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00

小柚子好啊
首页 >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红楼梦任务书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雁归来无痕

已采纳

晴雯处于封建社会奴役压迫下的最低层,她却不因此看低自己,“心比天高”,保持了做人的尊严。第三十一回的晴雯“跌扇又撕扇”,先写晴雯在给宝玉换衣时失手把他的扇子跌折,这时宝玉正闷闷不乐,便训斥了她几句。宝玉的训斥明显伤害了她的自尊心,于是她就还击,晴雯的舌枪唇剑猛烈地投向了宝玉,结果是把宝玉“气得浑身乱战”,体现了她身上的那份自尊以及她与宝玉间那种既是主仆又是朋友的特殊关系。然后宝玉让晴雯拿果子吃,晴雯又是一阵奚落,然后便发生了很久以来传为美谈的“晴雯撕扇”。这是晴雯与宝玉间的冲突,反映出宝玉对晴雯一向没有采取过主子对奴才的态度。晴雯但对于宝玉的忽然发作,不是吓得低头服软,而是毫无奴才的软弱,断然表示气忿和不服。在晴雯的内心里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与尊严,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听任主子奴役、侮弄或践踏的奴才,她所珍惜的是互相尊重和真诚相待,因此即使是在宝玉面前她的自尊心也不能受到伤害。而宝玉看惯了别人对自己的奴颜婢膝、媚主求荣,因此特别珍惜晴雯的全无"媚骨"。晴雯“风流灵巧”,使人不禁喜爱她,怜悯她的遭遇。第五十二回的“勇晴雯病补孔雀裘”,重在反映晴雯身上的“勇”和“巧”字,并且又一次再现了她对宝玉那份纯洁而真挚的感情。当时,连京城最高的裁缝铺里的裁缝都没办法补这个东西,而晴雯正受风寒,“病得蓬头鬼一样”,但为了让宝玉明天能够穿上华贵的雀金裘出去,而且不至被贾母、王夫人发现被烧的窟窿受到责备,她“少不得狠命咬牙捱着”为他织补。她虽然心灵手巧,无奈“头重身轻,满眼金星乱迸,实实撑不住”,“补不上三五针,伏在枕上歇一会”。补完后,已是筋疲力尽,“自鸣钟已敲了四下”。“已嗽了几阵,好容易补完了„ „嗳哟了一声,便身不由自主倒下。”“抱病补裘”这一幕就足以让我们不禁对这位作者笔下的“既勇又巧的晴雯”又爱又疼。这一段不仅肯定了晴雯的聪明能干,异乎寻常的顽强毅力和自我牺牲精神,而且进一步写出了她和宝玉间那种奴婢兼朋友的关系之间所具有的实质内容,体现了一位少女纯真执着。晴雯蔑视邪恶,蔑视礼法,美丽而能干,不向恶势力屈服,必然会“遭人怨”、“诽谤生”,为统治阶级所难容。第七十四回的春囊袋事件,王善保家的奉王夫人之命抄检大观园,面对这样一种践踏人格尊严的行为,晴雯公开的表示对抗,她先是不开箱子,对那些气势汹汹的抄检者不予理睬。当王善保家的强搜到她的箱子时,她将矛头直指着王夫人。晴雯的目的在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晴雯维护了被压迫者的尊严,反抗了封建统治阶级对被压迫者的摧残。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中,她掀箱、倒箱,众目睽睽下对封建主子蔑视抗命,作为一个普通丫头,面对贾府统治者及其恶仆的赫赫威势,敢于当面表露出这样犀利的反抗锋芒,不得不令人有石破天惊之感。在第七十七回写晴雯被逐的文字仅两行,却轻描淡写地反映了她宁折不弯的性格。临死前她剪下自己的指甲、脱下贴身的小袄留给心爱的人,并叮嘱道“别人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晴雯受冤屈而死,选择了一种特殊方式,给冤枉的虚名充实进了实际内容。她就这样坦然微笑着仍带着浑身的傲岸不羁与锋芒毕露死去,惨淡却不失伟大。这是对使她蒙冤的黑暗势力的抗议,是失败之后进行了胜利的抗争。宁折不弯,这就是晴雯的本色,这就是晴雯的铮铮傲骨。晴雯光明磊落,真诚外露,绝不藏匿自己的真实情感。相比之下,薛宝钗的绝不得罪人、凤辣子在王夫人与贾母面前那幅奴才嘴脸、林妹妹的放不开心胸、袭人的聪明与虚伪,就显露无疑了。 曹雪芹塑造晴雯这个“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艺术典型,就是让人们可以从晴雯身上充分地理解《红楼梦》的悲剧意蕴和感受到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晴雯是清代社会广大被压迫的奴隶们反迫害斗争的一个缩影。表面看来,晴雯是贾府中又年轻又体面的丫鬟,和她的青年主子生活十分接近,地位很优越。但也是命运无常,一遇风浪,就如雨打落花、风吹败絮一般,或流落,或惨死,毫无保障。因为封建社会中主子对奴才的人身处置,有极端的特权。不少人认为像双儿那样百依百顺的女孩才是好女孩,但晴雯却表现的率真勇敢。晴雯之死是一部道德文化悲剧。晴雯之死源于中国传统世俗道德观的种种弊端,因为它与晴雯冲突太强烈了。中国传统世俗道德强调共性,消除个性,喜欢天下一统;强调中庸之道、明哲保身,赞赏委曲求全、忍辱负重;强调对权威顶礼膜拜,下级对上级绝对遵从。红楼梦中的贾府是一个豪门望族,这里不但有明确的“管理阶层”和“被管理阶层”的划分,而且在这两大阶层中又有尊卑贵贱之分。而晴雯的悲剧就是她无法做到“谦恭”。她外露而张扬,疾恶如仇,可以说是非常自我和刚烈,包括对待自己的主子宝玉,也是时常拿“硬话”应之,有时甚至会显得有些嚣张和跋扈。在贾府这样的大家族或者说是小社会中,每个成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处在众目睽睽之下,也都会给其他成员带来相应的影响和印象。若要使得大多数成员对于你的印象是好的,无疑“谦恭”是最好的、最有效的办法。在那“主奴之分,等于冠履”的封建社会中,晴雯的渴望平等、追求尊严,晴雯的傲然独立、锋芒毕露,晴雯的勇猛无畏、个性十足,她在那些人眼中太“可怕”了,所以没落、腐朽、残忍的封建制度把她逼上了死亡的道路。晴雯这个艺术典型也揭示了人生悲剧。晴雯自幼孤零,身居微贱,连出身何处,父母是谁都不知道。只有一个“多混虫”姑舅哥哥和“色情狂”的表嫂。她在十岁那年被赖大家买作丫头,赖嬷嬷又把她像礼物一样孝敬了贾母,贾母又把她赏给了宝玉。所以说她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没有品尝过所谓父母之爱和天伦之乐的孤儿。“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她的命运的写照。晴雯“风流灵巧”早就“招人怨”了,“寿天多因毁谤生”因袭人的告密、从中作祟,致使晴雯最后带病被撵出大观园,在姑舅哥哥家的破炕席上孤独等死,乃至见到了偷偷来探望的宝玉,才猛烈痛切地感“我太不服。今日既已担了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晴雯是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压迫、欺凌、侮辱的对象,最后含冤而死。这一切都向人们充分证明了晴雯所处地位的不幸。贾宝玉对于这样思想性格的一个小丫头满怀同情,在她抱屈夭亡之后,特意为她写了一篇长长的追悼词《芙蓉女儿诔》,以抒发自己内心的哀痛和愤慨。无论是社会悲剧,还是道德文化悲剧,像晴雯这样一个孤独无援的弱女子,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统治阶级与叛逆思想斗争的牺牲品,她的人生本身就带上了一层道不尽的悲情色彩。晴雯之死预言了宝黛恋爱必然失败,宝玉必然逃亡。因此,曹雪芹塑造晴雯这个反奴性形象的悲剧命运是自然的、人类的,也是悲感的、壮美的、文学的。晴雯对封建阶级的反抗,不是一种偶然的孤立行动,而是清代社会广大被压迫的奴隶们反迫害斗争的一个缩影。曹雪芹艺术地、真实地反映了奴隶的反抗斗争,塑造出晴雯这个反奴性的典型形象,其社会意义是深刻而重大的。晴雯象一颗划破天际的流星,刹那间照亮了漆黑的夜空。

169 评论

youjinjuan

“百年红楼梦”论文,都是一些专家写的~~~

248 评论

小公主的小公猪

“千红一窟(哭)” 之黛玉泪提到《红楼梦》,人们总会想到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而一提到林黛玉,人们总会想到她随时都可能流下的眼泪。可以说,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过去与未来、现实与虚幻、哲理与诗情,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完美的富有诗意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典型。 为了突出林黛玉的悲剧性格,作者将黛玉的前世,设计为一株浸满泪水的仙草。这也许预示她将要用一生的哀愁来还回泪。多会泪还完了,那生命也可以终结了。她一生下来,就有“先天不足之症”;会吃饭时便吃药,而且不许哭,不能见外人。命运对她残酷至极:少年丧母,不久又丧父,只有孤苦伶仃地长期寄人篱下。“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一出场,她就给我们一种“病态美”,却也符合她的悲剧命运。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这才刚进贾府就哭的稀里哗啦,为从未谋面的亲人,也为自己凄苦的命运。“是晚,宝玉李嬷嬷已睡了,她见里面黛玉和鹦哥犹未安息,她自卸了妆,悄悄进来,笑问:“姑娘怎么还不安息?”黛玉忙让:“姐姐请坐……”袭人在床沿上坐了。鹦哥笑道:“林姑娘正在这里伤心,自己淌眼抹泪的说:‘今儿才来,就惹出你家哥儿的狂病,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因此便伤心,我好容易劝好了”。袭人道:“姑娘快休如此,将来只怕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若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只怕你伤感不了呢。快别多心”,这一段,其实也体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个性。 在小说中,她哭了不下n次。有时真是让人难以理解。吃也不愁吃,穿也不愁穿,瞎哭什么呀!但仔细想一下,答案也就明了。黛玉父母早亡,上无兄长疼爱,下无弟妹怜惜;千里投亲,寄人篱下,孤苦伶仃之感日益膨胀。虽有贾母疼爱,但贾母对外孙女的疼爱比起对孙子、孙女的来自然又差了一层。尤其是当这两种疼爱冲突时,贾母当然~~~这怎能叫人不伤心呢?在大观园中,黛玉虽然可与众姐妹一同读书写字,吟诗抚琴,饮酒观花,玩笑游戏,可自己的悲哀又怎能与他们诉说?她唯一信得过的知己便是贾宝玉。对宝玉她可以喜怒不隐,言笑无忌,以最激烈的态度相对。唯其信任宝玉,在宝玉面前她才有十足的霸气;自己愁了,恼了,烦了,可以把这些情绪一股脑儿泼到宝玉身上,而不管宝玉是否冤枉,是否承受得了。她对宝玉是至亲至爱,宝玉对她也是一片深情。但,那个封建的时代害了所有人。即使两人真心相爱,也不可能成亲;就算成亲,也不会幸福。黛玉不了解这一点,所以拼命追求,哭得乱七八糟。更何况,每日相伴黛玉的诗书琴花等,又最是牵愁引恨之物,黛玉又是一个早慧早熟者,平白无故还要自寻烦恼,哪里还经得起这些物事的招惹。愁肠百结又无人诉说,怎能不受煎熬!终日哀伤愁思,怎能不伤身体!久病缠身,怎能不使她这弱柳娇花过早凋萎! 我想,黛玉之泪,包含了太多忧愁和辛酸。人,最早都是很孤独的。所以才需要家人、朋友、恋人来陪伴。可黛玉朋友不多,没有父母,找不到恋人,孤独极了。再加上那个时代本来就是千红一哭的,所有女性都逃不了悲剧的命运。其实,没人陪你、没人懂你,是很惨的……

167 评论

逍遥七星

你去一下“红楼大观”网站 里面有好几个版本的红楼梦 还有好多学术论文 包你满意

101 评论

都亲上了

关于红楼梦的论文,1500字要求:格式标准,原创

168 评论

东北小茬子521

摘要: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委婉有致,从容细腻的笔调,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人物形象,尤其对林黛玉人物形象的刻画,无不渗透着曹雪芹大量的心血。寄人篱下的林黛玉有着常人共有的自卑,她无法排解自己是外人的心理,处处谨小慎微,生怕惹出事端,但小女子强烈的自尊心又不能让她唯唯诺诺,她必竟也曾是名门闺秀。即使是寄人篱下也摆脱不了小姐脾气,她尖酸刻薄,心胸狭窄。敏感多疑是她复杂的心理体现,令人欣慰的是林黛玉的尖酸刻薄也有可爱之处,一方面是小女子任性霸道的天性,更重要的是恰恰反映出林黛玉的坦率、纯真、和不畏强权的个性。关键词:林黛玉;尖酸刻薄;坦率纯真;叛逆。《红楼梦》代表着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据史载曹雪芹写这部书用了二十年的时间,他先后按阅十载,增删五次,耗尽了毕生的精力。林黛玉是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精心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之一,曹雪芹在塑造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时,花费了在量的笔墨,倾注了在碍的心血,寄托着自己独特的富有叛逆精神的人生观和爱情观。因此,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丰满而成功。读小说原著时,你时时会感到它独特的风格和气质呼之欲出,跃然纸上。一、尖酸刻薄、心胸狭窄,是林黛玉较突出的个性。翻开《红楼梦》一书,林黛玉的尖酸刻薄,心胸狭窄俯拾皆是。宝玉无心间说宝钗体丰怯热,黛玉便得意得不得了,幸灾乐祸笑嘻嘻地问宝钗刚才看了什么戏,结果被宝钗一顿抢白,碰了一鼻子灰。至于她和宝玉,更是常常无风无波,三天两头赌气,宝玉偶到宝钗处一玩,黛玉便冷言相讥,宝玉不过为自己辩解了一两句:"只许同你顽,替你解闷儿,不过偶然到他那里一趟,就乱说话"。黛玉便立即以攻为守,赌气回房,不理宝玉,害得宝玉只得"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软言来劝慰"。难怪宝玉被惹急了只能口口声声地说:"哪一天我把心掏出来给你看看就明白了"。如果说以上这些是因为爱情是自私的,从而导致林黛玉在与宝玉相恋与宝钗相竞过程中的患得患失,猜忌排斥心态,尚属情有可原的话,那么,黛玉对贾府上上下下许多人刻薄尖酸实属不该,也许有人说,是孑然一身寄人篱下的身世导致了林黛玉的敏感多虑,处处设防。从进贾府不久,即像一只浑身长刺的刺猬出现在众人面前,对宝钗、宝玉含酸挑刺自不必说,就是如大大咧咧活泼的史湘云,常常在貌似打趣之言中寓讥讽之意,惹得史湘云也有一回只好回敬"我自然比不上你,但你也不用见一个打趣一个"黛玉在下人面前表现的小姐脾气自然也就更多了。周瑞家的送宫花给各位姑娘,迎春、探春等都忙停下手中活计,欠身道谢,而黛玉在看到周瑞家的送花来,也只瞟了一眼周瑞家的手中的花,话里有话地问了句:"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呢?"当听说这是送剩的最后两朵时,顿时翻了脸,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不给我"。由于黛玉的聪慧,更由于她寄人篱下的处境,才使她变得非常的敏感。一天晚上,她叫怡红院的门,晴雯偏偏没听出是她的声音,并说"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把个黛玉气得怔在门外。正要发作,转念却想:"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若是认真怄气,也觉没趣"。正在伤心垂泪之时,又听见宝玉宝钗的笑语声,越发动了气,越想越伤感,便也不顾苍台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在墙角边的花泪之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一日她卧病在床,听到园子里的老婆子骂人,实则是骂她的外孙女儿,黛玉却认为是在骂自己,竟气得昏厥过去。林黛玉的尖刻,神经质,使小性儿大多出现在两种情况下:一是谈到金良缘等危及到她和宝玉的爱情时;二是在遇到谈论身世、贵贱、引起她悲叹自己的处境时,这时她才会敏感地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一次,当宝玉听宝钗说吃冷洒对身体有害而放下洒杯时,不巧雪雁送手炉来,黛玉便一语双关地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雪雁说是紫鹃叫送来的,她马上又说:"也亏了你暗中摸索他的话!我平时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讽宝玉)只有聪敏的颦儿,才能把她的妒意表达得如此锋利而又含蓄,机带双调皮而又不漏痕迹。二、坦率、纯真、不畏强权的个性让她的尖酸多了几分可爱。林黛玉的尖刻只是表现在语言上的。这是曹雪芹用来塑造黛玉这个人物形象的率真、多才机敏等侧面时能运用一种手法。并不能说明林黛玉就是一个狭隘、自私、内心歹毒的妇人。首先黛玉挖苦、讥笑、讽刺的对象不是达官贵人,便是溜段拍马之流。当贾宝玉将北静王就赠的圣上所赐的一串名贵念珠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周瑞家的送宫花,她首先注意的不是宫花的精巧,而在意是否是别人挑剩下的。她嘲讽宝玉听戏时"装疯",打趣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蔑视世俗人情等敏感、尖刻和孤傲,不仅反映出她的洁身自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且也是对权势的一种反抗。其次,林黛玉常常是喜怒爱憎形于色、见于言,"见一个打趣一个",她常以"比刀子还厉害"的语言去挖苦人,处处事事与人计较,固而被看作"刻薄"、"小心眼"。但若仔细考究起来,却大都是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而已。或是一个高傲的小女子任性的天性,我们应看重的是她常常一语道出事情的真相,不给那些看风使舵、诌上媚下、欺弱凌贫、心术不正之徒留一点余地。这不仅是她疾恶如仇的品性的自然表现,而且还说明她胸怀坦荡,心有所思、口有所言,常把自己的心灵毫无遮掩地坦露出来。再次,林黛玉也并非一味"孤标傲世、目无下尘,"其实她是很谦和的她人坦率真,见人以诚。她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香菱是宝钗的丫环,向黛玉请教学诗,黛玉却热诚相接,并说:"既要作诗,你望洋兴叹拜我为诗。"纯真透明如一泓清泉,她耐心地给香菱讲解诗的作法和要点,教香菱品诗,说明她摒弃了"上智下愚,富贵贫贱"的俗见。她把自己的诗集珍本借给香菱,并圈定篇目令其阅读,批改香菱的习作,堪称是"诲人不倦",她待人宽厚,从不与人心存介蒂。故史湘云把她称作戏子伤了她的自尊,她有点不悦。可过了一会儿携了宝玉的"寄生草"四房,便又"与湘云同看",在对待宝钗的态度上,尤见其天真笃实。本为情敌,无嫌犹猜,但在宝钗略表关怀,予以训导之后,她便开诚布公,肝胆相照,和薛宝钗掏出心窝子的话,并引咎其责:"你素日待人,固然是好的,然我是个多心的,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杂书不好,又努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此后,她对宝钗如亲姐姐一般,连宝玉也感到惊奇。这又是何等的宽厚和深厚坦白!三、皎美的容颜、浓郁的诗人气质造就了一个内慧外秀的“红颜”。《红楼梦》第三回"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中,黛玉"年貌虽小,却举止不俗,身体面庞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黛玉之美已见端睨。作者并未直接着墨描绘黛玉之美,而是巧借凤姐的嘴及宝玉的眼来突出黛玉的绝世美丽。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算看见了!"通过"写虚"的形式给人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再从宝玉眼里看见黛玉的形象"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林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曹雪芹胸中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她爱书,不但读《四书》,而且喜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对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研究体会;她不仅善鼓琴,且亦识谱。曹雪芹似乎有意将历代才女如薛涛、李清照、李双卿等的某些特点,融进林黛玉的性格。但林黛玉又完全区别于历代的才女,这就是曹雪芹赋予她悲剧命运和叛逆精神的个性特征。在大观园里,她与薛宝钗可谓"双峰对峙,二水分流,"远远高也于诸裙钗,在博学多识方面,可能略逊宝钗;但在诗思的敏捷,诗作的新颖别致、风流飘洒方面,林黛玉却是出类拔萃、孤标独树的。诗社每次赛诗,她的诗作往往为众人所作祟,所激赏,因而不断夺魁。她的诗之所以写得好,是由于她有极其敏锐的感受力、丰富奇特的想像力以及融情于景的浸透力;即使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等极平凡的事物,她只一触到,立即就产生丰富的想像;新奇的构思和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尤其可贵的是,她能将自己的灵魂融进客观景物、通过咏物抒发自己的痛苦的灵魂和悲剧命运。她的《白海棠》诗,既写尽了海棠的神韵,亦倾诉了她少女的衷情。尤其是"娇羞默默同谁诉"一句,最为传神:这既是对海棠神态的描摹,也是自我心灵的独白,她有铭心刻骨之言,但由于环境的压迫和自我封建意识的束缚,就是对同生共命的紫鹃、甚至对知音贾宝玉,也羞于启齿,只有闷在心里,自己煎熬。这便愈显其孤独、寂寞和痛苦。四、痴情女叛逆者性格决定了她的悲剧人生。《红楼梦》中最激动人心、催人泪下的,还是黛玉的叛逆者的性格。在她的身上闪耀着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不仅才学横溢,学识渊博,而且又是那样如饥似渴地阅读"性灵之学"和描写爱情的角本杂剧,那样如醉如痴地沉浸在艺术的境界,在竟把《西厢记》、《牡丹亭》中的"淫词艳曲"引为酒令。对于贾府的"混世魔王"、"祸胎孽根"、贰臣逆子贾宝玉,竟引为知音,结为同心,从思想到行动都对他予以支持。在大观园里,不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从不说这些"混帐话"的,只有她一人而已,所以"宝玉深敬黛玉"。林黛玉身上闪烁着诗意和理想的光彩,充满了叛逆的精神。这是曹雪芹赋予这一形象新的基因,使她从根本上有别于历代的才女。从通篇《红楼梦》来看,林黛玉本就是个悲剧性人物,无论从她身世、性格,还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上看,都不可能让黛玉的人生有好结局,因为家庭观念、封建宗法思想,是不可能容忍她和宝玉的爱情开花结果,一个痴情女子面对无果的爱情、奈何她再博学、再聪慧孤傲,也终将敌不过社会大环境,悲剧结局自是意料中事。参考文献:[1]《红楼梦》,曹雪芹著。[2]《红楼梦论源》,朱淡文著。[3]《中国古代文学史》,游国恩著。[4]《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沛著。

247 评论

相关问答

  • 红楼梦妙玉毕业论文

    性格。从性格来说这个妙玉绝对的清高型,但也有人说她是假修行,那意思就是假清高嘛,你就可以论论真假,提几个例证。身世。身世红楼梦是有提到,可是是表面还是真实就不得

    为萍伤心航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红楼梦毕业论文结尾

    不管你家是多么的富裕,多么的有势,自身不去好好的经营,不去花心思去创造,最后还会是坐吃山空。是你喜欢的不可能得到,不喜欢的送给你也不要。

    暗了个然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翻译毕业论文红楼梦

    Since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 Since the birth of the people on the three ma

    百合海鸥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毕业论文红楼梦冷门

    因为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中造诣最高的,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艺术成就,看懂红楼梦需要一定的阅历,没点水平是看不懂的这么说吧,有几个青少年能懂相对论?

    西西和嘻嘻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红楼梦毕业论文绪论

    纵观人类情恋的演变史,大体可分为史前情感史,古代情感史和现代情感史三个阶段。如果文学史正是人类情感史的一种反映再现,那么《红楼梦》一书在时代中的位置就更加清晰了

    nono52152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