、《人民政协报》、《中国商界》杂志、新西兰《侨闻时报》等国内外知名媒体发表过数以十万字的各类文章,并为中国商业出版社编辑了《现代市场营销学教程》一书。他曾任新浪网和TOM网专栏作家,在网络媒体发表了不少文学作品。杨都海是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在《词刊》、《歌曲》、《长白山词林》等全国顶级音乐文学刊物上发表歌词作品多首、歌曲数首,作品被权威机构选入《百年中国歌词博览》等书,歌词《打开心灵之窗》荣获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联合设立、由中国歌词泰斗乔羽担任评委会主任的全国青年最高规格的歌词创作国家级大奖——第八届“全国青年歌词创作奖” 。此外,杨都海还曾为《2010北京西城宣南文化节开幕式》等多台文艺晚会所演出的创作歌曲作词。杨都海参与策划了《2002第三届北京朝阳国际商务节》、《“这里通向世界”北京市朝外市级商业中心开街盛典晚会》、《第四届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闭幕式暨第三届奥运歌曲征集评选活动颁奖演唱会》、《“榜样的力量”——安踏2011CCTV体坛风云人物颁奖盛典》、北京歌华有线导视频道栏目设置、2014百度联盟峰会等。杨都海曾在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旗下的著名中文门户网站TOM创立了国内最早的国产手机品牌综合推广平台《中国手机之窗》栏目,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02年,由杨都海任制作人、并由中国当代戏剧大师林兆华任艺术总监的小剧场话剧《涩女郎》热演二十一场,创造了北京人艺小剧场历史第二高票房。 2003年至2004年,杨都海在任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北京市场推广中心宣传营销总策划期间,成功策划并组织了这一亚洲顶级体育赛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盛大新闻发布会等宣传活动,主持了该赛事在环青海湖长达1100公里的全部赛段上为相关赞助企业所做的宣传营销工作,为环湖赛在全球体育领域的品牌推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从2002年开始,杨都海已为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旅游卫视、内蒙古卫视等的近二百台重大文艺活动撰稿,其中由杨都海担任总撰稿的《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联欢晚会》是于2009年10月1日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由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张艺谋任总导演、蔡国强任烟花总设计、甲丁任执行总导演的2009年中国最为重大的国家盛典与全球最具影响的声光视听盛会之一。2012年,杨都海在任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所属的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图兰朵》项目宣传经理期间,组织了国内外平面、电视、网络媒体对张艺谋大型景观歌剧《图兰朵》(伦敦版)的全方位宣传,为具有世界影响的英国《泰晤士报》、英国《每日电讯报》、英国《每日邮报》以及英国BBC英伦中文网的重要宣传文章提供了完整的采访提纲和背景资料,为英国本地华文刊物《华闻周刊》提供了由他亲笔撰写的宣传文章《跨界大师张艺谋的〈图兰朵〉情缘》,采访了张艺谋大型景观歌剧《图兰朵》(伦敦版)的执行总导演陈维亚等艺术大师,并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腾讯网等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提供了由他本人亲笔撰写的新闻通稿。2011年3月,杨都海受邀为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师生做了题为《电视文艺的策划与创作纵横谈》的专业讲座。2012年,杨都海受邀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为国内文化系统的政府官员讲授《大型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专业课程。多年来,杨都海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1999年1月,时任《中国商报》记者的杨都海赴北京著名的青少年国学教育机构————北京圣陶实验学校采访,并于1999年2月1日在《深圳风采》周刊发表了长篇报道《51个孩子的读经试验》,此文先后被《南方周末》、《深圳特区报》等近十家报刊转载,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2008年,杨都海出任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新学堂歌————谷建芬古诗词少儿歌曲演唱会》总撰稿;2014年5月11日,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国学大师吴小如先生在北京逝世,杨都海于5月15日在《人民政协报》发表了题为《邻居吴小如》的文章,追忆了自己幼年时与吴先生为邻的难忘往事;2014年5月16日,由杨都海策划、统筹的“情暖童心”2014国学公益文化湖南行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17名弱势儿童参加了此次旨在弘扬国学、传递爱心、励志树人的大型公益活动;从2014年6月起,由杨都海策划、统筹的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道德讲堂”系列活动先后在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和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成功举办了数十场传统文化道德讲座,杨都海也主讲了其中部分场次的国学课程,受到了广大听众的热烈欢迎。

113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经贸杂志社记者

    西安新环西大家庭联谊会会长张扬当选“庆祝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时代楷模第十六届中国最具责任感的十大优秀青年”.该活动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经贸导刊杂志社、华

    天权STAR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中国家庭教育杂志官网

    要让孩子读好书,家长必须好读书。因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如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在影响孩子的同时也成长了自己。现将我读过的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书刊推荐给大家,潜心研读,

    火焰天堂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宁夏教育杂志中国知网

    中国知网上的任何论文其实都是可以撤回的但是撤回的条件是比较苛刻的,因为个人是不能联系中国知网来撤回论文,而是要求机构撤回,那么作为硕士论文,就要求学校来联系中国

    刺猬小姐最女王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国教育网络杂志记者

    不同等级的杂志,招聘要求也就不一样。国家级、省级、市级、内部刊物、免费刊物什么的,看你的要求了。

    包子baozi2015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今日教育杂志社记者

    林海音,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

    janetwen1390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