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Journey
这里所说的“非哲学化”不是指哲学家们从事与哲学无关的工作,而是如罗蒂所说,哲学家们是在“非哲学式地写哲学”,“从外边来看哲学”。具体地说,哲学家们的工作方式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学院式研究,而是更加开放,更加宽容,更愿意与其它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联姻,共同探讨一些各方均感兴趣的问题,但这样的问题往往不是由哲学家提出的,而是由文学家、法学家、政治学家或社会学家等提出的一些与现实有关的实际问题,他们的工作方式由个人的沉思冥想转变为开放式的圆桌会议,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共同关心的问题提出意见或建议,而且,讨论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建立某种理论体系或宣传某种哲学主张,而只是为了思想的沟通和达成某种共识。同时,哲学家们用于表述哲学思想的语言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分析哲学家大量使用逻辑符号或公式展开自己的分析论证,也有的哲学家直接用自然科学的表述方式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如在心智哲学(Philosophy of Mind)中,分析哲学家主要利用经验心理学的研究工作来说明经验材料的刺激对心理活动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在这些哲学分析中充斥着大量对心理活动的经验描述。从积极的意义上说,哲学家们日益尊重那些研究人脑和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家和神经生理学家的意见,但从哲学的角度看,这种对心理材料的利用却导致了心智哲学越来越走向经验心理学和以研究人类行为为对象的行为科学。 另一方面,哲学史家以及其它哲学家在讨论问题时,也逐渐使用一些文学批评理论、文化人类学以及政治理论中的概念术语,或直接使用某些文学理论家的观点来说明自己的看法。例如主要在文学批评理论中盛行的后现代主义思潮被引进哲学,使得哲学家们把谈论德里达(J. Derrida)、利奥塔(J-F. Lyotard)、德勒泽(G. Deleuze)以及列维纳斯(E. Levinas)等人的思想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因而在讨论他们的思想时就充斥着大量模糊不清的概念。由于罗蒂的工作,后现代主义哲学在美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思潮,甚至包括包德里拉(J. Baudrillard)、詹姆逊(F. Jameson)以及格里芬(D. R. Griffin)这些人的思想在哲学刊物中也被大量地讨论,更不用说像福柯(M. Foucault)、麦金太尔(A. MacIntyre)、泰勒(C. Taylor)这样的哲学家思想了。而这种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核心观念就是要消解传统哲学中的所谓基础主义、逻辑中心主义以及主观与客观、心理与物理、价值与事实等的两分法,其结果就是消解了传统哲学。1998年美国哲学家索引中的统计数字表明,当年美国哲学刊物所发表的讨论著名哲学家的论文篇数,讨论德里达和尼采的数量远远多于罗素和斯特劳森,分别为55篇和123篇,而讨论罗素的只有36篇,讨论斯特劳森的只有28篇。同样,在《国际哲学季刊》1999年发表的23篇论文中,讨论后现代主义的有4篇,宗教哲学3篇,哲学史3篇,伦理学2篇,技术哲学2篇,论詹姆士2篇,东方哲学2篇,其它分别是讨论数学哲学、美学、维特根斯坦哲学等。这些文章论题的分布可以清楚地表明,即使是像《国际哲学季刊》这样的美国哲学核心期刊也把对后现代主义以及其它在传统哲学分类中被看作另类的哲学思潮的研究放到了比较重要的地位,而这些文章的论述方式也就直接反映了美国哲学家们的一种非哲学式地写哲学的倾向。不过,当代美国哲学的非哲学化倾向更主要体现在,哲学家们讨论的问题已经不再限于传统哲学形而上学提供的范围,而是把研究视野扩大到哲学之外,特别是通过关注现实问题和公共事务,试图以哲学家的观点解释在现实领域中提出的问题。例如,1999年的《美国哲学学会会刊》就用了整整一期(六月第2期)讨论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问题。这种做法在哲学刊物中还是非常罕见的。同样,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的《哲学论坛季刊》、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的《哲学杂志》以及由布莱克威尔出版公司出版的《美国哲学季刊》等,都在1999年发表了大量关于后现代主义、商业伦理、政治哲学、心理学、女性主义哲学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文章。由于美国哲学杂志大多是季刊,每年只有四期,因而在选择文章论题上都非常严格和慎重。因此,从这些杂志所发表的论文题目中就可以看出当代美国哲学研究的基本现状。深入分析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这与当代美国哲学家在哲学观上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是说,世纪末的美国哲学家对“哲学”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有着完全不同于传统哲学的理解。《哲学论坛季刊》1999年9月第三期发表的纽约州立大学哥伦比亚(David Golumbia)的文章“蒯因、德里达与哲学问题”就充分反映了哲学家们在哲学观上的分歧。作者把蒯因作为维护分析传统的代表,而把德里达的思想作为后现代哲学观的代表。按照蒯因的正统观点,科学精神上的“哲学”应当是追求真理,所以,清晰性和严格性应当是哲学工作的基本要求;而在德里达看来,不仅诸如“哲学”、“科学”、“真理”这样的术语值得怀疑,就连“精神”或“追求”这样的词也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它们往往是被看作与宗教神学有着密切联系,而哲学与神学的这种血缘关系也正是哲学或传统哲学应当被抛弃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由于哲学观的差异,在蒯因看来,德里达完全不能算是一个哲学家,所以他在著名的“剑桥事件”中与其它18位世界哲学家共同签名反对剑桥大学授予德里达荣誉学位。反对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认为德里达的工作“完全不符合公认的清晰与严格的标准”。然而,德里达在反驳蒯因等人的指控时同样指出,所谓的“清晰与严格的标准”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命题形式而已,而把他的解构看作是没有论证的胡说“显然是一种诽谤”,因为论证的关键在于讨论,在于提出问题。有趣的是,在“剑桥事件”中,德里达最终还是获得了剑桥大学的荣誉学位;同样,在他与蒯因等人的思想论战中,他的思想似乎一直占据着上风:他的追随者利用各种机会为他辩护,用各种方式证明他应当被看作是个哲学家,特别是以伦理的方式来解读德里达,希望把他的思想看作一种指导哲学家工作的人生指南,如克立奇理(Simon Critchley)、本宁顿(Geoffrey Bennington)、卡普托(John Caputo)、萨里斯(John Sallis)、康乃尔(Drucilla Cornell)等人;而且,他的反对者的态度在近些年中也有些变化,不再从哲学观上反对德里达的思想,而是以宽容的态度把解构看作一种哲学活动,但同时又希望把这种活动与哲学语言的用法以及对意义的澄清区别开来。哥伦比亚在文章中甚至认为,德里达关于哲学问题的开放态度在某种程度上是与蒯因的看法相似的,因为他们都承认我们的语言和指称是不足于由证据去确定的;德里达认为哲学实践的历史性、建设性以及语言特征都不足以用观察来决定,蒯因则是事先就直接否定了这种可能性。作者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蒯因哲学正是被构造成包含了由他的哲学所释放的解构能量;他的哲学体系表明了它制度化地掌握了事实上由他的语言哲学所释放的解构。因而,蒯因的工作完全充分地体现了德里达所论述的哲学中的解构活动。”应当说,造成当代美国哲学中出现非哲学化倾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哲学家们对哲学性质的重新理解。如果哲学不再被看作是一种“科学之王”,不再具有超越其它人文和社会科学的优越地位,不再是用于建造理论体系的纯粹思辨,也不再是对语言意义的精确性、严格性的科学追求,那么,这种哲学就会更为开放,更容易包容一切人们用来思考语言或讨论问题的活动。这种哲学可以不是某种具有理论形态的“主张”,甚至可以不是提出某种观念的思想,它只是对现有的理论提出批评,或者是对哲学家的工作给出一种新的解释或读法。所谓“哲学上的开放”就是指对哲学性质的理解不存在任何限制性条件,可以对一切被看作是哲学的东西提出疑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立场提出问题;同样,这种哲学开放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建立某种新的哲学理论,因为根据这种开放的精神,这样的理论是不存在的。从历史的角度看,当代美国哲学家对哲学性质问题重新提出思考,这绝非偶然,它反映了一种世纪末的心理情结。19世纪末20世纪初,哲学家们同样对哲学是什么的问题提出了疑问。德国哲学家布伦坦诺在分析19世纪哲学失败的原因时曾指出,“缺乏能普遍为人接受的定理;哲学接二连三地经受的整体革命;经验上不可能达到它所选择的目标;以及实际应用的不可能性”,这些就造成了哲学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只是近似于占星术或炼丹术之类的东西,而不能被看作是一种科学。 由于黑格尔哲学长期占据着哲学的主导地位以及后来以心理学为根据的自然主义的兴起,使得哲学在普通人看来变得越来越不可思议了,而在哲学家那里也对哲学的性质产生了新的怀疑。随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特别是三大定律的被发现,哲学家们对哲学在新世纪的未来出现了乐观和悲观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在一部分哲学家看来,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哲学的改造提供了最为有效的模本,因而只有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才能使哲学最终成为科学,这种乐观态度的结果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分析哲学以及由此产生的科学哲学、语言哲学等;而另一部分哲学家则认为,由于哲学与自然科学在研究对象、目的以及方法上截然不同,因而应当把哲学与科学严格区别开来,然而一旦做出了这种区分,哲学的未来则没有科学的发展那样令人乐观了,因为哲学失去了它的存在基础,正如艾耶尔所指出的,“哲学缺乏自立的资本” 。但20世纪西方哲学演变的历史向我们表明,哲学家们最终选择了使哲学科学化的做法,即以科学为标准、用科学的方法改造哲学。不过,这种哲学的改造却造成了哲学自身的失落。20世纪末美国哲学中出现的非哲学化倾向,正是这种哲学改造的结果。同时,当代美国哲学中的非哲学化倾向,与发展到今天的分析哲学过分强调逻辑论证、强调哲学命题的严格性和精确性、强调哲学与科学的密切联系等有着直接的关系。20世纪的美国哲学基本上是分析哲学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哲学把逻辑与经验相结合,竭力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澄清和解决一切哲学问题,这的确为美国本土的实用主义带来了新的生机,来自欧洲的逻辑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的结合,产生了具有美国特色的逻辑实用主义。但由于分析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与逻辑、数学以及语言学等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这些学科的发展,分析哲学也逐渐出现了过于重视分析技巧,研究范围拘泥于具体的逻辑论证等倾向,如对哲学逻辑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完全形式化的模态理论,而对意义的分析也进入了对不同语言表达式的不同用法的研究。这种精细的分析研究对分析哲学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对整个哲学的发展并没有产生积极的作用,相反倒使得哲学家们对哲学失去了自身的特殊性而感到担忧。事实上,当代美国哲学中的非哲学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对分析哲学日益技术化的一种反叛。而作为这种反叛的结果,则是出现了新的实用主义。
咩~咩~羊
国外的博士学位分为:Doctor of Philosophy and Doctor of Science.第一个是理学博士.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第二个是哲学博士.范指很多工学,文史的博士.是对在这些领域获得的最高学位的称呼。
I小蘑菇I
国外的博士学位分为:Doctor of Philosophy and Doctor of Science.
第一个是理学博士。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
第二个是哲学博士。泛指很多工学,文史的博士.是对在这些领域获得的最高学位的称呼。
所以说艺术设计的博士也是Doctor of Philosophy学位。
拓展资料:
博士学位是标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本专业的最高学识水准的学术称号。在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三种学位中,博士学位是最高的一级。
lalack1987
浅析违反方式原则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摘要:由于商务英语的特殊运用场合和特殊用途,其句法结构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美国哲学家Grice提出的会话准则之一的方式准则,即用结构严谨,简练的语言来表达,但是在商务英语中却存在有一些看似违反这一准则的用语的使用。本文便是从这两点看似矛盾的地方着手考虑违反方式原则在商务英语中的语用分析。关键词:商务英语;方式原则;模糊化;语用功能引言随着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国际商务活动已经成为各国商务经济的主体内容。作为国际商务交际中的语言载体,商务英语的使用变得越来越广泛,表达的正确与否在商务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语言表达质量也逐渐显得重要。商务英语被运用到商务活动的各个领域当中,从经济贸易活动到商务函件等文本书写,商务英语用语要求精准、严谨。很多传统语言学家指出在语言交际活动中要求说话人语言清楚准确,但是从商务英语交际实例中笔者总结发现在很多商务活动中,某一方为了达到目的,语言的表达却使用得含蓄模糊。从表面上看这与传统语用原则存在着矛盾。本文将从Grice提出的会话准则之一的方式准则出发,探讨这看似矛盾的二者在商务英语中的具体体现。一、方式原则美国哲学家保罗·格赖斯(Grice)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了会话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旨在解释会话含义。他提出自然语言有其独特的逻辑关系。会话的最高原则是合作,称为合作原则。该原则由四条准则组成———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LogicandConversation 1975)。格赖斯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遵守的原则。具体说就是每个参加交谈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一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方式准则要求说话人应避免晦涩的词语,避免歧义,说话要简要(避免赘述) ,要有条理。虽然会话参与者几乎总是遵守合作原则的,但并非严格遵守。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原则经常被违反,而对合作原则的违反则导致产生格赖斯所说的“会话含义”。也就是说,对任何一种合作原则的违反,都会使语言变得间接。当说话人公然不遵循某一条准则,即说话人知道自己违反了一条准则,同时还想让听话人知道他违反了一条准则,这时就会产生会话含义。而在商务英语中,由于商务活动具有较强的交际目的以及特定的交际对象,商务用语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看似模糊,表意并不是很清楚的语言表达。表面上看这些语言表达违反了方式准则,但是却恰恰符合商务英语的一般特征。二、商务英语的一般特征英语作为商务交际,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的基本介质,从其表达方式上看它既具备英语表达的一般特征,也具备其自身的特点:用语专业准确化,用语得体简洁化,用语礼貌化。1.用语专业准确化商务英语相对于普通英语来说,在词汇上有其最大特点,即要求专业词汇的准确使用。而这些极具商业意义的词汇不论从意义还是用法上都与普通英语有着很大的区别。例如:一些缩略词EXW=ExWorks(工厂交货价), 4P代表produc,tprice, place, promotion,FAQ= FairAverage Quality (中等品、大陆货)。又如“duplicate/photocopy of original certificate oChina originGSP fromA issued by competentauthority.”(有官方机构出具的GSP产地证正本一式两份或正本影印件)中,常会有一些企业会将“duplicate”和“copy”的意思混为一谈,都认为表示副本。而在此时“duplicate”并不能简单理解为“copy”。“duplicate”译为复制的或两份(可为一正一副),但其本身并不等于“copy”(副本)。2.用语得体简洁化商务英语作为一种有特定使用场合的交际语言,使用者要求这些语言具有高效性,能在尽量简短的话语中表达所需要的信息。对于商务人员来说,时间是宝贵的资源。针对这样的特殊使用人群,语言表意需要清楚明晰,因此语言简洁避免冗繁和矫饰使之成为商务英语的一个重要特点。同时交易语言得体还可以为会话双方留下良好印象而打下基础,这对商务人员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同时,商务用语的得体简洁化还体现在用语的朴实上,尽量避免使用陈旧过时的商业术语和套话。任何事情都需要适可而止,用语使用过分礼貌,显得做作。并且对于大多数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使用的人来说,过于陈旧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对会话意思的理解。例如,We are inreceipt of…(兹收到)→We have received…We beg (have) to acknowledge (兹收到)→Thank you for…Adverting to your favour (感谢贵方的来函)→Thankyou for your be advised that…(兹通知贵方)→(omitted)Express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you for (衷心感谢)→Thank you for…试比较下列两句:(1)Please be advised thatwe have received yourL/C.兹通知贵方,信用证已收到。(2)Your invoiceNo. 248 has been received.贵方信用证已收到。比较这两个句子,很明显, (1)句使用陈旧的商业术语,句子显得做作复杂,相对而言(2)句简洁明了,直抒主题,适合用于商业这样的特定场合。3.用语礼貌化礼貌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语言活动也同样受到这条准绳的约束。礼貌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关系的前提。特别是商务活动只有建立在良好的关系基础之上才可能达成合作。如果在商务交际中缺乏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合作关系,商务活动将很难进行。因此,在商务活动中,注意用语礼貌是商务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三、违反方式准则在用语礼貌化中的语用分析根据上述商务英语的一般特征,特别针对用语礼貌化的特点,对商务英语中所出现的违反方式准则的表达进行语用及功能分析并举例。1.词语的模糊化与不确定化由于客观事物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有时候使用一些模糊词汇或表达反而更准确。特别是在商务谈判中,针对一些不能提供确定信息,但必须使合作达成的情况下,会经常使用一些模糊语言。虽然这样违反了会话方式原则中的要求避免使用晦涩语言,但却恰好提高了商务英语的客观准确性,保证了信息表达的真实性。例如:The sample is the nearest in size to the goods you need.形容词最高级在语义上更加模糊化。这里的“the nea-rest”并未指出具体有多么相似,但将理解和想象的空间交给顾客,既保证了自己在介绍产品时并未夸大其词,也更好地鼓动和吸引了顾客的购买欲。2.人称所指的不明确化人们在交际时,需要注意用语礼貌,让会话在和谐的气氛下进行,从而实现交际目的。但在国际交际中,当遇到一些对方存在明显错误而又不好直接指出时,通常都会采取一些表达,有意地让人称所指弱化,从而避免对方听到责怪的语言而让双方关系破裂的情况。例如:(1) If you had thought aboutyourneeds beforehand, thisproblem would never have arisen.(2) Problem of this type do notnormally occur if custom-ers’needs are sufficiently clear.试比较以上两个句子,虽然两句话表示同一个意思,但是在(1)中明显带有指责对方的含义,而(2)句使用“cus-tomers”,弱化人称所指,这样会让对方觉得这只是对方在说明一种普遍存在的情况,而并不是在对自己进行指责。3.否定内容的含蓄表达化悲观消极的语言表达常常会让人产生消极的心态。因此在商务活动中,我们要尽量避免这种消极现象的出现。而作为商务活动的语言支撑更是要注意到这点。即使在交际中出现悲观消极的情况,也总能找到一些含蓄的表达,甚至积极乐观的因素进行替换,保证整个商务交际能在一种积极、乐观的氛围中进行。例如:(1)Your orderwill be delayed for twoweeks. (Negative)(2) Your orderwill be shipped in twoweeks. (Positive)试比较上述两句, (1)句“delayed”一词带有否定,消极色彩。相对而言, (2)句中“shipped”在此则属于积极词汇。两个不同感情色彩的使用直接影响到听话者的心态,并对对方的办事效率产生不同的理解。4.所指内容的抽象化由于某些商业活动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它要求在交际过程中既要注意重要内容的保密性但又要达到商业目的。这时使用不确定的词汇和表达将具体内容抽象化则成为达到这一语用功能的最佳办法。例如:In order to start a concrete transaction between us, wetake pleasure inmaking you a special offer.一些关于价格的询盘,买方常会根据具体情况报虚盘。在上述句子中,采用“a special offer”而避免使用具体的数字。这样做既可以对价值较高的商业信息做到保密,又可以达到期望的商业目的。结语在世界经济迅速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国际商务活动对专业人才有了大量的需求。这些经贸人员不仅要掌握普通英语,更要对商务英语的特殊性有所掌握。熟悉这些特征及其语用功能对经贸人员准确有效地使用、翻译、交际以及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起着很好的指导作用。参考文献:[1]Grice, PaulH. Logic and conversation[A]. Cole, P;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3: Speechacts[C].New York: AcademicPress, 1975.[2] Carston and Utterances: The Prag-matics ofExplicitCommunication[M] .Malden: BlackwellPublish-ing, 2002.[3]程迎春.商务英语词汇特点和学法探究[J].商场现代化, 2007, (4).[4]陈春燕,缪东玲.国际贸易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5]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6]廖瑛.实用外贸英语电函[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7]梅桂能.当代外贸信函英语的礼貌原则[J].中国科技翻译, 2004, (2).
中国饮食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备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拍摄美食菜品的短视频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可以放在店面播放,做菜品展示,还有在投放电梯
对于即将要去英国留学的同学来说,要了解英国大学的考试形式,英国的教育制度和中国不同,考试形式也是不同的,下面就跟着一起来看看吧! 一、英国大学考试形式
无忧论文网http://www.51lw.com](免费论文下载)论文在线网http://www.lwzx.net](论文下载,大量免费资源)论文帝国http:
之前也是为为论文苦恼了半天,网上的范文和能搜到的资料,大都不全面,一般能有个正文就不错了,而且抄袭的东西肯定不行的,关键是没有数据和分析部分,我好不容易搞出来一
我觉得农大学生会经常遇到这种问题,因为他们的主攻方向就是关于家禽,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