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中国航空母舰的论文素材

中国航空母舰的论文素材

发布时间:

中国航空母舰的论文素材

近期,不断有记者媒体把正在建造的“瓦良格”航母照片公布出众,表示出中国第一艘航母有即将下水成军的消息。但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应该冷静对待,宣传应适可而止,过于的“喧哗”可能会适得其反,也许正中它国“喧嚷”中国“威胁论”下怀。 中国是大国,经济总量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航母理所当然,只是来得太迟。再者,航母的诞生让国人喜忧兼并;喜的是中国即将拥有航母,拥有航母可进入蓝色海洋;标志着大国形象;忧的是中国的第一艘航母毕竟还是来自乌克兰的“二手”产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其它先进武器、飞机、发动机,正在用别国的先进技术进行复制、借鉴,还不能与美国与西方国家的航母相媲美。 假若说,能借鉴好别国的技术优势,经过中国科研与现代化军工技术互补,制造出更有特色、有进攻力、防御力、电子化、信息化技术水准高的航母也是好事;如有新的突破和创新,证明中国的海洋军工船舶技术上了台阶,有了可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航母相对抗的实力。 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界,世界各国针锋相对向海洋求经济,向海洋求能源,向海洋求发展;特别是中国南海面临东盟各国不断残食领土,强占岛屿;去年,美国军事借机“天安号”事件重返亚洲,美国“华盛顿”航母不顾中国外交连续九次抗议进入黄海、南海,为它国保驾护航,事实证明落后就有被挨打,被欺负、蹂躏。同时,也验证九十年代某些学者论述中国不需要建设航母的“谎言”,只因为当初,中国是否建设航母“争论不休”,耽误了建设的最佳时机,而去年忍让美国航母进入黄海、南海的事实让中国蒙受耻辱。 今年,中国第一艘航母有望下水成军的消息让国人兴奋,不管怎么说中国还是有了航母,中国有了航母就有了维护海洋的“利器”,这也是自中国空军“歼-10”、“歼-20”横空出世之后,海军又一振奋人心的消息。虽说来得有点晚,还是有扬眉吐气的感觉

9月25日上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接入列。航母入列,对于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增强防卫作战能力,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海军装备建设新的发展成果,标志着中国没有航母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从改造、恢复一艘废旧的航母起步,从无到有,实现了中国航母“零”的突破。这可谓是中国海军走向远洋的重要起点,将加速推进中国海军由“黄水海军”向“蓝水海军”的全面战略转型。驶向深蓝”已是大势所趋。 没有强大的“蓝水海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蓝水海军”,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国打造一支强大的“蓝水海军”,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需要,更是国家发展的自然结果。 例如最近的航母MV,推出展现辽宁舰及水兵的MV令人耳目一新,显然也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传统上,中国海军处于次要地位,不管是在军队中还是在公众的印象中。辽宁舰或许是中国最引人注目的民族自豪感象征,它加入海军充分说明了海军在武装力量中的地位上升。这部MV是严肃认真的公关行为,不只是为了中国的爱国主义,甚至不只是为了辽宁舰,而是为了整个海军。正如一位喜欢这部MV的人对中国媒体所说,这部短片让很多人认识到,中国的舰载机也很 从这部MV和美国防长哈格尔最近参观辽宁舰的事情上看,中国显然已经充分准备好把展示海军引以为傲的东西作为一种公关工具。中国军事专家李杰说,这种展现反映了对中国军力的信心日益增强。辽宁舰一直作为中国新的军事地位的明显象征。拥有航母是中国成为世界级海军大国征途上的一个里程碑。在辽宁舰服役后,中国终于可以足够轻松自由地开始真正展示它的这个新装备。 航母的建造有利于海防,中国的海岸线很长,水域覆盖很广,许多蕴藏丰富天然气和渔业资源的中国领海都远离大陆。中国作为一个历来重视陆军发展的国家,多年没有注重海军建设,自然使得周边的国家,特别是日本,菲律宾等国更加容易的占据远离中国本土的中国岛屿。中国必须利用航空母舰来加大中国空军和海军的作战范围以加强这些岛屿的防卫,否则对今后中国外海就很可能频繁受到周边国家的侵略。 航母是一个国家实现远洋的必备条件。随着全球化发展和中国在海外的利益不断深化,中国人已经不能满足于牢牢控制在本土的自然资源,商业契机和政治影响范围。如今许多中国的石油钻探,商业贸易和渔业作业等都逐渐向远离本土的海域和地区延伸。如果中国迟迟没有一个航母战斗群来保护这些海外利益,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在不久的将来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利益被别国吞并而无法阻止。拥有航母就代表中国可以派海军到远离国土的地区去保卫本国的利益和国民的安全。 .除了自卫和保护海外利益,如果中国拥有航母就可以向外国 - 特别是和中国有领土争端和反华势力显示中国绝对不是软弱可欺,可以利用航母战斗群航行在世界各地让敌视中国的国家心存顾忌。知道随时可能遭到中国的打击而不敢随意的持远无恐来挑战中国的基本利益。 另外,拥有航母的中国就可以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例如这次索马里海盗事件,如果中国拥有庞大而坚不可摧的航母战斗群,就可以在亚丁湾常年巡洋,不单保护本国的船只,也可以保护其他各国船只不受海盗欺负,甚至可以更加主动的为国际社会除去一大害,赢得国际声誉和主导国际发展趋势。一旦一个国家拥有航母,则进可攻,退可守,更加灵活和主动的保卫本国的国际利益不被随意侵犯。中国作为一个准备复兴和不断取得国际积极地位的国家必须拥有航母来达成我们的目的。 可以说,辽宁舰的服役,是中国军力增长的标志,更是中国建设远洋海军的标杆! 望采纳。幸幸苦苦整了半天啊!!!!

1930年(民国十九年),国民党首次提出建造中国航空母舰的计划。1937年,中日江阴海战惨败后,原国民军上将陈少宽提出建造20艘航母的计划,但没有一艘成功。

2011年8月10日,中国航母平台进行海上试航;2011年8月14日,中国人民海军通过改装前苏联“瓦良格”号航母的首艘中国航母平台,于上午10时从海上试验区返回大连。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拥有航母的国家!2012年7月16日,中央电视台晚间节目首次曝光了中国航母平台高速大角度急转弯海试的画面。2012年9月23日正式交付海军。

2013年8月,国外多家媒体报道,中国上海长兴岛江南造船厂已经完成了一段航母段模型在室内滑道上的施工。

扩展资料:

在早期的航母上,由于舰载机(包括战斗机、轰炸机、鱼雷攻击机)重量轻、安全离舰起飞速度低,载弹能力和作战半径有限,绝大多数舰载机可以利用有限长的飞行甲板,通过自身动力直接起飞没有任何飞行援助。

二战后,人们对航空母舰及其舰载机的战斗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随着舰载机的发展,特别是喷气式舰载机的发射,舰载机的起飞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目前,国外现役航母固定翼舰载机的起飞方式主要有垂直/短程起飞、滑跃起飞和弹射起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航空母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航空母舰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母舰”辞条介绍:航母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海军水面战斗舰艇的最大舰种。按排水量分为大型航空母舰、中型航空母舰和小型航空母舰;按战斗使命分为攻击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和多用途航空母舰;按动力分为核动力航空母舰和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主要用于攻击水面舰艇、潜艇和运输舰船,袭击海岸设施和陆上战略目标,夺取作战海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支援登陆和抗登陆作战。 航空母舰的特点是: 1.具有巨大攻击力。现代大型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6万吨~9万吨,载飞机70架~120架;中型航空母舰载排水量3万吨~6万吨,载飞机数十架。能以30分钟内弹射起飞20多架飞机的出动速度,出动飞机攻击空中、水面、水下和陆上目标。小型航空母舰(有的称为反潜巡洋舰),满载排水量在3万吨以下,载直升机和垂直/短距起落战斗机50架以内。航空母舰还装备有舰舰、舰潜和舰空导弹、水中武器和舰炮等。 2.具有良好的航海性能。现代航空母舰最大航速30~35节。常规航空母舰的续航力达8000~16000海里。核动力航母的续航能力达40万~70万海里。其弱点是目标大,易受攻击;舰载飞机起飞受环境条件影响大,需在多艘巡洋舰等护卫下组成航母编队行动。 对于如何看待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战斗力问题,我国军事科学院专家罗援介绍说,航空母舰战斗群是机械化时代的产物。航空母舰战斗群有很强的投送能力,可达到世界上任何出现危机的水域进行前沿部署和前沿投送。航母战斗群的掩护舰艇具有较强的防空、反导、反潜能力。航空母舰这个庞然大物,有2500个水密舱,即便几发导弹击中,它也可以迅速关闭水密阀,不会造成整个航母的倾覆。因此,航母有很难对付的一面。但是,航空母舰战斗群就是一个飞机的作战平台,不可能由它决定战争的胜负。航母也不是无懈可击的。从历史来看,二次大战中就曾有多艘航母被击沉。因为航母有它的要害部位和薄弱部位。如果拣它的要害部位和薄弱部位打,还是可以击沉的。 航空母舰从问世至今,世界上建造过的有8个国家,即英国、日本、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俄罗斯(前苏联);拥有过的国家达14个,加上正在建造航母的泰国,总计将达15个。建成服役的各种类型的航空母舰总数,据统计为300余艘。航母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 航空母舰以其迅猛发展之势,在20世纪的舰艇发展史上,写下了璀璨夺目的篇章。 现代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海军力量强大的体现,而且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国防、科技力量的综合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拥有现代航空母舰,不仅是海军是否强大的一个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海军战略和综合国力的体现。 航空母舰编队可同时使用多兵种、多舰种、多机种,能开辟独立的海战场,真正做到全天候、大范围、高强度、长时间的连续作战,实现中远海的一体化联合作战。目前,全世界共有9个国家拥有26艘左右大小不等的航母,从发展趋势看,大型航母依然为美国等海上军事强国所看好而继续发展。2006年10月,美国海军下水了“尼米兹”级核航母的第10艘“布什”号(CVN-77),该舰作为承上启下的航母,运用了模块化设计与建造方式,采取了许多新技术、新设计等,被称作“绿色”航母。综合态势可见,强国海军的大型航母数量并没有呈现减少之势,反而一些国家在加速发展中型航母的基础上,甚至还格外重视建造大型航母。 航母是实现制海权的最重要工具。航母是制空权,制海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还是包含一部分制陆权的作战力量三位一体的统一。航母可根据战争的需要,将集海陆空一体的作战力量及时推进到作战海区。 历次战争表明,空中力量在现代战争中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如果没有航母上的舰载机对舰队进行空中掩护,仅仅依靠对空导弹系统根本无法保证舰队的对空防御,水面舰艇在面对空射型反舰导弹的打击时,生存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水面舰艇编队就无法脱离岸基战斗机作战半径之外进行战斗,这样的海军力量就无法成为远洋海军。航母舰载机不但可以在保护舰队安全的防御作战中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攻击作战能力上也是水面舰艇远远无法比拟的。以中型航母为例,舰载机可对半径为500-1000千米的广阔海域内的水面舰艇,水下目标和地面目标及空中目标实施有效的攻击,如果使用对地(舰)攻击导弹,打击范围会进一步扩大。航母编队在24小时内可以机动600海里,舰载机每昼夜可以对面积达上百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实行侦察,搜索和攻击,一个航母编队的打击范围是一般水面舰艇编队的数十倍。一支装备有航母的特混舰队可以对无航母的海上编队进行单方面的空中打击。如果没有航母,那么海军舰队面对远距离空中打击时几无还手之力。无可置言,航母拥有无比强大的攻击力,可以称之为常规战略武器。 从技术的角度讲,从20世纪50年代起直到21世纪初,军事技术的飞速进步和深刻变革,不是将航空母舰淘汰出局,而是使航空母舰变得更加强大。 那些关于航空母舰寿终正寝的议论和预言,不是夸夸其谈、文字炒作,就是利益驱使、蓄意编造。航空母舰一直在全球军事热点地区执行作战任务,多数情况下总是最先到达战场,对敌对国家灵活实施军事威慑或军事打击。 据不完全统计,1946年至1982年间,美国动用军事力量250次,其中动用航空母舰约占80%。航空母舰成为一种使用频率和效率最高的军事手段。 航空母舰是一代与时俱进的主力战舰。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战争存在,航空母舰就还会持久不断地延伸它那威风八面、气势磅礴、惊心动魄、神奇复杂的作战生涯。 航母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 由于航空母舰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引起了一些国家的重视和青睐,当今世界10个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中有两个拥有大型航空母舰,7个国家拥有轻型航空母舰,在本世纪初这种形势不会有多大改变。大、中、轻型航母发展将同时并举,这不仅是由各国不同的海上战略决定的,也与本国的经济实力、科学技术水平等现状密切相关。 在21世纪里,轻型航空母舰仍大有市场。轻型航空母舰具有建造周期短,建造成本低的优点,可担负反潜、对海、防空以及两栖作战等多种任务,可与大型航空母舰配合作战。轻型航空母舰不仅深受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欢迎,也受一些发达国家海军欢迎。 在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航空母舰作战的活跃程度一直都很高。从某种意义上讲,航空母舰是国家军事实力的象征,也是国家利益与意志的体现,更是一支现代化海军不可缺少的脊梁。 时至今日,伴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挑战,世界上新一轮航母发展更加引人瞩目。目前,美国已完成了“里根”号的首次部署、“布什”号的命名以及新一代CVN21核航母设计理念的确定,英法则最终签订了联合研制大型航母协议,印度、俄罗斯的航母发展也频频出现令世人关注的新动向。从总的趋势看,其“多元化”发展势头不减,一些国家“三位一体”的海上核力量中还包括少量舰载机携带核武器实施作战的部分,同时更作为空间作战极佳平台:搭载高能激光武器、电磁炮、高速动能武器等,可对太空卫星、空间武器等实施拦截与摧毁。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航母仍将是海上作战兵器中首屈一指的“大哥大”。

航空母舰论文可参考文献

1942年5月27日,经过101天的巡航,以及珊瑚海海战之后,弗莱切的第17特混舰队提前一天回到了珍珠港,所属舰队一沉一伤的结果,让他十分的疲惫和沮丧,舰队上下都希望能早日回到基地好好地休整一下,但尼米兹并不打算这么做。

就在第17特混舰队返航的途中,尼米兹就准备在中途岛布置“一张大网”,设伏进攻的日本联合舰队。受伤的“约克城号”航母也在其考虑之列,相比南云忠一的4艘主力航母,太平洋舰队的第三艘航母就显得至关重要,无论如何要参战。

按照工程人员的估计,完全修复“约克城号”航母至少需要3个月,但尼米兹等不及。他一面派专机将维修总工、技术总监和维修骨干送到航母上,实地进行评估并提前做好维修方案;一面命令船坞准备好各类维修材料,工人们严阵以待。

前方的维修评估是,达到航行和舰载机起飞要求只需3天,尼米兹对此十分满意。当“约克城号”航母拖着十几公里的油迹缓缓驶入维修船坞时,1400多名钳工、焊工和电工一拥而上,按照先期做好的维修方案,忙而有序地开始行动起来。

为了加快进度,尼米兹坐镇监督维修,维修厂长只得调集更多人手,连夜赶工。一时间,航母上焊花四溅,到处乒乒乓乓的铆钉枪声。工人们哪里见过司令亲自来当监工,十分清楚形势到了万分紧急的地步,他们的每一钉一铆都关乎着国家命运。

好在,尼米兹的要求不高,他不需要修得像新的一样,只要航母能航行和起降飞机就行。同时,他将还在大修中的“萨拉托加号”航母上3个飞行中队,调入“约克城号”飞行大队。就这样,“约克城号”经过68小时的整修,“满血复活了”。

关键时候,是最能显示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美国3天将一艘重伤航母恢复战斗力,而日本却没有这样的能力。同时,美军能将两艘航母的舰载机整合到一艘航母上,而僵化的日军却不愿给“瑞鹤号”凑足舰载机,白白浪费了一艘主力航母。

中途岛战役,美日双方尽管都将关注点放在了中途岛,但战术思想却是完全不同的,山本五十六是以攻占中途岛为先,并借此引诱美军航母与之进行决战;而尼米兹只想利用中途岛,打掉日军的4艘主力航母。说白了,他不打算死守中途岛。

首先,面积只有平方公里的中途岛,尽管小岛已经有各类战机100多架、几十艘潜艇、4500名海军陆战队员,俨然就是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但其几乎没有防御纵深的现实,在尼米兹看来,既然是“易攻难守”,干脆不死守。

其次,作为内线作战的美军占有主场之利。中途岛距珍珠港仅1850公里,仅靠陆基轰炸机就能让上岛的日军“生不如死”;而最近的日军基地也要4000多公里。也就是说,如果情况不利时,美军可以随时选择撤退,听任中途岛落入敌手。

更关键的是,一旦中途岛失守,那么日军就会剑指珍珠港,尼米兹必须未雨绸缪地为保护夏威夷保存一定的实力。他一再对弗莱切和斯普鲁恩斯强调:一定要遵循不轻易冒险的原则,宁肯放弃中途岛,也要力保3艘航母,保存实力将战线拉长。

于是,美军3艘航母要尽量接近对手,又不能靠得太近,当日军开始轰炸中途岛时,就是美军舰载机攻击其航母的最佳时机,既能打击日军的主力航母,又能最大规避美军航母遭受攻击的危险。这一战术思想,在随后的作战中得到了很好落实。

尽管有这么多的困难,但尼米兹还是有信心的。一是情报,日军的进攻时间、地点和进攻计划,他已完全掌握,可以从容“设伏”;二是,美军装备的雷达可以先敌发现对方,并且海底电缆可以保证中途岛和珍珠港的战时通信,畅通无阻。

更重要的一点,美军航母搭载的舰载机比日军多,3艘航母约230架战机,与日军4艘航母的舰载量大体一致,再加上永不沉没的“中途岛号”航母还有100多架战机,完全可以在太平洋上与进犯的日军,进行一场海空大战,一决高下。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尼米兹还是在瓦胡岛以北布置了由潜艇、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两条防线,防止日军对珍珠港再次偷袭。可见,尼米兹对中途岛海战的结果并没有多大的期望值。然而,结果出乎预料,这也正是战争所特有的魅力所在。

如果哈尔西指挥中途岛战役,结果会怎样?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

我国仍然以德报怨,做到与他国友好相处,帮助他们研究新的航母,这种大无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引言

现在的国际社会虽然表面上一片和平安定,但是背地里各个国家也都在不断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而航空母舰这种高科技武器,便成了所有国家心中最满意的武器。有了航空母舰的国家,可以说是如虎添翼,在战争中完全能够掌握海上军事的主动权,所以各个国家都在紧锣密鼓地储备研发航母的力量。而一直以国际大国形象出现的美国,已经拥有了不少航空母舰,所以各个国家对其都有所忌惮。今天要介绍的事情与美国并无关系,而是与英国有关。曾几何时,英国拒绝将退役的航空母舰卖给开出高价的中国,如今却因为新航母的建造过程出现问题,扭头向中国求助。这一系列的操作让我国十分无语,于是我国干脆地拒绝了英国的请求。

英国战后由盛转衰

众所周知,二战时期,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殖民地,资金充裕的英国还在二战期间研发了十几艘功能技术强大的大型航空母舰。当时世界上,英国在航空母舰的发展仅仅次于美国而已。由此可见,当时的英国的确意气风发,有足够骄傲的资本。可是这一切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二战的结束,英国受到极大破坏与打击,于是只能放缓发展的脚步,将目光转到休养生息和重建的任务上。而研发航母的任务也因此受阻,据悉,在美苏冷战期间,英国只建造出两艘航母。后来更是因为资金不足,开始建造功能性较弱的航空母舰。

为筹资金卖旧航母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冷战期间建造的航母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战争的需求了。为了不被世界抛弃,英国加紧研发伊丽莎白级新航母。但是现在的英国并没有二战时那么威风了,研发资金便成了一个大问题。2005年,为了新航母的研发,英国宣布三艘旧航母退役,同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公开出售,以此来换取新航母的研发资金。此消息一经发出便引来不少国家的注意。我国当时也在研发航空母舰,所以也参加了这次售卖活动。当时骄傲的英国并不愿意与我国形成合作,甚至张狂地表示一颗螺丝钉也不会给中国。其实这种行为十分幼稚,毕竟我国的出价不菲,对急需资金的英国来说十分有利。而英国为了逞口舌之快便放弃绝佳的机会,的确十分不值。

曾向中国低头,如今再次求助遭拒

后来,英国将三艘航空母舰卖给了土耳其。但是在得到资金之后,英国发现研发建设伊丽莎白级新航母,还需要中国的支持。原来,英国曾经向我国低头,寻求大型龙门吊的支持。

为了顺利完成伊丽莎白级型航母的修建,英国在之前便从我国进口了一台大型龙门吊,在伊丽莎白级新航母完工之后,英国便将龙门吊高价卖给了印度,以此换取2号舰威尔逊号航母的研发资金。但是英国并没有想到,伊丽莎白级新航母在海试归来之后,竟然还有不少需要调整和改装的地方,而这些工作依旧需要大型龙门吊的支持。无奈之下英国只好再次求助中国,但是我国的销售方表示,英国将龙门吊私自出售给印度的行为,违反了中英两国当初的合作协议,所以两国只有重新签订合作协议才能再次达成合作关系。换句话说,这一次我国拒绝了英国的求助。

结语

英国得知消息后十分后悔,但是也只能自作自受。不得不说,英国之前对我国态度嚣张跋扈,之后还能低头向我国求助,这些举动十分荒唐。常言道,风水轮流转。不知道英国能不能从这件事中吸取经验,改掉自以为是的高傲。毕竟现在的英国已经不是辉煌的“日不落”帝国了,而我国在飞速发展中也逐渐拥有了强大的实力和国际地位,所以英国在对待我国的态度上应该转变一下了。

参考文献:《世界军事报告》

因为航母才是决定一个国家海战成败的关键所在,中途岛丢了可以再打。航母没了就完了。

航空母舰装备发展研究论文

拥有航母可壮大我国的海防力量,对解决南沙问题有一定的作用。 航母可以加强我国远距离兵力投送能力,可以提高一些我国的国际声威和地位,但是航母也会成为发展经济的负担。(第二段可能与你的论文主题没关系。)

建造航空母舰可以提升整个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这是第一;建造航空母舰可以提升整个相航母相关关产业链条的技术水平和自身发展,这是第二;建造航空母舰可以在军事上对潜在对手构成巨大心里威慑,在政治上也是一张王牌,这是第三;建造航空母舰必然建构与其配套的航母战斗群,这对于整个海军的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这是第四;建造航空母舰可以大幅提高远洋作战与远洋控制能力,对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护国家海外利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防的意义要求的是。那行

航空母舰时代1911年1月18日,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驾驶一架飞机在由“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改装而成的航空母舰上降落,预示了航空母舰时代的到来。最初的航空母舰都是由巡洋舰装上木质飞行甲板改装而成。1918年改装的英国“阿尔戈斯”号航空母舰已经拥有像现代航空母舰一样的甲板。英国在航空母舰的设计和建造思想方面总是处于领先的地位。1921年他们就开始拥有3艘真正的航空母舰。像倾斜式飞行甲板、蒸汽动力飞机弹射器、飞机降落指挥系统,还有现代飞机的垂直/短距起落技术都是英国人首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航空母舰并不是海军的主要作战武器。那时的海战还是其他战舰唱主角,航空母舰只不过是待在它们一边的飞机平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航空母舰立刻显示出它的强大威力。理由很简单,当时普通战舰的火炮射程只有37公里,而航空母舰的飞机活动范围已经可以达到480公里。从此以后,在航空母舰战斗群中,普通战舰只能待在航空母舰的一边,充当火力支援的角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一共建造和改装了100艘航空母舰。在大西洋,盟军的航空母舰负责攻击德国的潜水艇,为向欧洲战场运输兵力和物资的船队提供空中保护。在太平洋,美国航空母舰舰队和日本航空母舰舰队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较量,如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和菲律宾海战,彻底摧毁了日本的海上军事力量。在攻占日本占领的许多海岛的战斗中,航空母舰为登陆部队提供了有力的空中支援。航空母舰是一支强大的具有高度机动性的国防和军事力量。它的存在和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威慑。由于全世界大面积的海洋都属于公海,因此给航空母舰很大的活动天地。由航空母舰和其他舰船组成的舰队可以在全世界的公海上游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航空母舰一直在发挥着它的威力。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航空母舰是美国最早投入战争的军事力量。在1959-1975年的越南战争,1990-1991年的海湾战争,以及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航空母舰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航空母舰的结构和造价研究论文

航母的造价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航母建造国的科技实力和工业基础、航母的大小和性能,甚至建造时机都会直接影响造价的高低.美国于上世纪50年代建造的“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造价仅亿美元.到1961年美国建造第一艘“企业”号核动力航母时,造价已涨至亿美元.“里根”号“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造价超过46亿美元.即便排除几十年里货币贬值的因素,最后一艘“尼米兹”级航母的造价也达到了第一艘“尼米兹”级航母造价的三倍左右.当然,像美国这样批量建造航母,并且维持10支航母战斗群的国家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英国正在建造的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大型航母的平均造价约40亿美元左右.尽管该造价仅是美国“布什”号航母的三分之二,但这笔费用几乎相当于英国国防费用的8%,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大型航母的花费 就将占英国国防费用的15%,如果再算上采购舰载机和附属舰只的费用,英国海军的军费肯定无法承担.印度购买俄罗斯“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二手航母的最初约定改装费用为亿美元,后来增加到19亿美元,最后涨至23亿美元.至于日本称为“直升机驱逐舰”的直升机航母,因无法起降固定翼飞机,很多标准航母上的设施不用装备,其造价大概是亿美元.此外,造成航母成本上涨的还有环境因素、拖期现象等.比如法国“戴高乐”号核动力中型航母1986年开始建造,原计划耗资120亿法郎、1996年服役.然而,“戴高乐”号航母自1994年5月7日下水以来却历经磨难,陆续暴露出方向舵震颤、发动机故障、隔音不完全、核反应堆耐压壳龟裂等诸多问题.为此,航母不断进行修补改造,前后历时15年,耗资达到800亿法郎,是原计划的6~7倍.那么,从采购一艘航母到这艘航母退役,总共要花多少钱呢?以美国“尼米兹”级航母为例,建造时花了45亿美元,建成后可服役50年,整个服役期间维持费用大约需要120亿美元.由于舰载机的使用寿命较短,在航母服役期间,舰载机可能需要更换两次,因此大约需要200亿美元.护航舰、驱逐舰、潜艇等护航舰也需要花费70亿美元左右.然后是日常的燃油物资补给需要大约60亿美元.另外,考虑货币贬值等因素,所有这些钱再增加20%.全部算起来,一艘“尼米兹”级航母整个服役期间的费用(全寿期费用)接近600亿美元.实际上,美国海军每年的军费为1400多亿美元.其中,用于航母的费用约占11%,约160亿美元.美国海军用于所有舰艇和岸基设施的维持费用为460多亿美元,其中用于航母维持费约为42亿美元,占10%左右.在人员费用方面,核动力航母上的人员成本相对较高,约占总人员成本的26%,这是由于核动力装置的技术含量高,相对的人员工资和福利待遇也会比常规动力舰艇上的人员高.另外,用于航母电子设备的费用比其他舰艇低一些,这是由于航母上运用的电子设备通常比较成熟,而驱逐舰和巡洋舰上经常会安装一些新设备、新武器,其花费的改装费用和维护费用就会比较高.

舰型结构

舰岛

现代航空母舰通常将上层建筑集中在飞行甲板的右侧,称为“舰岛”。从飞机起降的要求上讲,甲板上空无一物是最理想的,但航母的指挥塔、飞行控制室、航海室、雷达和通信天线等又是需要高耸在甲板上的,所以现代航空母舰都是将这些上层建筑设计得很紧凑,空出甲板的绝大部分来方便飞机起降。

现代航母力求其外型简洁以减少雷达反射截面积,但其中技术非常复杂,已实现了上层建筑的“集结化”包括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封闭桅杆(AME/S)、电磁辐射系统(MERS)和多功能射频系统(AMRFS)。

飞行甲板

飞行甲板是航空母舰上供飞机起降和停放的上层甲板,按照任务需求可将其划分为起飞区、降落区和停放区。飞行甲板下设有廊形夹层、水密隔舱、机库、武器库和船员住舱,大型航母的甲板甚至可达6层之多,而甲板侧边则有两到四座升降机用于将飞机运到甲板或机库。船头采用封闭设计,从飞行甲板到船头皆为一体成形。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通常比船体宽得多,从正面看去,飞行甲板向船体两舷张出,形状十分怪异。由于飞行甲板要承受飞机降落时的强烈冲击载荷,因此需用高强度金属制成。

斜角甲板

观察美军的尼米兹级航母可以发现,航母上有两条跑道,一条直的与一条斜的,斜的那条就是斜角飞行甲板。设置这两条跑道的目的是为了可以让航母同时进行起飞和降落作业,如果只有一条直通甲板的话,飞机起飞时只得让停放的飞机挤在飞行甲板后半部,而将前半部用作起飞的跑道。

然而,这样做不仅影响了飞机的滑跑距离,还必须等飞机起飞腾出跑道,空中的飞机才可以降落,并且稍有不慎,后降落的飞机很容易碰撞到先降落的飞机。斜角甲板由英国人在1952年2月发明成功。

斜角甲板又叫斜、直两段甲板,位于飞机甲板的左侧,与舰艇艏艉中心线呈6~13度夹角。有了这个角度,飞机降落就可与停驻的飞机和起飞作业区分流,同时还可实现弹射和回收作业同时进行。回收区的角度相当重要。角度愈大,对驾驶员着舰的难度就愈大。

此外,斜角甲板的设计还可使降落区免遭左舷前弹从喷气火焰挡板引出的热气流,从而降低空气紊流的干扰。通常斜角甲板上只装有供飞机降落用的阻拦索,然而极少数航空母舰的斜角甲板上也装有一两座弹射器,其目的在于在没有飞机降落时供飞机起飞之用。

导流板

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在准备起飞时就已将喷气发动机全速运转,此时它会向后喷出高温高速燃气流,对后方的飞机和工作人员危害很大。这时,弹射器的后方会升起导流板,使飞机喷出的燃气流向上偏转,避免影响到后方的飞机。为了降低燃气流的灼热温度,导流板后面都装有供冷却水循环流动的格状水管。

机库

机库为储存和整备航空母舰舰载机的地方,又分成“开放”和“封闭”两种。采用开放结构的航母舰体为机库,甲板上方再额外建造机库墙壁、甲板支撑柱等结构,再加上飞行甲板。开放机库的优点为通风良好、伤害管制佳,炸弹若击入机库中爆炸造成的冲击波会释放到外面;结构较轻、容纳飞机多以及可依舰载机尺寸作修正。

航母自启蒙时期一直到二战中期多为开放结构。封闭机库则为机库与船体结构整个一体成形,飞行甲板为封闭强化结构,这种机库的优点有防御力强、结构坚固、核生化防护佳等。由于封闭机库容易累积易挥发的气体、受到攻击或者是意外而着火的舰载机不能直接丢入海中等问题,一度很难被船舰设计师所接受。

然而当舰载机喷气化后航空燃料变得相当安全,加上后来发展的消防灭火与监控装置协助,封闭机库因而成为了主流。

机库内除了航空飞行联队的维修人员外,还有隶属于航母的“飞机中期维修部门”(AIMD),可负责进行较大工程的维修作业并分作“引擎部门”(维修舰载机的引擎)、“综合部门”(修补破损的机体结构或机翼)、“电子零件部门”(整备精密电子设备,如雷达、感应器)和“救难装备部门”(维修飞机驾驶员的安全设备),若是美国海军的航母还可在机库内进行引擎喷气的试验。

升降机

升降机是将舰载机自机库运输至飞行甲板的装置,早期配置于全通飞行甲板的舰身中线的前中或后方,通常为2至3具,也是甲板上最脆弱的部份,如果升降机故障或是遭到破坏会导致飞机无法起降,进而丧失战斗力。

此外,炸弹也可能会击穿升降机,升降机又与堆积弹药与燃料的隔舱接近,一旦引爆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自胡蜂号航母起开始将升降机位置调整到舰侧,这除了不妨碍起降作业以及安全外,还有着飞机翼展超过升降机宽度时亦能使用的优点。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代超级航母的“福莱斯特级”曾在斜角甲板前方设置一个升降机,目的是要让飞机降落后立刻收入机库,然而后来发现这样的机会其实很少,另外航母航行时泼上来的浪会波及到舰载机,故自小鹰级起又将该处升降机位置调整至舰舷侧。

现代大型航母的升降机宽20多米、深达15米、可负重100吨,升降速度约为一分钟自机库搬上一架飞机至甲板。

武器库

武器库是用来储备各种炸弹、鱼雷、导弹与火箭的区域,位于船舰底部、水线之下,为船头尾各一处,中间则为机库,这些武器多以半组装方式收纳。

为了将其送至甲板,武器库有着比飞机升降机更小的专用升降机(以尼米兹级为例,共有九个武器升降机,其外型如一个从甲板向上开启的门,若为不需用到的情况则可盖起来成为甲板的一部份),将武器从库中升到上一层甲板,由各层作业员进行阶段性的组装,再由该甲板的其他升降机往上送(部分通到机库),以防止弹药意外诱爆的情况。

另外还有连结到舰岛右侧后方的一个武器集中区域,此处被称作“武器牧场”。若弹药爆炸可利用舰岛作遮掩,以降低对甲板上飞机的损害。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国航母还需要另外设计与区隔存放与组装核子武器的弹药库,被称为“特殊飞机维护储存区”(Special Aircraft Services Stores,简称“SASS”)。

冷战时期基于核子武器的机密和敏感性,这些弹药库的使用、人员进出管制与保安都有特别的处理和操作程序,没有受到相关训练验证或者是无关的人员一概不得靠近。第一款安装SASS的航母是透过《27A改装案》来加装相关设备与空间的埃塞克斯级,在设计阶段就将SASS融入舰身结构的则是福莱斯特级。

扩展资料

航母,岂是你想造就能造

从数万吨特种钢材,到成千上万的电子设备;从驱动航母快速推进的动力系统,到保障舰载机起降的全套设施,再加上那套无比复杂的系统,才能把空军基地打包到一艘船上。其中无一不需要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予以支撑。

美军尼米兹级航母最后一艘“布什”号,11年前下水时的造价就已高达60多亿美元,新一代福特级航母首舰“福特”号的建造费用更是超过150亿美元,并且还在不断上涨之中。承载着英国复兴梦想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首舰造价高达50多亿英镑,让英国政府一度放弃了二号舰。

如果你能体味苏联的马卡洛夫当年忍痛拆除“乌里扬诺夫斯克”、泪别“瓦良格”的凄凉心境,就能理解,航母之贵,真的不是谁都能承受。

没钱不行,没技术也不行。眼高手低的印度海军,先是花费了20多亿美元,用时近10年,才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完成一艘二手航母的改造。随后,依靠进口的特种钢材,和遍布全球的供应商,国产航母才得以开工。如今“维克兰特”号已经下水4年,仍只有“进口”而来的船体。

法国海军“戴高乐”号航母,由于核反应堆不匹配,不仅航速不足,而且动力系统故障频发,严重影响出动效率。就连美国人也不敢说完全吃透了航母相关技术,“福特”号采用的先进拦阻装置,研发进度严重滞后,很可能最终回归传统液压机械拦阻装置。

更为重要的是,航母建设不仅是打造一个平台,而是构筑一个包括舰载机、护卫保障舰艇等一系列配属装备在内的作战体系。没有舰载机的航母,不过是一个任人宰割的大猫;而不成编队的航母,只是一个静待导弹灭顶的机场而已。

“伊丽莎白女王”号被一再“爽约”的F-35B卡死,无舰载机可用的尴尬局面让英国众多创新设计和先进技术变得黯然无光。印度海军有钱重金购得航母,却没有先进的护航保障舰艇与之匹配。

美军一个尼米兹级航母编队,造价至少需要200亿美元,几乎接近俄罗斯2017年国防预算的一半,甚至超过大多数国家一年的军费。所以,只有综合国力强盛的大国才能拥有航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航空母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航空母舰:绝非浪得虚名的战略重器

航空母舰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舰艇,同时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航空母舰的价格根据航空母舰种类、吨位等各不相同。在此主要研究吨位与航空母舰价格关联(以下未特别说明的货币单位均为美元)。

重型航母(排水量60000吨以上)航母造价是35亿美金左右,组建编队(4艘护卫舰4个驱逐舰2个反潜,1-2个潜艇~~)共35亿美金左右,舰载机,需要35亿美金左右。共100亿左右, 中型航母。(30000-60000吨)航母造价15亿美金左右,编队15亿美金左右。舰载机15亿左右。共50亿左右。 轻型航母。(30000吨以内)航母造价5亿美金左右。编队7亿美金左右。舰载机5衣左右。共20亿左右。 以美国驻日本的小鹰战斗群为例,每年有半年时间训练,半年时间休整和维护.维护费用为8000万美圆,训练的弹药,燃油,食物和药品费用为亿美圆,战斗群总共10000名海员,每年海员工资大约是3亿美圆.总共亿,平均每天180万.当然这是和平时期的费用.

中国航空航天毕业论文

我的航天技术论文在过去半年中,接连发生了两起重大航天灾难。尽管人们备感痛惜,但这些挫折并不能阻挡人类进军宇宙的步伐。 既然航天活动风险如此之大,为什么人类依然不放弃进军宇宙的梦想呢?从长期看,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总有一天必须走出自己的摇篮;从中短期看,航天活动可带来巨大回报,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进军宇宙是人类现在和未来的一项伟大事业。于是,载人航天成为现代航天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及其意义和前景俗话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人类在漫长的社会进步中不断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现在,人类的活动范围已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空间,再从大气层空间到太空的逐步发展过程。人类活动范围的每一次扩展都是一次伟大的飞跃。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很久以前,人类就有飞出地球、探知太空奥秘和开发宇宙资源的愿望,我国古代的不少神话故事便是突出的反映。最典型的是流传很广的嫦娥奔月,它描写一个叫嫦娥的美女,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的仙药后,身体变轻飘到月亮上去了。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是15世纪中国官员万户。1945年,美国学者基姆在他的《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一书中是这样描写的:万户先做了两个大风筝,并排装在一把椅子的两边。然后,他在椅子下面捆绑了47支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火箭。准备完毕后,万户坐在椅子当中,然后命其仆人点燃火箭。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火焰和烟雾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航天技术的春天。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把航天技术列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之一。"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对我国航天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描绘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前景的蓝图,一致认为载人航天是我国继人造卫星工程之后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发展目标。1992年1月,党中央批准研制载人飞船工程。自此,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1号,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宇宙飞船的国家。此后,又分别把神舟2、3和4号送上九重天。在1992年开始研制载人飞船之前,我国"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曾为研制哪种运输器这个问题进行了几年的研究,即对从研制飞船起步和越过载人飞船直接发展航天飞机的多种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比较和分析,甚至还激烈地争论过。2003年10月15日圆了万户的梦,因为在这一天中国人民期待已久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顺利升空并安全返回,实现了中华千年飞天的理想。它也打破了美国和苏联.俄罗斯在这一领域的多年垄断格局,成为世界第3个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载人航天器的国家,这对世界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振兴中华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载人航天的重大意义历史上,远洋航海技术的兴起,导致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开辟和近代科学的一系列成就,开始了一个"全球文明"的时代。当代载人航天技术的问世,则使人类走出地球这一摇篮而到达太空,开始了一个"空间文明"的新时代。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不过,由于载人航天技术与无人航天技术有很大差别,主要反映在安全性、复杂性和成本高三个方面,所以从1961年第一名航天员上天到现在,它还没有表现出特别明显的用途。但从可以预见的未来来看,人类现在面临的资源枯竭、人口急增等急待解决的几大问题,只有通过开放地球、扩大人类生存空间来解决。即使在当代,发展载人航天也可以起到以下作用:首先,它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提升国际威望。因为航天技术的水平与成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科学和技术实力的综合反映。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载人航天的突破--用本国的载人航天器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标志。发展载人航天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水平、发达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迄今为止,只有俄罗斯和美国实现了载人航天。其他拥有一定航天技术基础或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家,虽欲染指载人航天,但因力不从心,所以只能求助于与他们合作,出钱出资,用俄、美的载人航天器将本国航天员送上太空,以图逐步加入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的大国地位。所以,我国航天员进入太空,也能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拥有"两弹一星"那样,引起全世界注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全民的凝聚力。其次,它能体现现代科技多个领域的成就,同时又给现代科技各个领域提出新的发展需求,从而可以大大促进整个科技的发展,并将为培养和造就航天科技人才作贡献。例如,就载人航天器本身的研制和运行而言,它对通信、遥感、推进、测量、材料、计算机、系统工程、自动控制、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等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而大大推动了这些技术的进步。再有,载人航天的发展能促进太空资源的开发,为地球上的人类造福。载人航天器所处的高远位置和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可为科研提供一个理想的实验场所,它在推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等许多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望在一些前沿学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人类带来巨大的效益。一些国家已经在太空制药、太空育种和太空材料加工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并准备建造太空工厂,其效率和效益不可限量。另外,地球能容纳的人口是有限的,大约80亿~110亿,因此有些人已经开始研究向外空移民的方案;地球上的能源也日益紧张,那么是否可以到别的星球开发矿藏呢?这是科学家所关心的一个问题,而且不是天方夜潭,因为类似载人登月等许多过去可望不可及的神话和幻想,如今有不少都变成了现实。最后,载人航天具有巨大的军事潜力。使用载人航天器可以很好地完成侦察和监视任务;灵活部署、修理和组装大型军用卫星;安全而连续地指挥和控制地面军事力量;还能作为特殊武器的试验场。例如,早在1965年12月,美国双子星座7号飞船上的航天员就曾用红外遥感器监视和跟踪了1枚潜射导弹的发射,所获信息比潜艇上的观察人员报告的还要快。第1次、2次海湾战期间,和平号空间站与"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对战区进行了大量观测活动,取得了许多有用的信息。中国载人航天的未来前景中国载人航天将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中国在成功发射4艘无人试验飞船的基础上,已将首位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了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然而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除继续用载人飞船进行对地观测和空间试验外,重点包括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和发射长期自主飞行、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以尽早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大系统,解决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是建造更大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

航空技术是我国的前沿科技技术,你可以从这个论点下笔,之后你在网上找下(国际航空航天科学)这样的范文参考下应该没多大问题了吧

工程博士的含金量是比较高的,工程博士培养是以实践创新为导向,培养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组织实施高水平工程技术项目等能力的专业型领军人才。

工程博士的含金量是比较高的,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Doctor of Engineering”,英文缩写为或者,是与传统哲学博士学位()相对应的专业博士学位。工程博士培养是以实践创新为导向,培养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组织实施高水平工程技术项目等能力的专业型领军人才;是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和项目对高层次专业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而设立的一类博士学位,与工学博士学位属于同一层次。中国的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由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高等学校与企业联合组建工程博士教育中心进行培养,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由高等学校授予。

首批第一位通过答辩的是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工效室主任、人因工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春慧。王春慧的毕业论文题目为《航天员建模仿真系统的设计与研发》,论文针对航天员体力和脑力作业任务特点,从特性、行为和绩效三个层次构建了相关模型体系,研究如何更好地确保航天员在轨作业能力的发挥。“我毕业论文研发的这个系统是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支持长期飞行下航天员作业能力仿真分析、评估与预测的平台。这个系统已经在我国的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工程的人机界面评估与任务规划中得到了实际应用,为航天人因设计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据悉,该系统已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重大研究成果”。

  • 索引序列
  • 中国航空母舰的论文素材
  • 航空母舰论文可参考文献
  • 航空母舰装备发展研究论文
  • 航空母舰的结构和造价研究论文
  • 中国航空航天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