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毕业论文 > 英国毕业论文导师是香港人

英国毕业论文导师是香港人

发布时间:

英国毕业论文导师是香港人

洪谦与维也纳学派——纪念我的老师洪谦教授 高宣扬教授在北大哲学系“纪念洪谦先生诞辰100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稿洪谦教授是我在1957年至1966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与研究生班就读期间的老师。使我感到荣幸的是,从那以后,直到洪谦先生逝世为止,洪老师始终都没有中断过对我的指导,他那宁静安详的风度,雍穆而又和易的仪态,严谨而又扎实的治学精神,连同他的谆谆,犹长萦脑际,已慢慢地构成为我的一个精神财富;师恩浩荡,在纪念他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使我倍感珍贵和亲切!洪谦老师对我的教育和交往过程,简单地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1957年至1962年,当时我作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学生,不仅受教于洪谦老师,选修他开设的课程,而且经常抱着崇敬的心情,到他在燕东园的寓所,多次拜访他,并在他家里接受他对我个人的亲切教导,给予我学术上的特殊指导。在毕业论文写作期间,我除了得到齐良骥教授的亲自指导以外,洪谦先生还多次耐心地更正我的“论康德的‘统觉’概念”的论文,鼓励我在本科毕业后继续报考研究生。正是在他的支持下,1962年暑假,我才决定报考当郑昕先生的研究生。第二时期,是1962年至1966年,我作为郑昕教授指导的研究生,攻读康德哲学。当时,我一方面继续经常到洪老师家中直接受到他的教诲,另一方面也在郑昕老师家里,同时地受到郑昕与洪谦两位老师的指导。郑昕老师与洪谦老师是好朋友,洪谦多次在郑昕家中与郑昕老师一起向我讲授康德哲学,也向我讲述他们在德国留学时期的经历和感受。第三时期,是1978年我出国后直到洪谦老师去世为止。在这段时期内,不论我在香港,还是在巴黎和台北,洪谦老师都很关心我,不只是在学术思想上给予指导,而且也在我个人的生活方面给予关怀。我在这一时期连续给他发了许多信件,也反复多次与他在国内和在国外见面。洪谦老师给我写了十多封信,包括两次推荐我到明尼索达大学受教于费戈尔教授,以及在牛津大学聆听他的演讲。 维也纳学派的一个重要成员当我刚踏入北大校门的时候,洪老师才四十八岁;但他作为维也纳学派在中国哲学界的著名代表人物,早已使他列入了第一流的名教授之列,深受我年青一代的崇爱和尊敬。1957年9月,我在北京大学哲学楼的一零一号阶梯教室,参加了由哲学系学生会和系办公室主办的“迎新晚会”。我和其它七十多名哲学系学生,以非常激动的心情,等候着教授们一一入座。当时的北大哲学系,集中了三十多名哲学教授。据我们的学长学姐们介绍,在1952年底所进行的中国大陆大专院校的“院系调整”中,政府决定把原全国各大学的哲学教授,全部集中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便于集中地进行“思想改造”。因此,从那以后,一直到反右派斗争以前,北京大学哲学系成为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师资最强的教学研究基地;除了洪谦专长逻辑实证主义和经验论哲学以外,还有中国哲学史权威冯友兰;数理逻辑专家王宪均;西方美学专家朱光潜;希腊哲学专家任华、汪子嵩;康德哲学专家郑昕、齐良骥;黑格尔哲学专家贺麟、张世英;中国哲学史家张岱年、任继愈、黄子通、朱伯昆;佛学权威熊十力、马一浮、汤用彤、汤一介;西方伦理史家周辅成;美学家宗白华;莱布尼茨专家陈修齐;西方哲学史料学家王太庆;存在主义专家熊伟;日本美学史家马采;日本哲学史家朱谦之;希腊哲学专家方书春以及形式逻辑专家李世繁等等。晚上七点左右,迎新晚会开始前几分钟,教授们一一步入会场。洪谦教授同当时的系主任郑昕教授一起来,我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洪老师看上去身材略瘦,戴一副近视眼镜,个子稍高,身子骨仍然很结实,文质彬彬,研究气十足。洪老师当时与任华教授共同负责西方哲学史教研室的工作,一起同时指导研究生陈启伟等人。迎新会上,郑昕教授逐一向新生介绍到会的所有的老师;当介绍到洪老师时,郑昕教授对学生们说:洪谦先生是维也纳学派的专家,是石里克的学生,卡尔纳普的同学。大家给予热烈的掌声,表示对他的尊重和敬仰。 传承经验论 推崇康德和休谟我在北大哲学系本科和研究生期间,洪老师住在北大东校门外的燕东园内。我和班上几位同学,经常去拜访洪老师。燕东园内到处是茂密的树木,翠绿的枝叶,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是教授们恬静地安家度日和著述立说的好处所,我们学生称之为“世外桃源”。我第一次拜访洪谦教授,是在1958年元旦。为了向他拜年,我与同窗三人,来到燕东园。洪师母开门以后,亲切地把我们引进到客厅中。洪老师很高兴地在客厅中接待我们,并很亲切地问我们,作为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习外国哲学史有什么困难。那次谈话,给我留下了两个非常深刻的印象:第一,是洪老师向我们强调了经验论哲学的重要意义;第二,强调学习外语和阅读原著的重要性。关于经验论哲学的重要性,是从客厅墙上挂着康德画像和休谟画像谈起的。洪老师说,他很推崇康德和休谟。康德的贡献在于开创了科学的知识论的研究基础,奠定了以准确的数学和物理学作为依据进行知识论研究的基本原则;休谟的贡献在于使经验论系统化和贯彻到底,使现代哲学有可能彻底摆脱形而上学传统的影响,集中地探讨了“意义的经验证实”的基本问题。洪老师在谈到经验论的基本原则时,当然也同时强调休谟的传统经验论与逻辑实证论的经验论的区别。在他看来,仅仅指出经验论的基本原则,是不够的,因为传统的经验论正是由于未能克服普通经验的个别性、零碎性,过于执着于个人的经验感觉,才在认识论问题上无法达到真正普遍性的、具有哲学意义的实在性。洪谦先生指出:石里克的贡献,恰正在于扭转了经验论的基本问题的方向,指明了哲学上的“实在”与日常生活中的“实在”的根本区别,突出了科学知识的真正灵魂就在于它在公认的实验中的可检验性!为此,洪老师一再要我们记住石里克的那句名言:“命题的意义就在于它的证实方法。”洪老师关于经验论以及关于逻辑实证主义的寥寥数语,点名了方向,使我们晚辈从一开始踏入深奥的哲学领域,便明确问题的真谛。从那以后,每当我面临分析哲学的难题,便记起洪老师的这番教导,从最基本的思想观点出发,进一步深入思索各种问题,常有迎刃而解之效。洪老师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论传统的精湛理解,使他在同我们的谈话和讲课中,始终突出“经验”在对实际作出判断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记得在大学三年级时,洪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逻辑实证主义的课,他从一开头就强调说,逻辑实证主义把哲学研究奠定在“经验”之上,是因为仅有“经验”才能对于实际有所判断。逻辑实证主义并不绝对排斥理性思维的重要作用,但思维在知识理论中的作用,仅仅是“以同语反复的变式”去叙述关于“实在”的判断。对于我们这些晚辈来说,当时是生平第一次知道什么是理性在关于实际的判断中所起的“同语反复”的作用。记得洪老师在黑板上清清楚楚地写出了“同语反复”的德语原文die Tautologie,并作了解释。由于当时我们的学识有限,未能完全明白洪老师关于经验论的基本思想的论述,但他对于“同语反复”的解释,使我们清楚地区分开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形式真理和经验真理;形式真理是以分析命题为依据,而分析命题之为先天性,乃是因为数学、逻辑等分析科学都以纯粹形式定义的假定为基础。所以,在各个演绎推理中,结论的论据总是已经包含在前提之内。这些分析命题,充其量也只是叙述同值词句的纯粹形式的变换,是与经验无关紧要的,对于事实也就自然地无所表达,因此分析命题是属于先验性的。但是,逻辑实证主义所立足于其上的经验真理,其真实性就不能单靠命题体系内的前后一贯性或不矛盾性,如上述形式真理那样;而是要证实命题与“实在”的一致性,就要接受观察与经验的检验。因此,只有对“实在”有所指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对“实在”无所指的形而上学命题,是无意义的。同时,只有可以通过经验观察才能确证和证实的有关实在的命题,才有资格被称为经验的真理。现代物理学中的科学命题,便是属于这种经验真理。如果说,石里克反复强调“问题的意义就在于它的证实方法”的话,那末,更深一层地说,问题的意义就在于它所表达和所叙述的事实,能否经得起经验性的观察和实验的检验,能否获致“是”与“不是”的明确答案。 谈到精读原著的问题,洪老师和师母何玉贞女士首先强调学习英语和德语的重要性。师母对我们说,洪老师从维也纳到英国牛津的初期,为了尽快把握英语,训练听力、会话和文字表达能力,洪老师几乎天天到电影院看电影,有时连续好几场不离开电影院,硬要听懂内容。洪老师说,学习西方哲学,不能靠翻译,一定要看原文原典,而且要精读,反复推敲,不要‘图快嚼不烂’,要句句琢磨,前后分析。洪老师特别批评有些学生好高骛远,只满足于一知半解的学习态度。洪老师说,学习外国哲学,不懂外文,看不懂原文原典是不行的。我在研究生学习时期,经常到我的指导教授郑昕先生家中请教和讨论问题。郑昕老师住在燕南园,与我们研究生宿舍29斋,只有一墙之隔。我往往是通过燕南园角上的一个小木门,经过冯友兰老师家门前的小路,去找郑昕老师。郑昕教授是康德哲学专家,精通德语和康德哲学原著。洪谦和郑昕是好朋友,我经常在郑昕教授家中遇到洪谦教授。他们经常以德语交谈和讨论哲学问题。他们俩都是从20世纪20年代起便留学德国,俩人又同是安徽人,一个研究康德和新康德主义,一个研究逻辑实证主义。也许是由于他们经历相似,又在对待“经验”的问题上,俩人有某些共同的观点,使他们情谊融洽。我在郑昕家中请教时,正好手捧康德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言》的德语原本。洪老师和郑老师便你一言我一语地用德语讨论这本书,并耐心地向我逐句解释。洪老师对我说,要下苦功夫精读康德的原著,一句一句地看。他还亲自择读其中数句,要我当场翻译出来,亲切地指出译句之不足就在于生吞活剥地硬译,把句中虚拟式所要表达的那种带有精确情绪的语态和文风,给冲刷得无影无踪。这种手把手的教导,又使我想起我和我的同学李步楼兄每周两次到王太庆教授的宿舍,请他一句一句地领读文德尔斑著《哲学史教程》德文版。王太庆教授和洪谦教授及郑昕教授,都是很好的朋友。他们都非常细心地指导我们看原文原典,使我们晚辈受益良多。有一天在郑昕教授家中,郑昕老师还顺便同洪谦老师谈及柯亨(Hermann Cohen, 1842-1918)和哈特曼(Nicolai Hartmann, 1882-1950)。郑老师有所感慨地说,哈特曼在晚期居然从实在论观点研究认识论问题,以致认为本体论的研究仍应与认识论研究相平行。郑昕先生认为,这是对新康德主义和经验论哲学的背弃。因此,郑老师说,当他在哈勒大学听完哈特曼的一场演讲后,便气冲冲地返回马堡,在中途换车时也因气恼未平而迷路。说到此,郑老师、洪老师和我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洪老师还对我说,学习和研究外国哲学,除了要下苦功夫精读原著以外,还要同时了解西方各国的文化历史背景,懂得各个哲学家的个人思索风格同他所属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关系。因此,他说,学好外国哲学,一般地说,最好的方式是亲自去留学,就地学习和体会。我在1978年离开中国大陆出国侨居前夕,洪老师热情地邀我去北京新侨饭店吃晚饭席间,他不时地提醒我,出国后不要分散精力,要集中研究一两个重要问题,深入下去。他还特别推荐我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大学去找费格尔(Herbert Feigl, 1902-1988),因为费格尔是洪老师在维也纳时期的老同学,又是当时美国分析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洪老师在谈到费格尔时,强调要首先认真地阅读他的那部论精神和身体的专著The Mental and The Physical。我到香港以后,曾特地订购并阅读了这本书,虽然我后来没有去成美国,但他在这部书中所阐述的“精神和身体的同一论”,对我教益甚大,使我在法国研究摩里斯·梅洛·庞蒂的身心现象学理论时,受到深刻的启发。由于洪老师对原著和原典的重视,他亲自倡导编译了四卷本的《西方古典哲学原著选辑》(第一卷《古希腊罗马哲学》、第二卷《十六至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第三卷《十八世纪法国哲学》、第四卷《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都由商务印书馆印刷发行,使我们这一代年青的哲学工作者获益不浅。我们在大学时期,这些西方哲学原著选辑,成为了我们最基本和最原初的主要参考资料,为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西方哲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8年我离开中国大陆,经香港到法国定居以后,洪老师不时来信指导,并多次在信中提及当代西方分析哲学的动向。1980年和1982年,洪老师又两次去维也纳和牛津,分别参加关于维特根斯坦和关于石里克-纽拉特百年寿辰纪念讨论会,并在与会期间给我来信希望能与我见面,使我一次又一次感受到老师对我的关怀,也使我有幸获得重新学习的好机会,最使我难忘的,是在1982年春在牛津三一学院与洪老师的会面。洪老师在1980年初两次重访牛津是意味深长的。洪谦教授在牛津三一学院接待我内人许敦煌女士、小女高宁和我三个人的时候,很慷慨激动地说,能在牛津相会,使他想起四、五十年前他自己所走过的道路。半个世纪不算长,但对比一下维也纳和牛津的两个时代,恍惚如在梦中。虽然昔日的维也纳李比希巷和柏兹曼巷,他在1928年至1936年受教于石里克教授时期经常出入的地方,依然如旧,石里克领导的哲学研究所和周四讨论会的所在地依旧伫立不动,但年华流逝,气氛已大不一样。而牛津这个闻名的大学小镇,街头上林立的学院建筑物、图书馆和教堂,也显示了同噪声震耳的车水马龙现代化交通、川流不息的游客群的极端不协调。洪老师邀我们在三一学院内寂静的院子里散步欣赏春意盎然的花木,边走边谈他半个世纪来从维也纳到牛津所走过的道路,谈到他同石里克、卡尔纳普、魏斯曼、艾耶尔和维特根斯坦的关系,也谈到他这次路过伦敦石与卡尔·波普爵士的会见。正是通过这次在牛津三一学院同洪老师的长时间安静的谈话,我才更深入地了解这位我早已认识而崇敬的老一辈学者的为人和渊博学识。洪老师是在1927年十八岁那年,经国学大师梁启超的推荐,在安徽同乡会的资助下,留学德国柏林和耶拿的。正是在柏林学习物理、数学和哲学期间,他受到莱辛巴赫的提示,决心到维也纳去报考石里克。1928年起,洪老师在维也纳研究哲学,他说,石里克从一开始就建议洪老师学自然科学,首先把握数学和物理学,并建议洪老师去听卡尔纳普的数理逻辑课。洪老师问及我到法国后的哲学研究方向时,他一再提示我:即使不研究科学哲学,也不能忽视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成果及其方法论对于哲学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洪老师在牛津三一学院的庭院里,慢慢地谈起了他在1945年初来牛津时的情景。他很钦佩维特根斯坦;在洪老师看来,要深入研究当代的逻辑实证主义,不研究维特根斯坦是不行的。洪老师在四十多年前在牛津时,正是维特根斯坦的鼎盛期。我由于写过一本《罗素传》(1980年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出版和1991年台北远流出版社新版),所以也借此机会与洪老师讨论了罗素与维特根斯坦的关系。洪老师很钦佩维特根斯坦之为人:他宁愿放弃万贯家产,不领受巨额遗产,自食其力,先在奥地利的基尔希堡小镇当一名小学教师,然后到修道院当园丁,又到伦敦一家医院当实验室的一名助手。即使后来他被聘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哲学教授,成为他的老师罗素的老师以后,他也为了更专心于哲学研究,毅然辞去教职。洪老师觉得,维特根斯坦的重要地位在于突出了逻辑结构和语言分析的重要性。洪老师为此向我复述了维特根斯坦的名言:“哲学的目的是使思想在逻辑上澄清。”这就使我想起我在北大研究生时期,洪老师对他所指导的研究生李步楼所提出的学习要求,这个要求对我至今仍然印象深刻,也使我心明眼亮。洪老师要求李步楼专心研究和精读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因为正是在这本书中,维特根斯坦明确指出:为了消除哲学的难点,必须研究语言的逻辑结构。洪老师在牛津谈及维特根斯坦时,特地送给我一本刚刚出版的维特根斯坦关于哲学与文化的文集。 《逻辑经验主义论文集》的出版洪老师一直关心我的学习和研究,时时通过信件指导我。使我感到荣幸的是,1988年当我决定在港台主编的《西方文化丛书》(由香港三联书店和台北远流出版公司同时出版发行)的时候,洪老师不仅欣然答应同梁漱溟先生一起,成为我所主编《西方文化丛书》的顾问,而且还身体力行,亲自将他近年来所写的一系列重要论文托付给我,让我将这些论文以《逻辑经验主义论文集》的书名,编入丛书之中,使这套丛书增添光辉。洪老师为此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前言》。他在《前言》中说:“高宣扬先生主编的《西方文化丛书》,对于了解和研究当代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新思潮来说,的确是很有意义的。我作为他的老师和朋友,应当为他的这一盛举做点什么,这是义不容辞的。……前几年,我的学生和朋友们曾经建议我讲四十多年来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和讲稿编成《洪谦文集》。我接受了这个意见,并已着手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但是,为了对《西方文化丛书》尽一点力量,我决定放弃原来的计划,从已经搜集好的材料中选出有关的部分,编成这一本《逻辑经验主义论文集》,作为这套丛书中的一种,希望得到读者的批评指教。”洪老师的勉励,给了我和丛书的作者们以及编辑们很大的鼓舞。由于洪老师的这本《逻辑经验主义论文集》包括了洪老师近年来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报告,在国外一些大学的学术讲演稿以及为国外重要哲学杂志或丛书写的论文,具有深刻的学术理论价值,所以,这篇论文集发表以后,立即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理论界的重视,对于研究维也纳学派的思想发展史,是一篇很珍贵的历史文献。为了充分肯定洪老师在发扬维也纳学派逻辑实证主义方面的卓越贡献,我在1984至1986年,应法国国际哲学研究院(College International de Philosophie)院长贾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之聘请,在国际哲学研究院领导主持中国当代哲学讨论会(Seminaire sur la philosophie chinoise contemporaine)上,对洪老师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参阅法国国际哲学研究院1985、1986年讨论会提纲文集Osiris出版社法文版)。从1989年起,我在台湾唐山出版社主编《研究与批判丛书》。洪谦老师再一次诚挚地支持我的出版计划,并答应我将他早年出版过的《维也纳学派哲学》编入《研究与批判丛书》。这本《维也纳学派哲学》系统地总结了维也纳学派的基本观点、方法及其发展过程。洪谦教授希望这本书在台北的出版会有助于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并有益于加强对维也纳哲学的研究。因此,洪谦还曾建议在原大陆版的基础上,补充他所写的四篇短文:《逻辑经验主义概述》、《维特根斯坦和石里克》、《艾耶尔河维也纳学派》及《评石里克的〈哲学问题及相互关系〉》,以便更详尽地论述维也纳学派的哲学理论。令人惋惜的是,洪谦教授未见到本书在台北的出版,于1992年初春突发重病,抢救医治无效,于2月27日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二岁。据洪师母告知,即使身躺病榻期间,洪谦也念念不忘本书在台的排印出版,时时提及务必加紧进行。

1. Title首先,当然需要拟题。如果你还没想好论文要做什么主题的话,赶紧开动脑筋,翻翻图书馆的书,跟导师约见聊一聊,找几个好朋友一起brainstorm一下。标题需要使用key words清晰地概括你的研究。Title可以分成2段,前半段一般概括论文主题,后半段概括研究方法和研究context,比如:xxxxxx : a case study of xxxxx。2. Abstract其实大家对abstract肯定不陌生,因为即便没写过,在读reading的时候也看过不少。Abstract的好处就是让读者通过阅读abstract的内容来了解大意,判断这篇文章是否是他们需要的文章。其实abstract说直白点,跟summary差不多,大致在200-300单词之间,概括文章的主要组成部分,比如aims, methodology, findings, conclusion。每一个部分用1到2句话概括。3. IntroductionIntroduction主要是研究的基本原理阐述(rationale),其中包括描述论文研究的背景(context),选择这个课题的原因,主旨大意(key ideas)概括,或者文献(literature)的概括,以及阐述目的(statement of aims)。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s)可以放在introduction部分,也可以放在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的结尾处。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Introduction的最后一个部分,需要阐述本篇论文的主要结构(structure of the other chapters)4. Literature review虽然literature review在第4部分,但是建议大家可以先写这个部分。因为你所阅读的文献会影响你对研究的设计和研究的方案。这个步骤要求大家阅读大量的文献,并提取有用的信息,比如按themes分类,对比不同学者间的相似的观点,以及相反的观点。同学可以根据不同的theme进行讨论,对比,并谈谈这些学者间的观点和debate以及研究设计与你自己的论文之间的关系。5. Methodology同学的研究可以基于已经出版的文献资料,或者自己收集的原始资料。如果使用已经出版的文献资料,那么你需要非常清晰地表述你是如何获得这个资料的,如何进行筛选,以及如何分析等等。如果你打算自己收集原始的资料,比如采访,问卷等等,你需要填ethics form,并确认你研究的所有参与者都清楚了解到研究的用意和性质,并愿意参加。以下7个小点,基本就是这种类型的methodology需要涵盖的内容,大家可以仔细核对:describe the method(s) you usedshow how the literature review informed your methodologydescribe the materials you useddescribe the participants and your relationship to themdescribe how you collected your data – the procedureevaluate any restrictions in using this/these method/s in your context or settingdescribe the ethical considerations involved in using this methodology6. FindingsFindings这个部分需要你把资料收集的结果展示出来,主页菌建议大家用表格的形式或者饼图、柱状图等等方式来直观呈现数据,并且把重点向读者说明。在chapter的末尾,需要对这个章节的主题和内容进行一个小结。7. DiscussionDiscussion的部分需要紧密联系findings中的数据结果。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结果和问题上。当然也可以谈谈哪个结果是让你比较惊讶的,说说原因。同样,也可以说说有哪些limitation。8. Conclusion可以谈谈你在研究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并且得出这个研究结果之后,你的下一步研究计划是什么。可以跟introduction部分提及的内容相呼应,也可以给其他对这个课题有兴趣的人提一些建议。9. References这个部分很简单,需要你把论文中有引用到的文献列出来,注意格式。10. Appendices你可以把你的问卷或者采访的问题以一个appendices的形式附在论文的最后做参考。

论文主要内容:

一、论文的标题部分

标题就是题目或题名,标题需要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重要的特定内容逻辑组合,论文题目非常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

二、论文的摘要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2、研究的主要内容

3、完成了哪些工作

4、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5、结构或结果的意义

三、论文关键词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和叙词。关键词是标识文献的主题内容,单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

四、引言

又称为前言,属于正片论文的引论部分。写作内容包括:

1、研究的理由

2、研究目的

3、背景

4、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

5、作用和意义

五、正文部分

论文的主题,占据论文大部分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要求这部分内容一定要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利,主题明确。

六、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章在研究过程和论文撰写是所参考过的有关文献的目录,参考文献的完整标注是对原作者的尊重。不只在格式上有具体要求,在数量、种类、年份等方面又有相关要求。

侯飞(1964~ )安徽蒙城人。高级画师、擅画牡丹笔下牡丹清新高雅。曾在广州、佛山举办个人画展,被誉为中原牡丹王。中国诗书画印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安徽省花鸟画家协会理事,安徽省山水画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中国画研究会一级美术师。专攻花鸟画,尤善牡丹,写意、工笔兼。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获奖,其中几幅牡丹被选入《中国现代书画篆刻家辞典》。1984年成功举办了个人画展。1990年创作的《春色》赴上海参加展出获二等奖。部分作品先后在《中国书画报》、《安徽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被选送日本、尼泊尔、香港等地展出,并在《中国画》、《人民日报》、《江西画报》等发表。有的作品获省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优秀奖等,并为博物馆、纪念馆收藏。辞条辑入《中国书画篆刻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辞书

香港毕业论文导师

想要毕业,至少要达到以下要求: 1、完成博士论文并且通过答辩。 博士论文的撰写,而是分散在修读PhD的四年时光里,例如分阶段完成三到四篇论文,这些论文必须与课题相关,且彼此具有关联性。 2、发表足够数量的会议论文或期刊论文。 一般来说是两篇会议论文一篇期刊论文,导师也可能会提出附加条件,例如一定要发表在他认可的会议/期刊上等等。 3、还要挑战极其严格的论文查重系统。 香港对学术诚信要求很高,如果未达到查重要求,不仅不能提交论文,还会有不良记录。 香港中文大学更是自主研发了查重系统,要求学生无论大小作业都要上传查重。

胡秀英(1910年2月12日—2012年5月22日),原籍江苏徐州,国际著名植物学家。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荣誉讲座教授、生命科学学院名誉高级研究员、崇基学院资深导师,美国哈佛大学安诺树木园(Arnold Arboretum)荣休高级研究员。

1933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1937年于岭南大学完成硕士课程,并于1946年到美国哈佛大学深造,是首位到哈佛在植物学获取博士学位的中国女学生。取得博士学位后,胡秀英受聘于哈佛大学进行植物学研究。1968年,返港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生物系高级讲师,继续其对香港植物的研究工作。历任南京中山植物园顾问、广州华南农业大学荣誉教授、深圳仙湖植物园顾问。1999年起,担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荣誉讲座教授。

胡秀英是冬青、萱草、泡桐、菊、兰等植物的世界权威学者,毕生致力于研究植物分类学,采集植物标本超过三万份,发表超过一百六十篇专题论文,并获“植物学活百科全书”之美誉。

2001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向胡秀英教授颁授铜紫荆星章,以表扬其毕生对植物学及中医药研究的卓越贡献。2002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第一届院士。2012年5月22日,胡秀英教授病逝于香港沙田威尔斯亲王医院,享年102岁。

申请时通常要求你填上未来导师的名字,可以自己选择填上,如果不填的话,录取的时候学校根据情况问几位导师的意见,看哪个愿意收。但是没填导师的通常成功率相对较低。选择导师可以上相关网站搜索导师,看导师专业,发表的论文方向,然后如果你有好多选择就再看相关导师的学生,分别和导师及学生套磁决定。

香港授课硕士是有导师的,一般来说一个导师会对接4到5个硕士,主要是在课下为学生答疑或者在论文的时候给学生以指导。

香港master毕业论文导师

学位 MA 与 MEd、MPhil 都是硕士学位,只是所研究的专业方向不同。授课型和研究型的硕士毕业认可度差别不大,都是含金量很高的硕士。

区别如下:

1、是为申请做准备的。MA 文科硕士:MA (master of Art)---文科类,还有美术史的毕业就是这个硕士学位

2、则侧重于就业相关的训练。Master of Education是授课型硕士,只修满课程就可以毕业,不需要毕业论文。

3、研究式硕士(Mphil)理论上读三年,但是相当多的Mphil在读完第一学年以后,就转为了PHD。

master of philosophy,哲学硕士,学制为1~2年,相等当于学生读博前的准备课程,帮助学生补充专业相关的知识,提升研究技能,作为学生以后的博士研究的基础。如果顺利读完MPhil的学生可以直接跳入PhD的最后一年。

扩展资料:

1、授课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的区别在于“个人研究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研究型课程要求学生做研究,因此该学生会在其Research Topic的相关领域上学得更加“精”,也有相对更出色的研究经历和能力。

而授课型的学生,得益于其课程设置,能上不同的课,知识面会更“广”,也更容易获得直接的职业技能。两类型课程的学生,各有各的优势。

2、常见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及缩写 :

金融硕士          Master of Finance (MF)

应用统计硕士   Master of Applied Statistics(.)

税务硕士          Master of Taxation (MT)

国际商务硕士   Master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IB)

保险硕士          Master of Insurance (MI)

3、获得PhD学位历程:

一般欧美国家的博士生在入读课程至获授博士衔期间,会经历以下阶段:

完成指定的修课式课程,通常是研究方法论或有关学术范畴的研究院程度课程。

部份教育机构会要求新入学的博士生在设定的年限内通过“资格考核”(Qualification Exam),通常为入学后 2-3 年内必需通过。

撰写论文/研究计划书,并取得论文导师批准进行。

开始进行研究并撰写论文。此时,博士生可自称为博士候选人(Doctoral Candidate)。

呈交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Viva-voce),部份院校会要求先通过答辩再提交论文。已通过答辩但未提交论文的博士候选人可以在个人学术资格清单上写上毕业学衔的简称加上 ABD(All But Dissertation,尚欠论文)一字,如 . (ABD),表示自己将获博士资历。

获授博士。

参考资料: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40种硕士专业学位概览

我在布里斯托大学,我们学校的规矩是先由你选定project的supervisor打一次分,然后再由external的评一次,一般那些external也是别的大学的教授. 不过不用担心,如果严格按照规定来写, 避免抄袭, 及时与老师沟通一下你的思路,通过都不是什么问题. 加油.

master是硕士学位。postgraduate diploma只是文凭而已。

香港大学的MA、MEd、MPhil三种学位区别:

1、授课式硕士的名称一般叫做:master of science (MS)、master of arts (MA)等,因学科而异。而研究式硕士统一称作:Master of Philosophy (Mphil)

2、授课式硕士一般为自费,极少有奖学金。研究式硕士奖学金较多,就香港而言,被录取为PHD、MPHIL的学生,政府每月会提供13000-16000HKD奖学金

3、授课式硕士只读一年,部分专业读两年。研究式硕士(Mphil)理论上读三年,但是相当多的Mphil在读完第一学年以后,就转为了PHD

4、香港授课式硕士与研究式硕士,和国内正在进行的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改革相类似!

5、读完授课式硕士以后,依旧可以报考PHD,但是前提是必须在授课式硕士学习阶段选修与研究方法、科研技能培养有关的课程。

授课型和研究型的硕士毕业认可度差别不大,都是含金量很高的硕士。

授课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的区别在于“个人研究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研究型课程要求学生做研究,因此该学生会在其Research Topic的相关领域上学得更加“精”,也有相对更出色的研究经历和能力。

而授课型的学生,得益于其课程设置,能上不同的课,知识面会更“广”,也更容易获得直接的职业技能。两类型课程的学生,各有各的优势。

扩展资料:

授课型硕士课程,顾名思义,以授课为主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完成学科作业和考试完成学位。但授课型硕士不单单要学习课堂知识,而授课为主的方式是指通过讨论会、讲义、考试等获得学分,最后通过提交小论文或参加毕业考试获取硕士学位。

授课型硕士通常为MSc、MA、MEng、MBA等学位。

研究型硕士的培养是针对某项课题进行专门的研究,一般是工科和理科才会开设,课程是集教学和研究为一体的,课程内容以项目研究为主,同时也有授课模块,研究和授课的比例大概是3:1。如果学生想在所选专业方向进行深入研究或打算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选择研究类硕士是最佳选择。

研究型硕士通常为MRes和MPhil学位。这里解释一下MRes和MPhil,以英国为例:

1、MRes:研究硕士,学制一年。如果学生对于某一个专业方向比较感兴趣,想做这方面的研究可以申请该硕士学位课程。

2、MPhil:哲学硕士,学制为1~2年,相等当于学生读博前的准备课程,帮助学生补充专业相关的知识,提升研究技能,作为学生以后的博士研究的基础。如果顺利读完MPhil的学生可以直接跳入PhD的最后一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MPhil

香港毕业论文选导师

这个要找个跟自己关系好的老师,因为论文到时候会与很多问题,老师可以给你细心讲解,有的老师不爱搭理你,有错误都不给你指出让自己找,那找得到啊,不要找事多的,事多的老师论文会让你改无数遍。

选一个研究的,而且年轻的就比较好。

毕业生,意思是在学校或训练班学习期满,达到规定的要求,准予结业的学生或学员。

论文题目由教师指定或由学生提出,经教师同意确定。均应是本专业学科发展或实践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通过这一环节,应使学生受到有关科学研究选题。

查阅、评述文献,制订研究方案,设计进行科学实验或社会调查,处理数据或整理调查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并得出结论,撰写论文等项初步训练。

2020年12月24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提出,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

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 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文。一般安排在修业的最后一学年(学期)进行。

学生须在教师指导下,选定课题进行研究,撰写并提交论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从总体上考查学生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选择一个好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对于研究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会对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论文质量和未来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是一些选择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建议:1. 了解教师的研究领域和经验:选择一个与自己研究方向相符合的教师,可以让研究生得到更好的指导和支持。此外,教师的学术成果和经验也是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2. 了解教师的性格和风格:研究生应该选择与自己性格相似或者互补的教师,以便更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此外,教师的指导风格也很重要,研究生应该选择那些能够给予充分支持和指导的教师。3. 了解教师的工作量和时间:研究生应该选择那些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来指导自己的教师,以避免出现时间上的冲突和指导不足的情况。4. 了解教师的声誉和评价:研究生可以通过查询教师的学术成果、评价和声誉等方面的信息,来评估其是否是一个好的指导老师。5. 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在选择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之前,研究生应该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指导风格和工作量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总之,选择一个好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研究生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来做出选择。

1、每个导师都有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简单了解一下自己是否感兴趣!2、看导师的性格,如果想认真完成毕业设计就选择一个严肃的,如果想容易一些,就选一个平时好说话的。3、看导师的个人魅力,毕业设计期间要频繁接触导师,你要是原来就很厌他,那么这半年估计自己心情都不会好!

香港硕士毕业论文英国

你好,你是什么专业的,具体的要求是什么,方便了可发告诉俄的

一般和导师商量选择合适的题目

根据英国移民政策,香港城市大学硕士毕业生可以申请英国的工作签证。具体来说,申请人需要获得英国雇主的工作offer,并且该雇主需要是英国政府批准的雇主。此外,申请人需要满足英国签证局的其他条件,如英语水平要求和资金要求等。另外,申请人还需要通过英国签证局的面试和背景调查等程序,才能获得工作签证。总之,如果你是香港城市大学硕士毕业生,并且符合英国移民政策的要求,那么你是可以申请英国的工作签证的。

1、时间安排。很多同学在课程结束之后都希望先旅游,再回到准备论文的事情上。如果旅游时间不超过三周,应该就不会耽搁。写论文前,最好做一个计划书,比如什么时候查资料,什么时候开始动笔,每天固定写多久,每个星期写多少内容,这样更能安排好时间。一般来说,需要2个月的时间来写整篇论文。而且最好在一个半月内就写完初稿,给导师留出修改的时间。2、思路逻辑。英国硕士留学论文需要注意哪些?本科在国内完成的同学很容易有一个问题,就是论文大多泛泛而谈,没有直达要点。英国硕士论文讲究逻辑和重点,这需要同学们在进行论文前,明确自己的写作思路、观点和方向,吃透文献,不能仅仅为了充字数,不然表达过于浅层,导师一眼就能看出来。

  • 索引序列
  • 英国毕业论文导师是香港人
  • 香港毕业论文导师
  • 香港master毕业论文导师
  • 香港毕业论文选导师
  • 香港硕士毕业论文英国
  • 返回顶部