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43

november1985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讲述毕业论文的纪录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upnightsky

已采纳

央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中的总共提到了19本互联网相关书籍,分别是:

《失控》,凯文·凯利

《世界是平的》,托马斯·弗里德曼

《数字化生存》,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

《第四次革命》,扎克·林奇

《爆发:大数据时代预见未来的新思维》,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

《长尾理论》,克里斯·安德森

《创新者的窘境》,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与机器赛跑》,埃里克·布林约尔松

《人人时代》,克莱·舍基

《大连接》,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

《六度分隔》,邓肯·沃茨

《认知盈余》,克莱·舍基

《新新媒介》,保罗·莱文森

《自由工作者的国度》,丹尼尔·平克

《一起孤独》,雪莉·图克尔

《向虚拟世界移民》,爱德华·卡斯特纳瓦

《大数据时代》,迈尔·舍恩伯格

《网民的狂欢》,安德鲁·基恩

《奇点临近》,雷·库兹韦尔

还提到了两个重要原理:

320 评论

夏内内爱吃饭

还有 《新新媒介》

353 评论

伊斯坦布尔之夜

由张一山、丁丁领衔主演的青春、冒险、爱情电影《毕业作品》曝光了先导预告片,一场关于爱和冒险的毕业旅行,即将于4月13日毕业季之际登上大银幕,与观众见面。预告片中张一山为了帮女友丁丁完成毕业作品而登上孤岛,原以为是一场充满浪漫的爱情之旅,结果却是惊心动魄。陌生的同行之人、怪异的孤岛村民、熊熊燃烧的大火······岛上发生的种种,都将这场旅行变得极不平凡。毕业季,张一山将携手丁丁,为观众呈现一场别具一格的毕业旅行,递交一份与众不同的毕业作品。

《毕业作品》讲述了警校毕业生殷浩(张一山饰)与女友小暖(丁丁饰)为了拍摄毕业作品,登上了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一场充满期待的爱情之旅却陷入了30年前的神秘大火案中,一件件波谲云诡的事件发生,让整个毕业之旅开始变得与众不同。通过预告片,我们看到张一山饰演的殷浩时而青春活泼、时而沉思案情、时而爱意绵绵,在这几种情绪之间互相切换时,张一山的表演都非常精准。本片监制、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蔡心称:“张一山对角色的把握非常准确,每种情绪的切换都非常自然,是当下小生中不可多得的实力派演员。”

《毕业作品》将于4月13日登陆全国院线,电影中,张一山饰演的殷浩与丁丁饰演的小暖为了拍摄毕业作品登上了孤岛。而在此时,相信很多学生也在为自己的毕业作品绞尽脑汁,无论是论文还是社会实践,相信每个人的毕业作品都会有着属于自己的特殊烙印。而在毕业季到来之际,张一山携手丁丁也为观众献上了一份与众不同的毕业作品,这个毕业季终将不同凡响。

影片《毕业作品》由许斌担任导演、蔡心担任监制、吴洁担任制片人,集结了张一山、丁丁等新生代演员,以及朱泳腾、海波、白海涛、杨凯迪、穆丽燕、张涵、王艺伦等一众实力演员。电影将于2018年4月13日正式上映,敬请期待。

296 评论

俊之独秀

这个片子有点像纪录片。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的确犹豫了一下,因为很难给这个片子以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归类。个人演讲?100分钟的个人演讲还能吸引很多人从头到尾(包括我)把它看完,而且演讲人的语调除了最后略路提高一点声音外,一直是如此平静。这种个人演讲,几乎没怎么见过。深度调查?嗯,其实最像深度调查,但电视台很少做这样长时间的深度调查节目,纸媒上上万字的深调并不少见,但用这样一种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纸媒嘛,没干过。纪录片?这个其实很牵强,这个片子可以说7-8成都是镜头对着一个演讲人,哪有这么拍纪录片的。这个片子,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前媒体人现在在创业的风端(吴蔚)这样说:几乎用上了所有最新的新媒体呈现手段,TED式演讲、信息可视化、Flash动画、移轴摄影、无人机拍摄……哦,他是在江湖中最神秘的微信群之一:四番群里说这句话的。这个群的神秘之处在于只有40个人,名额满了除非踢走一个绝不加新人。三柴静用一种深度调查的方法,配合多年央视工作经历练就的底线能力,以视频语言+个人演讲,将之表达出来,她的主题内容又是事关每个人生存,也就是马斯洛需求中的最底层。上述这段话,涵盖了穹顶之下传播之道的方方面面。四很多人说柴静的这个片子很震撼。我倒没这种感觉。我的一个朋友在朋友圈里这样说:没看过,也不明白雾霾这件事又什么可调查的?这么多年了,之前的其它调查也许都不完整,多有缺失。但,就那么一点不完整的有认真治理过吗?雾霾这种事儿不缺调查,缺的是决心!某种角度讲,他其实没怎么说错。柴静没有披露什么关于雾霾你所不知道的危害,而且,关于雾霾的成因,柴静也没有拿出什么鲜为人见的事实——真的,很多东西很多人都知道。所以,没什么可震撼的。柴静不是以一个挑战者的身份出现的。这话的意思是,她这个视频,我个人以为,是政治正确的。柴静是以一个建设者的身份出现的。100分钟的视频,她所触及的根本性东西是两条:其一,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有,但执行不严,因为环保部门没有“牙齿”。其二,能源行业应该放开,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更清洁更环保同时并不耽误发展的新能源。这就是多年央视历练的底线能力——吴蔚甚至还发现了柴静频频使用“三年以来”这样的前缀。这样的细节都被他发现了,佩服。所以,我的那位朋友还是说错了。决心有,怎么下?这是操作性的问题。也许有人是知道的,但柴静的贡献在于,她让更多人知道了。媒体人,本来就是干这个的。五柴静的个人演讲能力,在这个视频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她没有呐喊过,唯一一次提高嗓门,也是在视频的最后那几分钟她作为一个文艺青年(或中年)的本性暴露。大部分时间,她一直很平静。这种娓娓道来的演说,更容易吸引理性的人——呐喊则比较容易吸引感性的人。而环保这个议题,需要的是理性。因为环保说到底是一个平衡问题:人类的发展,都是以破坏自然为代价的,只是,如何少破坏一点,如何在发展和不破坏中取得平衡。环保的本质,不需要极端主义,也不是少数极端分子能够完成的。柴静的这种本色出演,和视频内容,是密切相关的。柴静用她的女儿的故事开始,平静地讲完了一个半小时,叙事的建构能力极佳。有人像我推荐了一本书,名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kindle版有售,不过10块钱,值得学习一下。六说到她女儿,这个片子可能会有争议的地方是:个人代入感太重。这和传统的媒体伦理不符。传统的媒体伦理要求:记者首先是做新闻的记者,而不是做人的记者。所以,硬新闻(像这种环保话题一般都是硬新闻)的传统标准手法是:记者需要做的事是,旁观者、记录者,而不是亲历者。事实上,柴静在这个议题上,一向争议很大。柴静过往的很多作品,是走亲历者路线的。她会在最后成型的作品中,嵌入自己的东西--一种不好听的说法是,夹带私货。柴静在自己的作品中显露太多,13年甚至还引发过一场批评。批评者中的一位是凤凰卫视的一位著名主持人,或者说,著名记者。但问题在于,硬新闻在这个时代,的确大众不爱看。有一些好的硬新闻作品,读来晦涩难懂——说难听点,叫“不说人话”,最终,大众的注意力还是被吸引到那些不那么硬的但绝非主要的细节上。这种事,屡见不鲜。而且,柴静的这场演讲,明显是练过的。这话的意思就是,她是一种“表演”。这让正统的媒体伦理又受不了了,记者怎么可以表演?七柴静这个作品,真的很难叫“新闻作品”,虽然它的内核其实是深度调查。这次柴静更“过分”,这个作品是以她个人演讲完成的。片中大部分的镜头都是她个人。在举到一些数字的时候,她还反复强调,我和你们一样,看不懂。这样的叙事手法,在标准的传统硬新闻里,你什么时候见过?报道者自己都搞不懂的事,还好意思拿出来说?但这样的手法,有效。一下子缩短了传受双方的距离感。你很难去要求受众都是专业的。更何况,在雾霾这个议题上,每个人都是亲历者。柴静在演讲中有句很煽情的话,叫“同呼吸共命运”。煽情归煽情,但百分百是事实,一点不夸张。柴静这个片子所引发的巨大的传播量,以及,也许可能有的治理措施上的改变,说明作品有效,起到了该起到的作用。不过,这个时候,捍卫者们可能又要说了:程序必须正义。八所以,柴静的作品,最好的归类方式是:演讲。这是一场时长超过100分钟的个人演讲,当然,后面有很多人的贡献。正如片尾拉出来的密密麻麻的鸣谢名单。个人演讲?这算不算自媒体了?柴静还说过,这是她和雾霾的私人恩怨,“自”的味道十足。人民网在和柴静的专访中,最后提了一个问题:你是成立了个人公司制作节目吗?柴静回答说:没有。这次只是个人调研,播出也是公益的。有理由相信,柴静还会就这个话题继续努力下去。但自媒体不自媒体的这种标签,已经不重要了。讨论柴静算不算自媒体,我个人都会觉得有些无聊。九最后一个话题。柴静这个视频,对媒体运作有什么可借鉴的?很难讲。必须注意到,这是一个百万级别的投入,历时至少有一年——根据柴静的自述。这样的成本,若是抱着公益的心态,还算好。柴静那本书大卖,也是她能自筹经费得以投入的重要前提。但如果抱着商业的心态,真的要掂量掂量。但柴静的方式方法,是值得学习的。有些议题——尤其是事关最广泛的公众利益,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采访,本身也投入不菲。如果换一种形式表达出来,是不是能够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十再多说一个细节前央视人王凯注意到的,在整部片子里,你可能听到过笑声,但你从来没听到过掌声。这是一个前媒体人,或者说,骨子里依然是个媒体人的柴静的克制。

275 评论

吃不饱的阿呜

《互联网时代》中的十九本书《失控》,凯文·凯利《世界是平的》,托马斯·弗里德曼《数字化生存》,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第四次革命》,扎克·林奇《爆发:大数据时代预见未来的新思维》,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长尾理论》,克里斯·安德森《创新者的窘境》,克莱顿·克里斯坦森《与机器赛跑》,埃里克·布林约尔松《人人时代》,克莱·舍基《大连接》,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六度分隔》,邓肯·沃茨《认知盈余》,克莱·舍基《新新媒介》,保罗·莱文森《自由工作者的国度》,丹尼尔·平克《一起孤独》,雪莉·图克尔《向虚拟世界移民》,爱德华·卡斯特纳瓦《大数据时代》,迈尔·舍恩伯格《网民的狂欢》,安德鲁·基恩《奇点临近》,雷·库兹韦尔

336 评论

我喜欢DHC

《纪录电影的起源及演变》(拉法艾尔·巴桑、达尼埃尔·索维吉)原是法国《电影辞典》(让·路普·巴塞克主编,拉鲁斯出版社1986年首版)中的“纪录电影”条目,中文(单万里译)原载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编辑出版的内部刊物《纪录电影》1987年第3-6期,公开发表于《世界电影》1995年第1期,收入本文集时译者作了一些修改。《电影与探险》(安德烈·巴赞)系根据原载《法兰西观察家》1953年4月号和1954年1月号的两篇文章综合而成,后收入《电影是什么?》文集,本书已出中文版(崔君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格里尔逊与英国纪录电影运动》选自福西斯·哈迪编《格里尔逊论纪录电影》(英国Faber出版公司1946年首版,本文译自1966年修订版),是编者为该文集所作的序言,中文(单万里译)系专为编辑本文集而译。《英国自由电影》(阿兰·劳维尔)选译自作者与吉姆·希里埃合著《纪录电影研究》(纽约维金出版社1972年),中文(张雯译)原载《世界电影》1988年第4期,收入本文集时作了一些修改。《法国新浪潮中的真理电影》(胡濒)选自《当代法国电影》一文,是其中的第三节,原标题为“真理电影”,见荒煤主编《外国电影近况》(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美国真实电影的早期阶段》(罗伯特·C·艾伦)选自作者与道格拉斯·戈梅里合著《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国麦克格鲁-希尔出版公司1985年)一书的第9章,中文见《世界电影》1991年第3期,或该书的中文版(李迅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德国纪录电影的双重困境》(克劳斯·克莱梅尔)选自沃尔夫冈·亚克布森编《德国电影史》(德国斯图加特魏马出版社1993年),原文题目为“纪录电影:一个双重的困惑”。《世界电影》杂志1997年第1期曾以《一个双重的困境--关于“纪录片”的概念》为题发表过本文的片断(聂欣如译),全文系专为编辑本文集而译。《战后日本纪录片的变化与发展》(渡部实)选自陈虻与林旭东主编《首届北京国际纪录片学术会议文献》(1997年内部出版发行)。《中国新闻纪录电影》(高维进)选自荒煤主编《当代中国电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系该书的第13章。《香港新闻纪录电影发展史话》(余慕云)原载台湾《电影欣赏》1991年第7期(总第52期)。《六十年代以来的台湾纪录片》(李道明)选自陈虻与林旭东主编《首届北京国际纪录片学术会议文献》(1997年内部出版发行),原题目为“我的纪录电影经验”。《中国纪录片创作前瞻》(司徒兆敦)原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311 评论

winonafirst1

上面的解释真的已经很详细了,目前已经看过,除了张一山这片真的没啥劲,可以给你看一下

82 评论

相关问答

  • 讲述毕业论文的纪录片

    央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中的总共提到了19本互联网相关书籍,分别是: 《失控》,凯文·凯利 《世界是平的》,托马斯·弗里德曼 《数字化生存》,尼古拉斯·尼葛洛庞

    november1985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关于纪录片的毕业论文范文

    《电视记录片的声画关系》主要研究内容: 在电视记录片中,声音和画面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它们的关系是声画合一,声画分立,声画对位。声画合一就是画面出现什么声源就能

    tuzhiluobo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毕业论文纪录片剪辑方面的

    视频编辑是先用摄影机摄录下预期的影像,再在电脑上用视频编辑软件将影像制作成碟片的编辑过程。下面是由我整理的视频编辑技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论视频编辑中声音的处

    paradisevita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纪录片策划阐述毕业论文

    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纪录片的策划格式是怎样的呢?下面是纪录片策划格式 范文 ,欢迎参阅。 纪录片策划格式

    Cherry6151123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毕业论文纪录片短片创作

    您是哪里朋友,你是本科论文还是硕士论文呢?我也要写这个内容。

    香蕉君诶嘿嘿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